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優秀需要具備良好的結構與條理,清晰的語言組織和行文的連貫性。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近期獲獎的優秀作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參考和借鑒。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一
我喜歡陶藝,因為它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出好玩的東西。我從三歲學起,到現在都快六年了。
剛開始學的時候,我遇到了很多困難。有一次,老師叫我搓長條形,但是我發現搓著搓著就干了。老師告訴我要不停地加水才能不干,我就重新搓了一個長條形,經過不斷的加水,我終于搓成了。還有一次,老師叫我做一個水滴形,但是我不會做,怎么搓也做不成,于是就叫老師教我做。老師邊示范邊說:“兩手要上面打開,下面合攏,一搓就好了?!比缓笪医涍^了多次的練習,我終于成功地搓出了水滴形。每一次上課我都進步了很多,有很多我的作品都擺在家里。每次看到那些作品的時候我都很有成就感。
我做陶藝這么多年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其中最難忘的就是三個人一起做羅馬斗獸場。那一次,我們三個人分工來做,一個人做底板,另一個人做觀看臺,然后我做窗戶。我做的窗戶就是在邊上用小竹刀切幾個方形的小孔。做完了,老師表揚我們組做得很好,家長們也都進來拍照,我們自己也很高興。
這里的老師告訴我,陶藝分為三步:第一步用陶泥做想要做的東西,第二步點綴裝飾陶藝作品,第三步把陶藝作品晾干再放在烤爐里燒,這樣陶藝作品就大功告成了。這里的陶藝作品琳瑯滿目,不勝枚舉,讓我大飽眼福。再三考慮,我決定做個陶藝筆筒。老師拿出一塊陶泥放在拉皮機上(電動)上。她一按開關,只見拉皮機飛快的'轉起,天哪,一眨眼的功夫,老師手中的陶泥變成了“筆筒”,陶泥在老師手中簡直是如魚得水,老師制作陶泥的動作是那么嫻熟,那么游刃有余。我暗自想:我行嗎?老師手把手的教我,我覺得很容易。這時,老師說:“做陶藝的手感最重要,手感練好了,做出的陶藝作品才好看、逼真。現在,你自己做!”我拿起陶泥獨自在拉皮機上練起手感,但陶泥像個不聽話的孩子,呀!“筆筒”破了一個洞,一塊陶泥隨拉皮機甩了出去,不偏不倚,剛好甩在我臉上,我狼狽極了。只好換一塊陶泥重新做:我用兩只手把陶泥輕輕地捂住,隨著拉皮機的轉動,陶泥“長高”了,左手還是像剛才一樣捂著,右手除大拇指在外,其它四指像鉆土機一樣,鉆進陶泥的內部,它慢慢變薄了。一個筆筒的陶藝模樣就誕生了。這次陶藝的經歷,讓我懂得了:什么事看似容易做起難,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沉住氣,專心才能事半功倍。出色的藝術家呢!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二
我是一個有著探索精神的小學生,我熱愛科學,嘗試著各種各樣的奇葩實驗,盡管很荒唐,但每次我都要去試一試。
一天,我在看電視,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里面的煙霧彈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煙霧彈。我上了百度,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找到了一個貼吧,里面有著做煙霧彈所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就這樣,我的試驗開始了。
要知道有試驗就必定有失敗和危險,貼吧上也說明了危險之處。1:試驗品如果加熱溫度過高有可能發生爆炸!2:試驗品點燃后可釋放出大量煙霧,在封面的室內可能造成窒息……。
雖然危險,但對我這個有著探索精神的小學生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但是困難還是有的.!
試驗剛開始,困難就來了!那就是材料問題,什么都準備好了,但是還有一樣東西沒找到,那就是硝酸鉀,硝酸鉀是化工產品,有著嚴格的管控,怎樣才能拿到硝酸鉀呢?于是,我決定使用多方位收集法!我發現那些鞭炮里有許多的硝酸鉀,于是我把它們提取了出來。我還利用關系,買到硝酸鉀……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大約收集了40克硝酸鉀。材料備齊了!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
接下來就是試驗了,為了防止危險,我決定在室外試驗!
雖然試驗失敗了,但我吸取了教訓,準備在來一次,這次的試驗地點在我家,要嗆也是嗆我,試驗開始了,像上次一樣,我把糖融化之后,依次加入融化的糖中,慢慢攪拌,只見糖慢慢變成了橘黃色的了幾分鐘后,糖凝固了,試驗成功了,我興奮不以!
呵呵!這就是我:許傳真!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三
我去歡樂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做陶藝。
大家都知道陶藝有很悠久的歷史,古人做陶藝是為了送給朋友、親戚當禮物。或者是放在家中當裝飾品!我們現在就來感受一下陶藝吧!首先將紫砂泥放在轉盤上,把它往下壓一壓再打開轉盤,讓泥巴在上面轉。我把手在水中泡一下,再把你把捂著,然后慢慢往上升,這樣陶泥就會變長,然后把大拇指伸到泥巴里再慢慢往下壓,形成杯子里面的樣子,再用手捂住杯子的口,讓他變得更圓一點,這樣就更像杯子。做好后,把它放到烘干機下烘干,起碼要烘五分鐘,不能有任何地方是濕的,那樣就不好添色。如果有濕的地方,涂色時就會沾上泥巴,很麻煩!
我還在上面寫了自己的名字。
陶藝是一種藝術,一種美麗的藝術,讓我們陶醉在這里吧!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四
今天,我和雅琴姐姐去了陶吧。
顧名思義,陶吧就是陶土與藝術的結合。在那里,我們可以制作陶泥坯土并上色,還可以制作軟陶,以及手模制作等等。
我們對這里的一切充滿了好奇,迫不及待地闖了進去。我和雅琴姐姐看到了與我們年齡差不多的女生正在制作坯土,只見她們把兩團陶土放在轉盤上,然后用手啟動轉盤,我們還沒看清是怎么回事,一個花瓶就呈現在我們眼前了。
我和我雅琴姐姐也想試一試,也想做陶泥坯土。于是,老師給了我們每人一團陶泥,放在那種轉盤上,讓我們先選出一個造型來,因為我們是新手,所以老師先給我們把陶泥定了型,后期制作和具體加工才是我們真正的工作。
很快,我就選中了一個瓶身較高,偏長的樣式,姐姐也選中了一種葫蘆似的樣式作為參考,仿照制作。我們坐到了各自的轉盤旁,轉盤旁邊還有一盆水。老師說要邊做邊沾水,不能讓手上有太多泥巴。老師給我們打好模后,我們便開始做了,哪里要細要高,那里要變短變粗,那里有個“肚兒”,我們照單做了很多細節。我倆的手一會兒是“ok”的手勢,一會兒是五指并攏,一會兒又兩手分開??總之,我們的手沒停下來過。
我做得一帆風順,漸漸像樣了。姐姐那邊則狀況百出,一會兒做好的陶坯歪了,加上機器的旋轉,看起來危險得就像旁側斜出的山;一會兒陶坯又做矮了,像個矮冬瓜;一會兒一大塊泥都甩了出去,不得不重新做,一副慘不忍睹的樣子。姐姐只好一臉無奈地重新制作。
大約又過了十幾分鐘,我們把兩個瓶子都做好了。整個過程很奇妙,讓人用言語無法形容,姐姐和我還在上面畫了花??上КF在沒辦法拿走,要等一個星期烘烤后上色才能取走。
經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了泥土細膩的芬芳,大自然的奇妙無窮,讓我流連忘返。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五
我和媽媽在帝江樂園玩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陶瓷藝術畫廊,我想展示我的才華。一開始工藝不好,機器不聽話,手里的泥巴都快拉屎了。我當時很著急,覺得我的造型很可笑,哈哈.我用沾滿泥巴的手去請教老師,練了一段時間,一切都有回報!最后做了一個杯子,真的很開心。然后做了一個盤子,感覺很有成就感。努力和堅持我知道的更多,但我真的很累。我用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沒有!媽媽也笑了,因為我變成了泥娃娃!做陶器很好玩!
(小學二年級,)。
制作陶器。
那天,我們班有一節陶藝課。
隊長先給了我們一些泥巴。我們組有十個人,所以老師讓我們五人一組。我想做一個杯子,但是曲奇奇想做一個存錢罐,一個小花園等等。但由于時間限制,他們立刻采納了我的想法。
首先,我們按了一個圓圈來制作杯子的底部。然后搓一條均勻的長條泥,放在轉盤上。魏子瑤讓我轉轉盤,他們覺得我轉得太慢,然后讓曲琪琪玩。沒想到,曲一峰還貪玩,和曲說最后一句的時候,不小心把泥條砸了。周美蓉差點哭了。幸運的是,她立刻擦干眼淚,集中精神又做了一遍。我們也被她的精神所感動。我們發揮了“極”的精神,讓魏子瑤監督他一起做花。
當泥條終于完成的時候,周美蓉開始轉動轉盤,我和曲琪琪開始放泥條。先在轉盤上放一些泥條圍成一個圈,然后在泥條上涂上一些泥,再用轉盤的力輕輕放在第一個泥條的上面……如此類推,一個杯子就完成了。然后,魏子堯等人“外購”。我們把泥放在杯子的一個地方,然后把花貼在上面,不要傾斜。
“快點?!庇质且粋€煩躁的聲音,只好馬上用小切肉刀寫名字。然后,我們把它們交給老師,讓她幫我們上色,放在電窯房里燒,你就完事了。
這一次,我從制作陶器中獲得了:我應該專心工作,而不是三心二意。而且,我覺得我們很沒耐心。在這個制陶過程中,我們組在轉盤上放泥條或者寫名字的時候很不耐煩。其次,要用腦思考,把握自己的感受。做陶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東西。理解是抓住手感的關鍵。我們要用腦思考,充分了解泥的特性和規律。這樣才能把手和泥結合起來,做出好東西。
(三年級,600字)。
今天,我媽媽帶著我和哥哥,還有很多阿姨和孩子一起去五山廣場學習制作陶器。我好開心!一到那里,我就覺得很好奇,問媽媽怎么辦。媽媽告訴我不要擔心。聽了老師的解釋,我決定做一個小杯子。老師說先用托盤上的泥做一個杯底,然后把泥搓成長的,沿著杯底轉圈往上走,然后用手指把縫隙抹平,最后上色。我聽我叔叔說我可以在兩周內來拿杯子。我很期待這一天,一個自己做的小杯子。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六
海溪聽到這些早就按耐不住性子了,她飛快地跑回了家,坐到了書桌旁,拿出一沓兒信紙,給溪羅寫信。她知道溪羅是個漂亮女孩,她想和她做個朋友,海溪寫了整整一個下午,寫了整整十張信紙,她終于寫完了,她把信紙特意放進一個心形的信封里,拿著信封從家里飛快地奔了出去。
她跑了十多分鐘,才到了“維溪夢蝶“莊園,她把信封投進來莊園門口的信箱中并按響了門鈴,接著她躲在了從草后面觀察動靜,只見過了好一會兒,一個美麗的女孩開了門,四處張望了一下,見沒有人,疑惑的搖了搖頭,也沒有去看信箱,便關上門走了。
自從把那封信投入信箱后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但是海溪只見過溪羅一面,就是在“維溪夢碟“莊園門口那次。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七
今天,媽媽帶我們去一個地方學做形狀各種各樣的美味姜餅。
開始做姜餅了,老師給我們每人一個黃面團,我聞了聞,似乎還有一股生姜的味道。我先把面團揉成一個球,再把它壓扁,用滾桿滾扁。但是呢,又不能壓的太扁。然后,我又把老師發給我們的模具一個又一個壓在面團上,壓完后,我把模具按出來的圖形給挖出來。最后放進烤箱烤。
過了幾十分鐘,姜餅就新鮮出爐了。一碗糖霜為白色,一碗糖霜為紅色,一碗糖霜為綠色。
我把白糖霜先灑在姜餅上,后把綠糖霜點在好、姜餅上,再把紅糖霜滴在姜餅上。最后一步,當然是品嘗姜餅咯。唉呀,這姜餅味道可真甜,真是比糖果還甜呀!我吃著自己做的姜餅心里別提有多開心啦!
我真的真的特別想如果下次還有機會的話,還要來做一次姜餅。
六年級:王心愉。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八
一次難忘的比賽xx年12月13日,我去杭州參加了xx~xx年度“星星火炬”全國少年兒童英語風采浙江展示活動的比賽,我表演的英語童話劇是“丑小鴨”,練習這個可費了我不少心思,因為報名時我才學了三分之一,到比賽短短一個星期我需要全部掌握劇情和做好表演,白天我要上課,只能利用晚上做完作業后進行訓練,英語老師也覺得對我是比較大的.考驗。不過最后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學會了“丑小鴨”童話劇。我被排到上午第三場第二個出場,我大聲用英語完成了自我介紹,開始了表演,剛開始我有點緊張,很快我進入了角色,我看到所有評委都在認真的看我表演,其中一個老外還被我精彩的表演逗笑呢?第二環節口語問答,我都熟練的回答了主持人提出了問題,心里非常開心。過了一段日子,我接到老師的電話,告訴我得了一等獎,心里別提有多高興!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九
隨著六年級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回首這六年,我發現手工制作是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通過制作手工,我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培養了創造力,還鍛煉了專注力和耐心。在手工制作中,我享受到了快樂和成就感,下面我將分享我在六年級制作手工中的心得體會。
首先,手工制作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在制作動手工具時,我要親手去裁剪、粘貼、拼裝等,這需要我靈活的雙手去完成。經過多次的練習,我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僅如此,通過手工制作還能讓我更好地掌握圖紙的繪制和測量等技能。在制作中,我學會了如何利用各種工具和材料,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了許多精美的手工作品。
其次,手工制作培養了我的創造力。在制作手工作品時,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創意,發揮想象力,制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我會用不同的顏色、紋理和材料來組合元素,將自己的想法完美地呈現出來。通過手工制作,我懂得了創新的重要性,讓我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中也能更具創造力和靈活思維。
此外,手工制作鍛煉了我的耐心和專注力。在制作手工時,有時需要耐心地等待膠水干燥或者一遍遍地細致修飾。手工制作不像其他學科那樣追求速度,而是更注重細節和堅持。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學會耐心地面對困難或重復的工作,以及專注力的培養。這對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有很大幫助,讓我能夠更加細心和專注地面對問題。
最后,手工制作帶給了我無窮的快樂和成就感。當我親手完成一件精美的手工作品時,我能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驕傲和滿足感。這種成就感讓我更加有動力去嘗試更多的手工制作,不斷挑戰自我。同時,在手工制作的過程中,我也會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分享和合作,這讓我們的友誼更加深厚。
總結起來,六年級制作手工是我學生生涯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通過手工制作,我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培養了創造力,還鍛煉了專注力和耐心。手工制作給予我快樂和成就感,讓我感受到了手工藝術的魅力。我相信,無論將來走向何方,手工制作的經歷都將成為我寶貴的財富,并繼續影響和豐富我的生活。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
陶藝比賽作文350字――時光如飛逝,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節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我報名參加了陶藝,沒想到,戴老師推選我代表班級參加比賽。
從那天起,我進入了緊張的陶藝訓練當中,每天都要占用兩節自習課及一節課外活動課來進行做陶泥,如果當天的作業都要寫到很晚,還要寫完作業抽出時間來練習陶泥。
忙碌的訓練生活讓我感到厭煩,甚至還有些后悔,當初為什么要選擇報名陶藝呢?也是存在一些僥幸心理吧,即使報名了也選不上,還可以嘗試一下,我想退縮,可是又有些舍不得,畢竟我這一路走過來,也不容易呀,正在我進退兩難的時候,想起了應思源的話:“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不可以輕易放棄!”我再次堅定了信心。在比賽的`時候我仔仔細細的做了一個筆筒,一支、兩只、三只鉛筆注入到筆筒內,還有一顆小橡皮呢!
看了看別人的作品感覺自己做的還一般般,最后我居然得了一等獎,那一刻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一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六年級做陶藝作文600字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穿上褂衣,戴好帽子,我小心翼翼地將手放在了陶泥上,機器慢慢地轉動起來,加了些水后,陶泥開始變得光滑柔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技巧。我將兩手的食指放在陶泥的正上方,輕輕往下一壓,一個小口就被我開了出來。雙手捧著往里擠,那陶泥的形狀頗有幾分觀世音菩薩手中那個仙瓶的韻味;將手放入瓶口中,沿著瓶子的內壁往外一推,陶瓶瞬間變得又矮又胖,像一個胖娃娃,讓人忍俊不禁……陶泥在我手中不停地變化著樣子,我玩得不亦樂乎。
可是,沉浸其中的我渾然不覺陶泥已經搖搖晃晃,快要變成一攤爛泥了。這下糟了,我手忙腳亂地將它扶正,可那陶泥好像在和我較勁兒似的,我往左扶,它偏要往右倒;我往前推,它偏要往后靠。三番五次下來,我已經筋疲力盡,望著眼前這個已經沒有了形狀的陶瓶,我仿佛看到它正在朝我壞笑。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工作人員走了過來,他細心地用手重新將陶泥塑形,很快,陶泥又恢復了原本的樣子。
我小心翼翼地捏著,最終,我將陶泥定型成了一個陶罐。隨后,就到了雕刻的環節啦!我選了一把精細的小刀,開始畫起屬于我的“大作”來。
我小心地拿著刻刀,在陶罐上細心地刻畫著,一點一線,都融入了我認真仔細的心。近處,幾棵松柏正傲然挺立著,隱約可見幾處民屋。遠處,雄偉壯麗的瀑布正飛瀉而下,形成了無數朵巨大的水花。而在那藍天之上,幾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飄著。似乎還少了些什么,對呀,山水畫怎么可以沒有青山呢?我拿起小刮片,在那瀑布旁抹了幾筆,一座座青山就顯現在了我的眼前。
轉過街角,看見陶藝店的招牌,聞見瓷土的清香,我停住了腳步。我走進了這家陶藝店,戴上圍裙,卷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
陶藝店的姐姐拿出了一塊陶泥,開始在陶藝機上給我示范制作的方法。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她的手,豎起耳朵,聽她為我講解技巧。眼看著她很快就做出了一件半成品,我心里有些發癢,感覺還挺簡單的,便迫不及待地接過她手中的泥,開始了“創作”。
我按照她的方法,用水把手沾濕,輕輕地放在泥上,找好重心,讓它隨著陶藝機轉動。轉了幾圈后,我把一根大拇指放在陶泥的中間,不一會兒,就看到陶泥上開了一個小孔。我用手把小孔逐漸擴大,容器的側壁就做成了。看著已經呈現出雛形的陶土,我心中十分高興,正在這時,我的手突然歪了一下,陶泥的口馬上就塌陷了,我連忙補救,可是陶泥就像個不聽使喚的小孩子,在我的手中左搖右擺,重心也一下子不穩了。在一陣掙扎之后,它最終“光榮就義”,變成了一灘泥。我心中有些失落,心情就像一團亂麻,既郁悶又后悔。
陶藝店的那位姐姐又遞給了我一塊新的泥:“第一次都不太好上手,多試試就好了?!甭犃怂脑挘覜Q定重振旗鼓,再次進行嘗試。我按照原來的方法,操作著手中的陶泥。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的手更加穩了,做每一步都不緊不慢,認真細致。終于,我的泥胚做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從陶藝機上取下來,放在桌子上,并利用工具進行裝飾。在歷經了“艱險”后,我的作品終于大功告成??粗雷由献龊玫某善?,我心中有一種自豪與欣慰。
第一次做陶泥,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最終收獲了成功的果實。這也讓我明白,做事的過程中也許會有坎坷,但只要用心去做,不怕失敗,就能最終成功。
下午第三堂課,一位陶藝老師來到我們班,教同學們做陶藝,做的是大象。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塊紫砂泥,一塊帶回家做,一塊在學校里做。老師打開電腦給我們看了一個錄像,邊看邊講解做大象的步驟和要領。錄像里老師做的大象栩栩如生,好看極了!我一定要做一個比老師還要好看的大象。
我擼起袖子,拿出紫砂泥,打開包裝紙。先要做的是大象的身體。我拿出直尺把它對切成兩半,用其中的一半搓成圓形,搓圓后,把它壓扁,而且要壓的越扁越好,才能方便后面的制作??墒?,不知怎么地,任憑我怎么拍打和壓,就是壓不扁。哎!真是氣人。忽然,我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就是用手掌心,用力由里往外推,不就扁了。這方法一試,果然可以。然后用壓扁好的紫砂泥,包裹住一小團紙,身體就做出來了。
接下來要做大象的其他部位,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很快地就做好了大象的腦袋。還有眼睛,耳朵和鼻子要做。眼睛和耳朵都挺好做的,但是,鼻子卻一點也不好做。搓的粗一點嘛,像根柱子,搓的細一點嘛,像根面條,老是做的不好看。我想:“做個鼻子,難道比考試還難嗎!”同學看見我著急的樣子,便說到:“你把鼻子的一頭搓粗點,一頭搓細點?!蔽以嚵艘幌?,果然好看了。
最后,只剩大象的腿要做了。我搓搓搓,不一會兒,四條腿便做好了。現在離成功只差一步,只要順利地把腿粘在大象的身體上就可以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大象拼接好,懷著激動的心情,拿起它時,只聽見“嘩啦”一聲,大象摔了個七零八落。我趕緊撿起來,重新拼接好,可是不爭氣,又散架了。氣得我雙手叉腰,死死地盯著它們,心里默默地念到:“象大哥,就算我求你了,能別再散架了,行不?”難道,是我的祈禱靈驗了,這次大象還真沒有散架。乖乖地拼接好了。
大象終于出爐了:它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身體,芭蕉葉一樣的耳朵,活脫脫的一只大象就這樣站立在我面前,看著它,我的心里樂開了花!
“同學們,我們今天和泥巴來個約會怎么樣?”同學們有的沒反應過來,說:“泥巴臟兮兮的,我才不干呢!”有的同學一下子反應過來,說:“好!好!”原來,今天老師要帶著我們做陶藝啊!
我們準備好材料:陶泥、陶泥拉胚機、水、魚線。老師告訴我們做陶藝的方法后,我們就開始做了。
我先把陶泥在桌上輕輕地摔了幾下,這是為了把陶泥里的氣泡摔出,不然在燒制的時候陶泥會出現小洞,然后把它揉成圓球狀,就可以上機制作了。我把陶泥輕輕往陶泥拉胚機的中心一摔,使陶泥固定在陶泥拉胚機的中心,現在,我可以開孔了。按老師說的,我把四指并攏,托在陶泥的外壁,然后把大拇指放在陶泥上面的中心,用力往下壓,不一會兒,隨著陶泥拉胚機的轉動,陶泥中間出現了一個孔。現在,我要做的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難的一步——塑形。
我本來想做一個花瓶的,可是我做來做去,發現陶泥不夠多,只好改變主意,做一個碗。我把手四指并攏,托在陶泥的外壁,把大拇指放在孔里,把手往外張,終于有點碗的樣子了??墒牵氲倪厖s像狗的耳朵一樣,垂了下來。我剛想修正這個問題,突然,因為我用力過猛,泥胚斷了。這時,師傅走了過來,見我的泥胚斷了,便把泥胚還貼在陶泥拉胚機上的部分取了下來,把泥胚放在左手掌心上,右手壓在泥上畫圓圈,不一會兒,陶泥在師傅手中形成了一個圓球,只見師傅左手拿起陶泥,輕輕往陶泥拉胚機的中心一摔,陶泥就與陶泥拉胚機黏住了,然后用相同的方法開孔。師傅問我:“小朋友,你想做什么?”我說:“我想做一個碗。”師傅聽了,按照與我相同的方法做,只是這次為了預防陶泥垂下去,開口向里縮了一些,師傅問:“這樣可以嗎?”我覺得還可以,便答應了。
原來做一個陶藝是很難的?,F在,我想起我以前打碎一個碗就一笑而過的事,我慚愧不已,以后我要好好愛護工人叔叔的勞動成果。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你怎么捏、揉最終都會成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假期里,我就去陶藝館體驗了一下做陶藝的樂趣。
一走進陶藝館,我就看到架子上陳列著好多新奇別致的作品,真是賞心悅目啊!看著一件件精美的陶藝品,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了。
第一步是準備工作,陶藝老師讓我穿上圍裙,給我一團陶泥,詳細講解制作步驟,并讓我學著他的樣子摔泥五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泥里的空氣排干凈,否則燒制時會作品會炸裂。我拿起泥,一下一下地摔著,直到泥變得光滑后再把它輕輕摔成正方形。
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可以拉胚了。把泥放在拉胚機的正中間,用掌心按壓讓它緊緊貼在轉盤上,粘濕雙手,用手掌上小魚際的位置緊貼陶泥的兩側,均勻向中間發力,陶泥底部受到擠壓變成了像蘑菇一樣的東西。然后,將手移到陶泥的頂部,兩手掌放平擠壓陶泥,把泥塑成石柱形狀,接著再將左手放在泥的頂部,大拇指關節向下壓,用力將泥從后往前推,這樣陶泥就恢復了原來的狀態。這套揉合動作反復做三次,是為了調節陶泥的軟硬度,中途還要時不時地加水,否則陶泥會粘在手上。
接下來,老師教我用右手大拇指從泥的頂端開口,一個小洞出現了,我將中指伸進洞中一點點向外拉,洞口越來越大,一個杯子的雛形出現了,我把手放在杯子上,感受杯壁在我手中慢慢變薄,突然,杯子軟綿綿地耷拉了下來,就要癱在轉盤上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虧老師一個箭步沖過來,及時把它“搶救”了回來,原來是我用力過猛,導致杯子邊緣過薄才會這樣,看來力度的把控很重要。
經過老師的幫忙和自己的領會,我終于做成了一個杯子。現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就是給杯子貼上圖案裝飾一下,等三天之后陰干了,就可以涂上顏色放在窯里燒制了。我非常期待我的“大作”早日誕生。
雖然制作過程中,我的動作略顯笨拙,作品也不盡完美,但能將一塊泥巴做成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也挺有成就感的。這次的陶藝體驗讓我體會到了動手操作的快樂,感受到了陶藝的魅力,將會成為我童年的一個美好回憶。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二
今天晚上,我在河堤上散步,看見了各種各樣非常漂亮的樹葉。有扇形的,有的細長細長的。有的就好像一個一個小小的手掌。我還把一些漂亮的樹葉拾了回來呢。
回到家里,我心里想著:這么漂亮的樹葉,該怎樣才能讓他們更美麗呢?對了,樹葉粘貼畫呀。我一抬頭,看到鐘表上的時間還很早,就準備好了雙面膠剪刀,還拿起了旁邊的樹葉,開始制作了。
首先我拿起了又細又長的柳葉,把它們我又拿先縱橫交錯著編成了一個小花籃的樣子,用雙面膠貼到了紙上。我又把葉子拿了起來。我把葉子系成一個蝴蝶結的樣子,我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的疏忽,因為絲毫的疏忽都可能是它斷裂,這個蝴蝶結的制作就要失敗了。瞧,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果然沒有把它撕斷,這個蝴蝶結制作好了,我把它小心翼翼的貼在我的花籃上。緊接著我把我收集到的樹葉和各種各樣的花都貼上去,橋有水杉的樹葉,水上的樹葉細細常常多么的皮包。還有楓葉的楓樹的樹葉,花里也有各種各樣美麗的花,有黃色的.花,白色的花,它們一個個嬌小玲瓏,嬌嬌柔可愛。最后我又在空白處畫了幾只漂亮的蝴蝶,它們相映成趣,這簡直是我做過的最美麗的一個美術作品!
做完了這個美術作品,我抬起了頭,伸了伸了伸我的胳膊。這時候,我突然有了感悟: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在平凡而不起眼的樹葉和花朵中,竟然可以找出這樣的樂趣,可以拼出一幅漂亮的樹葉粘貼畫來,大自然可真漂亮??!
我愛你大自然,你這是太神奇了!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三
去年暑假作業有一項是科技小制作,我對科技制作接觸少,也不在行,一時想不出要制作什么東西。經過再三的思考才想起,老師曾經在勞動課上教過制作小花籃。主意一定,說做就做,立刻找來勞動書,對制作小花籃一課細讀了一遍后,準備好有關材料和工具,便開始動手做了起來。
材料有塑料瓶、膠紙,工具是剪刀。按照書上的說明,將塑料瓶(靠瓶蓋處)剪去1/3,又將剩下的2/3豎著剪成若干均等的條形,我認真地一刀一刀剪著,畢竟少使用剪刀,剪出來的條形有些直的、有些斜的,有些較粗、有些較細,大小不一,一個字來形容“丑”,剪成這樣,也顧不得太多了,我想接下來的工作應該是簡單不過了。當把長條往底座插時,突然,我呆住了,瓶子根本沒有底座,這下可糟了,難道做錯了嗎?此時的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正是心急的時候,突然想起了透明膠紙,我將透明膠紙反著靠瓶底處繞了兩圈貼好,然后,把長條一條一條插進去。此辦法真成,長條已經插進了一大半,大功即將告成,心里正甜滋滋的。突然間,透明膠紙飛了出來,所插進的長條一下子繃開全散了,老天爺似乎故意要跟我作對,我好像被潑了一盆冷水,那冷直伸到我的心里,使我又傷心又難過。
我本來想放棄小花籃制作,可又想起爸爸常跟我說:“做事一定有頭有尾,不能半途而廢”,這話鼓勵著我振作起來。我吸取教訓,將透明膠紙多纏了幾圈,保證結實牢固,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把長條全都插進去了,然后,我再貼上一圈膠紙,讓它固定下來,再圍上一層花紙,經過一番的裝飾和整理,漂亮的小花籃終于制作成功。此時我的心情甭提有多么高興,簡直是解了籠的兔子——活蹦亂跳,高興極了。
門鈴響了,門開了,噢!媽媽回來了,我急忙把自己親手制作的小花籃遞給媽媽看,媽媽看了都夸我聰明,制作的小花籃好看。這時,我才知道原來做這科技制作其實并不簡單。不僅要講科學,而且制作過程要有技巧,更要有耐心。
通過這事我體會到:只有付出,才有收獲。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四
科學老師發了短信,布置我們做一樣小發明或寫一篇實驗論文。我做了一個小發明。
我的小發明是一雙能拖地的鞋。我先用一些沒有用的硬板紙前一個鞋底,鞋底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則抹面會放不上去。接著做上面穿的部分,先綁上兩根帶子在上面,做成普通拖鞋的樣子,這樣穿或者脫就比普通鞋子方便。如果穿上覺得不舒服,也可以把上面的帶子改成用紙板,用紙板做成鞋面的形狀,然后裝上去,這樣比用繩子更舒服些。有些人愛漂亮,還可以在上面畫花紋或者貼幾朵花和蝴蝶結,把我們的紙拖鞋裝扮得像一位小公主。最后一步了,在家里找一塊與鞋子底差不多大的抹布,用膠布貼上,這樣我的能拖地的鞋子就大功告成,現身了。
這個發明的想法是從我媽媽做家務那兒想來的。每次媽媽洗好碗,都要把廚房間的里里外外擦洗得一塵不染,擦地時,媽媽有時蹲下身子擦,很吃力,有時就找來一塊干抹布,踩在腳下,用腳來推動抹布,又慢又費力,而且抹布和鞋子不是連在一起的,如果用力太大,腳和抹布就會分離,然后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擦干凈的地方留下了一個大大的鞋印,有時抹而還會和腳前進的方向相反,擦起來十分麻煩。于是我就想發明一種抹布和鞋底不會分離又能拖地的鞋子,這樣就不用擔心中途抹布掉了,而鞋子卻又把拖干凈的地方弄臟了。穿上這種鞋子還可以節省時間,因為在打掃廚房地面時,人要在地面上各個角落走動,這樣,可以邊干其他活兒邊拖地,節省了以前單獨拖地的時間。另外,這種鞋子除了可以用在清潔廚房地面外,還可以用在清潔其他地面,如客廳地面、臥室地面等,在走動拖地的同時,還是在鍛煉身體。
怎么樣,這個發明的想法不錯吧?做起來很方便,用起來也很簡單。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生活中一些做起來不方便的地方,把它們改進一下,一個小發明就會從我們手中誕生。讓我們一起來發明吧!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五
穿上褂衣,戴好帽子,我小心翼翼地將手放在了陶泥上,機器慢慢地轉動起來,加了些水后,陶泥開始變得光滑柔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技巧。我將兩手的食指放在陶泥的正上方,輕輕往下一壓,一個小口就被我開了出來。雙手捧著往里擠,那陶泥的形狀頗有幾分觀世音菩薩手中那個仙瓶的韻味;將手放入瓶口中,沿著瓶子的內壁往外一推,陶瓶瞬間變得又矮又胖,像一個胖娃娃,讓人忍俊不禁……陶泥在我手中不停地變化著樣子,我玩得不亦樂乎。
可是,沉浸其中的我渾然不覺陶泥已經搖搖晃晃,快要變成一攤爛泥了。這下糟了,我手忙腳亂地將它扶正,可那陶泥好像在和我較勁兒似的,我往左扶,它偏要往右倒;我往前推,它偏要往后靠。三番五次下來,我已經筋疲力盡,望著眼前這個已經沒有了形狀的陶瓶,我仿佛看到它正在朝我壞笑。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工作人員走了過來,他細心地用手重新將陶泥塑形,很快,陶泥又恢復了原本的樣子。
我小心翼翼地捏著,最終,我將陶泥定型成了一個陶罐。隨后,就到了雕刻的環節啦!我選了一把精細的小刀,開始畫起屬于我的“大作”來。
我小心地拿著刻刀,在陶罐上細心地刻畫著,一點一線,都融入了我認真仔細的心。近處,幾棵松柏正傲然挺立著,隱約可見幾處民屋。遠處,雄偉壯麗的瀑布正飛瀉而下,形成了無數朵巨大的水花。而在那藍天之上,幾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飄著。似乎還少了些什么,對呀,山水畫怎么可以沒有青山呢?我拿起小刮片,在那瀑布旁抹了幾筆,一座座青山就顯現在了我的眼前。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六
新年到了。圓圓老師讓我們班每個同學做一個小工藝品過年,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
回到家,我把老師布置的任務告訴了爸爸。聽完,他笑著說,哦,小菜一碟。下午,我們開始手工制作。首先爸爸先選了一個主題,因為今年是狗年,所以我們決定做一個和狗有關的小工藝品。爸爸用手機上網搜索,各種手工方法都有。這時我突然發現有一只雪糕棒做的小狗,很可愛。我也有很多雪糕棒,所以我們決定用這些棒做一只小狗。
我們找到膠水,把棍子放在一起,做成狗的身體。然后我們割了兩只耳朵,涂上顏色。最難做的是狗的鼻子。先找了點棉花,然后用黑色筆芯把棉花涂成黑色。一不小心,手指上就被涂成了黑色,洗不干凈。最后一步是把割下來的'耳朵和爪子糊上,小狗就完事了。
看著和爸爸一起做的小狗,我很開心。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七
吃完午飯,媽媽站在一旁說:“你把作業寫好,我帶你去做陶藝!”“好耶!”聽到做陶藝,我興奮不已,說完我就開始干正事,不一會兒我就完成了作業。
我和媽媽來到陶藝館,一踏進門就被這里面的藝術品所吸引了。里面有數不勝數的陶藝作品,頓時讓我覺得老板阿姨能做出這么多的作品,真的很偉大。這時阿姨和藹可親的問我:“小朋友,你想要做什么樣的款式?”其實我一眼就看中了那個漂亮的花瓶,外觀晶瑩剔透的,美麗極了!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訴了阿姨,阿姨聽了就回答道:“沒問題,我這就去給你準備材料。”
做陶藝的材料已備好,阿姨就跟我邊講解邊演示做陶藝的順序。首先要找到重心,重心穩定做出來的陶藝才美觀。我像阿姨那樣把手放在那兒,陶泥就一會兒變成胖的,一會兒變成高的,有趣極了。接著阿姨又教我怎樣把陶泥變彎,變直,隨著我的手,陶泥變得奇形怪狀,好不容易阿姨才把我的陶泥拯救回來,就這樣,變來變去的我就稀里糊涂了。最后在阿姨的指導下我完成了屬于自己的作品,我覺得自己也很了不起。完成以后我就開始給我的作品選顏色,精挑細選后我選了一個叫碧玉晶花,看上去佷青翠的顏色,之后我寫上自己的姓名。一切搞定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問阿姨什么時候可以拿,阿姨回答道:“像現在這種陰天天氣至少要二十天左右”,聽了這話我有點沮喪,不過我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很快來臨的!
我愛這項藝術,它能使人心情愉悅,手腦并用。
制作陶藝的六年級(通用18篇)篇十八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六年級我學會了陶藝的作文600字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到了十一長假,趕忙拉上哥哥陪我去做陶藝。
我心里像開了一朵花一樣的甜蜜,一直開到我的嘴角。笑呵呵的想著做出來的陶藝,正在想著這個小小甜美的幻想時,已到了地方,圍上了圍裙。來教我做的是一個阿姨,我又膽怯又高興,膽怯的是——怕做壞了,高興的是——第一次,一定感覺不錯。
哥哥這個壞家伙,老毛病不改,又來諷刺了:“今天到要看看邱明敬小朋友,會做成什么樣?”我“哼”了一聲,不理他了。心里暗暗的說:做出來一個超級可愛的東東,看你說什么。
阿姨拿出來了一小袋泥巴給我,指點著我說:“手濕一點水,把泥巴揉成一個圓?!蔽逸p輕地在水桶里沾了點水,小心翼翼的拿著泥巴,在手上轉來轉去。只可惜轉的不是很圓,但亦可以。我期待著做好的樣子。
放到機器上固定好,仔細的檢查固定好了嗎,生怕有疏漏。開始做了,阿姨把機器啟動,機器就開始轉了。
阿姨說著我做著。先用大拇指輕輕地按到圓的中間,鉆出一個洞,做好了,輕輕慢慢的松手。下一步,用手輕輕做成一個像小桶一樣的形狀。我把手輕輕的放上去,泥巴被機器帶動著轉,我的手有點放不住了,不知為什么,有些想松,心里有一種不安。哦!糟了,正出神的時候,手動了一下,上面的一條泥巴飛了。我頓時不知所措,呆呆的看著機器轉動。
阿姨說:“看來又要重做了。”一下子,我有些不安了??纯锤绺纾南耄哼@家伙準在為我剛才演的那場“好戲”,偷偷拍手叫好呢!心想:這次千萬不要心急,不要再出窘相了。
又到了這一步,我又心急了,松開的時候太快了,泥巴又一次飛了。低著頭,有點不好意思了。心想:這次一定要做好。一定啊!
到了這一次,總算沒有再壞了,我松了一口氣。感覺從身上卸下了一個重包袱,大吐了一口氣。
最后一個小碗誕生了,我又把它捏成了一個心形的。阿姨可惜的說:“本身想著你這么大可以做一個花瓶的?!甭犕?,頓時,心里覺得涼涼的.。剛才“胸懷大志”的我,現在害羞的想找一個地縫鉆進去。
不管怎么說,一個矮小的心形小碗,碗底工工整整刻我著的名字,還有幾朵嬌小可愛的小花,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碗誕生了!想到這,我笑了,一下子由陰轉晴了!
從這一次經歷中,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專心、沉住氣、從容的對待,切勿急躁。想到這個東東讓我明白了一些東西,它不知何時變得對我有那么大的重要了。于是,我把它小心翼翼的放在手上。
我家樓下開了一家陶泥店,為什么不去試試?
我迫不及待,馬上動手操作起來。剛開始,我做得最快最好,當我已做了一個豎直的筆筒毛坯時,媽媽和姐姐的手里則還是一堆爛泥。我驕傲極了,放聲笑道:“哈哈哈!”可是,悲劇就在這時發生了:因為在我笑的時候用力過猛,還未完全成型的筆筒塌了!我尷尬極了,趕緊把羞紅的臉低了下去,再一次認真地做了起來———我用手把泥堆在一起,揉、捏、拉、壓、拽,一起上陣,我的泥巴,就像一塊生面團,被我為所欲為地擺弄著:一會兒豎、一會兒橫、一會兒扁、一會兒寬……簡直奇形怪狀!
一旁的姐姐看見了,摸著我的小腦袋,笑著說:“這塊泥好慘呀!小朋友,讓我來教教你吧!”姐姐就手把手地教了起來,這一次,我學得特別認真、特別投入!
終于,我學會了,按照姐姐那純熟的手法,學著姐姐腳踩的姿勢,比劃著泥料的多少,看著轉盤轉動的方向和速度,小心翼翼地揉著、捏著……伴著店里優美的背景音樂,隨著轉盤帶水的泥從我指間流過,如泥鰍般光滑,卻又好似一層輕紗……就這樣,我浮躁的心安靜了下來!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做成了一個規規整整的花口筆筒,贏得了媽媽和姐姐的連聲夸獎!
陶藝如一爐火,磨去了我的浮躁,煉就了我的耐心。陶藝,我期待著與你下次的約會!
今天,我終于能親手學做陶藝啦!
穿上褂衣,戴好帽子,我小心翼翼地將手放在了陶泥上,機器慢慢地轉動起來,加了些水后,陶泥開始變得光滑柔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技巧。我將兩手的食指放在陶泥的正上方,輕輕往下一壓,一個小口就被我開了出來。雙手捧著往里擠,那陶泥的形狀頗有幾分觀世音菩薩手中那個仙瓶的韻味;將手放入瓶口中,沿著瓶子的內壁往外一推,陶瓶瞬間變得又矮又胖,像一個胖娃娃,讓人忍俊不禁……陶泥在我手中不停地變化著樣子,我玩得不亦樂乎。
可是,沉浸其中的我渾然不覺陶泥已經搖搖晃晃,快要變成一攤爛泥了。這下糟了,我手忙腳亂地將它扶正,可那陶泥好像在和我較勁兒似的,我往左扶,它偏要往右倒;我往前推,它偏要往后靠。三番五次下來,我已經筋疲力盡,望著眼前這個已經沒有了形狀的陶瓶,我仿佛看到它正在朝我壞笑。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工作人員走了過來,他細心地用手重新將陶泥塑形,很快,陶泥又恢復了原本的樣子。
我小心翼翼地捏著,最終,我將陶泥定型成了一個陶罐。隨后,就到了雕刻的環節啦!我選了一把精細的小刀,開始畫起屬于我的“大作”來。
我小心地拿著刻刀,在陶罐上細心地刻畫著,一點一線,都融入了我認真仔細的心。近處,幾棵松柏正傲然挺立著,隱約可見幾處民屋。遠處,雄偉壯麗的瀑布正飛瀉而下,形成了無數朵巨大的水花。而在那藍天之上,幾朵白云悠然自得地飄著。似乎還少了些什么,對呀,山水畫怎么可以沒有青山呢?我拿起小刮片,在那瀑布旁抹了幾筆,一座座青山就顯現在了我的眼前。
陶藝能陶冶情操,真是一種美的享受!
上星期六,我和媽媽去了沙溪老街的“陶泥巴”做陶藝。
走進“陶泥巴”,只見一個短發阿姨坐在玩陶吧的位置上,原來,她就是這家店的老板娘。她很熱心地把我拉到位置上,給我示范起來。“你看,我這樣一弄,它就變了形?!卑⒁踢呎f邊做出一個煙灰缸。
我躍躍欲試,把手放在陶土上面用力的向里面摁,它就變得小小的,里面都快變成實心的了。我又用手把它用力地往外拉,它就變得大大的,里面全是空的。阿姨笑瞇瞇地問我:“你想要做什么樣子的呢?”“我想要做上面有花邊的小瓶子?!蔽抑钢吷弦呀涀龊昧说男∑孔诱f。()。
于是,在阿姨的幫助下,我把小瓶子形狀給做了出來。她把電關掉,在上面擠出了美麗的花邊,小瓶子雛形出來了。阿姨用一根細細的線把這一個小瓶子取了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一張報紙上。她讓我在上面貼上美麗的花紋,說:“如果泥太干的話,就把那個裝水的黃色小瓶子摁一下,水就會噴在泥的上面。”
我開始貼花紋了,先用一些泥搓出了幾個小圓球來,小心地貼在小瓶子上面,再用泥搓出來的線,彎彎曲曲地貼在小瓶子上面,最后我用泥做出來了一朵小花貼在小瓶子的上面。大功告成,我很滿意。阿姨向我翹起了大拇指:“還不錯!”
后來,一位叔叔叫我在一張小紙頭上面寫一下名字和電話號碼,他小心地把它貼在小瓶子的上面,放在了一個架子上。他說老板娘什么時候打電話來,就去他們店里拿已經燒制好的小瓶子。
我和媽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今天我的收獲真大。
一天,我們八小隊全體成員一同來到了樂和城四樓的泥都陶藝吧學習做陶藝。我們一進陶藝吧,工作人員就向大家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做陶藝。做陶藝的時間還沒有到,我便四處張望,看到四周的展示柜上放有許多形態各異的陶藝作品,它們有的像正在扭動的小蛇,有的像一個愛心。
做陶藝的時間到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因為我已經等不及要體驗了。我們每人系上一條布滿彩色條紋印有“泥都陶藝吧”的圍裙后,就分別坐在一個神秘的機器前,仔細一看,哦!原來這是一臺陶藝機呀!每臺陶藝機旁邊都有一盆如鏡子一般清澈的水,將陶藝機的開關打開后,機子中央的圓盤就會以驚人的速度轉動起來。圓盤中間放有一塊饅頭大的陶泥,我先將手放在盆里洗了洗,然后用沾滿的水的手在隨機器轉動的陶泥上捏造自己喜歡的形狀。捏著捏著,發覺手中的陶泥又干了,于是連續幾次把手弄濕再做造型。因不停地加水,陶泥變軟了,在旋轉時就總往下掉,我就泄了氣,注意力也分散了,突然瞟到坐在我對面的伍嘉儀褲子在沾了一大塊陶泥,可她卻沒發現,仍全神貫注在捏著陶泥,手中的陶泥也呈現出杯子的雛形。于是我又繼續集中精力地做起陶泥來,最終捏成了一個小瓶子。我意識到只要專心,任何事情都能做得好。
通過做陶藝,使我認識到,中國的陶藝藝術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鉆研和創新流傳發展下來了,我們要不斷努力,把中國的傳統文化——陶藝技術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