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童年篇一
童年,我的童年,我的童年像海灘上的貝殼,里面都有潔白、永遠不會消失的珍珠。我的童年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完,但更像春天的花兒,有好的、也有差的,我就跟你講最好的那一朵吧!
有一年的暑假,我在外公家,表姐和表弟去偷桃子吃。因為我們城市吃的桃子可能添了化肥的,但鄉下是自己親手種的,天然綠色食品,又大又紅,果肉鮮嫩,這更增添了我的好奇心,我們爬過一個山洞,到了,我不敢爬樹,表姐就爬在樹上,把桃子摘下來,我和表弟就在樹下撿,我還比較挑剔,要又大又紅的,當然,桃子落在地上會有響聲:“誰呀!”看家的聽見了,慘了,大事不好,表姐跳下來,衣服里塞滿了桃子,用衣服蓋上,一邊聊天,那感覺真爽!吃飽了,就躺在草地上,看著外公在那拔草,干農活,這種生活,一般在城里的小孩是體會不到的。
童年童年篇二
抬頭看向窗外,陽光依舊明媚;而又低頭注視筆尖,紙上仍是一片空白。回憶起童年,有那么多的往事浮現在眼前,卻不知如何開口。那獨一無二的童年,無論如何講述,也是講述不完的吧。
小時候,總覺得回憶是只有老人才會做的事情,我還擁有那么多的時間、年華,與其利用這時間回憶,不如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為以后的回憶增添一抹色彩。可不經意間回首,童年已悄然離去。
童年時的我,梳著干凈利落的齊耳短發,大人們都說我像個假小子。的確,在其他女孩子還在擺弄布娃娃的時候,我迷戀的卻是那十八般兵器。()刀槍棍棒,年幼的我對什么都好奇。而那個傳說中的“江湖”,則是最令我心馳神往的地方。那時的我并不知道“江湖”是什么,只知道那里充滿了英雄,他們伸張正義,路見不平一聲吼。那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一個人人敬仰的英雄,除暴安良。
后來我上了小學,漸漸梳起了長發,性格也變得“溫文爾雅”,可骨子里還透著一股不服輸的倔強。大人們都說我變了,變安靜了,這才像個女孩子。我只是笑笑,孩子的世界大人怎么會懂呢?漸漸的,受語文老師的影響,我喜歡上了古典詩詞。我偏愛李白的那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放,又熱衷于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婉約,李清照的那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似乎讓我讀懂了她的憂愁。那時候,我的夢想是當一個像李清照一樣的詞人。
童年童年篇三
童年的夢,七彩的夢;童年的歌,歡樂的歌;童年的腳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這首歌是否能讓你回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在那五彩繽紛的歲月中,發生過許多事情,像星星一樣的明亮,值得回憶……我的童年一般很美好,但天真的我卻被我那愛搞惡作劇的哥哥騙過一次。
那一天剛下過雨,我和爺爺、哥哥來到我們的根據地——一片麥田去玩兒。忽然,哥哥指著泥地上一片積水的車轍印,一臉奸笑:“好妹妹,你敢去踩一踩這兒嗎?”由于我一向信任哥哥,便毫不猶豫地踩了上去——于是,泥就一下子抓住了我的腳。我拔也拔不出來,急得不小心把那只在外面的腳也給踩了進去。那邊的哥哥早已笑得前仰后合了。
童年童年篇四
說到童年,我就想起那次“釣雞”卻被雞們追的事兒。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年幼的我閑著沒事干,看到外面成群的雞仔們,我腦子里閃過一個有趣的想法。為什么不用竹竿,線,蟲子,鉤子,來做一個簡單的“釣雞鉤”呢?想到這里,我立刻提起神來,拿來材料,做了一個“釣雞鉤”。
開始“釣雞們”了,不用猜我都知道,我把帶蟲的鉤子放到哪兒,雞們就追到哪兒。果然,我往左,雞就往左;我往右,雞就往右;我把竹竿往上一提,雞們爭先恐后的往上跳,我很是得意。正值我高興的當兒,一不小心,將帶蟲的鉤子掛到褲子上來了。我一慌,不小心踩到了母雞。當時正值春天,公雞們都在熱烈求偶。
我踩到了母雞,不亞于點燃了一只火藥桶。好幾只公雞朝我怪生怪氣的叫著,好像在說:“你竟敢傷害我未來的妻子,信不信我跟你拼了!”還有幾只膽子大的,仗著許多同伴支持自己,竟想向我啄來!還有那些母雞,看到我褲腿上有蟲子,也躍躍欲試向我啄來,我腳底抹油,拔腿就跑。
可我還小,連雞也跑不過,更何況雞一撲騰翅膀就能飛好遠,我哪里跑的過?幸虧我急中生智,繞著圈子跑,雞的腦子簡單,傻乎乎的跟著我繞,我一吱溜拐個彎,沖了出去,而雞們順這慣性朝反方向跑了幾米,當它們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時,已經為時已晚,我身后傳來氣急敗壞的叫聲。從此以后,我看見雞時,再也不敢惹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真是天真,鬧著鬧著竟然把雞給惹怒了,真好笑!
童年童年篇五
昨天,聽朋友說起要送我一盞燈,便想起了當初與他一同去看燈會時的模樣。白色的光透過琉璃,閃得耀眼,驚嘆不慎入了燈紅酒綠,“春風飛到,寶釵樓上,一片笙簫,琉璃光彩”卻不及心煩,只好拒絕了。但也許,又是因為我見過在田野間最柔情的“星光”,確實在已經“遠哉遙遙”了,其實恐怕我還不過七八歲。
鄉下的夏夜中,吃完飯,便是要同人,找個涼快地兒歇腳的,七八個人坐一塊,聊聊家常,打著蒲扇,搖著椅子,哼個小曲兒,好不樂哉,可小孩子哪懂這般享受,三五成群便做起了游戲。有個猴精似的哥兒,偷偷的從他寬大的口袋里,拿出一個袋子,提到我們面前,抬頭挺胸很是自豪,臉上寫滿了得意,袋子里一份點點星光,還流動著,他打開袋子,幾十只踴躍的飛出來,一瞧便知是,夏夜中的精靈——螢火蟲,夜空下那種光芒是白色的,寧靜而不刺眼,讓人想起圓月上落下,然后,悄悄飛遠。
一群孩子跟著就是光芒,不知不覺的到了田里,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那般紛紛贊嘆,螢火蟲浮動著,閃爍著,一只落單的精靈從身邊一晃一下的飛過,像是個冒失鬼,撞到一片葉子上滑下去,翻開葉一看,發現是他們一家正在工作呢!風輕輕吹散那光亮更加鮮活,暗道:“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孩子中最高的阿福打破了寧靜,小心翼翼地說“我們抓螢火蟲吧。”大家也都贊成便各自拿出幾個瓶子穿梭在螢火叢中,把蓋子打開,看準一群螢火蟲,小心的把瓶身和蓋子放到螢火蟲兩側,時機一到,趁其不備,蓋住,便是滿滿一瓶,皎如圓月,當我打算把一只螢火蟲放進瓶子里時,手一滑,瓶子掉到地上,從坡上滾了下去,一群螢火蟲沖向外,飛到田間。
頓時內心失落,卻見孩子們各自放飛螢火蟲,看這群精靈搖著自己那一盞淡黃色的小燈,像在尋找白天遺失的夢,它們撲動翅膀,旋轉著,飛揚著,交織著,一場狂歡舞會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