通過小班教案的實施,幼兒能夠全面、系統地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各位老師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小班教案總結,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一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游戲《小小雞》。
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游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小小雞》是我們根據外國樂曲創編的一首幼兒歌曲。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游戲情景中學習。因此,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媽媽找小雞的游戲情節。在游戲中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復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
1、小小雞一群,供幼兒觀看。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游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只,音帶、錄音機。
激發幼兒喜歡小小雞和雞媽媽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戲規則。
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聽歌曲、表情感、講規則—學歌曲、明規則、做游戲。
(一)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幼兒看小雞,聽歌曲的旋律。(聽覺感受)。
2、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學做小小雞。(動作感受)。
(二)聽歌曲、表情感、講規則。
1、教師表演小小雞。(老師邊唱邊帶“小小雞”去草地)。
2、幼兒聽歌曲用動作模仿小小雞。(背小包、戴小帽等動作體驗)。
3、老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游戲規則)。
4、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游戲,游戲是有規則的。
(三)學歌曲、明規則、做游戲。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戲。(體驗游戲規則)。
2、聽音樂跟唱歌曲。(喜歡跟音樂唱歌,唱清歌詞)。
3、邊唱邊做音樂游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游戲規則。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二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自由地創編動作,并且能夠邊聽音樂邊做游戲。
2、培養幼兒喜歡參加音樂游戲的`興趣。
貓媽媽頭飾1個、小貓頭飾29個、磁帶、三用機;
活動前幼兒已學會演唱歌曲《找小貓》。
一、律動《小貓小貓》進場。
師:今天天氣真好,貓媽媽要帶貓寶寶們去秋游,我們出發吧!
二、復習歌曲《找小貓》,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1、播放歌曲第一段,請幼兒邊唱邊自由地創編動作。
2、師總結幼兒創編的動作,并請幼兒能跟隨音樂表演。
1、第一段音樂響起時,請幼兒根據自己創編的動作自由地表演。當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媽媽快來找”時,請幼兒找個地方躲起來。
2、第二段音樂,貓媽媽邊表演邊找小貓,被找到的'小貓請到一邊休息,不能參加游戲了。
五、活動結束。
師:天黑了,小貓要回家了。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三
1、熟悉歌曲,隨樂合拍地做拔蘿卜動作。
2、掌握角色名稱并創編角色動作。
3、感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拔蘿卜》的音樂;老公公,老婆婆,小花狗,小花貓,小弟弟,大蘿卜等頭飾。
一、隨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入場。
二、帶孩子做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三、欣賞歌曲《拔蘿卜》,并提問:
1、今天我們來聽一段音樂,聽了猜猜看:音樂里說了什么?(拔蘿卜)。
四、分段聽音樂,學動作。
1、我們先聽見誰第一個出來拔蘿卜?(老公公)老公公是怎么過來拔蘿卜的?大家一起學一學!老公公是怎么拔蘿卜的?大家一起學一學!蘿卜拔起來了嗎?(沒有)怎么辦?(叫老婆婆)怎么叫老婆婆?(幼兒學)。
2、放音樂第一段幼兒做一遍,
4、音樂有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花狗,小花貓,一共有幾段?(5段)。
5、我們連起來學一學,好嗎?(放音樂,幼兒完整表演)。
五、教師做老公公,聽音樂完整表演游戲。
六、再次出示大蘿卜,提問幼兒還能請哪些動物來拔蘿卜。
七、幼兒扮演各種動物拔蘿卜。
八、“寶寶們,讓我們拉著大蘿卜回教室吧”幼兒在拔蘿卜的音樂聲中退出活動室。
《拔蘿卜》這節音樂游戲很特別它是一個有人物和動物串連起來的故事。這個故事小班幼兒很喜歡聽,老公公種了個大蘿卜,一個人怎么拔也拔不動,結果大家一個接一個地來一起幫忙,終于拔起了蘿卜。故事中的`語言非常簡明而又口語化,出場的角色又都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很適合小班幼兒玩。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四
1、學唱歌曲,能隨著歌詞內容進行角色游戲。
2、培養幼兒有一定的'自制力。
貓媽媽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若干,音樂。
一、行進律動。
蟲兒飛。
二、安靜律動。
兩只小鳥。
三、發聲練習。
小動物們好。唱到小貓時結束。
四、學唱歌曲。
2、教師表演歌曲第一段,并激發幼兒一起表演的興趣。
3、教師和幼兒一起唱。
4、教師和幼兒邊唱邊一起表演。
5、唱到最后一句時請幼兒找一個地方躲起來,老師來找。并讓幼兒說一說自己藏在了哪里。
五、游戲。
教師強調游戲規則并扮演貓媽媽進行游戲(播放音樂)。
六、教師講評結束。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五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及身體來感受歌曲的節奏和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的情緒。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木偶小貓、老鼠。小貓頭飾2~3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運用身體語言和聲音進行表達。
1、音樂自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播放錄音,幼兒完整欣賞演唱。
3、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身體動作,集體練習2~3次。
“除了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4、引導幼兒創編無意義音節,集體練習2~3次。
“除了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聲音來為它伴奏?”
(二)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木偶清唱。
“這首好聽的曲子還能唱成一首好聽的歌,想聽嗎?”
提問:這首歌唱的是誰的故事?
篤篤篤,篤篤篤是誰在敲門?
一敲敲到了誰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聽到小貓的聲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兒合伴奏朗誦兩次。
“我們一起把小貓敲門的故事說一說吧!”
3、木偶表演,邊學唱歌曲兩次。“我們一起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唱出來吧!”
(三)游戲“小貓敲門”。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邊唱邊模仿老鼠偷吃東西的樣子。扮演貓的幼兒在圈外繞圓邊唱邊走。唱到“命”字時,貓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趕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師當老貓進行游戲兩次。
2、請一名幼兒當小貓進行游戲兩次。
3、結束:讓我們都來當神氣活現的小貓,去找找哪里還有偷吃東西的老鼠。(唱《大貓和小貓》出教室)。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六
1、通過游戲,幼兒了解并掌握方位詞,幼兒學說短句小貓在上面(下面)。
2、幼兒能仔細觀察畫面,并喜歡參與動腦筋的活動。
多媒體課件。
一、出示圖片一。
(背景圖,傷心的貓媽媽,小貓),請幼兒猜一猜發生了什么事情。
1、師:貓媽媽怎么了?會發生什么事情?
2、鼓勵幼兒猜測貓媽媽焦急的原因,并給予適時回應。
師:你們說了好多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讓我們一起來問問貓媽媽吧!
二、出示圖二。
觀察尋找。
1、出示工具箱(望遠鏡、網子、神秘工具)。
師:(播放工具箱的音樂)我們一起來看看工具箱里都有什么工具可以幫助我們!
讓我們拿望遠鏡一起去找找吧。如果找到小貓了,快點告訴我,說停,停,停,找到了。
2、幼兒集體尋找。
教師移動望遠鏡,引導幼兒尋找藏起來的小貓。
三、出示圖片三。
(屋頂上、樹下、窗戶里、車子后、),重新尋找。
1、讓幼兒具體說出小貓的.方位,引導幼兒使用方位詞上、下、前、后、里。
師:這樣吧,我們用照相機把拍下來,請大家仔細的來找一找。
在抓小貓之前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的工具箱,有沒有什么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抓住小貓?
2、教師總結小貓躲的位置,再一次引導幼兒正確使用方位詞。
師:說對了,這只藏起來的小貓就出來跟大家打招呼啦!
四、出示圖片四。
五、出示圖片五。
(柜子里、床上、桌子下、沙發后面、),找出小貓睡覺的地方。
師:頑皮的小貓剛回到家,就趁貓媽媽不注意又躲了起來,這次他們又躲在哪了呢?
繼續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位詞說出小貓的位置。
六、游戲:
找小貓教師提出游戲的規則,啟發幼兒活動場地內可以躲的位置,注意安全。
師:貓媽媽邀請我們一起來玩找小貓的游戲吧!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七
1、學習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動作。
2、聽懂老師的指令,有一定自控能力,能遵守游戲規則。
3、能情緒愉快地參與音樂游戲。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遵守游戲規則。
貓媽媽頭飾;捉迷藏游戲的環境布置;已掌握貓走步的動作。
一、談話激趣。律動進入場地。
師:“今天天氣可真好,貓媽媽要帶小貓去做游戲,誰是我的小貓呀?我要看看哪只小貓最聰明,做得和媽媽一樣。”律動《貓走步》進入場地,幼兒圍坐半圓。
師:“瞧,我們今天來到森林里了,你們看森林里有些什么呀?
幼:“有草、有樹、有房子。”引導幼兒認識周圍的環境。
二、學習游戲規則。
師:“小貓們可真能干,現在跟著媽媽一起來唱首歌吧!”復習歌曲《找小貓》。
問:剛才歌里唱的是誰和誰在做什么?
小貓和媽媽玩捉迷藏,心里怎樣?(高興)。
小貓捉迷藏的時候可以躲在哪里呢?小貓躲好以后,怎樣才不會被媽媽發現?”
三、師幼一起游戲。
1、交待玩法。
師:“小貓們可真聰明,現在就和媽媽一起來玩捉迷藏的游戲吧!待會兒小貓唱完第一段歌曲以后就去找個地方躲起來,別亂動,被媽媽找到的小貓,媽媽會摸摸他的頭。”當唱完兩段歌曲后,貓媽媽會喊“還有的小貓在哪里呀?”沒有被發現的幼兒就站出來:“在這里”!
2、第一遍游戲。
表揚遵守游戲規則,唱完第一遍歌曲后再躲藏的幼兒。
3、第二遍游戲。
貓媽媽表揚躲好后沒有亂動,沒有發出聲音的小貓,提醒其他幼兒躲好后不亂動。根據實際情況特別表揚找到不一樣的`躲藏方式的小貓,比如趴在草叢里,并請沒有被發現的小貓來說說自己是躲在哪里的。
4、第三遍游戲。視幼兒情況決定游戲次數。
四、游戲結束。
“小貓們,今天玩的高興嗎?天黑了,小貓的肚子也餓了,跟媽媽一起回家吃飯吧”。游戲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音樂游戲《找小貓》在幼兒充滿愉快的情緒中結束了。通過這個活動的開展我做了以下的一些反思:一、游戲中我通過創設簡單的情景,以貓媽媽的身份與幼兒一起游戲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激發了幼兒游戲的興趣。在游戲的過程中能用多中形式讓幼兒反復游戲,保持游戲的興致和積極性。二、由于我平時比較注重幼兒的音樂素養,幼兒在整個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能將平時積累的知識充分、自然的表現出來。體現師幼之間快樂的學習與教學。幼兒有自主性,能自由的游戲。良好的師幼互動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三、存在的不足:活動的目標針對性不夠,可以將整合的內容在目標中體現出來。幼兒在講述自己躲藏的位置時可以鼓勵他們相互交流,進一步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八
1.能分辨樂曲的快慢,會用相應的動作表現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節奏。
2.學習用表情、動作表現高興、害怕、勇敢的神態,感受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1.請一名教師扮演大灰狼。
2.小羊、大羊、老羊三個造型。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客人和我們一起做游戲,它們是誰呀?(出示小羊、大羊、老羊造型)。
師:看,它們正向我們走來了。
師:這段音樂哪一段快?哪一段慢?哪一段不快、不慢?
2.分辨樂曲節奏,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小羊、大羊、老羊走路的節奏。
3.幼兒完整聽音樂分別表現三只羊不同的走路節奏。
4。學習用表情動作表現高興、害怕、勇敢,感受戰勝大灰狼的喜悅。
5.幼兒聽音樂完整的表演一遍。
教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并用語言提示。
最后,戰勝了大灰狼(歡呼起來)“我們勝利了!”
6.結束: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下山吧.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九
1、根據故事線索,結合自己的想象大膽創編故事。
2、培養幼兒互相幫助戰勝困難的情感。
3、嘗試設計路線圖,創編不同情節的故事。
4、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根據故事線索制作多媒體動畫課件。
2、設計路線圖(每人一份)。
3、背景音樂。
一、談話設疑,引出主題。
師:今天,我請了兩位小客人一起來跟我們上課,你們看,是誰呀?(出示小貓、小狗圖示)。
師:他們倆是一對好朋友,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你們想聽嗎?
二、根據線索,想象講述。
師:小狗和小貓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倆個今天約好一起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晚會。小狗來找小貓,看見小貓家里的門鎖著,小鴨子告訴小狗,今天一大早,小貓就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門了。
1、師:小狗一聽,急了,到處去找小貓,想一想,小狗可能會到什么地方去找小貓呢?
2、師:找呀找,哎呀,小狗一不小心,摔到哪里去了?
(1)小狗掉下去以后,心里會怎么想呢?
(2)怎么辦呢?小狗會想哪些辦法來呢?
師:小狗轉身發現洞里還有許多小東西,看看能不能幫助小狗爬上來呢?(展示陷進里的輔助物)。
師:小狗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爬了上來,心里怎么想呢?
3、繼續找小貓,想想看,他可能還會碰到哪些事呢?
4、師:最后,小朋友猜猜小狗在哪里找到小貓的。
5、師:小狗終于找到了小貓,這時天快黑了,兩個好朋友高高興興地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晚會了。
三、再次感知,完整講述。
四、制作路線,交流表述。
1、要求幼兒畫出小狗經過的路線圖,并添畫出故事情節。
2、根據自己設計的路線圖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講或講給客人老師聽。
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活動《找小貓》是根據故事“小狗找小貓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晚會”為線索,想象創編小狗找小貓過程中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為本課重點。
在以往的.講述活動中,只是通過看圖進行講述,對小朋友來說比較枯燥、乏味,于是,我嘗試通過動畫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想象,進行講述,最后設計路線圖,創作故事結束活動。在活動中,我將講述的機會更多的留給幼兒,我只是引導者,如:“小狗可能會到哪兒去找小貓呢?”“小狗掉進陷阱,用什么好辦法離開陷阱呢?”“小狗找小貓的路上還會發生什么事呢?”等等,充分尊重每位幼兒,欣賞他們具有個性的想象講述。
在活動中,我感到小朋友的語言表達還不夠清楚完整,他們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達。我想這與平常老師的引導有關,因此,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將加以注意,幫助他們豐富語言表達的經驗。
觀摩意見和建議:
1、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進行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維,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2.環節設計緊湊,過渡自然,提問設計科學,能引起幼兒主動想象,激發幼兒主動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
3、教師教態親切自然,語言表情富有感染力,選材符合幼兒的身心年齡特點。
4、活動過程中老師非常注意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幼兒都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個性,符合新《綱要》精神,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并與教具與材料互動,課堂效果較好。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十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跟隨音樂玩《捏泥人》的游戲。
2、通過傾聽音樂和觀察教師的表演學習游戲的玩法,嘗試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動作進行創造性地表現。
3、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的任務,體驗游戲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民樂“喜洋洋”、圖譜、照相機。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喜洋洋》,感受樂曲的情緒,感知音樂的節奏。
(1)隨樂曲進教室,完整聽音樂。
教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們有什么感覺?
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喜洋洋》。(出幻燈)。
(2)看圖譜,感知樂曲的結構,做動作感知樂曲的節奏。
教師:大鼓怎樣敲?
教師:舞彩帶的樣子是什么樣的。
(3)教師指圖,幼兒做敲鼓和舞彩帶的動作。
(4)表現其它的喜慶動作。
教師:過節的時候,我們除了敲鼓、舞彩帶還做什么?(放鞭炮,舞龍)。
2、學習玩捏泥人的游戲。
(1)示范《捏泥人》。
兩教師合作《捏泥人》。
教師:我們玩了一個什么游戲?
我捏了一個什么?
請小朋友做xx泥人的造型。
(2)教師再次示范《捏泥人》。
教師:小泥匠先捏泥人的……又捏泥人的……最后還用畫筆畫了泥人的眼睛、嘴巴,
(3)重點練習捏泥人的四肢。
教師:我來考考你們,聽一聽這段音樂,這是在捏泥人的什么?
教師:我們一起來當小泥匠試一試,隨著音樂來捏泥人的膀子和腿(b段音樂)。
(4)兩個小朋友玩《捏泥人》的游戲。
現在我們捏大力士,男孩子變油泥,女孩子站在男孩子的身后。
教師:我剛才看見小泥匠團捏泥人頭的時候,泥人還隨著音樂搖動頭真好看,小泥匠畫眼睛、嘴巴的時候泥人眼睛、嘴巴還有節奏地動呢。
(5)再玩一次游戲。
教師:我用相機把泥人和小泥匠拍下來。
3、創造新的泥人造型,玩《捏泥人》游戲。
(1)玩捏泥人的游戲(捏不同造型的泥人)。
教師:我們除了捏大力士還想捏什么?兩個人輕輕地商量一下,別讓別人聽見,給大家一個驚喜。
男孩子找一個空地方做造型,女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2)女孩子當油泥,男孩子小泥匠,女孩子做造型,男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4、想看一看你們捏的泥人嗎?
今天我們聽了《喜洋洋》的音樂,而且還跟著音樂玩了《捏泥人》的游戲,我們除了捏大力士……今后還可以捏許多不同造型的泥人呢!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十一
活動目標:
1、認真聽音樂,感受旋律的活潑流暢和低沉緩慢。
2、模仿小貓和獅子的動作自由表現,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貓胸飾人手一個,獅子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兩段音樂。
(1)聽小貓的音樂。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很好聽的音樂,你們想聽嗎?”
“你們聽了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2)聽獅子的音樂。
“老師還有一段音樂讓小朋友聽聽看。”
“聽了這段音樂又有什么感覺呢?”
2、故事引出。
(1)“老師還帶來了一個故事:森林里住著一大群小貓,它們每天都會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戲,開開心心地生活著。另外,森林里還住著一只大獅子、、、、、、、”
(2)再次聽音樂。
“你覺得哪句是表現小貓的?哪句是表現獅子的?為什么?”
(3)模仿小貓的動作和獅子的動作。
“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貓是什么樣子走路的。”
“獅子又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4)跟隨音樂表現小貓和獅子的動作。
3、游戲小貓和獅子。
(1)繼續故事“這群小貓和大獅子住在一起可不是那么幸福的,因為這只獅子非常的兇猛,肚子餓的時候就會抓小貓吃,不過小貓們也很聰明,會想出變石頭的辦法逃過獅子的魔爪。”
(2)交代游戲規則:聽貓的音樂時,模仿小貓的動作自由表現;當聽到獅子的音樂時,小貓靜止不動,變成石頭,獅子就會失望地離開。發現會動的小貓就會被獅子抓走。
(3)游戲數遍。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十二
愿意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和動作,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電腦動畫、胸飾、音樂。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看朋友引入。
二、看看哪些動物朋友來了?幼兒猜猜。
三、紅紅的雞冠,早上早早起,是誰?
動畫演示:和公雞打招呼!
你們好,我是怎么唱歌的?(幼兒自由模仿)。
公雞,公雞,喔——喔。
依此推出:小羊、小狗、小貓。
四、我們聽見小動物的叫聲,全靠什么呢?
五、那我們兩只小耳朵來聽聽小動物唱的歌吧!欣賞歌曲。
六、你聽到小動物怎么唱的?(幼兒隨意唱唱)。
七、老師的兩只耳朵聽見了,我也來唱唱。
八、小朋友也來和小動物一起唱歌。
九、小動物,一邊唱,一邊還做動作呢!師生邊唱邊表演。
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一起來唱歌(戴胸飾表演)。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初步學會唱歌曲。用快樂的歌聲表現歌曲輕松、愉快的情趣。體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難重點:初步學會演唱歌曲;用快樂的歌聲演繹歌曲。
活動準備:與歌詞內容匹配的圖標若干,配套音樂。
活動過程。
你有哪些好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有哪些快樂的'事情?
1、初次欣賞,初步欣賞曲調。
我們來一起聽一首寫給好朋友的歌。
2、第二遍欣賞,請幼兒隨音樂哼唱做動作。
喜歡這首歌曲嗎?請小朋友跟著音樂聲一起哼唱,還可以做一些你喜歡的動作。
1、說一說歌曲的旋律、感受。
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呢?這首歌曲是快是慢?怎么聽出來的?
2、對照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我們在聽一聽音樂,你都聽到了什么?(隨音樂出示圖譜幫助幼兒記憶)。
1、教師與幼兒一起唱,利用圖片記憶歌詞。
2、分小組輪流演唱。
聽了這首歌你開心嗎?為什么?和朋友在一起是最開心的,所以我們要對好朋友好哦!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十四
1、體驗音樂的活力和活力。
2、專家的眼睛配合音樂來做一些動作,比如打蚊子、搔癢、擦藥,并嘗試創造性地執行這些動作。
3、愿意參與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4、孩子們通過活動學習玩耍,感受玩耍的樂趣。
5、遵守游戲規則,掌握游戲規則。
(一)介紹活動
1、老師:夏天,當一只昆蟲嗡嗡叫時。刺痛,發癢。你猜怎么著?(蚊子)
2、老師:當你看到蚊子時,你會怎么做?(殺死它)
(二)展示蚊子道具。老師拿起蚊子道具,不斷變換方向。孩子們追趕蚊子。
'嗡嗡。'誰來了?過來打它,爸爸!
老師:(蚊子的聲音)哎喲,開槍啊!哎喲,我們殺了蚊子,把它扔掉了。
(三)老師改進孩子們打蚊子的動作。所有的孩子都練習打蚊子的動作。
老師:“巴斯。爸。(四次)哦,我們打了很多蚊子,數一數,還有一些蚊子,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還有,在這里,讓我們再數一次,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哦,蚊子太狡猾了,我打不到他,哼,生氣,哦,你生氣了,告訴那些蚊子我們有多生氣,生氣了!
(四)孩子們在音樂伴奏下打蚊子。
2、老師:哦,剛才我被蚊子叮了。它太癢了。抓住它,我被蟄了。發癢,抓住它,臭蚊子。該死,殺了他!啊,上面,爸爸,下面,爸爸,這里,爸爸,那里,爸爸!
3、老師:你被蚊子咬過嗎?讓我們一起抓住它。
4、請讓孩子們找他們的好朋友,做些癢的事情。
5、老師:撓你好朋友的背!找到你的好朋友,“癢,抓住它!”
6、老師:抓癢,我該怎么辦?(擦藥)給你的好朋友擦藥怎么樣?(來源:屈原,教師教案網)擦藥,聞起來不錯,睡吧!
7、孩子們在音樂的伴奏下玩一個搔癢和擦藥的完整游戲。
8、老師:我們一起撓癢癢,然后擦藥睡覺好嗎?
9、老師:蚊子真惡心。讓我們一起消滅蚊子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十五
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公雞頭》,更多教案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1、熟悉歌曲旋律,能夠邊唱歌邊玩游戲。
2、能在歌詞的提示下,大膽地用肢體表現游戲中的動作。
3、愿意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1、公雞、母雞紙偶,公雞頭、母雞頭
2、假花一朵,糖果一個,一塊布,蕓豆、簍子若干。
1、猜碗里的花
指導語:我的碗里有一樣東西,等音樂停下來的時候請你猜猜在哪個碗里?
2、猜口袋里的公雞頭母雞頭
師:我的口袋里還有東西呢,等會兒請你們來猜一猜在哪個口袋里?
1、出示公雞頭、母雞頭紙偶,自然引入歌曲。
指導語:看你們玩得這么開心,公雞頭母雞頭也來湊熱鬧啦!
公雞頭母雞頭會唱一首好聽的音樂,我們來聽一聽。(教師范唱)
你們剛才聽到了什么?
2、教師再次進行范唱,幼兒仔細傾聽
指導語:我們再來聽一聽,歌曲里還唱了些什么?
3、教師再次歌唱
指導語:我們來聽一聽《公雞頭母雞頭》。
4、師幼一起唱
指導語:我聽到有的小朋友已經會唱這首歌了,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1、教師請一名幼兒示范玩游戲
指導語:現在老師要請一位小朋友和我玩游戲,
老師來藏豆豆,那誰來猜豆豆?(我要把我的豆豆放在后面藏藏好,小手握握緊,不讓她看見。)
(交代游戲規則:如果猜對了,就由猜對的`人去喂,猜錯了,就由藏豆的人去喂)
我的公雞頭和母雞頭呢?我們來喊一喊:公雞頭,母雞頭!
2、請兩名幼兒示范玩游戲
指導語:這一次我要請一個男孩子和一個女孩子來玩游戲。(誰來藏,誰來猜?)
3、兩兩結伴玩游戲。
指導語:請你和身邊的好朋友面對面做做好,看著他的小眼睛。
請椅子下面有豆豆的小朋友來藏豆豆,沒有豆豆的小朋友來猜豆豆。
4.散點玩游戲
指導語:這一次我們請女孩子來藏豆豆,那誰來猜豆豆啊?(男孩子)
等一會兒請一個女孩子找一個男孩子,手拉手找一個空地方站站好。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十六
1、愿意與同伴交往,認識和喜歡自己的小朋友,誰能最快的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學習短句:《找朋友》的`兒歌。
1、動物胸卡若干活動前貼于孩子的胸前,
2、教師帶幼兒到戶外操場,帶領幼兒慢跑一圈,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引導孩子們用各種方式打招呼,如“你們好!你們想不想和我做好朋友啊?你會怎么和他交朋友啊!————音樂游戲《找朋友》,引導孩子們尋找和自己胸卡一樣的小朋友做朋友。如:佩帶小鴨胸卡的孩子去尋找同樣佩帶小鴨胸卡的孩子,找到后做一些友好的動作,如握手、擁抱、微笑|、嘿,嘿,我們做朋友吧!音樂:《找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和朋友做游戲,提醒他們要說好聽的話,做好朋友的動作。
附兒歌:找呀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找朋友》這個游戲對幼兒來說,很喜歡,幼兒都能參與到游戲中去,在配合中學習鞏固了兒歌,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身體,更進一步也學會了自己和其他幼兒合作。
實用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找朋友大全(17篇)篇十七
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游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1、小小雞一群,供幼兒觀看。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游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只,音帶、錄音機。
激發幼兒喜歡小小雞和雞媽媽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戲規則。
(一)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幼兒看小雞,聽歌曲的旋律。(聽覺感受)。
2、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學做小小雞。(動作感受)。
(二)聽歌曲、表情感、講規則。
1、教師表演小小雞。(老師邊唱邊帶“小小雞”去草地)。
2、幼兒聽歌曲用動作模仿小小雞。(背小包、戴小帽等動作體驗)。
3、老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游戲規則)。
4、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游戲,游戲是有規則的。
(三)學歌曲、明規則、做游戲。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戲。(體驗游戲規則)。
2、聽音樂跟唱歌曲。(喜歡跟音樂唱歌,唱清歌詞)。
3、邊唱邊做音樂游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游戲規則。)。
《小小雞》是我們根據外國樂曲創編的一首幼兒歌曲。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游戲情景中學習。因此,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媽媽找小雞的游戲情節。在游戲中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復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