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講話是一種肅穆而莊嚴的儀式,它讓我們感受到國家的力量和國民的凝聚力。接下來分享給大家一些國旗下講話稿的精彩片段,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一
老師、同學們: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薄扒趦€永不窮,坐吃山也空”“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大到一個國、整個人類,要生存,要發展,都離不開它。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主席,深知新中國百廢待興、勤儉節約尤為重要,提出了“兩個務必”,要求全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開展“三反五反”運動,把浪費上升到犯罪的高度,號召全國人民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個銅板,全國上下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做事的準則。他老人家率先垂范,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儉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我們鄧校長也堪稱勤儉節約的表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堅持“三白”——白開水、白米飯、白饅頭;他節約每一張紙,總是把廢棄的各類廣告、信箋裁剪成辦公用紙,進行第二次利用;他一件襯衣穿了好多年,以致袖口破損,仍倍加珍惜。
同學們,比比偉人,比比鄧校長,我們又做得怎樣呢?在此,我可以武斷地說,在我們很大一部分同學身上,絲毫看不到勤儉節約的影子,只有浪費的毒瘤在瘋狂的滋長。好好的衣服、鞋襪,懶得洗,穿一次就扔掉,就是洗好的衣物,如果被風吹到地上,很少揀起來,洗洗再穿。每天睜開眼就只知道吃,上課吃,下課吃,睡覺吃,走路吃,聊天吃、事事吃、時時吃、處處吃,一天不吃它個二三十次決不罷休!食堂是他的痛苦,超市是他的最愛,白花花的米飯,油嘟嘟的菜肴,吃不了幾口就倒掉,剩飯剩菜成車成車地往外拉。讀書不用心,花錢如流水。一個月花它個五六百很正常,七八百不算多,一千以上也不錯,真是:問君能有幾開心?恰似一江鈔票流不盡。如此種種,貪圖享受和極端浪費的行為,讓人心寒,叫人心痛,令人發指。
同學們,我們應滿懷以天下為己任的宏偉情懷,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從舉手之勞做起,把勤儉節約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從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每一件衣服做起,聚沙成塔,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節約一粒糧食,就是節約一片富饒的土地;節約一滴水,就是節約一汪清澈的湖泊;節約一度電,就是節約一座充盈的礦山;節約一張紙,就是節約一片美麗的森林。
一塊煤,不算多,千塊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點點滴滴匯成河;一粒米,不算多,顆顆粒粒摞成籮。勤儉,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崇尚節儉、合理消費,增強節約意識,杜絕鋪張浪費,身體力行,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讓勤儉節約之風盛行慧德!
謝謝!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二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歷史也反復證明著這樣一個道理,“奢侈”能敗國敗家敗自己,想當年清朝的“八旗子弟”是何等的驕奢淫逸,最終卻成為紈绔和低能的代名詞,淪落到喪權辱國的下場。新中國成立后,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硬是把我國從一窮二白的舊中國,建設成現在物質豐饒,不愁溫飽的小康社會。
然而,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鋪張浪費等陋習也隨之滋生蔓延開來,甚至侵蝕到我們青少年一代。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勤儉日”,作為一代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青少年,我們應該立刻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擰緊用過的水籠頭,不多流一滴水;抬起手按一下開關,節約每度電;將復印紙重復利用;減少剩菜剩飯的傾倒等,希望每個同學都來獻計獻策,以勤儉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崇尚儉樸,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請記住“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平凡與不平凡只是一步之遙,讓我們攜起手來,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顆糧,每一片紙,你我就是成功者”。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或許,你是第一次聽說,在-十-月的最后一天,有這樣一個“世界勤儉日”,那么你驚詫的反應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然而,如果你未曾聽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古訓,也未曾聽說過“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風尚,那么你就out(落伍)了。
“勤儉”之于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勤勞節儉的民族:上古有神農氏,“遍嘗百草”,才有了后世百姓的安樂;春秋有季文子,雖貴為上卿大夫,卻住所簡陋、穿著布衣、以儉為榮,才有了魯國的富庶。大而論之,貪圖享樂的奢靡之風,會使一個王朝失卻民心、土崩瓦解;小而論之,一個家庭不知“勤儉持家”,就經不起風浪的洗禮,稍遇不測,就難免舉步維艱、甚至流離失所。
你以為你做到了勤儉,那么你錯了!
勤儉是一種行為,需要我們用習慣去養成。從身邊的點滴做起吧,去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譬如你去食堂,根據你的食量來打飯,你節省的不僅是金錢,更是有限的資源。而由此,你才會清楚你自己想要的,千萬不要盲從于別人的腳步,“從眾”是件危險的事,你可以自己去準備一個針線包,順手關一下燈,你獲得將是別人的稱贊,這便是勤儉的芬芳。
勤儉更是一種修養,你的一舉一動都會無形地被人們所記錄下來。在物質匱乏的時候理應勤儉,在物質富足的時候,同樣不能忘記“勤儉”,看似關乎物質,其實關乎精神,一個勤儉的人,其做事必然是有條理的。勤儉也不僅關乎空間、更關乎時間,當你有條理地做事時,你的生命在延續,正如時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每減少一點碳的排放,地球的生命就在延續,我們的生命也因此而精彩。
你以為這就是勤儉,那么你錯了。
這是我的勤儉觀,你或許以為勤儉就會影響你的學習效率、生活質量?你或許甚至認為你不去更新自己的衣物,就影響了國家的產業發展和gdp嗎?不必去多想了,我們能做的,是我們自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對的,有限的生命里應當活出無限的精彩,這也是對的!
你以為勤儉是否與我們的生活相矛盾了呢?那么你錯了。恰恰相反,勤儉是恰是國人的一種智慧,是古人教會我們應對自然的一種法則,處理人生的一種策略,如同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沒有個人的勤儉、國家的勤儉,就無所謂文明傳承、社會和諧了。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碑斍趦€成為一種風尚,成為我們血液中的一種自覺,我們便不會驚詫今天這個日子了,愿勤儉之風尚遍徹校園。
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同學們,地球上的每一種資源都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它不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你就是再富也要養成節約的意識,因為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請記?。耗闩c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是澎湃洶涌的浪濤,是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無數個有限組合起來,便是無限,這個無限,便是無堅不摧的力量!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這樣的話: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只要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同學們,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吧,把節約落到實處,那么對于我們學校以及整個社會來說,那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謝謝大家!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是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我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
在物質生活日漸富裕的今天,“勤儉”這個曾經被普遍推崇的品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遺忘。有的人認為節儉丟面子、失風度,把鋪張浪費當成顯示身份地位的象征,盲目攀比、擺闊、斗富、……這些現象與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相距甚遠,令人心痛。
在校園內,我們有時也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食堂中有同學們倒掉的剩飯、剩菜、水房里又沒有關閉的水龍頭、教室里有忘記關掉額的日光燈、垃圾桶里有沒有吃完的水果等等。這些現象都是有悖于節約精神的,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國有13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全國13億人一天就能節約1300萬元,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元,這筆錢可以新建5000所希望學校,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
最重要的是,勤儉省下的不僅是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勤儉節約是中華的美德,是每個孩子都必需養成的美德。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勤儉節約、艱苦創業”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如今重又被賦予新的歷史使命和戰略意義。也許你會問:“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
節能降耗,從我做起,就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的思想?!扒Ю镏?,潰于蟻穴,”有些看似點滴的浪費,就像“蟻穴”一樣,侵蝕著堅固的根基。
最后,在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即將到來之際,我鄭重呼吁大家:從我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克煤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讓勤儉美德長駐校園,長留你我身上。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這個月是學雷鋒月,而想起雷鋒,大家總能聯想到他的助人為樂。其實,雷鋒叔叔也是個非常節儉的人。他有一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边@是雷鋒的座右銘,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
節約是種美德、是種智慧;節約體現了高的品質、高的涵養;節約也是人人應盡的責任。因此我向大家倡議:節約資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節約用水,適量使用,減少水龍頭的跑冒滴漏;
(2)節約用電,隨手關燈;科學用電,減少照明設備電耗,及時切斷計算機等設備電源;
(3)節約糧食,合理飲食;適度消費,精打細算;
(4)珍惜紙張,電子辦公;愛護圖書,循環使用;
(5)資源再生,隨手環保;開展垃圾分類回收、廢物再利用活動,有效利用各種資源。
我們的舉手之勞,將為我們的校園我們的國家我們地球節約一點資源。
紀 雪 梅
2015年3月25日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是你一生的財富》。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達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想要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放眼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數不勝數。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睡硬床板,穿粗布衣,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生活極力簡樸;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規定勞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來節水。一個是中國史上的偉大領袖,一個是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不已。
但是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上出現一種超越現實,盲目攀比的畸形現象,斗富擺闊,一擲千金,過度包裝等等的奢靡浪費比比皆是。例如前段時間被網友們熱議的郭美美,用各種方式在網絡上拼奢炫富,造成了很惡劣的社會影響。在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鋪張浪費,比闊斗富的不良現象。例如教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還可以用的書本、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吃完的水果點心等等。有些同學盲目追求名牌,要求家長給自己買名牌衣服,買高達幾千元的手機,有些同學花錢大手大腳,沒有節制。形成了一種“有錢”就等于“有面子”的畸形觀念,同學之間攀比的不良之風日益漸長。
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勤儉節約對我們而言,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如果我們能做到勤儉節約,不僅可以減少攀比斗富的不良現象,更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修養身心,升華內在的思想和感悟。
在世界各國,節約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一些國家保護資源的意識已經融入每個人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也就是提醒并要求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而我校規定同學們在校期間不得帶電子產品,全天候穿著校服,也正是為了做一名合格中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好的關注學習。
勤儉節約只不過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意識而已,生活在美好新時代的我們每個人可以從日常的生活小事做起,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這將使我們終生享用不盡的寶貴財富!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我國有一個革命家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是燒餅。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我國偉大領袖——毛澤東。
剛才聽了毛主席的真實故事,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是否已經把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給丟棄了呢?做廣播操時、外出上課時教室里空無一人卻依然燈火通明;衛生間里有人又忘了關水龍頭,水嘩嘩地流走了,那是生命之水在哭泣;有些同學的草稿紙上只有寥寥幾個字,鉛筆還有很長一截便把它們扔進了垃圾桶; 午餐時很多人吃的還沒有浪費的多,全然忘記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有些同學把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錢亂買零食,任意揮霍,甚至互相攀比……凡此種種,同學們,你們說,這樣的做法對嗎?要知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力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要向毛主席學習,時時想到節儉,處處做到節儉。我們應該盡量節約每一滴水,開水龍頭的時候盡量把水龍頭開得小一點,用完水后要記住擰緊水龍頭;要節約每一度電,要做到必要時才開燈,人離燈熄;要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支筆,不要隨意將它們丟掉;要節約每一粒糧食,不要把飯菜任意倒掉;要節約每一分錢,把錢花在刀刃上,減少不合理不必要的開支,不互相攀比……總的說來,就是要做到“六節約”,讓我們一起重溫一次吧!六節約就是:“節約一度電,節約一粒糧,節約一張紙,節約一滴水,節約一支筆,節約一分錢。”不要以為這是很小的事情,俗話說“不積小流無以成大?!?,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到,就有非凡的意義。
勤儉節約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同學們,讓我們增強節約意識,改掉不良陋習,人人都把節約當成“舉手之勞”,為把我們的校園打造為一個節約型校園而努力!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二十五班做本周國旗下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源泉。在當今世界面臨的人口、資源與環境三大問題面前,水資源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沒有水,一切生命都將消失??茖W研究表明,人體的59—66%是由水組成的,一般情況下一個人在沒有食物但是有水的環境下可以存活7天左右,可是在雖有食物卻沒有水的干燥環境下只能存活3天。一個城市在沒有正常能源甚至沒有交通工具的情況下,還可以維持一定時間的正常運轉,然而沒有水,這個城市很快就會成為一座死城。 一個71%的面積被水覆蓋的星球卻面臨著水危機,這就是地球上的事實。其中97.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飲用也不能灌溉。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類難以利用的兩極冰蓋、高山冰川和永凍地帶的冰雪。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不足世界淡水總量的1%。有人比喻說,在地球這個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湯匙。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統計,世界上占人口40%的80個國家正面臨著水的危機,發展中國家約10億人喝不到清潔的水,17億人沒有良好的衛生設施,每年約有2500萬人死于飲水不潔,500萬人死于同水有關的疾病。預計到2025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將生活在不同程度地缺水的地區。聯合國水事會議指出水危機將成為繼石油危機之后另一項嚴重的社會危機。人們說:20世紀人類“為石油而戰”,21世紀人類將“為水而戰”。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儉養德 全員行動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大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跡,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熄、興旺發達。
但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斗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為榮,艱苦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的垃圾桶里還可以用的書本、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后的。在城市里,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斗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失。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時刻牢記勤儉是美德,節約是責任這句話,牢記同志向全國青少年提出的“節水、節電、節糧”的號召。作為與時俱進的二中學生,我們應懷著時代的責任感,傳承勤儉節約的優良美德。從舉手之勞做起,把勤儉節約自覺落實到學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結合我校前期開展的“三節”教育活動,我們應做到:及時關燈、關水龍頭、不浪費糧食。
勤儉節約,要從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粒糧食、每一件衣服做起,聚沙成塔,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我們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示范者。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在校園里蔚然成風,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成為師生的常態習慣。讓我們攜手創建節約型校園,為共筑“二中夢”、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今天是**級期末考試的最后一天,希望同學們再接再厲,克服重重困難,爭取在考試中取得最好成績!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講勤儉,知節約,人人爭當節約小明星》。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富國強民的必由之路。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在用完餐后,將你不喜歡的飯菜統統倒掉;在用完水后是否忘記關緊水龍頭,或是忘記關閉人走樓空后的電燈,其實同學們這些事情就是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像指縫中的流水,在不經意間流過。
一杯水,一粒米,雖然是不起眼的一點一滴,但是積聚起來就是一個海洋,一個糧倉。同學們,學校就是我們的家,而我們大家就是其中的一個成員,校園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一滴水一度電都需要我們的愛護與珍惜。保護公共財物,隨手關水,關燈,雖然是不起眼的細節,卻體現了我們美好的品德。為此,我代表四四班同學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議: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每一張紙,愛護每一件公物,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在春風的吹拂下,同心協力,共同創建節約型社會和諧校園。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是美德。
古人很早就認識到節能強國、儉能養德的道理,從而持之以恒地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經過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學們的家庭條件優越了,是不是再也不需要勤儉節約了呢?要說富裕有錢吧,在我們中國莫過于港臺的富商了。在他們的生活中處處體現節儉,在他們的家教中,時時不忘艱苦奮斗的灌輸。是不是這些富商們視錢如命,小氣吝嗇呢?不是他們在支援內地建設、辦學校、賑災捐款方面慷慨大方,出手闊綽,往往數目驚人。這與他們在生活消費上的精打細算形成強烈的對比。所以,理智告訴我們,勤儉節約的作風不能丟,歷史和現實昭示著我們,艱苦樸素的傳統不能忘,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勤儉節約?!睆奈覈膰閬砜?,人口多,底子薄,貧富發展還不平衡,至今還有很多人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因貧困而失學的兒童大量存在。如果十三億人每人節約一粒糧,節省一分錢,節約一滴水,那將是一筆多么大的財富啊!若將這筆財富拿去支援貧困地區,我國又怎會有落后可言。從我們個人的成長來說,如果從小養成了揮霍的惡習,吃慣、用慣,長大了就會好吃懶做,往往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作為學生,我們除了要學習好文化科學知識外,還要很好地宏揚先輩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培養這種美德呢?這要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相聯系,具體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作起:
1、花錢要有節制。亂花錢的現象在我們同學之中普遍存在。許多同學用錢出手大方,買零食、買玩具、打游戲、上網吧,出手之大方,似乎這錢是天上掉下來的,當你掏錢之時你是否想過這里面飽含了父母的多少血汗……我們平時的零用錢該用的時候用,不該用的時候節省下來,用于自己的學習費用,減輕父母的負擔。也可以捐贈給貧困地區,幫助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這多么有意義呀。
2、要愛惜學習用品。有的同學在學習上不注意節儉,他們有的把好好的橡皮用小刀切碎,有的把好好的本子撕掉折紙飛機,有的到講臺前拿粉筆頭打著玩。學習用品是花錢買來的,平時不注意節儉,積少成多也會造成浪費。
4、不挑吃穿,同學之間不互相攀比。不向父母提出不符現實的過高要求。
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不可缺少的思想品質,讓我們對著國旗宣誓:不忘先烈志接過傳家寶,從我作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宏揚先輩勤儉節約的美德,從小樹立“節約光榮,浪費恥辱”的觀念,人人都成為品學兼優,思想、精神、人格健全的好學生。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三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下午好!
在這個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帶著愉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景回到了我們熟悉而美麗的校園。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國家有關部門一直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隨著“國民經濟與聯合行動”的深入開展,看似過時的經濟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幾何時,“誰知中國菜,每粒都難”這句詩常常在耳邊回響;
觀察我們的校園,廢物就在附近,看!塑料袋隨風起舞,真的點綴了天空。先不說這些“白色污染”會給我們的環境和健康帶來什么危害,光是這些被浪費的塑料袋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什么樣的損失?為什么我們不回收再利用呢?建議不妨去食堂轉一轉,肯定會讓你收獲不少。沒吃完的米飯和蔬菜無奈的躺在桌子上,“饅頭太沒味道了”,咬一口扔在手邊(更何況做個投籃動作,真的很準!饅頭藏在垃圾桶里),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開著的電燈,只用一張紙扔掉的作業,等等。
面對這些浪費現象,我們可能早就習慣了。但是,當我們扔掉一個饅頭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父母可能是為了全家人的一頓飯而努力?當我們扔掉只有一張紙的作業本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偏遠山區,有很多孩子用樹枝寫在地上的字:“我要上學!”
也許你會說浪費一點沒什么,但我想說的是,十個人浪費,一百個人浪費,中國13億人浪費一點。誰想過后果?據報道,在普通的中餐館,至少有10%的飯菜留在一張桌子上,平均每天有50公斤的剩菜被傾倒在餐館里。反過來,全國餐桌上的垃圾高達600億。也有人計算過,全國有28萬家賓館、酒店、賓館。如果每個酒店每天節約一度電,就意味著2800萬家庭每天可以用40瓦的燈泡照明25小時。如果北京只有一臺空調把溫度從24提高到26,就可以為普通人節約4—6億千瓦時的用電和2億多元的電費。
這些數據不是未知,而是震驚。同學們,當我們指向別人的浪費時,我們是否也注意到了自己的浪費行為?你有沒有想過拯救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該從何說起?這里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主人公是我的小表弟。他的名字叫童童。一天,奶奶、媽媽和阿姨在吃松子。但是那些松子很小,很難剝。所以我們讓他扔掉。當他把松子拿到垃圾桶時,他猶豫了。然后他對自己說:“這樣是不是太浪費了?五谷皆硬!”這一次,他果斷地拿起裝有松子的袋子,步發揚光大!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四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
聯合國專門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為世界勤儉日,提醒并要求人們在新世紀仍然不要忘記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但是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鋪張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每天早、中、晚三餐飯后,食堂里幾只裝剩菜剩飯的大桶里堆積了許多米飯、剩菜;白天光線充足,總有幾間教室的燈還在那里亮著;沒人使用,還聽見自來水嘩嘩地流著;剛吃完飯,就會有很多同學在學校的商店排隊買零食吃這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讓我們心驚和心痛。
為了培養同學們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學校少先隊大隊部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1、牢固樹立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的思想,人人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2、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積極開展節約五個一活動。即:節約每一滴水,水龍頭用后及時關閉,發現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現象,要及時報告;節約每一度電,做到隨手關燈,人走電器關;節約每一張紙,作業本盡量做到正反面都用;節約每一粒食,用餐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節約每一分錢,我們應該合理使用父母辛辛苦苦換來的每一分錢。
3、各個中隊要積極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創造性地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如看一段以節約為內容的視頻;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比賽;辦一個綠色銀行收集廢品;開展中隊節約小天使評比等活動。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意識。
各位老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邊小事做起,真正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行為,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五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我是六班的同學,我的名字叫—。今天我要給同學的演講是《讓我們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希望聽完我的演講,以后所有的同學都是勤儉節約的同學。
學生,勤儉節約,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應該學習它,肩負起傳播它的重任。
同學們,你們能想象有多少祖先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生活付出了代價嗎?抗日戰爭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雨雪天氣,他們手腳凍裂,沒衣服穿。他們還堅持要為我們打贏抗日戰爭。紅軍長征時,戰士們沒有飯吃,但靠吃山根為生。為了生存和繼續前進,他們不得不殺死騎馬的馬,生吃它們。我認為這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氣。在他們那個時代,沒有像我們這樣好的條件。他們不得不穿一件衣服好幾年,直到它破了,他們不得不抓住一條縫,縫紉和修補它。每天吃的食物都是用紅薯一鍋煮,也就是說每天都吃大魚大肉。
我們現在過著張嘴伸出手的日子。父母給的零花錢太少。當他們看到路邊的玩具很好吃的時候,他們需要在有點舊的時候買新衣服,如果他們不喜歡,他們就不吃食物。就這樣,我們想想,怎么才能正確的認為那些祖先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創造了這么美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怎樣才能記住父母?他們辛辛苦苦在外面掙錢供我們上學。不過為了在學校能跟上同學,今天看到一個同學穿名牌鞋,明天就買一雙鞋。今天看到一個同學用的是最新款的平板電腦,明天也會買一臺。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惡劣的'行為。名牌能帶給我們的只是滿足我們一時的虛榮心。只有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我們才能受益終身。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鼓勵學生盡量多吃,碗里沒有剩菜,鍋里沒有剩菜,不挑食,不疑東疑西;父母給零花錢,不是馬上花,而是撿;當我們看到其他同學穿名牌衣服時,我們不能互相比較,但我們應該穿舊衣服再買等等。
我希望在生活的小事上,學生能勤儉節約,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所以還是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學生吧。
謝謝大家!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六
同學們:
你聽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絲,不斷思考物質困難”?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過去,人們的生活水平很差,只能吃自己的食物和蔬菜,甚至可能挨餓,所以當時的人不會浪費任何東西,甚至會吃一粒米。但是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各樣的菜擺在人們的桌子上,粗糧很少吃,這就是為什么人們開始浪費它們。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件事:周六,我們一家三口去參加了我媽同學的家宴。大人們在狂飲的時候,我自己偷偷溜了出去。我一出來就看到一個人,穿著得體,有攻擊性,很胖,幾乎沒有脖子。他走出一個包間,把每個客人都打發走了。乍一看,他是個百萬富翁,有些都是好菜。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點燃了,看著看著就傻眼了:一張桌子有兩張普通桌子那么大,桌子上的菜數不勝數,幾乎每一道菜都沒吃幾口,看起來好像還沒吃。我心想:這些菜收拾得夠有錢人吃一個月了。誰知道有錢人付完抬腿費就走了,服務員會拿出塑料袋幫他裝,他卻留著面子,直接走開了。
其實生活中的浪費隨處可見:有的人喝了一半礦泉水就流失了;孩子吃飯的碗里總會剩下很多米粒;大家都不想再用沒用過的練習本了,等等。
古人云:“前看國,后看家,勤則衰,奢則衰”。在電視上,他們還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倡議。作為小學生,我們要樹立勤儉光榮、懶惰鋪張可恥的觀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浪費一粒糧食、一滴水、一張紙,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七
同學:
大家好!
你聽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絲,不斷思考物質困難”?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過去,人們的生活水平很差,只能吃自己的食物和蔬菜,甚至可能挨餓,所以當時的人不會浪費任何東西,甚至會吃一粒米。但是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各樣的菜擺在人們的桌子上,粗糧很少吃,這就是為什么人們開始浪費它們。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件事:
周六,我們一家三口去參加了我媽同學的家宴。大人們在狂飲的時候,我自己偷偷溜了出去。我一出來就看到一個人,穿著得體,有攻擊性,很胖,幾乎沒有脖子。他走出一個包間,把每個客人都打發走了。乍一看,他是個百萬富翁,有些都是好菜。我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點燃了,看著看著就傻眼了:一張桌子有兩張普通桌子那么大,桌子上的菜數不勝數,幾乎每一道菜都沒吃幾口,看起來好像還沒吃。我心想:這些菜收拾得夠有錢人吃一個月了。誰知道有錢人付完抬腿費就走了,服務員會拿出塑料袋幫他裝,他卻留著面子,直接走開了。
其實生活中的浪費隨處可見:有的人喝了一半礦泉水就流失了;孩子吃飯的碗里總會剩下很多米粒;大家都不想再用沒用過的練習本了,等等。
古人云:“前看國,后看家,勤則衰,奢則衰”。在電視上,他們還向全國人民提出了“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倡議。作為小學生,我們要樹立勤儉光榮、懶惰鋪張可恥的觀念,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浪費一粒糧食、一滴水、一張紙,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八
同學們:
大家好!
我很高興站在這里和你一起唱一首拯救的歌。我給你帶《叩問心靈,崇尚節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個故事:某雜志舉辦了一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有獎征文活動,應聘的稿件堆積如山。有很多專家和著名作者,也有很多真知灼見。但是沒想到,特等獎竟然是一個普通中學生得的。為什么?因為他是唯一一個把論文手稿印在紙的兩面的人。
經濟是一種財富,是鑲嵌在寶石般的美德中最簡單的東西。我們永遠忘不了,明朝清官海瑞受“以公為明,存養其誠”的鼓舞;我們還記得周總理的睡衣是穿過修補過的;我們還聽說,德國前總理科爾毫不猶豫地舔掉了盤子里剩下的湯。這就是拯救的靈感、杰作和呼喚!
當今時代呼喚精神力量,民族需要精神空間。但“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不是一句普通的口號,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實際行動。它需要砂石的凝聚力,需要草和樹的積累;它需要合理利用每一種資源;它要求我們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存榮廢恥。雖然中國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大國,但就人均占有量而言,中國是一個貧窮的國家,能源的浪費還在繼續。后人真的有必要乞討殘羹冷炙嗎?樹立節約意識,倡導節約迫在眉睫。
我們怎么能忘記,拯救飛遍天下,榮耀永存;模特大量出來嘲笑中國,前景更好??吹剿堫^里有水流,就主動伸手擰緊;當你離開教室,看到沒有關掉的燈,你就順手關掉了。別人讓你用一次性筷子,你堅決拒絕。從生活瑣事出發,以努力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以節儉為常。
朋友們,節約的火花已經在校園里點燃,節約的圣花已經在祖國綻放,節約的理念已經在你我心中。行動起來,問靈魂,崇尚經濟,發揮經濟主旋律,開創中國新篇章!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九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乙班的黃巖博。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讓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
十月的最后一天是“世界勤儉日”,中華民族是勤儉節約的民族?!罢l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至今仍被大家所吟唱,無論歲月怎樣變化,中華民族從沒有喪失“勤儉”的美德。
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斗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出現浪費為榮,樸素為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普遍存在,在我們的學校里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沒人關,教室里人離開燈不關,教室外的垃圾桶里還可以用的書本、文具,還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
到了今天,我國還有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的。城市里,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為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國是一個大國,擁有十三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浪費一元錢,那么全中國一天就會浪費十三億元!這數字多么令人震驚!即使一元錢我們也不應該浪費。從身邊做起,從一元錢、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支筆、一張紙、一本書、一塊橡皮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勤儉節約之風吹遍校園。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下午好!
在這個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的美好季節,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帶著愉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景回到了我們熟悉而美麗的校園。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國家有關部門一直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隨著“國民經濟與聯合行動”的深入開展,看似過時的經濟話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幾何時,“誰知中國菜,每粒都難”這句詩常常在耳邊回響;。
觀察我們的校園,廢物就在附近,看!塑料袋隨風起舞,真的點綴了天空。先不說這些“白色污染”會給我們的環境和健康帶來什么危害,光是這些被浪費的塑料袋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什么樣的損失?為什么我們不回收再利用呢?建議不妨去食堂轉一轉,肯定會讓你收獲不少。沒吃完的米飯和蔬菜無奈的躺在桌子上,“饅頭太沒味道了”,咬一口扔在手邊(更何況做個投籃動作,真的很準!饅頭藏在垃圾桶里),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開著的電燈,只用一張紙扔掉的作業,等等。
面對這些浪費現象,我們可能早就習慣了。但是,當我們扔掉一個饅頭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父母可能是為了全家人的一頓飯而努力?當我們扔掉只有一張紙的作業本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偏遠山區,有很多孩子用樹枝寫在地上的字:“我要上學!”
也許你會說浪費一點沒什么,但我想說的是,十個人浪費,一百個人浪費,中國13億人浪費一點。誰想過后果?據報道,在普通的中餐館,至少有10%的飯菜留在一張桌子上,平均每天有50公斤的剩菜被傾倒在餐館里。反過來,全國餐桌上的垃圾高達600億。也有人計算過,全國有28萬家賓館、酒店、賓館。如果每個酒店每天節約一度電,就意味著2800萬家庭每天可以用40瓦的燈泡照明25小時。如果北京只有一臺空調把溫度從24提高到26,就可以為普通人節約4—6億千瓦時的用電和2億多元的電費。
這些數據不是未知,而是震驚。同學們,當我們指向別人的浪費時,我們是否也注意到了自己的浪費行為?你有沒有想過拯救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命題,該從何說起?這里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比創造容易,節約從我做起,從我身邊做起。
省下一張紙,一千瓦小時的電,一滴水,一粒米,一片煤……不要小看身邊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家伙。如果13億人能做到,那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每個人手中都掌握著寶貴的“資源”,掌握著扼殺和扼殺這些民族發展的“命脈”的權力。愛的喪失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行動,挽回失去的節約意識,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次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做起,堅持下去。在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過程中,儲蓄這個“傳家寶”會進一步發揚光大!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今天國旗。
講話。
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但是現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鋪張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每天中、晚飯后,食堂里幾只裝剩菜剩飯的大桶里堆積了許多米飯、剩菜;白天光線充足,總有幾間教室的燈還在那里亮著;沒人使用,還聽見自來水嘩嘩地流著;剛吃完飯,就會有很多同學在學校的商店買零食吃?這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讓我們心驚和心痛。我們大家共同行動起來,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1、牢固樹立“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的。
思想。
人人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2、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即:節約每一滴水,水龍頭用后關閉,發現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現象,要及時報告;節約每一度電,做到隨手關燈,人走電器關;節約每一張紙,節約每一粒米,用餐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節約每一分錢,我們應該合理使用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每一分錢。
3、各個中隊要積極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主題班會,創造性地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演講比賽;引導廣大學生牢固樹立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意識。
己應有的貢獻!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二
大家早上好!
講話。
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是美德》?!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持家久,詩書濟世長”,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佳句,證明了勤儉節約對國家、家庭的富裕起著決定作用。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一個懂得勤儉節約的人,一定會為未來打算,他在物質生活富有的時候,就一定會為將來可能的不幸做好準備;一個沒有頭腦的人,根本不會為將來著想,他會大手大腳的把全部收入都用光。一旦遇到急難,就會手足無措。
精神。
勤儉節約不僅關系到對錢物的科學支配,而且也關系到。
精神。
層面上節約意識的樹立,勤儉節約與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息息相關。一個人要理智地使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要養成嚴謹細心的生活習慣。勤儉節約就意味著科學地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意味著最明智合理地利用我們一生所擁有的資源。
勤儉節約是一種責任。我們提倡勤儉節約,不再是純粹的理念,而應當是我們的自覺行為。試想,我們每個人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分錢、一張紙,我們學校兩千多人可以節約多少資源?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年輕的心就不會躁動,才能理解“父母養育辛苦,報恩唯有讀書”的全部內涵。
在此,我提倡:培養良好的道德,構建節約型校園,從我做起,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三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數不勝數。
毛澤東的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子熬白菜、幾小碟咸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準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水溝滾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撿。旁邊一位印度的保安見此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后交到他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到口袋里后,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錢,給保安作為酬謝。為了一元而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是:“若我不去檢這枚硬幣,他就會在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錢,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可以浪費。”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謝謝大家!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四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些人認為珍珠項鏈非常寶貴,可是我不覺得,我認為糧食是最重要的,沒有糧食,人就不能生存。
一、吃不了的東西不要倒掉,要打包帶走。
二、不要浪費糧食,要勤儉節約。
三、糧食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不要隨意丟掉。
大家趕快行動起來,節約糧食,按上面的去做,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這樣明白了嗎?謝謝大家。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五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講話。
”,硬是把我國從一窮二白的舊。
中國。
建設成現在物質豐饒不愁溫飽的小康社會。
然而,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鋪張浪費等陋習也隨之滋生蔓延開來,甚至侵蝕到我們青少年一代。請看學校內種種不和諧的現象,有些同學把未曾書寫過的空白紙張丟棄;電燈、電腦終日開啟;一些水籠頭還在細水漫流;等等。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從小就背誦的古詩名句嗎?看似點滴的浪費,就像“蟻穴”一樣,正在侵蝕著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根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勤儉日”,作為一代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立刻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你與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才能成為澎湃洶涌的浪濤,才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你、我、他無數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是堅不可摧的力量。讓我們擰緊用過的水籠頭,不多流一滴水;抬起手按一下開關,節約每度電;愛惜紙張;珍惜飯菜等。
希望每個同學都來獻計獻策,以勤儉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崇尚儉樸,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攜起手來,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顆糧,每一片紙,你我就是成功者”。
我國旗下。
講話。
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六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很榮幸代表1406班進行國旗下。
講話。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勤儉節約。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上次老師在這里轉述食堂經理的那句:“浪費啊,可惜啊,心痛啊!”吧。當時大家都笑了,的確,勤儉節約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大家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從小到大,是年年講月月聽,似乎是沒什么再聽的必要了。
勤儉節約,往小了說,可以節約學校經費和生活費,作為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中學生,我們不應也不能鋪張浪費;往大了說,勤儉節約意味著對資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的國家現在仍然有巨大的人口壓力,資源環境問題依然突出,在這個時候,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財富保存下去吧!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七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國家中央領導同志就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作出許多重要的決定。無論是是誰,都應該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把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在實際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可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鋪張浪費的現象卻屢見不鮮。走在大街小巷,每次看到路邊賣小吃的攤子,我們總是會情不自禁地去買些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每到早上的,就會有一大群的同學隨手丟掉沒吃完的早餐;每當到了用水的時候,我們總將水頭開得很大,任憑水聲在我們耳邊嘩嘩作響;每當全班同學已經在教室外時,教室里的日光燈卻還亮著,風扇還在轉著。垃圾桶中,經??梢钥吹經]用完的本子以及鉛筆,這些的種種都是我們鋪張浪費的表現。然而,在一些貧困山區,那里的留守兒童,那里的空巢老人,他們只能穿著最樸素的衣服,吃著山區里的野菜和野果,住著連雨水也擋不住的茅屋,每當看到他們,我的心總是揪起來,所以我們應該厲行節儉,杜絕鋪張浪費。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是我們炎黃子孫代代相承的美好品德。正是它使我們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使這個發展中國家在世界上站穩腳跟。
一、我們要拒絕零食,不能將錢浪費在買零食上。
二、我們不應該與人攀比,追求高檔昂貴的名牌衣服。
三、我們要學會隨手關燈以及水龍頭。
四、草稿紙在用完正面之后反面還可以繼續用,鉛筆水筆等也應該用完之后再扔。希望在主班會上老師繼續和同學們討論關于節儉的辦法。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棟梁,我們是祖國的希望,作為中華民族的傳承者,我們有義務用自己的雙手打造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所以,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吧。
實用的勤儉節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8篇)篇十八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很榮幸代表1406班進行國旗下講話。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勤儉節約。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上次老師在這里轉述食堂經理的那句:“浪費啊,可惜啊,心痛??!”吧。當時大家都笑了,的確,勤儉節約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大家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從小到大,是年年講月月聽,似乎是沒什么再聽的必要了。
勤儉節約,往小了說,可以節約學校經費和生活費,作為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中學生,我們不應也不能鋪張浪費;往大了說,勤儉節約意味著對資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的國家現在仍然有巨大的人口壓力,資源環境問題依然突出,在這個時候,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同學們都是有智慧的瑞中人,何不擔當起一點小小的責任?擰緊水龍頭,隨手關燈,不剩飯剩菜……小事最容易做到,但往往最難想到。讓我們把勤儉節約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保存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