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色詩歌朗誦匯總一
本次得到西南大學培訓學院領導的重視,幾位班主任親自到學員寢室征求意見,幫助學員們設計參觀路線,聯系車輛,后勤工作扎實到位
一是深入了解歷史,堅定理想信念。,通過實地的參觀,給每位學員上了一堂堂生動的歷史教育課,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取得成功的歷史必然性,增強對革命傳統精神的理解,實現愛國主義精神的升華。
二是組織學員中的全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三是學唱了《紅梅贊》等革命歌曲,聆聽了“重慶抗戰史及紅巖精神專題講座”。
學唱了《紅梅贊》等革命歌曲,聆聽了“重慶抗戰史及紅巖精神專題講座”,參觀了紅巖村、白公館、紅巖魂陳列館,在歌樂山烈士陵園祭奠紅巖英烈、在渣滓洞觀看并親自參與了以《紅巖》為藍本的現場情景話劇表演,觀看和參與了多次專場“唱讀講傳”文藝晚會的演出,全面體驗了重慶的紅色文化。很多學員表示參加這次紅色教育就是一次徹底的精神與心靈的洗禮,深刻理解了“國旗是用先烈的鮮血染紅”的真正含義,深刻了解了黨的光榮傳統,進一步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政治信念。
二是參與三進三同,緊密聯系群眾。了解國情民情、體驗基層生活、密切與基層和群眾的聯系、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是大學生骨干培養的重要目標。7月25日至8月1日,大骨班第三期學員分為7個分團深入到重慶市南川區8個鄉鎮的40余個村莊、128家農戶,開展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戶,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進三同”活動。學員們從簡單生火做飯、洗碗刷鍋、掃地清潔做起,到冒著炎炎酷暑、熱情高漲地參與割草喂牛、上山砍柴、田間除草、松土修路等生產生活勞動。對于多數在城市長大的學員而言,在農田里看到的每一樣東西都很新奇;從未干過農活的他們也真切體會到了“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在“三進三同”中,學員們不僅學習到了許多生產勞動和生活技能,也與所住的農民家庭建立了樸素而深厚的感情。浙江大學學生會主席褚涵文說:“短短幾天,我們看到了很多,思考了很多。結合農村實際,我們對以前在書本上、報紙上看到的名詞有了更深的理解。的確,不了解農村就不了解國情,大學生要到農村去上好這不可或缺的一課?!?/p>
三是進行參觀考察,感受發展成就。在實踐中開展必要的參觀考察活動,對于幫助大學生骨干充分了解和感受國家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正確認識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從而堅定成才報國的信心和信念有重要作用。在重慶期間,大骨班第三期學員們參觀了重慶市規劃展覽館和三峽博物館,在南川區聽取了區情介紹、參觀了區工業園區,在基層鄉鎮也參觀了當地的企業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特別是7月27日下午,在重慶市委小禮堂,重慶市長黃奇帆為學員們作了長達3小時的“西部大開發及重慶發展”專題形勢報告,為學員們全面勾勒了重慶市在西部大開發中城市化、工業化、城鄉統籌一體化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五個重慶建設”和“民生十條”的做法,通過公租房、戶籍制度改革、資產重組等案例,深刻闡述了推進重慶發展的三大法寶——改革、開放、創新。通過報告會和參觀考察,學員們對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對國家和個人的發展前景更加充滿了信心。
四是開展社會調查,提供志愿服務。在“三進三同”過程中,除了參加勞動實踐外,大骨班第三期學員們帶著“聯系一所學校、結對一個留守兒童、開展一次慰問活動、寫一份調研報告、提交一個建議”的“五個一”任務在鄉村廣泛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狀況、農村經濟產業發展、農戶萬元增收等專題社會調查,開展了支教、慰問“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務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學員們共走訪農戶826戶,完成專題調查報告26份,提交鎮、村經濟社會發展建議報告124份,撰寫鄉村日記和心得體會316份。比如,北京化工大學博士肖勇從專業出發,提出金禾村沼氣集中開發新思路,得到老百姓認可;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吳撼地博士對新農村建設提出的建議受到了當地領導的重視。此外,學員們重點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給196名留守兒童當了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為留守兒童捐款近4萬元,建立留守兒童成長服務基地2個,承諾“每個月一封信、工作以后每人從工資收入中提出100到200元資助各自聯系的留守兒童,并且一定要連續堅持10年。”
五是認真總結交流,提升實踐收獲。8月2日,大骨班第三期學員在重慶南川舉行了分團總結,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集體交流,7個分團分別匯報交流了各自實踐鍛煉的情況和收獲,學員們一致認為只有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才能真正了解農村、農民,才能體會“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基層的國家大事”,大學生只有培養起與農民的真情實感,敢于承擔責任與使命,才能有所作為。8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重慶市市委副書記張軒以及市委常委何事忠、馬正其、陳存根等與大骨班第三期學員親切座談交流。會上,吉林大學學生會主席張天譯、中國人民大學學生會主席武帥等8位學員代表分別就感受紅色文化、參加三進三同、開展社會調查等匯報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同志高興地與學員們互動交流,回答了學員們提出的問題,充分肯定了團中央、全國學聯組織大學生骨干深入田間地頭、了解農村這個中國最大的國情的做法,勉勵大學生骨干們要堅持密切聯系群眾,要加強學習,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爭取能對民族復興有所貢獻。座談會后,***給學員們題寫親筆信,親切寄語大學生骨干“希望你們不要忘記山城的老農,他們會象想自己的娃兒一樣想著你。我們在祖國大西南為你們祝福!”
此外,大骨班第三期學員在重慶期間,還參觀了“掃黑除惡”成果展覽,參加了社會調查方法輔導、中國重慶?金佛山大學生國際登山邀請賽,在南川區種植了“大學生骨干紀念林”,既鍛煉了身體、磨練了意志,也以實際行動響應建設“森林重慶、健康重慶”的號召。
紅色詩歌朗誦匯總二
追尋紅色足跡,弘揚紅色精神
面對幸福安定的生活,卻想起那一段段血濃于火的紅色記憶,在一股又一股紅色懷舊的風潮中加速了紅色記憶的升溫。冰封的雪山,留下了先輩們的足跡;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留下了先輩們的身軀;金沙江、瀘定橋、大雪山 都浸透著先輩們的智慧、勇猛、堅韌.此時無法表達這種最激烈,最痛心,最動人的血色記憶。時代的不同決定了我們的志向與使命的不同。雖然我們不需要用鮮血用身軀去完成使命,可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地前進。前進的征途上,血色記憶中的不畏艱難;時時刻刻在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再向前。我們是祖國的棟梁,時代的驕子。不要認為自己還很渺小,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我們要去想的是自己會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然后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穿過革命戰爭的狂風暴雨,帶著開國大典的禮炮轟鳴,挾著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卷著市場經濟發展喜人業績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初步成果以及“十二.五”規劃的宏偉藍圖,中國共產黨歷經1921——2011之間的風雨歷程,豪邁地跨新時代、新時期。新的千年,新的希望;新的理想,新的時代,新的奮斗;新的時期,新的收獲!日
出在東方,紅旗滿山川。你揚起堅硬有力的手臂,奏響最高亢的音符,呼起鐘山風雨,喚來百萬雄師,傳遞著《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的捷報,使人民“天翻地覆慨而慷”!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高高舉起紅色旗幟,經受了商品經濟大潮的蕩滌,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巍然屹立!閃耀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芒,映紅了神州大地,在共和國奮進的年輪上,我們可以看到:黨旗紅、國運昌、民族強,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華夏兒女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聆聽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莊重旋律,走進了新時代。共和國用壯麗的事業和繁榮昌盛迎來了黨的90華誕?!凹t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前山只等閑??”是啊,整整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漫長的征途,紅軍戰士又要經歷何等的艱難困苦呢?誠然,廣大紅軍基層指戰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一路上披荊斬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用自己的血和淚譜寫了這二萬五千里的動人篇章。面對山高鄰禿,朔風凜冽,冰雪覆蓋的高山,戰士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艱辛為部隊探索出一條前進的道路。這不僅僅是一條磨煉意志的艱難之路,也是一條生命之路。遇到開闊美麗的草原,本以為有了希望,誰又能想到里面蘊藏著意想不到的困難。很多戰士就這樣倒下了,沒有一句怨言。他們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面對糧食的短缺,環境的惡劣,戰士們又何
嘗不是風雨前進,風餐露宿呢?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跡,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階級友愛。作為老師的我們不得不給學生傳授紅軍的頑強,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使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
同學們,我們要臥薪嘗膽,奮起直追,以祖國的興衰為己任,為祖國的強盛奮斗不息。我們絲毫也不能陶醉幸福安定的生活中了,而是要自強、自立,創造世紀的偉業。當然,這需要頑強拼搏的精神。頑強拼搏的精神并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具備的。是需要經過持久的刻苦磨煉,才能逐步形成。奧斯特洛夫斯基說的好:勇敢產生在斗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都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我們青少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同學們,我們從紅軍長征中收獲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那么,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于祖國建設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系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國家將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我們要弄懂了:許多偉大的事件是
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發生 的,為什么會發生,他們有什么意義。同時我們將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的信念。我們將更加堅定為民族振興、為中國人民造福的決心。我們將更加勇敢,更加頑強,更加堅韌不拔的前行。我們感激前人,學習前人,也要無愧于前人。我們也將做出我們這一代人的貢獻,為后人留下我們的腳印。紅色之旅到這里全部結束了。紅色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紀錄著光輝的革命事跡,弘揚著燦爛的革命精神。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未來的紅色旅程就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歷史的紅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未來的旅程是要靠我們新一代來開創的。我們就是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識,立志為人民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
紅色詩歌朗誦匯總三
終于到了星期五,在今天我們要開啟一個新奇有趣的紅色之旅。我們穿著綠黑校服,每人背著一個小包,坐上大巴向紅色之旅前進。
過了大約一個小時,車子已經到站。今天我們要走進紀念館,走進楊業功的一生,走進紅色之旅。
走進大門,“忠誠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揮員”幾個紅紅大字印入我們眼簾。楊業功的石像立在鮮花中,他高高地站在我們面前,好像在說:“我的鮮血沒有白費,挽救了你們這些小鮮花!”再走進就是一些楊業功生前的戰績,講導員對我們說:“楊業功這一生,都把他的精力與鮮血全部投入緊張的戰斗中……”
再走上前就是楊業功的居住地方,這就讓我深為感動。他的廚房很單調,就一個鍋和一張凳子,墻被煙熏得特別黑。他的房間,一張桌子,桌子上堆滿了書,床下也堆滿了書,房間旁是書房??吹竭@里,我不禁想:楊業功這一生肯定看了不少書。
走著走著,一張照片前堆滿了人,我擠到人群前面。原來是楊業功生前生病時還在工作。他的兒子,母親,妻子都旁邊照顧著他,一看就知道楊業功一生對待工作可以說是廢寢忘食。
楊業功戰績無數,他的勛章、獎杯無數,讓我們很佩服。看完了楊業功的一生,我不禁想想現在這幸福、美滿的生活,難道這世界還有比這些英雄、烈士更偉大的嗎?
走進紅色之旅,我忘不了那些英雄和烈士,我忘不了楊業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