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優秀的作文是我們對自己思想和表達能力的一種挑戰。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推薦了幾篇優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升寫作水平。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一
在現實生活中,斑馬線是十分常見的。馬路上總能見到醒目的黑白相間的條紋,這就是斑馬線。斑馬線,在現在又被稱為“生命線”。斑馬線維持了交通的秩序,因此,斑馬線對于生活中的我們是十分重要的。
斑馬線起源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的英國,當時人能在街頭設計了白色橫格條紋的人行線,規定行人只能走人行線。于是倫敦的街頭出現了一道道醒目的白色橫線,因看起來像斑馬身上的條紋,故稱為“斑馬線”。當時的汽車司機看到斑馬線時,會自動減速慢行,讓行人先通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斑馬線”漸漸傳到了世界各地。因此現在的街頭上,依然可見一道道的斑馬線。
現在的二十一世紀,已經衍生出各形各異的斑馬線,例如立體斑馬線,它以視覺上的差異能讓人把平面圖形看成立體圖形,從而讓司機看到立體斑馬線的時自動停下,禮讓行人。盡管現在有各形各樣的斑馬線,但它的目的始終沒有改變——讓行駛中的汽車停下,禮讓行人,使行人安全通過。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第四十七條明確指出司機需要禮讓斑馬線,若司機不禮讓斑馬線上的行人,那就屬于違法。
近年來,馬路上的交通事故頻發,有許多是因為司機在行駛過程中沒有禮讓斑馬線。有一起使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事故:
在今年,10月16日,記者正在就“禮讓斑馬線”問題在安徽六安采訪交警,此時交警身后一輛電動車通過斑馬線時,被一輛沒有讓行的出租車撞倒,車上的婦女和電動車摔倒在地。幸好婦女并沒有受太大傷。整個過程也被正在采訪的攝像機拍下。據交警部門統計,在斑馬線上發生的交通事故,90%以上都是車輛或行人不遵守交通信號或沒有禮讓造成的。當然還有很多的事例,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都提醒著我們,一定要禮讓斑馬線,遵守交通法規。
當我站在斑馬線旁邊看著走過的行人及行車時,我看到的:當馬路對面的紅綠燈上的行人標識轉變為綠色的時候,路邊的行人紛紛走在斑馬線上穿過馬路,而行駛中的車輛也都停了下來,讓著行人。當紅綠燈的顏色再一次轉變,斑馬線上已經沒有了行人,而車輛也紛紛再次啟動。雖然大多數行人及司機遵守了交通法規,但也不乏一些行人看到短時間內沒有車輛通過就橫穿馬路,即使對面的行人標識閃爍著醒目的紅色光。僅僅是為了節約那么十幾秒的等待時間,就很有可能讓他們付出生命的代價。有的司機看到沒有行人通過斑馬線,就加速沖過斑馬線,他們殊不知僅僅是這幾秒鐘的時間,也有可能使別人付出生命的代價,當然他們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他們可能都知道,其實這樣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生活中依然還有很多不禮讓斑馬線的現象,但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告訴自己要遵守交通規則并且都在生活中做到了,那么總有一天,大街上的景象是一片秩序井然,交通事故的發生大大減少。所以從我做起,禮讓斑馬線,遵守交通法規!
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倡議書。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二
盡管大家對文明交通的重要性都心知肚明,可一走上繁忙的大街,有人就將安全拋到了九霄云外,對紅綠燈也視而不見。
有一天,我和婆婆來到一個交通路口,紅燈在前方很醒目地亮著。車子在馬路上疾馳,行人就在其間穿梭,有時人與車真的是擦肩而過。我立在馬路邊,看著此番情景,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那種滋味難以形容。正在我發呆的時候,被婆婆的一雙大手牽“醒”了,原來婆婆正準備拉著我向馬路中間闖。我連忙抽回手,嚷道:“婆婆,不準闖紅燈。”“別人都不遵守交通規則,我們在這里傻等什么呀?再說了,闖個一兩次有什么?”婆婆理直氣壯地回答。“別人闖紅燈,是他們無知,可我們必須要等到綠燈的時候才能過馬路。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要做一個文明交通者,還倡導我們從身邊最親近的人監督起。再說,大家都有你這種思想,別人能闖我就能闖的話,那我們重慶的交通何時能規范呢?”婆婆聽了我的話,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遵守交規,人人有責。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做到“文明交通我先行。”為你、為我、為大家營造一個文明交通、暢通交通的和諧社會。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三
廣大駕駛人朋友們:
“路暢車通,人車和諧”是城市文明交通的一個重要標志。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文明的標志,不僅能反映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折射出廣大交通參與者的文明素質。為鞏固和深化我市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共建和諧、暢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12.2全國道路交通安全日到來之際,市文明辦、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市廣播電視臺共同向全市出租車、公交車、私家車及各行業車輛駕駛員發出如下倡議:
一、遵規守法。駕駛人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關愛生命,文明出行,做到“斑馬線我讓行”。
二、停車讓行。當前方斑馬線有行人行走時,駕駛人應將行駛車輛提前減速,并依次在斑馬線前停車讓行。
三、低速通過。當前方斑馬線無行人行走時,駕駛人應提前減速,做好停車讓行準備,無行人橫過時低速通過斑馬線。
四、避讓行人。在未設置斑馬線的道路遇有行人橫過馬路,駕駛人應當減速避讓,不要爭道搶行。
五、服從指揮。駕駛人行經斑馬線時,應當服從現場管理人員、文明勸導員的勸導和指揮。
文明之行,始于足下。親愛的市民朋友們,今天的您也許是駕駛人,明天的您也許是行路人,而路上的行人也許就是您的親人和朋友。文明禮讓,是對生命的負責,更是對社會的負責。讓我們相互理解和支持,把每一次道路上的相遇都變成溫馨的禮遇。讓我們從斑馬線上的文明開始,為文明的常德城增光添彩、凝聚輝煌!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四
駕車的人都希望盡早到達目的地,偏偏卻趕上了讓人惱火的高峰堵車:一條長龍慢慢爬行,好容易到了路口,又變成了紅燈;出租車上的液晶表數字一個勁地跳,提醒你遲到了……“車讓人,讓出一分文明;人讓車,讓出一分安全;車讓車,讓出一分秩序”,不管你被堵得多難受,遇到該讓的時候,還是要主動讓,急躁地在車流里盲目亂竄只會讓交通更加堵塞。
城市的交通秩序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整體素質的體現。文明駕車、文明行路、車人互讓的現象,折射出的是一個城市文明的進步程度/。講禮儀的車,在行人面前不會張揚,多了些禮讓意識,少了些霸氣作風。講禮儀的行人,也不會破壞規則,與車搶道。在英國,行人過馬路,即使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也不必緊張地左顧右盼,因為機動車輛避讓行人已成為一種習慣。還有一種“讓”,是指在享受優先時,主動禮讓對方。例如,旁邊有車要換道,主動減速,為對方讓出一段切入距離;在沒有紅綠燈的情形下,行人和機動車在馬路上相遇,禮讓對方先過。
本來只是擦肩而過的路人,彼此沒有溝通和關聯,但相互一讓,卻產生了一個短暫的接觸。盡管耽誤了一段時間,卻多了一份感激之情,使人與人的關系變得親切起來。日久天長,這種禮讓便成為一種習慣。兩車狹路相逢,當你主動靠邊時,發現對方也已靠邊,向你閃燈禮讓。這時,無論是走的一方,還是等的一方,都會被一種感動滋潤著。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五
一、斑馬線前停一停,引領城市的`文明。
二、主動禮讓寧停三分,不搶一秒文明黃島。
三、邁文明步,行安全車。
四、文明禮讓人人參與,和諧交通家家受益!
五、禮讓斑馬線,有你更精彩!
六、方向盤在我手中,斑馬線在我心中。
七、禮·有境界,讓·出平安。
八、心中有德,出行有道;目中有法,禮讓斑馬。
九、等一秒風平浪靜,讓一步海闊天空!
十、斑馬線前我禮讓,傳遞社會正能量。
十一、禮讓斑馬線,文明我當先。
十二、禮讓是一種無聲的關愛。
十三、斑馬線,一座城市普通的象征;禮讓斑馬線,一座城市最美的象征!
十四、斑馬線前你我他,文明禮讓靠大家!
十五、禮讓結盟你我他,文明出行人人夸。
十六、禮讓斑馬線百姓點贊,與文明同行情系安全。
十七、大家禮讓,心寬路暢。
十八、禮讓斑馬線,情牽你我他。
十九、開車禮讓斑馬線,你的愛心我點贊。
二十、你讓,我讓,大家讓,讓出和諧新風尚。
二十一、禮讓斑馬線,文明看得見。
二十二、文明于心,禮讓于行。
二十三、一分禮讓,十分平安!
二十四、禮讓他人,快樂自己。
二十五、平安源于心,禮讓踐于行。
二十六、禮讓斑馬線,平安每一天。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六
8月28日,我們“小螞蟻”假日小隊來到了政苑小區要來進行每種車的禮讓程度觀察與調查活動。我們計劃觀察二十分鐘時間,統計一下各種車輛在斑馬線上的文明禮讓情況。根據小隊的分式情況,我的任務是主要觀察與統計公交車在斑馬線上的表現情況。我們來到了一個沒有紅綠燈的馬路上,找了一條斑馬線,在那里開始觀察與調查。
過了一會,一輛公交車緩緩的開了過來,根據我以往的觀察情況,覺得他肯定會在斑馬線上讓行人的。我向馬路對面的路旁一看,正好有一個老爺爺拄著一根拐杖,慢慢的走在斑馬線上,那輛車到了斑馬線之前,他果然停了下來,等那個老爺爺過了馬路后才開走。可是在公共汽車汽車同行旁邊車道上的好幾輛小轎車,他們都好像沒有看到這位老爺爺,沒有讓哪位老爺爺,從他的身邊快速穿過,讓我們覺得好緊張。但是只要是公交汽車,每一輛來到斑馬線,他們都會讓那個老爺爺先走過去才開車。這時一個阿姨看見公交車在讓她,于是她給那個公交車司機一個大拇指。
幾輛小轎車的車主看見了公交車的行為,于是他們也開始禮讓行人了。
最后,我們統計了一下調查的數據,發現公交車禮讓的次數最多,轎車禮讓的次數最少。現在我們有汽車的家庭越來越多,我真得希望更多轎車司機們在斑馬線上禮讓他人,方便他人同時也在教育身邊的孩子,讓我們的社會更文明。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七
2、文明禮讓,平安你我。——作者:梁秀群。
3、同心文明禮讓,共筑平安龍城。——作者:于峰。
4、文明沒有旁觀者,司機禮讓斑馬線。——作者:鞠小林。
5、文明禮讓你我他,平安幸福千萬家。——作者:盧建文。
6、停一停彰顯文明,讓一讓心寬路暢。——作者:李俊。
7、讓一讓,心寬路更暢;停一停,行車更文明。——作者:韋明。
8、人人來禮讓,大家都平安。——作者:梁田。
9、你禮我讓斑馬線,人車文明安全行。——作者:董宇。
10、禮讓你我他,安全靠大家。——作者:林杰祥。
12、禮讓斑馬線,平安永相連。——作者:肖少榮。
13、文明禮讓斑馬線,和諧安全你我他。——作者:莫經富。
14、斑馬線前顯文明,行車安全你最行。——作者:湯慶華。
15、紫荊花都美無限,人人禮讓斑馬線。——作者:張金平。
16、你給我禮讓,我為你點贊。——作者:韋海亮。
17、紅綠燈下守秩序,斑馬線上講文明。——作者:王柳益。
18、斑馬線上,你來禮讓。——人行道上,我給點贊。——作者:黃宏貴。
19、你讓我讓大家讓,斑馬線上最通暢。——作者:唐逸。
20、斑馬線前車讓人,文明花開柳州城。——作者:胡先生。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八
上周日中午,我到離家不遠的菜市場買菜,當返回至住所斜對面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時,一輛接一輛的小汽車、摩托車在幾條車道呼嘯而過。我頂著火辣辣的秋陽站在斑馬線上等了好幾分鐘,如潮的車流才稍稍緩和下來。
當看到左方向來車至少相隔幾十米遠時,我便邁步過馬路。可剛行走至路中央時,斜對面一輛日式吉普車便朝我行走的車道來勢洶洶地斜轉過來。此時,左方向那輛小汽車又已疾馳到我的身后,使得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站在原地,待那耀武揚威的吉普車轉過彎來駛離之后才繼續前行。
斑馬線,又稱人行橫道線,是行人穿越馬路時的綠色通道。在人流量較多的地方和十字路口,交警部門都設置了斑馬線,以維護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這一法律條文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
然而,在現實社會生活中,許多機動車駕駛員尤其是汽車駕駛員漠視法律、漠視這條生命線。他們在享受現代物質文明的同時,精神卻很不文明,在斑馬線上非但不按規定減速避讓行人,反而毫無顧忌地鳴著喇叭加速前行。早在十幾年前,我所在地就明文禁止機動車在城區鳴放喇叭,可是機動車的喇叭聲仍在斑馬線上不絕于耳。
禮讓斑馬線,雖然這是個老話題,但作為一個常常步行的人,我還是有話想說,有話要說,對于行人路過沒有交通信號燈的斑馬線時那種無奈、那種恐懼、那種不被人尊重的憤慨心境,似乎有不吐不快的感覺。在拿到汽車駕駛證前,我平時上下班或買菜購物,很多時候都是步行往返。為支持環保,也為了健身,即使成了有車一族后,節假日不用趕時間上班,外出辦事或購物能夠在半小時內到達的我都堅持步行。從家里到單位需經過六個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從家里到菜市場需經過五個沒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這些路口雖設有斑馬線,可我極少能夠享受斑馬線上行人應有的禮遇。好些時候,我看到順方向來車還相隔很遠,便準備邁步過馬路,而那些機動車便“嘀嘀嘀”地鳴喇叭,并以五六十邁的速度呼嘯而來;時常就算已行走至斑馬線的中央,而來車仍不減速,使卡在車流中的我擔驚受怕、進退維谷;有時未帶雨具出門,又在步行中突然遇到下雨,過馬路時便期盼那些機動車能停一停、讓一讓,而現實總是你淋你的雨、他開他的車,不濺你一身污水,你就夠幸運的了。
平時,還常常看見一些機動車逆行在斑馬線上。有次,我就險些在斑馬線上被逆行而來的摩托車撞倒。那是幾個月前的一個下午,我到當地電視演播廳參加會議,想到從家里步行到會場也不過二十來分鐘,于是便步行去開會。當散會后返回至一條只亮黃燈的右轉彎車道的斑馬線前時,我只顧觀察左方向有無來車,當確認無來車后便一邊注視左方向一邊過馬路。可只邁了幾步,“嘎吱”一聲,一輛逆行而來的摩托車在我身旁右側剎停。頓時,我直冒冷汗,心想如果那騎摩托車逆行的年輕女子未及時把車剎停,就會把我撞倒。
更讓我感到寒心的是,上年年初的一天,從當地新行政中心開會返回途經一個從南向東、從南向北、從南向西同時亮綠燈的十字路口時,坐在車上的我看見一位白發蒼蒼且駝著背的大伯拄著拐杖站在從南向北的斑馬線上,而從南向西的汽車、摩托車密密麻麻地把他夾在路中央,沒有一輛車減速或停下來避讓一下。霎時,我的'心好像被針扎了一下,仿佛聽見一位弱者在聲嘶力竭地呼喚社會的文明。
看見這一冷漠場景后的第三天,心里仍很氣憤的我寫了《善待斑馬線》的帖子發到我現居地和家鄉的論壇上,以此呼吁駕車的壇友從我做起,善待生命、善待斑馬線。
我們知道,在道路通行中,對于機動車駕駛員來說,行人尤其是老弱病殘幼等群體的行人無疑是弱者。而對于弱者,古人就存有憐憫之心。“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這不僅僅昭示著古人對動植物的保護,更深的寓意在于勸導人們憐愛弱者、保護弱者。
由于斑馬線這一行人穿越馬路時的安全線并不安全,使得附近一些小學在學生上放學時段,要派出教職員工在學校門前的斑馬線上護送孩子們過馬路;又由于好些機動車的霸道,使得許多行人都習慣了在斑馬線前避讓機動車。時常我駕車在沒有交通信號燈的斑馬線前停下車來避讓行人,行人仍不敢邁步,就是一個例證。
斑馬線,是承載了生命權的一種標識,能夠直觀地衡量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柏楊先生曾說:“判斷一個國家是文明抑或是野蠻,只要看他們的車輛對斑馬線、對紅綠燈的尊敬程度,馬上就可得出結論。”由此,我常想斑馬線就像一面哈哈鏡,橫行霸道的人在這面哈哈鏡前,映照出的是其扭曲的靈魂。有時外出觀光,見到那密密麻麻見廟燒香,見佛磕頭的人群,我就突發奇想:要是這些人中的駕車者,能以敬畏神靈之心敬畏斑馬線上的生命該多好!
斑馬線上機動車鳴喇叭與行人爭道,折射出人們公民意識的淡薄和社會公德心的低下,這不能不說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悲哀!其實,我們在斑馬線上讓一讓、停一停,并不會耽誤我們什么,況且生命與時間相比、生命與物質相比,生命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因此漠視交通法規、漠視斑馬線上的行人、漠視生命,也是對自己人格的踐踏、對自己生命的踐踏!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九
今天,我起床太晚,值日恐怕要遲到了。我洗漱完畢,趕忙扒了幾口飯,背起書包急忙往學校趕。
從家到學校要經過一條繁忙的馬路,我三步并作兩步來到馬路旁,只見馬路上汽車一輛緊接著一輛飛奔而過,“快遲到了,怎么辦?”心急火燎的我只能硬著頭皮抬腳踩上了斑馬線。“吱——吱——”一陣急剎車聲,把我嚇出一身冷汗,我一時呆若木雞,動也不敢動。這時,只見最靠前的公交車像按了暫停鍵似的,穩穩地停在斑馬線前,后面的汽車也緩緩有序地停下。公交車司機叔叔微笑地朝過路的人們揮了揮手,示意我和行人先過馬路。我如釋重負趕緊走上斑馬線,同行的一位推著嬰兒車的媽媽邊走邊豎起拇指,向司機叔叔表示感謝,我朝司機叔叔微微一笑,紅著臉朝學校奔去。
我準時到了學校,司機叔叔文明禮讓的行為在我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要向司機叔叔學習,為廈門的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我也要檢討今天的莽撞行為,今后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出行時間。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
每一處有紅綠燈的地方都有斑馬線,斑馬線,是人行通道,也是行人的生命線。在斑馬線這里,發生了很多的事情,讓我無法忘記的是11月10號那天。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一天,3點整的時候,在紅綠燈那里,有一輛大卡車駛過,對面又是綠燈,按常理來,這輛大卡車可以按原速行駛,但是,那輛大卡車的司機卻來了一個急剎車,把車上的貨物搞得暈頭轉向,車上的人也都東倒西歪,連連斥責這位司機。這位司機什么話也沒有說,只是等了一會兒,然后對車上的三個人說:“系好安全帶”。司機正準備向對面行駛時,有一個人感到莫名其妙,于是向四周望瞭望,哦!那個人恍然大悟,原來這位司機急剎車是因為有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從斑馬線走過,要不是他來急剎車,真不知道要惹出多少麻煩,嚴重的話,說不定要償命呢!
真相大白后,車上的所有人都向他投向了贊賞的目光,向他舉起了大拇指。這件事情讓我無法忘記,同時,我想對大家說:遵守交通規則,文明禮讓斑馬線,車讓人,人讓車,讓出美好和諧的社會!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一
我住在十字路口,身穿白色條紋衣服,行人過馬路時,從我身上走過。沒錯,我就是斑馬線。我從出生到現在,見證了人們行為的變化。
在過去的時候,行人要過馬路,根本無視我的存在,橫著,豎著,斜著,想怎么穿馬路就怎么穿。我經常會看見行人因為沒有走斑馬線而發生一起起交通事故,看到一個個危險鏡頭,我的心都快蹦到嗓子眼兒了。
逐漸地,人們過馬路都走斑馬線了,我總算舒了口氣。但是車子卻沒有禮讓行人,車子快到我身邊時,不僅不減速,還會一腳油門,從我身上飛馳而過。
這兩年,車子在接近我時,開始禮讓行人了,行人也會配合著快快從我身上走過。但是有些人,不緊不慢地走在我身上,還在低頭瀏覽手機。我真想給他一個提醒,但無奈我不會開口說話。
幾個月前,我頭頂的大屏幕上放起了動畫片,我看了幾遍才知道原來是《嘉興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小短片。每一天,我身邊都有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揮著小黃旗,引導行人和騎車的人遵守交通規則。
現在,那些讓我擔心的不文明行為減少了,我也不用時時刻刻為那些在我身邊有不文明行為的人提心吊膽了,我終于可以好好躺在馬路上“休息”了。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二
上帝給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條生命,不會多給任何一個人一次,而在當今這個十分繁忙的社會,交通也隨之越來越發達,這也使交通事故越來越平凡,去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為50萬人,而中國高居第一,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
本片是我國近幾年來較為大型青少年教育電影,它從多個方面,清晰地闡述了現在中國的交通安全弊端,也從多個角度來看待交通事故的殘忍和悲壯,也深刻反映出交通事故害人害己,給雙方家庭流下了無法挽回的災難,也很直白,很現實地告訴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本片一開始給人一種安詳的感覺,和往常無異,但是卻用卡車司機牛能的一些不良開車行為,真實地向我們反映了開車所要避免的一些行為,比如:疲勞駕駛,超載行駛,開車吃東西等。這些我們平時不注意的小事,有可能就會讓幾個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向我爸爸開車時有時也會不系安全帶,但現在我看他是不得不系了,因為交通安全實在是太重要了,本片導演就用牛能的事例活生生地告訴我們,交通安全的背后就是死神,我們如果不以身作則,那么死神就會自然找上門來。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三
有一天,我和外婆正在經過斑馬線,看到不遠外駛來一輛6路公交車,我和外婆想等公交車開過再走,便停了下來,出乎意料的是:公交車在我們面前停了下來,車上的駕駛員叔叔對我們擺了擺手,示意我們先過去,我對叔叔說了聲謝謝,便拉著外婆快步走過了斑馬線。
這件事深深在烙在我的腦海里,我國交通一直很擁護,經常出現堵塞、撞車的現象,嚴重的時候還導致死亡。如果每個開車的人都能像這位叔叔一樣,做到文明禮讓,我們行人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那么,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了。
讓我們都從最簡單的做起:禮讓斑馬線吧!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四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告訴我們生命是頑強且不屈的;“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又昭示著生命的無常與脆弱。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予每個人一次機會,我們應當敬畏生命,珍愛生命。
在當今高速運轉的社會中,交通越來越發達,隨之而來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頻發,僅我國三年內發生在斑馬線上發生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就有1。4萬起,造成3898人死亡。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數字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么多生命,就因為交通事故而被吞噬。前不久磐安的一位羅叔叔,他卻用他的行為告訴我們禮讓斑馬線,讓出了生命安全,更讓出了禮儀文明。
記得,在去年國慶節時,有非常多的游客來磐安旅游,景區門口車水馬龍,連電瓶車都擠不過去。我和爸爸去超市買東西。路上遇到了一個老奶奶,我看見她正拄著拐杖,向對面走去,路上卻沒有一個人讓她。我正在猶豫要不要上去扶她過馬路,突然看到兩位年輕人走下電動車,站在路旁提醒過路人不要再騎過來了。周圍的人對兩個小伙子紛紛點頭稱贊。這件事讓我現在都不能忘懷。
我還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在9月16日的下午,有一個叫馮汗卓的小男孩在要過斑馬線的時候,看到了一輛車在駛過來的時候,禮讓了斑馬線上的他,馮漢卓便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能為行人讓路的司機叔叔阿姨都值得我們尊重,所以我想鞠躬感謝他們。”馮漢卓這樣告訴記者。
禮讓斑馬線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是折射出的卻是一個人的文明,一個人的素養。“車讓行人,行人敬車”,有了這樣的良性循環,我相信城市的交通會更加暢通。長大后,我也一定要成為一名中國好司機!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五
禮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斑馬線上的禮讓,顯得尤其重要,因為這是對生命的尊重。
斑馬線是生命線,它保障著行人過馬路的安全,但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有些駕駛員不以為然,開車時無視斑馬線的存在,使得生命線變成了奪命線。
以前早高峰上學時,學校附近的路口總是車水馬龍,有時候因為各個方向駛來的車輛互不相讓,堵得水泄不通。每天早上我和媽媽通過路口的時候,總是要小心翼翼,雖然是綠燈,但由于路口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紅綠燈已經成為了擺設,來往車輛經常性地不管不顧徑直從我們身邊穿過,嚇得我手心直冒汗,那些司機們卻狂按喇叭,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自從太倉實行了斑馬線禮讓行人的新規定后,我現在過斑馬線時倍增,不再像以前那樣提心吊膽。行駛中的車輛總會緩緩停下來,耐心地等待行人通過。而我們行人也為司機們著想,不由自主地加快步伐,快速通過斑馬線,縮短他們的等待時間,大家互相謙讓,一派和諧景象。
禮讓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從我做起,尊重生命,禮讓斑馬線,做一個合格的文明人!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六
“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一首童謠回響在我的耳畔。小時候,我只是覺得這是一首輕快動人的兒歌;現在,我發現這首歌竟然有十分巨大的現實意義。在當今這個十分繁忙的社會,交通也隨之越來越發達,這也使交通事故越來越平凡,去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為50萬人,而中國高居第一,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我們還是談談最簡單的禮讓斑馬線吧。
記得那是星期二的早晨,我正提著早飯興致勃勃地往學校走。忽然,我的眼睛看見了一個亂跑的小孩子,心也被揪了起來。那是個6歲左右的小男孩,身邊沒家長他正一個人走過川流不息的馬路,我擔心極了,眼睛被磁鐵石吸住了似的一刻不離地緊緊盯著他。他就要走到另一頭了,我心中的大石頭快要放下時,一輛車從那個男孩身前正要駛過,他好像什么也沒看見,還是自顧自地走著,眼看著車離那個男孩越來越近了,我害怕地閉上了眼睛,“嘩——”的一聲,那輛車拐了一個彎從孩子身前開過去,那孩子跌坐到了地上,但總算有驚無險。
所以,為了我們寶貴的生命,為了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在生活中我們定要時時刻刻遵守交通規則!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七
對于斑馬線,大家都很熟悉,在道路交通中,斑馬線被稱為生命線。然而,當我們佇立十字路口,看著川流不息的車、形形色色的人穿行于斑馬線時,驀然發現種種不文明行為:有的駕駛員存有僥幸心理,行經斑馬線時不減速、不停車讓行;甚至加速搶道,嚇得行人在斑馬線前不敢邁步;有的行人,有的行人無視交通信號燈,一味我行我素,沒完沒了的讓等在斑馬線前的車輛無法通過,甚至在通過斑馬線時玩手機、嬉戲打鬧等,拖延過馬路時間。這些行為令我們感慨萬千。正是這些無意識的行為,釀造了一起起慘不忍睹的斑馬線上的交通事故。
禮讓斑馬線,看似簡單,其實不易。如果駕駛員和行人都能對斑馬線心存敬畏,駕駛員能摒棄無視法律陋習,行人通過斑馬線時也能遵守秩序,就像禮讓生命一樣禮讓斑馬線,讓斑馬線真正成為生命線,我們將共同繪制一幅暢通安全、和諧交通的藍圖!所以,我向全體同學和老師發出倡議:
一、崇尚禮讓,做一個文明駕駛的示范者。
文明駕駛,樹立良好的禮讓意識,在斑馬線前堅持做到“三個必須”:必須提前減速,做好讓行準備;當有行人通過斑馬線時,必須停車讓行;當無行人通過斑馬線時,必須低速通過,讓斑馬線真正成為安全的生命線。
二、帶頭禮讓,做一個文明行車的踐行者。
不搶闖信號,不爭道搶道,不占道亂停,在斑馬線前主動禮讓、帶頭禮讓,非機動車和行人遵章守法,不在馬路上追逐嬉戲、打鬧。通過路口或者橫過道路,走斑馬線,遵守信號燈,不隨意亂穿馬路。當機動車斑馬線前停車讓行時,抓緊時間快速通過。
三、熱心公益,做一個志愿服務的參與者。
主動參與文明交通公益活動,積極參與“禮讓斑馬線”活動,宣傳交通法規,倡導文明禮讓,勸阻交通不文明行為,引導交通參與者文明行路、文明行車。
禮讓,讓愛先行,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斑馬線前禮讓行人倡議書。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八
我生活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小鎮上。這里沒有大城市的整潔和美麗,更沒有大城市的摩登和繁華。這里很普通,但這里和大城市一樣,有一個很神奇的東西——斑馬線。斑馬線提醒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秩序,珍惜生命,安全出行。有了它,我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有了它,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有了它,這個世界更加的幸福和充滿希望!我慶幸我們擁有了斑馬線,我更加深深的感謝為人類的安全付出努力的人們!正是他們的無數次的辛勤嘗試和試驗,才有了斑馬線的誕生,來造福全人類!
斑馬線,學名為人行橫道線,早在古羅馬時代,意大利龐貝市的一些街道上,就出現了跳石,作為指示人通過的標志。行人可以踩著跳石穿過馬路,而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馬車可以安全通過。19世紀出現了速度及其危險性都超過了馬車的汽車。跳石以已與此不相適應了。經過多次試驗,于19世紀50年代初在英國倫敦的街道上,首先出現了當今這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這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橫線,看上去這些橫線像斑馬身上的白斑紋,因而人們稱它為斑馬線。斑馬線規定行人橫過街道時,只能走人行橫道,司機駕駛汽車看到這條條白線時,會自動減速緩行或停下,讓行人安全通過。這就是第一條人行橫道線的由來。從它出現到現在,對指示車輛、行人在街道上有秩序的行進和停止,對減少交通事故和保護人身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斑馬線,我的朋友,使我們受益終身。
斑馬線還有多種功能。首先,斑馬線有約束保護功能,可以保障我們的生命安全。交通法第四十七條: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燈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在斑馬線面前不僅行人要遵守交通規則,要正確地走在斑馬線上,不能任意闖紅燈;而且汽車更要自覺遵守先讓行人的規則,不能與行人搶時間。我們經常看到:行人們有序通過人行橫道,而一輛輛轎車在距離斑馬線30米左右就踩下剎車,穩穩停在斑馬線跟前。等行人安然無恙地過完馬路后,轎車們才緩緩開動,向前駛去。它使人們深信,只要正確地行走在斑馬線上,人們就應當是安全的,真正受到法律和交通規則的保護。
斑馬線還有其他更多的功能和作用。如社會管理的功能與作用、廣告的功能與作用、美化的功能與作用等。斑馬線主要是保護行人的作用。行人走在斑馬線上時具有優先通過權,機動車輛必須給行人讓道(但是在我國部分城市這一點做的是非常不好的)機動車通過斑馬線時必須減速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通過。一般斑馬線會出現在具有過往行人的路口。
當然,我們人類也從沒有停止追求完美的腳步。
上個月,我姑姑從廣西回來看望爺爺奶奶。她興奮地告訴我們:他們廣西廣西第一條3d斑馬線亮相柳州市的“禮讓斑馬線”文明示范路—桂中大道。我好奇地,什么是3d斑馬線啊?姑媽耐心地給我解釋:“3d斑馬線是用預成型反光標帶直接在原有普通斑馬線上施劃,主要成份是柔韌聚合物,由白色長方形、藍色平行四邊形、黃色菱形等三部分配合起來,共同組成一道長5米,寬40厘米具有三維立體效果的斑馬線,距離該斑馬線約30米處還有三個注意行人標識,提醒駕駛人減速慢行,避讓行人。3d斑馬線就像地面上突起的長方體三維畫面,非常醒目,立體效果非常逼真!”路過的市民頻頻稱好,紛紛點贊。聽了姑媽的話,我心里癢癢的,真恨不得立刻飛到那里親自體驗一下。
過馬路,走斑馬線,但是天氣不好的時候,往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近日,俄羅斯設計師alexeychugunnikov設計出了智能斑馬線,路人通過時踩踏會變紅色,及時提醒駕駛員,無人通過時發白色的光,且可以自給自足蓄電。尤其適合能見度不佳的霧霾天氣。智能斑馬線可以讓行人和駕駛員輕松的觀察到斑馬線,走在這樣的人行橫道上,肯定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吧!
斑馬線,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安全;“禮讓”,讓我們收獲更多感動!遵守交通規則,是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僅僅要必須遵守的交通規則,要時刻把‘禮讓’放在心上,才能讓我們的出行環境更加安全。在斑馬線上畫上一個愛心,讓它的傳遞永無止境吧。
禮讓斑馬線(熱門19篇)篇十九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每當我聽到這首歌,便會想起那個下午,讓我終生難忘的一幕。
那是一個平常的下午,我照例放學回家。爺爺騎著電瓶車載著我,駛到一條馬路旁準備過馬路,這時一個老奶奶進入了我的視線,只見她走得搖搖晃晃,仿佛隨時就要跌倒似的。路口旁綠燈亮了,老奶奶弓著背低著頭顫顫巍巍地往前走,可是當她走到斑馬線一半的路時,交通指示綠燈突然變成了禁行紅燈。老奶奶不知所措地站在路中間,看看這邊,又看看那邊。然而汽車司機們正在加大油門,準備快速往前開了。
這時,一位警察叔叔急忙跑過來,一邊左手扶住老奶奶,一邊右手拿著口哨使勁地吹,“嘟嘟,嘟嘟嘟”,仿佛在說,“等一下,請等一下”。汽車司機們見狀紛紛停車,按響喇叭鳴笛,向那位警察叔叔豎起大拇指致敬。
這情形構成了一道人與人之間友愛、文明、和諧的美麗風景線,讓我感慨萬千。想到這兒,我不禁心中又唱起了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