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年過程中,人們通過互相拜訪,傳遞著親情、友情和睦鄰之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創(chuàng)新、別致的拜年祝福范文,希望能給大家?guī)眢@喜和感動。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一
今天可是大年初五,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去姑奶奶家拜年。我們剛進大門,碰見了我兩個哥哥和姐姐去買書,于是我們先到了姑奶奶家里。今天她們家的人真多呀!
有大伯一家、二伯一家、姑姑一家還有我們一家,數(shù)了一下,哇!包括姑奶奶和爺爺在內(nèi)一共16人,真多呀!其實有好多親人,之前都很久沒有見過呢,看見這些親人,我心里確實是很高興的呢。
下午吃團圓飯的時候大家坐在一張長長的餐桌旁,好吃的飯菜也是多的數(shù)不過來呀!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魚,還有四喜丸子,燒鵝,這么多好吃的菜,我都不知道先吃什么菜呢,餐桌上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吃完飯后,大人們玩他們自己的游戲,我們幾個小孩子拿著買來的小花炮“摔炮、煙霧彈、火柴炮”到樓底下去放炮,放完炮我們回來了,兩個哥哥看電視我和姐姐撲克。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的就到時間了回家的時間了。相互告別后,我們各自回家了。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二
新年到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去各家拜訪做客。我家也不例外。大年初一的早上,我迫不及待地睜開了雙眼,穿上了新衣,吃完早飯就和爸媽一起趕往姑姑家去拜年。
這是耳邊傳來了聲聲鞭炮聲“啪啪啪”“噼里啪啦”這種氣氛是從來沒有的,小孩子們歡歌笑舞,笑聲傳遍了每一個角落......此時此刻,我的耳朵聽到了這獨一無二的聲音,眼睛看到了那喜氣洋洋的景象,使我更加快樂,活躍。
姑姑家到了,這時,從屋里飄出了一陣甜膩柔滑的香味,天空飄來裊裊炊煙。啊!是湯圓,一定是姑姑家的是湯圓出鍋了!我隨著香味來到了廚房,姑姑見到我十分高興,我迫不及待的說:“姑姑,是不是你家在煮湯圓?”姑姑笑了,說:怎么,你這個小饞鬼,鼻子真靈,想吃嗎?”“嗯。”說完,姑姑拿出了煮好的湯圓,香甜味彌漫看來,我舀了一個嘗了嘗,香甜可口!芝麻在瞬間流了出來,嗯.......美味極了。我連忙說:“姑姑,這湯圓真好吃!你快教我怎么包湯圓”“包湯圓么,很簡單要先用面粉揉成一個球,再將芝麻放入湯圓內(nèi),再往上撮一撮,就好了,啊!今天真是太快樂了,既吃到了美味的湯圓,有學會了怎樣包湯圓,真是一舉兩得啊的!
其實我們都在用小眼睛過大年,你看大家都用手機發(fā)短信祝福,用電話拜年,在家里吃年夜飯,一家人其樂融融,最后祝大家鼠年吉祥,新年快樂!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三
大年初五的上午,我和奶奶一起走親戚,三哥哥開著車,我和奶奶大爹大媽和我的小侄女坐在車里。
小汽車行駛在鄉(xiāng)間的公路上,奶奶看著窗外來來往往的小汽車感嘆道:“唉!現(xiàn)在的人們真幸福!走親戚都開著小汽車,不像我小時候那時都是走路走親戚,遇到不好的天氣路不好走,等到親戚家都已過晌午啦!”
大爹在一旁接道:“我小時候條件就好多了,大部分都能騎著自行車走親戚了。”
正在開車的三哥哥笑著說:“是啊!前兩年還是開著機動三輪車走親戚的,現(xiàn)在再看路上的三輪車寥寥無幾都開著小汽車走親戚了,咱農(nóng)村一點也不比城里差呀!”
看著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也在心里感嘆;是啊!我們生活在這個多么幸福的年代,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四
大年初二,我和弟弟一塊到外婆家拜年。初春時節(jié),剛剛下過一場小雪,雖說天氣很冷,但我的心卻是熱乎乎的,盡管車行的速度很快,但我還是感覺這車速太慢,我恨不得馬上就飛到外婆家。
外婆家住在農(nóng)村,我每年只到外婆家去三兩次,對于我們這些從小成長在城市里的孩子來說,到農(nóng)村去真是機會難得,因為農(nóng)村空氣特別的新鮮,沒有噪音,沒有污染,吸一口新鮮的空氣,真是沁人心脾,令人大快人心。我外婆有一個孫子,叫夏浩天,才4歲,剛上幼兒園,我很喜歡和堂弟在一起玩。
繞過彎彎的小路,伴著朵朵飄雪,我們來到了外婆家。到了院子里,我驚呆了,去年我到外婆家的時候還是狹窄破舊的磚房,而現(xiàn)在卻變成了寬敞明亮的大瓦房。“哞哞”“汪汪”“唧唧”“咩咩”……這真是動物交響曲,勤勞的大黃牛,美麗的大公雞,溫柔的小山羊,好像都在我這遠道而來的客人。進了屋,我仔細地觀賞外婆家的變化,只見屋子的中央放著一臺豪華的32寸大彩電,彩電下有一臺vcd,看來這是外婆家新買的`。外婆家的寶貝孫子4歲的夏浩天看見我笑嘻嘻地說:“哥哥、姐姐,你們都有來吃糖吧!”說著捧來一大堆糖。我十分欣喜,拉著小浩天的跑到了院子,開始玩過家家。中yu我們玩回來了,外婆見了我,摟著我的脖子說:“我的小孫女又長高了”,并一個勁地問寒問暖。當我問起外婆家的收成時,外婆高興地說:“小麥收了上萬斤,棉花賣了7千多元,生活過的比蜜兒還甜。計劃今年多種棉花,多養(yǎng)幾只羊,有了錢再買臺電腦給小浩天以后學習”。
臨走時,小浩天大哭大鬧,我用了3根糖葫蘆才把他哄住。外婆勸我多住幾天,我把嘴放到外婆的耳旁邊,悄悄地說:“外婆,明年我還來,我要經(jīng)常來”。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五
春節(ji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的。年初一就在村里給直系親屬拜年的,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么的,都可以;接著是其他的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的娘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長一點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fā)財!”對老人要說:“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昵地在頭上摸一下,回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將來考上大學!”接著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的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的,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的,那證明魚的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兌的淀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里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里外的舅公(也就是父親的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的初一早晨總是籠罩著迷朦的輕霧,父親帶著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jù)祖母說,她的父親,也就是父親的外祖父是很有錢的地主,后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后來才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nóng)。但是,她的父親并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為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并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jù)說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干凈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的“兒呀,兒”的叫個不停。的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昵地稱呼我們,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的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guī)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的壓歲錢,說是買鞭炮放著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干。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后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糧的人,總給大姨婆寄藥什么的,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的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里教書。娶的太太是極厲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總是最我們到她家拜年的。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的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后來嫁了外祖父家里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后來成為一個非常有錢的男人。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
聲勢浩大的遠來的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村里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么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并不富裕的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fā)現(xiàn)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么辛苦的事情的時才理解她那熱情的可貴。
我最喜歡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的一塊錢的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后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著我的手,熱情地說著話,那么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zhí)意不要,在我的堅持下,她接受了,口里直念叨我的好,依然滿口“兒呀,兒”的叫著。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六
有的品著瓜子糖果;有的玩著麻將撲克;還有的拉著家常往事。院子里一片熱鬧聲。下午兩點,媽媽又去安排午飯。我們姐弟三都去幫忙:姐姐運柴、燒火,我搬凳、抹桌,哥哥上菜、端飯。這次做了十幾樣菜,有清蒸魚、紅燒雞、油炸蝦……七碟八碗,可真夠豐富的。大家一邊吃喝,一邊談笑。屋里洋溢著過節(jié)的喜慶。看著大家那高興的樣,我心里也樂開了花。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七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人們又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這萬家歡樂的日子終于來臨啦!大人們一個個滿面春風地走親訪友;小孩子們?nèi)宄扇旱胤牌鸨夼凇H粲龅较嘧R或不相識的人,走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問候上一句“新年好!”這一聲聲新年的問候,寄予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向往和親切祝福。
正月初二,我跟著老爸老媽到外婆家拜年,來到街上,道路兩旁的樹伯伯與花妹妹爭先恐后地向我們表示新年的問候。天上的太陽公公也笑呵呵地把最和煦的陽光灑落在大地上。街道上的景象更是別具一格。平日里寂靜得連走路的聲音都聽得見的街道此時人聲鼎沸。大伙兒歡天喜地,祝福聲此起彼伏。整個街道洋溢著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一進如外婆家,首先當然是給大家拜年啦!“外婆新年好!”“外公新年好!”聽見外孫女甜甜地祝福聲,燦爛的笑容就在老人家的臉上浮現(xiàn)出來了,便順手將準備好的“紅包”塞在我的手里,說:“露露,給,祝你學習進步!”我收下外公外婆給我的紅包后,心想:這紅包蘊含著外公外婆對我的期望與關心。我一定要不負眾望,爭取畢業(yè)考考出個出人意料的成績來!
拜年過節(jié)怎能忘記欣賞春聯(lián)呢?外婆家大門的春聯(lián)的上聯(lián)是:花開富貴家家樂,下聯(lián)是:燈照吉祥歲歲歡,橫批是:人間皆春。好一幅春聯(lián)呀!對仗真整齊。
望著大家團團圓圓,一家人喜氣洋洋的景象。我突然想起那些舍小家為大家而駐扎在祖國邊疆的戰(zhàn)士們。我如夢出醒,是他們自己犧牲,才換來春節(jié)一家人團圓。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八
除夕夜吃完飯,我們一家人早早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看春節(jié)晚會。
爸爸突然笑著對我說:“佳佳,新年到了,請給爺爺拜年。”
我聽了之后心想:我從來沒有拜過爺爺過年。我該怎么崇拜他?我不知道該怎么辦。我不得不轉過臉看著我媽媽。我媽笑著說:“去,去給你爺爺下跪,說點祝福的話。”
我說:“哦!”他大叫一聲站起來,甜甜地向爺爺走去,心一抖顫就雙腿跪在地上。首先,他說:“爺爺,新年快樂!祝你身體健康,好運,長壽!”然后他的手放在地上,噼啪作響。
爺爺笑著對我說:“快點敲你的頭,我給你200塊壓歲錢。”我聽得更起勁了,“嘭”,一下子打了五個頭。爺爺從口袋里拿出一些紅毛爺爺,笑著遞給我,把我拉了起來。我接過來數(shù)了數(shù)。三個?為什么只有三個?爺爺沒說一個頭200,那五個頭不是1000?你需要十個。我大聲吼道:“你騙我,你說一個人頭200,我砸了五個,為什么只給300?”爺爺笑著說:“你要錢,你就上癮了,然后你再敲兩個頭,我再給你一百塊。”我心想:就兩個頭,不過一百塊錢足夠我買一個我想了很久的芭比娃娃了。很劃算。我迫不及待地想再敲兩次,所以我得到了一百美元。
我唱得很開心,拿著錢在房子里跑來跑去。但是這錢在我手里還沒熱起來,我媽一伸手就把我400塊錢弄丟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我媽想沒收壓歲錢。
晚上,我對媽媽說:“媽媽,你能不能把我所有的壓歲錢和平時的零花錢都存到一個存折里,等到開學交學費買書?”媽媽說:“佳佳真懂事,不亂花錢。她知道成年人賺錢不容易。好吧,我媽答應你,只要你鋼琴彈得好,成績提高,我就給你買最漂亮的芭比娃娃。”
很高興的說好,哈哈,明年要給爺爺拜年了,要磕頭很多。我可以買很多芭比娃娃。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九
大年初四那天,灰蒙蒙的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風不斷地刮著,帶來了絲絲寒意。
我和老爸老媽一起駕車去蘭溪拜年,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別有一番滋味。當車行駛到石龍頭時,老媽忽然想起忘買鞭炮了。老爸說,這里就有一個賣鞭炮的店。而老媽卻說那邊那家店東西的質(zhì)量好。于是爸爸就朝媽媽手指的方向看去,突然車子往前滑了一點,接著又“撲通”一下陷了下去。
老爸馬上下車,一看原來是車的前輪滑進了一條深十多厘米的水溝。我和老媽也下車幫忙,老爸說要將車推上來才行。于是我和老媽鼓足了勁,老爸也踩著油門,試圖把車推上來。可不管我們怎樣努力就是不行。這下子我們可急壞了,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老爸看出了我的疑問,他告訴我:“爺爺是在找磚塊,磚塊墊在車輪下推起來就會省力一些。”經(jīng)過老爸這么一說我恍然大悟。不久老爺爺就找來了磚塊,墊在車輪底下。和我們一起推車,可是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濟于事。
這時,老爺爺說他去找人來幫忙。沒過多久,他就帶這兩位村民來幫忙,我們大家齊心協(xié)力終于將車子推出了水溝。可就在那車被推出水溝的同時,老爺爺卻一個趔趄,差點摔倒。這時我才注意起老人的容貌。他全身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瘦”,看著他那外衣,我想:可能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但是,當老爸拿出錢要感謝他們時,老爺爺和村民都婉言謝絕了。他們說:“在外面這種事情誰都有可能碰到,幫點忙是應該的。”
多么樸實,多么好的一句話啊。在那個帶有絲絲寒意的初春,我感到了無比的溫暖,一陣陣暖流涌上心頭。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jié)。每到春節(jié),人們喜貼春聯(lián),敲鑼打鼓,張燈結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彩,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掛著燈籠。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游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團,即希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fā)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告訴你們,過春節(jié)時,家家戶戶的房子里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jié)節(jié)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為“魚”和“余”是諧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當然,在春節(jié)里,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你不懂規(guī)矩的。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我要在歡樂的節(jié)日過后,在新一年的開始,向著新的目標前進,開創(chuàng)我的美好未來!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一
大年初一,給長輩拜年是最重要也是最快樂的事情。不貪戀被窩里的溫暖,清晨,我趕快起床,洗漱完畢,準備去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長輩拜年。
拜年前準備多我洗漱完畢,剛抬起左腳,又想了想:“不妥,俗話說的好——忙中出錯。應該先想一遍,以免一會兒拜年的時候出錯,嗯,對。在兔年應該說一些有針對性的話語。祝愿爸爸應該是兔年大吉、事業(yè)成功;對媽媽應該是:青春永駐、萬事如意;對爺爺奶奶等老人應該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樣就能夠博得長輩們的歡心,紅包肯定到手了。”打定了主意,我立刻規(guī)整一下衣服,又回到了洗手間,照了照鏡子,拿起梳子梳頭。“嗯,這樣梳肯定很精神。”我梳著頭心里還不住地想著,“爸爸媽媽今年會給多少元呢?”梳頭完畢,接下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就要出發(fā)——給爸爸媽媽拜年了。
拜年中喜洋洋一進屋,就看到爸爸媽媽喜氣洋洋地站在那里,說道:“豪豪,來給我們拜年了。”媽媽還打趣地說:“得磕頭啊,不磕頭不給錢,話說得不好也不給錢。”“不會吧!”我一聽此言,心說:“老媽的要求還真高,幸好我提前已經(jīng)有所準備,哈哈。”我立刻給爸爸恭恭敬敬地磕了個頭,嘴里還說著:“祝爸爸兔年大吉、事業(yè)成功。”爸爸一笑,遞過來了一個鼓鼓的.紅包。接下來,我又給媽媽磕了個頭,并說著:“祝媽媽青春永駐、萬事如意。”媽媽也同樣遞過來一個紅包。我真是開心極了,又蹦又跳,立刻趕往奶奶家拜年。來到爺爺家后,我也同樣給爺爺、奶奶、叔叔磕頭,分別拿到了紅包。接下來就是小機靈鬼妹妹酒若熙的了,可酒若溪就是不愿意,一聽說要拜年,“嗖”一下就沒了影子。我好不容易在后院找到了她,把她帶到了爺爺身邊,她還是不想拜年,就一直逃跑。爺爺哈哈大笑,把紅包給了妹妹,妹妹一下子奪了過來,生怕誰偷她的。呵呵,妹妹可真是一個小機靈鬼啊。
拜年后真快樂拜年完了,我十分開心,回到家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得到了多少錢。打開紅包一看,總共得到了1400元呢!我開心極了,開始計算著:“怎么花這些錢呢,肯定是要按照計劃花,我要留下多少呢……”算來算去,我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歡歡喜喜過大年、開開心心來拜年,拜年拿紅包真是一年里最快樂的事情!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二
歡歡喜喜的來臨了,大街上張燈結彩,人人家里喜氣洋洋。人們一窩蜂地涌向商場、超市,忙著置辦年貨。無論男女老少,個個大包小包,帶著喜悅的神色拎回家。我和也是這樣,車的后備箱里裝滿了給親戚的禮品,帶著喜悅和興奮踏上回老家高淳的旅程。
大年初二就是我們拜年的日子。我們這一家和伯伯、姑媽兩家一起坐車給遠在青山茶場的大姨拜年。一到那里,我們就受到了大姨一家的盛情款待,每人先喝一杯糖水,祝愿來年生活甜蜜,然后再喝一杯茶水。招待完畢,大家圍坐在院子里,每人捧著一杯熱乎乎的茶水,曬著明媚的陽光,開始聊一些家長里短。你一言,我一語,語氣分外親切。家中一些年老的長輩對我們這些小輩的學習成績格外關心,一個勁兒地問我們問題:“期末考了多少分?”“是不是三好生?”我們也都一一如實回答。還有一些與我們爸媽年齡相仿的叔叔極富幽默細胞,幾個笑話就把我們笑翻在地。不知不覺,已到中午,大家的肚子也發(fā)出抗議了,大姨奶奶又招呼我們?nèi)コ燥垺狎v騰的飯,香噴噴的菜,我們也毫不客氣。男人坐一桌,女人和小孩坐一桌,喝酒的喝酒,吃飯的吃飯,場面好不熱鬧。吃完午飯后,大家又像上午一樣聊聊天、喝喝茶,只不過場面沒有上午那樣熱鬧了,大家的聲音也呢喃起來,到了差不多一點多的時候,因為還要向其它親戚拜年,所以我們不得不辭別大姨奶奶家,繼續(xù)去各家拜年。
其它幾家都和大姨奶奶家的情況差不多,人人都熱情地招待了我們。我感到有一股暖流在我的心中流淌。我覺得像、大姨奶奶、舅、伯伯、伯母、姑父、姑媽等其實就是所有高淳人民的一個縮影,很樸實、很熱情、很善良!
拜年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一種風俗,更是人與人交往的一座橋梁。今天,我向你拜年,明天你向我拜年,這一來二去不就增進了我們之間的親情和嗎?這次拜年,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融洽和感情的重要。多一些拜年,少一些矛盾,這個世界就會更美好!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三
我的家鄉(xiāng)豫北農(nóng)村,盛行大年初一起五更大拜年的習俗。
大拜年,就是不分男女老少跑遍全村實打?qū)嵉乜念^。先是各自在家給自家老人磕頭,這一磕,晚輩盡了孝道,長輩也體味到了子孝媳賢,說不完道不盡的骨肉親情皆包融在這一磕之中。接著是給本家本院的磕頭,再接下去,便輪到了街坊鄰居了。拜年的人,進門啥也不說,低頭便拜:“大奶奶,給您老人家拜年啦!”如果是在大街上碰見該磕頭的人,就干脆在他跟前就地一趴:“二大爺,我給您磕這兒吧!”磕頭者,滿面春風;被磕者,心花怒放。在外謀事的,在外居官的,回鄉(xiāng)省親,照磕不誤,一來表示請安和祝福,二來表示尊重和崇拜。
我家輩分高,全村人幾乎都要到我家拜年。前一撥剛走,后一撥緊跟著就又到了,一撥接一撥,熙熙攘攘應接不暇。就連我這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每年也有不少人給我磕頭,其中包括那些老態(tài)龍鐘的老人們。他們顫巍巍地進得門來,先給我爺爺、奶奶、爹、娘磕頭,然后一轉臉沖著我喊:“給小老姑拜年啦!”看得出,他們有的磕得很莊重、虔誠,令我誠惶誠恐,但也有“磕翁之意不在頭”的,他們打著哈哈給我這年少的長輩磕個頭不過是走個過場圖個熱鬧罷了。他們或捋一把胡子或攏一攏銀絲,故作驚訝:“喲!這不是小老姑嗎!一眨眼都長大成人啦,俺給您拜年了!”說著,便毫不猶豫地磕了下去,然后吃力地爬起來,瞪著倆眼一本正經(jīng)地問:“請問小老姑給多少磕頭錢呀?”按習俗我得掏出些新零幣分給他們,這些老者伸手接過錢,孩子似的喊:“俺們買糖葫蘆吃去了!”便歡天喜地地走了。
最難能可貴的是,我們這里大拜年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內(nèi)容:互拜。不管是本院的還是街坊鄰居,不管是隔輩還是平輩,只要是上年有齟齬或疙瘩的,通過這互拜都要統(tǒng)統(tǒng)消融或解開。屆時,需要互拜的雙方都會爭先恐后地到對方家中去,如一方先拜上門去,另一方則定要回拜,以達到彼此的寬容諒解。
大拜年,歌鄰里和睦頌舉家安康;大拜年,歌五谷豐登頌國泰民安,這是老百姓相互的良好祝愿。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四
今年寒假我來到了爺爺家,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過春節(jié)。我發(fā)現(xiàn)這兒過年的風俗和常州的風俗差不多,而當?shù)靥赜械目念^拜年習俗引起了我的興趣。
在除夕這一天,人們蒸饅頭、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團圓飯,看春節(jié)晚會,我望著桌上擺滿又大又圓、熱氣騰騰、上面點滿紅點點、里面飽滿棗子的大饅頭,聽著外面孩子們的放鞭炮、相互嬉戲的笑聲,和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叔叔、嬸嬸、姐姐、弟弟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著團圓飯,觀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晚會,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了。我也不時地和姐姐、弟弟們一起出去放煙花,扔鞭炮,盡情地享受節(jié)日的快樂!
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床,趕去給長輩們拜年。山東棗莊的拜年方式尤為特別。在常州,拜年只要對長輩說一些祝福的話,在家里坐一坐,聊聊天就好了;而在我爺爺家呢,不僅要送上對長輩的祝福,還要給長輩們磕頭行禮。我很奇怪,為什么要磕頭呢?問了爺爺之后我才知道個中緣由:
“因為棗莊離孔子之鄉(xiāng)曲阜比較近,而孔子一生都提倡‘孝’道,棗莊也受到了曲阜的影響,對長輩十分尊重,所以過年時才要給長輩磕頭拜年。”
俗話說得好“入鄉(xiāng)隨俗”,既然我來到了爺爺家,就應該按照這兒的風俗習慣給長輩磕頭拜年。我在吃早飯之前,就開始準備給爺爺奶奶拜年了。因為以前沒有磕過頭,媽媽特意為我準備了一個厚實的墊子。我滿以為這樣萬無一失,就“撲通”一聲雙膝跪下,可沒有想到這個墊子中看不中用,我的腦袋“呯”的一聲撞在地上,頭上馬上就起了一個包。這是我第一次給長輩拜年,雖然有些疼痛難忍,我還是故作鎮(zhèn)定,強笑著說“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周圍的家人被我的“良好”表現(xiàn)樂得合不攏嘴。爺爺見我第一次拜年就這樣“賣力”,忙說“行了,行了”,并笑著把我扶了起來。奶奶一邊心疼地摸著我的頭,一邊從口袋里掏出脹鼓鼓的紅包向我手里塞。看著爺爺奶奶開心的笑容,我早把疼痛拋到了九霄云外。
這次春節(jié)回家過年,我不僅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家人的親情,還體驗了爺爺家特有的拜年習俗,真是一舉兩得啊!猴年春節(jié)已過,我期待著猴年春節(jié)的到來,更期待著與親人的再一次團聚!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五
大年初一到了,我和姐姐都興奮的不能了,為何興奮呢?由于大家要收壓歲錢啦!
起床之后,母親說她和父親把兩個紅包已經(jīng)藏在了我睡覺的房間里,我想:“母親在床頭櫥里藏紅包不太可能,在衣櫥里藏紅包就更不可能,放在地板上就真的是無稽之談了。”這個時候,我把目光轉移到了床上,又想在我睡覺的地方——床鋪上不可能藏紅包,我又把目光投到了枕頭上。枕頭?我豁然開朗,翻起正數(shù)2、個枕頭一看,哈!果然有兩個紅包!
我和父親、母親、姐姐等六人的面包車之后,大爺攜帶大家先去了老奶奶家拜年。進了門之后,大家先跟老奶奶說:“新年快樂!春節(jié)好!”然后,老奶奶讓大家坐下休息一會兒,讓大家吃瓜子、吃花生、吃糖。
過了一會兒,大家離開了老奶奶目前住的敬老院,又去了三奶奶家,三奶奶的家已經(jīng)來了好多來拜年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們,大家在三奶奶家玩兒了一會兒,又去了四奶奶家、五奶奶家、六奶奶家。三奶奶家,我就不說了,但五奶奶家的“惡犬”讓我和姐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到了五奶奶家之后,我和姐姐剛進門就是一條大狼狗沖著我和姐姐直叫,我和姐姐快點走進了五奶奶家的客廳,這才松了口氣。這個時候,也有很多叔叔阿姨來到了五奶奶的家,大家又吃糖,又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心里美極了。
接著,大家去了一站:六奶奶家,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上樓,結果六奶奶家無人,于是大家就去了大年初中一年級拜年的最后一站:泉山校區(qū)6、十號樓!大家抵達了目的,到了這位奶奶的客廳里,我忽然感覺好累好累,因此,大家沒過多長時間就回到了奶奶家。
回到奶奶家之后,我想:“今純真無邪快樂,雖然非常累,但能給這么多人拜年,我好開心啊!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六
每次過年的時候,整個城市都忙了起來,大家都在忙碌著。有的.人趕著回家、有的人在準備年貨、有的人在大聲吆喝賣東西,可謂是最熱鬧的時候了,我眼中的春節(jié)是這樣的——我眼中的春節(jié)是個快樂的節(jié)日——人人都期盼著團聚,所以才會更加珍惜。
人們走親戚,拜朋友,一副其樂融融的樣子。把自家豐盛的食物都拿出來,和親戚朋友一起分享。
桌子上擺出的菜,香氣撲鼻,誰也按耐不住,“狼吞虎咽”的大吃起來,長輩也會露出欣慰笑容。整個屋子都沉浸在這種快樂的氣氛中。
我眼中的春節(jié)又是熱鬧的節(jié)日,孩子們在街上放鞭炮,大人們則拎著一大袋一大袋的年貨,年味馬上就濃了起來。
對孩子們來說,最有意思的就是放鞭炮了,我也不例外,但我覺得要有節(jié)制,污染的是我們寶貴的空氣,留下的是一大堆的垃圾,給清潔工增加很多的負擔,適可而止。圖的就是一個過年的氣氛。
我眼中的春節(jié)還是個紅色的節(jié)日,人們把最吉祥的話語寫成對聯(lián),貼在們兩邊,祝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紅色,包含著吉祥,存留著幸福,飽含了快樂,是個祝福的象征。門中的一個“福”字意味著來年是一片熱鬧的景象。
我眼中的春節(jié)更是個響亮的節(jié)日,特別是大年三十的時候,鞭炮震天響,沒有一刻停過,“劈劈啪啪——”天上的煙花別有一番色彩。聲音有的像打雷,有的則有幾番委婉。伴隨著絢麗的煙花,直入云霄。大年夜是徹夜得響。伴隨著人們美好的祝福,開啟了新的一年——一聲聲對新年的美好祝福都包含在這鞭炮聲中,也是對過去一年的一種懷念,對來年的祝福。
我眼中的春節(jié)充滿了快樂,也充滿了美好的祝福,愿在新一年里讓祝福一一變成現(xiàn)實。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七
過年就少不了拜年,你可知道以前到現(xiàn)在拜年都有過哪些方式嗎?聽爸爸媽媽講,改革開放以前,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小孩子們就穿上一身土里土氣的.花衣裳,到晚輩那里磕三個頭,說句:“給你老拜年了!”就可以得到1角的壓歲錢。
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經(jīng)濟條件不斷提高,所以,拜年時還帶一些禮物,以表寸心。農(nóng)村的人們其實方式不變,但壓歲錢提高到了1—5元錢。
近幾年,從城市到鄉(xiāng)下,幾乎家家戶戶都安上了電話。每到過年的時候,各家的電話都響個不停,雖說祝福的話語不長,又沒有上門拜訪親切,但表達了人們那顆真誠的心。
今年,大部分人都買了手機,短信拜年這一新時尚潮流席卷面來。就拿我爸爸來說吧,他在接到很多人發(fā)給他短信之時,很快學會了發(fā)短信。例如那一次: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電話薄,全身投入地給自己的親朋好友發(fā)短信,回短信。由于他打字較慢,所以他用一句固定的話給別人發(fā)短信:“祝猴年幸福,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爸爸也接到了別人給發(fā)的信息,例如文超叔發(fā)來的:“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整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還有:“我送你一個祝福,一個心愿,一個幸福,一個美滿等,不瞞您說,爸爸今年接到了二百多條短信,發(fā)了一百多條短信,怎么樣,厲害吧!
我想,接下來的拜年方式可能還會變化。明年可能用可視手機直接對話,還可能是網(wǎng)上拜年等。
通過拜年方式不斷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國家經(jīng)濟和科技飛速發(fā)展,更讓我們看到了祖國燦爛似錦的明天。
最新拜年的初中(專業(yè)18篇)篇十八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在聲聲爆竹中迎來了新的一年。當然,新年新氣象,則需拜訪親屬長輩,拜年問好,走訪看望,表達彼此的美好祝愿。
在我還尤未記清世事是,隨著父母走訪親屬,拜年問好,雖時已遠,但仍能模糊回憶起那是充滿紅色的、充滿喜慶的象征。慢慢長大懂事后,便也是主動隨著父母拜年。
印象最深的是前兩年的春節(jié),大年初一,街上還比較清冷,天上飄著片片雪花,而銀裝素裹的大地卻有著絲絲溫馨的紅色,那是炮竹燃放之后留下的碎屑,為這漫天雪地增添了些許生氣,些許活力。穿過條條小巷,路過幾戶門院,每戶人家門前都有著大寫的“福”字倒立于其上,象征著福到。火紅的燈籠更是顯得格外嬌艷,引人入勝。不知不覺已經(jīng)走到了爺爺奶奶門前,父親推開大門喊“爸媽,我們回來了。”出來迎接的是我姑姑家的孩子,手里捧著一把糖果給我們,臉上露出歡喜的笑容。我們一聽走進里屋,一眼便望見和藹可親的祖母,便跑過去撲入她的懷中,屋里該有許多親戚,都在一起圍著火爐,一起講述著過去這一年的收獲與感悟。而我們這些小輩們則在一起嬉笑玩鬧。
時至中午,一家人圍著圓桌,看著滿滿一桌子的菜肴,本是小孩子的我忍不住拿起筷子,父親叫住我,告訴我還未給長輩們說新年好。我也便特別懂事的一個一個拜了年,長輩們也給我一個大紅包。一家人圍著圓桌,洋溢著歡聲笑語,長輩們則享受著辛勞忙碌一年之后的家人團聚的安逸與幸福。我們幾個小孩子也是跟著笑整間屋子都回蕩著歡樂的笑聲,洋溢著溫馨的幸福氣息。熱鬧與美好總是覺得短暫,稍不留神已時至傍晚,在一天的嬉鬧玩耍中,在這般寒冷且溫暖的日子里,總要迎來夕陽。
踏著夕陽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邊的白雪在夕陽的余輝下閃著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