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大班教案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大綱和幼兒園的教育目標,設計出符合幼兒成長需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通過閱讀以下的大班教案范文,您可以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一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和平,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感受音樂的美。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小提琴音樂、小提琴模型。
2.小松鼠頭飾、狐貍頭飾、小雞頭飾、老虎頭飾、兔子頭飾等。
3.自制大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1、導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導入主題,為故事的講述創造氛圍,讓幼兒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你喜歡音樂嗎?
(2)音樂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3)聽,你們想知道這段音樂是誰演奏的?請他出來吧。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二
1.培養幼兒熱愛和平,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感受音樂的美。
1.多媒體課件、小提琴音樂、小提琴模型。
2.小松鼠頭飾、狐貍頭飾、小雞頭飾、老虎頭飾、兔子頭飾等。
3.自制大圖書一本。
培養幼兒熱愛和平,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感受音樂的美。
1、導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導入主題,為故事的講述創造氛圍,讓幼兒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你喜歡音樂嗎?
(2)音樂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3)聽,你們想知道這段音樂是誰演奏的?請他出來吧﹗。
2、配班老師以小松鼠的身份出現,討論小提琴的外形。
3、出示大圖書中的一幅,引導幼兒想像創編故事內容。
(1)這是在什么地方?
(2)小松鼠撿到了一個大梨子他會怎么做呢?
(3)它為什么要做小提琴?
4、隨著音樂完整觀察圖書一遍,讓幼兒說自己的感受。
5、結合畫面教師講述故事一遍,并詳細分析故事內容。
(1)小松鼠發現了大梨子是怎樣做的呢?
(2)讓我們也來學一學小松鼠拉琴的樣子閉上眼睛吧!
(3)狐貍聽見了什么?它會對小雞說什么呢?
(4)獅子聽見音樂,它會怎樣做呢?
(5)種子落到地上會怎樣?
(6)假如你是小松鼠,看到那么多的梨子,你會怎么做呢?
6、運用多媒體欣賞第二遍故事后,討論:
(1)如果沒有音樂,森林會是什么樣呢?
(2)如果你聽見了音樂,你想干什么?
(3)小松鼠用音樂給大家帶來快樂,你怎樣給別人帶來快樂?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節,第一步通過欣賞小松鼠帶來的小提琴曲和談論小提琴的外形,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并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第二步讓幼兒觀賞小松鼠帶來的故事書,初步感知故事內容。第三步邊聽教師講解邊觀看圖片,學說故事中的對話。第四步通過多媒體課件欣賞故事一遍,加深對故事的理解。第五步幼兒嘗試用梨子小提琴演奏音樂,活動在音樂聲中結束。
本節課通過小提琴曲貫穿整個活動,使活動的`流程很清晰連貫,孩子對活動的興趣也非常濃郁,并做到了動靜交替達到預期的目的。在活動中為幼兒自制的大圖書和多媒體課件,他們很喜歡,并能通過它們很快地理解故事發生的情節。在此也打破了以往教學常規,調動了幼兒積極性、主動性,把看到的、聽到的、想說的說出來,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體。活動中還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感官,邊提問邊講述,起到了教師與幼兒互動的效果。
而幼兒也明白了要與同伴團結互助和共同分享美好的事物的道理。在活動尾聲準備的梨子模型讓幼兒來嘗試演奏,再次感受音樂的魅力,使活動的氛圍得到了升華,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聲中結束,首尾呼應。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讀有關名詞的文字,學會小段文字。
2、培養幼兒閱讀文字的興趣,并積極認讀常見的文字。
3、讓幼兒感受童話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1、文字卡片,卡片上寫有:梨子、小提琴、小松鼠、獅子、兔子以及相關的`小圖片(正面圖、反面字)。
2、用文字寫好整個一個故事內容。
3、制作一本大書、一只梨子、一把水果刀。
4、幼兒人手一本小書。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幼兒和動物做朋友。
(1)今天,老師請來了許多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呀?
(2)老師分別出示小松鼠、獅子、兔子等相關小圖片,幼兒認識小動物。
(3)這些小動物我們都認識了,我們一起來念一遍:小松鼠、狐貍、獅子、兔子,認讀漢字。
3、出示大書,老師講故事。
問:好聽嗎?小松鼠把梨子當成了什么了?又做成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幼兒回答)。
4、老師邊分段講書,邊翻大書讓幼兒一頁一頁讀。
(1)小松鼠做好了小提琴,在松樹上拉小提琴。(幼兒認讀:小松鼠拉琴)。
(2)森林里發生了什么事?(幼兒認讀:狐貍追小雞、獅子追小兔)。
(4)晚上,小動物都來到松樹下聽音樂,聽著聽著都陶醉了。
(5)請幼兒給故事起名字。(出示漢字卡片:梨子小提琴,幼兒認讀)。
5、幼兒看圖書(小書)。
(1)動物朋友在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呢,它們就藏在這本書里,請你一頁一頁仔細看并把它們找出來。
(2)幼兒看圖書、找漢字。
6、幼兒認讀整個故事。(文字)。
(1)你是看什么講述這個故事的?
(2)我們一起來看著文字講這個故事。(師生共同認讀文字故事)。
老師小結:許多小朋友都很能干,都能看著文字講故事了,請你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一節比較經典的大班語言活動。為了讓其更加適合我們班的孩子學習,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做了一定的修改。從活動的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度還是較高的,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始每個孩子都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在設計提問的時候還注意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盡量做到讓每一個提問都比較有價值、有意義。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四
由于這個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引起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大家也都能在老師的提醒下一頁一頁地翻書閱讀。在延伸活動中,大多數孩子能在原有圖書畫面的基礎上畫出新的圖畫,并創編新的故事情節。如岱逸小朋友,他把森林畫得很美,而且獅子后面不只跟著小雞,還帶來了小老鼠等。但尚有個別孩子雖畫得好、編得好,卻未能主動地講給同伴聽。總的來說,通過這個活動,培養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也發展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五
1、培養幼兒熱愛和平,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感受音樂的美。
重點:培養幼兒熱愛和平,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感受音樂的美。
大班語言故事課件《梨子小提琴》
1、小提琴音樂、小提琴模型。
2、小松鼠頭飾、狐貍頭飾、小雞頭飾、老虎頭飾、兔子頭飾等。
1、導入:以小松鼠演奏小提琴曲導入主題,為故事的講述創造氛圍,讓幼兒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你喜歡音樂嗎?
(2)音樂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3)聽,你們想知道這段音樂是誰演奏的?請他出來吧!
2、配班老師以小松鼠的身份出現,討論小提琴的外形。
3、出示,引導幼兒想像創編故事內容。
(1)這是在什么地方?
(2)小松鼠撿到了一個大梨子他會怎么做呢?
(3)它為什么要做小提琴?
5、再次欣賞第二遍故事后,討論:
(1)如果沒有音樂,森林會是什么樣呢?
(2)如果你聽見了音樂,你想干什么?
(3)小松鼠用音樂給大家帶來快樂,你怎樣給別人帶來快樂?
6、總結結束,幼兒嘗試用梨子小提琴模仿演奏。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六
1.體會優美、寧靜的音樂給自然界帶來的和平和快樂!
2.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用童話故事與幼兒的情感形成碰撞,促進幼兒美好情感的.形成。
ppt、頭飾或胸卡、音樂《我和你》、《緊張恐怖背景音樂》。
一、音樂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優美的音樂,想聽嗎?
播放小提琴音樂《我和你》。
請幼兒說說看聽了這段音樂后,有什么樣的感覺?嘗試隨音樂自由的表現一下。
二、引導幼兒欣賞并討論故事《梨子小提琴》。
師:剛剛這首好聽的曲子,是小松鼠用梨子做成的小提琴拉出來的。這里面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利用ppt幫助幼兒分析故事內容,拓展幼兒的想象,體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重點學說:狐貍和小雞、獅子和小兔的對話)。
3.引導幼兒討論,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森林里還有哪些動物會聽到小松鼠的琴聲呢?它們聽到了琴聲又會說些什么呢?
(2)為什么那么多的梨子都被做成了小提琴了呢?
三、在音樂背景下,體驗故事表演帶來的樂趣。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胸卡或頭飾。
2、認識并熟悉自己要表現的角色特點。
3、嘗試跟著音樂旋律表演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七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溫馨、柔美的意境和音樂的神奇、美妙。
2、豐富詞匯:甜蜜蜜。
3、能用恰當的語言續編、仿編故事中的部分情節。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1、認識小提琴,了解小提琴悠揚的音色特點。
2、輕柔的音樂如《夢幻曲》、小提琴曲,《梨子小提琴》教師教學資源、教學掛圖5幅、動物頭飾各兩個。
1、出示畫有半個梨子的圖片,請幼兒進行想象,提出問題:你能用它做什么?小松鼠會用梨子做什么,引出故事。
2、利用教師教學資源或掛圖分段講述,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1)從開頭講至“傳出很遠很遠去”,請幼兒說一說小松鼠用半個梨子做成了什么。
(2)繼續講至“小兔子聽音樂會覺得暖和些,”請幼兒說一說,美妙的音樂傳進了動物們的耳朵里,他們怎么了?為什么不追了?它們怎么說的?鼓勵幼兒戴頭飾進行合作表演。
(3)繼續講至“都可以做提琴呢!”請幼兒說一說小音符會掉到哪兒去,掉到土里會怎樣。鼓勵幼兒發散思維進行續編。
(4)講述至最后,引導幼兒進行概括,并試著給故事起名字。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內容,感受音樂的神奇美妙。
(1)建議提問:為什么動物們聽了音樂后不再追來追去了?
(2)教師播放輕松的音樂,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的作用。
小結:原來音樂還這么神奇呀!能吸引人,能打動人,還能改變人。在生活中就有一種利用音樂進行治療的辦法,可以讓人們放松心情,對治療疾病有幫助。
4、請幼兒仿編故事合作表演,進一步體驗作品的內涵。
(1)請幼兒說一說還有哪些動物可能會聽到這美妙的音樂?他們又會有怎樣的變化?
(2)請幼兒選擇小動物頭飾,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鼓勵小組互相討論,提示幼兒扮演什么,怎么演。要求表現動物們聽到音樂的前后變化。
表演開始,森林里一片混亂,老虎在追小兔,狼抓住了一只小羊。突然,小松鼠拉起了小提琴,好聽的音樂傳進了動物們的耳朵里,兇猛的動物們安靜下來了,老虎不再追兔子了,大灰狼放了小羊,把它攬進了懷里。
(3)、給幼兒推薦“神秘園”的音樂,鼓勵幼兒多聽音樂,讓自己的心情變得舒暢、明亮。
活動延伸:
1、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16——19頁,感受故事的溫馨、柔美的意境。
2、在生活環節播放《梨子小提琴》音樂。
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故事動畫片,在討論音樂給人帶來的愉悅感受時,提問你喜歡什么樣的音樂時,孩子們積極回應,飛揚說喜歡植物大戰僵尸的音樂,慧慧說喜歡鋼琴的聲音,彭東海說喜歡去海邊時大海螺里的聲音,還有的小朋友要把最喜歡的歌曲唱給大家聽,原來音樂可以給我們帶來這么多樣的快樂啊!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八
1、引導幼兒安靜的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重點復述故事第一部分,根據要求合理的展開想象,并隨音樂朗誦。
2、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的生活,體驗故事中溫馨、寧靜、友好的情感。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九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溫馨、柔美的意境。
2、能用恰當的語言續編部分故事情節。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1、梨、小提琴獨奏曲《夢幻曲》的磁帶,故事掛圖《梨子小提琴》。
2、幼兒用書第2冊第16—17頁。
1、教師出示梨,引發幼兒興趣。請幼兒觀察梨,想象半個梨向什么。
2、請幼兒欣賞配樂故事,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1)欣賞故事,配合播放小提琴獨奏曲《夢幻曲》,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根據需要可設計以下問題:說一說故事中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動物們不再追來打去了?
(2)再次隨音樂欣賞故事,體會故事和音樂帶來的意境。
3、教師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講述并仿編故事。
(1)請幼兒兩人一組,分別講述故事。
(2)請幼兒仿編其他動物聽到音樂后的表現等情節,講給同伴聽
這是一堂選自《建構式幼兒園課程》中的一堂以語言為主的整合課程。《梨子小提琴》是趙冰波先生的一篇優秀的美文,我們的課堂設計沒按原來語言課的基本程序,而是加進了音樂律動的環節,讓幼兒在課堂上能夠與教師充分的互動起來。本堂課的主要內容是感受舒緩、溫馨、柔美的意境,整個課堂氣氛上下來覺得很輕松,比較活潑,與孩子們的互動較好!原本為了活躍課堂氣氛以及加深幼兒對小提琴演奏的印象,我們設計了課堂中真人表演的環節,但由于表演者受傷而取消。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十
3、培養孩子主動與同伴交流的良好習慣,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梨子小提琴》。
1、《梨子小提琴》的圖書(人手一本)
2、圖畫紙、蠟筆等
1、出現“梨子”,“以梨子有什么用”引入課題;
3、幫助孩子理解故事內容,幼兒教案《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梨子小提琴》》。
(1)誰,撿到了什么?它用它做了什么?(個別回答后,師與孩子們一起閱讀故事。)
(2)小松鼠用半個梨子做成小提琴后,森林里發生了什么事?(個別回答后,師與孩子們一起閱讀故事。)
(3)為什么大家都有了梨子提琴,大家在森林里干什么?(個別回答后,師與孩子們一起閱讀故事。)
4、請個別能力強的孩子上來講故事。
畫畫,編故事。
水平一:要求孩子能選擇故事內容來繪畫并進行講述;
水平二:要求孩子能在原有圖書畫面的基礎上畫出新的圖畫,并創編新的故事情節;
水平三:能主動地將創編的故事講給同伴聽。
由于這個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因而引起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大家也都能在老師的提醒下一頁一頁地翻書閱讀。在延伸活動中,大多數孩子能在原有圖書畫面的基礎上畫出新的圖畫,并創編新的故事情節。如岱逸小朋友,他把森林畫得很美,而且獅子后面不只跟著小雞,還帶來了小老鼠等。但尚有個別孩子雖畫得好、編得好,卻未能主動地講給同伴聽(如芷欣)。總的來說,通過這個活動,培養了孩子們閱讀的興趣,也發展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十一
1.培養幼兒熱愛和平,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和共同分享美好事物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感受音樂的美。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多媒體課件、小提琴
活動前準備:教師與幼兒一起隨音樂進入活動室,組織安靜。
1.導入:用提琴曲導入主題,為故事的講述創造氛圍,讓幼兒感受小提琴曲的美。
(1) 你喜歡音樂嗎?
(2) 音樂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
(3) 聽,這段音樂主要由哪種樂器演奏的?
2.完整欣賞故事。(設計意圖:讓幼兒對故事有一個整體感知,為下一步分析故事奠定基礎。)
3.讓幼兒說自己的感受。(設計意圖:打破以往教學常規,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把看到的、聽到的、想說的說出來,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體。)
4.結合畫面,詳細分析故事內容。(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幼兒感官,邊提問邊講述,教師與幼兒是互動的。)
(1) 小松鼠發現了大梨子是怎樣做的呢?
(2) 讓我們閉上眼睛聽一聽這美妙的音樂吧!
(3) 狐貍聽見了什么?它會對小雞說什么呢?
(4) 獅子聽見音樂,它回怎樣做呢?
(5) 種子落到地上會怎樣?
(6) 假如你是小松鼠,看到那么多的梨子,你會怎么做呢?
5.表演故事。(設計意圖:進一步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展其口語表達能力。)
6.熱愛和平,喜歡分享。(設計意圖:發展幼兒想象力、思維力,激發幼兒熱愛和平、與人分享的情感,從而升華主題。)
(1) 如果沒有音樂,森林會是什么樣呢?
(2) 如果你聽見了音樂,你想干什么?
(3) 小松鼠用音樂給大家帶來快樂,你怎樣給別人帶來快樂?
7.用小提琴模仿演奏。(設計意圖:親身體驗,再次感受音樂的魅力,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首尾呼應。)
結束語: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十二
3、激發對文學作品中語言的感受力,發展感受美與表現美的能力。
1、音樂《夢幻曲》;故事課件;
2、活動前幼兒對小提琴和音符有所了解。
1、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森林里去。聽,傳來了什么樣的聲音?(播放《夢幻曲》)
2、聽了這首曲子,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3、你知道這好聽的音樂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嗎?
4、這么好聽的音樂是誰演奏的,森林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仔細地聽聽。
1、教師配樂朗誦故事,幼兒安靜地傾聽。
2、故事中有誰?是誰在演奏音樂?這小提琴是用什么做的?
1、觀看課件,教師配樂朗誦故事。
2、你覺得小松鼠的小提琴拉得怎么樣?
3、狐貍和獅子聽到了琴聲后說了什么?它們為什么要去聽音樂?
4、小松鼠拉琴的時候森林里是怎么樣的?
5、小提琴上掉下來一粒東西,那是什么?后來小音符變成了什么?
6、討論:如果森林里沒有音樂,會怎么樣?
7、完整欣賞故事,了解故事題目。
1、聽了這個故事后,你想表演誰?根據幼兒的回答學說對話和動作。
2、幼兒自選角色,并用動作表示角色,集體表演故事的主要情節。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十三
一、活動目標:
1.體會優美、寧靜的音樂給自然界帶來的和平和快樂!
2.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用童話故事與幼兒的情感形成碰撞,促進幼兒美好情感的形成。
二、活動準備:
ppt、頭飾或胸卡、音樂《我和你》、《緊張恐怖背景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優美的音樂,想聽嗎?
播放小提琴音樂《我和你》。
請幼兒說說看聽了這段音樂后,有什么樣的感覺?嘗試隨音樂自由的表現一下。
(二)引導幼兒欣賞并討論故事《梨子小提琴》。
師:剛剛這首好聽的曲子,是小松鼠用梨子做成的小提琴拉出來的。這里面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2.利用ppt幫助幼兒分析故事內容,拓展幼兒的想象,體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重點學說:狐貍和小雞、獅子和小兔的對話)。
3.引導幼兒討論,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森林里還有哪些動物會聽到小松鼠的琴聲呢?它們聽到了琴聲又會說些什么呢?
2)為什么那么多的梨子都被做成了小提琴了呢?
(三)在音樂背景下,體驗故事表演帶來的樂趣。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胸卡或頭飾。
2.認識并熟悉自己要表現的角色特點。
3.嘗試跟著音樂旋律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
《梨子小提琴》是一節比較經典的大班語言活動。為了讓其更加適合我們班的孩子學習,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我做了一定的修改。從活動的實施效果來看,目標達成度還是較高的,活動中我注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始終以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感染孩子,將鼓勵的目光投射給孩子,始每個孩子都能充分運用自己的思維去想象,極大地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在設計提問的時候還注意到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一環扣一環,盡量做到讓每一個提問都比較有價值、有意義。
運用生動而形象的ppt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將《我和你》作為背景音樂貫穿其中,引導幼兒感受音樂和童話的的意境美。通過聽、看、想、演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幼兒想象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文學作品。
設計最后一個環節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去體驗和感受作品的內涵,有了對自己角色的正確感知,孩子們表演的時候顯得更投入、更能將角色特點表現出來了。此時的我扮演著大樹和孩子們一起表演,和孩子一起感受到了故事表演所帶來的樂趣。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溫馨、柔美的意境。
2、能用恰當的語言續編部分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梨、小提琴獨奏曲《夢幻曲》的磁帶,故事掛圖《梨子小提琴》。
2、幼兒用書第2冊第16—17頁。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梨,引發幼兒興趣。請幼兒觀察梨,想象半個梨向什么。
2、請幼兒欣賞配樂故事,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1)欣賞故事,配合播放小提琴獨奏曲《夢幻曲》,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2)再次隨音樂欣賞故事,體會故事和音樂帶來的意境。
3、教師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講述并仿編故事。
(1)請幼兒兩人一組,分別講述故事。
(2)請幼兒仿編其他動物聽到音樂后的表現等情節,講給同伴聽。
大班語言教案梨子提琴(精選15篇)篇十五
1、引導幼兒認讀有關名詞的文字,學會小段文字。
2、培養幼兒閱讀文字的興趣,并積極認讀常見的文字。
3、讓幼兒感受童話的意境美。
1、文字卡片,卡片上寫有:梨子、小提琴、小松鼠、獅子、兔子以及相關的小圖片(正面圖、反面字)
2、用文字寫好整個一個故事內容。
3、制作一本大書、一只梨子、一把水果刀。
4、幼兒人手一本小書。
1、出示實物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幼兒和動物做朋友。
(1)今天,老師請來了許多動物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呀?
(2)老師分別出示小松鼠、獅子、兔子等相關小圖片,幼兒認識小動物。
(3)這些小動物我們都認識了,我們一起來念一遍:小松鼠、狐貍、獅子、兔子,認讀漢字。
3、出示大書,老師講故事。
問:好聽嗎?小松鼠把梨子當成了什么了?又做成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幼兒回答)
4、老師邊分段講書,邊翻大書讓幼兒一頁一頁讀。
(1)小松鼠做好了小提琴,在松樹上拉小提琴。(幼兒認讀:小松鼠拉琴)
(2)森林里發生了什么事?(幼兒認讀:狐貍追小雞、獅子追小兔)
(4)晚上,小動物都來到松樹下聽音樂,聽著聽著都陶醉了。
(5)請幼兒給故事起名字。(出示漢字卡片:梨子小提琴,幼兒認讀)
5、幼兒看圖書(小書)。
(1)動物朋友在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呢,它們就藏在這本書里,請你一頁一頁仔細看并把它們找出來。
(2)幼兒看圖書、找漢字。
6、幼兒認讀整個故事。(文字)
(1)你是看什么講述這個故事的?
(2)我們一起來看著文字講這個故事。(師生共同認讀文字故事)
老師小結:許多小朋友都很能干,都能看著文字講故事了,請你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