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往往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有力的論證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接下來,小編將向大家分享幾篇優秀作文的經典案例,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一
今天媽媽打算帶我去大姨家。這天我早早起了床,想享受一下寧靜、不一樣的清湖鎮。
當爸爸的汽車快到清湖的時候,我看到了清湖鎮原本狹窄,坑坑洼洼的馬路,變成平坦,寬廣的大馬路。而且是雙行線,來來往往的車輛各行其道,公路兩邊一棵棵小樹,在陽光照耀下反射出金光;光禿禿的枝丫上掛著一粒粒樹葉的嫩芽,看起來好像一塊塊小小的綠色的寶石鑲嵌在樹枝上。路很平坦,汽車飛快地駛著也不會顯得過于顛簸,一路上顯得格外愜意寧靜,偶爾還可以看見在雨后的陽光下,幾只麻雀發出清脆的鳴叫聲,給小鎮增添了幾分春意。
清湖七村到了,我下了車。一陣陣清新的帶點潮濕的空氣撲鼻而來。面前只見一座座暫新的房子,一排排一樣顏色的外墻顯得格外整齊漂亮。這些房子雖然比不上城市的高樓大夏,但顯而易見農村近幾年來的發展迅速。如今的清湖和我記憶中的大不一樣。回憶往事,不禁想起第一次到清湖時,我才5歲,根據回憶,想起這里只是一片荒山野地,雜草叢生,一趟趟黃泥……沒想到短短幾年這里卻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想著想著,繼續向前走著,發現每一戶家門前的邊上都有一個小花壇,里面種各不相同的花花草草。著門前是平坦的水泥路,路前面是一條綠化帶,里面種植各種果樹,有楊梅、柑橘、枇杷等,還有一些我說不出名來的小草小花。由于是初春,長出來的花兒還不多,有些花還是只有花骨朵兒,在微風的吹拂下快樂地跳起舞,可愛至極,給寧靜的清湖七村增添了幾份有趣的色彩。
當我走到七村健身場上,看到寧靜的清湖,她還有一份獨特的熱鬧呢!今天雨過天晴,雖然太陽是來上班了,可是空氣中還帶一絲涼意。一陣風吹來也能事你瑟瑟發抖。可是在那邊的籃球架、乒乓球桌也不閑著。原來有幾個比我大點的男孩在玩耍,呼喊聲打破了寧靜,陽光照射在男孩的臉上;在廣場的.另一個角落有幾個姑姑、婆婆們在隨著音樂,扭動腰肢在跳健身舞呢。
這次游玩中,我發現這里的村民天天過得有滋有味,發現了農村的今年的巨大的變化。其實我們江山還有很多像這樣的綠色,環保、美麗的幸福鄉村。愿我們的江山明天越來越好。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二
當清晨第一束陽光穿過層層樹葉,透過玻璃,打在窗簾上,映下了斑駁的梭影,陽光似乎就在窗外等你來迎接,新的一天就開始了。拉開窗簾,一束束溫暖的光線便一蹦一跳地鉆到你的房間;推開窗,經歷了漫漫長夜休憩的花花草草們顯得更有活力,在陽光下閃耀著明亮的顏色,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懷著好心情,鄉下人便三三兩兩下田去了。
老屋深色的瓦片沉淀了多少歲月的痕跡,臺階上青青的苔蘚也有一種雅致的清新,門前那棵老槐樹依舊枝繁葉茂,站在樹下回想著花開的季節,似乎還能聞得見當日那陣陣清香。老屋前的幾方土地上種了些綠綠的蔬菜,還有那嬌艷欲滴的紅玫瑰和雍容華貴的牡丹,地上不知名的小花使得老屋顯得更有風韻,勤勞的人們在院中剝著金黃的玉米,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走在鄉間小路上,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沒有喧雜吵鬧,靜下心來,你會聽到那特有的“田園交響曲”,當然,你也可以和那群可愛的小精靈們一起放歌。渴了,便有在田間勞作的熱情的鄉村人給你舀一碗純天然的“農夫山泉”。
傍晚,勤勞的鄉村人便回到家里生火做飯,裊裊的炊煙讓鄉村平添了一份朦朧的美麗。
鄉村的夜很靜,辛勤勞作一天的人們早已入睡。月光灑滿了整個村莊,漫天的星星就是月兒對鄉村的祝福。
當城市的喧囂和繁雜讓你是去那種“悠然見南山”恬靜,初上的華燈淹沒了月光的閃耀,霓虹燈亮過天上的明星,鋼筋水泥建起的高樓大廈遮住了藍天,請感受鄉村,觸摸最自然的風光,找回最原本的自己。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三
鄉村是我所生長的園地,那里充滿了我的無限思念與美好回憶,它是我兒時的樂園。它沒有城市的車水馬龍和高樓大廈,也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與紙醉金迷,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凈了城市的復雜,一切都是那么寧靜祥和。
春天,漫步在鄉間的羊腸小路上,陣陣芳香撲鼻而來。繼續走,你會發現一切都是那么美,淺草小花五顏六色,才能淹沒馬蹄。道路的兩邊的小樹正在“伸懶腰”,剛探出頭的小草正在歡欣地向人們揮手打招呼哩。一排排房屋錯落有致,屋子外頭,雞和狗在嬉戲覓食,山羊在悠閑地吃草。池塘邊的柳樹下魚兒在自由嬉戲,東邊,西邊,南邊,北邊;北邊,南邊,西邊,東邊,都閃爍著魚兒的身影。“無才思”的楊花紛紛飄落,如雪花般盡情飛舞,而柳樹是那么的“自戀”,欣賞著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婀娜身姿。藏在柳樹中的布谷鳥也忍不住“布谷……布谷……”地叫嚷著,仿佛在告訴老鄉“春天啦,春天來啦”……這可真謂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當太陽親吻西山的時候,蔚藍的天空出現了一道粉紅的綢緞,與遠處的山擁抱在一起,染紅了半邊天,它們仿佛是小魔仙,能夠變幻無窮。有的像展翅翱翔的雄鷹,有的像奔跑的快馬……那時,你會在田里看見樸實的農民伯伯佝僂的身影,在他們飽經風霜的手上肆意地揮舞著鋒利的鋤頭,汗水就像調皮的小孩子,鉆入了他們的衣裳。他們和他們的父親,祖父,祖先一樣,在這片土地上耗盡了一生,耗盡了心力,而這片土地也哺育了他們祖祖輩輩。田野里的蝴蝶翩翩起舞著,麻雀嘰嘰喳喳多嘴著。這真是一幅如詩畫般的美景,讓人深陷其中。
天漸漸暗了下來,月光像一片輕柔的白紗,將整個村子包了起來,整個村莊都沐浴在這種柔和的月光里,一切都變得那么寧靜。只有貪玩的星星白天還沒有玩夠,還在夜空中偷偷眨著眼睛。不時吹來一陣陣微風,樹葉頓時嘩嘩作響,還摻雜著牛的鈴鐺聲、蛙聲、蟲聲,好似一曲交響樂。
這古老的鄉村,見證著我的童年,帶給我無限樂趣。我喜歡吻春風,聽夏雨,看秋葉,踏冬雪。現在想起來,我的遐想與回憶就會溢出,就像窗外的雨水一樣,綿綿無期。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四
去年國慶節,我和媽媽、姥姥去了太姥姥家。
在去的路上,我看到了有許多農民在忙著曬糧食。有花生,有玉米,有豆子。有一些玉米已經被掰下來掛在高高的房柱上,還有一些玉米掛在竹竿上。
垛的差不多和屋頂那么高了。我拿了一個籃子,把摘好的花生放在里面。摘了一會兒,我就感到腰酸背痛得不行,手指頭被花生秧扎得紅紅的,火辣辣的疼。但是我戴上手套,又繼續摘了起來。在旁邊的太姥姥夸我很能干。
忙了一上午,大家都覺得很餓,太姥姥看了看時間,已經下午一點多了,她就站起來去做飯了。我們中午吃的是燴菜,有豆腐,粉條,自家種的小白菜、絲瓜。雖然沒有城市里做的飯菜好吃,可我還是狼吞虎咽的吃了一個饃和一大碗燴菜。
吃了午飯,大舅老爺和舅舅要下地干活,我覺得挺好玩的,所以就坐著牛車下地了。牛車走在路上,“咯噔,咯噔”的,感覺把我的屁股都分成無數瓣了。坐在牛車上,我感覺馬上就要掉下來似的。
到了地里,我們正在收花生時,忽然發現了一只鵪鶉蛋大小的黑色蜘蛛,在地里爬來爬去的,嚇得我毛骨悚然,扭頭就跑了。
天黑了,我又累又餓,坐在二舅老爺的電動三輪車上,“撲通!”一聲,我躺在花生袋子上回家了。
忙碌的一天終于結束了,我雖然感覺很累,但是看著我們的勞動成果,我覺得自豪又快樂。聽著太姥姥、姥姥和媽媽的夸獎,我喜滋滋地笑了。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五
我們這些所謂的城市人終日生活在喧鬧的鋼筋水泥森林中,聽著發動機的轟鳴和電氣之聲,呼吸著刺鼻的汽車尾氣,被學習、工作等多方面的壓力重重束縛著,不如趁這個“十一”長假好好地放松一下緊繃的神經。我和爸爸媽媽就決定假期中回到闊別已久的鄉下體驗一下“農家樂”。
一到鄉村,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清香,里面混雜著桂花、青草和泥土的清香,而這些都是城市所欠缺的。遠處還有一條迂回的小河,繞著村子緩緩地流淌著。走過去,只見小河清澈見底,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水面上還飄著一朵朵凋謝的桂花。湖底,一條條小魚在水中歡快地捉迷藏……抬頭仰望藍天,上面飄著朵朵白云,它們有時像棉花糖,有時像在低頭吃草的羊群,有時像一艘艘小船,航行在廣闊無垠的大海里……不時,還飛來幾只燕子,它們呢喃細語,大概是在向我們打招呼吧?天空的盡頭是一望無際的田野,上面種著許多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高粱等。一群群的農民正在揮汗如雨地忙著搶收呢。田野的前面是一棟棟歷史悠久的房子,這些房子雖然有些破舊,但卻給人一種滄桑之感,讓人看了頓生懷舊之心。
村民們非常好客,看到我們便熱情地招待我們去他們家吃飯。這里的農家菜獨具特色。在城市里,我們吃慣了大魚大肉,偶爾吃吃小野菜,喝喝桂花茶,那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呢!雖然,這些菜不如城市里的菜色、香、味俱全,但是,這些菜絕對都是農民們用心種出來的,不加任何添加劑,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呢,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新鮮出爐”。特別是這里的野生魚頭湯,那可是用文火慢慢地燉出來的,何止一個“鮮”字了得,簡直讓人回味無窮。
鄉村的生活還很有趣呢!要是你有興致,可以自己劃一葉輕舟,在小河中慢慢行駛,領略一下沿途美麗的風景——成片的蘆葦蕩、水花生,不時,還會有一只野鴨優哉游哉地從遠處游來……你還可以拔一棵青菜,去喂那活潑亂跳的小兔。當你跟它建立起感情之時,它就會把你當成自己的媽媽一樣,溫柔地依偎在你身旁。你還可以靜靜地坐在小河邊垂釣。要是你運氣好釣到一條大魚的話,一種強烈的成就感在你心中就會油然而生。
來到鄉村的我,在田埂上瘋跑,在小河邊嬉戲,躺在草地上仰望藍天,用心感受著這里的每一種氣息。秋風拂過我的臉頰,就像一面細膩的紙巾在輕撫著我的身心,讓我一下子忘卻了城市的喧囂,沉浸在這美麗的大自然之中。朋友,要是你感到身心俱疲的話,不妨到鄉村去感受一下鄉村的生活,在那里,你那顆躁動的心會得到長久的平復,會像我一樣戀上鄉村的!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六
如今的我們,大多生活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無暇去鄉村感受那屬于鄉村自己的美。城市中的人們工作繁忙,任務頗多,總是不能抽出時間去感悟鄉村的美,所以鄉村獨特的景色被忽視了。
在鄉村中的田野里,一片綠茵,一望無垠,一陣風過,綠葉壓低,層起層落,如同大海中翻滾的波浪,只一瞬間便傳播到那很遠很遠的地帶。這時,無論誰也會感到心情舒暢,一片海闊天空。此時天空會有幾只飛鳥,嘰嘰喳喳地飛過,像是傳遞著一首優美的鄉村音樂曲。真可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鄉村中的蘆葦蕩中,是游玩的“圣地”。一片高大的葦蕩,光透不過去,風吹不進來,任誰也不會感到其中有生物的氣息。小時候,常搭朋結友,一大幫人來此玩捉迷藏。由于蕩子很大,找到是十分困難的。于是,午餐自然不能回家去吃,只在蕩子中找一塊空閑且十分隱藏的地方,圍著坐下,吃些副食,只當是“正餐”。有時運氣好,會碰上野鴨蛋。雖然不會去吃,可以偷幾個砸人還是做得到的。這游戲一玩就是一天,所以早餐一定要吃飽,當聽到家長喊時,就急忙順手牽羊折一根蘆葦桿作為整天的唯一收獲。
鄉村是人類最早的聚集地,也是最早聚落。隨著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的發展,城鎮逐漸興起,代替了農村的重要地位。但是,鄉村獨有的純樸、善良的氣息是揮灑不去的。所以城市的人們應該抽出一點空余時間,去鄉村領略一下屬于鄉村的特點,獨有韻味和美麗。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七
六月的鄉村是美麗的,最迷人的。
山坡上的麥田已變成淡淡的金黃色,像披了新裝似的。微風送來一陣陣麥谷的清香。金黃色的麥浪此起彼伏,那沉甸甸的麥穗兒像是害羞的姑娘低頭默想。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玉米秧苗已有一尺多高,伸出兩三片葉子,像一個個小哨兵,正拿著槍站崗放哨,齊刷刷的一片。它的邊上是綠油油的包心菜,兩片大葉子小小翼翼地包著一個淺綠包的胖寶寶,像慈愛的爸爸、媽媽守護著自己心愛的孩子。
小路邊的上各種不知名的野花,六彩斑斕。紅的、白的、藍的、黃的、紫的……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開得正歡。
“一年之計在于春”三三兩兩地農民在田頭正忙著鋤地、施肥。小伙伴們在田間忙著捉蝴蝶、捉青蛙,不時發出歡笑聲。
這就是六月的鄉村,我喜歡六月的鄉村。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八
鄉下人家,總是住著青磚紅瓦的房子或單層、或多層。他們都熱愛植物,不然怎么會在房前屋后搞這么多綠化呢?瞧,這兒有一株絲瓜藤,藤上結了大大小小,顏色不一的絲瓜。有幾根調皮的藤,越過棚架,攀上了屋檐,在那里眺望遠方。那邊,還有幾十棵翠竹哩。它們相互簇擁著,投下一片綠綠的濃陰。在它們的腳下,幾枝春筍正頂破泥土,好奇地打量著這個新世界。
在門旁的場地上,鮮花盛開,爭奇斗艷。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為瓜藤做了個不錯的陪襯。花叢上,幾只蝴蝶翩翩起舞;花叢里,幾只蜜蜂在辛勤地采集花蜜;葉子上,幾條毛毛蟲一遍啃著“薯片”,一邊悠閑地曬著太陽;泥土上,許多不知名的甲蟲爬來爬去。用手撫摸松軟的泥土,可以感覺到下面蚯蚓的蠕動。相比于城市的大花壇或是綠化帶,它們原生態多了。
雞,常常在房前屋后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它們有時候在竹林中覓食,用爪子刨出一條條蟲子。有時候把飼料盆打翻了,惹得主人一陣叫罵。有時候,它們在花壇前停步,嘰嘰喔喔地叫著,還使勁抽著鼻子,似乎在爭論花香不香。它們若是有了小雞,出去覓食的時候,常常會看見一些毛絨絨的小不點兒,在爭奪蟲子和菜葉。
房屋附近,總會有一條小河,而小河旁,是方方農田。田野里時常有農民辛勤勞作的身影。田里的作物也沒有辜負主人的期望,茁壯生長。因為它們身上灌溉的是主人的汗水,寄托著主人無限的希望。農田旁,那小橋流水,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晚上,涼風習習,這時候在大樹下吃晚餐,真是再愜意不過了:看著晚霞,聽著流水,還可以和家人其樂融融地聊天,真是賞心悅目!
如果你生活在城市,那么請你到農村去走走,感受一下那兒的魅力;如果你生活在鄉村,那么請你去深入地了解一下家鄉的歷史、特產、文明吧。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九
被水泥覆蓋的土地,被大壩隔斷的河流,被霧霾籠罩的天空,被霓虹燈撲滅的星辰。這一切,我們稱之為城市化。啤酒與搖滾樂的碰撞,屏幕與屏幕的溝通,商業區與住宅區的劃分,出名與致富的結合。這些,我們叫做欲望和生活。
許是鄉里的“日子太平凡了,忍受不住”,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那流走的時光,于是建工廠,蓋小洋房,經營農家樂,把城市邊緣的一小地方給弄得熱熱鬧鬧卻也不倫不類。逼仄的環境,喧雜的人群,無論是真的閑者還是假的隱士都紛紛來此歇腳,賞幾處田園風光,養一份浪漫情懷。但就像穿了很久的襪子,再美的風景若是得不到休憩,也會變得既無好形狀又無好氣味。而真正的綠水人家、客話桑麻,還須向更遠的地方尋去。
鄉村帶給我們詩情畫意,一種明媚的氛圍和質樸的姿態。大自然是博學的預言家。春江水暖鴨先知,夏日陰陰囀黃鸝,秋雨梧桐葉落時,冬來欲問梅花使,四時之行,皆有征兆,各具風情;看霞光而動身,觀云象曉陰晴,聽物語布農桑,據瑞雪知豐年,耕種之種,翻由定理,盡應天時,農人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駐扎在時間的空隙里,懂得卡夫卡所提倡的幸福——你所站地方的大小不超過雙足的覆蓋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土地代替天空,以工作代替幻想。日子過得粗粗糙糙,不甚輝煌,倒也全心全意,真摯而溫馨。
愿意和牛羊說話,同鄰人嘮嗑,簡單到舀數瓢河水開懷暢飲,簡單到挖幾顆自家紅薯混著泥巴生吃,這就叫知足常樂。
以前讀小說《飄》,郝思嘉對土地近于瘋狂的熱愛,甚至不惜親情、名譽也要守住莊園塔拉的行為是我不能理解的。然而當你真正走進鄉村,去看看那褐色的沃土,田壟上綠得發亮的麥苗,堆成小山樣的草垛以及陣雨篩選出的陽光,這一切便合乎情理了。無數種形態在這方土地上綿延不絕地繁衍生息,創造著已知之外的更多可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在我們看來或許苦澀,但對于農人而言,那就是人生價值的實現,是一種更為真實,更加貼近本性的回歸。當你將心也種進土地,將自己的情緒同莊稼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這時土地與你就不再只是一種宿命,那根本就是你的使命,一種責任與擔當。
我覺得鄉村永遠不該成為城市的注腳,更不該被所謂城市化的浪潮所淹沒侵蝕,社會在往前走的同時還應有所保留。木心說:“植物開完花后常常露著倦意。”如果將社會的發展比作一朵花的生長,那么鄉村則是含苞待放,城市則是盛情怒放,但希望往往孕育在花苞里。
鳥與聲俱去,深林藏琴音。壟上無閑人,田下有閑心。
一個懂得感悟鄉村的人才有充電的地方,才有隔著籬笆喝酒的率性,才能做到“會當身由己,婉轉入江湖”。一個懂得保護鄉村的民族才有根,才有濟世的情懷,才能一次次出發,走得更遠。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十
我打鄉村走過,踏上鄉間的青石板路,聆聽耳畔的鳥語呢喃,浸潤在沾濕的梔子花的氤氳香氣中,我一一撫觸這鄉間的草木,感受鄉村所帶給我的平凡感動和恬然安詳。
也許是疲憊于嘈雜的環境。車水馬龍、霓裳高歌確不是我心中理想的棲居環境。那只愿有一間竹籬茅舍,依山傍水,安然靜臥于世間一隔,去感受馬致遠那般“酒中仙、林間鄉友,塵外客”的愜意生活,還有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然情調,去感受鄉間的溪水潺潺和那“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空靈意境。
鄉間的安謐與恬然是攝人心弦的饋贈。清晨,當我們面對東方,遠望晨曦微露的天際,看飛鳥劃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鄉村的一天便如約安寧地向我走來。萬籟的低聲細語是自然的主旋律,它從不會驚擾安寧的生命,所以,不必為馬路上的高音喇叭而苦悶煩惱。當夜暮降臨時,那繁星閃爍的景致又是如此令人陶醉。這時,坐下來思考一天的勞作與生活,點數心中的收獲和感動,豈不是一種享受?有淡淡的星光為人們照亮夜晚,而那“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詩行又是人們表達欣喜與滿足的心聲。
我感動于鄉村能有如此的魅力,不受絲毫大千世界里聲響的干擾,同時,我也感受到鄉村的那種質樸,鄉村的那種平凡與友善也是如此有魅力,那樣耐人尋味。
或許鄉村確實少了城市里的諸多的聲色犬馬與爾虞我詐,鄉村里那小橋流水把人們嘈雜的心靈都洗得不染纖塵,造就出那樣一群純樸而善良的人們。
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而有“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勤勞身影;時而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的親切鄉音;時而有“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恬然,時而有……鄉村的質樸與恬靜就顯得一覽無余,讓人觸手可及。
鄉村同樣是美麗誘人的,那是將暮未暮的草地上最后一抹郁綠……。
鄉村同樣是清新的,那是三月的草長……。
鄉村更是有聲有色的,那是鳥兒們清脆悅耳的歌聲,那是初夏雨后最美的彩虹……。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十一
現在的人們,不管什么戶口,總會有親戚住在農村,于是也就有機會去感受鄉村,親近大自然。
我外婆就住在鄉下。每到長假我都會和媽媽一起回去度假。那里四面都是大山,真可謂“環外婆家皆山也”。大山擋住了外界的喧囂與煙塵濁氣,所以這里每一天都是寧靜的,空氣也一如既往的清新怡人。
所謂“入鄉隨俗”,在農村就要像農村人一樣生活。瞧我的裝束:一頂草帽,一雙人字拖,這就是當地農民的裝扮。每到拋秧時,我和外婆、外公就都這樣打扮,然后脫下拖鞋下地干活。這時田里的泥巴泡透了,稀爛稀爛的,一腳丫子下去全從腳趾縫間擠出來,感覺非常奇妙。
拋秧并不需要什么技術含量,拔棵苗苗大概地拋到某個地方就行了。這下效率就成了關鍵。只見外公外婆一手捧著幾沓秧苗,另一手撥出幾個,像開槍一樣流暢地拋出去。我卻每次在左手抓一把,右手好不容易揀出來一棵,再小心的投出去。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已被外公外婆拋下的秧苗包圍了,不禁苦笑。
砍柴禾也是一件辛苦而又讓人高興的事。那些山頭樹林看上去野的很,實則分成一片一片地,承包給各家各戶,那些樹木要么出售,要么作為自家的燃料。外婆家后頭的山就屬于外婆,有時家里的柴禾不夠了,外婆便拎著鐮刀往山上走。我也喜歡山,于是也跟了去。這兒的山矮小,但植物繁雜,有喬木、灌木及一些藤蔓、雜草什么的。松樹既是外婆的目標。
外婆往往可以很輕松的上到山頂,然后開始砍松樹。而我卻總在山腳下聽著有節奏的砍伐聲“望山興嘆”。但路是人走出來的,我拎著鐮刀鉤住身邊的樹木,踏著滿地的斷枝敗葉,割斷拌腳的藤條,被公輸草劃得遍體鱗傷后找到外婆,而她已經捆好幾捆松枝準備下山了。揮著外婆那把沉重的多的大鐮刀,我試著劈了一下身邊的松木。只見樹干上留下一道無足輕重的刀痕,而我卻被震得兩手發麻。無奈,只好背柴下山。
改革春風吹進大山,這些年來外公建了新房子,買了農耕機,生活越過越好,農村里的喜慶氣氛,我感受到了。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十二
一到春天,各家各戶開始耕種。這時的故鄉氣候還沒有完全暖和,依舊有一絲冷氣眷戀地留在了春天,這時的早晨是最美好的。當第一縷陽光滲透了大氣層進入村莊時,煙囪里一縷縷炊煙與陽光交融在一起,照映在田野上,農民伯伯開始了一天的旅程。
夏天是水草肥美的季節。村里的人把家里養的牛、羊放出來,給綠油油的草地上鑲上了一顆顆星辰,給這沉悶的夏天增添了一抹亮色。陽光照映在水波粼粼的池塘上,水面的倒影跟水里的魚兒玩捉迷藏,為這炎熱的夏天帶來一絲涼爽。
一轉眼秋天到了。那高傲的高粱此時也低下了它的頭,一眼望去,各種的莊稼交融在一起,金燦燦的光照映在農民伯伯的臉龐上,這一切的一切都被自然的畫師畫得無可挑剔。
果園里的那一個個小精靈,綻放出一個個笑臉,在向農民伯伯炫耀它們的成果。一群蜜蜂在忙著運輸果實里蘊含的能量,連那螞蟻大家族都在蟻王的帶領下去幫助農民伯伯撿拾谷粒,好不熱鬧。
夜晚的村莊是那么安靜,只聽得見一陣陣風在經過樹梢時發出的聲音,各路星辰的來臨使夜空變得更加璀璨,月亮也躲進了云層去休息,窗戶里傳出了輕微的鼾聲,只留下了一片村莊的安寧。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十三
我們沒有完全的理由全盤接受都市,也沒有完全的理由全面融入鄉村。它們就像人生中的兩面鏡子,城市時刻告訴你:人生就是在不斷地競爭,你需要為了你的幸福生活不斷努力。而鄉村這面鏡子則在不斷強調:自然才是生活的本源,感受鄉村,就是感受自然。
觸摸城市,觸摸得不僅僅是鋼筋水泥。很多人都在抱怨,城市帶給我們的只是越來越重的生活負擔與越來越差的生活環境,其它的,什么都沒有。而我卻認為這是一種無比膚淺的看法。且不必說城市為我們提供的良好社會保障,良好的社會治安,良好的社會服務,更不必說城市給我們提供的讀書、學習、娛樂等社會條件,這些都是鄉村所無法比擬的。單是城市給我們帶來的無比朝氣,就會讓許許多多的人不斷奮斗。城市,的確給我們帶來了競爭,但我確信這是許多人努力的動力。城市的繁榮是城里人為生活奮斗的理由。
感受鄉村,感受的不僅僅是民風。觸摸城市,是我們奮斗的理由,卻不是我們拋棄鄉村的借口。鄉村之中,往往有城市所不能給我們的內容。城市中有著競爭,卻無法避免勾心斗角的陰謀,而鄉村,正是這樣一個可以洗滌心靈的場所。這里,沒有高樓大廈,只有平房小舍;這里沒有車水馬龍,只有斜陽古道;這里更沒有爾虞我詐,有的只是高山流水的平靜。鄉村的自然,不僅僅是淳樸的民風,更是自然的寧靜,心靈的寧靜。在這里,我們可以暫時放下一切身外之物,感受生命的本源,接受最純真的洗禮。鄉村的平靜是我們為生命駐足的緣由。
城市鄉村,更像是物質、精神的對立。我們一直在追求是物質的滿足,于是我們就在城市中不斷打拼,不斷努力,渴望得到物質上的豐收;而我們卻不能丟棄了精神上的豐滿,于是,鄉村的寧靜給我們的心靈帶來最好的歸宿。
都市將會一直伴隨著我們。我們無法全盤托起都市,也無法徹底踩倒鄉村。都市與鄉村會時時與我們相伴。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十四
人是那樣一種奇怪的動物,對未知的事物總是存有無限的向往,以至于愿意消耗整個生命來換取完全不同的生活。
曾去西溪游玩,其中一站便是感受農家的原始生活。同那許多贊羨田園的詩歌一樣,介紹文字也總流露出淡淡的欣喜和向往。燒柴的灶臺,木制的幼兒床,紙糊的鏤窗,甚至簡陋不過的木制臉盆與搓衣板,就組成了所謂田園的夢。人們隨意賦以“田園”美好的印象,只在無關的騷人筆下斷取只言片語,竟使鄉村成了寄夢的地方——一生追逐的,不實的夢。
當“鄉下人”不再涌入城市時,囚城中的人們開始了幻想。或許只有鋼筋水泥的世界中才關著毫無根據的向往,或許只有自以為文明的人們才被貼上天真的標簽。于是有那么多天真的“城里人”向往著在車水馬龍中耗度大半青春后于鄉野置田買屋,頤養天年。
城市的忙碌擠走了我們思考的時間,鄉村的生活是我們在日夜的疲倦過后堆砌的城堡,我們只在路過時淺淺一笑。就像房客參觀將來某一天可能屬于自己的財產,卻忘了停下匆忙的腳步,推門稍息。
我們只是累了,只是厭倦了。或許我們的“鄉村”不過是一個不被打擾的度假,一個寧靜的月夜,一種每天都對自己好一點點的生活。如此切近。而城市的人們只為了在跟著城市的節奏,拼命消耗自己的熱情與青春的同時,對得住自己,才幻化出這樣一個看似實際卻那么遙不可及的夢想。
“鄉村”其實那么近,為什么非要當作最終的獎賞不可呢?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十五
身處豪華的都市,有些厭倦那有增無減的快節奏生活,厭倦了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厭倦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這時的我突然有些懷念兒時生活的鄉村。感受鄉村,感受到那如糖般香甜、如酒般酥香的美好。
一直向往著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以為那種生活只會出現在詩中。然而,當我來到了鄉村,才發現鄉村的生活原來也如詩中愜意。姥姥家在鄉村,擁有自己的土地,土地里種著各種青菜,綠油油的一片,讓人心曠神怡。農閑時,姥姥便坐在院子里,看看葡萄樹是否長高了,數數柿子樹結了多少柿子,然后閉上眼,靜靜地享受陽光的沐浴。陽光灑在姥姥布滿皺紋的臉上,兩頰淺淺地笑意泄露了姥姥的滿足。這一刻,我終于明白了姥姥不肯來我家住的原因:只有鄉村,才有如此恬淡的生活。
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燈紅酒綠,也沒有喧囂嘈雜,有的只是那如畫的清山綠水與寧靜幽深。去過一次黃家灣,從此魂牽夢縈,無數次在夢中與之相遇。那有著如畫的風景:清山如黛,在淡淡霧氣中若隱若現,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潺潺的流水唱著歡快的歌,清澈見底的水中游著一條條無憂無慮的小魚。天很藍,很大。那是一種毫無雜質的藍,一種只有最優秀的畫家才能調配出來的藍。山上有著成片的樹,青翠欲滴的樹葉在微風中舒展著身軀。在人不提防間,一只小鳥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然后毫無顧忌地炫耀自己婉轉的歌喉。這種美,用語言是無法描述的,只有當你親身去感受,才能感受到鄉村那迷人的風景。
感受鄉村,愛上了它那熱情淳樸的民風。
都市的人經常連自己的鄰居都不認識,而鄉村的人卻把所有的人都當作朋友。記得在姥姥家時,總會有人來家里聊天。她們聊天時神采奕奕,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十幾歲。而在都市,別說上門聊天,就連見面時也很少打招呼。當然,有時來做客的人并不是為了聊天。他們有時會提著自家產的水果蔬菜送給姥姥,姥姥也會回贈一些。鄉村的人還十分助人,誰家有困難,周圍的人都會主動伸出援助之手,于是再大的困難也迎仞而解了。那種熱情淳樸的民風,只有在鄉村才能感受到。
感受鄉村,我愛上了它那恬淡的生活,愛上了它那迷人的風景,愛上了它那熱情淳樸的民風。鄉村如詩,只有用心感受,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十六
我出生在鄉村,是個天真純樸的女孩子。大城市的繁華容貌,無與倫比,但吸引我的卻是在常人看來普普通通的鄉村,鄉村的美,別有一番風味。
鄉村的春天是最美麗的,各種花兒含苞待放,像個個羞澀的小姑娘;小草從土里探出頭來,好奇地望著這個多彩的世界;樹木抽出了嫩綠的枝條;金黃的油菜花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地毯,把田野打扮得格外美麗,引來了一只只蝴蝶和蜜蜂,瞧,那幾個孩子正在捉蝴碟呢,正準備撲上去,蝴碟飛進了油菜地,一下子沒影了,正可謂:“兒童急走追黃碟,飛入菜花無處尋。”;一群一群的小鴨子也來湊熱鬧,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嬉戲著。
漫步于鄉村的田野之間,一鼓清涼的風迎面而來,頓時我忽然想到了一則笑話:城里的孩子們隨著老師來到鄉村,突然一個孩子說:“老師,那田里的草怎么那么長呀?”老師笑了笑說:“那呀,不是草,是稻!”通過這個笑話,說明了鄉村給一個孩子帶來的不同,它能讓孩子們認識更多的植物。
在鄉村,抬頭仰望藍天,低頭下水捉蝦,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感受鄉村的美(通用17篇)篇十七
喔,你肯定不記得我了,那時我才多大呀!那時的我,使出渾身的勁,也爬不過你的腰頭,現在呢,只要輕輕一蹬,就坐在了你的肩頭。
你肯定不記得我了吧,那時的我,拿著一個竹竿,在你的身下,仰著頭,竹竿卻不道怎么舞,一陣微風吹過,你笑了,你是心疼我了吧?我美滋滋地靠在你的身旁,吃添甜的棗子。
城里沒有這么自由。
媽說:“又到棗子成熟的季節了,你還去摘棗子嗎?”我說:“當然去啊,好久沒去了。”
你變矮了,不,是我變高了,你說,一陣陣的風吹得我想哭,好想大聲的哭。塵世的磨練,讓我變得麻木,一見到你,一股委屈便沖上心里,不用任何掩飾,眼淚寧盡情地在臉上奔流。
你一定還記得那年我從樹上撣下來的情景吧,我哭的可慘了,一個勁地用手背擦眼睛,臉上頓時開了花。現在,當我用袖子擦淚時,我卻笑了,在鄉村,就是應該有這種感受,為什么非要這么講究呢?落淚了,要用毛巾擦,飯吃完了,要用紙巾擦,正因為我們被太多的講究束縛了,我們的生活才越來越僵硬,越來越不自在。
兒時的自由、放松、暢快又回來了。這就是鄉村,給人心靈洗滌的地方,給心靈放松的地方。其實,我們都是屬于自然的,而鄉村是最自由的地方。請別忘了我們的天性,請別忘了我們的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