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我們展示自己綜合語文素養的機會,通過寫作可以展示我們的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技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樣本,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參考和借鑒。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一
冬天,它沒有春天鳥語花香;它沒有夏天綠樹青山;它沒有秋天果實累累。但它悄無聲息的為人們送來了一個潔白的世界,為我也送來了一個難忘的童年。
記得那是發生在我三歲的時候的事,這件事令我現在還記憶猶新。
三歲的冬天是那么的美好。當我推開窗戶,一陣風吹來,寒風刺骨。我往窗外一看,還下著鵝毛般的大雪,整片地銀裝素裹,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那調皮的雪花離開了云媽媽,給房頂裹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給大地披上了銀色的地毯。(用擬人的手法將雪景具體化,可親可愛。)就在這個時候我好像聽到了拉拉鏈的聲音,我朝屋內走去,發現爸爸正在收拾行李,“爸爸,你這是要去哪呢?”我焦急的問道,我生怕爸爸要走。而爸爸卻騙我說:“爸爸去辦點事,一星期就會回來的”。我沒有那么好騙的,“爸爸你騙我,你一定是要去工作了”邊說我邊哭了起來,哭聲簡直要把房子淹沒了,爸爸立刻安慰我說:“到明年的這個時候,爸爸就回來”,“那爸爸明天就回來好嗎?”我撒嬌地說,“爸爸不能那么早回來,如果爸爸工作好的話,等回來的時候就給你買好多好吃的”爸爸微笑的說,可我還是不愿意,結果還是哭了起來,越哭越厲害,爸爸沒有辦法。(通過我與爸爸的對話我們可以感知到父親應該是常年在外工作的,所以小小的我聽見拉連聲就知道爸爸有可能又要很長時間不能見面了,從中可見分離的心酸和痛苦。)。
他望了望窗外又高興了起來說道:“寶貝,爸爸帶你去堆雪人吧!”我一下子停止了哭聲。跟著爸爸一塊出去堆了雪人。一會兒,我們堆了一個胖乎乎的雪人。爸爸給我和雪人照了一張照片,看著照片中的我,我忍不住大笑起來??鞓返臅r光一眨眼就過去了,爸爸要走了,看著爸爸的身影漸漸地消失,雪地上的腳印慢慢地被大雪填滿,我又哭了。但看著雪人就好似看見了爸爸,我不想讓爸爸說我是個愛哭的小孩,我一定要做一個堅強的小孩。接著我每天都要把不開心開心的事說給雪人聽,我就把他當作我的爸爸。
是美好的,也是充滿回憶的。(之美好在于回憶,在于記憶中的父愛,這一句即點了標題,又升華了主題。)。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二
冬天,它沒有春天鳥語花香;它沒有夏天綠樹青山;它沒有秋天果實累累。但它默默無聞的為人們送來了一個潔白的世界,為我也送來了一個難忘的童年。
記得那是發生在我三歲的時候,這件事使我終身難忘。
三歲的冬天是那么的美好。當我推開窗戶,一陣寒風吹來,寒風刺骨。我往窗外一看,還下著鵝毛般的大雪,整片地銀裝素裹,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粉妝玉砌的世界。那調皮的雪花離開了云媽媽,給房頂裹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給大地披上了銀色的地毯。就在這個時候我好像聽到了拉拉鏈的聲音,我朝屋內走去,發現爸爸正在收拾行李,“爸爸,你這是要去哪呢?”我焦急的問道,我生怕爸爸要走。而爸爸卻騙我說:“爸爸去辦點事,一星期就會回來的”。我沒有那么好騙的,“爸爸你騙我,你一定是要去工作了”邊說我邊哭了起來,哭得簡直要把房子淹沒了,爸爸邊安慰我邊說:“到明年的這個時候就回來”,“那爸爸明天就回來好嗎?”我撒嬌地說,“爸爸不能那么早回來,如果爸爸工作好的話,等回來的時候就給你買好多好吃的”爸爸微笑的說,可我還是不愿意,結果還是哭了起來,越哭越厲害,爸爸沒有辦法。
他望了望窗外又高興了起來說道:“寶貝,爸爸帶你去堆雪人吧!”我一下子停止了哭聲。跟著爸爸一塊出去堆了雪人。一會兒,我們堆了一個胖乎乎的雪人。爸爸給我跟雪人照了一張照片,看著照片中的我,我忍不住大笑起來。快樂的時光一眨眼就過去了,爸爸要走了,看著爸爸的身影漸漸地消失。雪地上的腳印慢慢地被大雪填滿,我又哭了,但看著雪人就好似看見了爸爸,我不想讓爸爸說我是個愛哭的小孩,我一定要做一個有堅強的小孩。接著每天我都要把不開心開心的事說給雪人聽,我就把他當作我的'爸爸。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三
在童年的記憶里,冬天是一種向往,是一種快樂,是一種難以泯滅的夢想,它給艱苦、單調的童年生活涂抹了一層濃濃的暖色。
記得小時候,從秋葉飄飛的日子開始,就眼巴巴地盼望著冬天的到來。眼睜睜地看著樹上的葉子一片一片地落盡,再抬頭看天是否有雪花飄落。當第一片六角花瓣從灰蒙蒙的天空落下,大小的孩子都會不顧寒冷,從屋子里蜂擁而出,呆著臉、伸出舌頭迎接上天賞賜的“白糖”。那時,天氣比現在要冷的多,雪比現在要下得大、下得勤,一場瑞雪眨眼間就會給大地披上銀裝,把人間變成潔白無暇的童話世界。常常這一場雪還未化完,另一場雪就接著下了。堆雪人、踢雪球、打雪仗自不必說,魯迅先生筆下的“逮麻雀”也時常上演,而記憶最深的是“打琉璃”?;r屋檐下掛滿了“琉璃棒”,晶瑩剔透,用竹竿打下來,清脆的斷裂聲像一種打擊樂,動聽極了,孩子們趕忙脫下棉襖接住,通紅的小手爭相拿著冰棒當雪糕往嘴里填。
那時的孩子都能吃苦,也不怕冷,穿著也沒現在暖和,室內的取暖設備更是簡陋。因為生活拮據,不到冷得非常厲害的時候是不會生火取暖的。小學教室里就更冷了,有時鋼筆里的墨水結了冰寫不出字,放在嘴邊哈出熱氣融化。上課前老師時常帶領同學們一起跺腳取暖,弄得滿屋子塵土飛揚。下了課,同學們在教室前面一邊曬太陽一邊“擠壓油”(一種游戲,即排成隊相互擁擠,借此取暖)。放學后,幾個小伙伴常在教室里揀廢紙烤火,灰片如黑色的雪花滿教室里飄落,然后還要再把教室打掃一遍(否則,第二天老師準罰站),這樣就感覺身上暖和許多。
等冬天留個尾巴的時候,就該歡天喜地地盼過年了。至今還能背誦小時候自己家大門口貼的一副。
春聯。
:“春風催舊歲華夏百花艷,瑞雪兆豐年神州萬象新”?,F在想來,那時之所以那樣如饑似渴地盼望冬天可能與盼過年有關,因為,冬天來了,春節也就不遠了。那時的孩子們都很快樂,一點也沒感覺到苦。那時的孩子思想上沒什么壓力,成天就知道瘋玩,不象現在的孩子,沉重的書包過早地壓彎了他們的脊梁,過早地讓他們陷入了競爭的泥潭,一年四季都在緊緊張張玩命的學習、考試,一點快樂也沒有。
歲月如梭,童年不再,但童年的冬天卻永遠留在了記憶的深處。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四
童年的冬天是淹沒在北風當中的,冷,冷得邪乎。
那時候鄉下的孩子大都是一個空桶棉襖,里邊沒有貼身的衣服,外邊沒有外罩。不知道是瘦弱的身體撐不起棉襖,還是棉襖做得不能緊貼身子,一到外邊,北風就像錐子一樣往棉襖里邊鉆,迎風站著,一會兒就透心涼。但是,孩子就是孩子,無論再冷也是閑不住的,因地制宜也要找到能玩兒的東西:打老蔣,推鐵環,扔玻璃球,再冷的天氣也阻擋不住孩子們往一起湊。那時候,冬天玩兒的東西里邊少不了膠泥。所謂的膠泥就是潮濕的粘土,我們用它捏制各種小東西或者小動物,盡管捏出來的很不成樣子,卻也是一種手工。或者,我們用膠泥做成碗狀的大炮,往凍得干硬的地上一摔,大炮兜住的空氣把大炮頂破了,發出嘭的一聲?;蛘撸覀冇酶鞣N各樣的模子把膠泥托出各種圓形的圖案,曬干后成了泥制的工藝品。但是,冬天去挖膠泥可是個苦差事,因為可挖的膠泥都在河道邊兒,在凍著冰碴的河岸上用手一點點兒將膠泥扣下來。河道里的風比任何地方的風都大,也比任何地方的風都涼,加上要用手直接扣冰上的.泥,不要說手冷,那風透過棉襖就像錐子扎一樣。盡管這樣,孩子們還要在河道里砸下幾塊冰來,咯嘣咯嘣的嚼著吃。記得那時候的冬天,沒有幾個男孩子不凍手凍腳的,沒有誰的手背不長皴。凍了的手要開裂,血口子有時疼,有時癢,不到天氣暖和以后不會好。
所以,那時候特別喜歡綠色,如果在誰家見到一兩絲用什么東西養出來的綠色東西,就像見到了什么巨大的稀罕物,肯定要圍上去看上好半天。記得有一次,一個鄰居家用一個紅色的圓形蘿卜挖成了一個吊籃的形狀,里邊裝了清水,有一縷碧綠的麥苗在里邊茂盛的生長著。當時,我真得以為那個鄰居家就是到了春天,有一種特別的活力在人家鼓蕩著,把我羨慕的不得了。綠色,陽光,溫暖,那是多么奢侈的東西!現在想起來,我們當時之所以喜歡綠色,就是在盼望春天,因為我們冷,因為我們想得到溫暖。原來,春天的溫暖對于處在寒冷中的人才是最寶貴的。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五
似乎特別的寒冷,對于生活在暖氣房子的城里孩子來說那是無法想象的。
我出生在廣袤黃河的沖擊平原上,那里有廣闊的土地和勤勞的的人民,即使在最貧窮的年代人們也沒有缺過吃的,那塊上天賜予的豐裕富饒的平原養育了生活在它上面的人們。雖說餓死人的事情沒有發生,可是七十年代的那片土地依然是貧窮的。
我小時候覺得冬天格外的寒冷。似乎這種感覺一直留在了記憶的深處,幾十年后的冬天好像沒有了寒冷,缺少了冬天這個季節應有的寒冷料峭,沒有了雪花和寒風,沒有對冰天雪地的記憶,沒有經歷手被凍的通紅腫脹,甚至潰爛化膿,沒有穿著厚厚的棉衣和棉鞋,在冰上奔跑和滑行的冬天,就不叫冬天,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缺少了一種對季節的感受和認知是有些遺憾的。
讓我最不能忘記的是童年做值日生的經歷。農村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天光大亮才上學,我們那時候上學格外的早,天還是黑乎乎的,頭頂上的星星閃著寒光,我們便起床上學了,早飯是不吃的。農村人都習慣在早上九點多才吃早飯。那時候村子里沒有路燈,孩子們便呼朋引伴,叫上鄰居的孩子一起相跟著去上學。做值日生的孩子要去的更早,臨走時從自家的柴垛上抱上一捆柴火,再帶上一盒火柴,就向學校出發了,學校在村子的東邊,好多的教室都是用從墳墓上拔下來的磚砌成,可是我們坐在教室里并不感覺害怕,教室的窗戶上沒有玻璃,每年快進入冬天時,老師會動員學生從自家拿一些廢舊的塑料布和鞋釘,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會把鞋釘上穿上硬紙片,然后再拿榔頭釘上去。寒冷的清晨,風吹的教室的窗戶嘩嘩作響,那個拿著教室門上鑰匙的值日生便早早來到教室,開了門,摸索者找到那根垂在墻上的細細的電燈繩,啪的一聲拉亮電燈,整個教室里便彌漫著一種黃暈的燈光。點燈亮了,值日生便會抱著柴火來到講臺邊,那里有一個用磚和土壘起來的一個用來取暖的爐子,于是便掏出爐膛里的灰燼,再把帶來的柴火放進去,撕幾張作業本上的廢紙,塞到柴火的中間,嗤的一聲劃亮火柴,點燃那些廢紙,一瞬間柴火燒了起來,帶著濃濃的灰白色的煙彌漫著整個教室,如果順利等到柴火燒的差不多時,再放進煤球,爐子便著了起來,教室里也有了溫度。等到同學們都到了,開始上早讀時,教室了的煙也散的差不多了。碰到那些不會生爐子的值日生,撕完了一個作業本也生不著爐子,只搞得滿教室的煙,等到同學們都到校了,索性也就不生火了,大家便在煙霧中開始早讀,大家扯著嗓子,讀者不標準的普通話。更有一些調皮的男生,在燃不著柴火時,會找來一些煤油,那是上晚自習停電同學帶來,忘在窗臺上的。他們會擰開油燈蓋子,把一瓶子的煤油澆到柴火上,然后再用一根火柴引燃,澆了煤油的柴火,迅猛的燃燒,一些值日生被不小心燒著了頭發,雖然他們迅速的躲開,依然不可避免受一點小小的損傷,頭發被燒是常有的事,索性他們都不會讓自己受多大的傷。值日生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打鈴,那時候學校里沒有電鈴,于是老師便找來一塊大約長50公分,寬20公分左右的長方鐵,鉆上一個洞,用鐵絲掛在教室外的墻壁上,半個小時后,值日生便拿起一根直徑大約3公分,長約20公分的鐵柱,敲兩下一個間隔表示下課。那種不同的敲擊方法有不同的意義,一下一下的敲表示上課,同學們還編了一個順口溜,一上二下三放學,集合鈴聲敲不斷。做值日生是一種特權,孩子們常常很自豪的。
還有一些無法忘卻的記憶,那就是同學們的課間活動,為了抵御嚴寒,一伙男生便靠在教室外的墻上,從中間人的背后畫一條線,把人對等分開,然后一個推一個,直到把對方推倒,被推倒的一方便輸了,這樣幾個回合便把寒冷趕到九霄云外了。也有的玩頂拐的游戲,兩個人對立,然后每人都用手扶起自己的一條腿搭到另一條腿的大腿上,這樣一只腿就形成了一個直角,然后單腿運動向對方沖撞過去,直到把對方撞翻在地。女生比較文靜,她們會選擇丟沙包或跳繩,十分鐘后大家都臉蛋紅撲撲的坐在教室里,那時的孩子就是用這種辦法把冬天過的有聲有色。一場雪過后,教室的房檐上就結了一個個長長的冰柱,晶瑩剔透,比起石筍更加漂亮,有時候那冰柱一個冬天也不化,形成了冬天獨有的一道風景。有淘氣的男孩子就會用土塊或磚塊來砸那些冰柱。但是常常會遭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
放學后他們會在村子中間的池塘上玩,池塘上結著厚厚的一層冰,放學回家路過池塘的孩子會在池塘上滑冰,膽小的女孩子就會在大人挑水時滴水結成的冰上小心的劃,常常招來男孩子的嘲笑。孩子們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和棉鞋,男孩子戴一頂那種軍用的棉帽,女孩包著五顏六色的花頭巾,個個凍得通紅的臉蛋,和凍得通紅的小手。放學回家便趕緊坐到家里燒的熱烘烘的火炕上,拿一塊騰騰的蒸紅苕在手上,去掉薄薄的一層皮,咬傷一口,一早上的寒冷便沒了蹤影。吃一些家里的腌菜或臥的白菜,現在冬天有了吃不完的鮮菜,那種臥的白菜便沒人吃了。以至我根本記不起來那種叫做“黃菜”的菜是怎么做的。不過那種帶一點點酸,泛著黃的白菜用辣椒一炒,肯定會迷倒很多城里人,現在想起來對它還是很懷念的。
希望冬天下上幾場雪,給孩子們留下一些對冬天的美好回憶,讓在鋼筋混凝土,暖氣和空調房里長大的孩子了解什么才是真的冬天。大自然賦予的有許多樂趣的冬天!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六
室外天寒地凍,室內暖意融融。周末,我在廚房做粘粥給兒子喝,誰知,兒子見了我用玉米面做的粘粥,說不好喝,大吵大嚷,我很生氣,現在的孩子,咋不懂得過日子呢?生氣傷心之余,不禁想起了許多我們小時候的事情。
小時候,我們教室的窗是木頭窗棱的,沒有木頭課桌,兩邊夯土,上邊擱上一塊水泥板—那就是我們的課桌,冬天冰冷冰冷!為了御寒,老師讓我們每人交一分錢,買5分錢一張的白紙把窗戶糊上。沒有漿糊,老師就讓我們每人回家帶一點面粉用來打漿糊。當時,家里都很窮,沒有白面,多數家長都給包了一小包玉米面、地瓜面什么的,老師拿著瓢在門口收集,每人到了教室,把自己帶的紙包打開,面子灑進瓢里,老師用面子打成漿糊,封好窗,抵擋冬天的寒冷。
現在想來,當時的教室應該是黑黑的,可兒時咋就沒覺得黑呢?教室里沒有火爐,上學時,我穿著兩個棉襖,小棉襖外面再套一個大棉襖,腿上穿著棉褲,腳上穿著媽媽做的厚厚的棉鞋。就這樣,冬天,我的手上、腳上、甚至臉上、耳朵都是滿滿的凍瘡,寫字,都要帶著半截手套。天冷,凍瘡硬邦邦的;天暖,凍瘡癢得難受,忍不住,就用手撓,一不小心破皮了,凍瘡便開始潰爛,回家,手套都揭不下來,我的左手中指至今還有凍瘡潰爛留下的傷疤。
冬天,最留戀的是家里暖暖的.炕頭。媽媽在冬天來臨之前,打上一堆煤餅子,到了冬天,晚上,就生上炕爐子,我們做完作業,一家人圍著煤油燈扒花生,一邊扒花生,媽媽一邊出口算題給我們做,感覺真好。扒花生不但能掙錢,扒下的花生皮還可以燒火,真是一舉兩得。
在我很小的時候,一到秋天就跟著姐姐去拾柴火,姐用小耙拾草,我就用媽媽做的竹簽去串樹葉,竹簽上拴一根長長的線,穿滿了,就把樹葉擼下來,再去串,媽媽經??湮覀兌?,說我們小小年紀就懂得幫媽媽干活。
童年的冬天,天很冷,人很凍,可我們卻在嚴冬里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學會了堅強,像冬天的松樹愈發挺拔。現在的孩子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
寫下上述文字,就是希望孩子們能了解我們當初的艱辛,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真誠祝福孩子們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材!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七
引子:或許有時候,我們也需要返璞歸真。
小時候,童年總是伴著四季的更迭,一點點地流走。那時候多快樂啊!不知不覺間,又過了幾個年頭。而現在,只剩下了一時空的思念。
以前,我總在干媽家玩。每當干媽在前院賣菜時,我就會叫上幾個同伴,悄悄地鉆到后院去,也就是那片還未開發的“原始森林?!边@下我們可熱火朝天的忙了起來:你去撿柴,我來生火,你去當媽媽,我來當孩子。在春天到來時,我則會爬上比我高一點的香椿樹,小心翼翼的摘下美麗動人的香椿寶寶。若是碰到高一點的,夠不到的,爬上旁邊的磚堆也是可以的。在草叢里還有一種紫色的漿果,帶有棒棒糖的味道。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把它捏碎,就會有一種深紫色的汁液,弄在手里很久都洗不掉。最后,我們帶著各自的收獲,睡在草地上,和天上的小鳥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那個年幼的夏天,總是格外的熱。也不知是哪個小機靈鬼發現的,睡在大木柜上會格外的清涼。于是,我便在每晚睡覺前,把枕頭放在最靠近窗戶的那個大木柜上,以表示我的“個人專屬”。若是被誰發現了,也準會耍賴似的搶回來??擅看?,都是和小妹一起睡去。
或許是冥冥注定,我會在秋天過生日。母親做的油潑面是極為好吃的:長長的面條上放著些許新鮮的菠菜,然后撒上翠綠的蒜苗,放上一勺紅辣子,淋上滾燙的熱油,最后放上一個如我手掌大的鴨蛋。啊!聞起來真香!有一年生日,母親像往常一樣做好了油潑面,喜歡吃辣的我。悄悄地放了很多勺辣子,最后還因為口腔潰瘍而生了病。從此,我便很少吃辣子了。
小時候,我很調皮。每當過年時,就要放炮。有一次,印象很深刻,左手拿著炮,右手拿打火機,點燃了火花,就看著火光不停的燃燒,我卻還沒有及時扔掉?!芭尽钡囊宦?。我的手指鮮血直流,就在這時,母親突然跑來,小心翼翼地給我的手指貼上創可貼。記得母親當時很自責,心疼地說:“怎么不小心呢?一不注意,就把手給傷了?”當時的我,一個頑皮的孩童,緊忙答到:“沒事沒事,都怪我太皮了……”后來,母親把我辛苦攢錢買的炮扔了,我也是心疼了很久。
時過境遷,一切都變了嗎?
不,童年還在。一天天長大,我或許也像祥子一樣,在某時某刻,受外界的吸引和影響,離開了我的童年。童年一直在那兒,只不過我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我想找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叫“夢不落雨林?!痹谀莾?,小伙伴,大木柜,還陪我玩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八
我恨冬天,也喜歡冬天。
恨冬天草木凋零,喜歡冬天潔白的童話;恨冬天寒風凜冽,喜歡冬天夢幻的窗花;恨冬天窮人難過,喜歡冬天喧鬧的大年;恨冬天咸菜下飯,喜歡冬天火爐烤熟的山楂;恨冬天殘酷無情,喜歡冬天硬漢冰雪的胡茬;恨冬天瑟縮委頓,喜歡冬天頑劣的戲耍。
總覺得現在的冬天沒有味道,寶馬輕裘的不打哆嗦,如果住進新樓,窗戶也是中空玻璃沒有了窗花,最可恨的是盼年那份幸福激動也被歲月銷蝕磨沒了。城市中可見的裸露土地哪還見過凍出的裂璺,即使大雪飄飛也是不見了莽蒼的氣度。
小時候,沈陽的冬天味道十足。那時候,沒有高樓大廈,冬天來了,呼嘯的西北風一馬平川,直叫人傴僂前行。下起雪來,漫天飛舞,天地一色。關于冬天的民諺也是體恤下層百姓的,根本不是書本上所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而是“一九二九窮人伸手,三九四九棒打不走……”。那時候人活得難啊,到了冬天,日子過不上來四處告借的多了去了,三九嚴寒,凍餓而死的事不是什么新聞,聽誰說“路倒兒”,大人們唏噓一嘆也就罷了。
我家在沈陽北郊一座萬人兵工廠,住的是日本侵華時期蓋的勞工房。冬天燒煤火炕,屋子里除了炕是暖的,到處是涼氣,說話出氣常是嘴里噴出一團白霧。最難的是早上,母親天不亮就要先起床把頭天晚上用濕煤面封住的爐火捅旺,然后把我們7個孩子的棉襖棉褲放進火炕的被窩暖著,免得我們空心穿棉衣涼著。我們小時候哪有襯衣,就是直接光身子把棉襖棉褲一套。吃飯的時候,飯碗從碗櫥里拿出來也是凍著的,我們孩子常拿帶冰茬的碗在飯桌上滑來滑去的玩耍,哪管大人的艱辛,童年的歡笑苦中一樣。
最喜嚴寒結滿窗花,那是如夢如幻的仙境。窗花里,孩子看到的是原始森林,看到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看到的是黛玉葬花,看到的是天狗吃月亮,看到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劃亮火柴的燒鵝。童年所能幻想到的美好全在凍結的窗花里。三個姐姐面對窗花調動起了全部的少女浪漫,給弟弟們講自己知道的所有故事,并用手指戳化窗花形成各種好看的圖案,繪出了童年精神的大餐。
結了窗花,也就放了寒假了。姐姐們的樂趣還有圍著火爐,在爐蓋上烤幾粒山楂,只是幾粒,多了是沒有的。運氣好的話也許還能烤幾粒黃豆。當然,烤好了也多是幾個弟弟先奪走了,姐姐們只能抓空吃到一粒兩粒。姐姐們愛唱歌,《洪湖赤衛隊》、《江姐》,都是全套唱下來。弟弟們聽姐姐唱歌就不出去玩了,一來二去也都學會不少。更多的時候是我唱一首《洪湖水浪打浪》,姐姐才賞我一??旧介?。我上小學一年級時,老師發現我會唱不少歌,還經常在課前要我站起來唱上一首《二郎山》或者《洪湖水浪打浪》。
冬天,也是我們童年瘋玩的季節。別看空心穿棉襖棉褲,照樣玩得頭上冒著蒸汽。堆雪人,最好是邊下雪邊堆,這時要趁剛下的雪還有點粘稠勁。在家堆雪人常是姐姐們帶領的,到學校就是老師帶領。但我對堆雪人的興趣遠不如滑冰滑子滑冰車,小時候不懂啥叫女里女氣,就覺得堆雪人不趕勁,還是腳踩冰滑子那種飛起來的感覺過癮。冰滑子,是找一塊和腳一樣大的木板,再找兩條鋼筋固定在底板,用線繩把冰滑子綁在腳上,就可以在雪地或者冰面上飛滑了。冰滑子冰車都是我們孩子們自己制作。有了冰滑子冰車,不玩到天黑是不會回家的。我那時候只是單腿滑,很羨慕有的孩子玩雙滑子,兩腿像穿冰鞋滑冰燕子一樣?,F在想起來就恨我小時候沒膽,可能長大出息的程度和這有關吧,膽小不得將軍做嘛。更過癮冰車,兩手握鐵釬戳進冰面一撐,人坐在冰車上箭一樣躥出去。
在冰滑子冰車上飛呀飛,飛到了臘月,啊呀,要過年了。到了臘月,我家的月份牌就是我緊盯的圣地了,每天一定要爭搶著撕去一頁,撕下露出新的一天,感覺往年里走呢。那種歡愉、期盼、激動,我敢說是我這輩子再找不到的感覺。過年,童年冬天的高潮,有好嚼咕吃,有鞭炮放,有壓歲錢(雖說是1毛錢)。這時候我最愛去的地方是合作社。那時我家那地方商店還不叫商店,因為公私合營,人們延續下來還是叫它合作社,大人們也省事,干脆叫合社。我去合社看三樣,一年畫,二鞭炮,三肉魚。看年畫,別看人日子不咋樣,那畫上才叫好,《姑嫂選筆》,姑嫂二人細皮嫩肉,《年年有魚》;那大鯉魚,胖娃娃抱個滿懷。電影劇照年畫也是百看不厭,《紅色娘子軍》、《紅巖》,就當進電影院了。還有些戲劇的聯畫更好,四聯的、八聯的都有,加文字說明,基本就看了一出戲,過癮。賣鞭炮那,看著就高興,尤喜二踢腳,手拿著放,地上一響,升空一響,趕上有錢的買了當場放了,免費聽響了。賣魚賣肉柜臺,看人家買,也是一種享受,想象著燉熟那個香勁,也是滿口生津。更愛看買魚,看店員像完成神圣儀式般,用一截馬蓮穿過魚嘴,再結成環扣滿臉虔誠交到顧客手上,簡直就是藝術,我敢說就是再有名的畫家也絕畫不出來那種凝固的雕塑般美感。就陳丹青的《西藏組畫》,肯定不行;羅中立的《父親》,貼點邊。
1960年的春節,是我童年記憶最深刻的春節。那年的大年初一,我家沒吃上餃子。三年饑餓的年代,缺衣少食,草根、樹皮、觀音土,能吃的都吃了,哪有錢糧過年啊。父親還是托人弄到點糙米磨的面(現在是好東西了),初一早上,母親用糙米面蒸的饅頭,還好,有點從雪地里撿的干白菜葉子,熬一熬下飯。那頓飯,母親偷偷轉身抹了好幾次淚。窮日子沒窮文化,也是這年春節,我記憶最深刻的是讀了連環畫《紅樓夢》的《黛玉焚搞》,看到黛玉咽氣李紈走出瀟湘館,忽然聽到天上傳來一陣仙樂,細聽又沒有了,只見“竹稍風動,月影移墻,好不凄慘”。我一個孩童竟也是每個毛孔倒豎,身臨其境般凄慘地烙了印。
雪花飄啊飄,童年搖啊搖,搖到了青春,搖到了暮年。冬天,留在我記憶里的就永遠是這樣的詩的童話。今年冬天,四九寒潮來襲,竟說多少年一遇,比得了我么,那個味道,無論如何也復制不了的。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九
童年生活像一個五彩斑斕的夢,使人留戀,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發生了許多的有趣的事,常常把我帶入美好的回憶中,下面就給你講一講冬天里的一件趣事。
當秋風卷走最后一片黃葉的時候,冬天邁著匆匆的腳步來到了人間。緊跟著的是皚皚白雪,雪花兒漸漸地落在地上,地上就像披了一件白色的紗衣。
來。
我愛冬天,更愛冬天里那些璀璨的“明珠”!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十
在我小的時候,我有許許多多的傻事,有一件傻事,我永遠都玩記不了。
又一次,家里的白糖用完了,媽媽讓我出去買白糖,媽媽給我了五元錢,我把錢緊緊地拿在手中,我就出門了,我蹦蹦跳跳的來到超市,超市里的東西太多了,真讓我目不暇接,于是,我找到賣白糖的地方,買完白糖,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吃了一粒白糖,很甜,我在吃上一點,不小心把白糖撒到地上,我就一粒一粒的去撿白糖,我撿了半天都沒撿完,于是,我就一把一把的撿,很快就撿完了,我回到家,看見白糖有臟東西,我看見媽媽正在拿水把大米沖洗,我靈機一動,拿來一盆,把白糖放到盆里面,把水開開,過上一會兒,白糖不見了,我看見桌子上還放著白糖,我就把桌子上的白糖倒在水里面,我賞了一口,怎么那么閑,我就把媽媽叫過來,媽媽說:“傻孩子,你放的是鹽。”
這就是我童年的傻事。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十一
雖然有人很討厭冬天,因為它非常寒冷,但我非常喜歡冬天,因為冬天意味著春天的來臨,意味著嶄新的一年向我們敞開,舊的一年已向我們揮手,同時冬天里也有我的童年趣事。
有一次,外面下了很大的一場雪,邀請了幾個小伙伴出去堆雪人。突然一個小伙伴站出來說:“誰愿意當雪人模型?!蔽液闷涞膯枺骸岸蜒┤诉€需要模型嗎?”“當然,誰愿意當。”大家都指向了我,說:“你當你當?!薄爱斁彤敚惺裁戳瞬黄鸬模俏疫M去了,那怎么出去呀!”“別擔心,堆好了,就挖個洞,讓你爬出來不就得了。”那時我還小不懂他們是要把我堆成雪人,只是覺得“雪人模型”這個名字挺好玩。他們把雪往我身上到,不一會就堆好了,我卻在里面凍得瑟瑟發抖,說:“堆好沒有,堆好了就把我放出來。”小伙伴都哈哈大笑,說:“哈哈,你這個小鬼受騙了吧!”說玩就灰溜溜的逃跑了。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十二
童年的冬天似乎特別的寒冷,對于生活在暖氣房子的城里孩子來說那是無法想象的。
我出生在廣袤黃河的沖擊平原上,那里有廣闊的土地和勤勞的的人民,即使在最貧窮的年代人們也沒有缺過吃的,那塊上天賜予的豐裕富饒的平原養育了生活在它上面的人們。雖說餓死人的事情沒有發生,可是七十年代的那片土地依然是貧窮的。
我小時候覺得冬天格外的寒冷。似乎這種感覺一直留在了記憶的深處,幾十年后的冬天好像沒有了寒冷,缺少了冬天這個季節應有的寒冷料峭,沒有了雪花和寒風,沒有對冰天雪地的記憶,沒有經歷手被凍的通紅腫脹,甚至潰爛化膿,沒有穿著厚厚的棉衣和棉鞋,在冰上奔跑和滑行的冬天,就不叫冬天,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缺少了一種對季節的感受和認知是有些遺憾的。
讓我最不能忘記的是童年做值日生的經歷。農村的孩子不像城里的孩子天光大亮才上學,我們那時候上學格外的早,天還是黑乎乎的,頭頂上的星星閃著寒光,我們便起床上學了,早飯是不吃的。農村人都習慣在早上九點多才吃早飯。那時候村子里沒有路燈,孩子們便呼朋引伴,叫上鄰居的孩子一起相跟著去上學。做值日生的孩子要去的更早,臨走時從自家的柴垛上抱上一捆柴火,再帶上一盒火柴,就向學校出發了,學校在村子的東邊,好多的教室都是用從墳墓上拔下來的磚砌成,可是我們坐在教室里并不感覺害怕,教室的窗戶上沒有玻璃,每年快進入冬天時,老師會動員學生從自家拿一些廢舊的塑料布和鞋釘,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會把鞋釘上穿上硬紙片,然后再拿榔頭釘上去。寒冷的清晨,風吹的教室的窗戶嘩嘩作響,那個拿著教室門上鑰匙的值日生便早早來到教室,開了門,摸索者找到那根垂在墻上的細細的電燈繩,啪的一聲拉亮電燈,整個教室里便彌漫著一種黃暈的燈光。點燈亮了,值日生便會抱著柴火來到講臺邊,那里有一個用磚和土壘起來的一個用來取暖的爐子,于是便掏出爐膛里的灰燼,再把帶來的柴火放進去,撕幾張作業本上的廢紙,塞到柴火的中間,嗤的一聲劃亮火柴,點燃那些廢紙,一瞬間柴火燒了起來,帶著濃濃的灰白色的煙彌漫著整個教室,如果順利等到柴火燒的差不多時,再放進煤球,爐子便著了起來,教室里也有了溫度。等到同學們都到了,開始上早讀時,教室了的煙也散的差不多了。碰到那些不會生爐子的值日生,撕完了一個作業本也生不著爐子,只搞得滿教室的煙,等到同學們都到校了,索性也就不生火了,大家便在煙霧中開始早讀,大家扯著嗓子,讀者不標準的普通話。更有一些調皮的男生,在燃不著柴火時,會找來一些煤油,那是上晚自習停電同學帶來,忘在窗臺上的。他們會擰開油燈蓋子,把一瓶子的煤油澆到柴火上,然后再用一根火柴引燃,澆了煤油的柴火,迅猛的燃燒,一些值日生被不小心燒著了頭發,雖然他們迅速的躲開,依然不可避免受一點小小的損傷,頭發被燒是常有的事,索性他們都不會讓自己受多大的傷。值日生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打鈴,那時候學校里沒有電鈴,于是老師便找來一塊大約長50公分,寬20公分左右的長方鐵,鉆上一個洞,用鐵絲掛在教室外的墻壁上,半個小時后,值日生便拿起一根直徑大約3公分,長約20公分的鐵柱,敲兩下一個間隔表示下課。那種不同的敲擊方法有不同的意義,一下一下的.敲表示上課,同學們還編了一個順口溜,一上二下三放學,集合鈴聲敲不斷。做值日生是一種特權,孩子們常常很自豪的。
童年的冬天還有一些無法忘卻的記憶,那就是同學們的課間活動,為了抵御嚴寒,一伙男生便靠在教室外的墻上,從中間人的背后畫一條線,把人對等分開,然后一個推一個,直到把對方推倒,被推倒的一方便輸了,這樣幾個回合便把寒冷趕到九霄云外了。也有的玩頂拐的游戲,兩個人對立,然后每人都用手扶起自己的一條腿搭到另一條腿的大腿上,這樣一只腿就形成了一個直角,然后單腿運動向對方沖撞過去,直到把對方撞翻在地。女生比較文靜,她們會選擇丟沙包或跳繩,十分鐘后大家都臉蛋紅撲撲的坐在教室里,那時的孩子就是用這種辦法把冬天過的有聲有色。一場雪過后,教室的房檐上就結了一個個長長的冰柱,晶瑩剔透,比起石筍更加漂亮,有時候那冰柱一個冬天也不化,形成了冬天獨有的一道風景。有淘氣的男孩子就會用土塊或磚塊來砸那些冰柱。但是常常會遭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
放學后他們會在村子中間的池塘上玩,池塘上結著厚厚的一層冰,放學回家路過池塘的孩子會在池塘上滑冰,膽小的女孩子就會在大人挑水時滴水結成的冰上小心的劃,常常招來男孩子的嘲笑。孩子們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和棉鞋,男孩子戴一頂那種軍用的棉帽,女孩包著五顏六色的花頭巾,個個凍得通紅的臉蛋,和凍得通紅的小手。放學回家便趕緊坐到家里燒的熱烘烘的火炕上,拿一塊騰騰的蒸紅苕在手上,去掉薄薄的一層皮,咬傷一口,一早上的寒冷便沒了蹤影。吃一些家里的腌菜或臥的白菜,現在冬天有了吃不完的鮮菜,那種臥的白菜便沒人吃了。以至我根本記不起來那種叫做“黃菜”的菜是怎么做的。不過那種帶一點點酸,泛著黃的白菜用辣椒一炒,肯定會迷倒很多城里人,現在想起來對它還是很懷念的。
希望冬天下上幾場雪,給孩子們留下一些對冬天的美好回憶,讓在鋼筋混凝土,暖氣和空調房里長大的孩子了解什么才是真的冬天。大自然賦予的有許多樂趣的冬天!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十三
小時候,壩上的冬天,特別的冷,冷得地下的陰氣,嗖嗖地往你的袖口里、褲腿里鉆。然而,冬天也有特別有趣的時候。
早晨醒來,父親站在爐子邊,捅旺了火,挨個給我們烤衣服。烤得熱乎乎的了,父親就喊我們起來。有時候,父親也會躺在被窩里,給我們講孫猴子的故事。母親記性好,細節處常常糾正,急得我們心里冒火,生怕她中間插一杠子。
下雪了,玻璃上凝了一層霜。我最喜歡用笤帚圪垯掃那上面的雪。一層一層掃下來,滿滿的,掃一簸箕,很有成就感。
哥哥長我一歲,是最能調皮的小子。他冬天最好的游戲,就是到野外的林子里,捕捉半翅子。那種鳥灰頭灰臉,呆呆傻傻的樣子??吹綕嵃椎难┑厣?,撒著金黃的麥粒兒,就嘰嘰咕咕地叫著,喚來一群伙伴,一起鉆進哥哥下的套子里。一套子下來,能逮三四只,那是冬天里餐桌上誘人的美味。父親把切成小丁的肉塊炸得半熟,再用砂鍋在溫火上慢燉。滿家都是濃香,饞得小花貓在炕沿邊上走來走去,用乞求的眼神瞅著哥哥。哥哥卻像個大英雄似的,驕傲得不得了。
弟弟小我三歲,戴著一頂海軍帽,威風凜凜的樣子。小伙伴都喊他司令,他就用自家的院子當指揮部,指揮他的“大部隊”和另一群小伙伴們開仗了。
弟弟心靈,幾歲的孩子,就會做冰車。他盤腿坐在小冰車上,用小木棍不停地劃著,優哉游哉的樣子,像船老大蕩起了雙槳。
天氣太冷了,弟弟凍得鼻涕都流出來了。家里沒人,他就敲隔壁劉奶奶家的門。奶奶怕他使壞,不給他開。他就喊:奶奶,我媽媽讓我送點心來了!奶奶開了門,弟弟徑直走到爐子邊,把棉襖里兜著的一塊冰,放在奶奶家的爐蓋子上,然后在吱吱唱歌的霧氣里飛一似的逃掉了。
和我的兄弟們相比,我要乖得多了。
飄雪的時候,我喜歡用手接幾片雪花,看它們在自己的手心里慢慢地融化?;蛘撸跗鹨淮閮海诺阶炖铮硎苣欠N直入心肺的清涼。有時候,也會用手團成雪球,擲向屋檐下的麻雀,看它們撲棱棱地飛,很愜意。
最頑皮的時候,也不過是約上幾個伙伴,偷偷地從隊部會議室的窗戶上鉆進去,比賽踢毽子。
“一踢一端,老漢兒搬磚”,“里踢、外拐,繃尖,過海”,這都是我們必踢的花樣。最高級的花樣是連跺———側腿從身后把毽子連續地打起來。我最多的時候可以連跺二三十個,看得小伙伴直瞪眼。我踢毽子是一絕,一踢就是老半天,小伙伴們急著喊:“壞!壞!壞!”然而,毽子卻從她們的眼皮底下繞過去了。
過了年,去姥姥家,是最開心的事情了。哥哥弟弟本來不是省油的燈,去了姥姥家,就更無法無天了。他們常和幾個表兄弟,在被垛里藏貓貓。呼啦塌,被子砸下來,捂在下面的人尖叫起來,笑鬧聲把屋頂都掀翻了!
偶有安靜的時候,多是聽姥姥道古。姥姥最會講妖精的故事,膽小的孩子,都往人堆里鉆。還有老實的時候,就是大人們在東屋里包餃子,我們在西屋的火盆里偷偷地燒餃子??粗突◤娘溩涌p里吱吱地冒出,伸出黑糊糊的小手,搶一個,急急地咬上一口,哈!那真是無上的美味。
哎!童年,遠逝了,卻又時時重現,有多少故事,深深地埋藏在心間。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十四
童年,我干過許多令人開懷大笑的傻事,但有一件傻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仿佛就發生在昨天,令我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美麗的黃昏,我們最喜歡這個時候去抓泥鰍。我們跑到田間的小水溝旁邊,只要看見有泥鰍進出的痕跡,就會把手伸進水溝里摸,準能摸到一條泥鰍,然后我們往返地重復著……不一會兒,我們就摸到了不少泥鰍。我們馬上點起小火堆,像往常一樣把鮮活的泥鰍烤起來吃。突然,一個小伙伴突發奇想說:“我們天天這樣烤著吃,太乏味了,要不我們來玩‘看誰最大膽’的游戲吧!就是看誰敢把鮮活的泥鰍吞下去?!贝蠡飪郝犃硕己ε?,而我卻得意地說:“我敢”。雖然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愛逞能的女孩,但是聽了我的話還是被驚得目瞪口呆。看到這情況,我抓了一條泥鰍,洗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有什么臟東西粘在上面。我把泥鰍放進嘴里,本來是想放在嘴里含一下,等他們走了就拿出來,但是由于泥鰍太滑了,一不小心把它吞進了肚子里,我嚇得哭了起來,馬上跑回家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幸好我把那泥鰍洗干凈了,不然就要生病了,沒事的。經過這件事后,我再也不敢逞能了。
這件事雖然過去很久了,但現在想起來,我心里還是有點后怕的!
童年的冬天(專業15篇)篇十五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本讓人讀了哈哈大笑的書,給我的童年充滿了歡笑與快樂。
那是姑媽結婚的時候,那時我才三歲。那天上了很多菜,也煮了許多紅雞蛋,俗稱“喜蛋”。菜被一掃而光,喜蛋卻剩了許多,我望著堆得像小山似的雞蛋口水直流,連穿在身上的新衣服都被那一臉的口水弄濕了。有一個幫廚看我急成這樣,便剝了一個塞到我嘴里。但是僅一個雞蛋那是壓抑不住我心中貪吃的熱潮。當他要走時,我伸出小手,輕輕抓了一下他的衣襟。他轉過頭來看著我,我趁熱打鐵,在他看我的短暫的幾秒鐘內,又伸出手指著雞蛋,意思是我還要。他似乎明白了,拿起第二個雞蛋,剝開遞給我。我接過就往嘴里塞,然后我又要,他又剝。連續進行十幾次,最后我大概吃了十八個雞蛋。那人這才知道不大對勁,連忙找到我媽,把情況和她說了一遍。
媽媽嚇了一身冷汗,連忙跑到我的身邊,生怕我會被那十八個雞蛋給活活撐死。媽媽先把手洗干凈,然后把一根手指塞到我嘴里亂摳,試圖讓我把雞蛋給吐出來,不讓我把肚子撐暴。但我沒有吐出來,我想喝水,媽媽不許。
第二天我一整天都沒吃東西,因為十八個雞蛋還沒有消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