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治肺結核知識手抄報 肺結核的防治知識宣傳篇一
結核分枝桿菌(簡稱結核菌,下同)的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患者,通過呼吸道傳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防治肺結核疾病的知識內容,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一)全身癥狀:
1、全身不適,倦怠,乏力。
2、發熱:病人多表現為低熱或午后潮熱。
3、盜汗:多發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覺醒來,內衣已浸濕。
4、食欲不振,消瘦,體重減輕。
(二)呼吸系統癥狀:
1、咳嗽,咳痰:是肺結核病最常見的早期癥狀,開始為輕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粘液痰,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誤認為感冒,氣管炎隨著病情的進展,痰量漸增多,多為黃白色或黃灰色粘痰。
2、咯血及血痰
3、胸悶,胸痛。
4、氣急。
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和血痰,胸痛2周以上,發熱2周以上等癥狀中的任何一項,就應懷疑是否得了結核病,必須到正規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檢查。
特別注意!結核病人必須到正規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治療,并且結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結核病屬于慢性的傳染病,由結核桿菌引起,其中肺結核病最為常見。歷史上,結核病曾與天花、鼠疫和霍亂等傳染病一樣,在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行。1882年3月24日,德國科學家羅伯特·科赫宣布發現結核桿菌是導致結核病的病原菌,從而給防治結核病帶來突破。此后,隨著抗結核藥物研制成功,結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并在一些地區絕跡。為了紀念科赫的偉大發現,世界衛生組織與國際預防結核病和肺部疾病聯盟在1982年決定,將每年的3月24日確定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全球流動人口增加、結核病防治工作受到忽視等多種因素,結核病再度在全球范圍內流行。1993年4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處于結核病緊急狀態。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與其他國際組織一起倡議,提高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影響力,以引起公眾對結核病問題的關注。
近年來,全球結核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2006年全球新增920萬個結核病例,有170萬人死于結核病。世界衛生組織2004年提出,爭取在2015年將全球結核病患者減少50%。但目前,全球結核病防治工作受到多種因素制約而進展緩慢,其中包括耐多藥結核病患者正在增多、結核病與艾滋病相互作用、防治資金不足等。
盡管我國不斷加大對結核病的防控力度,但結核病疫情仍十分嚴重。今年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在中國的宣傳主題為“控制結核,人人有責——關注農民工,共享健康”。
市民朋友們:
結核病是一個古老的疾病,從古至今一直悄悄地潛伏在我們身邊,威脅著人們的健康。結核病是一種慢性的傳染病,可侵害全身多個臟器,以肺結核最為常見,肺結核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一旦患上肺結核,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傷害、而且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是肺結核并不可怕,完全可以預防和治療,只要經過規范治療,大多數患者是可以痊愈的。
今年3月24日是第22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每年的這一天,全球和全國的結核病防治醫務人員和廣大志愿者積極行動,大力宣傳結核病防治科普知識。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日子里,為了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我們向廣大市民朋友們發出倡議——一起努力,從我做起,消除結核!
1.自覺踐行文明風尚,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不隨地吐痰,勤洗手、多通風,保護自己和家人遠離結核病的危害。
2.主動關注結核病,如有咳嗽、咳痰兩周以上,咳血或痰中帶血等癥狀,盡快到當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就診。
3.尊重關愛結核病患者,幫助他們走出陰霾。您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話語,匯集在一起,就是結核病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
4.積極參與防癆公益行動,宣傳結核病防治知識,為有效預防和遏制結核病的蔓延、促進社會和諧貢獻一份力量。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心手相連,眾志成城,用愛心和希望去營造一個美好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