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給讀者以思考和啟示,引發共鳴,傳遞真摯的情感。下面是一些被評為優秀作文的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展示一下優秀作文的特點和風格。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一
在中國的傳統佳節中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它是美食的節日。端午從五月初一便拉開了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起來,準備過節的用品,期間人們要包粽子、包餃子、拍涼糕,還要掛艾葉艾草。
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要帶我們回姥姥家。每次我一進門,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糯米香味。我最愛看姥姥包粽子,姥姥總是把煮好的粽葉平放在木板上疊整齊,然后再卷成錐狀,將事先泡好的糯米和紅棗放入其中,雙手上下翻飛,幾下就包出一個小巧的三角粽。姥姥的動作很快,一會兒就可以包出一大盆來。煮熟的粽子長得玲瓏可愛,里面的棗子又香又甜,再加上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粽葉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香。我們北方過端午,除了吃粽子,還要吃餃子。每年,姥姥都會包香香的.餃子給我們吃。端午節的美食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對了,我還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呢!傳說,春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因為眼看自己的國家被秦軍侵略,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石投入汩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樂章。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有了五月初五包粽子的風俗,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不管怎么說,端午節最讓我難忘的就是眾多美食,這也是我最喜歡它的原因。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二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那天要吃粽子,可是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屈原,他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夫,還是著名的愛國詩人,曾經作過許多詩文,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是《離騷》。有一年天下大亂,楚王聽信了奸臣的讒言,作出對國家不利的事情,屈原怕楚王誤了國家大事進宮勸說,可楚王不信他的話,還發火要處死他,屈原聽后對楚王很失望而且心里十分難過,他憤恨自己無用武之地,不能為國家和百姓盡其所能,他來到汨羅江邊,沿著江邊唱著傷心的詩歌,在自己的背上壓了一塊石頭,跳入江中自盡。老百姓就往汨羅江中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不在吃他的尸體。這種紀念活動漸漸成了一種風俗,人們把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稱為端午節。
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老人們會用五種顏色的線系在孩子的脖頸、手腕、腳腕上,祈求平安,這五種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黑,捻在一起非常的漂亮。為什么要用五種顏色的線呢?因為在我們這里端午節又叫“重五”。在這一天,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老人們說這樣可以壓邪。
這一天,我們還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粽子有很多花樣的,有甜的咸的,有紅棗、花生、豆沙、肉的。
我喜歡過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三
提起端午節,我就好像聞到了粽子的香味,那種香味無比親切,沁人心脾。農歷五月初五,在我的家鄉蘇州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隨意在街上走著,你會發現走走不經意間就會有賣粽子的店鋪。
走進粽子店,嗬,粽子的品種可真多啊,有鮮肉粽、赤豆粽、白水粽、棗子粽……各種粽子都有其獨特的味道。
我的家鄉還有許多人家喜歡自己包粽子,我奶奶就是個包粽子的高手,看著她一手拿著粽葉,一手舀起白白的糯米,兩手上下翻飛包粽子就是一種享受。奶奶還會把粽子包成各種形狀,有三角粽子、小腳粽子等等。
每年的端午節,我吃著粽子,總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屈原因祖國被敵人侵占,悲憤之中投江而死,當地老百姓為讓魚蝦不吃屈原的尸體,把糯米包在艾葉里投入江中,慢慢地就演變成我們現在吃的粽子。小小的粽子不僅可口,還有深遠的紀念意義呢。
我的家鄉在端午節還有賽龍舟的習俗。前面的人打鼓,后面的人跟著鼓的旋律用力劃槳,鼓聲、喧鬧聲匯成一片,可熱鬧了。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四
一轉眼,眼看就要到端午節了,因為今年是閏二月,所以端午節比平時晚了一個月,記得小時候端午都在六一節前的,這兩個節在一起,顯的頗有特色。
記得,在我老家后面的大壩下有條河。我到現在都忘記它叫什么河好象應該是洮兒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們整個城的人歡度端午節的重要**場地。這個**完全是自發的,不知道從何年開始。好多年沒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壯觀。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都疊起五顏六色的葫蘆,準備在端午這天早上掛起來,用樹枝掛在屋檐上,大門上,遠遠看去,綠色的樹葉,紅色的,黃色的葫蘆隨風飄蕩,是那樣牽掛我的心,讓我今天仍難以忘懷!那似乎就是家鄉春天的開始!
我看到別家疊的葫蘆是那樣的漂亮,羨慕極了,無奈就齷瘥一回,在早上把別人家掛好的葫蘆偷走掛在自己家的屋檐下,來滿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幾個小玩伴,在端午節的前夕就商量好,在節日的這一天凌晨1點多就起身一同來到河邊的大橋上,雖然早,可是這里的人已經不少了,我們家鄉的習慣,節日這一天是必須在這個河邊洗臉的,年輕的人跳起歡快的舞蹈,在那個年代,真是時興迪斯科的時候,我們不懂就看熱鬧!順便折幾根柳枝,回家掛葫蘆去,由于我當時10歲左右,記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過,好象特別的遠。到家后,家里把雞蛋都煮好了,我們這些孩子紛紛拿出雞蛋開始磕,看誰的雞蛋最硬,誰就是最厲害的,這樣的推薦到學校進行戰斗,通常學校里最厲害的雞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壞為結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終有個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過個端午節,去河邊洗一下我這好多年沒洗過的臉啊,去喝一口家鄉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鄉的河家鄉的景!去看看家鄉的葫蘆,順便偷幾枝帶回來~!現在長大了,過節的氣氛也沒有以前濃郁了,好懷念以前的日子~!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边@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倍宋缇七€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五
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也是一個非常熱鬧的節日。我的家鄉在鹽城,我們這里的端午節也十分有趣。
端午節前兩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插上艾草和菖蒲,還會吊著幾個白白胖胖的大蒜頭,據說這樣可以避邪氣了!小孩們都會穿上老虎、蝎子、蛇、壁虎圖案的黃襯衫和褲子,腳上穿上虎頭鞋,脖子上掛著香囊,這樣,一個夏天都不怕蚊蟲來叮咬了。香囊有各種各樣的,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太陽,有的像愛心,有的像花、草、蓮藕,一串串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讓人愛不釋手。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開心的事了。粽子的外形很特別,像個立體的三角形。翠綠的蘆葉里面,包著白白的糯米,如果放著紅棗、赤豆和花生,這樣就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甜粽子;如果放著咸肉或火腿,這樣又成了有滋有味的咸粽子。包好后的粽子放在鍋里,煮上兩個小時,淡淡的.蘆葉香清香四溢,彌漫了整個廚房,聞起來讓人垂涎三尺。剝開煮熟后的粽子,晶瑩通明,吃一口更是黏而爽口,回味無窮。
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粽子,你呢?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六
端午節,要吃粽子。在鄉下,端午前幾天,阿婆會在清晨踏著露水,去濕灘地摘蘆葉,阿婆說有露水的蘆葉摘下不會裂開?;氐郊矣盟芰媳P裝上清水,浸上蘆葉和稻草。洗好糯米倒在另一個塑料盤里,掇一張小矮凳坐下,開始包粽子,我就站在阿婆腳邊看著。只見阿婆用食指和中指攝著三張蘆葉一卷,一個三角錐出現了,放上糯米,再卷幾下,就出現了四個角的粽子,再用稻草麻利地捆上,可神奇了。阿婆的粽子里還可放上赤豆,咸肉、紅棗,總之,想吃什么就放什么。包好了粽子,放在大鍋里,加上水漫過粽子,連夜煮上,第二天,滿屋的蘆葉清香,就可以吃了。
賽龍舟是傳統節目,因為水鄉環境的破壞,已經好多年,不舉行了,我出生以來從未見過。去年金倉湖舉辦了第一屆龍舟賽,很多單位多參加了,聽說可熱鬧了,我沒有看到很遺憾,今年的端午我一定要去看看。
希望我的水鄉的環境越來越好,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我們賽著龍舟,吃著粽子,話美好明天。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七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端午節來。
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奶奶和爺爺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黑豆沙、糯米、蜜桃、臘腸、火腿等,煮熟。然后在奶奶和爺爺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長大了念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后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八
“端午節,粽飄香”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快到了,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聽大人說:“端午節所有活動都和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有關”。
每到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家鄉的人們都會包粽。我們家包粽子高手是奶奶,看似簡單,包起來卻很難;要浸糯米(糯米要用溫水浸泡一天)、洗葦葉、泡花生,然后把粽葉卷成漏斗形,放上材料,三個角要捏緊用手和嘴配合把繩子捆綁牢固;一個可愛精致的粽子就完成了,終于可以上鍋蒸了。雖然現在包粽子對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定要跟奶奶好好學發揚這種手工工藝。
說到端午節,就不能不提賽龍舟了。每年的五月初一,人們就抬著龍舟下水,初二、初三在光明港河里排練,初五那一天各地的龍舟都來光明港參加龍舟比賽;河里的龍舟奮勇向前,爭當第一,場面非常壯觀。岸上的人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為各自的龍舟隊吶喊、助威!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幸福地笑容。
吃著家鄉的粽子,看著精彩的龍舟比賽,心里頭甜滋滋。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九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先用新鮮的竹葉來縛粽,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粽香。將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最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粽子。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懸艾葉,每到端午節的早晨各家門上都懸掛上綠色的艾葉,傳說艾葉是可以避邪去病的。
我和奶奶上山采來了艾葉,把艾葉插到門上,直到現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比原來方便很多并且選擇的品種也多。我還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淚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淚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十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彌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著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劃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日里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彌漫,江南小鎮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時拿下來順著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的端午節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著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許還留有著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里有著朱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著祈福安康避邪驅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斗艷,卻也失去了曾經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日。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十一
又是一年端午。今年,我決定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以前,粽子都是從超市里買的,今年,我要大顯身手,自己包一回粽子啦!
奶奶答應教我包粽子。奶奶在泡粽葉時,我自告奮勇地洗起粽葉來。
等我洗好粽葉,再把葉上的水擦干后,要開始包粽子了,奶奶站在一旁當我的指導員。她一邊示范一邊為我講解包粽子的方法:“第一步,把兩張粽葉折成漏斗狀;第二步,在粽葉里放少量糯米;第三步,把紅棗、肉放在米上;第四步,再放入少量米把餡蓋住;第五步,用粽葉把米和餡包好,最后,用線扎緊就可以啦?!蔽野凑漳棠陶f的方法,依樣畫葫蘆??婶杖~到了我的手上,就變得很不老實,不是米漏了,就是餡掉了,要不就是包不住,急得我直跺腳。最后在奶奶的幫助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了一個粽子。我喜滋滋地把戰利品放在一邊。這時奶奶已經包好四、五個了,我趁勝追擊,加緊包第二個。
我總結包第一個粽子的經驗,逐步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自認為包的速度比第一個快多了?;@子里差不多有二十多提粽子時,盆里的米包完了,奶奶說:“好了,包完了。”我包完手里最后一個,一數,我才包了四個粽子呢!
隨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電飯煲去煮。
粽子終于出鍋了,我急不可待拿過粽子,剝開粽葉,就往嘴里塞。哇,糯糯的,軟軟的,真好吃。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十二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屈原在楚國做官,楚國大臣都陷害他,把他驅逐出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了《離騷》、《九歌》等千古絕唱。楚國滅亡后,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而死。附近村民趕來撈尸體,怕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就把飯團投入江中。后來,就發展成了吃粽子、賽龍舟。
今天是端午節,我睜開睡得朦朧的雙眼,洗漱后,開始寫作業。我寫了很長時間,就有些昏昏欲睡。這時,我聞見空氣中有一種異香——那香味撲鼻而來,使原本昏昏欲睡的'我猛地精神起來,我停下手中的筆,順著香味找去,原來是媽媽在煮粽子!媽媽給我盛了一個,我打開粽葉,一股米香直達肺腑。
我咬了一口,果然是美味無比,我狼吞虎咽幾口就吃完了,爸爸也過來了,也贊嘆這粽子好吃。不一會,我們就把煮的粽子吃完了。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十三
太陽就像天空中的火,在五月燃燒著大地??諝庵袕浡t棗、紅豆沙、蛋黃、竹葉的香味。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
上海夏天充滿浪漫。端午節的晚上,河的兩岸都是星星。我們沿著河岸漫步,享受一切美麗的事物。母親建議熄滅河燈。端午節晚上是點燈的最佳時間。大家雙手贊同。夜幕降臨,河邊擠滿了人。那天,這條河太美了,我們立刻被這里的夜晚迷住了。河兩岸柔和的燈光映在河上,搖曳閃爍,像水面上的絲帶,寬闊的河水在夜色下蕩漾著銀色的波浪。波光粼粼的河上早已放出許多河燈,河燈閃爍時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聽老人說,河燈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表達思想的方式,河燈是為了紀念端午節的屈原而設置的。
看著這條河里的河燈,整個世界似乎都被它們照亮了.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十四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端午節五年級作文,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我的家鄉在安鋪鎮,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家鄉的人們都舉行賽龍舟和吃粽子的活動。
有一年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和我到九洲江邊觀看人們賽龍舟。到那里觀看賽龍舟的人很多,一路上到處都是人,真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呀!江上大橋上的人也有很多,但一座舊橋上的人卻很少,而且有警察守著。這是因為舊橋比較小,而且有些欄桿也不見了,還有些橋墩也斷了。因為人比較多,我和爸爸媽媽花了很長時間才擠到前面去。
賽龍舟開始了,有黃隊和藍隊還有紅隊,龍舟是長長的,可以坐很多人。隨著一聲哨響,運動員一起劃槳,隆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終點飛去。這時,兩岸的觀眾大叫起來“加油!加油”。這時鼓聲越來越大,運動員越劃越起勁,各支隊伍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互相追趕。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比賽終于結束了,結果是紅隊第一,藍隊第二,黃隊第三。
我們隨著人流離開了江邊。這時街燈已亮了,我越想越覺得龍舟比賽很好看。
我愛我家鄉的龍舟比賽,更愛我的家鄉。
“媽媽,我想吃粽子了。”“好呀!不過有個條件,那就是要自己包粽子?!眿寢屔衩氐卣f道?!班?,好吧!”
首先,準備粽葉(箬葉),我們要認真挑選大小合適的粽葉,這個步驟很重要,關系到包的粽子是否漂亮。挑好的粽葉放水里清洗干凈,放盆里備用。接下來,就得準備糯米了。媽媽說包粽子的糯米洗干凈后要泡上40分鐘左右,在等待的時間里,我和媽媽準備了各種口味的粽餡,有甜的、有咸的。
很快,我們開始包粽子了,第一步,拿兩張大小差不多的粽葉,把它卷成封閉的三角形,接著把泡好的糯米放入粽葉里,同時放入喜歡的餡,最后用線緊緊的捆起來,這樣,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啦!
我和媽媽一起包了二十多個粽子,有不同的口味:肉、蛋黃、豆沙、紅棗……包完以后,我們把爐子燒熱,把里面的灰燒得燙燙的,再把包好的粽子放進去。這樣做法能蒸出“堿”味來,所以我媽媽老家那里的人把這種粽子叫作“灰湯粽”。
灰湯粽蒸好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肉粽,還沒到嘴邊,我的口腔就被“它”的蒸氣給燙到了。等“它”涼了,我咬了一口,哇,真好吃!恐怕連神仙都吃不到呢!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我經歷了許多傳統節日,而讓端午節我十分難忘。
端午節這天,我正興致勃勃地打電腦游戲時,我猛地聞到一陣香氣。頃刻間,我的靈魂被這“香氣迷魂陣”給“勾”走了。我頓時沒有心思打游戲了,便無奈地走到廚房。只見婆婆正拿著粽葉包粽子。那香味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呀!我走到婆婆跟前,用乞求的眼光盯著婆婆,雙手抓著婆婆的衣袖,一副“可憐樣”從我臉上溢出了。婆婆“抵擋”不住我的“可憐迷魂術”,便無奈地笑笑,說:“好的,你想吃對不?可我沒把粽子包完,你要幫我。”為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包!誰怕誰呀!我挽起衣袖,做出一種要大干一場的樣子,拿起粽葉開包了。過了一會兒,五六個粽子就包好了!婆婆說:“你這孩子呀,手藝進步了呀!”婆婆一邊撫摩著我的頭,一邊開始發表自己的長篇大論。我可不想聽婆婆的嘮叨呢,便一邊說:“粽子好了叫我!”,一邊“逃之夭夭”了。
我坐在電腦邊,不禁發出八千萬分貝的尖叫。原來我到樓下時沒有把電腦游戲關掉,讓對手贏了!“啊!老天!我招惹你了嗎?為啥這樣對我?為啥呀!……”啊!天花板都快被我揭開了!
過端午,賽龍舟,粽子艾葉香滿堂。終于,期盼已久的端午節到了。
今天外婆早早地就去了菜市場,買了一些肉、糯米、粽子和咸蛋黃,她叫來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外婆和媽媽很快就一人包好了一只粽子,而我怎么也包不好。外婆看見了,耐心地說:“先把兩張粽葉疊起來,折成漏斗,放一些糯米,接著往上面放進一大塊肉,然后再放一顆熟的咸蛋黃,上面再鋪一層糯米,最后用粽葉把它裹起來,用繩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接著外婆把粽子倒進鍋里去煮,一個小時過去了,鍋里飄出一股粽葉地清香,饞的我口水都快下來了,又等了一個小時,香噴噴地粽子終于出鍋了。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糯,真是太好吃了。
吃完飯,我們看起了電視,剛好轉播賽龍舟,一共有四條賽道,只要最快劃完兩千米就能拿到冠軍。坐在龍舟最前面地是鼓手,中間是槳手,最后面的是舵手。鼓手是這個龍舟的總指揮,他每擊一次鼓,槳手就一起用力地劃一下。比賽開始了,1號和4號龍舟一下子就沖了出去,2號和3號龍舟緊隨其后,在鑼鼓聲和岸邊的加油聲中快速前進。只剩50米時,1號突然加速沖刺,終于拿到了龍舟賽的冠軍。
我覺得端午節真是有意思啊。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_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吃粽子了,天姿,吃粽子了。”媽媽在餐廳大聲地喊我,我連忙關掉電腦游戲跑過去。
只見粽子像舞蹈演員一樣,排成一圈一圈的;粽葉被包得棱角分明,仔細看,有的像伸出腿腳跳舞的小朋友,有的像拉開架勢準備攻打別人的斗士,還有一個被粽葉包的圓圓的,像一個胖乎乎小女孩。
我拿了一個紫薯餡的,慢慢地解開粽葉上的細線,一層一層地揭粽葉,脫了衣服的粽子像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冒著熱氣,飄著粽香。我“呼——”使勁往粽子上吹了一口氣,希望它涼的快點。然后顧不上它是否涼了,就用牙齒咬了一點,“嘖嘖,真好吃?!蔽疫叧赃呎f。接著又朝著它吹了一口氣,然后咬了一大口,“哇!紫色的,媽媽快看,紫薯,真甜!”我邊吃邊說。
媽媽剝著粽葉對我說:“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蔽铱粗鴭寢專炖锝乐兆诱f:“昨天才從電腦里看了屈原的故事。”媽媽輕輕地“哦”了一聲。
我又問媽媽:“媽媽,屈原的故事是真的嗎?”媽媽把粽葉放在桌子上說:“應該是真的吧!史書上有記載,還有我學過屈原的《離騷》這首詩。是節選的段落,那首詩很長的?!?/p>
媽媽還給我講了她小時候怎么過端午節故事。吃著粽子聽著端午節的故事,真是快樂!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啊!
農歷五月初五早晨,我們一大家子人興致勃勃地趕往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就看到奶奶已經鋪開了包粽子的場面,我便快速地加入了。
包好了粽子,爺爺拿出毛筆蘸上雄黃酒,在我和弟弟的額頭上寫了一個“王”字,在我倆的手指和腳趾之間涂上雄黃酒。聞著灶上飄出的粽子香味,奶奶端出“五黃”和幾個小菜,我們便開吃啦!
我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很喜歡吃味道可口的粽子,因為它是我心中的端午的味道!
家鄉的端午節五年級大全(15篇)篇十五
隨著夏季的熱風,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大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在遠古時期屈原對楚懷王忠心耿耿,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鑲王因聽信讒言將屈原流放,最后,自沉汨羅江。百姓們為了不讓魚蝦吃他的尸體,所以,將飯團用葉子包起來扔進江里,演變成今日的吃粽子;百姓們還帶著自家的小船在江中尋找,打撈他的尸體,變成里現在的劃龍舟比賽。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比如:綁五彩繩,插艾草,喝雄黃酒……而我,最喜歡吃粽子這個習俗了。
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媽媽總會用糯米包我最喜歡的粽子。媽媽先用兩片粽葉卷成一個漏勺形狀,再放一些糯米進去,因為我喜歡吃蜜棗粽子,所以,叫媽媽放進去一顆蜜棗在中間,然后,再用糯米蓋上,最后,在用粽葉的另一端封口,然后,用繩子綁好。好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現在,只需要放進鍋里煮一會兒就好了。可是,看著容易做著難,在媽媽手中那么聽話的粽葉和糯米在我手中忽然就變的不聽話了。我無論怎么卷都卷不成漏勺那種形狀,最后,在媽媽的幫助下卷了一個漏勺,開始放米了,本以為會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卻那么難。要不就是米從下面漏了,要不就是米放多了罩不住,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包了一個似粽非粽的粽子。當最后吃著自己的勝利品時,心里那才叫一個開心。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要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