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需要與學校教學大綱和年度計劃相銜接,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一
歌曲"擁軍花鼓"。
1、讓幼兒感知民族的風格特點,唱準八分音符。
2、讓幼兒初步學會歌曲的唱法,學習齊唱、領(lǐng)唱的演唱方式。
3、向幼兒進行刻苦勤奮,不怕困難的教育。
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初步會演唱歌曲。
教師與幼兒輪流領(lǐng)唱、齊唱的默契配合。
集體與個別相結(jié)合。
物質(zhì)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
導入。
發(fā)聲練習:小朋友來唱歌,要求幼兒用最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律動:要求幼兒用優(yōu)美的動作進行表演。
展開。
1、引導幼兒觀看秧歌舞——擁軍花鼓。
2、學習歌曲“擁軍花鼓”
請幼兒認真聽歌曲,聽一聽唱了些什么?
根據(jù)歌曲的節(jié)奏說歌詞兩遍。
讓幼兒感受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讓幼兒把這個節(jié)奏多練習幾遍,運用各種體態(tài)動作。
分段教唱歌曲,在幼兒熟悉了之后,提出大家有領(lǐng)唱領(lǐng)唱唱一句,教給幼兒領(lǐng)唱的方法。問幼兒:怎么領(lǐng)唱。引導幼兒說出:全體唱一句。
4、繼續(xù)練習領(lǐng)唱,讓幼兒有趣的唱歌。尤其是"哎嗨哎嗨約"字,唱的時候要有趣。多讓幼兒練習幾遍。
5、音樂游戲"風爺爺"。
要求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做動作,培養(yǎng)幼兒游戲的興趣。
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結(jié)束。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二
1、學唱《胡說歌》,感受歌曲中滑稽、可笑的意蘊。
2、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大膽想象違反常情的滑稽事情,仿編歌詞。
【活動準備】。
小丑畫一幅、小丑帽子一頂、紅圓片若干、襪子一雙、手套一副。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韻律,產(chǎn)生學習的愿望和興趣。
出示小丑畫:這是誰?他哪最滑稽?為什么?
教師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幼兒感受歌詞的韻律及歌詞的滑稽、可笑。
二、學唱歌曲。
教師完整示范唱一遍。提問:小朋友,你聽到了什么?(你把襪子套在耳朵上,哎呀、哎!)老師在什么地方說“哎呀”?在哪里說“哎”的?(幼兒可能說的不完整)。
聽老師再唱一遍:讓幼兒認真傾聽,知道襯詞“哎呀”、“哎”在歌曲中的位置,讓幼兒能注意老師的手勢,手一出是“哎呀”,手一指是“你”。
看老師手勢學唱歌曲,引導并唱出滑稽、好笑的.意蘊。
三、仿編歌詞,并演唱。
學習仿編襯詞:老師扮演小丑,仿編出不同的滑稽的聲音演唱。
在學習仿編襯詞的基礎(chǔ)上引導幼兒根據(jù)滑稽的樣子學習仿編歌詞。
(1)老師把襪子套在手上讓幼兒根據(jù)滑稽的樣子怎么唱?
(2)請幼兒表演襪子還套在哪里也滑稽?
(3)除了襪子以外的東西表演:老師可向小朋友借身上東西做滑稽動作,讓幼兒仿編。
讓幼兒學習同時仿編歌詞和襯詞。
(1)請幾位老師用不同的東西做滑稽的事并發(fā)出不同的滑稽的聲音,幼兒分別仿編。
(2)讓幼兒用自己的身上的東西分別做滑稽的樣子,幼兒之間分別根據(jù)對方滑稽的樣子仿編歌詞。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三
1、在引導幼兒用肢體表達刷子特征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音樂活動的愉悅。
2、在聆聽不同樂曲性質(zhì)的過程中,提升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
各種各樣的刷子、音樂。
一、熱身活動,教師與幼兒共同跳“我愛洗澡”
二、開刷子舞會,幼兒學習用各種動作表現(xiàn)刷子的特征。
1、出示刷子,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玩刷子。
“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哎,今天我的洗刷刷專賣店開業(yè)了,店里面專門賣各種各樣的刷子,歡迎大家來參觀。”
2、幼兒玩刷子。
3、討論刷子的用途,學習用刷子的動作。
幼兒回答問題并做出動作。
三、通過小鍋刷與雨刷的不同音樂的體驗,幼兒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快與慢。
1、教師隨三拍子音樂做小鍋刷轉(zhuǎn)圈動作。
2、幼兒猜老師表演的是哪一種刷子,并展示動作。
3、幼兒隨音樂來舞蹈。“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轉(zhuǎn)圈圈。”
4、幼兒嘗試正反轉(zhuǎn)圈。
5、“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刷子呢?”“你知道小雨刷是怎么工作的嗎?”幼兒編雨刷的動作,并集體學習。
6、幼兒隨喜刷刷的音樂表演小雨刷的動作。
7、請個別動作較好的幼兒上來表演。
四、刷子寶寶找朋友與客人老師一起舞蹈。
“刷子寶寶很能干,也很愿意幫助別人,現(xiàn)在請刷子寶寶去找你的好,朋友,兩個好朋友在一起,互相刷,看哪個刷子寶寶跳得最棒。”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四
這首瑞典樂曲《夢幻溪》為小調(diào)樂曲,曲式為ab曲式,音樂旋律優(yōu)美動聽,故事的牽引,讓孩子們走進圓圓和溜溜兩位主人公的夢幻世界,并在優(yōu)美的旋律當中一起翩翩起舞,用美妙的聲音、用柔美的肢體跟著音樂一起來繪畫,裝飾著美好的嘉年華會。
1、通過肢體游戲、道具律動,感應(yīng)樂句的優(yōu)美,并充分體驗與同伴共舞的快樂。
2、感應(yīng)ab曲式。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nèi)容,學唱歌曲。
1、故事掛圖,音樂《夢幻溪》。
2、飄帶人手一件,紅黃藍綠四組紗巾若干。
1、重點:用肢體、飄帶表現(xiàn)出四大樂句的優(yōu)美旋律。
2、難點:初步用手和飄帶劃出a段音名的高低旋律。
(一)故事導入,夢幻溪的美好嘉年華會;
1、看圖講述,師生共同體驗嘉年華的快樂時光。
(二)手之舞:感應(yīng)優(yōu)美的.樂句。
1、老師輕哼音樂旋律,幼兒靜靜聆聽,老師引導幼兒用手畫出代表樂句的漣漪(樂句配上語詞:小圓點慢慢變大了…………)。
2、a段:教師哼唱唱名旋律并用手臂飄點出旋律之高低,幼兒模仿。
b段:在空中用手輕柔的畫出4個樂句。
師:你會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用著你的小手、腳、肩膀、身體,畫出好看的水紋線嗎?試一試吧!
(三)道具游戲:飄帶之舞。
1、a段:聆聽老師哼唱旋律,并用飄帶上下飄蕩劃出旋律之高低。
b段:在四周的空間畫出樂句的線條,或畫出水面的漣漪狀。
2、雙人接龍游戲。
(四)律動感應(yīng)ab曲式。
1、全體圍圈,師板書唱名旋律,并嘗試引導幼兒模唱a段的唱名旋律。
2、小組游戲:音樂劃船(四人一組,各手持紅黃藍綠紗巾一件作漿)。
a段:四人一組手持紗巾船漿做劃船向前狀,
b段:四人依樂句接龍畫出四個漣漪。
(五)、音樂會大餐(紗巾水果派)。
1、請小朋友一起把紗巾疊好,放回原處。活動結(jié)束。
五、延伸活動:
指導幼兒完成游戲用書。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五
1、引導幼兒能熟練的.演唱歌曲,唱準休止符和弱起旋律。(重難點)2、引導幼兒用連貫抒情的聲音分聲部演唱歌曲。
3、引導幼兒通過演唱歌曲,體驗表達歌曲中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休止符和弱起旋律圖示xx0xxxxx蛉、活動過程:
1、發(fā)音練習《世上只有媽媽好》。
(1)風兒也找不到媽媽了,它非常思念他的媽媽,來聽聽風兒找媽媽的故事:
春天到了,風兒和媽媽一起去玩,大自然的美景一下子吸引到了風兒,它這兒瞧瞧那兒看看。可是當它想回家的時候卻找不到媽媽了,風兒很著急也很傷心。它到處找媽媽,太陽回家了,月亮也回家了,可風兒還在刮著,它在找媽媽。它問過小樹,問過小花,媽媽你在哪?別把我丟下。
風兒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幼答)風兒想著媽媽傷心的唱起了歌。
(2)學唱第一段(師范唱第一段)風兒唱了什么?他問過誰?它找不到媽媽它都說了什么?我們把風兒唱的連起來說一說(有節(jié)奏的說歌詞)。配上音樂我們來聽一聽。
你覺得那句話最能說明風兒想媽媽?我們來唱唱試試用聲音來表現(xiàn)一下風兒很想媽媽。
我們一起來把這段唱一唱。
(3)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和弱起旋律。
聽一聽"問過小樹問過小花"這句老師是怎么唱的?
(4)學唱第二段。
風兒找不到媽媽它會想什么辦法?(幼答)這時小朋友幫風兒想的辦法,那風兒到底想了什么辦法呢,來聽(師范唱第二段)風兒想了什么辦法?我們一起唱一唱。
風兒找到媽媽沒有?(沒有)所以風兒想告訴所有的人它想媽媽,于是它非常著急的對所有的人大聲唱著:"捎給媽媽一句話,風兒好想他。"我們也幫風兒唱一唱。
我們把第二段連起來唱一唱。
3、鞏固歌曲(1)這首歌曲的名字叫《風兒找媽媽》它一共有兩段,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和風兒找媽媽好嗎?可以加上動作。
(2)分聲部演唱歌曲。
(3)放松活動:請幼兒到前與老師一起隨音樂做動作。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六
1、能連貫、完整的演唱兩段歌曲,掌握副歌的演唱方法。
2、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大膽的創(chuàng)編動作,表達秋天豐收的喜悅及對豐收美景的喜愛之情。
3、感受秋天豐收的美景。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欣賞秋天風景的生活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秋天豐收景色圖片。
引導幼兒看ppt。教師:秋天到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農(nóng)作物豐收了?
2、教師再次范唱歌曲,重點引導幼兒借助ppt理解歌詞。教師:你聽懂歌里唱了些什么?(引導幼兒理解歌詞描述了秋天豐收的景象)引導幼兒在傾聽歌曲的.過程中跟隨自己一起唱歌曲的副歌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初步學唱歌曲,尋找演唱時困難的地方。引導幼兒找出幫助自己記憶歌詞的方法。(歌曲中什么地方歌詞是一樣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
2、教師請幼兒欣賞ppt完整地練唱歌曲。重點指導幼兒唱好附點音符及跳音。
3、幼兒嘗試不看ppt完整演唱歌曲。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七
2.學說兒歌,學做笑臉。
3.知道笑的傳遞。
(一)、唱歌曲《笑一個吧》,并且引出笑臉.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咱們學的歌曲《笑一個吧》,現(xiàn)在跟著郭老師的琴聲,我們大家一起唱一遍。注意聽張老師的要求:用你最好聽的聲音唱歌,注意跟唱老師的琴聲。
(二)、出示笑臉,并思考都是什么表情。
1、出示笑臉。
2、模仿表情。體驗表情的.快樂。
(三)、什么時候最開心。
1、出示笑臉。
說:我喜歡笑,大家都叫我笑笑,你們喜歡我嗎?我想聽聽你們最開心的事情。
2、教師帶頭說自己開心的事情,引導幼兒說的積極性。
3、幼兒告訴笑臉娃娃自己最開心的事情,也可以說說家人最開心的事,高興的時候喜歡做什么。
1、師:小小給大家?guī)韨€兒歌,我們來學學。
2、用肢體動作表述兒歌,帶領(lǐng)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3、我的笑臉:
(1)出示粘貼笑臉,引起幼兒興趣,出示粘貼材料。演示粘貼笑臉。
(2)幼兒進行粘貼。
(3)笑臉進行展示.并且說一說你是怎樣讓別人高興的。
1、幼兒想辦法,思考,怎樣做小哭臉可以笑起來。
情景一:小朋友搶玩具,小哭臉是玩具。
情景二:小哭臉是媽媽,我們怎么讓媽媽笑起來。
1、分組笑一笑。
2、回家做一件讓家人開心的事,媽媽做什么事你開心。
3、與笑臉再見。
4、與客人再見。
《哈哈笑》。
哈哈哈哈哈笑。
你唱歌我跳舞。
哈哈哈拍拍手。
哈哈哈搖搖頭。
你也笑我也笑。
大家哈哈笑。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八
1.在感受音樂性質(zhì)的基礎(chǔ)上,學習用富有個性的動作表現(xiàn)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角色和音樂變化。
2.能隨音樂合拍地表演,體驗神氣、高興、害怕三種情緒,享受情節(jié)表演帶來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nèi)容,學唱歌曲。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活動前引導幼兒欣賞故事《有趣的生日晚會》。
2.物質(zhì)準備:《獅王進行曲》錄音磁帶、錄音機、獅王頭像一個、披巾一條、小號4個、小鼓4個、鼓錘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條、孔雀、長頸鹿、眼睛蛇等各種小動物頭飾人手一個。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神氣、害怕、高興三種個性化動。
師:昨天老師給你們講了什么故事?
幼兒:有趣的生日晚會。
師:誰過生日?
幼兒:獅子王。
師:獅子是森林,它長得怎樣?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可以表現(xiàn)獅子神氣的樣子?(引導幼兒表現(xiàn)“神氣”)。
師:小動物聽到獅子王的吼叫心里覺得怎樣?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可以讓人覺得你很害怕?(引導幼兒表現(xiàn)“吼叫”和“害怕”)。
師:獅子王告訴小動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動物了,小動物覺得怎樣?什么樣的動作和表情可以讓人覺得你很高興?(引導幼兒表現(xiàn)“高興”)。
2.完整欣賞音樂,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理解音樂性質(zhì),使音樂內(nèi)容和故事內(nèi)容匹配。
(1)教師配樂講述故事,初步了解音樂內(nèi)容。
(2)出示圖譜,了解音樂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提問:什么地方象樂隊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獅子在走路?什么地方象獅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動物在表演?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了解樂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
(3)看圖譜做聲勢練習。
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上的圖象用動作表示做聲勢練習(樂器—噠噠噠、鼓—1234567、腳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
3.分段欣賞,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和音樂性質(zhì)創(chuàng)編動作。
(1)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樂隊表演動作。
提問:樂隊用什么樂器演奏?獅子王要出來了心情覺得怎樣?怎樣表現(xiàn)興奮與激動?(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出彈鋼琴、敲鼓、吹笛、彈手風琴等動作歡迎獅子王的到來)。
(2)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獅王走路。
提問:誰來了?你是怎樣聽出來的?(要求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用動作和表情表現(xiàn)獅子王威風凜凜的摸樣)。
(3)引導幼兒用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獅王吼叫和小動物害怕動作。
提問:你們聽這是獅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樣的吼叫會使人害怕?獅子王的吼叫一聲比一聲洪亮,小動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來試試在動作和表情上怎樣區(qū)分和變化?(引導小朋友自由討論和比較創(chuàng)編出獅王四種由弱到強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動作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害怕。)。
(4)引導幼兒把自己想象成某種小動物,創(chuàng)編不同的舞蹈動作。
提問:獅子王過生日不吃小動物,大家都覺得很高興,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動物會怎樣表現(xiàn)高興的情緒?(幼兒紛紛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鏡蛇在扭動、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
4.學習隨音樂合拍地表演。
(1)完整欣賞,邊聽邊用動作來講述這個故事,將動作和音樂匹配起來。
(2)幼兒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兒注意表情,不和別人碰撞。
(不斷提醒幼兒把剛才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出來)。
5.音樂游戲。
(1)引導幼兒討論游戲玩法。
提問:當獅子王看到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聲小動物會怎樣?(“又都跑了”、“嚇得一動不動”“暈到了”“躲起來”等)。
(2)請一幼兒扮演獅子王其他幼兒自由選擇角色游戲,鼓勵大膽、大方表演。
活動反思。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九
1、運用音樂語言再現(xiàn)對蔬菜探究的體驗,體會參加“蔬菜”音樂會的快樂。2、學習手耳協(xié)調(diào)地合作演奏,激發(fā)探索的欲望。
蔬菜的實物、音塊。
一、運用模仿動作,再現(xiàn)送菜到菜場的情境。
1、回憶參觀菜場的經(jīng)歷,談?wù)撌卟说牟煌瑺I養(yǎng)。
2、按音樂節(jié)奏用動作表現(xiàn)各種送菜的方法,將蔬菜送到菜場去。
3、相互觀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動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買菜一一學唱歌曲《買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買菜的歡樂,表現(xiàn)活潑跳躍的.旋律。
2、結(jié)合蔬菜的特征與口形,例如“番茄圓溜溜”——嘴巴圓圓地漸漸打開。
3、注意周圍同伴的歌聲,用和諧的聲音唱歌,表現(xiàn)許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壓壞。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樂會。
1、談?wù)擇R鈴薯、胡蘿卜、番茄、青菜、青椒、黃瓜等54不同蔬菜的營養(yǎng)。
2、幼兒自選一個音塊,排成5隊蔬菜(do:馬鈴薯,re.胡蘿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黃瓜)。
4、從少數(shù)幼兒參加演奏,逐漸增加人數(shù),每一次演奏時注意傾聽,共同尋找將自己的音塊及時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參加,逐步做到整齊地演奏。
5、幼兒輪流擔任菜場經(jīng)理,指揮“蔬菜們”合作排練和演出。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十
1.遷移已有的隊形變換經(jīng)驗,在協(xié)商的基礎(chǔ)上通過練習實現(xiàn)舞蹈中的隊形變化。
2.運用隊形圖譜初步嘗試有計劃地變換隊形。
3.在變換隊形時能調(diào)整自己的位置、動作,實現(xiàn)與同伴的相互配合。
1.選擇幼兒熟悉的舞蹈或律動的音頻,保存在u盤中。此處以《小蘋果》為例。
2.提供兩個層次的隊形設(shè)計材料:一是現(xiàn)成的塑封過的隊形圖譜若干,記號筆一支;二是用于自行設(shè)計隊形的圓形磁鐵若干(用黑白半圓的形式表示臉的朝向:白的.一半表示娃娃的臉,上面標有數(shù)字,每個數(shù)字代表一名幼兒;黑的一半表示娃娃的后腦勺),磁情板一塊。
玩法一: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后,嘗試遷移已有的隊形變換經(jīng)驗,在同伴互相協(xié)商的基礎(chǔ)上通過練習實現(xiàn)隊形變化,如圍成圓形、站成豎列。
玩法二:幼兒觀察現(xiàn)成的隊形圖譜中有哪些隊形,解讀圖譜中各人的不同站位,用記號筆在隊形圖譜上標上每個人的數(shù)字序號(如果有四名幼兒參與活動,則分別用數(shù)字1、2、3、4代表),從而明確自己的站位。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后,協(xié)商好要采用哪幾張隊形圖譜,一起練習隊形的變換方式并進行表演。
玩法三:幼兒在熟悉律動基本動作后,運用擺放圓形磁鐵的方式設(shè)計隊形,在協(xié)商確定隊形后一起練習并進行表演。
1.本活動的三種玩法可作為活動的三個層次:幼兒先自行商量隊形變化的方法,在即興跳舞的過程中積累一定的隊形變化經(jīng)驗。然后,利用隊形圖譜規(guī)劃隊形變化的方式。最后,利用圓形磁鐵自行設(shè)計隊形變化的形式和順序。通過三個層次的活動,幼兒逐漸增強在隊形變化方面的目的性和規(guī)劃意識。
2.如果幼兒在合作列隊上有困難,教師可引導幼兒借助音樂區(qū)的鏡子觀察各人的站位是否合適,所列隊形是否和所選的隊形圖譜一致,從而進行調(diào)整。
3.教師觀察幼兒表演的情況,適時鼓勵,并與幼兒共同討論表演時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意見。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十一
教案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與教師同伴合唱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
3、引導幼兒用自然、美好的聲音唱歌,并用不同的合唱方式的表現(xiàn)歌曲的歡快、活潑的情趣。
教案重點:
鼓勵幼兒大膽的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教案難點:
引導幼兒理解歌詞,演唱時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除、節(jié)奏要準確。
教案準備:
1、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方式充分感受到春天的變化。
2、與歌曲內(nèi)容相應(yīng)的“春天景象”的圖片。
教案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放音樂《嘀哩哩》,引導幼兒邊座優(yōu)美的動。
作編進活動室。
教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啊?”“那你們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阿?”“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們一邊做出優(yōu)美的動作,一邊進活動室里尋找春天的足跡,好嗎?”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尋找春天的足跡。
2、教師利用圖片享有二展示有花、有綠草、小鳥的春景圖。
3、在感受春天的基礎(chǔ)上組織幼兒有節(jié)奏的朗誦詩歌《嘀哩嘀哩》,引導幼兒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
4、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表現(xiàn)春天的美好,演唱時注意“嘀哩哩”一段吐字要清楚,節(jié)奏要準確。
5、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進行演唱,并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歌曲,抒發(fā)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三)教師組織幼兒伴隨著《嘀哩嘀里》的歌曲,邊唱邊扮演小蝴蝶或小蜜蜂走出教室。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十二
1、能以情帶聲地演唱,注意歌曲連貫,斷頓的變化。
2、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媽媽的辛苦,增進母子親情。
幼兒用書、鋼琴。
1、律動《擠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
2、練聲《小動物的叫聲》、《國旗紅紅的哩》、《山谷回音真好聽》。
1、復習樂曲旋律。
——教師彈奏樂曲旋律,引導幼兒回憶歌曲的名稱和旋律。
——提問:剛剛老師彈的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的名字叫《雨中接媽媽》
2、教師和幼兒一起演唱歌曲:小朋友記不記得這首歌怎么唱的,我們一起來唱一唱。提醒幼兒注意唱準字音。
3、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4、教師引導幼兒以情帶聲地演唱歌曲,并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1)提示幼兒注意歌曲連貫、斷頓的變化。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3遍。提示幼兒注意情緒的表達。
5、創(chuàng)編歌詞
(1)、媽媽已經(jīng)接回來了,可是爸爸還沒有回來,我們一起去接爸爸吧!(幼兒跟隨教師創(chuàng)編演唱)
(2)、你還想去接誰?到哪去接?請你也把它們唱到歌曲里面吧!
(3)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歌詞唱出來。
復習歌表演《讓座》。
幼兒音樂歌曲活動教案大全(13篇)篇十三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會唱歌。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示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通過自己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圖譜每人一張
一、導入活動。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是啊?(春天)
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回憶一下,聽了這首曲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仔細聽。
二、學唱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1)。幼兒聽樂曲。
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感覺怎么樣?你覺得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
(2)。觀看教師隨音樂舞蹈一遍。
師:剛剛老師把小朋友說的東西都編成了一些動作,請你們一邊看,一邊來猜一猜,這些動作可能是什么意思。
2.學唱歌曲《歌唱春天》
師:剛剛我們聽了春天的曲子,也看了老師做的春天的動作,那下面老師來唱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歌唱春天》。
(1)。老師范唱歌曲。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師:看來這首歌曲有一定的難度,有什么好辦法能盡快學會?大家想想以前用過什么方法學唱歌的。
今天老師教你們一個新的方法,看看是什么方法?
(2)。學習使用圖譜記憶。
師:看這張紙的最上面,寫這什么字。(題目)
這張紙從哪開始看呢?(從圖一開始看,一在哪?在下面。)
a.聽老師唱,嘗試用手指圖,記憶歌詞。
師:下面聽老師唱,請小朋友用手指,我唱第一句,你們就指第一個格子,唱最后一句,就要全部指完。好,我們來試一試。
要邊聽,邊看,邊想,看看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一會可以提問。
師:聽完了,來,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幼:有空白的地方)
把空白格子的數(shù)字,報上來!
師:怎么多空白的地方,那空白的地方,我有沒有唱?
看看這張圖片,空白的地方在哪里?(下面)
師:還有什么問題嗎?好,沒問題了,我來問,第一個格子子什么意思?(嘿,啦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