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一種能夠啟迪思想和傳遞價值觀念的文學作品,它能夠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優秀作文的范例,從中學習借鑒。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一
(1)閱讀本文,認識讀報的重要性,了解讀報的基本方法。
(2)說出課文所講的主要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閱讀本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認識讀報的重要性,并了解、掌握讀報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今后生活中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并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進行讀報。
重、難點與關鍵。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具準備報紙若干、生子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設,學生親身體驗。
1、教師設計晚上自習題。(并不講第二天要上這一課)。
2、要求學生每人買一份報紙。
3、回家后按下列要求完成作業(半個小時):
(1)這份報紙共有多少版?怎樣折疊排放的?為什么要這樣排放?
(2)共有多少種版面標題?按先后順序分為幾大類型?列出標題來。
(3)第一版與其他版的設計有什么不同?仔細找出不同點想一想為什么。
(4)你看這份報紙時,覺得怎樣看既快又有收獲,寫寫方法。
(5)你讀了這份報紙后,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收獲最多的是什么內容?畫出批注。
(6)你認為讀報對你有什么好處?準備一個簡要的談話提綱。
二、先交流、引導,再學文、談體會。
1、學生互相交流昨晚讀報作業。教師巡視中傾聽學生發言,將失誤之處默記于心。
2、對昨晚讀報收獲有了明確的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讀報的實際進入這一課的自學。
3、整體感知,了解結構。
第一段(第1至第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第4第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第6第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4、結合課文中“九霄云外”“名人名言”“回腸蕩氣”等重點詞語,先朗讀課文第1至第3自然段然后談一談自己讀報的視覺感受。
5、再結合課文中講的讀報方法的句子第6第7自然段,朗讀并談談自己讀報的真是體會。
重點理解:
(1)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寫出了讀報入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2)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使你有新的感受,給你新的啟示。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6、請學生簡要地概括和歸納一下學習本課的重點收獲:懂得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7、教師范讀課文,并分別對學生所讀和所做交流做一個剪短的總結。
三、了解課文的寫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問句。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2、篇末點題,(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四、課堂小結。
1、你們學習這篇課文,你學到了什么本領?
2、你能向大家推薦一些報紙嗎?
(《日報》《晚報》《中國少年報》《小學生作文報》《小學生英語報》。。。。。。)。
是啊!既然讀報有這么多好處,大家也知道了讀報的方法,老師希望大家在課余時間能夠自覺地養成認真讀報的好習慣,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受益匪淺的!
五、布置作業。
1、運用本課的方法,認真讀報。
2搜集、交流科學的讀報方法。
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說一說從這篇文章中自己讀懂了什么。學生分別談了自己的閱讀后感受,師相機進行了教學評價與概括。接著,讓學生質疑。最后建議他們推薦一些能讀的報紙,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學生說:“《日報》《晚報》《中國少年報》《小學生作文報》《小學生英語報》”等等。教師要把課本當作教學材料來使用,而不能把課本當作圣經來拜讀。只有將課本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學生才會愛學、樂學。
板書設計。
讀報的重要??????????????????????幾乎與吃飯一樣必不可少。
如何讀報?????????????????????????先瀏覽,再細讀。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二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理解生詞的意思,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佳肴yao。
(3)指名朗讀課文。
(三)根據問題自學課文:
1.出示問題:
(4)報紙上有魔力嗎?為什么這么說?
(5)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呢?
(6)該怎樣讀報呢?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方法?
(7)讀報還要注意些什么呢?
(8)這篇文章給你什么啟發呢?
2.生自學后,交流。
(四)課處延伸。
1.你平時讀報嗎?愛讀哪些報紙?
2.選擇你最近看過一則感興趣的文章給大家介紹。
3.生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
教后記: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三
教學要求:
教學過程:
一、自學課文。
1、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了解全文的結構,整體感知課文。
1、了解結構。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3、理解:
(1)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寫出了讀報入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作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2)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給你新的感受,新的啟示。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三、了解課文的寫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問句,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2、篇末點題。
3、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四
一、談話導入,由生活現象入手,學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說說你的親戚朋友或家人親人中,誰喜歡看報?描述一下他或她讀報的姿態,讀報的情景,讀報入迷的一個特例。(學生講述)。
2、的確,這樣的情景,我們真是太熟悉了。這不,這件事也許就……學生接讀第一自然段。
二.說報紙,學第三、二自然段。
1、過渡:讀報的故事足已讓我們觸摸到他們的癡迷了。那么報紙到底有什么內容這樣令人著迷呢?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來,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回答。指導學生用自己消化的語言來答題,而不是僅僅在照本宣科。
3、指導理解好關鍵詞“回腸蕩氣”(使氣息震蕩,肚腸回旋。形容音樂、詩文等十分動人。也做蕩氣回腸)。注意“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使你有新的感受,給你新的啟發”一句,句中連用了三個“新”字,引導學生體會第一個新字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社會和時代的步伐,后兩個新字說明人們通過閱讀報紙不斷了解社會的發展,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
4、再來讀讀這段話,你便會覺得報紙在你心中占有怎樣的地位。想想,寫下來。(報紙是一頓精神大餐,一天不讀還真是覺出自己的饑餓;報紙,從你愛讀時,它便是你的朋友了)。
三.學第4-5自然段。
1、報紙的魅力無限,誘惑力如此之大,那么又該怎樣讀報呢?請同學們瀏覽第四、五兩自然段,快速地找出讀報的方法。(先略讀再精讀,還要講文明。)。
2、根據你的讀報經驗,你認為還要提醒同學讀報時要注意什么?(要鑒別篩選,什么是適合我們讀的,什么內容對我們不利等;要適宜,適時適地;可以做些剪報筆記等)。
四.體驗讀報的好處,燃起讀報的激情,培養讀報興趣及習慣,學第6自然段。
2、的確,讀報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收獲,讀報漸漸滋養了我們,帶給我們許多知識和無限樂趣。讀第6自然段。理解“陶冶”(比喻用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給人的思想、品格等以積極的影響。)。
3、是啊,養成讀報的好習慣,你會受益匪淺,所以我們要努力——(讀課題)??????“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五、延伸運用。
有位小月同學不愛讀報,你該如何勸她呢?把你想說給她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讀報的重要幾乎與吃飯一樣必不可少。
如何讀報先瀏覽,再細讀。
讀報的收益??????????受益終身。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五
懂得讀報的好處,學會讀報的方法,養成每天讀報,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讀報的重要 幾乎與吃飯一樣必不可少
如何讀報 先瀏覽,再細讀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受益終身
[課內] 組詞
[課外] 朗讀課文
1、自讀課文,了解部分詞語
2、指名逐段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討論給課文分段
1、學習第一段
(1)指讀,思考寫了什么?
(2)出示: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教學設計之二》。
理解“九霄云外”,從這個詞體會到什么?
像這樣的人和事,你們身邊有嗎?
(3)引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看報看到上癮的程度”
(4)學習第三自然段,思考:報紙上有什么東西令人著迷呢?
2、學習第二段
畫出寫讀報方法的句子。
找出讀報紙要注意的事情。
3、學習第三段
討論:經常讀報有哪些好處?
實踐活動
開展“報紙剪貼”讀報評報活動。
教后感:
這篇文章很有實用性,從讀報的好處和讀報的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敘述。在教學時不僅要讓他們了解讀書的必要性,還讓學生結合讀書小組,制定讀書計劃,進行讀書競賽,寫好讀書心得,切實落實讀書活動。還要求學生養成讀報的習慣。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六
1、會認“肴、癮”2個生字,通過本文的閱讀,認識讀報的重要性,了解讀報的基本方法。(難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出課文的主要意思,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養成讀報的好習慣。(重點)。
“養成”,修養使形成。“讀報”,閱讀報紙。本文以“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為題,突出了文章的寫作重點,即讀報的常識和方法。同時,用一個“好”字點出了讀報的重要性,以樸實而不失號召力的語言,喚醒人們讀報的,在網絡閱讀異軍突今天,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本文通過介紹讀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讀報,向我們講解了讀報的常識和方法,號召我們在生活中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這件事也許就發生在你的身邊,也許防疫是你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他邊讀報紙邊燒菜,報紙還沒讀完,焦味卻已充溢房間----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從日常生活現象入手,用一種猜測性的語氣,形象地描繪了大人們讀報著迷時的情景,極富生活氣息。在激發了生活體驗的同時,自然地引出要介紹的知識。
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回答是肯定的。承接上文,用一個問句引起讀者的注意,揭示了這一自然的內容。愛讀報紙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假使這一天沒看報,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看報看到上癮的程度,可真算是養成讀報的習慣了。[這兩句首先寫了愛讀報紙的人的體會,然后把這種體會稱之為“上癮”,恰如其分,體現了報紙的魔力所在。]有位名人說得好:“讀報這件事,對于千百萬人來說,幾乎和吃飯一樣必不可少。”引用名人說的話,印證了們的生活離不開報紙,這種精神需要已經同吃飯這一生存需要相提并論了。
報紙肯什么東西這們令人著迷呢?[由報紙的魔力轉向報紙的內容,進一步闡釋產生魔力的原因。]驚天動地的新聞,回腸蕩氣的故事,是不會天天有的。不過,形形色色的消息,五花八門的知識,同樣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人們。“形形色色”、“五花八門”說明報紙上的內容種類繁多。能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所以它才會“磁鐵一樣吸引著人們。”]世界天天在變化,社會天天在發展,新人新事新科技層出不窮。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使你有新的感受,給你新的啟發。[連續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社會和時代,后兩個說明人們不斷通過閱讀報紙了解社會的發展,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報紙的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讀它呢?[用一個反問句表明了每天都要讀報的觀點,與本自然段第一句相呼應:因為報紙的內容充滿“力”,所以人們才會對它如此著迷。
那么又該怎樣讀報呢?[由為什么讀報到怎樣讀報,簡潔、醒目,直入正題。過去一份報紙一般有4至8個版面。如今,社會信息量比過去明顯增大,有的報紙已達到或超過32個版面。[拿現在和過去相比,用具體數字說明現在的報紙版面之多,容量之大,從側面襯托了讀報方法的重要。]每個版面的內容相對固定的,一個人讀自己喜愛的報紙,時間一長,各個版面的分工自然也就熟悉了。經常讀報的人都知道,我們并不需要每天去細讀每個版面。拿到報紙,我們可以先掃描式地將重要新聞和主要標題過一過目,然后再選擇自已感興趣的內容細讀一番。[面對眾多的版面,要先瀏覽一下,即“掃描式”地過一過目,通過略讀,選擇自己所需要了解的內容,然后再“細讀一番”,也就是精讀。讀報時要將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不能面面俱到。
看報也要講究文明。如果是看集體或別人的報紙,看完后都應該想到還有人要看,所以要稍加整理,并放在一定的地方。[關注看報過程中的細節,“稍加整理”是使看完后的報紙擺放整齊,有一定的順序,不雜亂。“一定的地方”,是將其放在較固定的位置,而不是隨意堆砌。其意是方便別人閱讀,養成講究文明的好習慣。另外,看完后去洗一洗手,以免沾染油墨污垢。[講衛生,也是講文明的一種表現。
忠實的讀者因經常讀報,不僅樂趣無窮,而且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性情,有的人因此而走上了成功之路。[用“不僅……而且……”這一關聯詞語涵了讀報帶來的益處,重點強調了“走上了成功之路”這一點,體現了讀報的巨大價值。]毫無疑問,報紙是千百萬人終身的良師和益友。[將報紙比作“良師和益友”,而且是終身伴隨的,再次讓人感到了報紙的魅力,以及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的必要性。
勤讀報,會讀報,你就會和大千世界息息相通。勤是堅持經常讀報,“會”是要講究方法,做到這兩點,才會與世界同步,與時代同步。正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這樣的好習慣,我們從小不應該養成。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認識讀報的重要性,了解讀報的基本方法。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出課文所講的主要意思。
教學設想: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一文內容淺白,易學易懂,是一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好范例。為了較好地落實教學目標和突出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在設計時處處朝著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走。無論是開頭的整體感知,明確目標,中間的分組研讀合作探究,還是最后的拓展延伸,我都力求營造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此氛圍中廣泛參與,學得有趣,學有所得,又能獲得發展,而且教師也教得輕松。同時,我在設計時注意把習慣的養成延伸至課外,內外兼顧并加以延續。以此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們交流合作的能力,并促進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教材分析: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是一篇介紹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的課文。主要介紹了讀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讀報,希望人們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以日常的生活現象入手,提出并回答了兩個問題――“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魄力嗎?”和“報紙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呢?”介紹了讀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4―5自然段)寫怎樣讀報,讀報既要講方法又要講文明。第三部分(6―7自然段)說明勤讀報,會讀報的好習慣,使人受益,應該從小養成。
文章內容淺顯,可以由學生自學完成,是一篇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好范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讀報的重要性,了解讀報的基本方法。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讀報知識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平時愛讀報紙嗎?讀什么報紙呢?是怎么讀的?(指名讓學生自由談一談)。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一)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相互正音。
2、自由練讀,讀通、讀順。
3、帶問題默讀。
思:課文圍繞課題講了哪些內容?
4、學生交流,自由談,互相補充,理清內容,整體感知。
(二)明確目標。
1、質疑:根據課文內容,我們本節課,應以哪些內容為學習重點呢?
2、學生同桌或前后桌四人一小組交流。
3、相互歸納,確定學習重點(即定標)。
三、分組研讀,合作探究。
1、分組(以前后桌為單位四人為一小組)。
2、擇取目標內喜歡的內容,組內研讀,合作探究。
3、以組為單位匯報,集體交流,分享成果。
4、梳理歸納。
5、指導朗讀課文。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齊讀課文。
2、總結:這是一篇介紹養成讀報好習慣的課文,從中我們知道了讀報的好處和讀報的方法,以及養成讀報好習慣的重要性。
3、質疑延伸。
思:“讀報除了以上的方法和好處外,還有其他的好處和方法嗎?”
4、組內商討,匯集。
5、小組代表匯報,分享其他收獲。
6、思:“既然讀報有如此重要,那么我們如何使它持之以恒來形成習慣呢?”
7、學生交流并自由談課文。
五、布置作業。
實踐活動:
1、開展讀報評報活動,定期開展讀報交流會。
2、舉行辦小報比賽活動。
板書設計:
精讀與略讀(先……然后)。
整理放好、洗手。
講文明。
方法。
滿足精神上的需求。
好處。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八
1、讀報的重要性。2、怎樣讀報。3、讀報的收益。
三、根據課文內容,簡要地寫寫讀報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方法:先瀏覽重要新聞和主要標題,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細讀。
四、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1、照樣子,寫詞語。(各寫兩個)。
形形色色:挨挨擠擠安安靜靜(層層疊疊蒼蒼茫茫匆匆忙忙?斷斷續續端端正正大大小小地地道道……)。
五花八門:三言兩語四通八達(五湖四海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七親六欲一目十行亂七八糟七上八下……)。
驚天動地:歡天喜地,鋪天蓋地(驚天動地經天緯地昏天黑地冰天雪地改天換地愴天呼地充天塞地……)。
2、把最后一句改為不帶問號的句子,意思不變。
報紙的誘惑力如此之大,不可一日不讀它。
3、你讀報紙的收獲是:報紙不僅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使我和大千世界息息相通,而且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性情。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九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的課文。主要介紹了讀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讀報,希望人們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全文共七個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從日常的生活現象入手,提出并回答兩個問題——“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和“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呢?”,介紹了讀報的重要性。
第四至第五自然段寫怎樣讀報,讀報既要講方法又要講文明。
第六、七自然段說明勤讀報、會讀報的好習慣使人受益,應該從小養成。
二、學情分析:
本文內容淺顯,可由學生自由完成學習。
三、教學要求:知道讀報的好處以及如何讀報。懂得為什么要養成讀報的好習慣以及怎樣才能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五、課時安排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讀報的好處以及如何讀報。
重點難點:
教學準備。
自學課文:
1.讀課文,劃出生字詞,讀準字音,完成語文書上的描紅。
2.再讀課文,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3.想想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嘗試文后的思考題說一說。
4.質疑問難,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自學課文。
1.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了解全文的結構,整體感知課文。
1.了解結構。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2.大家交流讀報的好處以及收益。
3.理解:
(1)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寫出了讀報入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作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2)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給你新的感受,新的啟示。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三、了解課文的寫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問句,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2.篇末點題。
3.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四、學生交流平時讀報的一些經驗。
五:板書設計:
讀報的重要幾乎與吃飯一樣必不可少。
如何讀報 先瀏覽,再細讀。
教學后記。
一些學生對讀報以前并不重視,通過學習本課,很多同學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覺得應該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讀報的好處以及如何讀報。
3、懂得為什么要養成讀報的好習慣以及怎樣才能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課件
揭示課題: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自由讀文,讀準確、通順。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正音。
(一)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課文,了解部分詞語。
2、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學生圍繞重點自學,教師巡視,并適當指導、點撥。
(二)班內交流讀書體會。
1、指名說出自己理解到的詞語。
2、說說課文講了哪些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
1、出示要求:輕聲文,品味你喜歡的句段,看有什么新收獲新發現,寫出自己的見解。
學生按要求自讀品悟。
2、交流讀書心得。
答案預設:
文章內容(略)。
寫作特色:(1)全文用了不少問句,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呢?”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2)篇末點題。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試說:明明不愛讀報,你該如何勸他呢?
向同學介紹一種讀報的方法。
同學們,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種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種命運。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掌握天下大事,成就精彩人生!
養成讀報1、讀報的重要性
的好習慣2、讀報的方法
3、養成好習慣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一
懂得讀報的好處,學會讀報的方法,養成每天讀報,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讀報的重要幾乎與吃飯一樣必不可少。
如何讀報先瀏覽,再細讀。
[課內]組詞。
[課外]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指導。
1、自讀課文,了解部分詞語。
2、指名逐段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討論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指讀,思考寫了什么?
(2)出示: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從這個詞體會到什么?
像這樣的人和事,你們身邊有嗎?
(3)引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看報看到上癮的程度”
(4)學習第三自然段,思考:報紙上有什么東西令人著迷呢?
2、學習第二段。
找出讀報紙要注意的`事情。
3、學習第三段。
討論:經常讀報有哪些好處?
三、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實踐活動。
開展“報紙剪貼”讀報評報活動。
教后感:
這篇文章很有實用性,從讀報的好處和讀報的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敘述。在教學時不僅要讓他們了解讀書的必要性,還讓學生結合讀書小組,制定讀書計劃,進行讀書競賽,寫好讀書心得,切實落實讀書活動。還要求學生養成讀報的習慣。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二
該怎樣讀報呢?過去一份報紙一般有4至8個版面。如今,社會信息量比過去明顯增大,有的報紙已達到或超過32個版面。每個版面的內容是相對固定的,一個人讀自己喜愛的報紙,時間一長,各個版面的分工自然也就熟悉了。經常讀報的人都知道,我們并不需要每天去細讀每個版面。拿到報紙,我們可以先掃描式地將重要新聞和主要標題過一過目,然后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細讀一番。
1、用一句話概括寫出這段話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經常讀報的人并不需要每天去細讀每個版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段話在段首設置疑問,既揭示了該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又引起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請仿照這樣的寫法寫一段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該怎樣讀報。
2、一個人讀自己喜愛的報紙,時間一長,各個版面的分工自然也就熟悉了。
3、那么怎么讀書呢,首先,要略讀,把文段大致看一遍,其次,在精讀,搭著問題閱讀。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
1、會認“肴、癮”2個生字,通過本文的閱讀,認識讀報的重要性,了解讀報的基本方法。(難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說出課文的主要意思,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養成讀報的好習慣。(重點)。
解題目。
“養成”,修養使形成。“讀報”,閱讀報紙。本文以“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為題,突出了文章的寫作重點,即讀報的常識和方法。同時,用一個“好”字點出了讀報的重要性,以樸實而不失號召力的語言,喚醒人們讀報的*,在網絡閱讀異軍突今天,具有很強的啟發性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介紹讀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讀報,向我們講解了讀報的常識和方法,號召我們在生活中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文本解讀:
這件事也許就發生在你的身邊,也許防疫是你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他邊讀報紙邊燒菜,報紙還沒讀完,焦味卻已充溢房間----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歸結兩個問題:1、讀報的重要性2、讀報的方法。以這兩個問題展開探究,聯系生活實際,學生會有深刻的感悟與啟發。更希望學以明志,讀書讀報成為終身學習。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一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讓學生了解報紙的一般內容,閱讀報紙的一般方法,讀報的好處。教育學生養成讀報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導入課文。
師述:有件事情也許就發生在你的身邊,也許就是你的爸爸、媽媽,也許是你的爺爺、奶奶,他邊讀報紙邊燒菜,報紙還沒讀完,焦味卻已充溢房間--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理解生詞的意思,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佳肴yao。
(3)指名朗讀課文。
三、根據問題自學課文:
1、出示問題:
(4)報紙上有魔力嗎?為什么這么說?
(5)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呢?
(6)該怎樣讀報呢?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方法?
(7)讀報還要注意些什么呢?
(8)這篇文章給你什么啟發呢?
2、生自學后,交流。
四、了解全文的結構,整體感知課文。
1、了解結構。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3、理解:
(1)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寫出了讀報入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作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2)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給你新的感受,新的啟示。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五、了解課文的寫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問句,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2、篇末點題。
3、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六、板書設計:
每天讀報有好處。
怎樣讀報才有效。
讀報收益有多少。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五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一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讓學生了解報紙的一般內容,閱讀報紙的一般方法,讀報的好處。教育學生。
二、教學時間: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師述課文第一節內容,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要求讀準生字字音,理解生詞的意思,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佳肴yao。
(3)指名朗讀課文。
(三)根據問題自學課文:
1、出示問題:
(4)報紙上有魔力嗎?為什么這么說?
(5)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呢?
(6)該怎樣讀報呢?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方法?
(7)讀報還要注意些什么呢?
(8)這篇文章給你什么啟發呢?
2、生自學后,交流。
(四)課處延伸。
1、你平時讀報嗎?愛讀哪些報紙?
2、選擇你最近看過一則感興趣的文章給大家介紹。
3、生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六
懂得讀報的好處,學會讀報的方法,養成每天讀報,勤于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主要板書計劃]。
讀報的重要幾乎與吃飯一樣必不可少。
如何讀報先瀏覽,再細讀。
[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組詞。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指導。
1、自讀課文,了解部分詞語。
2、指名逐段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討論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指讀,思考寫了什么?
(2)出示: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從這個詞體會到什么?
像這樣的人和事,你們身邊有嗎?
(3)引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看報看到上癮的程度”
(4)學習第三自然段,思考:報紙上有什么東西令人著迷呢?
2、學習第二段。
找出讀報紙要注意的事情。
3、學習第三段。
討論:經常讀報有哪些好處?
三、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實踐活動。
開展“報紙剪貼”讀報評報活動。
教后感:
這篇文章很有實用性,從讀報的好處和讀報的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敘述。在教學時不僅要讓他們了解讀書的必要性,還讓學生結合讀書小組,制定讀書計劃,進行讀書競賽,寫好讀書心得,切實落實讀書活動。還要求學生養成讀報的習慣。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七
本課重在培養學生的一種習慣。我讓學生自己去從身邊熟悉的人身上去發現讀報的習慣,學生有東西可說所以積極性很高。有的同學說自己的爺爺因看報而忘記了吃飯,有的學生講伯伯因看報吸煙而燒了自己的衣服。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認識到報紙的吸引力,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
這篇課文不必對學生進行朗讀教學,所以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如何以理論指導行動上。例如,問學生假如你身邊有個不愛讀報的人,你該如何勸他呢?結合本課內容,學生自然會說出讀報的益處來。使課本上的知識內化成學生的語言,既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強調了“培養讀報的好習慣”教學目的。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八
1、自讀課文,了解部分詞語。
2、指名逐段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的意思,討論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指讀,思考寫了什么?
(2)出示: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了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理解“九霄云外”,從這個詞體會到什么?
像這樣的人和事,你們身邊有嗎?
(3)引讀第二自然段,體會“看報看到上癮的程度”
(4)學習第三自然段,思考:報紙上有什么東西令人著迷呢?
2、學習第二段。
找出讀報紙要注意的事情。
3、學習第三段。
討論:經常讀報有哪些好處?
三、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實踐活動。
開展“報紙剪貼”讀報評報活動。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十九
一、自學課文。
1、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了解全文的結構,整體感知課文。
1、了解結構。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
3、理解:
(1)原來讀報讀得著迷了,把鍋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雞鴨魚肉變成了一堆黑炭。
寫出了讀報入迷的程度,也說明報紙作為人的一種精神需求,有時會超出人對物質的需求。
(2)這樣,報紙就天天有新內容,每天都會給你新的感受,新的啟示。
這里連用了三個“新”字,第一個“新”表示報紙的時效快,緊跟時代和社會,后兩個“新”說明人們不斷地通過報紙了解社會,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三、了解課文的寫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問句,比如:“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力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等,這些放在自然段的開頭的問句,揭示了這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也提醒了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注意。
2、篇末點題。
3、最后一個自然段總結全文,發出號召,點明寫作本文的用意。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熱門20篇)篇二十
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希望養成讀報的好習慣。這篇文章很有實用性,從讀報的好處和讀報的方法兩方面進行了敘述。在教學時不僅要讓他們了解讀書的必要性,還讓學生結合讀書小組,制定讀書計劃,進行讀書競賽,寫好讀書心得,切實落實讀書活動。還要求學生養成讀報的習慣。這篇課文,主要是指點讀書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的課文無須老師講解,只要略加指點,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就可以了。
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自學課文――整體感知――小組交流――指導解惑。下面展示的是這篇課文的教學簡單過程。
1、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了解結構。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讀報的好處。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樣讀報〉。
第三段(6——7自然段):讀報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