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心得體會的寫作不僅能夠總結過去的經驗,還能夠為未來的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教師心得體會范文三:如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一
星期一下午,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宿遷最美鄉村教師的視頻,我被他們的一個個動人的事跡所感動。鄉村“最美教師”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廣大教師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
“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讓我深有感觸,看著那一個個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卻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這些鄉村教師,在不同的環境中,卻發揚著最偉大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正是對教師高尚師德的最美好的詮釋。
比如陸沖老師晚年的堅守與堅持,拖著帶病的身體也要給孩子上好每一節課。陸寒老師為了給畢業班的孩子上好課,寧愿推遲自己的看病時間。還有的老師不顧艱辛,也要給殘疾兒童帶去漢字語言的魅力提及這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不管是什么條件,他們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為了孩子。他們為了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為了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本領,他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無論是一舉手一投足,都讓學生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向他集中,我想這大概就是教師的個人魅力吧。
什么叫“蠟炬成灰淚始干”,什么叫“春蠶到死絲方盡”,最美鄉村教師就是最真實的寫照。真的非常感謝那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惠及他們的學生,更激蕩著我們做老師的心靈。雖然我知道這樣的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起碼做為我的一個奮斗的目標。我知道在我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有更多的'困難等著我!但我本著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心!一定會克服這些困難,在教學領域更上一層樓。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是有個小男孩在海邊的沙灘上不斷撿起擱淺的魚,一條條地放回大海。大人問他,你又不能把魚兒全部救起來,你這么做誰在乎呀?小男孩撿起一條魚說:“我不能救起全部的魚,但我能救起這一條,這條魚在乎!”“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
盡可能的幫助每一個孩子實現夢想。從那股求知的欲望開始,從那份學習的拼勁開始,從那向往的眼神開始。想想這些孩子,他們需要我們的手。今后,我要以他們為榜樣,讓他們的精神時時刻刻鞭策激勵我自己。面對壓力、困難絕不退縮、不逃避,要將其化為工作的動力,勇往直前。
在提升自身文化修養、教學能力的同時,更要時刻想著孩子們。要在務實求真的工作中,力求創新,讓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在我的沐浴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二
教師是塑造年青一代靈魂的`工程師,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所謂責任越大,壓力越大,面臨著科技發達、廣泛的新聞輿論,教師的行為舉止受到廣大群眾的矚目。
在學校的安排下,我在假期觀看了由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頗有感觸,他們無私的奉獻自己,不求回報,感動在座的所有觀眾,同樣身為鄉村教師,面對這些“最美鄉村教師”自身有些慚愧,因為我并沒有為教育、為學生付出那么多,而社會卻給了我很多,他們是永遠的學習榜樣。
短短的稱呼,隱含著背后種種的含辛,一根小小的粉筆,夾在斷臂之間,馬復興做到了。白馬相依相伴、長期冒著生死,徐德光用五年的時間一刀一刀的劈出學生的學習之路,37年的堅守,20萬公里的跋涉的艱辛,他在孤獨、等待、忍耐著。在泥濘的雪山上尋求道路,8年的青春,阿力甫夏依那亞提汗用雙腳為600多個牧民的孩子走出了一條求知之路。
正如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所說:鄉村教師所扮演的是:一個就是基礎中的基礎,一個就是基礎中的錚錚塔尖。這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在偏遠的貧困地區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熱情,用自己的汗水為農村孩子們開啟求知之路,開啟通往幸福的大門,給這些農村娃帶來希望,帶來光明,讓他們可以走出大山,擺脫貧困和無知。
在讀完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更深深地感受到當一名好老師的最基本條件就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節,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總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從今以后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學生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經過假期的學習,名師的經驗體會,開啟了我智慧之門,最美教師的付出,引發起我的認識與反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要以他們為楷模做到一下幾點:
首先,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并不存在好與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為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差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后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才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其次,必須了解學生,學生既是管理的對象,也是管理的主體,教育的過程是師生之間不斷交流的過程,既有各種信息的發出和反饋,又有情感的相互交流。教育學生的前提是理解學生,理解學生的前提是了解學生。所以,一切當從“了解”開始。如果老師不能了解、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就會增加施教的難度。無數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創設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或教育氛圍,是使德育“入心”、“入腦”的基本前提。而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就要盡力開啟學生的心靈之門,感受著學生的感受。
最后,必須做到愛崗敬業,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只有對職業的熱愛,才能全心全意的投身進去,用這股熱誠去教書育人,去開啟學生的知識大門。如果為了鐵飯碗而從事教師行業,教書的積極性就變得被動和應付。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三
20xx年3月9日,冒著漫天飛雪,我來到了雙城市忠直中學會場,參加新任骨干教師師德培訓活動,有幸見到了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木蘭縣東興鎮五一村西二屯劉效忠老師,一位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他的行為也許比不上陶行知,比不上一個個偉大教育家有影響力有作用,可是他用他那執著的敬業精神卻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看了宣傳片以后,聽了劉老師題為《用愛為孩子搭起登天的梯》專題演講,劉老師用樸實的話語,詮釋著他對教育的熱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的執著。三十一載,他像田野里蒲公英一樣樸實,在大山里一年復一年用青春與愛放飛著山里娃娃的希望。
一位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31年來默默地用行動創造了一個奇跡:31年來西二屯沒有不入學的適齡兒童,沒有中途輟學的學生,只有二十幾戶的西二屯先后有18名學生考入全國統招大學。問他為啥能留在大山里一呆31年,想了半天,剛剛獲得中國最美鄉村教師稱號的劉效忠只說了句“我是名老師!”三十一載,他像田野里蒲公英一樣樸實,在大山里一年復一年用青春與愛放飛著山里娃娃的希望。
一間普通的土坯房,二十多張修了又修的桌椅,這就是劉效忠與他的學生們的教室,這間教室唯一特別的地方就是前面懸掛著四塊黑板。因為他一個人要教四個年級的學生,一個人、一間教室、四個年級,就這樣堅守了31年。
回想起當年如何當上教師,劉效忠至今歷歷在目。那時候西二屯是木蘭縣東興鎮最北端深山里一個有著二十幾戶人家的自然屯,如今這里和外界的聯系依然是那條沿山靠湖的鄉間土路。31年前這里更是教育的盲點,屯里的孩子要想念書就得翻山越嶺十幾里到五一村小學,春夏的湖水一漲交通就斷絕了,這里幾乎就是孤島。1980年,西二屯也設了教學下伸點,可誰來當老師卻成了大難題。鎮總校和五一村的領導瞄上了本村唯一的“知識分子”、初中畢業的劉效忠。看到滿屯亂瘋亂跑的孩子,看到鄉親們無奈的眼神,他走上了講臺,成了一名鄉村教師。
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差,交到劉老師手里的學校只是兩間四處透風,冬天不暖、夏天陰冷潮濕的小土屋,一塊大黑板、兩盒粉筆、四五張缺胳膊少腿的桌椅。劉老師從自家拿來木板、釘子把桌椅修好,從村里要來報紙帶領學生把墻棚裱糊一新,自費買來玻璃和油漆把門窗裝飾一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西二屯下伸點小學教室明亮起來了,國旗飄起來了,小操場平坦了,鞍馬、單雙杠、籃球架豎了起來。草房每年的秋天都要拉土和泥抹墻,31年來學校的抹墻活就成了劉老師的“必修課”。
從走上三尺講臺的那天起,劉效忠就成了屯里掙錢最少工作最忙的人,每天上課、備課、批作業、家訪,劉老師家那盞燈總是最晚熄的。學生們的年齡參差不齊,班級是四組復式,而上課的只有劉效忠一個人,31年來形成了特殊的課堂:四塊黑板代表四個年級,一個年級在上課時,其他三個年級則在“小助手”的監督下自習。
采訪中,劉老師幾次拿出一個皺巴巴的筆記本,上面記錄著他教過學生畢業的大學、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二十幾戶人家的西二屯,先后有18名學生考入全國統招大學。
在中央電視臺的演播大廳里,劉效忠作為十名全國最美鄉村教師之一,為他頒獎的是他的學生魏茂嶺,小魏20xx年畢業于x航空航天大學,就職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參與了神舟八號的設計。典禮上,魏茂嶺幾次哽咽,深深為老師三鞠躬。
當年家境貧寒的魏茂嶺家,父親要外出打工,就把重病在床的奶奶交給了年僅9歲的魏茂嶺,中斷了孩子的學業。劉效忠了解情況后,一天跑了魏家五六次,最后告訴孩子爸爸,可以為魏茂嶺開設“機動課堂”,照顧奶奶為主,隨時可以來上課,隨時可以放學,落下的課程劉老師親自登門為孩子補上。就這樣魏茂嶺堅持完成了學業。前不久在寫給劉老師的感謝信中,他這樣寫道:“我慶幸我生在那個小山村,我更慶幸這個小山村有劉老師,我有幸成為您的學生。您不是知識最淵博的一個,但您是第一個扶我走上知識臺階的人。我對老師的感懷更是因為他曾善待了一顆童心。當年我是一個極不起眼的孩子,穿著平常,長得瘦弱不堪,因為家庭困難幾度輟學,都是您一次次把我牽回課堂。那天老師在講臺上特別鄭重地宣布我考了第一名,而且我考了102分。這多出的2分帶給了我多少自信、感動和夢想。今天的我擁有的成績,與我的啟蒙老師您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在地處偏僻的山村,是您這樣一名敬業愛崗的好老師,把很多我們這樣的農民子弟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個從小立志、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才。老師,您是我一生的恩師。”
劉效忠老師家里有老有小,但為了學校里的孩子們,他幾乎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父母和妻兒。作為他的妻子,雖然有怨言,但卻理解他,承擔了照顧家人老小的重任,并包攬了所有家務活,以便讓劉老師將更多的心思和時間花在教學和培養孩子上。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四
“最美的鄉村教師”這個響亮的稱號已經震撼全國、傳遍大江南北,為我們教師群體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也是激勵自己奮勇向前的強大動力。
鄉村教師是一個光榮又普通的職業,擔負著傳播知識、普及教育、培育農村人才的基礎工作。而他們的生活環境、工作條件比起城市要差許多,會遇到不少城市人難以遇到的困難,“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的入圍者,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贏得了眾人的好評與贊美!這些老師身上體現的可貴之處是非常值得自己學習的。
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實實的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校園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最美教師,美在團隊。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譜寫了這曲感人的贊歌。向她們學習,就要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強化團隊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強化工作的合力,為教育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通過學習,自己決心以“最美教師”為榜樣,不但要將他們的精神內化于心,更要實踐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去。愛生如子,這是“最美教師”精神的真實寫照,也是自己以后前進的夢想。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五
無怨無悔把最美的花樣年華獻給教育事業,學校“外來娃”真實地感受到這位“外來姐”校長沉甸甸的大愛。學生家長為生計早出晚歸,她把“所有能代替家長做的,都盡可能代勞”,她放棄假期,走訪每一個學生家庭,以行動教會家長“陪伴,是的教育”;她帶著學生走出出租屋來到廈大校園,告訴他們生活不可能是永遠的蝸居,還有夢想和遠方;她在學生罹患重病、家長幾乎想放棄治療的時候募集善款近30萬元,用深沉的愛挽回了孩子的生命。在一所學生全部為外來娃的民辦學校里,她用“愛”詮釋“什么是最美教師,什么是的教育”。
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學生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外來娃”。3年前只有28歲的劉_被任命為華銳學校校長,成為廈門市湖里區最年輕的校長。她雖然在民辦學校工作,但都比公辦學校的同行們付出的更多。單說家訪一事,她都做了不下200次,剛開始時劉_也和其他老師一樣以為只要和家長用手機溝通就可以了,后來還是覺得到他們家里走走看看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為了詳細了解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劉_那著學生的花名冊一家一家地家訪。學生家長都是進城務工員,工作難度可想而知。通過家訪劉_成為了家長的知心朋友學生的結實靠山。對于學生她還經常“管”到家,有一陣子她租的房子比較大,每逢周末她都請附近的學生到她家寫作業買菜炒菜。有人勸她:“你身為校長親自家訪,還做飯給孩子們吃是不是太認真了?”她說:“他們都是跟著父母來到城市,蝸居在城市的角落里,只有在學校才能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5月11日5年級的一個學生血癌復發,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對于外來的家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無奈的家長只能放棄治療,劉_說:“絕對不能放棄”。劉_向全校師生家長社區發起募捐。現在孩子已經度過難關。她為了讓“外來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每年她都組織6年級的學生到廈門大學,瞻仰偉人雕像,參觀廈大校史館,過一天準大學生的日子,感受大學的文化氣息。
劉_她不僅把教師當成一種職業,更是當成了一種一生的事業。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六
星期一下午,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20xxx最美鄉村教師的視頻,我被他們的一個個動人的事跡所感動。鄉村“最美教師”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廣大教師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
“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讓我深有感觸,看著那一個個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卻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這些鄉村教師,在不同的環境中,卻發揚著最偉大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正是對教師高尚師德的最美好的詮釋。
比如陸沖老師晚年的堅守與堅持,拖著帶病的身體也要給孩子上好每一節課。陸寒老師為了給畢業班的孩子上好課,寧愿推遲自己的看病時間。還有的老師不顧艱辛,也要給殘疾兒童帶去漢字語言的魅力提及這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不管是什么條件,他們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為了孩子。他們為了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為了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本領,他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無論是一舉手一投足,都讓學生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向他集中,我想這大概就是教師的個人魅力吧。
什么叫“蠟炬成灰淚始干”,什么叫“春蠶到死絲方盡”,最美鄉村教師就是最真實的寫照。真的非常感謝那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惠及他們的學生,更激蕩著我們做老師的心靈。雖然我知道這樣的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起碼做為我的一個奮斗的目標。我知道在我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有更多的困難等著我!但我本著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心!一定會克服這些困難,在教學領域更上一層樓。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是有個小男孩在海邊的沙灘上不斷撿起擱淺的魚,一條條地放回大海。大人問他,你又不能把魚兒全部救起來,你這么做誰在乎呀?小男孩撿起一條魚說:“我不能救起全部的魚,但我能救起這一條,這條魚在乎!”“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
盡可能的幫助每一個孩子實現夢想。從那股求知的欲望開始,從那份學習的拼勁開始,從那向往的眼神開始。想想這些孩子,他們需要我們的手。今后,我要以他們為榜樣,讓他們的精神時時刻刻鞭策激勵我自己。面對壓力、困難絕不退縮、不逃避,要將其化為工作的動力,勇往直前。
在提升自身文化修養、教學能力的同時,更要時刻想著孩子們。要在務實求真的工作中,力求創新,讓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在我的沐浴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七
鄉村“最美教師”阿里泰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廣大教師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阿里泰和靜巴音布魯克人,阿力太16年孤身獨騎,走遍兩萬平方公里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冬天踩冰踏雪,忍耐饑寒;夏天趟過湍急河流,多次遇險,共家訪4000余次,去過3000多名學生家中,經過她的啟迪,有1000多名學生鼓足勇氣,走出草原,50多名學生走進高等學府。作為同行,第一次聆聽她的事跡,第一次為家鄉有這樣的老師而感動,是他這樣一群老師托起家鄉的教育,教會了草原深處孩子做人做事,讓他們知曉了感恩,讓他們背靠草原也感之幸福。
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
最美老師,美在責任。阿里泰工作16年,固守著自己對學生的關愛。一心鋪在學生身上。無私的把自己的愛全部給了草原里的學生。家鄉的學生身上。向她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草原的.牧民們,時至今日有些仍然過著追逐水草,浪跡天涯的生活。他們把孩子托付在一所孤零零的學校里,便數月不知所蹤,杳無音信。對于失去親情的孩子們來說,廣闊的草原成了感情的監獄。節目里,孩子眼角的淚水宛如夜空中的星星閃爍;他們的哭泣仿佛草原上孤獸的哀鳴。我猜正是這夜晚的哭泣聲,讓阿力太無法安睡罷,才會造就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家訪旅程。向她們學習,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我決心以最美教師為榜樣,奮發有為,開拓進取,做無虧與心得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第三是是實實在在為學生服務。
阿力太不但要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還要料理好學生的吃喝拉撒。她像關心自己的孩子那樣關愛著學生。給學生洗頭,洗衣服。學生生病時,她徹夜操勞,買藥喂藥;冬天一些分困家庭學生穿不上保暖衣,她總是自己掏腰包為學生買棉衣,擔心學生發育時期營養不良。她時常改善學生的伙食。20xx年,為能更好的照顧學生,她搬到了學校宿舍。開始以校為家,對于孩子來說,阿力太老師就是他們的母親。20xx年,她說服自己的丈夫調到巴音布魯克寄宿制學校當廚師。在她看來,孩子們能在成長期得到伙食照顧十分關鍵。她所有的選擇里,最先想到的,始終是她的學生們。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到了阿力太善良的內心世界和對教師職業的無限忠誠,作為同行我深深地被阿力太老師的優秀品質所打動,作為基層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要把阿力太愛崗敬業精神不但要內化于心,更要踐行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去,尤其融入到轉變工作作風服務群眾的活動中,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服務。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八
一、立足本質,對學生獻出一片愛心。托爾斯泰說過:“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么他是個好教師,如果教師對事業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于任何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的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了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父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二、對工作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最美的教師堅持樸素的工作作風,一心撲在教育事業,我們也應該做到這幾點:引用衢州市委書記趙一德三句話進行了概括。第一是學習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三、學習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實實的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四、學習甘于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團隊。正是因為學校的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才共同譜寫了這曲感人的贊歌。向她們學習,就要增強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強化團隊精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強化工作的合力,為衢州兩個崛起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們要以她們為榜樣,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們面對的學生特殊,這就更需要我們拿出一顆“慈母之心”,循循善誘,對學生要耐心細致的去做,去為這些學生服務。就是要學習他們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甘于奉獻、團結互助的精神。“最美教師”這個響亮的名字已經震撼衢州、感動浙江、傳遍全國,為全體老師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是激勵我們團結拼搏,奮勇向前的強大動力。
總之,我要以最美教師為榜樣,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水平,更新觀念,努力鉆研業務,愛崗敬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得工作,為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文章三:
學習了“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我的心久久未能平靜,看著那一個個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卻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這些鄉村教師,在不同的環境中,卻發揚著最偉大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正是對教師高尚師德的最美好的詮釋。
提及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無論是身體殘疾,還是在大山底下堅守了三四十年,還是自己一人扛著整個學校的擔子,既當老師,又當學生的炊事員、管理員、維修工,還是為了那些可憐的孩子,錯失了美好的愛情……不管是什么,他們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為了孩子。他們為了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為了讓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他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用自己的知識、自己的愛心與責任心譜寫著一曲又一曲動人的樂章。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
第一是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第二是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實實的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第三、學習他們敬業愛崗、高度責任感、使命感。敬業與愛崗都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使命,教師只有愛這個職業,才能珍惜這個職業;只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才能不辱于使命。教育不是一人的事業,而是整個中華民族的事業,因此教師要具備高度責任感、使命感,把這個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敢于擔當、勇擔重任、盡心盡責,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總之,作為在教育事業中默默無聞的我們,更應該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去關愛那些需要關注的孩子。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當他們犯了錯誤時,我們給予耐心的批評教育;當他們取得進步時,我們給予他們莫大的鼓勵。愛生如子,這就是教師精神的真世界寫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九
近段時間,學校組織我們全體教師認真觀看了“濟源市最美鄉村教師”的視頻,細細閱讀了每位教師的典型事跡材料,使我認識了十位最美麗的鄉村教師一個與大山為伴、守望13年的教師段永濤、傾注心血于濟源,誓把大峪變“新鄉”的鄉村教師婁利偉、走過36年講臺歲月的鄉村教師張青春,以及留守兒童的“貼心媽媽”陳月娥了解了他們為人師表、淡泊名利、執著堅守、默默無聞扎根于貧瘠山區和鄉村的精神。我不由地發出感嘆:他們不愧為“最美鄉村教師”這個稱號。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我中心校大社學校評上鄉村教師的王金龍老師。他的“教壇‘老愚公’育人‘好園丁’”一文我讀了好多遍。他的先進事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王老師更是我學習的榜樣。
王老師對班上的`學生無微不至地關懷,讓幾個孩子在自己家里吃住,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多么讓人感動。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像王老師這樣!對于任何學生就是一個"愛"字。以無限的真情去關愛,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不厭其煩地耐心指導,當學生做錯事的時候,指導分析讓學生知道做錯事的原因。用溫馨的語言教育學生,用父親般的愛感化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猶如父母,甚至勝于父母,真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要做就做最好!”多么認真!多么負責!最美老師,美在責任。他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他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他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地干事,兢兢業業地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王老師親自編寫盤古文化,親自寫小導游詞,培養了無數優秀的小導游,為家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不禁使我感到慚愧。讀書、學習,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將成為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真的非常感謝那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激起了我們心中的美好,讓我們燃燒起教育的熱情。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惠及他們的學生,更激蕩著我們做老師的心靈。我會行動起來,腳踏實地地向王老師學習,向所有的最美鄉村教師學習,用愛和奉獻來成就自己的教師生涯,為自己的青春增添一份無悔的回憶。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十
那是剛上任時,校領導把三年級的語文、英語分給了她,并讓她當班主任,校長強調說:“這個班有65%的學生是留守兒童,還有三個學生是父母離了婚都不監護,都是70多歲的爺奶在當監護人,情況特殊,現在學校把這個班放心地交給你,有啥困難我們一塊解決!”火一樣的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感驅使她暗下決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定當好這個班主任。
作為語文教研組組長,她在教學中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課堂教學大膽進行“改革開放”:解放學生的眼睛,解放學生的雙手、嘴巴和頭腦,解放學生的時間和空間。為了做到這些,一本本教材不知陪她度過了多少個休息的日日夜夜,不知多少次看到鏡子中試著做出各式各樣聲情并茂,這些并沒有什么,只要能看到學生們那一雙雙渴望的饑餓的眼睛,一次次地變為欣喜的滿足,她就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她努力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在教學中,她嘗試使用愉快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打造高效課堂,總結成敗,把它們記錄在案,教學時可取長補短,靈活運用。經過長期的探索,終于尋找到成功的方法:“辛勤+愛心”。在工作中,她常常把學生裝入心中在學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習中她是學生的老師;游戲中,她是學生的伙伴;行為活動中,她是學生的表率;生活中,她是學生的慈母。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活潑的成長環境。在教育學生時,她把真誠的愛,最嚴厲的愛,最慈祥的愛適度地給予學生。在課堂上,對待開小差的學生略帶責問的笑容,使他們心領神會地好好聽課;對違犯紀律的學生,給他們一個諒解的眼神,使他們感到內疚,并改正錯誤。她對學生從不吝嗇每一句表揚的話,為的是讓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角度受到不同的鼓勵。她時常教育學生時,斟酌每一句嚴辭厲語,為的是不讓幼小的心靈烙上傷痕。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她時常用自己富有兒童氣息的語言滋潤著學生的心田。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她自工作以來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帶英語、語文、音樂、書法四門課程。曾連續兩年被評為校級“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她為了提高業務水平,經常在網上看優質課視頻,多次參加中心校舉行的優質課大賽并取得鎮級第二名的成績。她所帶的班級在20xx年三鎮聯考中獲得第一名,她的教學視頻在20xx年英語微課大賽中獲得市級優秀作品。
四年的時光眨眼而過,她當初放棄了城市,選擇了農村,她不后悔這樣的選擇,她要用雙手為農村孩子們撐起一片愛的天空。冰心說:“愛在左,情在右,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這四年來,汗水、淚水、收獲、希望伴隨著她和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相信在以后的以后,她們之間的故事將更加娓娓動聽。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十一
學習了“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我的心久久未能平靜,看著那一個個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卻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這些鄉村教師,在不同的環境中,卻發揚著最偉大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正是對教師高尚師德的最美好的詮釋。
提及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無論是身體殘疾,還是在大山底下堅守了三四十年,還是自己一人扛著整個學校的擔子,既當老師,又當學生的炊事員、管理員、維修工,還是為了那些可憐的孩子,錯失了美好的愛情……不管是什么,他們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為了孩子。他們為了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為了讓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去,他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用自己的知識、自己的愛心與責任心譜寫著一曲又一曲動人的樂章。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
第一是忠于職守、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老師,美在責任。她們的責任心充分體現了對學生盡心、對工作盡職、對社會盡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她們敢于負責,敢于擔當的精神。向她們學習,就是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把崗位當作社會責任,把工作當作一種事業的追求,滿腔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各項工作,踏踏實實的干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第二是樂于助人、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對學生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堅守著可以沒有大師,沒有大樓,但絕不能沒有大愛的堅韌的信念和價值。向最美教師學習,就是要傳承中華的美德,弘揚大愛精神,本著愛人民、愛社會、愛他人的博大情,扎扎實實的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各項工作,努力把衢州打造成為充滿愛心,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城。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十二
這位叫張麗莉的年輕女教師,年方不過20多歲,她是千千萬萬女性中一個很平凡的女人,一名教師,在老師和學生心目中,她是一位非常敬業的老師。學生家長賈紅杰說:“為了帶好這個班,張麗莉老師推延要孩子,孩子懷上后又打掉了。”她固然沒有閉月羞花的面貌,在幾年的三尺講臺上,只知道埋頭教學,沒有十分感人的業績。但5月8日這天,她用被碾壓在車輪下、雙腿截肢、付出一生幸福的昂貴代價,換來了兩個孩子的安然無恙和他們家庭的幸福,這是何等的英雄渾舉呀?這就足夠了,她不顧個人安危英勇救人的行為,足以說明她不是一名平凡的老師,不是一為平凡的女性,她的高尚情懷是人生真正意義的詮釋!當那關乎個人生死命運的危急關頭,她能挺身而出保護他人的生命,非常了不起,僅這件事,便讓人肅然起敬,讓人感動的落淚。聽說在場的家長和學生都為女老師的英雄渾舉熱淚滾滾。
一個人一生只要做出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他的價值無疑得到了升華,他的人格魅力在一瞬間得到了體現。張麗莉的事跡是實打實的,無半點造假成份,她人品好,心靈美。試想,一個缺少道德和社會公德、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而痛苦之上的人,會做好事嗎?會有拋棄自我得失的崇高境地嗎?在關鍵時刻作出英雄渾舉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曾舍生忘死攔驚馬救群眾的英雄戰士歐陽海、在洪水中打撈電桿的蔡永祥、舍身炸堡壘的董存瑞、用身體堵住敵人吐著火舌的槍口,為部隊開辟道路的黃繼光等英烈的事跡,被一代代中國人廣為傳頌。
教師學習最美鄉村老師心得體會(通用13篇)篇十三
星期一下午,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20xx宿遷最美鄉村教師的視頻,我被他們的一個個動人的事跡所感動。鄉村“最美教師”身上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為廣大教師樹立了可親可敬的榜樣。
“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讓我深有感觸,看著那一個個平凡的名字,殊不知,名字的背后卻書寫著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這些鄉村教師,在不同的環境中,卻發揚著最偉大的民族精神——無私奉獻,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行動正是對教師高尚師德的最美好的詮釋。
比如陸沖老師晚年的堅守與堅持,拖著帶病的身體也要給孩子上好每一節課。陸寒老師為了給畢業班的孩子上好課,寧愿推遲自己的看病時間。還有的老師不顧艱辛,也要給殘疾兒童帶去漢字語言的魅力提及這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不管是什么條件,他們的信念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做好教育,一切為了孩子。他們為了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為了讓孩子學到更多的本領,他們不辭辛苦,任勞任怨,無論是一舉手一投足,都讓學生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向他集中,我想這大概就是教師的個人魅力吧。
什么叫“蠟炬成灰淚始干”,什么叫“春蠶到死絲方盡”,最美鄉村教師就是最真實的寫照。真的非常感謝那些“最美鄉村教師”,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惠及他們的學生,更激蕩著我們做老師的心靈。雖然我知道這樣的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起碼做為我的一個奮斗的`目標。我知道在我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有更多的困難等著我!但我本著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的心!一定會克服這些困難,在教學領域更上一層樓。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是有個小男孩在海邊的沙灘上不斷撿起擱淺的魚,一條條地放回大海。大人問他,你又不能把魚兒全部救起來,你這么做誰在乎呀?小男孩撿起一條魚說:“我不能救起全部的魚,但我能救起這一條,這條魚在乎!”“一切從零開始,從鄉村開始,從識字和算術開始。
盡可能的幫助每一個孩子實現夢想。從那股求知的欲望開始,從那份學習的拼勁開始,從那向往的眼神開始。想想這些孩子,他們需要我們的手。今后,我要以他們為榜樣,讓他們的精神時時刻刻鞭策激勵我自己。面對壓力、困難絕不退縮、不逃避,要將其化為工作的動力,勇往直前。
在提升自身文化修養、教學能力的同時,更要時刻想著孩子們。要在務實求真的工作中,力求創新,讓每一位孩子都享受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在我的沐浴下,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