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有關重慶景點景區導游詞怎么寫一
金刀峽地勢雄偉,以峽著險、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金刀峽長約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于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于流水侵蝕力的作用,有洞穴群生,潭潭相連,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堪稱全國之最的十里峽谷棧道,讓人驚贊不已。憑棧探幽,您將感悟那蘊藏于大自然山水之間的天地靈氣。被游客譽為“中國第一險峽”,“金刀歸來不看峽”。
傳說峽中有一把金刀,每當夜晚時分,金光閃閃照耀峽谷,金刀峽因此而得名。
元朝末年,華鎣山下有一壯士--張昆,其人勇武過人,好打抱不平,頗有俠士風范。
此人早年靠采薪伐木為生,時常出沒于華鶯山的深山老林之中。一日,張昆進山砍柴,迷失于一峽谷之中。當夜正值月圓,一輪滿月徐徐升起,柔柔的月光輕輕地瀉進峽中。張昆正陶醉于此情此景,只見峽中深處有一事物在月光映照之下發出金燦燦的光輝。張昆藝高膽大,見此異象,更是要探個究竟。走近一看,原來是一把插入峽壁巖石的金刀。張昆暗自思量:今日迷路于此,原來是同此刀有緣。遂上前拔刀,不想紋絲不動嵌在石縫中的金刀竟被輕輕抽出。張昆大喜:天賜金刀,定是將大任于我也!天明之后,張昆憑此刀披荊斬棘,終得以出峽。
自此,張昆胸懷大志,勤讀詩書,苦練武藝。時值元末,天下大亂,張昆加入一山賊組織,該組織專干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勾當。張昆對此深為不滿,常表露于言語之中,而山大王朱五貪圖張昆所攜金刀,正欲借機將之除去,將金刀占為己有,不想山大王及其心腹技不如人,反被張昆所殺,眾嘍羅便推張昆為首領。張昆帶領眾山賊從此洗心革面,劫富濟貧,在華鎣山一帶威振一方。
時值明玉珍在重慶建夏反元,夏王明玉珍久慕張昆的勇名,便授以都尉之銜將壯志未籌的張昆招入帳下。張昆智勇雙全,加之吹毛斷發的金刀在手更是如虎添翼,在戰陣之上躍馬揚刀,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戰功,很快成為夏王戰下頭號猛將,被夏王賜與別號“張金刀”。當時,夏國初立,元將阿那赤屯重兵于涪洲,對重慶虎視眈眈,夏王為改變此被動局面,便先發制人,揮師東下,決心一戰定江山。兩軍在今涪陵藺市陷入膠著狀態,僅隔一橋相持,夏國軍隊勞師遠襲,相持日久,士氣日漸低靡,情況笈笈可危,夏王明玉珍愁白了頭。一日,張昆騎馬上高坡觀察敵情,見敵軍陣營之中皆是馬已上鞍,即將發動馬隊的沖擊,蒙古鐵騎素以來去如風,驟如山丘,散如秋雨,沖擊之時勢如破竹聞名天下。張昆見此危急狀況,立刻組織了三百勇士,俱是頭頂鐵盔,身披銅甲,手持狼牙棒,伏于橋頭兩側。只見元軍鐵騎呼嘯而來三百猛士突然涌出,在橋頭處,猛揮狼牙棒力劈馬腿,只見馬腿血肉橫飛橋頭,騎兵紛紛落馬,整齊的馬陣立時大亂,在橋頭互相踐踏,擁作一團。
張昆見勢,催動大隊人馬趁機掩殺,大獲全勝。斬獲敵軍首領阿那刺,并順勢攻陷了涪洲。此戰一舉穩定了夏國疆土,張昆功勛卓著,明玉珍取“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意,封其為“安得猛士將軍”。自此,“張金刀”--張將軍的威名名揚海內,張昆家鄉的人們為紀念張將軍就把當年張昆得寶峽谷稱作了金刀峽。
驚魂臺進了山門,步行約五分鐘便可看到一平臺,長約5米,寬3米,站在臺上往山崖下望去,確有觸目驚魂之感,有恐高癥的游客萬不要走過去。相傳解放戰爭時期,雙槍老太婆派她隊下十余人去解救被捕的共產黨人,結果失敗,被敵人圍追至此,彈盡糧絕,他們一行十余人手挽手肩并肩跳下山崖,英勇救義,嚇得敵人魂飛魄散,由此得名驚魂臺。
神鷹沐浴金刀峽上段入口處,右側峽巖雄屹突兀,如一巨大鷹嘴頭突入峽空,清澈泉水從鷹嘴灑淌而下,使峽口顯得特別蔭涼滋潤,森嚴壁壘,這就是金刀峽內第一勝景--神鷹峽。站在本道上,遠觀神鷹其鷹爪又幻化為一只俯視清潭的小鷹頭,從它張開的嘴中流出晶瑩剔透的珠串。這一大一小兩個鷹嘴泉集于一身,使得神鷹峽更加神奇壯麗。
懸天飛瀑位天金刀峽上峽口右側日照壁,山崖崴峨,筆直沖天。一股銀白色的飛泉傍著雄偉的山勢從天而降,瀑高約150米,寬10米左右。瀑口左面有一方形石洞,何人何時何因鑿之無從考證。據當地一百歲老翁講,曾有一遠方老道在此修煉多年,后得道成仙,在某個久雨初晴的正午,駕一道彩虹而去。并說當年白蓮教亦在此活動。
干旱時節,飛泉如銀絲鏈串飄灑于天地之間;涼風拂過,泉水隨風飄散,五光十色,如仙女散花一般,點點滴滴甚似好看;山雨過后,山洪入峽,泉如潮涌飛演直下,瀑布猛增達十余丈,瀑聲震聲天動地,如百鼓齊鳴,其勢如虹,十分壯觀廳特。因此瀑布隨雨旱時節變化顯著所以人們又稱它為雙面飛瀑。
崖半有一橫穿日壁的天然便道,瀑聲如雷,震耳聾;水花飛油,空翠濕人衣;隔簾遙望,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遠硯飛瀑,氣勢磅礴,使人不禁想起李白的千古絕名:“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獅頭峽距神鷹峽不到200米就是金刀峽上段第二勝景獅頭峽。此處峽巖突峙,形成幽窄深澗,棧道下溪流時而潺潺娓唱,時而如鼓咚響,棧道隨峽崖急轉彎處右岸,一巨大巖石突入峽空獅頭下有一綠色深潭,潭水如玉翠般閃光。
此峽又蒼老的面容,猶如飽經滄桑 的老人的臉,而其身上兩層光滑柔順的獅毛,又不可懷疑其獅王的身份。此峽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就,在冥冥之中,與古埃及人工琢成的獅身人面遙相呼應。 走進干回谷,為何右有神鷹左有雄獅鎮守峽口呢?鎮守干回谷的兩獸乃是兩神仙的坐騎,久居天庭二神仙多飲了幾杯瑤池美酒,昏昏大睡。于是兩獸便私入凡間,又為金刀峽美景所吸引,就留居此地,做了恩愛夫妻,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不料兩神仙酒醒后發現坐騎不在身邊,便告知玉皇大帝,玉帝下旨召回天庭,兩獸不從,玉帝大恕,便派天兵前來捉拿。夫妻二人與天兵大戰千余回合,王母為二人的深情所感動,便向玉帝求情,玉帝乃命二人永鎮干回谷,保此地平安。
彌勒佛位于金刀峽下段中部右側,憑棧觀佛,其袒胸露肚,笑容可掬,好象正在重復他的名言:“笑口常開、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大肚難容、容天下一切難容之事。”逢陽光直射,則有一道七色彩虹橫跨佛身,此謂佛光顯現。佛經上講,若遇佛光,必有好運。
老君醉酒經過幽深曲折、串珠般的深潭,在下段區中部有一50余米的石龕。壁龕上小下大,上淺下深,龕底可容納百余人。從龕頂墜落而下的一幅銀簾,散珠濺玉,飄灑空際,好似天上的,醉倒了天上的神仙,這才有神仙坐騎私下凡間,享受人間天倫的故事。
有關重慶景點景區導游詞怎么寫二
金佛山又名金山,系大婁山脈的最高峰,由金佛、柏枝、箐壩三山108峰組成,總面積1300平方公里,距南川市區36公里,地處四川盆地邊緣,海拔最高點-風吹嶺2251米,屬石灰巖地形,規劃景區面積441平方公里,保護區面積522平方公里,融山、水、石、林、洞為一體,集雄、奇、幽、險、秀一身,是一處大容量山岳型風景名勝區。
1988年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4年林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20__年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名金佛,其因為巨大的山體巖層,變化萬千,有多處酷似大佛,或坐或臥,朝輝夕照,如金酒佛身,給人以山即是佛,佛便是山的感覺。
金佛山是我國最大的生物基因寶庫,其植物種類之豐富,珍稀品種之多,居全國之首,據查金佛山有各類植物333科、5880種,其中古生植物250種,特有植物136種,稀有瀕危植物82種,珍稀植物52種,國家一級保護有4種,二級保護18種,三級保護30多種。銀杉、方竹、大葉茶樹、杜鵑王樹、古銀杏是系 “金山五絕”,銀杉被稱為“植物中的大熊貓”,它對研究古生物、古地理、古氣候提供證據。金佛山有銀杉一米以上的1987株。方竹略是方形,被唐代宰相李德裕稱為“難得的奇特之物”金佛山擁有10萬余畝。大葉茶為原始型古老茶種,早在唐代陸羽的《茶經》中就有記述,它的發現證明了金佛山就是茶的起源地。杜鵑王樹胸圍3.2米,高12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胸徑最大的杜鵑樹。樹齡2500年的銀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銀杏,它的發現證明銀杏的祖先在中國,金佛山就是目前尋找到銀杏的唯一原產地。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金佛山成為各種動物理想的棲息場所。金佛山有動物150科523種,屬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有36種,、一類保護動物10種、二類保護11種、三類保護15種。這些珍稀動物除華南虎延年難得一見外,金錢豹、云豹、黑葉猴、紅腹角雞、白冠雞、太陽鳥等時常在林間悄然出沒繁衍生息。
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形成了金佛山獨有的氣象景觀,主要有“金佛萬霞”,“陽霧晴嵐”,“金山殘雪”,“緊雞撲翅”,“金山云海”,“開蓮花”等。
金佛山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景觀各呈異彩。春天,萬綠涌動。繁花似海,特別是44種,30多萬株的杜鵑花更是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入夏,滿目青山,蒼翠欲滴。秋日,秋高氣爽,看滿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季,玉樹瓊花,銀裝素裹,在少雪的江南欣賞到“北國風光”的壯麗雪景,確實令人神思浩涌,蕩氣回腸。
這就是麒麟問龜,你們看這石龜栩栩如生,它本是一只千年神龜,被古佛洞的宏偉奇古佛洞導游詞
大家好:金佛山的溶洞占我國國內洞穴四大之最:一是海拔最高達到2120米:二是地質年代形成最久遠,形成350萬年前,早于長江三峽;三是空間規模龐大的溶洞群,古佛洞已測面積5萬余平方米;;四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洞穴采硝遺址,之稱。
古佛是由于金佛山民間傳說劉備的第一軍師徐庶在此修道,里面有他的古佛化像。
古佛動全長為3777.米,目前僅開發了1.2公里,游程需一個小時左右。主要景觀有曲折幽深的七十二道拐,神秘莫測,氣勢宏偉的古佛寶殿。
(開始進洞)先讓我們抬頭看看頭頂這凹凸不平的溝槽,大家說像不像一條龍脊,傳說孽龍移山填夔門時,被二郎神發現,返身向山里逃去,留下的這條龍脊。
這是金佛山的土地公公,大家都來拜一拜,保佑各位一路平安,旅途愉快。
這里進去就稱為“七十二道拐”,每過一個拐,大家就許下一個心愿,再到里面去拜古佛,你的心意就會實現,。
(古佛寶殿)古佛洞空間面積5萬余平方米,最寬處77米,最高24.6米,古佛洞由于海拔位置太高,鐘乳石發育并不太好,主要是一組巖體景觀。
好了,大家看到對面潭中的就是南海觀音,她正在此普渡眾生。
觀吸引住了,麒麟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代表吉祥,富貴“麒麟問龜,長壽之道”。
這上面是“金山睡佛”從金佛山北坡看山勢綿延數公里,就像一尊仰臥于萬樹叢中的大睡佛,每到夏秋晚晴,落日斜輝就把山涯映染得金碧輝煌,如佛酒金身,讓人有立地成佛的感覺,金佛山就因此得名,而古佛洞正好位于金山大睡佛的心臟。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先抬頭看看頭頂上是不是有一天窗;這就是“天降佛象”在古老的地質年代,由于山體運動,這整石從天而降,就形成了我們面前這奇特的“上有天窗流水,下有大象馱佛,傍有古佛修道景觀,從而印證了普賢東渡的這一佛學說法,這似像非像的石像很靈驗,遠近聞名,前來朝拜的民眾非常之多,現我公司開發金佛山的老總也很信佛,經常來朝拜。在他修建索道前就許下諾言,工程平安,將為他塑上金身,當然她許下的愿望也實現了。她的承諾也履行了。好了,大家都可來拜一拜吧,保佑各位一身平安。
這尊巨石懸在半空給大家搖擺欲醉的感覺,這就是“泰山壓頂石”。
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徐庶修道后的化身——古佛像,很多史書上都沒記載徐庶的最終去向。傳說他離開曹營,云游天下,到了金佛山,見其風景秀麗,古洞幽漂,就留在這里來練功修道。
這口天然石棺,形象逼真,傳說他就是當年徐庶練功修道的地方,常言為:摸摸石棺材,升官又發財”。保佑平安,大家都來摸一摸。
這邊是人文景觀“十八羅漢和大佛”。
現在我們更上一層去領略一下古佛洞的宏偉氣勢,去鉆一鉆長壽門吧。
這里就是一步登天,請注意安全,腳底頭上都要處處小心,榕樹擎天,盤根錯節的,榕樹也就黃桷樹為重慶市樹。
好了,大家快來摸摸抓錢瓜吧,常言道:一握抓錢瓜,財神往家跑”,再請跟我一道去鉆長壽門吧,俗語說“長壽門一走,壽高賽彭祖”,我先給大家示范一下,先伸右腿過去,彎腰把頭鉆過去,就這樣,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