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色的成果,它是我們認真思考和努力實踐的結晶。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感受其中的深意和美麗。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一
《快樂讀書吧》是搭建學生課外閱讀的重要橋梁。課前,我反復琢磨如何上好這節“閱讀”課;課上,我又反復敲醒自己注意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課下,再重放上課過程,看看“快樂”和“讀書”是否融合在一起。
這次所講的《快樂讀書吧》主題為“在那奇妙的王國里”,旨在引導學生讀整本的童話書。我按照教材里以《安徒生童話》為導入,簡單介紹了此書的作者、經典的童話形象,讓學生講讀過的童話故事,同時節選了《丑小鴨》的片段供學生閱讀。接著,講述對閱讀的.方法,如:詞語的積累、發揮想象、融入情感、領悟內容。最后拓展閱讀介紹葉圣陶的《稻草人》,還有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從孩子們的課堂表現可以看出他們興趣盎然,喜歡讀童話故事。但是也發現孩子們平時閱讀沒有注意到方法,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讀的份上,沒有深入的去想象和體會。所以,在自己講故事時就顯得有些吃力了。
本節課,我發現閱讀的指導做的不夠好,沒有用新穎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不應該以一貫的老師提問題,學生回答這種模式在閱讀課上展現,應該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問題,并在老師的引導下互相解決。但是在指導閱讀中,我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并潛移默化的讓學生自己歸納出閱讀方法,巧妙的抓住了本節課的重點,學生記憶深刻,牢牢掌握。最后,通過推薦《稻草人》和《格林童話》讓學生擴充閱讀空間和廣泛閱讀。
這次的閱讀課,讓我看到了課堂上的亮點和不足,以后的閱讀課,我將繼續反復琢磨,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揚長避短,不斷成長。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二
1.能夠比較準確、流暢地將自己閱讀過的童話故事與同學分享。
2.初步懂得課外閱讀的重要性,進一步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學過程:
2.引導學生簡單交流閱讀童話故事的樂趣(能夠感受到很多生活中沒有的樂趣……),教師適時引入:孩子們,課前老師安排你們閱讀了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安徒生童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享閱讀的樂趣吧。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借助教材中的引言創設激情談話情境,讓學生在語言的暗示下不知不覺融入到美好的意境中,喚醒了他們對童話世界的美好向往之情,從而讓他們更快樂地進行閱讀樂趣分享。
1.過渡:孩子們,安徒生的童話故事伴隨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快樂地成長,而《安徒生童話》無疑是安徒生送給全世界所有孩子和大人共同的禮物。在他的故事里,老師最喜歡其中一個故事《丑小鴨》中的一個片段(課件出示教材中的片段內容)。
2.引導學生試著猜一猜老師感興趣的原因。
生:我覺得老師肯定被丑小鴨的不幸遭遇深深打動了。
師:那你們能結合這段描寫說說丑小鴨的遭遇是怎樣不幸的嗎?
生:你看,大家都想把丑小鴨趕走,連他的母親和兄弟姊妹都一樣。要是我遭遇他那樣的情形,我都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生活下去了。
師:你將自己與故事中的丑小鴨進行對比,一定對他的遭遇更加同情了,老師也一樣。其實,要想更好地體會童話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在閱讀童話故事時,老師還可以告訴你們兩個更好的方法。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兩句話:“只有發揮想象,才能真正領略童話的魅力。”“我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話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歡笑,一起悲傷。”
師:因為老師在閱讀這段話的時候,將自己想象成了故事中的丑小鴨,所以讀這段文字時,心里覺得丑小鴨的遭遇實在太可憐了,就格外同情他。老師還想通過美美的朗讀,讓你們分享我對這段文字的理解呢(教師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3.引導學生分享自己閱讀《安徒生童話》中的精彩故事(《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野天鵝》……),說說自己都從中體會到了哪些樂趣。描述的時候可以借助想象力充分感受故事的樂趣,也可以通過角色體驗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情感、心理。同時,還可以將自己制作的讀書卡拿出來跟(片段或詞句摘抄)。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通過教師分享閱讀樂趣示例,讓學生既了解了閱讀童話故事的要領,又明確了分享閱讀樂趣的幾種方式,讓讀書分享形式更為開放。
1.引入:孩子們,除了《安徒生童話》外,課前老師還布置大家閱讀了葉圣陶的《稻草人》、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我猜大家一定也獲得了不少的樂趣吧?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分享活動。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內讀書分享,讓他們展示自己閱讀過程中制作的讀書卡,教師提醒他們根據分享《安徒生童話》時的多種形式將自己的讀書樂趣介紹給組內的同學。小組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對于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等別人說完后再進行詢問。教師深入小組間,參與到他們的讀書分享活動中。
3.反饋分享收獲。
(1)指名學生交流通過讀書分享活動,對自己所讀過的童話故事又有哪些新的認知?教師及時肯定他們的交流情況,引導他們從多方面進行匯報。
(2)開展“精彩貼貼貼”活動:讓學生將自己富于創意的讀書卡貼在墻壁上的“快樂讀書吧”里,讓更多的學生分享自己的讀書樂趣。
設計意圖此環節教學通過互動交流活動,讓更多學生都能真實經歷讀書分享過程,培養了他們的閱讀信心,更給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孩子們,讓我們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吧,從更多經典童話故事中汲取的養料,并從故事中感知真善美的意義。相信有童話故事相伴的日子里,我們的生活會增添更多的美好!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三
1.通過讀圖、聽文和猜想,了解故事內容,感受爸爸的特點,并從中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愛。
2.發現圖畫的秘密,體驗讀繪本的樂趣,培養觀察、表達、想象能力。
3.從圖畫書中學創作,學習“……像……一樣……”和“……也……”的句式表達。
通過讀圖、聽文和猜想,了解故事內容,感受爸爸的特點,并從中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愛。
發現圖畫的秘密,體驗讀繪本的樂趣,培養觀察、表達、想象能力。
教學課件、繪本《我爸爸》《我媽媽》。
一、歌曲引入,營造課堂氛圍。
1.播放歌曲《爸爸去哪兒》,由歌曲引出爸爸的話題。
2.有一位叫安東尼·布朗的大作家,創作了一本圖畫書——《我爸爸》。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觀察圖一,喚起閱讀期待。
1.提出讀書要求:仔細觀察畫面,認真讀圖下的文字。(板書:看圖讀文)。
2.出示圖1(爸爸坐在桌前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談談對爸爸的初步印象。
3.出示: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引起情感沖突,激起孩子讀下去的欲望。
三、共讀故事,教給閱讀方法。
(一)第一組圖——教師導讀。
1.出示圖2(爸爸追趕大灰狼的畫面)。
(1)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觀察爸爸怎么做的,并表演。
(2)再引導觀察大野狼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走的樣子,感受爸爸的勇敢。
(2)過渡:爸爸的膽子——可真大!我爸爸還有膽子更大的呢,不信,你看——。
2.出示圖3(爸爸從月亮上跨過去的畫面)。
(1)引導學生觀察爸爸在干什么,月亮在哪里,繼續感受爸爸的勇敢。
(2)過渡:是啊,我爸爸真有能耐,膽子更大,竟然敢跟月亮比——高低。爸爸還敢干什么呢?快看看。
3.出示圖4(爸爸走高空繩索的畫面)。
(1)引導學生看圖,觀察爸爸表情,體會爸爸雖然緊張但仍然堅持的勇氣。
(2)再引導仔細看圖,發現圖中的小秘密。
(引導學生發現爸爸頭上白云做的皇冠,并想象藍色的天空空隙像大熊、大力士,培養觀察、想象能力。)。
4.出示圖5(爸爸和巨人摔跤的畫面)。
(1)引導觀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位大力士怎樣?
(2)師導:可大力士在爸爸面前卻表現得怎樣呢?
5.出示圖6(參加運動會的畫面)。
(1)指名讀:“在運動會的比賽中,他竟然輕輕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2)聯系學過的aabb式詞語,積累詞語“輕輕松松”,并從詞語中體會爸爸跑得快。
小結:談談對爸爸的印象。(勇敢……)。
引讀:我爸爸真的很棒!
(二)第二組圖——看圖說話。
1.出示圖7(變成馬在吃東西)。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并完整地表達。
(2)讀句子“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
2.出示圖8(變成魚在水里游)。
(1)師導:爸爸又變成了什么?魚兒游得怎樣?
(2)出示原句:“游得像魚一樣快。”
(3)齊讀兩個句子。引導發現“……像……一樣……”的句式。
3.出示圖9、10(猩猩舉重、河馬手舞足蹈)。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用上“我爸爸像……一樣……”給圖畫配上文字。
(同桌互相說說,再指名發言。)。
(2)出示原句,對照。
小結:看到這里,你覺得現在爸爸給你的感覺又是怎樣的?(溫柔、親切、強壯……)。
引讀:我爸爸真的很棒!
(三)第三組圖——故事續編。
1.學生大膽想象繪本接下來會寫些什么,提示可以用上“……像……一樣……”的句式。師及時鼓勵。(板書:想象)。
2.接著依次出示圖畫,驗證猜測。
(1)圖11:我爸爸像房子一樣高大。
(2)圖12:有時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
對比讀,指導讀好“柔軟”。
(3)圖13:他像貓頭鷹一樣聰明。
(4)圖14: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
小結并引讀——我爸爸真的很棒!
(四)第四組圖——深入體會。
出示圖15——圖18。
1.我爸爸是個偉大的舞蹈家。(仔細看圖,找到太陽的光芒。)。
2.也是個了不起的歌唱家。
引導學生發現“也”的橋梁作用并練習運用“……也……”的句式表達。
3.他踢足球的技術一流。
引導學生發現有意思的地方。(天上的云朵、旁邊的小樹都變成球形了。)。
4.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1)讓學生學學爸爸做鬼臉。
(2)體會“哈哈大笑”,感受爸爸帶來的快樂。
小結:我爸爸能歌善舞,踢足球技術一流,還特別幽默。
引讀:我爸爸真的很棒!
四、品味細節,升華情感體驗。
(一)整體回味。
回味印象深刻的畫面并交流,滲透讀整本書的方法。
(二)品味細節。
1.細節一:出示圖2(爸爸趕走大野狼的畫面)。
引導學生發現圖中藏著《小紅帽》《三只小豬》的故事。
2.細節二:整本書中,爸爸一直穿著那套睡衣。
簡介創作背景:
安東尼·布朗曾說過:“我的父親是很特別的人,外表強壯、有自信,不過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點兒像我愛畫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畫圖外,他還鼓勵我做各種運動,像是橄欖球、足球和板球……”在作者眼中,父親是很棒的,可這位很棒的父親,卻在安東尼17歲那年因病突然去世!安東尼再也不能和爸爸一起畫畫、一起打球;安東尼再也不能擁抱著爸爸、再也不能聽爸爸講故事;安東尼再也不能當面跟爸爸說一聲“我愛你”……很多年之后,安東尼才漸漸從失去爸爸的痛苦中走出來,而爸爸留下來的這件黃褐色格子睡袍是唯一的遺物,這讓安東尼總是記得爸爸生病時里穿藍色病號服、套著這件睡袍,忍著病痛扮著鬼臉逗自己開心的模樣。爸爸的這副裝扮在安東尼的記憶深處揮之不去,也無處不在。所以,睡袍上的格子圖案不僅出現在每一頁的爸爸身上,甚至還出現在書的環襯和面包片上。
3.細節三:出示圖1,發現“太陽”圖。
引導發現太陽,明白爸爸就是我心中的太陽。
(三)升華感情。
1.孩子們,爸爸真的那么厲害嗎?為什么我偏偏要這樣夸爸爸?
讀懂孩子對父親的愛。(板書:愛)。
2.視頻朗讀,師導:你知道的難道僅僅是我愛我爸爸么?
讀懂父親對孩子的愛。
五、拓展延伸,閱讀積累創作。
1.展開想象,也給自己的爸爸畫一幅畫,然后在旁邊寫上一句話,如果能用上“我爸爸像……一樣……”這樣的句子會更好。
2.推薦閱讀安東尼·布朗的《我媽媽》。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四
這是一次閱讀學習方法的交流,重點是引導學生交流對課文中給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名著的認識,以及對于長篇外國名著閱讀方法的總結與歸納。自主選擇書目,確定研究主題。可以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活動,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讀一本書,然后開展閱讀活動。制定閱讀計劃,開展閱讀活動。包括讀書的時間安排,什么時候讀,每天讀多少頁,多少天讀完等等。小組活動要強調合作精神,注意策劃、組織和協調。
《漫步世界名著花園》學習活動既是一次綜合學習活動的遞進和延續,也是一次課內閱讀的.升華和拓展,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與閱讀之間的整合推進。教學中可以設計多種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活動中學語文,增強學生學習和運用成語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名著閱讀能力。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五
教材分析:
“快樂讀書吧”安排了四幅插圖,目的是讓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好好回憶自己上學前讀了那些書,和誰讀的,這些書讓自己學到了什么,對自己有哪些幫助。讓小朋友從現在開始,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愛讀書,讀好書,享受閱讀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2.學會選擇性地讀書。感受讀書的快樂。
教學重點:在讀書中感受讀書帶來的快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
1.挑戰"我是讀書小能手":師讀故事開頭,挑戰者接讀故事。評選出"讀書小能手"。頒獎激勵。
2.引導找找獲獎者得勝的原因。
二、見證我的收獲
1.我說你找。出示自己近段時間學會的生字字卡,和同學玩你說我找的游戲。師巡視指導。
2.指名上臺展示。
3.尋找"背誦小能手"。四人小組互聽背近期記下的課文、詩歌或兒歌,選出組內"背誦小能手"。
4."背誦小能手"pk。
5.小結學生近期的收獲。(課件出示)
三、講講我的讀書事
1.指名用幾句話說說自己的讀書故事。照片展示,看著照片介紹自己的讀書故事。
2.組內交流,師巡視指導。
3.課件出示《讀書真快樂》四幅圖,說說分別畫了什么?
4.引導學生匯報自己和誰一起讀過書,讀過哪些書,讀書有哪些好處等。
5.小組推選"故事達人""誦讀達人"背古詩達人"等。
6.小達人上臺展示才藝,其余學生認真聽。
7.全班匯報交流才藝展示情況,師給予獎勵。
四、總結拓展
小朋友們,我們班的達人真不少,他們真了不起。書是個有趣的世界,它讓我們懂得的越來越多,它讓我們快樂。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小朋友都和好書成為朋友,都能在書中找到快樂。
五、找找我的好朋友
周末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書店看看書,找到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和它成為好朋友。
教學反思:
見證了自己的成長,感受到自己的收獲,得到老師的表揚,學生個個喜笑顏開。看到小達人站在臺上展示并獲得獎章,臺下的學生很羨慕。適時激勵,學生爭做小達人的熱情高漲。教師是學生模仿的榜樣,告訴學生周末喜歡去書店看看書,學生也會“纏”著爸爸媽媽陪伴去書店看書,長此以往何愁學生不愛看書呢。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六
這個欄目的設置旨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教授基本的閱讀方法。教師要注重閱讀環境、閱讀氛圍的營造,讓學生愿意參與閱讀,注重閱讀內容的討論、閱讀過程的分享,讓學生敞開交流閱讀體會和感受。
本次“快樂讀書吧”由4幅場景圖和4段提示語構成,內容分別指向閱讀的方式——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和同伴讀、自己讀;閱讀的途徑——書店、圖書館、閱覽室;閱讀的成效——了解很多故事內容,能講故事給同學聽;閱讀的期待——學了拼音就能讀更多的書了。
1.鼓勵親子閱讀,在交流閱讀感受的過程中體驗閱讀樂趣。
2.創設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擴充閱讀空間廣泛閱讀,初步培養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3.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
創設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擴充閱讀空間廣泛閱讀,初步培養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
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
1.課件,讀書匯報卡。
2.學生和家長一起讀書,并準備一本圖畫書帶到學校。
1課時。
一、借助名言,激發情感。
1.引發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來給老師講一講。
2.小結過渡:從你們洋溢著快樂的.小臉蛋可以看出,讀書真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快樂!正如高爾基所說的“讀一本好書是一種巨大的享樂”。所以,我們要多閱讀課本以外的書籍,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神奇的世界。讓課外閱讀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板書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初步交流讀書帶來的樂趣,從而樂于閱讀更多課外書。開課伊始,就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語文味,感受書香氛圍。
二、借助插圖,感受親子閱讀。
1.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圖上的小女孩正在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
2.課件在原插圖的基礎上打出小女孩的話:“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有趣的故事書。”指名朗讀后全班齊讀。
3.啟發情感:小女孩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高興)請你帶著這種情感再來讀一讀這一句話。
4.小組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那是多么快樂的讀書經歷呀!你有過這樣的讀書經歷嗎?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讀過什么書?怎樣閱讀的?和小組伙伴說一說。
5.全班交流:
話題一:和大人一起讀書,你們都是怎么做的?
(1)家長讀給孩子聽;(2)孩子讀給家長聽;(3)家長讀一部分,孩子讀一部分,家長和孩子合作閱讀。
話題二:和大人一起閱讀課外書,你有什么感受?
話題三:爸爸、媽媽和你一起讀書,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
6.發出活動倡議:我們班要進行“親子閱讀接力”活動,每一個同學每天都要堅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全班同學輪流填寫《親子閱讀卡》,讓我們的親子閱讀活動堅持得更長久,讓我們小朋友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親子閱讀卡。
讀書時間:
家長每天閱讀時間:()分鐘。
孩子每天閱讀時間:()分鐘。
每天有效共讀時間:()分鐘。
共讀收獲:
孩子的話:
家長的話:
精彩瞬間:
親子共讀相片:
寫上瞬間感受的話:
三、借助插圖,體驗閱讀成就。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二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說什么?
2.教師領讀“我讀了很多書,會講很多故事,同學們叫我‘故事大王’”。
3.小組合作交流:在小組里講一講自己喜歡的故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談談自己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同學也看過這個故事,可以進行補充或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
4.全班交流,推選“故事大王”。
四、借助插圖,選擇閱讀類型。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三幅插圖,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哪兒。注意觀察她正在翻閱哪種書。
2.指名朗讀或教師范讀小女孩的話:“周末,我在書店看到了很多好看的圖畫書。”
3.小組交流:向同學介紹你帶來的圖畫書,告訴他故事主要講什么,哪個地方最有趣。
4.小結:圖畫書以圖畫為主,圖畫精美,文字較少。我們可以一邊閱讀文字一邊欣賞畫面,透過文字與畫面,感受故事的無窮魅力。
五、借助插圖,學會拼音閱讀。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四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哪?他們在干什么?
2.討論交流:在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是怎樣進行閱讀的呢?
3.課件出示:“學了拼音,我就可以讀更多的書了。”教師領讀,齊聲誦讀后,說一說這句話告訴我們沒有人幫助的時候怎樣讀書。
4.小結:我們剛剛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可以挑選一些拼音讀物來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先讀讀拼音,然后再繼續閱讀。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一邊觀察圖畫一邊閱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到圖畫中找找答案。
六、布置作業。
1.請爸爸、媽媽帶你到書店逛一逛,選一選自己喜歡的圖畫書或者拼音讀物。
2.與爸爸媽媽一起讀自己喜歡的書,填寫《親子閱讀卡》。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七
2018部編本教材第15頁的《快樂讀書吧》有趣的兒童故事:弗朗茲的故事。
1、鼓勵學生閱讀《弗朗茲的故事》,在交流閱讀感受的過程中體驗閱讀的樂趣。
2、引導學生體會《弗朗茲的故事》中的人物特點,讀懂《弗朗茲的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3、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學生熱愛閱讀、廣泛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引導學生體會《弗朗茲的故事》中的人物特點,讀懂童話中蘊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在充分的閱讀《弗朗茲的故事》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學生熱愛閱讀、廣泛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1、《弗朗茲的故事》課件(教師)。
2、準備《弗朗茲的故事》帶到學校(學生)。
1、引發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兒童故事嗎?最近又讀了什么故事?快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并及時表揚、鼓勵學生讀兒童故事。
3、課件出示“弗朗茲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猜測他的名字。
4、學生交流,師小結。
1、教師打開《弗朗茲的故事》,給同學們讀讀序言,介紹下目錄。
2、小組打開《弗朗茲的故事》,一起瀏覽下序言和目錄。
4、小結。
5、課件出示《弗朗茲的故事》的片段,引導學生自由閱讀:
(1)通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師、同學請教.
(2)復讀:你覺得片段中哪些地方最有趣?可以多讀幾次。
(3)品讀:讀完這個片段,你有什么感受,清楚地告訴同桌。
6、小結。
教師利用投影儀展示幾本有趣兒童故事書,引導學生觀察書的封面、書頁、書角,并交流觀察后的感受。
1、請爸媽帶你到書店逛逛,看看書的封面,讀讀書的序言,瀏覽下書的目錄,選出自己喜歡的兒童故事書。
2、與爸媽一起讀自己喜歡的兒童故事書,試著給他們介紹下書中的主要人物,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故事情節講給他們聽。
有趣的兒童故事。
《弗朗茲的故事》。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八
1.認識圖書,體會課外讀書的樂趣。
2.學會分享有趣的故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書。
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并能在生活中廣泛有效地閱讀。
1課時。
一、問題導入。
看主題,提出問題: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讀兒童故事,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兒童”故事?
預設1:小孩的故事。
預設2:給小朋友們看的故事。
教師小結:兒童故事是專門寫給小朋友的故事,是你們的專屬故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
二、走進《神筆馬良》。
1.由主人公創設情境,引發閱讀興趣:同學們知道這是誰嗎?
這是個愛畫畫的孩子叫馬良,他畫什么像什么。有一天,神仙給了他一支神筆。用這支神筆畫畫,畫什么什么就變成真的。馬良用這支神筆幫助了很多窮人,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財主和官老爺知道此事后,想讓馬良為他們畫金山。馬良受到他們的威脅,不得不這樣做,但在畫好后又畫了大船,并趁官老爺高興時畫巨浪打翻了船,懲治了那些壞蛋。
2.啟發思考:馬良畫畫到底有多好呢?請你來讀一讀這段話。
引導練習朗讀: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一會兒我們來比賽,看看誰得最棒,讓我們看到小畫家馬良。
預設1:我知道了作者的信息。
預設2:我還知道了《大獎章》《牧童三娃》也是洪爺爺寫的。
預設3:我知道了洪爺爺對我們的希望。
4.讀目錄:
教師引導發現:前言后面就是“目錄”了。目錄上有些什么內容?請你仔細觀察圖片,然后說說自己的發現。
教師小結:目錄上有小標題,有頁碼。目錄告訴我們書里主要寫了什么,要讀的內容在那一頁。翻看目錄可以更快的找到我們想要找的內容。
三、班級故事會。
教師引導活動:同學們一定讀過很多兒童故事,請你在小組中把自己讀過的故事分享給其他同學。一會兒,每個組請一位代表把他的故事講給全班同學聽。我們一起來推舉“故事大王”。
(此環節活動20分鐘)。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書中有各種各樣的朋友等著我們去認識,書中有精彩絕倫的故事等著我們去欣賞,書中還有很多神秘的寶藏等著我們去挖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我們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能與他人分享自己讀過的故事,也一定能收獲更大的快樂和更多的朋友。
五、課后作業。
請同學們閱讀《神筆馬良》《七色花》《一起長大的玩具》《愿望的實現》等故事,把你喜歡的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
六、板書設計《神筆馬良》。
前言目錄。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于是在教學中,注重將圖片觀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類型。既關注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對學生的閱讀方法進行引導。通過分享故事的形式,促進學生的讀書熱情,能與人分享自己讀的故事,從而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復述文本內容的能力,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技能,得到全方位的進步和提高。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九
1.通過讀圖、聽文和猜想,了解故事內容,感受爸爸的特點,并從中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愛。
2.發現圖畫的秘密,體驗讀繪本的樂趣,培養觀察、表達、想象能力。
3.從圖畫書中學創作,學習“……像……一樣……”和“……也……”的句式表達。
通過讀圖、聽文和猜想,了解故事內容,感受爸爸的特點,并從中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愛。
發現圖畫的秘密,體驗讀繪本的樂趣,培養觀察、表達、想象能力。
教學課件、繪本《我爸爸》《我媽媽》
一、歌曲引入,營造課堂氛圍
1.播放歌曲《爸爸去哪兒》,由歌曲引出爸爸的話題。
2.有一位叫安東尼·布朗的大作家,創作了一本圖畫書——《我爸爸》。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觀察圖一,喚起閱讀期待
1.提出讀書要求:仔細觀察畫面,認真讀圖下的文字。(板書:看圖 讀文)
2.出示圖1(爸爸坐在桌前的畫面),引導學生觀察,談談對爸爸的初步印象。
3.出示: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引起情感沖突,激起孩子讀下去的欲望。
三、共讀故事,教給閱讀方法
(一)第一組圖——教師導讀
1.出示圖2(爸爸追趕大灰狼的畫面)
(1)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觀察爸爸怎么做的,并表演。
(2)再引導觀察大野狼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走的樣子,感受爸爸的勇敢。
(2)過渡:爸爸的膽子——可真大!我爸爸還有膽子更大的呢,不信,你看——
2.出示圖3(爸爸從月亮上跨過去的畫面)
(1)引導學生觀察爸爸在干什么,月亮在哪里,繼續感受爸爸的勇敢。
(2)過渡:是啊,我爸爸真有能耐,膽子更大,竟然敢跟月亮比——高低。爸爸還敢干什么呢?快看看。
3.出示圖4(爸爸走高空繩索的畫面)
(1)引導學生看圖,觀察爸爸表情,體會爸爸雖然緊張但仍然堅持的勇氣。
(2)再引導仔細看圖,發現圖中的小秘密。
(引導學生發現爸爸頭上白云做的皇冠,并想象藍色的天空空隙像大熊、大力士,培養觀察、想象能力。)
4.出示圖5(爸爸和巨人摔跤的畫面)
(1)引導觀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位大力士怎樣?
(2)師導:可大力士在爸爸面前卻表現得怎樣呢?
5.出示圖6(參加運動會的畫面)
(1)指名讀:“在運動會的比賽中,他竟然輕輕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2)聯系學過的aabb式詞語,積累詞語“輕輕松松”,并從詞語中體會爸爸跑得快。
小結:談談對爸爸的印象。(勇敢……)
引讀:我爸爸真的很棒!
(二)第二組圖——看圖說話
1.出示圖7(變成馬在吃東西)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并完整地表達。
(2)讀句子“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
2.出示圖8(變成魚在水里游)
(1)師導:爸爸又變成了什么?魚兒游得怎樣?
(2)出示原句:“游得像魚一樣快。”
(3)齊讀兩個句子。引導發現“……像……一樣……”的句式。
3.出示圖9、10(猩猩舉重、河馬手舞足蹈)
(1)引導學生觀察圖畫,用上“我爸爸像……一樣……”給圖畫配上文字。
(同桌互相說說,再指名發言。)
(2)出示原句,對照。
小結:看到這里,你覺得現在爸爸給你的感覺又是怎樣的?(溫柔、親切、強壯……)
引讀:我爸爸真的很棒!
(三)第三組圖——故事續編
1.學生大膽想象繪本接下來會寫些什么,提示可以用上“……像……一樣……”的句式。師及時鼓勵。(板書:想象)
2.接著依次出示圖畫,驗證猜測。
(1)圖11:我爸爸像房子一樣高大。
(2)圖12:有時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
對比讀,指導讀好“柔軟”。
(3)圖13:他像貓頭鷹一樣聰明。
(4)圖14: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
小結并引讀——我爸爸真的很棒!
(四)第四組圖——深入體會
出示圖15——圖18
1.我爸爸是個偉大的舞蹈家。(仔細看圖,找到太陽的光芒。)
2.也是個了不起的歌唱家。
引導學生發現“也”的橋梁作用并練習運用“……也……”的句式表達。
3.他踢足球的技術一流。
引導學生發現有意思的地方。(天上的云朵、旁邊的小樹都變成球形了。)
4.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1)讓學生學學爸爸做鬼臉。
(2)體會“哈哈大笑”,感受爸爸帶來的快樂。
小結:我爸爸能歌善舞,踢足球技術一流,還特別幽默。
引讀:我爸爸真的很棒!
四、品味細節,升華情感體驗
(一)整體回味
回味印象深刻的畫面并交流,滲透讀整本書的方法。
(二)品味細節
1.細節一:出示圖2(爸爸趕走大野狼的畫面)
引導學生發現圖中藏著《小紅帽》《三只小豬》的故事。
2.細節二:整本書中,爸爸一直穿著那套睡衣。
簡介創作背景:
安東尼·布朗曾說過:“我的父親是很特別的人,外表強壯、有自信,不過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點兒像我愛畫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畫圖外,他還鼓勵我做各種運動,像是橄欖球、足球和板球……”在作者眼中,父親是很棒的,可這位很棒的父親,卻在安東尼17歲那年因病突然去世!安東尼再也不能和爸爸一起畫畫、一起打球;安東尼再也不能擁抱著爸爸、再也不能聽爸爸講故事;安東尼再也不能當面跟爸爸說一聲“我愛你”……很多年之后,安東尼才漸漸從失去爸爸的痛苦中走出來,而爸爸留下來的這件黃褐色格子睡袍是唯一的遺物,這讓安東尼總是記得爸爸生病時里穿藍色病號服、套著這件睡袍,忍著病痛扮著鬼臉逗自己開心的模樣。爸爸的這副裝扮在安東尼的記憶深處揮之不去,也無處不在。所以,睡袍上的格子圖案不僅出現在每一頁的爸爸身上,甚至還出現在書的環襯和面包片上。
3.細節三:出示圖1,發現“太陽”圖
引導發現太陽,明白爸爸就是我心中的太陽。
(三)升華感情
1.孩子們,爸爸真的那么厲害嗎?為什么我偏偏要這樣夸爸爸?
讀懂孩子對父親的愛。(板書:愛)
2.視頻朗讀,師導:你知道的難道僅僅是我愛我爸爸么?
讀懂父親對孩子的愛。
五、拓展延伸,閱讀積累創作
1.展開想象,也給自己的爸爸畫一幅畫,然后在旁邊寫上一句話,如果能用上“我爸爸像……一樣……”這樣的句子會更好。
2.推薦閱讀安東尼·布朗的《我媽媽》。
附:板書設計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十
本期《快樂讀書吧》主要是向學生推薦閱讀科普作品的。教材以米伊林的《十萬個為什么》一個問題為例,講了由“煮馬鈴薯”,想到的問題。教給大家讀這類書籍時要用學過的方法理解科學術語,明白書中的道理。
在教學“你讀過這本書嗎”欄目時,開發了教材的.功用,加進了理解詞語方法以及閱讀注意內容和方法兩方面的教學。
本節課的教學達到了教學目標,只是覺得學生真正交流的時間少了點,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因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十一
20xx部編本教材第15頁的《快樂讀書吧》有趣的兒童故事:弗朗茲的故事。
1、鼓勵學生閱讀《弗朗茲的故事》,在交流閱讀感受的過程中體驗閱讀的樂趣。
2、引導學生體會《弗朗茲的故事》中的人物特點,讀懂《弗朗茲的故事》中蘊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3、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學生熱愛閱讀、廣泛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引導學生體會《弗朗茲的故事》中的人物特點,讀懂童話中蘊含的道理,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
在充分的閱讀《弗朗茲的故事》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學生熱愛閱讀、廣泛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1、《弗朗茲的故事》課件(教師)
2、準備《弗朗茲的故事》帶到學校(學生)
1、引發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兒童故事嗎?最近又讀了什么故事?快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并及時表揚、鼓勵學生讀兒童故事。
3、課件出示“弗朗茲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猜測他的名字。
4、學生交流,師小結
1、教師打開《弗朗茲的故事》,給同學們讀讀序言,介紹下目錄。
2、小組打開《弗朗茲的故事》,一起瀏覽下序言和目錄
4、小結()
5、課件出示《弗朗茲的故事》的片段,引導學生自由閱讀:
(1)通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向老師、同學請教.
(2)復讀:你覺得片段中哪些地方最有趣?可以多讀幾次。
(3)品讀:讀完這個片段,你有什么感受,清楚地告訴同桌。
6、小結
教師利用投影儀展示幾本有趣兒童故事書,引導學生觀察書的封面、書頁、書角,并交流觀察后的感受。
1、請爸媽帶你到書店逛逛,看看書的封面,讀讀書的序言,瀏覽下書的目錄,選出自己喜歡的兒童故事書。
2、與爸媽一起讀自己喜歡的兒童故事書,試著給他們介紹下書中的主要人物,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故事情節講給他們聽。
快樂讀書吧
有趣的兒童故事
《弗朗茲的故事》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十二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聊書吧,是一次大型的聊書吧。
我們昨天去宣傳了,我們宣傳的都很累,真的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啊!不過我們是模擬式的`聊書吧,是學五班的,這個想法是我們班的馬同學提出的。有四位同學是主持人,這四位主持人看了五班的聊書吧以后,就知道怎么做了。我們班以前主持的節目的時候,有時候這幾位主持人講話聲音小了點,看了五班的聊書吧以后,他們演講越來越大聲,真的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啊!
我們的聊書吧是現代教室舉行的。大家都盼望著,所以很多人很早來了,但現代教室還沒有開。聊書吧開始后,現代教室里面人山人海,演員和演講的人都穿了各式各樣、各種顏色的衣服,還有一些人化了妝。我們做觀眾的坐的非常擠,這是因為人很多,座位不夠坐了,所以我們要擠一擠。在演出的時候,我們有幾個高潮部分。一是:“柴斯特,你太了不起了!我是你的粉絲!iloveyou!”二是:“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大行家。不等天明去賣報,一邊走一邊叫,今天的新聞真正好……(拖長音)柴斯特唱歌呱呱叫!”到高潮部分的時候,我們班的同學,一下子把氣氛掀了起來,本來幽靜幽靜的教室,一下子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到了問答題部分,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班舉手了,但那四個小主持人沒讓我們班的同學回答。后來我知道原因了,因為我們看過這本書的,我們全部問題都會答對的,所以主持人就請了別班的同學。
我們班這次聊書吧是第一次舉行的,而且還是大型的,我一開始就擔心:這次聊書吧會不會失敗呢?所以我就很認真很努力地練習宣傳的臺詞。啊!現在終于看到了!原來這次舉辦的聊書吧是很成功的!
哇!這次的聊書吧怎么形容呢?應該說是我們表演得很好,不不不,應該說是人山人海,非常成功。我還希望再舉辦這樣的聊書吧。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十三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維也納人,德語國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1984年獲國際安徒生文學大獎。20xx年獲第一屆林格倫文學獎。她的作品多元且童趣十足,帶有無禮式的幽默,卻又充滿高度敏銳的嚴肅以及無聲的溫暖。《弗朗茲的故事》是作者對一個男童從6歲到8歲這一人生階段進行追蹤觀察以后陸續寫出的,本書節選了其中的10個故事。
1、組建書友隊,討論弗朗茲的故事。通過書友隊名稱、宣言,增強書友隊凝聚力。
2、引領學生交流《弗朗茲的故事》讀后認識,讓學生感動自己的心靈,享受讀書樂趣,激發讀書熱情。
1、五個書友隊分組團坐。
2、學生閱讀《弗朗茲的故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前幾天,我請大家自愿結合,十個同學一組,組建了五個書友隊,目的是希望每個書友隊加強交流,共同分享讀書的樂趣。今天,是我們的第一次班級讀書會,也是我們每個書友隊第一次較量的時刻。相信大家在課前充分的準備下能夠在今天的班級讀書會上把你們書友隊的精彩展現給大家。(提前布置學生設計隊名、齊誦宣言。教師隨機板書隊名)
2、讓我們用掌聲為我們書友隊的建立表示祝賀。書友隊建成了,希望每個書友隊團結友愛,在我們美好的童年時代,博覽群書,共同享受讀書的樂趣。
3、好書如摯友。《弗朗茲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變化,許多同學感受到了讀書的快樂,很多同學寫作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更可貴的是在同學們的筆記中,我感受到了你們內心的感動,你們生命的成長。我期盼著在接下來的交流中我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4、接下來我們將從這七個方面去交流,原則是每一個版塊只允許每個隊的一名成員來匯報,人人參與,如果你不滿意,可以補充。最后根據每個書友隊的成績評選最佳書友隊,可以獲得老師給大家帶來的一本新書,先睹為快。
二、交流主題
1、作品簡介及內容提問(由各書友隊派代表匯報)。
(1)本書的作者是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維也納人,德語國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1984年獲國際安徒生文學大獎。20xx年獲第一屆林格倫文學獎。她的作品多元且童趣十足,帶有無禮式的幽默,卻又充滿高度敏銳的嚴肅以及無聲的溫暖。
(2)內容簡介:《弗朗茲的故事》是該系列之一的“弗朗茲的故事”分冊,該書是作者對一個男童從6歲到8歲這一人生階段進行追蹤觀察以后陸續寫出的,本書節選了其中的10個故事。
(3)六歲的弗朗茲長相是怎樣的?他為什么不喜歡自己的長相呢?
(4)弗朗茲怎樣令嚴肅的“乞克察克”老師變得和藹可親的?(5)作品中有哪些主要“人物”?(弗朗茲、佳碧、爸爸、媽媽、“乞克察克”老師、約瑟夫、莉莉、艾伯哈德)
2、人物點評。
可以采用下面的話作為開場白:()是一個()的人。我想對()說:()
3、圖片解讀:展示作品中的插圖,讓書友隊成員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幅圖的內容。
圖一:作品54頁中的插圖。(注:課堂中的“乞克察克”老師完全變了樣,變得很客氣,竊笑幾下。)
圖二:作品82頁中的插圖。(注:被禁止說話的弗朗茲,用錄音機錄下要說清楚的事情,在課堂上交給了“乞克察克”老師,成為班上第一個讓“乞克察克”老師大笑的人。)
圖三:作品95頁中的插圖。(注:弗朗茲自以為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奶奶的聲音,企圖蒙騙媽媽,卻被媽媽識破了。)
小結:畫面留給我們的是心靈的觸動,是難忘的回憶,但是這部作品中,種植在我們心靈深處的還應該有很多很多,你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還摘錄了哪些?讓我們來同分享一下。
4、朗讀再現。
在讀書過程中摘抄了哪些精彩的內容?請把打動自己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是啊,同學們讀書的收獲肯定不止這些,讓我們一起來交流我們的心得體會吧!
5、心得體會。
(由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書心得)
6、閱讀感悟。
弗朗茲大多數時候是快樂的,他也給別人帶來快樂。讓我們把心中的千言萬語凝結成一句話,說說我們最深的——閱讀感悟。
7、好書推薦。
《弗朗茲的故事》班級讀書會馬上就要結束了,我相信這本書對我們的影響是深遠的。
三、小結
在今天的班級讀書會上,被評為最佳書友隊的是:()
讓我們用掌聲表示祝賀,()隊獲得老師贈送的《皮魯魯總動員銀紅系列》,希望在下次的班級讀書會上再和大家共同分享我們讀書的快樂。
快樂讀書吧b
教學目標:
1、認識圖書,體會課外讀書的樂趣。
2、學會分享有趣的故事,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書。
教學重難點:體會到閱讀的快樂,并能在生活中廣泛有效地閱讀。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一個人物形象——弗朗茲)同學們知道這是誰嗎?同學們想知道關于他的小故事嗎?老師截取課外書中的一段故事,講給學生聽。
2、簡單介紹這本書的作者:奧地利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
3、想一想,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像他這樣的小男孩嗎?(指名說一說)
4、(出示書本目錄這一頁圖片)這個標題讀什么?(目錄)目錄上有些什么內容?請你仔細觀察圖片,然后說說自己的發現。目錄上有小標題,有頁碼。目錄告訴我們書里主要寫了什么,要讀的內容在那一頁。翻看目錄可以更快的找到我們想要找的內容。
二、班級故事會
1、以小組為單元,輪流把自己讀過的故事分享給其他同學。
2、每個組請一位代表把他的故事給全班同學分享一下。老師對講的精彩的同學提出表揚,給小組加上一顆星,星星最多的小組最后獲得“故事大王”的稱號。3、每個組推薦一本故事書,簡單的介紹這本書中的故事情節。推薦書目:《綠野仙蹤》《小豬變形記》《說說我有多愛你》等。
三、課堂小結
書中有各種各樣的朋友等著我們去認識,書中有精彩絕倫的故事等著我們去欣賞,書中還有很多神秘的寶藏等著我們去挖掘。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我們學習過程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能與他人分享自己讀過的故事,也一定能收獲更大的快樂和更多的朋友。
板書設計:
有趣的兒童故事
《弗朗茲的故事》
目錄的使用
分享我的故事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十四
1、鼓勵親子閱讀,在交流閱讀感受的過程中體驗閱讀樂趣。
2、創設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擴充閱讀空間廣泛閱讀,初步培養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重點)
3、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難點)
1、帶有課文插圖的課件。讀書匯報卡。(教師)
2、學生和家長一起讀書,并準備一本圖畫書帶到學校。(學生)
1課時。
一、借助名言,激發情感
1、引發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來給老師講一講。
2、小結過渡:從你們洋溢著快樂的小臉蛋可以看出,讀書真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快樂!正如高爾基所說的“讀一本好書是一種巨大的享樂”。所以,我們要多閱讀課本以外的書籍,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神奇的世界。讓課外閱讀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板書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初步交流讀書帶來的樂趣,從而樂于閱讀更多課外書。開課伊始,就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語文味,感受書香氛圍。
二、借助插圖,感受親子閱讀
1、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圖上的小女孩正在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
2、課件在原插圖的基礎上打出小女孩的話:“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有趣的故事書。”指名朗讀后全班齊讀。
3、啟發情感:小女孩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高興)請你帶著這種情感再來讀一讀這一句話。
4、小組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那是多么快樂的讀書經歷呀!你有過這樣的讀書經歷嗎?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讀過什么書?怎樣閱讀的?和小組伙伴說一說。
5、全班交流:
話題一:和大人一起讀書,你們都是怎么做的?
(1)家長讀給孩子聽;
(2)孩子讀給家長聽;
(3)家長讀一部分,孩子讀一部分,家長和孩子合作閱讀。
話題二:和大人一起閱讀課外書,你有什么感受?
話題三:爸爸、媽媽和你一起讀書,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
6、發出活動倡議:我們班要進行“親子閱讀接力”活動,每一個同學每天都要堅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全班同學輪流填寫《親子閱讀卡》,讓我們的親子閱讀活動堅持得更長久,讓我們小朋友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親子閱讀卡
讀書時間
家長每天閱讀時間:()分鐘。
孩子每天閱讀時間:()分鐘。
每天有效共讀時間:()分鐘。
共讀收獲
孩子的話:
家長的話:
精彩瞬間
親子共讀相片:
寫上瞬間感受的話: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觀察,話題交流,引導學生感受與爸爸、媽媽一起讀課外書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熱愛課外閱讀的情感。《親子閱讀卡》的接力活動,容易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讀書的自豪感,同時也是對親子共讀效果的一種檢測。
三、借助插圖,體驗閱讀成就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二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說什么?
2、教師領讀“我讀了很多書,會講很多故事,同學們叫我‘故事大王’”。
3、小組合作交流:在小組里講一講自己喜歡的故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談談自己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同學也看過這個故事,可以進行補充或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
4、全班交流,推選“故事大王”。
設計意圖:通過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讀過的故事,學生暢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把自己讀到的故事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他們的傾聽能力。評選“故事大王”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講故事的興趣,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課文閱讀。
四、借助插圖,選擇閱讀類型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三幅插圖,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哪兒。注意觀察她正在翻閱哪種書。
2、指名朗讀或教師范讀小女孩的話:“周末,我在書店看到了很多好看的圖畫書。”
3、小組交流:向同學介紹你帶來的圖畫書,告訴他故事主要講什么,哪個地方最有趣。
4、小結:圖畫書以圖畫為主,圖畫精美,文字較少。我們可以一邊閱讀文字一邊欣賞畫面,透過文字與畫面,感受故事的`無窮魅力。
設計意圖:圖畫書對兒童的情感、想象力、靈敏度以及審美感的啟迪,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體驗圖畫書帶來的樂趣,同時豐富了學生閱讀的資源。
五、借助插圖,學會拼音閱讀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四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哪?他們在干什么?
2、討論交流:在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是怎樣進行閱讀的呢?
3、課件出示:“學了拼音,我就可以讀更多的書了。”教師領讀,齊聲誦讀后,說一說這句話告訴我們沒有人幫助的時候怎樣讀書。
4、小結:我們剛剛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可以挑選一些拼音讀物來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先讀讀拼音,然后再繼續閱讀。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一邊觀察圖畫一邊閱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到圖畫中找找答案。
設計意圖:剛入學的學生識字量很少,對于讀書會產生畏難情緒,通過借助拼音、觀察圖畫、圖文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樹立閱讀的自信心,從而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
六、布置作業
1、請爸爸、媽媽帶你到書店逛一逛,選一選自己喜歡的圖畫書或者拼音讀物。
2、與爸爸媽媽一起讀自己喜歡的書,填寫《親子閱讀卡》。
設計意圖:將課外閱讀活動進行拓展延伸,完成親子閱讀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于是在教學中,我注重將圖片觀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實際閱讀中選擇閱讀書目(圖畫書和拼音讀物)和閱讀方式(親子共讀和借助拼音閱讀),并且適當推薦了低年級適合閱讀的圖畫書。一系列教學活動,既關注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注重了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引,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外閱讀活動中,并獲得課外閱讀帶來的成長和喜悅。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十五
3、學生課前準備:
(1)學生利用百度搜索了解瑞士國家的地理情況、氣候知識。
(2)學生利用百度搜索認識燕子,了解燕子的生活習性。
(3)學生利用百度搜索了解關于保護鳥類的法律常識。
教學課題:6、燕子專列
《燕子專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境,想想為保護環境我們能做什么。這篇課文進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途經瑞士,因當地氣溫驟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發現這一險情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的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本文體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向我們充分展示了人與動物之間營造起來的溫馨和諧的生活空間。
1、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之間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2)學習本課生字,積累優美詞語。
(3)說話訓練,發展學生的想象思維。
(4)寫一寫自己對小姑娘貝蒂的心里話,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想要減肥就選收腹機有用嗎使學生深入認識燕子遭遇的險境:惡劣氣候導致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2)通過研讀重點句子、課堂拓展訓練讓、演練法讓學生感受人們關愛燕子的真摯情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
(2)增強學生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1、教學重點:
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進行說話、寫話訓練,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2、教學難點:
感悟惡劣氣候與環境和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
效果。
1、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充分感受人類給予動物的愛,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人文的熏陶。
2、使用朗讀法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3、采用自主、合作、評價學習的策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學環境和資源準備:
1、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2、資源準備:ppt課件,燕子模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識記“歐洲”、“瑞士”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新課。
1、播放火車鳴汽笛的聲音(由近及遠),指名說說自己剛才聽到了什么聲音。
2、教師給予肯定:在歐洲瑞士這列漂亮的火車正準備出發。出示外形漂亮的列車動畫圖片,點擊列車圖像溶換成瑞士地圖,近鏡頭拉大顯示瑞士國家,初步認識瑞士的概況。
6、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的完美結局。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把作者心中的疑問表達出來。
3、自由朗讀第一段,完成練習。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裝載著怎樣的乘客?嘗試用文中的詞語回答。
三、品讀重點詞句,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惡劣氣候、環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十六
1.鼓勵親子閱讀,在交流閱讀感受的過程中體驗閱讀樂趣。
2.創設濃厚的讀書氛圍,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擴充閱讀空間廣泛閱讀,初步培養學生獨立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重點)。
3.在充分的閱讀中,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語文素養。(難點)。
1.帶有課文插圖的課件。讀書匯報卡。(教師)。
2.學生和家長一起讀書,并準備一本圖畫書帶到學校。(學生)。
課時安排:1課時。
1.引發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最近讀了什么書?書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來給老師講一講。
2.小結過渡:從你們洋溢著快樂的小臉蛋可以看出,讀書真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快樂!正如高爾基所說的“讀一本好書是一種巨大的享樂”。所以,我們要多閱讀課本以外的書籍,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神奇的世界。讓課外閱讀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板書課文題目)。
設計意圖:通過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初步交流讀書帶來的樂趣,從而樂于閱讀更多課外書。開課伊始,就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語文味,感受書香氛圍。
1.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圖上的小女孩正在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
2.課件在原插圖的基礎上打出小女孩的話:“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有趣的故事書。”指名朗讀后全班齊讀。
3.啟發情感:小女孩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高興)請你帶著這種情感再來讀一讀這一句話。
4.小組交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那是多么快樂的讀書經歷呀!你有過這樣的讀書經歷嗎?你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讀過什么書?怎樣閱讀的?和小組伙伴說一說。
5.全班交流:
話題一:和大人一起讀書,你們都是怎么做的?
(1)家長讀給孩子聽;(2)孩子讀給家長聽;(3)家長讀一部分,孩子讀一部分,家長和孩子合作閱讀。
話題二:和大人一起閱讀課外書,你有什么感受?
話題三:爸爸、媽媽和你一起讀書,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
6.發出活動倡議:我們班要進行“親子閱讀接力”活動,每一個同學每天都要堅持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全班同學輪流填寫《親子閱讀卡》,讓我們的親子閱讀活動堅持得更長久,讓我們小朋友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讀書時間。
家長每天閱讀時間:()分鐘。
孩子每天閱讀時間:()分鐘。
每天有效共讀時間:()分鐘。
共讀收獲。
孩子的話:
家長的話:
精彩瞬間。
親子共讀相片:
寫上瞬間感受的話: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觀察,話題交流,引導學生感受與爸爸、媽媽一起讀課外書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熱愛課外閱讀的情感。《親子閱讀卡》的接力活動,容易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讀書的自豪感,同時也是對親子共讀效果的一種檢測。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二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說什么?
2.教師領讀“我讀了很多書,會講很多故事,同學們叫我‘故事大王’”。
3.小組合作交流:在小組里講一講自己喜歡的故事,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談談自己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同學也看過這個故事,可以進行補充或表達自己的讀書感受。
4.全班交流,推選“故事大王”。
設計意圖:通過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讀過的故事,學生暢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把自己讀到的故事說給小組里的同學聽,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訓練了他們的傾聽能力。評選“故事大王”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講故事的興趣,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進行課文閱讀。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三幅插圖,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哪兒。注意觀察她正在翻閱哪種書。
2.指名朗讀或教師范讀小女孩的話:“周末,我在書店看到了很多好看的圖畫書。”
3.小組交流:向同學介紹你帶來的圖畫書,告訴他故事主要講什么,哪個地方最有趣。
4.小結:圖畫書以圖畫為主,圖畫精美,文字較少。我們可以一邊閱讀文字一邊欣賞畫面,透過文字與畫面,感受故事的無窮魅力。
設計意圖:圖畫書對兒童的情感、想象力、靈敏度以及審美感的啟迪,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體驗圖畫書帶來的樂趣,同時豐富了學生閱讀的資源。
1.課件出示課文的第四幅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小朋友在哪?他們在干什么?
2.討論交流:在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是怎樣進行閱讀的呢?
3.課件出示:“學了拼音,我就可以讀更多的書了。”教師領讀,齊聲誦讀后,說一說這句話告訴我們沒有人幫助的時候怎樣讀書。
4.小結:我們剛剛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可以挑選一些拼音讀物來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先讀讀拼音,然后再繼續閱讀。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一邊觀察圖畫一邊閱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到圖畫中找找答案。
設計意圖:剛入學的學生識字量很少,對于讀書會產生畏難情緒,通過借助拼音、觀察圖畫、圖文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樹立閱讀的自信心,從而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
1.請爸爸、媽媽帶你到書店逛一逛,選一選自己喜歡的圖畫書或者拼音讀物。
2.與爸爸媽媽一起讀自己喜歡的書,填寫《親子閱讀卡》。
設計意圖:將課外閱讀活動進行拓展延伸,完成親子閱讀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于是在教學中,我注重將圖片觀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在實際閱讀中選擇閱讀書目(圖畫書和拼音讀物)和閱讀方式(親子共讀和借助拼音閱讀),并且適當推薦了低年級適合閱讀的圖畫書。一系列教學活動,既關注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注重了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引,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課外閱讀活動中,并獲得課外閱讀帶來的成長和喜悅。
快樂聊書吧(精選17篇)篇十七
12月9日下午,我們最快樂的時光。我們班來辦聊書吧,這項工作我們準備了兩個多星期,第一個星期,我們主要排練宣傳語,第二個星期,我們排練了所有節目,到星期三下午最后一節課時,李老師安排我們班的每個小組去其他班宣傳,我們組去宣傳的班級是四(3)班和四(4)班,我們宣傳完后,就等待星期四下午的到來。
星期四下午第一節課,我們穿好漂亮的衣服,就走進校園里,我一到現代教室門口,發現除了我們班的觀眾以外,其他人都穿著漂亮的衣服,過了一會兒,現代教室開門了,我們男孩子都把門外的凳子都搬了進來,然后擦黑板、撿垃圾、擺凳子等等。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張老師(美術教室的老師)來了,他剛走進門,我們就大聲對他問好,張老師說自己是來給我們的聊書吧做黑板報的,在張老師做黑板報時,有些同學帶著我們給他們的門票紛紛進入教室里,坐下來,過了幾分鐘,我們的聊書吧開始了,首先,主持人是陳鴻橋、馬寧衫、何林、孫雅詩。他們打扮的非常漂亮,他們說了一番話后,就開始講故事了,演講者是王順悅、韓蘊揚……第三個節目是講讀后感,演講者是余定燊、鄺栩儀,他們說的讀后感讓全場觀眾響起熱烈的掌聲。第四個節目把全場引起了高潮,表演者:石佳玥、曾詩文等,有幾個高潮都設計在這個節目里,這個節目一完,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最后一個節目,是我們聊書吧最后一個節目,也是我的節目,表演者:我、胡燁等。那是我非常緊張,有這么多人在看著我們,我差點忘詞了,但是,我最后還是鼓起勇氣背完了。節目時間結束了,現在是問答題時間。
最后,我們的聊書吧結束了,這個聊書吧活動圓滿地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