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優秀的作文,應該是內容充實、結構緊湊、語言優美、思想獨特的完美結合。小編為大家搜集了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這些范文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指導。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一
假期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去云南旅行。我們在石林游玩的時候,當地司機告訴我們,再過幾天就是火把節了,還熱情的挽留我們。石林的彝族火把節可是鼎鼎有名的哦!可是,我們的行程已經安排好了,只在石林呆一天,,所以我們以為錯過了火把節,滿懷遺憾。(這句是媽媽加上的,這個火把節之所以難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一次次以為錯過,卻最終得償所愿,所以表現心情的變化不可少)。
石林之后,我們又去了大理。大理古城也到處充滿了火把節的氣氛。街上的人們舉著剛剛采購的大大小小的火把來來往往。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家門店前,立著一個三米多高的大火把。以前,我想象中的火把,就是一根木頭,頂端點上火就成了。可我們看到的真實的火把遠沒有那沒容易做。就說這家門店前的`大火把吧,(原先沒有這一句,感覺前后內容脫節了。有了這句,才能清楚的表達,推翻以前的想象和了解眼前的真實,都是源于這只大火把)一整根碗口粗的大木頭,把它的上半部分劈成許多小杈,下半部分不用劈。在劈開部分的中心里撒上松香粉;縫隙里,插上鮮果、彩旗等裝飾品,遠遠看去挺像圣誕樹的(這句話是藝博當時真實的語言,很形象,動筆時卻忘了寫下,媽媽對此句印象深刻)。熱鬧的大街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賣鳳仙花。買鳳仙花干什么用?我心里想著,便上前詢問。原來,在火把節這天,有白族女孩兒都要用鳳仙花染指甲的傳統習俗。我仔細一瞧,哇,真的!賣花的老奶奶、買花的阿姨姐姐們,都用鳳仙花給指甲染了色,有的甚至連整根手指都染紅了呢。我本以為又跟火把節擦身而過,那是因為,火把節當天下午,我們不得不因為行程安排,離開了大理。而跳舞、斗牛等真正的節日狂歡,夜幕降臨時才會開始。(遺憾原因在此)。
但是,當我們晚上趕到麗江時,那里的居民給了我們驚喜(“驚喜”一詞也是媽媽加上的,原因同第一段),原來納西族也過火把節!就是今晚開始,而且要持續三天呢!第一天晚上,我們因為到達束河古鎮的時間太晚沒去成。第二天晚上,我們吃完飯就匆匆趕往四方聽音廣場。我看見廣場中央有個巨大的火堆已經點燃,火苗越來越大,最后成了熊熊燃燒的火焰,映紅了所有人的臉(場面描寫不夠,略加一二)。有一些身穿表演服裝的哥哥姐姐們隨著音樂,牽著手,跳了起來,我們也趕緊參與。大家手牽手,圍繞著火堆跳起歡快的舞步。我趕緊學著他們的樣子,一、二、一、二的跳起來。看著那些當地人跳得那么輕快,我們卻手忙腳亂,心里真有些不服氣。可我很認真的學著,第三天,我就跳得好多了。跳啊跳啊,人越來越多,;里里外外圍了一層、兩層、三層、四層(藝博原本用的是一圈、兩圈……到底是“圈”合適,還是“層”合適,值得推敲)。我們跳得直到大汗淋漓才回客棧。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二
“火把節”是哈尼等族的傳統節日。去年暑假,我到親戚家去玩兒,正趕上過火把節,真使我喜出望外。晚飯后,我便纏著哥哥姐姐帶著我去觀看。我們到時,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哈尼人從四面八方聚集到石林前的一塊打草坪上,不少人都舉著未然的火把。來觀看的人非常多,不僅有年輕人,還有老爺爺、老奶奶和蹦蹦跳跳的娃娃們,許多旅游觀光的外國朋友也來了。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天漸漸黑了下來,幾千只火把霎時點燃。一瞬間,這“光明之神”發出的火焰照亮了天空,照亮了石林,光亮如同白天一樣。頓時鑼鼓喧天,歡呼聲響成一片,在美麗的石林上空回蕩。哈尼人高舉火把轉來轉去,一只只火把猶如一朵朵燦爛的星華。高舉火把的人們,有時把火把排成一條游動的火龍,有時圍城一個大圓圈。小伙子彈起了大三弦,姑娘跳起她們喜愛的舞。她們越跳越歡快,周圍的人們和外國的朋友也加入了跳舞的行列,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進去,跳啊,唱啊,每個人都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之中。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三
隨著歡樂的歌聲,大家各自點燃了手中的火把,我也勇敢的點燃了手中的火把,當我們將火把聚攏在一起,頓時數尺高的火光直沖天空,黑夜被照得亮如白天。火光照得大家的臉上都是笑呵呵的。只見穿著民族服裝的小伙子們盡情地舞動著手里的火把,飛舞的火焰如條條的火龍在人群中穿來穿去,看得我是目瞪口呆,太厲害了!
當火把熄滅時,廣場中又開始了快樂的追逐,人們用手將火把灰燼抹在手上向好朋友的臉上抹去,意思是送去健康的祝福,只見許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的臉都變成了包公,整個廣場都充滿了笑聲。當然,我的小手也練成了“烏砂掌”加入了送福的隊伍。
望著那一團團跳動的火苗,多么快活的節日啊,多么有趣的節日啊!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四
火把節是我國很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像彝族、白族、等。通常在農歷六月,節期三天。當天人們會拿著火把一直跳舞。
火把節第一天是祭火。這一天,人人穿著自己心愛的禮服,高高興興。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擺好宴席,五花八門的肉,又香又甜的酒,這些香味芬芳四溢,用它敬神,神也會贊不絕口。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以傳統方式擊石取火點燃圣火。然后,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祭司手里接過火把,沿著田埂走。第二天是傳火。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聚集在祭臺圣火下,舉行各式各樣的活動。小伙子們要進行賽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雞比賽。姑娘們則效仿傳說中的阿詩瑪,身著美麗的衣裳,撐起黃油傘,唱起歌來跳起舞。第三天是送火。這是整個火把節的高潮。這一天夜幕降臨時,人人都會手持火把,競相奔走。最后人們將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歡樂的人們會聚在篝火四周盡情地歌唱、舞蹈。
火把節可真有意思,有機會我也要去參加火把節。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五
假期,我和爸爸媽媽去了云南,我們游玩了大理、麗江,看到了大理、麗江如畫般的山水,古老而又文明的古跡,還在云南民族村里趕上了一年一度的火把節。火把節是一種類似傣族潑水節的節日,相傳是聰明的黎族人保護莊稼消滅害蟲而來的,從每年的農歷六月四日開始,要連續狂歡三天三夜呢。
當我們進入到民族村時,看到村里的房前屋后都有用松樹、藤條、干稻草堆積而成的巨型火把,有的還被彩紙花布裝飾著,進入火把節活動廣場看到里面真熱鬧,男女老少們手持白色的藤條,圍在一個巨大的篝火堆邊看前方舞臺上的人表演,舞臺上燈火通明,穿著民族服裝姑娘和小伙子們在上面唱著歌翩翩起舞,舞臺下的人們就跟著他們的動作一起跳,我們也跟著音樂的節奏跳了起來,雖然動作不怎么好看,嘿嘿!
隨著歡樂的歌聲,大家各自點燃了手中的火把,我也勇敢的點燃了手中的火把,當我們將火把聚攏在一起,頓時數尺高的火光直沖天空,黑夜被照得亮如白天。火光照得大家的臉上都是笑呵呵的。只見穿著民族服裝的小伙子們盡情地舞動著手里的火把,飛舞的火焰如條條的火龍在人群中穿來穿去,看得我是目瞪口呆,太厲害了!
當火把熄滅時,廣場中又開始了快樂的追逐,人們用手將火把灰燼抹在手上向好朋友的臉上抹去,意思是送去健康的祝福,只見許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的臉都變成了包公,整個廣場都充滿了笑聲。當然,我的小手也練成了“烏砂掌”加入了送福的隊伍。
望著那一團團跳動的火苗,多么快活的節日啊,多么有趣的節日啊!!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六
我不是編劇,不是導演,但是,作為一名地道的石林人,我也可以拍給你們與眾不同的火把節小鏡頭。如若不信,現在就播放三個精彩的鏡頭讓你相信。
小鏡頭一:黃土飛揚的斗牛場上,有好幾頭牛,兩頭一對。人們雙眼緊盯著場子上,生怕落下一點細節,嘿!一頭小牛個小脾氣大,沖著比它大許多的大牛宣戰了,當然,那頭大牛也毫不示弱,不知怎地,兩頭牛不約而同地向著對方沖去,兩只尖銳有力的角頂住對方,身體前傾,四條粗壯有力的腳穩穩地抓住地面,使勁向前沖,兩眼瞪大,發出“哞——哞——哞”的叫聲,好像在說:“我最棒!我最棒!你沒有我厲害!”其他的幾對也在拼命地廝殺。頓時,黃土飛揚,人們助威、吶喊的聲音,透過黃灰,透過人群,透過天,透過地。啊,雖然比不上巴西斗牛,但也稱得上是一大奇觀了。
小鏡頭二:“噻啰噻啰哩噻噻,噻噻啰哩噻噻……”哇!激情四射的大三弦聲早已穿破人群,響上了云霄,歌聲是那么的優美,舞步是那么輕快。“叮叮當當,叮叮當當。”彝族服裝發出迷人的樂曲,絢麗多姿的顏色讓人眼花繚亂,獨具一格的包頭飾體現了彝族人民的風格。啊,雖不能登大雅之堂,但也是讓人大開眼界的。
小鏡頭三:夜晚的天空好美,星星公主們也來和我們一起歡度火把節。我們圍著火把跳起了歡快的大三弦,大家你拉著我,我拉著他,不管認識不認識,知道不知道,手心都是熱乎乎的;管他會跳不會跳,臉上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啊,笑過了、喊過了、跳過了、唱過了、累了、倦了,便躺在草坪上仰望夜空,黑幕上忽然出現五彩繽紛的火焰,是禮花,我們又站起來,拍著手說:“太美了,太美了”。“嘭——嘭——嘭”人們都把這美麗的瞬間拍下來。
怎樣?夠精彩吧。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七
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等等,這些節日都豐富多彩,而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們家鄉的火把節。
傳說在遠古時期,云南彝族地區年年五谷豐登,天王知道后極不高興,于是派出災神撒下許多害蟲,企圖毀滅莊稼,彝族先民想出辦法,在夜里點起火把奔跑于田野,山坡,山寨,滿山遍野的火把形成火海,像一條條火龍,人們見害蟲就燒,“滅蟲大戰”持續了幾天幾夜,最終在農歷6月24日這天滅盡了害蟲,保住了莊稼。
爸爸開始準備火把了,火把的材料主要是麥柴,為了它能保持直立,中間要放一條棍子,四周的麥柴由繩子扎起來,火把長約兩米,直徑約15厘米;媽媽開始在門前堆積麥柴了,堆柴也是有講究的,麥柴每隔三四步堆一堆,有時好幾家的'柴堆連在一起,可以達到百米之長;而我忙著為父母做助手,想著能盡快開始;左鄰右舍們也都馬不停蹄準備著,經過我們齊心協力的準備,終于一切就緒了。
鞭炮一響,火把節就正式開始了,先點燃柴堆,大家開始從“火堆”跳過去,跳火是為了保平安,把一年來所有的不順利都“燒”去,期待來年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睦。
跳完火之后,就點燃了火把,我們舉著火把一直跑到山頂,從山頂鳥瞰村莊,眼前的景色美極了,家家戶戶的紅燈籠與天上的星星交相輝映,分不清哪個是天,哪個是地,再加上五彩繽紛的煙花,看的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至今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
家鄉的火把節熱鬧極了,我愛家鄉的火把節,但更愛我的家鄉!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八
上個暑假,媽媽帶我去云南石林旅游,正好趕上了農歷六月二十四彝族的火把節。
熱情好客的彝族導游舉著小紅旗對我介紹道:“古時候有個魔王的堡壘久攻不下,于是改為羊群火攻,在每只羊的雙角和后退綁上火把,驅羊進攻,果然大獲全勝。人們為了紀念這場戰爭,在每年的農歷二十四日就要耍火把慶祝,因此就有了火把節。
夜幕降臨了,天上剛剛出現幾顆星星。我看見年輕人們迫不及待地抱著一捆一捆的柴火,架在空地上,準備篝火。
晚會開始了,幾個小女孩唱了一首民歌的開頭,一唱完,全部的人都唱了起來:“咿咿娜給喲喲——哦都麗娜。”在場的彝族人民和我都穿著充滿花紋的名族傳統衣裳:一些壯漢和小伙子們普遍穿著顏色深沉的衣裙,寬大的衣袖上有著斜線和紋路;美麗的少女和婦女通常在頭上圍一塊頭巾,衣服的顏色艷麗,花紋是許多個月亮。男女老少們唱著歡快的民歌兒,一齊翩翩起舞,像紛飛的彩蝶。旁邊的游客,也隨著他們的音樂手舞足蹈,我也不列外,跟著音樂的節奏跳了起來,“咿咿呀呀”地跟著他們唱起來。隨著歡樂的歌聲,大家都點燃了手中的火把,我也好不膽怯地將火把點燃了。在歌聲中,一個粗壯的聲音叫起來:“大家一起把火把聚攏在一起!”所有人都將火把舉起來,這個火團極其刺眼,黑夜被照的如同白天,火光找的每個人的臉上笑嘻嘻的。
火把熄滅了,這片空地在一起沸騰器來——人們把手在火把上的灰燼涂抹,再涂抹在自己、好朋友、家人的臉上,意思是讓他人健康平安。一陣涂抹后,我和媽媽都變成了“包青天”。整個空地都充滿了笑聲。
多么快活的節日啊!云南的民風民俗就是這么有趣。望著那一團團跳動的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九
今天是火把節,是楚雄州一年一度的節日。火把街在彝人古鎮,爸爸媽媽要帶我去彝人古鎮逛火把街。到了火把街人可真不少,吃的、玩的、穿的都有,多得數也數不清。有扔球到桶里的,我很想玩一次,獎品是一個布娃娃,我想了想布娃娃是女孩子玩的,不是男孩子玩的,所以我就沒玩了。
我們走著走著,看見有人在賣干吃奶片,我走過去嘗了一顆,嗯,真好吃!價錢也不貴,我叫媽媽買了一袋,我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吃,我心里很高興。
我們來到畢摩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個大火盆,火盆里有很多木柴,正在熊熊燃燒,周圍有許多的人,他們正在看舞臺上的民族歌舞表演,他們演的可真好!周圍的人越來越多,一個廣場都要站滿了,民族歌舞表演完了,接下來還有街舞表演,我都看呆了,有些動作我不會做,我們看完所有表演,然后坐著2路車回家了。
彝人古鎮真好玩,我今天真高興!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
到處都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蝴蝶在低空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叢中辛勤工作,孩童也在小道上嬉戲,一派祥和的氣息。不禁讓人想起母親慈祥的目光和父親凌厲的眼神。
記得父親的眼神,永遠記得。小時候,脾氣特別犟,常和家人鬧脾氣。每次去親戚家,也都是氣鼓鼓的回來。記得有一次去姑姑家玩,父親在我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要好好聽話啊,別惹姑姑生氣,姑姑身體不好!記得幫她做點家務,姑姑行動不便。”我很爽快的點頭說知道了,其實我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到了姑姑家,沒過多長時間,我就“不負眾望”的闖了一個大禍。姑姑讓我給她洗蘋果,我拿著蘋果走向水池心里想著:憑什么要我干活啊,我可是客人,應該是她給我洗蘋果吧!隨便洗了洗,拿給姑姑。姑姑又讓我再系一個給奶奶拿去,我終于忍不住了,大聲叫道:“你有完沒完,你不能一次性讓我做完嗎?我不干了!甩下蘋果掉頭就跑。姑姑連忙叫住我,可我沒理她。姑姑無奈的拿起電話。
我一個人跑在小路上,邊跑邊想:把我當傭人啊!很快跑到了家,見家里沒人不禁好奇道他們都去哪了啊。也沒想太多,回到房間,可能有些許累了,倒頭就睡。醒來時已經是傍晚了,下床發現一個人還沒回來,有些生氣,玩到現在啊。又等了一會兒,他們終于是回來了。我連忙跑過去大聲質問道:“玩到現在晚飯也不做。”可是半天沒人回應,我疑惑的抬起頭,發現母親眼角掛著淚痕,父親生氣的望著我。立刻想起今天的事心虛的跑向房間,父親叫住了我,我害怕地轉過頭不敢看父親,等了很久父親都沒出聲,抬頭發現父親正看著我,沒有任何語言表達接著就回到放到房間了。
我一個人杵在原地,回憶著父親臨走時的眼神——擔心,責怪,失望。我有點難過了。悶悶的回到了房間。
其實父親在家里一直擔任的“反派角色”,但是他們是一直愛我們的,我知道。即使我做錯了,他還是一次又一次的包容我,原諒我。可是我卻一次又一次的讓父親失望。改正后,我以父親那記眼神來告誡自己要控制脾氣,也許這也是收獲吧!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一
今天,我們一家人還有一些朋友一起去石林過火把節。
接著我們走到風景區的入口,先坐車到一站買票,買了票又坐車進去,到了里面我們就下車,開始走了上去,走呀走,走到了一個好看的地方拍了幾張照片。有繼續走啊看啊,走到半路,我看到一塊熊掌石,又拍了幾張照片,走累了,我們就休息了一會兒,吃點東西補充體力。又繼續走,走到了出口,我們上車回賓館了。
到了晚上我們來到火把節了,我們買了火把就開始點了,點玩火把我們就去廣場了,天上還有漂亮的孔明燈。我許了個愿,就回賓館睡覺了。到了第二天我們就去湯池游泳去了。有了幾個小時就回家了。
這兩天我真開心啊!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二
農歷六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火把節,這天與往常不同,因為今年的火把節我是在外婆家過的,習俗很不同喲,下面我來給你介紹一下吧。
大多數少數民族過火把節都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這一天。在彝族,有一個老祖先傳下來的規矩:火把節一共慶祝三天,第一天不論男女老少必須在圣火壇下祭火,第二天要傳火,第三天要送火。在這三天之內,村村寨寨都會宰牛殺羊,集體分享,并備酒肉祭祖。甚是隆重。
差不多在晚上七時,天剛剛擦黑,我換上一身漂亮的彝族小姑娘的衣服,我們背著灶灰來到南盤江最大的曬谷場,知道我們為什么要背著灶灰嗎?因為今晚要抹花臉,據說,在今天晚上,大家要相互抹臉,如果誰被抹的灰最多,那他今年就會有好運氣。當時,我拿了一個盆,表姐分了一些灶灰在我盆里,一開始我不知道該怎么辦,忽然一個比我大一兩歲的大姐姐朝我臉上抹了一些灰,我的臉就臟了,嚇得我“撲通”一聲坐到地上。媽媽和爸爸鼓勵我,我壯大膽子站起來,用手抹了一些灰,抹到我身旁的一個小妹妹臉上,不過這個小妹可惹不起,她急著問媽媽要灰準備“報仇”,就這樣大家互相追著、抹著、笑著、叫著……玩得真高興啊!
除此之外,大家還會把帶來的火把聚集在一起,表示大家在一起和睦相處。還有的人帶著自家釀制的包谷酒,一邊喝一邊唱祝福歌,雖然我聽不懂他們在唱什么,但那歌聲中都表達出了對對方在新的一年里的祝愿。然后大家就開始圍著幾堆篝火,跳起歡快的擺手舞,開始慶祝火把節的到來。等廣播里放起彝族的歌時,單身的小伙們的戰爭開始了,因為這時,就可以拖媳婦了。首先,小伙們先去和姑娘們搭訕,搭訕的主要方法就是對山歌,誰山歌唱得好,誰的機會就越多。不過同一個姑娘會被很多小伙子看中的哦。那么在這時你就要學會見機行事,他們和你對山歌時,你就要很機靈地給他應回去,最后的一票,就要看姑娘投給誰了。
火把節不僅讓每一個彝族人懷念,也讓來這里的每一個游人一生難忘。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三
峨山今年的火把節過得非常隆重,因為和縣慶一起。我們一家三口也去看熱鬧,現在想起那熱情歡快的少數民族風情,我還回味無窮。
那天,我們早早地吃完下午飯,便開車前往峨山。大約半個小時,就來到了晚上將要舉行活動的民族團結廣場。廣場上有一個醒目的大舞臺,廣場中央有一個大柴堆,柴堆活像一座高大的尖塔。大舞臺上,獨具少數民族風情的表演已經開始。舞獅、舞龍還有彝族的煙盒舞等等,敲鑼打鼓,各類表演精彩紛呈。看哪!當地人穿著他們彝族的服飾,在廣場一角跳得正歡呢,一會兒圍成一個圓,一會兒排成幾排,一會兒又自由散開,圍著圓圈像是在散步,用彝族的語言唱著聽不懂的調子,但是能感覺到熱情歡快的氛圍。
我們入迷地觀看著表演,不知不覺,天黑了,天空中升起了一輪明月。來自四面八方的賓客擠滿了廣場。舞臺上的主持人謝幕后,喇叭里傳出一個洪亮高亢的`聲音,宣布點火儀式開始。一隊火炬手點燃了廣場上一堆一堆的木柴,篝火沖天,黑夜里燃燒的火苗點燃了所有人的激情。人們把火堆團團圍住,認識的、不認識的,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幼,大家手拉手,跟隨著領舞的腳步和調子,拍著手歡快地唱歌跳舞。圓圈越跳越大,圍觀的人不時被領舞的阿表哥阿表妹拉進圓圈,我也是這樣被拖進去的。彝族人民火一樣的熱情不容你拒絕和退縮,廣場上一片歡騰的景象。
皎潔的夜空中,不知什么時候掛滿了孔明燈,橘黃色的燈光飄灑在潔白的月光里,格外溫馨、漂亮,讓這個民族增添了幾分柔情。啊!這是一個多么熱情奔放的民族啊,我深深地愛上了少數民族的別樣風情。火把節真是一個難忘的節日。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四
天神子勞阿普嫉妒人間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將到人間,要他把人間燒成一片火海。老天將來到人間,看到一個漢子將年紀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牽著走,他感到奇怪,細一問方知背著的孩子是侄子,牽著的孩子是兒子,因哥嫂已死,漢子認為應該好好照料侄子。老天將為這樣的人間美德深受感動,想著人們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們,便將天神燒毀人間的消息告訴給那漢子,要他告訴人們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門口點燃火把,以此免去災難。于是千家萬戶都在這日晚上點起了火把,天神以為人們早已在火海中滅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沒有醒來。后來,納西族人民就把這日定為火把節。
——納西族《火把節的傳說》。
山上住著一個善人和一個惡人,惡人專吃人眼。六月二十四這天,善人用蜂蠟裹在山羊角上,點燃蜂蠟后叫山羊去找惡人,惡人看到火花,以為人們拿火槍來打他,便急忙躲進山洞,并用石塊堵住洞口,結果被洞里冒出來的水淹死了。從此人們就不再擔心惡人來吃眼睛,可以安安穩穩地搞生產了。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這日定為火把節。
——拉祜族《火把節的傳說》。
此外在白族、彝族的火把節傳說中,還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傳說、柏節夫人的傳說和慈善夫人的傳說,故事情節與女性人物傳說《曼阿喃》和《火燒松明樓》大體一致,是人物傳說與火把節傳說交叉衍變的結果。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五
又一年中秋節到了,也是我們又一次歡快的火把節。
這天晚上,我和姥姥去姥姥家空田里放火把,我姥姥怕我不安全,所以也跟我一起去放火把。我又想叫哥哥陪我去,可哥哥說他不想去。我生氣地說:“你不去就算。”于是我叫我的同伴朱志杰陪我去放火把,我倆可好了!他一聽高興地說:“好啊!”
他先用打火機點火把,點著了,就幫我點。可我的火把點不著,于是他就把旁邊的草點著后,再給我點。“太好了”。我的火把也點著了,我把火把上下舞動,火把就象一條龍圍著我繞來繞去。
人家小伙伴看見我們在放火把,他們也來放火把。頓時,天上就象無數條火龍圍著我們繞來繞去似的。我們玩得很晚,直到姥姥說:“不早了,趕快回家睡覺吧。”我才離開空田,我真舍不得這個火把節,我盼望著明年的中秋節快快來到。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六
一天,天上的太陽神阿波羅來到了人間。看著楚雄彝族人民饑餓的情景,便下定決心要幫助人們。阿波羅吹了一口氣,莊稼立刻就長出來了,從此,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后來,太陽神幫人們種莊稼的事情傳開了。眾神之王宙斯聽后,很生氣,把阿波羅關在高加索山上。但阿波羅并沒有放棄,又請海神波塞冬來幫助人們種莊稼。這次,宙斯發飆了,他心想:“可惡的人類,你們竟敢拉攏我的人背叛我,我必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于是,宙斯召喚出蝗蟲大軍出來吃人們莊稼。他生氣地下了死命令:“你們要是吃不完莊稼,就不要回來了。”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那天傍晚,蝗蟲開始進攻彝州的每個村寨。部落首領在路上看見了一大只蝗蟲,連忙四處張望。首領看到西邊天飛來了更多的蝗蟲,瞬間鋪天蓋地,嚇得他直冒冷汗。首領突然大叫一聲:“蝗蟲來了,大家快來保護莊稼。”天被蝗蟲遮住了,漸漸黑了下來,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對蝗蟲。這時,天神普羅米修斯下凡了,他大聲說:“鄉親們趕緊點燃火把,蝗蟲怕火!”說著,他變出了很多火把,帶著人們和蝗蟲斗爭。人們叫著:“殺死蝗蟲,為民造福,打敗蝗蟲,永不饑餓。”
最后,蝗蟲被消滅了,宙斯氣得吐血身亡。其它天神從此庇佑彝州人民,人們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人們為了紀念驅蟲的勝利,把每年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定為了火把節。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七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語支的民族都要過火把節,有的學者認為此節原系彝族十月歷法的一個年節,火把節又叫星回節,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說,相當于彝歷的新年。
火把節由來傳說不一。一說天神與地神斗爭,人們用火把助地神滅蟲戰勝天神。一說出自《南詔野史》及師范《滇系》。這兩書載:南詔首領皮羅閣企圖并吞另五詔,將會五詔首領集會于松明樓而焚殺,鄧賧詔妻慈善諫夫勿往,夫不從而被殺,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對丈夫執著的愛戀,找到丈夫的尸體并順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視火把節為紀念民眾與惡魔斗爭勝利的節日;武定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后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節的由來雖有多種說法,但其本源當與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關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驅蟲除害,保護莊稼生長。火把節在涼山彝語中稱為“都則”即“祭火”的意思;在儀式歌《祭火神》、《祭鍋莊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績敘述。火把節的原生形態,簡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區,對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瀘西縣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婦選一塊最肥的肉扔進燃燒的火塘祈禱火神護佑平安。永仁縣彝族在同樣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稱作開“火神會”,涼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嚴禁觸踏和跨越。
到了節日,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或進行集會,唱歌跳舞,或賽馬、斗牛、摔跤。近代,人們利用集會歡聚之機,進行社交或情人相會,并在節日開展商貿活動萬歲。
啊!彝族的火把節真好,我愛彝族的火把節。(蘇。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八
火把節以隆重稱著,譽為“東方狂歡節”。這天,人們盛裝出席,并舉行賽馬、摔跤等多項娛樂活動。其中,彝族火把節最有特色。
曾經有這樣一個傳說:彝族山寨一對情侶相愛了。魔哈貪圖阿雅的美貌。阿查經奮戰戰勝了魔哈。魔哈不服,施計困住阿查。經鄉親相助,他回了家,發現阿雅的爸媽都被魔哈害死,而阿雅也慘死于山腳。阿查痛不欲生,帶領鄉親燒死了魔哈。為紀念這天,人們稱為火把節。
彝族火把節一般兩到三天。第一天:祭火,人們舉著火把祭奠祖上,供奉各種神靈,大仙。第二天:傳火。每家每戶都會派一人(往往是青年)于各家傳遞火把。晚上,以村為單位,舉行篝火晚會。所有人拉著手,圍成一個圈子又唱又跳。第三天:送火。彝族人愛美的天性無人不知、這天,彝族的姑娘會打扮好自己,聚在一起。村里的長輩會作為評委選舉姑娘們。經過重重選拔,最后一位獲勝的姑娘會被大家祝賀,圍著她唱歌跳舞。
彝族的火把節沒人不接受。熱情的他們一定會請你加入篝火晚會,希望有機會我也能去。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十九
小兔子把她最心愛的蘿卜拿去當魚餌。她在路上遇上了小驢,小兔子跟他說:“我們一起去釣魚吧!”“好啊!”小驢開心地說。小兔子和小驢到了岸邊,小兔子開心地說“魚,魚我來了!”小兔子對小貓說:“我們一起釣魚,好嗎?”小貓爽快地答應了。小兔子等啊等,一條魚都沒釣到傷心極了。天黑了,小貓說:“我們去那棵樹下過火把節吧?”“好啊!”小驢和小兔子興高采烈的回答道。
他們在樹下吃烤魚和蘿卜,還一起跳舞。他們齊聲說:“這真是美好的一天!”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二十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是一朵奇葩,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這香味彌漫著中華大地。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彝族、納西族、基諾族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節期為二三天。
彝族認為過火把節是要長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樣粗壯。后人以此祭火驅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節慶期間,各族男女青年點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間活動,邊走邊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穢求吉;或唱歌、跳舞、賽馬、斗牛、摔跤;或舉行盛大的篝火晚會,徹夜狂歡。
最熱鬧非第三天天黑時了。男女青年各持一個火把。見人就從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發出耀眼的火光,發出“轟”的一響,火苗燎向對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認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氣,。故競相燎耍,喜氣洋洋。燎耍過后,青年要成群結隊,舉著小火把到田間地頭,向火把撒松香粉,給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蟲保豐收。
看那一束束火把,像一條游龍,到處亂撞;像一股紅流,到處流竄;那微弱的光芒像一只只螢火蟲般美麗。把節這一天真是熱鬧非凡啊!
難忘的火把節(模板21篇)篇二十一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日,白族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桿,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桿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扎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插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從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著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火把節的`中午,人們帶上小火把、紙錢、香燭、供品,到祖墳前掃墓、祭奠。小火把點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桿后方能回家。墓地如離家甚遠,則在家里祭祀。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與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堅得精致美觀。
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然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著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一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夜幕降臨的時候,村中老人領頭獻祭品,向大火把叩頭。幾個勇敢矯健的小伙子,一個接一個地攀上高豎的大火把,將點燃的小火把逐人上傳,然后將大火把點燃。剎時,列焰騰空,鼓樂大作,鞭炮齊鳴,響切云霄,場面壯觀。當火把上懸掛升斗的竹桿被燒斷的時候,人們爭相搶奪凌空飛下的升斗。搶到者被視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賀,被簇擁著回家,由主人用煙、灑、茶款待簇擁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搶得升斗的人備辦。火把節的高潮的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個火把。見人就從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發出耀眼的火光,發出“轟“的響聲,火苗燎向對方,叫做“敬上一把“。認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氣,.故競相燎耍,喜氣洋洋。燎耍過后,青年要成群結隊,舉著小火把到田間地頭,向火把撒松香粉,給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蟲保豐收。火把節的尾聲的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歡時燃燒著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個接一個地從篝火來回跨越兩三次,祈求火神“禳災祛邪“。要看誰跳跨得高、跳得遠,直到興盡為止。
這就是大理火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