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可以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獨特的視角,展示作者獨到的思考和洞察力。請大家欣賞以下這些杰出作文的片段,相信會對大家的寫作提升有所幫助。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一
用物準備:按壓板、腳踏櫈、紗布兩塊。操作開始:巡視病房,發現心電監護有異常,雙手拍肩,王強、王強你怎么了,意識喪失,觸摸頸動脈(判斷時間不少于十秒)頸動脈搏動消失,無呼吸音,呼吸心跳停止,王醫生搶救病人,計時,拉隔簾,去枕平臥,解衣扣,松腰帶,軟床放按壓板,放腳踏櫈,劍突上兩橫指處行胸外心臟按壓,至少100次每分,1、2、3、…….29、30,頭偏向一側,清理口腔、氣道分泌物,取義齒,開放氣道,行人工呼吸兩次,重復五個循環后再次判斷,觸摸頸動脈,判斷呼吸,頸動脈搏動已恢復,有自主呼吸,紫紺面色、口唇逐漸轉為紅潤,雙側瞳孔縮小,復蘇有效,計時。安置病人,收腳踏櫈,去按壓板,遵醫囑繼續給予生命支持,嚴密觀察病情。回治療室,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每部不少于十秒,清水沖凈擦干,記錄,操作完畢。
2015年11月份護理工作計劃。
一、召開護士長例會,對10月護理質量檢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評價,制定整改措施。
三、護理部對icu、手術室、產房、供應室、門診部的護理工作進行督導檢查1-2次。
四、護理部對新聘護理人員、no護士培訓相關專業知識、技能操作1-2次(培訓、考核時間另行通知)。
五、根據護理計劃,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操作考核。
考核內容:
n2-n3:靜脈輸血。
六、選擇合適的病例進行一次護理業務查房,有危重病人的科室做好準備并及時通知護理部。
護理部。
2015年11月2日。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二
當我們對患者實施人工呼吸無效后,就要迅速采用心肺復蘇術,這個一般是比較專業的人員才會,大家也可以了解下,現在筆者為大家講解如何進行心肺復蘇術。
方法/步驟。
1.首先一只手按住患者的劍突就是心窩的地方,然后另一只手的手掌跟進靠在第一只手的食指旁,掌跟的位置對準胸骨的中線。
2.然后等掌跟就位后另一只手移開心窩的地方,并重疊于第一只手上,將手指略微翹起來以免壓倒患者肋骨造成骨折。
3.施救者跪在患者身旁,將患者雙腿打開與肩部保持同寬。然后肩膀在患者胸骨正上方,雙臂需伸直,肘關節打直以身體的力量將胸骨下壓,每次下壓胸骨約4到5厘米,且壓力放松時不可移動手的位置。
4.胸外按摩的速度保持在80~100次每分鐘,且連續15次按摩后接著進行2次人工呼吸。
5.實行15:2(15次按摩和2次人工呼吸)的心肺復蘇術,重復檢查患者的脈搏,每隔5分鐘檢查一次,直到救護車到達。
6.若檢查時仍然沒有脈搏,則繼續進行心肺復蘇術,若有脈搏跳動,則檢查患者的呼吸。無呼吸時繼續采取人工呼吸,有呼吸后則采取復蘇姿勢。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三
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簡稱CPR)是一種重要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近日,我參加了一次心肺復蘇的培訓課程,并親自體驗了心肺復蘇的過程。通過這次經歷,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心肺復蘇的重要性和挑戰。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心肺復蘇是一項重要的急救措施。在緊急情況下,心跳呼吸停止的人往往處于生命垂危的狀態。這時,及時進行心肺復蘇可以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為其爭取更多的救治機會。我在培訓課程中學到了心肺復蘇的基本原理和步驟,通過按壓胸部和進行人工呼吸,可以維持患者的血液循環和氧氣供應。這讓我認識到,掌握心肺復蘇的技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任何人都有可能遇到急救的情況。
其次,心肺復蘇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進行心肺復蘇時,需要保持冷靜和專注,毫不松懈地進行按壓和人工呼吸。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心肺復蘇的環境通常是緊張的,噪音、人群和其他干擾因素可能會干擾我們的操作。在課堂上,我嘗試了幾次實際操作,但往往存在力度不夠、頻率不準確等問題。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心肺復蘇不僅是一項技術活,更需要快速反應、準確判斷和堅定決心。
同時,心肺復蘇還要求合理的團隊合作。在進行心肺復蘇時,一個人往往很難同時完成按壓和人工呼吸等多項任務。這就需要有義務心強、盡職盡責的急救人員進行有效的團隊合作。在課程中,我有幸加入了一個模擬心肺復蘇小組。通過與團隊成員的密切配合,我們能夠將操作步驟進行分工,提高心肺復蘇的效率和準確性。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合理的團隊協作對于心肺復蘇成功與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后,心肺復蘇也需要持續的學習和提高。在緊急情況下,患者的生命往往與我們的快速反應和正確操作密切相關。因此,及時更新心肺復蘇的知識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在培訓課程中,我學習了最新的急救準則和操作技巧,還進行了實踐演練。通過這些學習和體驗,我對心肺復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增強了自己的應對能力。我也明白了,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才能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做出正確的決策和操作。
總而言之,心肺復蘇體驗讓我受益匪淺。我認識到心肺復蘇的重要性和挑戰,并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希望通過我今后的努力,能夠有效地運用心肺復蘇技能,為更多的人提供及時救助,挽救生命。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心肺復蘇的培訓和實踐中,共同致力于構建一個更加安全的社會。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四
心肺復蘇術簡稱cpr,有3個步驟構成,分別為清理呼吸道,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簡稱心肺復蘇abc。
雖然是這樣簡稱,但是現在心肺復蘇的步驟已經把c步驟,也就是胸外心臟按壓提到了第一位,也就是說在心肺復蘇術中,胸外心臟按壓是比較重要的。在判斷完病人的意識狀態之后,首先把病人馬上擺放成復蘇體位,同時注意頸部受傷患者的脊柱的保護;然后將病人的頭偏向一側,簡單的做一下呼吸道的清理,速度要快,緊接著馬上為病人做胸外心臟按壓。
做胸外心臟按壓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部位要準確:按壓的部位一定要準確,中指指尖沿患者靠近自己一側的肋弓下緣,向上滑動至兩側肋弓交匯處定位,即胸骨體與劍突連接處,位置不準確,會損傷肋骨或者內臟;2.深度要適當:一般要求按壓深度達到4~5cm,約為胸廓厚度的1/3,太深會導致胸骨骨折,太淺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3.姿勢要正確:兩臂一定要伸直,不能彎曲,身體也不要前后搖晃,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胸骨;4.頻率要迅速: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這樣才能達到按壓的效果。
對于口對口人工呼吸,可以記住這四句話:捏住鼻孔,口對全口,自然吸氣,緩慢呼氣。首先鼻孔一定要捏住,防止氣體從鼻孔跑出;對也要包住病人全口,同樣是為了防止漏氣;施救者不需要深呼吸,只要自然呼吸就好,人工呼吸要求的潮氣量是400~500ml;施救者呼氣時一定要注意緩慢,不要過快。施救者在給病人做人工呼吸時要注意觀察病人的胸部起伏情況,判斷人工呼吸的效果。
心肺復蘇術可以單人做,也可以雙人合作。如果是單人做的話,必須先做胸外心臟按壓30次,然后再做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如果是雙人,也是要其中一人先做30次胸外心臟按壓,另一人再做2次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的次數比應該是30:2,兒童可以是15:2。
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一般做5個循環后,觀察一下病人的面色,呼吸和頸動脈搏動的情況,判斷是否有繼續心肺復蘇的必要。待到病人面色恢復紅潤,有了自主呼吸,有規律的頸動脈搏動,就可以停止心肺復蘇,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實施心肺復蘇的步驟(在所有操作前,一定要確認環境危險已經排除,做好自我保護措施,戴上安全手套,才能進行搶救。)。
一、判斷意識。
先在傷病員耳邊大聲呼喚“喂!你怎么啦?”再輕輕拍傷病員的肩部,嬰兒排擊足跟。如傷病員對呼喚、輕拍無反應,嬰兒不能哭泣,可判斷其無意識。
二、立即呼喚。
當判斷傷病員意識喪失,應該求助他人幫助,在原地高聲呼喚:“快來人!救命啊!我市救護員,請這位先生(女士)快幫忙撥打急救電話!有會救護的請和我一起來救護。”
三、救護體位。
對于呼吸心跳驟停的傷病員應將其翻轉為仰臥位(心肺復蘇體位),放在堅硬的平面上,救護員需要在檢查后,進行心肺復蘇。若傷病員沒有意識但有呼吸和循環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墜或粘液及嘔吐物阻塞引致窒息,對傷病員應采用側臥體位(復蘇體位),分泌物容易從口中引流。體位應穩定,并易于對傷病員翻轉其他體位,保持通常氣道,超過30分鐘,翻轉傷病員到另一側。
注意不要隨意移動傷病員,以免造成傷害,如不要用力拖動、拉起傷病員,不要搬動和搖動以確定有頭部或頸部外傷者等。有頸部與身體在同一軸線翻轉,做好頭頸部的固定。
(一)心肺復蘇體位(仰臥位)操作方法。
1、救護員位于傷病員一側。
2、將傷病員的雙上肢向頭部方向上伸直。
3、將傷病員遠離救護員一側的小腿放在另一側腿上,兩腿交叉。
5、將傷病員整體地翻轉向救護員側。
6、傷病員翻為仰臥位,再將傷病員上肢置于身體兩側。
(二)復原體位(仰臥式)操作方法。
1、救護員位于傷病員的一側。
3、把傷病員遠離救護員一側的膝關節彎曲。
4、救護員用一只手扶住傷病員肩部另一只手扶住傷病員的膝部,輕輕將傷病員側臥。
5、將傷病員的手置于面頰上方,防止面部朝下,打開氣道。
6、將傷病員彎曲的腿置于伸直腿的前方。
(三)救護員體位。
救護員在實施心肺復蘇技術時,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選擇位于傷病員一側,將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跪貼于(或位于)傷病員的肩、胸部,有利于實施操作。
(四)其他體位。
頭部外傷者,則是水平仰臥,頭部稍稍抬高;如面色發紅,則取頭部腳底位;面色發青,取頭底腳高位。
四、打開氣道。
傷病員呼吸心跳驟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內的舌肌也松弛后墜而阻塞呼吸道。采用開放氣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暢通。
用最短的時間,先將傷病員的衣領、領帶、圍巾等解開,帶上手套迅速清除傷病員口鼻內的污垢、土塊、痰、嘔吐等異物,以利于呼吸道暢通。再將氣道打開。
(一)仰頭舉頦法。
2、救護員手指不要深壓頦下軟組織,以免阻塞氣道。
(二)托頜法(抬拉頜法)。
1、救護員將手放置在傷病員頭部兩側。
2、握緊傷病員下頜角,用力向上托頜。
3、如傷病員禁閉雙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開。
4、如果需要進行口對口呼吸,則將下頜持續上托,用面頰貼緊傷病員的鼻孔。
5、此法適用與懷疑有頭、頸部創傷的傷病員。
五、判斷呼吸。
檢查呼吸,救護員將傷病員氣道打開,利用視、聽、感覺在10秒鐘時間內,判斷傷病員有無呼吸。側頭用耳聽傷病員的呼吸聲(一聽),用眼睛看胸部或上腹部隨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頰感覺呼吸氣流(三感覺)。如果胸廊沒有起伏,并且沒有氣呼出,傷病員即不存在呼吸。
六、人工呼吸。
救護員經檢查后,判斷傷病員呼吸停止,應在現場立即給予口對口(口對鼻、口對口鼻),口對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護措施。
七、檢查循環體征。
判斷心跳(脈搏)應選大動脈測定脈搏有無搏動。成人幾兒童觸摸頸動脈,嬰兒觸摸肱動脈,在5-10秒鐘內判斷傷病員有無心跳。
頸動脈:用一只手指和中指置于頸前正中部(甲狀軟骨),手指從頸前正中滑向甲狀軟骨和胸鎖乳突肌之間的凹陷,稍加力度觸摸到頸動脈的搏動。
肱動脈:肱動脈位于上臂中點內側,稍加力度檢查是否有搏動。檢查頸動脈不可用力壓迫,避免刺激頸動脈竇使迷走神經興奮,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并且不可同時觸摸雙側頸動脈,以防阻斷腦部血液供應。
2000年國際心肺復蘇指南重指出,評估循環體征包括正常的呼吸、咳嗽、運動及人工呼吸的反應。
1、對無反應、無呼吸的傷病員提供初始呼吸。
2、救護員側頭用耳靠近傷病員的口、鼻、看、聽、感覺有無呼吸或咳嗽。
3、快速掌握傷病員的運動體征。
4、如果傷病員沒有呼吸咳嗽運動,應立即開始心外按壓。2005年心指南指出:非醫務人員無須檢查循環情況,2次人工通氣后,立即實施胸外按壓。
八、人工循環。
救護員判斷傷病員已無脈搏搏動,或在危急中不能判定心跳是否停止,脈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復檢查耽誤時間,而要在現場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等人工循環及時救護。
九、注意問題。
(一)心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是30:2。
(二)按壓頻率:100次/分鐘,壓/放時間相等。
(三)按壓要領:用力下壓,快速按壓,不得沖擊性按壓。
(四)五組30:2后應吹兩口氣,因之前吹的兩口氣屬于判斷是否是氣道阻塞。
(五)從判斷意識到完成五組30:2,要在2分鐘內完成。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五
心肺復蘇術簡稱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就是當呼吸終止及心跳停頓時,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來進行急救的一種技術。
舉凡溺水、心臟病、高血壓、車禍、觸電、藥物中毒、氣體中毒、異物堵塞呼吸道等導致的呼吸終止、心跳停頓,在醫生到來前,均可利用心肺復蘇術維護腦細胞及器官組織不致壞死。
a步驟。
將病人平臥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側,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額上用力向后壓,右手指放在下頜沿,將頭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讓病人仰頭,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軸呈直線,防止舌頭阻塞氣道口,保持氣道通暢。
b步驟。
口對口吹氣,也就是人工呼吸。搶救者右手向下壓頜部,撐開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雙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鐘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氣量,進行搶救。
一次吹氣后,搶救者抬頭作一次深呼吸,同時松開左手。下次吹氣按上一步驟繼續進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為止。
注意。
吹氣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發生急性胃擴張。同時觀察病人氣道是否暢通,胸腔是否被吹起。
c步驟。
胸外心臟按壓。搶救者在病人的右側,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壓在左手背上,兩手的手指翹起不接觸病人的胸壁,伸直雙臂,肘關節不彎曲,用雙肩向下壓而形成壓力,將胸骨下壓4厘米至5厘米(小兒為1厘米至2厘米)。
注意。
按壓部位不宜過低,以免損傷肝、胃等內臟。壓力要適宜,過輕不足于推動血液循環;過重會使胸骨骨折,帶來氣胸血胸。
b、c步驟應同時進行,按壓30次之后做兩次人工呼吸,通常一個搶救周期為三輪,也就是按壓90次、人工呼吸6次。
經過30分鐘的搶救,若病人瞳孔由大變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復,紫紺消退等,可認為復蘇成功。
終止心肺復蘇術的條件:已恢復自主的呼吸和脈搏;有醫務人員到場;心肺復蘇術持續一小時之后,傷者瞳孔散大固定,心臟跳動、呼吸不恢復,表示腦及心臟死亡。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六
心肺復蘇(CPR)是一種急救措施,用來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命。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參加了心肺復蘇的培訓課程,并在某次意外中得以實踐。通過這次經歷,我深深體會到了CPR的重要性以及對于患者生命的關鍵意義。以下將從三個方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我意識到了心肺復蘇在急救中的關鍵作用。在紙上學習CPR的步驟和技巧遠遠不能與實踐相媲美。在培訓課程中,我們學習了正確的CPR手法和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方法。然而,當我在某次觀察到一名暈倒的人時,我緊張得幾乎忘記了自己學到的知識。但幸運的是,我的身邊有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他迅速采取了心肺復蘇的措施。這次經歷讓我明白了,當我們面臨緊急情況時,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并迅速行動。只有熟悉CPR的步驟和掌握正確的技巧,我們才能及時施救,挽救生命。
其次,我認識到了心肺復蘇對于患者生命的關鍵意義。心臟驟停后的幾分鐘內,大腦細胞就開始受損。如果沒有及時的心肺復蘇,患者的生命將面臨嚴重危險。通過學習CPR,我了解到給予患者胸外按壓能夠保持血液循環,并為AED的及時使用提供機會。在實踐中,我親身體驗到了CPR的神奇之處。當我按照培訓中的要求進行胸外按壓時,我感覺到患者的身體在微弱的反應下有所變化。這個時刻的確讓我感到震撼,我意識到我正在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最后,我從心肺復蘇中得到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培訓課程中,我們非常強調在心肺復蘇中的團隊合作。在真實場景中,CPR需要幾個人一起合作,每個人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我發現當我參與心肺復蘇時,我的責任感變得更強烈了。我明白,每個人的努力都可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而我的舉手之勞,可能會讓交付給我責任者的生命重新開始。這種責任感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也有能力去拯救他人的生命。
綜上所述,通過參與心肺復蘇培訓以及在實踐中的經歷,我對于CPR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我明白了CPR在急救中的關鍵作用,認識到了它對于患者生命的關鍵意義,并培養了強烈的責任感。作為普通人,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心肺復蘇,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為他人的生命提供可能的幫助。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七
瑞教學目的與要求:
4、判斷復蘇成功標準。(五分鐘)重點:徒手心肺復蘇的操作要點。過程與方法:
心臟驟停時應實施心肺復蘇,心臟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喪失泵血功能,導致全身各組織嚴重缺血、缺氧。
冠心病猝死的40%死于發病后15分鐘內,30%死于發病后15分鐘到2小時。心臟驟停的臨床表現:
病人突然意識喪失,股動脈和頸動脈的搏動消失,憑這兩點即可肯定心臟驟停的診斷。此外還可能有瞳孔擴大、喘息、發紺、呼吸停止等征象。心肺復蘇的意義,時間就是生命:
在常溫情況下。
心跳停止3秒鐘時病人感頭暈,10~20秒鐘即可發生昏厥或抽搐。
60秒鐘后瞳孔散大,呼吸同時停止,亦可在30~60秒鐘后停止。
4~6分鐘后大腦細胞可能發生不可逆損害。
急救“黃金時間”,是指呼吸、心跳驟停后的4~6分鐘。如果病人在4分鐘內得到有效救治,成活率60%;一旦超過6分鐘,成活率10%;超過10分鐘,幾乎無存活可能。
1、判斷環境,在環境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夠實施救助。
2、判斷被救人的意識呼吸是否正常。
3、進行呼救,撥打120,放置病人呈仰臥位,注意保護病人頸椎。
4、判斷是否心臟驟停。
5、胸外按壓。
6、暢通呼吸道。
7、口對口人工呼吸。
圖文結合,更直觀。具體見ppt13~18頁。
四、判斷復蘇成功指征:
瞳孔由大變小;
面色、口唇由紫紺轉為紅潤;
能觸摸大動脈搏動;
自主呼吸恢復;
神志:眼球活動、睫毛反射與瞳孔對光反射出現,甚至手腳開始活動。
終止復蘇指征:
1、腦死亡。
2、無心跳及脈搏。
3、有以上兩點條件,再加上已做cpr30分鐘以上。
復蘇是一種義務:
我們不能僅滿足于把人救活,更要救一個重新進入人類社會的人。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八
近年來,社會上對于急救意識和技能的普及推廣越來越重視。作為普通人,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可以在緊急情況下為他人提供幫助,因此學習心肺復蘇(cpr)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介紹cpr的基本知識、學習體驗和實踐經驗,并分享一些心得。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明確了cpr的定義和意義。cpr是一種通過人工呼吸來維持心肺功能的方法,可以在心臟驟停的情況下,通過及時的cpr使血液流動至全身,為身體提供氧氣,從而增加患者的生存幾率。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cpr的重要性和及時性。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正確的cpr技巧對于患者和施救者的健康至關重要。因此,我們特別注重實踐,通過反復練習來提高準確性和熟練度。我們還發現,與其他人相比,我們在cpr技能方面表現得更加熟練,這得益于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專注和堅持。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例如,在模擬人身上進行按壓時,我們發現自己的力度和頻率不夠準確,導致模擬人無法模擬出真實的心跳和呼吸。此外,長時間保持正確的姿勢和技巧也對我們提出了挑戰。然而,通過反復練習和調整,我們逐漸克服了這些困難,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通過學習cpr,我們深刻認識到了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在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將這些技能應用于實踐中,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心得,鼓勵更多的人關注急救技能,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九
在我的心肺復蘇(cpr)學習之旅中,我不僅增強了我的急救技能,而且更深入地理解了心肺復蘇的重要性。通過這次學習,我收獲了豐富的知識和深刻的體驗,這將在我今后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中起到積極的影響。
我開始了解到,心肺復蘇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生活策略。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會遇到各種緊急情況,而這些情況可能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命。通過學習cpr,我能夠為可能的危機做好準備,并采取有效的行動。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深刻地理解到,每一次的按壓對于病人的生命都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我在按壓的力度和頻率上做出精確的決策,以便在最佳的時間內提供最大的生命支持。這使我意識到,cpr不僅僅是一種機械性的操作,更是一種藝術和科學的結合。
此外,我也學到了如何有效地進行cpr。在之前的認知中,cpr可能是一種耗時且令人疲憊的過程。然而,通過這次學習,我了解到有效的cpr需要精確的技巧和策略。這意味著我需要不斷練習,提高我的技能,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快速有效地進行cpr。
最后,我更加明白了在緊急情況下保持冷靜的重要性。在面對緊急情況時,保持冷靜并采取有效的行動,對于病人來說可能是救命的稻草。這次學習讓我更加自信和果斷,能夠在未來的緊急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策。
總的來說,這次學習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它不僅增強了我的急救技能,而且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心肺復蘇的重要性。我相信,這次學習將在我今后的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發揮積極的作用,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急救技能學習者。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十
作為電力系統的一名員工,必須學會心肺復蘇及現場急救這一課,防止在工作中出現任何傷害時能得到及時自救或救助他人。雖然以前我沒有進行專業的培訓,但我還是通過書籍了解一些,總覺得是那么簡單,僅僅是對人“吹吹氣、壓壓胸”而以;但在通過培訓才知道救護知識的重要。
x日早晨七點,我們貴定供電局13名員工被安排乘坐局里的車子趕往都勻供電局六樓會議室。在那里有上百名員工一同坐在寬大的會議室里。來自貴州省紅十字會的`金老師一上臺,宣鬧的局面立即變得如此的安靜,只聽到老師講話的聲音。她講課風趣而幽默,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把授課的知識講得很精彩。她的講課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樣,她在講每一個知識點之前,她都會先講一個因為急救不及時或搶救錯誤的事故范例,使我聚精會神地聽著。
在培訓過程中,講師簡單概述了人體結構,肝、肺、胃等器官的具體位置,也便于在做心肺復蘇時能及時找到按壓的地方。講師著重講了現場心肺復蘇的操作程序和創傷救護這兩章。在講到重要知識點時,她就會叫學員上去模擬示范,使所有學員都聽懂,并且能夠正確地運用。比如在進行人工呼吸時,應將受傷者平躺且臉朝上,然后探測其動脈是否跳動;若沒有則須進行人工呼吸,先用兩指將其下頜向后仰,使在吹氣時能無阻地進入其肺部;在找對胸部按壓的位置時一定得小心,否則會壓斷肋骨,先用食指和中指并攏放在雙側肋弓的匯合點處,用左手掌根部貼在匯合點上一段就是按壓位置;按壓胸部時不宜過快或慢,要穩穩地有節奏地按壓,并且要以吹2口氣按30下的比例進行,若30分鐘后心跳還沒有復跳,才能放棄救護。講完現場心肺復蘇的操作后,我們就開始對創傷救護知識的學習,這一章我們學習了現場急救止血、包扎、固定和搬運的知識。剛開始我從字面看上去都覺得很輕松、很簡單,但學習了后才知道在搬運、固定等救護時需要很多細節,若不小心就會導致傷者至殘或死去。比如在頸部損傷時,不能立即將其送到醫院,必須用有一點硬度材料將傷者的頸部固定下來,不能搖動;做好臨時處理后就將其慢慢送到醫院或打120救助電話。
總之,在這次培訓中我學習了很多臨時處理的救護知識,盡管2天的時間沒有全部學懂,但下去后我會認真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學習。在以后的工作及生活中,我會用我所學的救護知識幫助自己及他人,讓他人盡量少受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十一
心肺復蘇的學習過程對于我來說,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次重要的機會。我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和急救的重要性。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心肺復蘇是一種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在心臟停止跳動的情況下,通過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來恢復心臟的功能,使生命得以延續。
在學習過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難,如按壓的深度、頻率和力度的掌握等,都需要不斷的練習和體驗才能做到熟練掌握。但我也發現,每一次成功救回一個生命,都會給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
這次學習讓我意識到,急救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我們應該積極地學習急救知識,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以備不時之需。同時,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可以讓更多的人受益于急救知識,讓更多的人能夠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得到及時的救助。
總的來說,這次學習讓我更加珍視生命,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急救的重要性。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同時也愿意將自己的急救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因為,只有當每個人都具備急救能力的時候,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安全,更加和諧。
文章為本網站原創作品,不得擅自轉載!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十二
2、2010心肺復蘇指南中單或雙人復蘇時胸外按壓與通氣的比率為(a)。
a、30:2;b、15:2;c、30:1;d、5:1。
3、對成人進行口對口吹氣時吹氣的.頻率為(a)。
4、心肺復蘇指南中胸外按壓的部位為(a)。
a、雙乳頭之間胸骨正中部b、心尖部c、胸骨中段d、胸骨左緣第五肋間。
5、成人心肺復蘇時胸外按壓的深度為(c)。
a、至少胸廓前后徑的一半b、至少3cmc、至少5cmd、至少6cm。
6、成人心肺復蘇時打開氣道的最常用方式為(a)。
a、仰頭舉頦法。
二、填充題。
2、胸外按壓時要盡量減少中斷,如中斷應盡量少于多少時間5秒,五個回合為一個周期,條件允許時每2min轉換一次。
3、心肺復蘇程序重大變化,指南建議將成人、兒童和嬰兒的心肺復蘇程序從a-b-c更改為c-a-b。
三.簡述題。
答:1、觸到脈搏2、瞳孔逐漸縮小3、口唇轉紅4、開始有自主呼吸。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十三
一、選擇題:(40分)。
1、現場心肺復蘇包括c、a、b三個步驟,其中a是。
a、人工循環b、人工呼吸c、開放氣道。
3、2015心肺復蘇指南中單或雙人復蘇時胸外按壓與通氣的比率為:()。
a30:2;
b15:2;
c30:1;
d15:1。
18、心肺復蘇時急救者在電擊除顫后應:()。
a立即檢查心跳或脈搏;
b先行胸外按壓,在5組(或者約2分鐘)心肺復蘇后再進行心跳檢查;
c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
d調節好除顫儀,準備第二次除顫。
二、填空題:(10分)。
1、在死亡邊緣的患者,bls的初期黃金時刻是分鐘?院內生命鏈的內容包括是、、、、等。
2、腎上腺素在心室靜止,無脈性電活動(電一機械分離),室顫(細顫),無脈性室速用法:mg靜注,每分鐘一次。
三、簡答題:
1、簡述心跳呼吸驟停的臨床表現。(10分)。
2、簡述心肺復蘇的有效指標。(5分)。
3、何時終止心肺復蘇?(10分)。
4、aed的適應癥。(5分)。
5、當你在夜班時接到值班護士報告:“某床病人突然出現面色發青、呼之不應”,你應急處理的流程?(20分)。
答案。
選擇題c,d,a,a,a,a,a,c,c,a,bccacdabcc,
簡答題:
aed的適應癥。
1、心室顫動2、心室撲動3、無法識別r波的快速室性心動過速。
對于心室停搏及無脈電活動(心-電機械分離),是不適用的,而是cpr。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十四
最近我參加了一次心肺復蘇(cpr)的學習,這次學習讓我對心臟急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這次學習中,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的重要性:cpr是一種緊急的醫療措施,可以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命。
2.正確的按壓技巧:正確的按壓技巧是cpr成功的關鍵。學習過程中,我們通過模擬人來練習按壓技巧。
3.心臟驟停的原因和癥狀:了解了心臟驟停的原因和癥狀,讓我更加了解如何識別和應對這種情況。
4.配合呼吸進行cpr:學會了如何根據患者的呼吸情況來調整cpr的頻率和深度。
這次學習讓我深刻地認識到cpr的重要性。同時,我也發現了自己以前在處理心臟驟停患者時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這次學習也讓我更加了解心臟驟停患者的癥狀和原因,學會了如何根據患者的呼吸情況來調整cpr的頻率和深度。
總的來說,這次學習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通過這次學習,我不僅掌握了cpr的技巧,還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患者溝通,以及如何根據患者的癥狀和呼吸情況來調整cpr的策略。我相信,這次學習將對我未來的醫療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十五
最近的一次社區活動,我有幸參加了一次專業的心肺復蘇(cpr)培訓。這次經歷對我來說既是一次實操的技能學習,也是一次對生命意識和緊迫性的反思。
在開始時,我了解到cpr是一種在心臟驟停的情況下使用的急救技術。它通過規律的按壓和開放氣道,為心臟提供氧氣,從而維持基本的生命功能。這個過程可能看似復雜,但其實每一次的正確按壓和觀察都可能拯救一個生命。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認識到cpr的正確性和及時性是關鍵。每一次的按壓需要適當的力度和頻率,每一次的觀察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和冷靜的決策力。只有通過嚴謹的實踐和理論的講解,我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這項技能。
然而,學習cpr并非易事。我曾在幾次模擬實踐中失敗,但我并沒有放棄。我學會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調整按壓的力度和速度,直到成功救回模擬者的生命。這種堅韌和毅力使我深深感受到,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只要有決心,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
學習cpr的過程中,我不僅獲得了技能,也收獲了勇氣和決心。它使我更加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也使我更加珍視每一次與他人的相遇。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能用我學到的cpr技能,為社區的健康和活力做出貢獻。
體驗心肺復蘇(模板16篇)篇十六
這次學習,我深入了解并掌握了一項關鍵的急救技能——心肺復蘇。這個技能可能在生命攸關的時刻拯救一個人的生命。在此,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會,包括理論學習,實踐體驗以及對我個人和職業的影響。
首先,理論學習部分。在開始學習之前,我對心肺復蘇的理解僅限于簡單的操作步驟。然而,學習過程中,我了解到這個技能的重要性。我還學到,不僅需要對心跳驟停的病人進行心肺復蘇,還需要在何種情況下應該優先進行何種救助措施。這需要我們具備扎實的醫學知識,才能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正確的決策。
接下來,是實踐體驗部分。我非常感激有機會在模擬人身上進行實踐。通過不斷地實踐和反思,我逐漸掌握了正確的按壓深度、頻率和幅度。我深刻體驗到,正確的cpr技術不僅可以維持血液流動,為心臟提供足夠的氧氣,還可以通過觸摸大動脈的搏動來確認心跳。
這個學習過程對我個人和職業的影響是深遠的。首先,我感到更加自信和充實。能夠為他人提供幫助,特別是在他們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讓我感到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此外,心肺復蘇的學習也增強了我的應急反應能力,讓我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更加冷靜和果斷。
總的來說,這次學習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經歷。我深刻體驗到,無論在個人層面還是職業層面,學習和掌握急救技能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期待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將我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