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優秀的報告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標準不高要求不嚴整改措施報告一
二、要抓住重點。轉變工作作風重在于抓落實,重在執行。我們現在缺的恐怕不是各項制度,缺的是執行,難的是規定寫在紙上、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卻落實不到行動上。“實干興邦、空談誤國”,這就要求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切實把規定落實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細節當中,切實把改進作風與推動工作結合起來。落實的效果好與不好要看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要虛心接受各方面的監督,防止走形式、搞變通。
三、要突破難點。轉變工作作風難在形成長效機制,這就要求我們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防止虎頭蛇尾。要讓人民群眾對我們有信心,要讓群眾看到我們一點一滴的變化。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千萬不要有一絲僥幸。要切實避免“一陣風”,如果像某些人調侃公款高消費“暫時休息,后會有期”的話,黨在人民群眾的形象和威信將大打折扣,后果難以想象。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必須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奮斗到底的氣概打好這一仗。
四、要找好結合點。從小處講轉作風要和正文風、改會風結合起來,做到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大處講,作風建設要與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相結合,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可靠的制度保證、堅強有力的懲治腐敗,作風建設很難取得大的成效。要統籌考慮,樹立“一盤棋”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才能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才能完成十八大部署的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項任務。
3.部隊思想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部隊領導干部十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是自行其是,陽奉陰違。
對上級的指示表面服從,背地里卻另搞一套。有的你說你的、他干他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講黨性、不講原則;還有的出工不出力,觀冷眼、磨洋工、講怪話。這種現象是極少數,但也是嚴重性、危害性最大的一種。
二是浮于表面,蜻蜓點水。
有的抓落實敷衍應付,上級催就抓一抓,領導問就動一動;有的靜不下心,沉不住氣,工作往往是這里抓一下,那里干一點,淺嘗輒止,粗枝大葉;還有的官不大架子大,浮于表面,工作不具體、不深入、不扎實。比如,有的機關干部到基層蹲點,不能融入官兵,端端戰士的飯碗,睡睡戰士的床板,聽聽戰士的心聲,掌握第一手資料,而是把自己當旁觀者、局外人,致使對基層存在的許多問題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決不了。
三是一知半解,倉促盲目。
不能正確領會上級意圖,存在“情況不明決心大,心中無數點子多”的現象。有些干部在這方面吃了不少苦頭,干工作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接受任務后不假思索、倉促上陣、盲目落實,導致有些工作雖然干了,但結果事倍功半、事與愿違、出力不討好。
四是散彈打鳥,主次不分。
工作方法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的現象。有的不善于找“結合部”,在上情、下情和我情方面,找不到恰當的結合點;有的不善于牽“牛鼻子”,抓不住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搞不清先抓什么,后抓什么,重點抓什么,一般抓什么。特別是工作頭緒多、任務重的時候,機關容易出現“打亂仗”的情況。
五是照抄照搬,脫離實際。
比如,有的機關干部習慣將上級的文電照抄照搬向下傳達,不善于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將上級的基本精神細化為本單位、本部門的具體工作,把上級的規定變為可操作的具體措施;有的給基層布置任務和抓具體工作落實中,不考慮基層的承受能力,官兵的基本素質,人為的抬高標準,不切實際的制定高指標,結果往往事與愿違,甚至使基層建設遭受損失。
六是前后脫節,虎頭蛇尾。
只重視做好上篇文章,不注重做好下篇文章,不能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比如,在四項基礎性建設工作中,有的單位年初時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擬取得多項成果,但機關在抓落實時虎頭蛇尾,開始時抓一抓,而后就不管不問了,不能做到全程指導、跟蹤問效,結果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七是自甘平庸,沒有標準。
在機關干部中,有一些“差不多先生”,他們有的不思進取,自甘平庸,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只當和尚不撞鐘;有的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工作標準不高,起草文件漏洞百出,安排工作前后矛盾;有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不被通報、不受批評為最大的滿足和最大的愿望。
八是作風拖沓,臨時突擊。
有的領導干部平時作風拖沓,往往把今天應該完成的事推到明天,明天應該完成的事推到后天,推來推去工作就打了折扣,甚至沒有了結果,更沒了效果。等到上級要來檢查了,才發現某項工作還沒落實,不得不臨時突擊,應付檢查。臨時突擊抓落實,不但落實的質量難以保證,而且助長了形式主義、弄虛作假的歪風邪氣。
九是回避矛盾,避重就輕。
有的機關干部抓工作,進展順利時就信心十足、干勁很大,但一遇到難題就繞道走,出現矛盾“和稀泥”,奉行好人主義,該說的話不敢說,該抓的事不敢抓,該批評的不批評,該處理的不處理;對領導則報喜不報憂,有了矛盾推責任,出了問題捂著、拖著。結果,有的工作表面上看起來落實了,實際上落實的效果并不好,甚至成了“老大難”問題。
十是形象不佳,雙重標準。
有的機關干部,自身要求不嚴,表率作用不好。比如,有的單位在抓“禁酒令”、“著軍裝外出”等工作的落實上搞雙重標準,存在嚴基層、不嚴機關的現象。這些現象損害了機關的形象,降低了機關的威信,也不利于機關抓其它工作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