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通過生動的細節和形象的描繪讓讀者如身臨其境,產生共鳴。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寫作上的啟發和指導。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一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賞析】。
《采蓮曲》是樂府詩舊題,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水國風光,采蓮女娃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
此詩的起首二句中,用了兩個“晚”字,強調了一種特定時間背景:籠罩著軟和恬靜夕陽余輝的傍晚——一個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讓人沉浸的時刻。“風起”二名轉入采蓮的描寫,從“難度”中透露出采蓮女柔弱纖細的形象。“棹動”二名描繪的采蓮場面只有兩筆寫實的白描:采蓮的小船在荷叢中穿過,槳兒不時碰落盛開的蓮花,一瓣瓣地飛落湖中,驚起了安詳地棲息著的只只白鷺,打破了它們的寧靜世界。末二句借物寫情,別有一種趣味:采蓮人欲歸了,可是荷絲纏繞著她的柔腕,菱角又牽拽著她的衣裙。實際上是作者留戀這環境,故借采蓮人寫同。擬人手法運用十分巧妙,全詩情韻頓生。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二
“叮叮叮叮”第二課堂上課了,老師讓我們到操場自由活動。我們高興極了。
看到男同學正玩的熱火朝天的,一個女同學過來對我們說:“我們一起玩游戲吧!”我們都說好。這個游戲就是“你追我趕”,一個人抓,其他的人跑,跑的人快要被抓到的時候,只要在抓的人還沒抓到時說“抓不到”三個字,就不能抓了。
游戲開始了,我們用公平的方法來定誰先來抓。侯茜雅是第一個抓,我們是跑的那方。我們趕緊四處逃竄,茜雅匆匆地追,可她怎么也抓不到我們。只要她一靠近某一個同學,那個同學就說:“抓不到”就抓不到她了。追了很長時間,茜雅一個人也沒抓到,沒辦法,西雅只好認輸了,說:“我們不玩這個游戲了,換個游戲嗎?這個游戲叫“水果對對碰”二個人一組,一組有一個水果名,抓也可以分開抓,逃也可以分開逃,如果某一組二個人牽了手說出來了他們的水果名稱就抓不了他們啦!”我們聽明白是怎么回事后便開始玩了起來。一時間,場地上空回蕩著我們歡樂的笑聲。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三
湘湖我去過好多次了,但跨湖橋遺址博物館我卻從來沒去過,聽說那里陳列的獨木舟是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距今已經有80了。今年春節我終于一飽眼福了,而且到了那里才知道博物館還是第二課堂基地呢!
遠遠望去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就像一艘大輪船一直停泊在湘湖邊,感覺非常特別,博物館的院子里掛滿了紅色的燈籠,顯得非常喜慶。來到館內發現整個展覽區域是由“八千年回首”主題陳列館和遺址保護廳組成。我們首先去的是遺址保護廳,它的入口位于一樓,而遺址廳則在湘湖的水下,在去遺址廳的路上,兩面墻壁上是一些有關湘湖的文史資料。而被譽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橋獨木舟,像挖空的樹干一樣安臥在湘湖水底的遺址廳內,據說經過碳十四測定,距今有8000——7000年,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獨木舟。遺址廳內還有三個考察隊員的雕像,做得惟妙惟肖,猛一看還以為是真人,后來才發現是假的,很是好玩。
接著我們又到了二樓的陳列廳,陳列廳里分成四個部分進行介紹:第一部分——跨湖橋文化的誕生,第二部分——跨湖橋人的活動,第三部分——農業起源的探索,第四部分——聚焦跨湖橋遺址。從這里我知道了遠古時期湘湖地域曾是東海海灣的一部分,約8000年前,海退成為陸地,人類就在這個自然的“湖泊”邊繁衍生息。跨湖橋文化是山地文化向平原文化發展的早期一支,他們從事著農業、采集、漁獵,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為生產工具,制作各種各樣的精致陶器作為生活器皿,木作技術也已經十分發達。跨湖橋文化中,野豬馴化成家豬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展廳中有一個茅草房下睡著一頭豬,代表了“家”字,說明那時已經開始馴化野豬了。展廳里還展出了一些豬、牛、羊的頭骨和鹿角,還有小孩子的頭骨,陶罐、陶片、彩陶也非常多,另外還有一枚大大的縫衣針。
展廳中先進的科學技術也同樣吸引著我:在電子感應書前,只要在屏幕上方用手做翻書的動作,書就會自動翻頁;還可以在“電子留言臺”前留下自己的感受,非常神奇!
這次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之行,讓我感受到了蕭山8000年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奇跡,作為一個蕭山人我覺得無比自豪。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四
本期我負責跳繩興趣小組的活動。一個學期下來,簡單總結于下:
一、通過跳繩興趣小組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
參加跳繩小組的同學來自各個班,相比于以前,學生的學習任務多,不是寫作業就是背書,現在學生參加了跳繩活動,活躍鍛煉了身心,使校園生活變得真正豐富起來。
增加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認識,發展了學生的體質,較好的彌補了體育課的不足,學生鍛煉的時間,方式得到有效的保證,因此在體質方面情況不容樂觀。跳繩興趣小組與課間操結合起來,能夠在這方面做一點努力。
首先是隊員太多。我校規定是每天每個當天沒有體育課的班級(六年級除外)除了參加其他興趣小組的同學外,剩下的都要參加跳繩小組。平均每天都有幾十個,而負責的老師只有我一個,因此精力上的確顧不過來,光組織就費了很多時間,幾乎沒有時間去具體指導。其次是虎頭蛇尾。開始學生熱情還很高,但到了后來熱情就少了,人也越來越少了。有些班干脆就不下來了,甚至要我在廣播里喊才出來。我覺得根本原因是各方面對體育工作重視不夠,不能從一種“育”的角度來看問題。體育課程本來就艱難有限,因此體育工作的開展還要靠全體老師的堅韌開拓。總之,有得有失,總結于此,以待下期改正。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五
自從學校老師給我們訂了一本書,叫做《廣東第二課堂》之后,我就特別愛讀《廣東第二課堂》。每次一發下《廣東第二課堂》,我就會愛不釋手地捧在手中,如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記得我讀過的短文《兄弟倆》,它講一位農夫有兩個兒子,分別叫“懶惰”和“勤勞”,勤勞十分勤快,懶惰十分懶散。后來,農夫死了,他留了兩盒錢給兒子,漸漸地,懶惰的錢用得所剩無幾,而勤勞卻憑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當上了大超市的老板。讀完文章,我收獲不少。勤奮是智慧的雙胞胎,懶惰是愚蠢的親兄弟。勤勞征服一切。人生需要踏實地走前面的道路,不要浪費時間,要用勤勞來換取我們需要的東西。就如馬克思所說的:“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看看我們周圍的許多同學,何嘗不是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他們家務活從不沾邊,生活自理能力差,已經讀上五年級,連做飯洗衣的`小事都做不好。誰能在父母的庇護下活一輩子呢?終有一天,我們需要自立。可見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多么重要。從古到今,勤勞走向成功的現象比比皆是:魯濱遜敢于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勤奮勞動,把小島經營得有條不紊。他在逆境中鍛煉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很多企業家白手起家,這些人在創業前期都是吃了苦中苦的,但是憑借著自己堅定的意志,挺過了很多關,最終才帶領自己的事業走上軌道,他們誠實勞動,出人頭地。
《廣東第二課堂》里耐人尋味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它為我開啟了一扇扇大門,讓我走進大千世界,為我播下熱愛文學的種子,還贈我一支生花妙筆,讓我寫出生活中的繽紛色彩。它是我成長道路上的一艘小船,指引我正確的方向,帶領我駛向成功的彼岸。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六
這學期,在學校的支持和組織下,開展了小學美術第二課堂,通過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繪畫能力和審美,有力的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鍛煉了孩子的手的協調能力。為了下學年能更好的開展美術第二課堂,以便以后能做到取長補短,有所提高,特將這一學期來的美術第二課堂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本學期美術第二課堂活動主要是針對每個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其興趣愛好,將興趣班分為書法班、美術大班和小班。書法班為三至六年級學生,主要學習了顏體字的基本筆畫,臨摹顏體字帖掌握字的結構。所有學生都有較大的進步。
由于一至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和繪畫基礎部分都比較低,因此,一至三年級的學生為小班,學習的主要內容是兒童畫創作,通過訓練提高學生在繪畫中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提高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四至六年級的學生對繪畫已有了一些基礎,因此為大班,學習的主要內容是色彩,在本學期中進行彩色訓練,在繪畫創作中著重進行了結合油畫棒、水溶性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多種材料的綜合性繪畫嘗試,豐富了學生對繪畫工具、材料的認識,也豐富了作品的效果。同時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本學期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的運用美術語言;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展自己獨特的見解。
在美術書法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擺脫以往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
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次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在這學期的美術書法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學生通過美術書法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本學期將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以及收集資料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
在一學期的工作中,有許多收獲、許多進步,當然,我的工作還存在不足,我期待著我的工作能夠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七
周五下午的第二、三兩節課,是上“第二課堂”的課。
盼啊盼!終于盼到了科學課下課,我們都向各自要去的教室奔去。
興趣班的課程有攝影、足球、美術……等等,我選的是美術。
我飛快地奔向美術室,美術室里已經到了許多同學。他們有的在把畫板放在畫架上;有的在畫板上貼紙;還有的在削鉛筆。于是,我火速把這些準備工作做好,開始畫畫。畫什地么好呢?這時,老師走了過來,指著一個球對我說:“你今天就畫這個球!”于是,我拿著鉛筆飛快地在紙上畫著。我畫完了輪廓,又畫陰影,畫完陰影,又畫投影,畫完投影,又畫背景。不一會兒,一個球便畫好。我連忙喊老師過來看。老師看了,連聲說:“不錯!不錯!只是形有些不準。”他幫我改了形。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八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學校的第二課堂便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興趣愛好而設立的。各種各樣,種類繁多。其中“木刻版畫”是我心儀的第二課堂之一。
木刻版畫,顧名思義。就是用刻刀在木板上刻出不同的圖案,再通過油墨印成一幅畫。看似簡單,其實困難重重。稍微一用力,刻刀就會不聽話地往別的地方亂竄,無法補救,使得畫面雜亂無比。油印的時候,油墨涂得要恰到好處。多了,油墨會滲入刀印中;少了,畫面就會出現斑斑點點的白斑。
我在木板上刻了一棵樹,便認為大功告成,興致勃勃地涂上油墨印刷。不料,效果不佳,只有一棵樹孤零零地挺立在畫面中,樹冠上也有一個刺眼的“傷疤”,地平線歪歪扭扭。我決定,總結教訓,努力整改。
于是,我在大樹的樹冠上的“傷疤”巧妙地變成了幾顆水靈靈的蘋果。在大樹的后面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小房子,方窗戶,圓窗戶,教堂,塔樓……應有盡有。小房子后面矗立著雄偉的高山。
你看!傲然挺立的大樹,別具一格的小鎮,巍峨的高山,層層疊疊,此起彼伏。描繪了高山下的小鎮的情景。第二課堂的作品大獲成功。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九
今天早上9點(4月30日)我約了盧涵趕到位于蕭山江濱路上的一家環保科技館,一走進大門就看見了許多讓人目不暇接的設施,有假山、水樂園、還有一個鏡子房間……這對于我來說都十分新鮮,那邊的鏡子房間看上去最神奇,便拉著盧涵的手毅然走了進去。
哇!腦袋傳來一陣眩暈,左邊一個我、右邊一個我,前后也各有一個我,眼睛派不上用場了,只好運用手上的觸覺,在周圍摸索著,幸虧盧涵注意到了腳下的紅點兒,我們才得以“脫困”。
第二個實驗地點是水樂園,我在邊緣找到了一個小水泵,按下去,“嘩”地一聲,水沖了上來,小小的摩天輪又開始轉動了。“快看,我找到了好東西!”盧涵在召喚我。“哇,好厲害的設施。”在我們面前有一個阿姨,她正把手一上一下地擺動著,邊上的水柱也隨著她的動作上下噴涌,我一試還真是如此“現在的科技真是越來越發達了。”
一樓的玩遍了,我們上了二樓,體驗了“全球變暖”,感受到了如今地球的危機,知道了必須為此做出些什么;還體驗了躺著看的電影,更加準確的知道了樹的一生是怎么樣的。一天就結束了,我們整理了腦袋里的知識——一天的收獲,回家了。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十
今天,可真是涼快。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大學路上的杭州教育紀念館,接受第二課堂教育。杭州教育紀念館在求是書院內,求書院的前身是浙江大學。這里的房子很矮,都是白墻青瓦,古樸幽雅,十分迷人。走進大門,我就看見一個院子,院子右側的白墻上掛著16幅我國近代教育家的頭像照片,他們是:林啟、俞子夷、陳望道、竺可楨、魯迅、經亨頤、李叔同、鄭曉滄、邵章、陳叔通、金海觀、葉圣陶、蔣夢麟、夏丏尊、馬敘倫、邵裴子。
這些教育家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共獻,我十分敬佩他們。過了院子就進入了紀念館,館內陳列著許多反映我國教育家發展使的展品,有毛筆、硯臺、油燈、宣紙、哨子、民國時期的畢業證書、木算盤、懷表、1935年浙江大學成績報告單、進口打字機、校友錄、書、雜志、老師用過的放大鏡、天文望遠鏡、校歌歌譜等,都是我國發展使的見證。這些展品在現在的學校里機本以經看不到了,我覺得很新奇。使我終于明白了,我們現在學習條見可真好啊!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學習條件,更加努力學習,將來成為為國家做貢獻。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十一
今天陽光明媚,我的心情更是激動興奮,因為爸爸帶我領略了一遍刀劍扇博物館,運河博物館,又重走了一遍歷史。
首先去了扇子博物館,走進去就看到頭頂一排一排的紅扇子,像是走進了一條扇子的河,甚是壯觀。在這里了解了古代做扇子的過程,用竹子削成一根一根細細的條子,再把布裁成扇形,再粘起來,再畫上畫,一把扇子就做成了。而在這其中,我覺得諸葛亮的羽毛扇是最美的,掛墜上還有珠子。還有投影里播放了做扇子的表演;在移動機里還可以摸擬畫里的人走來走去。在這里,就是扇子的海洋,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扇子,而且還可以在二樓的電腦上自已設計扇子。
參觀完扇子,我去了我最喜歡的刀劍剪博物館。在這里,有各種刀劍,里面有人在比劍,有人在鑄劍,有長的,有短的像匕首,有的很重,我根本拔不起,有些輕的,我可以輕松拿起比劃。劍也很漂亮,劍身上有很多花紋,看著周圍的環境,拿著劍在手上,我好像變成了一名戰士,感覺自已已經站在了戰場上,正要沖鋒陷陣。
在這里還看到了非常多的剪刀,各種用途的,有手術剪刀,剪毛線,有一把移動剪刀比我的人還大,好有趣。
第二站去了運河博物館,這里主要是了解了運河的開發,勞動人民在這里的生活,運河給大家帶來的便利,是很重要的交通運輸通道,這里的勞動人民也勤勞肯干。
經過這些地方的游覽,又了解了一些我不知道的知識和文化,真是一件開心的事!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十二
學校每個星期三都會組織一場第二課堂,今年新開放了一個課堂合唱,于是我與小何,小魏一起來到了集合點。
集合點的人可真多呀!一共有15排,每排大約有20幾人,大家吵吵鬧鬧的站在隊伍里,直到有一位老師讓我們兩列兩列走樓梯上十樓。一些同學立馬不干了,抱怨著回了教室。我心想:不就是爬個十樓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們便向十樓進軍。
終于費勁的爬上了十樓,我們一堆人擠在一個并不寬大的走廊里。老師要求我們兩個兩個進入教室唱歌,以此來去掉一些唱歌不好的人。而且如果有人在吵鬧,就直接去掉。走廊頓時安靜了。
檢查開始,我的心頓時緊張起來,我們離教室很遠,幾乎是最后幾個。時間頓時變得很漫長,短短40分鐘,我們過得像40個世紀一樣漫長。就這樣等啊等,終于剩下我和小魏和小付了,小付太緊張了,于是她和老師說了一聲,就取消了資格。
我的緊張感頓時洶涌而來。我的手心已經出了大量的汗,像個水龍頭一樣,我的腿也不自禁的抖了起來,一說話聲音都是抖的。終于輪到我了,我強壓住緊張,大聲唱到:“明月萬年無前身照見古今獨醒,人公子……”歌還沒唱完,老師便贊許的'點了點頭,讓我記下名字,我心中狂喜,我被選上了!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只有堅持才是勝利。不能半途而廢,否則很有可能錯失良機。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十三
茶為國飲,杭為茶都。今天,我、張寒和張寒媽媽一起坐車,去了杭州市茶葉博物館。
茶葉博物館坐落在青山綠水之中,頗有些特別的美。走進茶葉博物館,我們了解到了一些茶的歷史。原來,茶葉在最早的時候不是商品,而是貢品,專門獻給皇上的,而在很久以前,茶葉的名字也不叫“茶葉”,而是“槚荈蔎茗荼茶”。唐代時,受南方飲茶習慣的不斷影響,茶在北方迅速傳播開來。佛教禪宗的興盛與影響是飲茶之風由南方迅速擴展到北方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在封神演義中反映地非常充分。唐代茶事興盛的拎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朝廷貢茶的出現。唐代貢茶分為兩類:一是專設官焙制造,唐代官焙有湖州紫筍茶、宜興陽羨茶。另一類是土貢,規定凡是有名的茶葉產區,幾無例外的都要以茶進貢。
我們繼續往里走,知道了一個曾為茶做出大貢獻的人——中唐時期的陸羽。他踏遍江南茶區,考察茶事,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寫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名著《茶經》,被后人尊稱為茶圣。
再往里走,看見一幅畫——四個男人各自拿著茶盞,喜笑顏開地在說些什么。一個女人正在燒水。原來,這就是斗茶,宋代斗茶主要用餅茶,判斷斗茶輸贏,一看茶面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二看茶湯與茶盞內沿帽接處水癮(即“水餃”)出現的早晚,湯花以色澤鮮白,細碎均勻為上,湯花緊貼盞沿,持久不散,稱作“咬盞”,咬盞時間長者為贏家。湯花消散快,盞沿先出現水腳者則為輸家。
走出茶葉博物館,一大片綠色映入我的眼簾。好像一片墨色的大海,在海風中掀起一陣又一陣海浪;又好像凌空著的,綠色的樓梯,在暖風中微微搖曳著。我和張寒一起不由自主地像茶田跑去,撲向大自然……看,這兒有許多還未采摘的,新鮮的茶葉,它們多想許多綠色的小寶寶,對這個繽紛卻陌生的世界懷著期待、興奮、好奇與膽怯,羞澀地從媽媽的庇佑與寵溺中探出頭來,慢慢地去親近它、熟悉它、認識它;瞧,那兒有一朵嬌嫩的茶花,那一襲潔白的長裙,在微風中搖搖晃晃,像極了一個不諳世事的花季少女,惹人憐愛。
今天,不僅開心地游玩了一天,還獲益了許多有關于茶的知識,真是讓人開心的一天啊!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十四
去第二課堂已經是我盼望已久的一件事情了,因為在那里可以輕松的學到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今天上午我們乘坐著大客車來到道光二五酒廠,走進去,突然,一股刺鼻的味道撲鼻而來。“哇!”我不由得贊嘆道,這里的酒可真多呀!一大瓶一大瓶的道光二五白酒陳列在酒架上面。我正看著,旁邊的同學輕輕地推了推我說:“看!”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一些年輕的工人正在制造米酒。只見年輕的工人們抬來一個大桶;把剛運來的米倒了進去,在里面添加了一些調料,然后用力攪拌......
我們來到道光二無酒廠旁邊的一個“小型動物園”,里面有許多不講衛生的小雞來回走動,一個工人牽著一條大狗向那邊走去。池塘里的水雖然清澈透明,但是被調皮的陽光一照,水就變成了鴨綠色!我們來到進來時的一個草坪里,小猴子歡歡總向我們伸出小手,還時不時的把肚子挺出來,就像要讓人檢查它的衛生似的。
我們來到車棚旁邊的一個大籠子,看見兩只火雞在里面伸長脖子叫,逗的大家哈哈大笑。突然從另一個里鉆出兩只黑白相間的烏雞,開始對打起來。烏雞大聲叫著,火雞也大聲的叫著,就像開演唱會選主角似的。
下午,我們來到綜合素質中心做了一個手工制品“百年老鋪”作為紀念。通過這次活動我既得到了快樂又看到了釀酒的過程,可真是一舉兩得呀!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十五
“丁零零”,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我們的第二課堂也隨之而來了。
同學們一個個興奮不已。只見班主任陳老師拎著一包東西走了進來,我們的心里都惴惴不安的,互相猜疑著。看著老師把包一點一點地打開了,我們心中的疑惑終于被揭開了,原來是一包棋。這不僅讓不少同學失望,而且老師還指名要讓我們下象棋,我們雖然知道中國是象棋的發源地,但是總覺得象棋太難,浪費時間,事實卻恰好相反,它的規則不但簡單易懂,而且能鍛煉我們的思維和想象的空間。
于是我們便開始了對決,只見男生們一個個針鋒相對,勢均力敵,而我們女生呢,一個個呆若木雞。陳老師見狀,便想方設法,來教我們下象棋,但我們女生似乎還是絲毫不感興趣。突然,我們耳邊響起一陣大喊,原來是丁小宇,俗話說得好,君子舉棋不悔,但他卻寧愿承認自己不是君子,也不愿意輸一步,盡管錯一步可能滿盤皆輸,但也不可以說話不算話。我們便被丁小宇一聲尖叫給吸引住了,老師見我們都紛紛跑過去,就干脆不管我們了,自己和杜鑫濤下得正歡呢。
我們看見丁小宇和陳心杰下的并不是象棋,而是五子棋,我們便也決定來一場渾水摸魚,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
只見胡靜第一個棋就放在中間,坐山觀虎斗,我也不是吃素的,來一個圍攻,胡靜見我擺那兒,居然置之不理,按她的原計劃走,我便著急了,想方設法地去堵她,但她就兩個棋,我也不知該下哪好,只好隨便下了一個。一不小心就掉到她的溝里去了,她擺成一個“+”的樣子,使我左右為難,我放一個她便滿一個,我只好死馬當活馬醫,管她三七二十一,她走她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氣急敗壞地放了一個。她一勝,我便只好勉強一笑。第二局開始了,我奮發圖強,下定決心勢必要把胡靜打倒,結果不出我所料。第三局由于時間不夠,我們只好打成平局。彼此彼此啦!
第二課堂不但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使我們開動腦筋,活動大腦。怪不得現在社會要提倡全面發展,豐富課堂啊!社會真是為我們考慮的周到啊!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十六
星期五是個令人愉快的一天,這個下午,我們會舉辦第二課堂。可是別人的第二課堂往往是武術啊、舞蹈啊、等等各種各樣。而我的第二課堂啊——是美術。
下午第一節課終于下課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鉛筆盒和美術工具,前往以前三(1)班的教室而現在被改成美術室的地方。我滿腦子都是幻想:新的美術室會不會很漂亮、很華麗呢?會不會有很漂亮的桌子和椅子呢?等等無數個問號在我眼前出現。等我走進房間,迫不及待地睜開眼睛,這時的情景你一定想象不出來。雖然排列整齊的桌子上到處是黑糊糊的灰塵,如果讓你的.毛巾去擦的話,整個毛巾都會變成黑布了、黑板上還有去年沒擦的暑假作業。地板就更不用說了,灰塵灑落在地板上,黑得像一個黑不溜秋的地毯一樣,鋪在地上等等。
等我習慣這里的時候,隨便搬一張椅子坐了下來。老師首先會給我們每人一張白紙,在從老師的手里隨便拿一張畫給我們。在我還沒有拿到的時候,我看到別人手里拿到的一幅畫可不是簡單的畫,而是非常有難度的一幅畫,近看他還算是一幅畫,遠看哪,就變成了一幅黑顏色的紙啦!那空白的地方只有一點點兒,幾乎全是黑色,讓畫的人不知所措,都不知道先從哪開始畫哪,我越來越緊張了,老師終于把一本書上的一幅畫給了我,我才放心下來,可一看,差點又暈了。“我的媽呀!!怎么這么難啊?”我的頭一下子就大了,我手里的畫是一頭馬,馬上大概有7、8個人吧,可是,你知道我是最討厭畫人了呀!讓我畫也就算了,還畫那么多!我艱難地左右看一看,左邊是照樣的畫,而右邊呢,是一張空白的紙。
我真后悔我選擇了畫畫。
上第二課堂(優質17篇)篇十七
今天是我們六年級六到十班來到吳中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參加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第19期綜合實踐活動的日子。
上午十點,我們五個班的同學迎著和煦的陽光來到了位于寶島西山的吳中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綜合實踐學校的老師給我們介紹了校園的概況,播出了一段介紹校園的小視頻。同學們一下子就被綜合實踐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住了,迫不及待的想去參加這些活動。接著,我們經歷了第一項鍛煉——自己動手鋪床單、套枕套、套被套以及疊被子。做好了這四件事后,我們享用了午餐。
稍作休息后,我們穿著迷彩服,充滿朝氣地集中在多功能報告廳,聽消防中隊長劉德快作有關消防知識的講座。接著,我們班來到了籃球場學習滾鐵環。同學們頂著烈日,認真地向老師學習滾鐵環。短短的20分鐘轉瞬即逝,留給我們的是無比的歡樂。
來到健康教育室,同學們都盡情地在發泄室打拳擊,讓煩惱遠離自己。接著我們前往動感影院觀看4d電影。我們帶上4d眼鏡,隨著小龍一起在白堊紀時期穿梭。閃電、雷鳴、吹風、淋雨等環境特效與立體放映系統、特效座椅等特效設備、計算機控制系統協同作用,共同刺激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感覺等各個感官,再現影片主題所涉及的環境,我們仿佛身臨其境,同學們嘆為觀止。
防災教育室最有趣啦!它運用傳統和現代手法向我們展示了八種災害的危害和防護方法,比如地震、海嘯、臺風、洪水、泥石流、核輻射等。同學們依次使用了候風地震儀,感受它的用途。模擬龍卷風顯現出了真實的龍卷風,讓我們對災難的危害和防護有了更多的了解。
家鄉教育室分三個展區。第一展區是真山真水,崇文尚智。它以傳統建筑原素講述吳中前世今生,吳中區歷史悠久,是吳文化的發源地。這個展區都通過古代的藝術造型來構建。第二展區是名賢輩出,群星璀璨。弄堂兩側的吳中名人簡介拉近了我們和兵圣孫武、草圣張旭、塑圣楊惠之、繡圣沈壽、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及明代建筑大師蒯祥等一大批歷史名人的距離。我們以極快的速度答出了老師有關吳中名人的問題,得到了進入第三展區——山水之美,風物之美的資格。在智能沙盤上,同學們找到了寶帶實小和吳中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
不知不覺中晚餐的時間到了,在一個個主題教育室的參觀中,我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這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學校,是我們素質教肓的第二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