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應該是主動的、積極的,我們要主動去尋求知識,而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在下面的范例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學習的案例和經驗,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示。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一
親愛的曹文軒爺爺:
您好!
我是濮陽市第一實驗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小學生,久仰您的大名,早就知道您是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會員,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榮獲省部級學術獎、文學獎40余種。中國安徒生獎、冰心文學大獎......深深的佩服您啊!這幾天看了您的《青銅葵花》,我深有感觸。
這是一個鄉村男孩與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青銅善良、聰明,女孩葵花懂事、可愛。但是,一場大火奪去了青銅美妙的聲音,成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啞巴,葵花也因為爸爸的失蹤,被工地上的叔叔、阿姨帶到了大麥地,和青銅一家住在了一起,從此他們變成了兄妹相稱的好朋友,爸爸、媽媽的乖女兒。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共同度過了很多美好的日子。冬天,他們編織蘆花鞋賣錢,春天,他們一起在蘆葦蕩玩耍,夏天,一起去河里捉野鴨,秋天,全家人一起蓋茅草屋......朝朝暮暮,他們一家人生活得喜氣洋洋,開開心心。
可是,命運好像在故意和他們開玩笑。12歲那年,上天又把葵花召回了她原來的城市。葵花走后,青銅對她萬分思念,就一直站在大草垛頂上等待她的到來。雷打不動,變得幾乎像傻子一樣,以致后來出現了幻影,“葵花穿過似乎永遠看不透的水簾,正向他的大草垛跑來……”,此時他也忘記了自己站在大草垛頂上,邁開雙腿向葵花跑去——,并拼命地向葵花搖著手,張開嘴巴,用盡平生力氣,大喊了一聲:“葵----花——!”看到這里,我的淚水止不住的奪眶而出。爺爺,您寫的真是太感人了!
親愛的曹爺爺,看到您文章中的青銅葵花,不禁使我聯想到了自己。今天我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里,住在美麗的大房子里,有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疼愛,寬敞明亮的教室,教學一流的老師,天天享受著天倫之樂,卻從來不知道珍惜。比起青銅葵花,我們幸福多了。人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確如此啊!像我們這些有著富裕生活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貧窮,大把大把的花錢,不知道掙錢的艱辛。我還從農民伯伯的身上看到了他們堅強不屈的精神,我以后也會像他們一樣勇敢的面對生活,無論遇到什么,都不會退縮。
親愛的曹爺爺,您的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思考了很多。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嚴格地要求自己,努力地刷新自己,用心的打造自己。
您忠實的讀者——婉兒。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二
現在我們所學習的物理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有許多具有深遠意義的發現都是從生活中誕生的。
在生活中學物理,就要細心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嘗試運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他們,說明其中的道理。帕斯卡在很小的時候就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并從不認為一件事“本來就應該……”于是在這種精神的引領下,帕斯卡在不到10歲時,就探究出了聲音產生的原理。并在物理學上取得了極為突出的成就。
在生活中學物理,不能只僅僅滿足于課本上的知識,還要在課下多看書,通過現代手段學習物理。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本上的知識,見多識廣。如果把我們所學習的知識比作一艘船,那么在某種程度上,課下所獲得的知識便是承載這艘船遠行的江河。做到這一點,就能不斷的進步;做不到這一點,只是永遠停留在“知之者”的境界上了,即使是得到了一個好的成績,也不能使自己感到滿足愉快。
在生活中學物理,就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前的預習是你有足夠的時間消化知識,注意到課本上的重難點。課下了還要復習,背誦一下物理定律,多做一些困難的,有陷阱的題目,這些有助于提高成績。
在生活中學物理,就要多做一些實驗。親自動手發現的道理往往比從書本上吸取的知識更加深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中探究事物的實質,從探究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通過不斷的實驗學習物理,就好像通過經常看地圖學習地理一樣,對學習是十分有幫助的。
在生活中學習物理,就要營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氛圍。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持久的動力產生持久的興趣。我經常會看一些有關物理知識和實驗的漫畫書,雖然它們的知識蘊含不及我們的課本,但它們所傳授的知識卻令我記憶深刻。
這些是我在生活中體驗過的一些學習方法,效果也許因人而異,隨著知識困難程度與學習量的增加,也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的給自己的學習理念“洗牌”,才能更快的進步。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三
3、能大膽進行故事表演,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
1、教師:啊,我們剛剛從外面進來,你們感覺冷不冷呀?
2. 教師:那你們來想想怎樣能讓自己變暖和起來。(幼兒自由說)
3. 教師:有一只小鳥它也很冷,因為它的家被北風吹走了,它沒有了家真可憐,那你們想想辦法來幫幫它。(幼兒自由猜想)
4. 教師:你們幫它想了這么多好辦法,那故事里的小鳥想了什么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下面的故事吧。
1.教師在優美柔和的背景音樂中結合課件講述故事
2.教師講完水杉樹后提問:
? 故事的題目叫什么呀?
? 小鳥剛剛在找家時遇到了誰呀?
? 它是怎么請求梧桐樹爺爺和水杉樹爺爺幫忙的?
? 梧桐樹爺爺和水杉樹爺爺是怎么回答他的呀?
? 哦,他們都說自己的帽子被北風吹走了,那他們的帽子是指什么呀?
? 那小鳥接著又會碰到誰呢?你們來猜猜看,你覺得它又會碰到誰?
? 那我們來聽聽看,你們猜的對不對。
3.故事講完,提問:
? 最后是誰幫助了小鳥呀?
? 那松樹爺爺對小鳥怎么說的?
? 王老師覺得奇怪了,為什么梧桐樹爺爺和水杉樹爺爺的樹葉都會被北風吹走,松樹爺爺的葉子卻沒有被吹走呢?你們來猜猜看。
? 那王老師來告訴你們呀,像梧桐樹和水杉樹這樣在春天夏天葉子茂盛,在冬天葉子凋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的,我們給這些樹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都叫他們呀落葉樹。我們來看看大自然中還有哪些也屬于落葉樹。
? 那像松樹爺爺這樣冬天沒有掉葉子的,也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常青樹,常青樹在春季、夏季,新的葉子長出來后,老的葉子才慢慢地掉落,所以一年四季枝葉都是很茂盛的。那我們也來看看還有哪些樹也屬于常青樹。
1.教師:那剛剛啊王老師把這個故事講了一次,現在請你們聽錄音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一次,請你們學一學樹爺爺和小鳥的對話。
2.教師:小鳥找不到自己的家,它心里會怎么樣呀?
3.教師:梧桐樹爺爺和水杉樹爺爺都幫不了小鳥,他們心里又會怎么樣啊?
4.教師:最后,松樹爺爺幫助小鳥找到了家,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5.教師:那如果有人碰到了困難,我們該怎么做?
6.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也要像故事當中的樹爺爺一樣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樣我們也會感到很快樂。
(四) 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1.教師:我們現在也來當小鳥和樹爺爺,一起來表演一下。
2.幼兒分組進行情境表演
3.延伸活動:小鳥們,我們找到了家開心嗎?我們一起謝謝樹爺爺吧,那現在跟著媽媽到外面去玩吧。
隨著冬天的到來,有些樹上的葉子已經凋落,所剩無幾,而有些卻依然很茂盛。幼兒對這現象很好奇,也顯得很感興趣,因而設計了本堂課。此次課主要從三個環節著手,第一個環節是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并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來幫助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部分。并滲透落葉樹和常青樹這兩個概念,讓幼兒對大自然中其他落葉樹和常青樹有個初步的認識。第二個環節是引導幼兒聽錄音完整講述故事,著重引導幼兒感受各個角色的不同情感,鼓勵幼兒學習關心幫助他人。第三個環節是引導幼兒分角色表演,帶動幼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大膽表演。本堂課的重點在于幼兒能感受各個角色的不同情感,并大膽表現出來。難點在于對落葉樹和常青樹的認識,對中班的幼兒來說,這是兩個完全陌生的概念,包括梧桐樹和水杉樹,可能孩子都是第一次見到,因而會處于一種比較被動的狀態,如果引導不佳可能整個氣氛都會有所影響。整堂課我自己感覺整個流程還是比較連貫的,中間有些細節方面與幼兒的配合還不是很默契,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個別語句還不夠精煉,在以后教學中還有待我的改進!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四
我,是一名初一的中學生。我,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大大的耳朵,臉上笑起來的時候有兩個小酒窩,我的名字叫李尚聰。
我非常喜歡甲蟲,關照甲蟲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被甲蟲幼蟲占領的地下室變得一片狼藉,土到處都是,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盒子組成了城堡。點亮著的燈給蟲子源源不斷的提供熱能控制溫度,呵護它們的健康成長。
記得我今年過生日的那一天,早早的就起床了,很早就設想好了這一天給蟲子換土,也讓他們在今天嘗嘗“生日蛋糕”,和我一起開心一下。我和爸爸經過一個簡單的商議,立馬行動起來,我找來幾張報紙整齊的鋪在地板上,輕輕地把裝有幼蟲的盒子抱了出來,慢慢的打開上蓋,小心翼翼的將里面的土倒了出來,這時候奇跡發生了,一條條幼蟲出現在了我們的眼前,白色的身體泛著亮光看起來非常光滑,就像是用玉精雕細琢出來的一樣。有的身子蜷成了c型,像受到了驚嚇,在驚恐地努力往土里面蠕動。有的頭在土里,身子落在外面模樣搞怪,顧頭不顧腚,哈哈好笑極了。好不容易把你們放出來透透風怎么會輕易地叫你們逃走。好了現在我們要該進行查體了,我用手小心翼翼的把蟲子捧了起來放到了事先準備好的電子秤上,我的乖乖竟然有39克重!我開心極了,因為這暗示著將來會孵化出一只很不錯的成蟲。我高興的喊著“萬歲萬歲”。接下來要進行這項工作的最大工作量,那就是更換新鮮的`培養土,為了起到節約的作用,我必須首先把廢舊土中沒能完全吃完的土篩選出來。我找來篩子快速左右的來回晃動,一堆、兩堆、三堆……慢慢的我的雙臂開始酸了,額頭、鼻子尖也慢慢地滲出了汗珠,可是看到從篩子底下漏出的有用土心里并不覺得累,而是充滿了快樂。為了能讓這幫小家伙們美滋滋舒服服的生活,這些都值了。我將篩好的土與新土混合后重新放進了盒子里,輕輕地把表面拍實在面上用手指戳個小洞,把蟲子放進去,目不轉睛的盯著它,幾個伸縮之后一點一點的就完全消失了,重新回到了他適合的樂園中去了。
我能想象到它們在里面愉快的貪吃的樣子,能看到他們懶散的趴在那里擺著各種古怪的造型。我愉快的笑了笑,謝謝你們陪我過了一個非常開心的生日。在不久的將來等你們破蛹而出的時候也就預示著生命將再一次的輪回,這就是生命的偉大力量。我喜歡,因為我深愛著他們。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五
我敬愛的習爺爺,您好!我是江蘇省鹽城市迎賓路小學的一名小學生,今天終于可以跟您說說心里話,內心感到無比激動。
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到您忙綠的身影,您不是在拜訪他國,就是在開會,你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為了每個老百姓走上富裕的生活,為了世界和平而日夜操勞,我們在您的溫暖的臂彎下茁壯成長。
您提出了“中國夢”。為了民族的富強,您領導中華兒女在這條道路上努力拼搏,無所畏懼。您深入人民群眾,關心老百姓的疾苦,并提出“一帶一路”的重大提議,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作為中華兒女,我無比地自豪。
敬愛的習爺爺,您是參天大樹,為我們遮風擋日;您是一輪紅日,照耀著希望的光芒;您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
每當我看到兩鬢都變得花白卻依然保持著活力的習爺爺時,我都會滿懷激情,作為我們這些充滿活力的小學生,更應該加倍努力,不辜負您對我們的期待。
習爺爺,我生活在一座飛速發展的沿海城市,她有一個美麗而詩意的名字鹽城!習爺爺,我要說的話還有很多,如果有機會,您可以到鹽城來玩,到時請允許我做您的小導游,讓您看看我們家鄉的新變化。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六
年三十晚上,我吃完年夜飯,獨自去了老家唯一的籃球場打籃球。
球場不大。球場旁唯一的輔助設施便是幾盞不太亮的路燈。沒什么人,確切的說除了我以外,只有一個人。那人拍籃球不斷發出的“啪啪”聲,回蕩在籃球場上,顯得分外孤寂。我沒有過多理會,徑直運球走向另一個沒有人的場地。天氣很冷,一件加絨長襯衣和一件運動外套顯得十分單薄。對著凍僵的手哈了幾口氣,投了幾球,結果卻是不如人意,這讓我感到無趣。正收拾著準備回去,卻被旁邊接連幾下“咣當”的進球聲所吸引,我便蹲下觀看。
那人我竟認得。不過我并不感到意外,這一片的人都叫他阿偉,據說因為患了小兒麻痹癥而四肢運動不便,智力也低于常人。但他最特別的還是他的一種執著的習慣――無論驕陽似火,還是風寒入骨,他每天都會在這籃球場上練個天昏地暗、不“醉”不休。
看著他用他那畸形的手腳,做著各種并不靈活的上籃動作,我有些動容。又進了幾個球,他臉上平靜如水,只是單純的執著與專注。那些奮戰于nba的球星們光鮮的背后,無不是這種苦練,支撐他們精神的是熱愛。沒有熱愛,再出色的技術與天賦都不能以富有真實情感的畫面展現在大眾面前,同時也不會存在得很長久。此時的阿偉又何嘗不是這樣?他與籃球,想來是生命與健康的關系,他要用這種運動的方式,使自己的四肢更加強健一些。不管出發點怎樣,難能可貴的是他那份刻骨銘心的熱愛與堅持啊!
想到這,我重新拿起球,小跑著入場。不遠處,燈火闌珊,發出的幾顆煙火炸散開來,照耀著兩位籃球少年攻防的場景。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七
爺爺與孫子之間的親情無疑是一種寶貴的紐帶,他們之間的相處互教互學,不僅增進了感情,也給了孫子寶貴的人生經驗。其中,爺爺教孫子學習的經歷更是讓孫子受益匪淺。下面,我將介紹一些爺爺教孫子學習的心得體會,以及其中的啟示。
第二段:爺爺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爺爺常常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他經常讀書,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學習進步,更著眼于孫子的成長。爺爺告訴孫子:“讀書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提高自己。”爺爺每天讀書的場景感染了孫子,孫子也逐漸開始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在爺爺的影響下,孫子初學讀書不過是親密地翻翻書頁,熟悉書本;后來漸漸學會認字、讀句子,甚至能背誦一些經典的詩詞。爺爺的學習態度成為了孫子的榜樣,引導孫子探索知識的奇妙。
第三段:爺爺鼓勵孫子積極思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爺爺教育孫子,強調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注重培養孫子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爺爺鼓勵孫子多問問題、多思考,培養他對于問題的敏感度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爺爺告訴孫子:“只有提出問題,才會有更多的答案,才會進一步掌握知識。”孫子在不斷探索中發現,學習并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和生活智慧,這讓孫子對學習更加感興趣。
爺爺深知學習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性,因此他注重教孫子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爺爺教孫子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教他如何閱讀教材、做筆記以及歸納總結;更重要的是告誡孫子要有耐心和毅力。爺爺常說:“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和堅持。”經過爺爺的教導,孫子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了。
通過爺爺教孫子學習的過程,我深刻體會到了爺爺的教育智慧。爺爺以身作則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孫子積極思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孫子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這些教育方式不僅適用于孫子,更具有普適性。對于任何人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的思考能力、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都是至關重要的。爺爺教孫子學習的心得體會給予了我很多啟示,讓我明白了學習的真正意義和方法。
總結:爺爺教孫子學習的經歷,充滿了愛與智慧,為孫子的成長提供了重要的指導。爺爺以身作則,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鼓勵孫子積極思考,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培養孫子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這些經驗不僅適用于孫子,也對我們每個人都有啟示意義。在學習中,我們需要始終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和進步。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八
(6月3日星期四)。
我爺爺今年七十七歲了,印象中,他是一個酷愛學習的人,
每次爺爺奶奶到我家度。
近幾年來,奶奶的身體不好,爺爺奔波擔心,性格也沒有了我小時候的樣子。只是悶坐在沙發中,半天也說不出一句話。前些日子,我又回了趟老家,聽奶奶抱怨說,爺爺對象棋的癡迷不減反增,一玩起來就忘了時間。我在暗地里偷笑了好幾回,心說,或許只有在棋盤上,才能看見爺爺當年的影子。
上個。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九
敬愛的習爺爺:您好!
盛世喜迎十九大,億萬少兒心向黨。令人矚目的十九大即將隆重召開,此時此刻,您應該夜以繼日、殫精竭慮、最為忙碌吧!此時此刻,心潮澎湃的我要把萬般感激凝成一句心里話向您匯報:“謝謝您的英明領導,讓我們的學習生活有了如此日新月異的變化!”
繼往開來譜新篇,中國夢想早日圓。可親可敬的習爺爺,請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點時間,來看一看如東令人驚喜的巨大變化吧!
祝您身體健康,節日快樂,帶領13億人民早日實現中國夢!
敬禮!
永遠崇敬您的小學生:湯子豪。
2017年10月1日。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
寒假中,我和小伙伴們開展了“沿著習爺爺的足跡,尋訪美麗杭州”的主題實踐活動。
習爺爺說過:這里秀美的山水,這么勤勞的人民,這里悠久的文化,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山美水秀,西湖更是上蒼的饋贈。習爺爺果然目光敏銳,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哦!
在杭州西湖博物館,我們認真聽,仔細看,不斷地發問,不斷地驚嘆。我們邊走邊看,沉醉在西湖的美景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中,深深地懂得了習爺爺所說“還湖與民、還園與民、還景與民”的真諦!
站在城市陽臺,鳥瞰整個錢塘新城,我們發現這里有好多設計新穎的建筑,是在市區可能不到的哦!空曠的城市陽臺正是欣賞錢江新城風景的好地方。爸爸媽媽們告訴我們:錢塘新城規劃總面積有20。98平方公里呢!好大啊!我們聽得嘴巴都要吞下一個鴕鳥蛋了!
下一站是杭州市城市建設規劃館。在這里,我們了解了杭州的城市變遷,也有點明白什么是沿江開發,跨江發展。十八大以來,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杭州正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
一座美麗的城市,怎么能少得了美麗的人呢?看過杭州的山山水水,我們又來到浙江省農科院社區,尋訪身邊的道德模范——浙江省農科院退休職工,江干區道德模范,獻血媽媽宋益梅阿姨,聽她暢談自己54次獻血史。宋阿姨說,十八大以后,杭州更重視道德模范對市民的引領作用,也希望我們長大后也能多多參與公益事業。我們忍不住摸了抹宋阿姨的手臂,發現她獻血的地方已經凹進去一塊,摸上去非常粗糙。宋阿姨真了不起啊!
獻血是送給長大的自己最好的禮物,等我18歲成人的時候,我也要去獻出自己的熱血,讓杭州因我而變得更美麗!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一
爺爺在不久之前永遠地離開了我,但他的精神卻沒有隨著爺爺的離開而消失,而是深深地埋在我心里。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里,爺爺帶我去菜場買兩個西瓜,準備給大家消消暑,降降溫。那個賣西瓜的是一個看上去挺老實憨厚的老農民。爺爺仔細挑了兩個大西瓜,那個老農稱了稱告訴爺爺二十元五角,那個老農說:“大哥,這是自己家種的,就給二十塊吧!好吃以后再來買啊!”爺爺笑著掏出一張百元大鈔給了那個老農,那個老農準備給爺爺找零錢時,爺爺看見了自己的老朋友,就讓老農把錢找給我,自己就去敘舊了。
那個老農可能眼睛不太好,給了我兩張五十的,一張十元的,我當時高興極了。當天晚上,我把錢給爺爺時,樂呵呵地說:“爺爺,你瞧,那個賣瓜的多找了我們三十元,多好啊!”爺爺一聽,臉色大變,大聲對我吼道:“好什么好?我平時怎么教你的?做人要誠實嘛,人家那個賣瓜的也不容易,你怎么可以這樣?我真是白疼你了。”說完把錢一把搶了過去,就騎了個自行車拉著我去了菜場。
我們到了菜場,找到了那個賣瓜的攤位,可是人已經收攤了。爺爺說:“我們明天再來吧!”第二天一早,我就被爺爺從被窩里揪了出來,爺爺還振振有詞地說:“這就是不誠實的代價。”這一天,我們終于等到了那個賣瓜的老農,爺爺說:“朋友,真對不起,我孫女不懂事,昨天買瓜時,您多找了我們三十元,我孫女也沒說,真對不起,今天,我把錢給你送過來了,希望你能原諒!”那個老農樂呵呵地說:“謝謝你,現在像你這樣的好人已經不多了,真的很謝謝你啊。”
爺爺的那種精神真的值得我學習。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二
時間過去了,那段對爺爺的感情卻依然存在。
——題記。
爺爺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不知道去享樂,只是很快樂很辛苦的'勞累了一輩子。
小時候。
小的時候,爺爺經常告誡我要勤儉,要自立更生,不要依靠別人。吃飯時,米粒掉在地上,爺爺都讓我撿起來吃了,那時候不懂事,認為是不對的。不講衛生,不利于健康,而現在回想起,小時候真是自己錯了,應該向爺爺學習爺爺做的很多,很值得學習。
長大了。
小時候總盼著長大,自己長大了,爺爺卻老了每天看見爺爺一拐一拐地走路時,心里特別不舒服。沒過多久,爺爺躺在了床上。
爺爺有了老年癡呆癥,我和爸爸輪流守護在爺爺身邊,那段日子,我覺得一點都不累,因為爺爺給我的太多了,此生也還不了,便很努力的陪伴著爺爺。
有一天,爺爺拉著我的手笑著說:“人啊,到了死之前,還要連累著別人,早點死就好了。”我吃了一驚:“爺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您為了我們奮斗了一生,到了最后難產還不該歇會兒嗎?”“可是我連累了你們啊!”
眼淚潤濕了雙眼,無語。
那天還是來臨了,爺爺閉了眼,嘴唇略帶微笑,真的希望爺爺在那邊能快樂地生活,不要再如此勞累。
現在。
處于青春期的我,懂得更多了,回想起以前爺爺對我的微笑,以及那段為爺爺守護的那段時間,我懂了,懂得了很多,爺爺那種無私、節儉、辛勞的精神值得我去學習,應該好好學習。
從爺爺身上,我懂得了很多,那些道理既簡單又深奧。簡單,因為每個人都懂都經常掛在嘴邊。深奧,因為很少有人理解這些,因為一旦有了這些就要對家人負責,就因為你長大了。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三
時間過去了,但對爺爺的感情依然存在。
——銘文。
爺爺是本地農民。他不知道如何享受自己,但他一生都很快樂,也很累。
童年。
我小的時候,爺爺經常告訴我要勤奮,要自力更生,不要依賴別人。吃飯的.時候米飯掉地上了,爺爺讓我撿起來吃。當時我不懂事,覺得不對。講衛生不健康。現在想想,我小時候真的錯了。我應該從我爺爺那里學到很多東西。值得學習。
長大。
小時候,我一直很期待長大。長大后,爺爺老了。當我看到我爺爺每天一瘸一拐的時候,我覺得很不舒服。不久,爺爺躺在床上。
爺爺得了老年癡呆癥,我和爸爸輪流守護著他。那段時間我一點都不覺得累,因為爺爺給我的太多了,我這輩子也回不去了,所以我努力陪著爺爺。
有一天,爺爺拉著我的手笑著說:“人啊,在死之前,要為別人擔心。早點死就好了。”我吃了一驚:“爺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你一生都在為我們而戰。生完孩子不應該休息一下嗎?”“可是我跟你有過節!”
眼淚濕了眼眶,說不出話來。
那一天就要到了。爺爺閉上眼睛,微微笑著。我真的希望爺爺能在那邊過得開心,不要那么累。
—一…。
十幾歲的我知道的更多。回想起爺爺的笑容和我守護爺爺的那段時光,我明白了,也知道了很多。我爺爺無私、節儉、努力的精神值得學習,應該好好學習。
我從爺爺身上學到了很多,那些道理簡單而深刻。簡單,因為大家都知道,也經常談起。很深,因為很少有人懂,因為一旦有了,就要對家庭負責,因為你長大了。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四
咦?爺爺怎么又不見了,我和姥姥四處張望,不遠處,公園里的書攤中,一個戴著灰色鴨舌帽,扁扁黑邊眼鏡的胖老頭兒映入我的眼簾,“姥姥快看,爺爺在那兒看書呢”,“就知道和他逛不到一塊兒”,姥姥嘟噥著。
爺爺就是這樣,只要看見書,就像鐵塊碰到了磁力十足的磁鐵,不由自主的'就被吸了過去,我都習慣了。
爺爺愛學習,可是出了名的。記得有一次,我和爺爺回老家,爺爺小時候的好朋友王爺爺,聽說爺爺回來了,趕來找爺爺聊天。王爺爺告訴我,爺爺可是村里考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想當年,爺爺家里窮,買不起多余的紙和筆,爺爺想多做練習可怎么辦呢?他開動腦筋想了個辦法,在家里的后院找了個地方,用手把一小片土地抹平——當紙,找來小木棍一根——當筆,物美價廉、純天然、無污染,可以反復使用的“練習本”就做成了,爺爺每天只要有空,就會迫不及待的去找“練習本”一塊兒“玩”,爺爺從此樂在其中……。
時間過得真快,爺爺退休了,可我看他比上班還忙呢,每天早早起床,吃過飯,就興沖沖的提著他自制的水桶和地板水寫筆向附近的公園出發了。公園里有一片平整光滑,鋪著灰色四方形地磚的廣場,爺爺和他新結識的伙伴一起練起了地板書法。不僅練字,還能鍛煉身體,結交有共同愛好的朋友,難怪爺爺天天樂呵呵的像個孩子。
爺爺還與時俱進,又學起了英語,吃過晚飯,爺爺頻道,嘰里呱啦英語,準點播放,雖然磕磕巴巴,但每天堅持,從不間斷,遇到不會不懂的地方,他還用筆標注出來,然后用網上的英語詞典進行查詢,直到學會為止。最近,我背誦英語時,爺爺總像個好學的小學生一樣,湊過來和我一起背誦。我發現,自從多有了個爺爺同學,我背起英語來既輕松又快速,真是神奇。
和爺爺聊天,我好奇的問爺爺“您都這么大年紀了,學英語有什么用呢?”,爺爺笑呵呵地拉著我的手說:“活到老,學到老,書中藏了許多的樂趣,等著我們去找呢!”
我瞪大了眼睛,若有所思的望著爺爺……。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五
爺爺在不久之前永遠地離開了我,但他的精神卻沒有隨著爺爺的離開而消失,而是深深地埋在我心里。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里,爺爺帶我去菜場買兩個西瓜,準備給大家消消暑,降降溫。那個賣西瓜的是一個看上去挺老實憨厚的老農民。爺爺仔細挑了兩個大西瓜,那個老農稱了稱告訴爺爺二十元五角,那個老農說:“大哥,這是自己家種的,就給二十塊吧!好吃以后再來買啊!”爺爺笑著掏出一張百元大鈔給了那個老農,那個老農準備給爺爺找零錢時,爺爺看見了自己的老朋友,就讓老農把錢找給我,自己就去敘舊了。
那個老農可能眼睛不太好,給了我兩張五十的,一張十元的,我當時高興極了。當天晚上,我把錢給爺爺時,樂呵呵地說:“爺爺,你瞧,那個賣瓜的多找了我們三十元,多好啊!”爺爺一聽,臉色大變,大聲對我吼道:“好什么好?我平時怎么教你的?做人要誠實嘛,人家那個賣瓜的也不容易,你怎么可以這樣?我真是白疼你了。”說完把錢一把搶了過去,就騎了個自行車拉著我去了菜場。
爺爺的那種精神真的值得我學習。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六
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誰為我們開創呢?是老一輩的爺爺用鮮血、汗水開創了我們今日美好的生活。老一輩的身上有著許多優秀的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如今的我們,遇到一點微不足道的困難,就怨天尤人,不是想辦法去克服,而是知難而退,萎靡不振,缺失了一種堅強不屈的精神,真是太不應該!
在萬里長征時期,爺爺們遇到多少艱難險阻呢?一條條坑坑洼洼的泥路,一塊塊潮濕危險的草地,一座座荒無人煙的大山,一個個星夜兼程的不眠之夜,加上那難以下咽的飲食,可惡的敵機炮火……爺爺有退縮嗎?沒有,而是知難而進,努力克服困難。
爺爺們當時勤儉節約。他們穿的是破破爛爛的單薄的衣服,在暴風雪肆虐的冬天,一件單薄的衣服,毫不起作用,只要那風刮得再大些,就隨時可以把爺爺身上那單薄的衣服撕扯得四分五裂。在當時那種艱苦的環境,洗衣服幾乎是一種奢侈。一件件衣服散發著又酸又臭的味道,這兒黑一塊,那兒灰一次。爺爺煩厭這一切嗎?沒有。當時爺爺還依然艱苦奮斗。爺爺當時吃的是白白的大米嗎?是令人不禁口水直流的香噴噴的紅燒肉嗎?不是,是草根,是身上的皮帶。嚼著那淡淡甜味的草根,啃著那散發著惡臭的皮帶,爺爺們認為這便是一種幸福。
正是爺爺們的一次次忍饑挨凍,正是爺爺們的一次次浴血奮戰,正是爺爺們的一次次迎難而上,才造就了我們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同學們,向爺爺學習吧,學爺爺那艱苦奮斗,克服困難,勤儉節約的精神吧。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七
我的爺爺今年六十多歲了,長得瘦瘦高高的,臉上早就有了深深的皺紋,可他不服老,“活到老,學到老”就是他的。
座右銘。
爺爺小時候家里窮,沒有錢買書看,現在他常常去書店買許多書回來。我一看,呀,這些書全都是《上下五千年》、《古文觀止》等這些古代文學史,他每天至少要讀三個小時。有一次他看書太專注,奶奶喊他:“吃晚飯了!”可是爺爺只是“哦”了一聲。我心想:爺爺平時總是第一個跑到餐桌前的,可是今天他卻遲遲不出來,是不是又“鉆”在書里出不來了?我有些不耐煩了,便去書房里大聲叫道:“吃飯啦!”他才驚醒,戀戀不舍地走出了書房,嘴里小聲地說:“我正看到精彩的地方,你卻突然喊我吃飯,真是讓我掃興。”我一聽,哈哈大聲起來:“你呀你,都成了一個‘老書蟲’了!”
爺爺不僅喜歡看書,而且還特別趕時尚呢。
前兩天我家買了臺電腦,準備給我用,可自從電腦進了門兒,我總是感覺爺有點不對勁兒。以前每天吃飯他都吃得很多,直到自己飽了為止,可自從有了電腦,每次吃飯他都是那么匆忙。奶奶問他:“要不要添些飯?”他一邊吃一邊回答:“不用,不用,這么多已經夠了。”吃好飯,他也顧不上擦嘴,徑直走向書房,嘴里還小聲嘀咕:“肯定已經有很多人評論我的博客了。”他還以為瞞得過我的耳朵,我躡手躡腳地走進書房里,看見爺爺正興致勃勃地看博客,還一邊自言自語:“這篇博客不錯,我來寫個評論,再點一個贊。”我忍不住笑了出來,爺爺轉過身看見了我,連忙把電腦合上。我笑著說:“別裝了,我都看見了。”這時,他的臉“唰”地一下,紅得像個大蘋果似的。他不好意思地說:“看著別人寫博客,我也試著玩兒,玩兒。”
“孫子,快來!”猜都不用猜,他肯定是在寫博客時,又有幾個字不會打了,先不跟你說了,我要當我的“小老師”了,關于愛學習的爺爺的其他事兒,我下次再跟你說喲!
向爺爺學習(優秀18篇)篇十八
今天下午送走前來看望爺爺奶奶的親戚之后,我就去了管炳圣爺爺家,我在之前的日記里經常提到他,他是我們最敬佩的人,管炳圣爺爺畢生致力于推廣h記事業,“為了多一個人書寫日記”可謂煞費苦心,據說他自己從寫日記中受益,義將自己的有益經驗傳授給我們,正如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的老師教會了我寫日記,我又傳給了我的學生們。”這挺樸素的一句話中包含著多少更深層次的東西?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卻懷有布施天下普渡眾生之心,就在三尺講臺數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從事這天底下最崇高的'職業,用自己的一張嘴和整個人格來精心雕琢每個孩子的心靈,正所謂言傳身教,正所謂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管炳圣爺爺曾經是我爸爸和我的老師,教過我勞動技術,雖然我只在百尺河初中上了不足兩周的課就轉學到城里了,對百尺河初中其人其事并沒有多少記憶,但對這位老師有著深刻的印象,雖然在正式課堂上他只給我上了一節課,當時勞技課每周一節,到現在我還記得他說我們“七七相會”,還記得他說:“我的老師教會了我寫日記,我又傳給了我的學生們。”瞧,走到哪里都不忘推廣日記,其對日記事業的癡迷可見一斑,說實話,我對當時的勞技并無多少印象,但日記卻在心里扎了根,初中時我就在爸爸的影響下開始寫日記,但經過管老師這一分析指導,也更加堅定了我寫日記的信念,當時管老師說日記是最忠實的朋友,日記能幫助人成功,說實話當時對這些話似懂非懂,認識并不深刻,只是懵懂地記住了,后來再回想起來才對這些話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也體會到管老師的用心良苦。
管老師從三尺講臺退下來之后,已為教育事業傾盡心血的他本應該擺弄擺弄花草、下下棋、抱抱孫子,安享天倫之樂,卻始終不忘發揮余熱,退而不休,繼續搞起了他的日記事業這個老本行,他的目標說簡單是不難,為了多一個人寫日記,說復雜可真不簡單,將日記普及全國,推向全球,管老師就為了他這簡單而又復雜的目標爭分奪秒,不舍晝夜地操勞著,發表了《日記宣言》,日記萬里行,向全國二十幾個省市中小學生講日記。這不去年又開始熱心我村公益事業,在自己的事業之上節外生枝,如火如荼地搞起了修譜立碑“活動”,為全村管姓人家修立族譜,尋根問祖,歷盡辛苦終于修成正果,把失散他鄉的祖宗靈魂牌位請回本村并為之立碑。眾所周知,修譜活動任務繁重但意義重大,對老對少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功德無量。這個我們應該形成共識,村里人紛紛出錢出力以示支持,一時間形成全村互動、高度和諧的大好局面,此次修譜立碑活動,就我個人目前的認識水平而言,是值得高度肯定和贊賞的,修譜雖然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但確有重大的精神文化意義,它至少有助于提升家族凝聚力,維護家族團結,增進互信,了解家族的歷史變遷給后人以借鑒和啟迪,有利于思想和文化的傳承,這是惠及子孫后代的大好事,國家尚且需要歷史傳承,家族就更加需要了。管老師在此次修譜立碑活動中貢獻極大,付出極多,理應得到我們的尊重和支持。
管炳圣老師功德無量,我向管老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