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最美教師心得體會篇一
20--年11月10日早上,外來務工人員姚慧芬和女兒翁進城、兒子翁明沖在衢州市區清蓮里的家中煤氣中毒。兩名孩子就讀學校的老師們發現姐弟同時曠課后,立刻打電話聯系,并四處尋訪,幾經周折,最終在學生家中找到了煤氣中毒的一家三口,并將他們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三位老師的責任心和愛心,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最初看見衢江四小三位老師的先進事跡是在網上,我深深的被她們的事跡所震撼,所感動。同樣,作為教師的我,學習了三位教師的先進事跡以后,感覺自己做的真是微不足道。在她們身上我看見了仁愛,看見了她們的堅持不懈,看見了她們執著的責任心,看見了她們那一份堅定的信念。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打電話給未到校的學生,這就是每個教師所應盡的職責。一般我們打電話,聽見停機的也就放棄了。最多給充了話費以后,聽到隱隱約約、語無倫次的聲音,也就掛斷了。但是三位老師并沒有因為這樣的挫折而放棄。調課之后,繼續尋找,不求任何回報。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很清楚,調課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是三位老師,以不放棄不拋棄自己的每一個學生的精神,始終堅持著這一份信念。平凡之中見偉大,細微之處見真情。她們的努力,她們的仁愛更是讓我自慚形穢。今后,我也要像她們一樣,做一個會堅持,會盡責,會關愛學生的老師。通過學習“最美老師”的事跡,我也要和我的同事團結一心,用愛與責任去教育每一個學生。
繼我校開展向“最美教師”學習的活動后,我們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討論。我覺得,我們學校的每個教師,其實也都是最美教師。
如何讓老師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我們學校老師一直貫徹校長提出的“以校為家”的精神,使老師具有奉獻精神和主人翁意識。老師每天早上從6點30分到晚上的9點30分長達1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超負荷的工作量使得許多老師腰酸背痛,心力憔悴,有的甚至連生病了,都不愿把學生的課落下,不愿請長假休息。這樣我們和學生的接觸時間就更多了。就是這種精神讓老師和學生在一起的時間更多,更親近,關系更融洽,達到了“和諧校園”的氛圍。
近日,我辦公室里的一位周老師,班級里的一位學生突然回家。在未聯系上的情況下,調了課。自費開車去學生老家,找到學生后才放心的回校。在開車途中因心急超速而被罰了款,也是不埋怨不抱怨,因為這是一個老師應盡的職責。
前段時間,我們辦公室的同事一起聚餐。聚餐前,也不忘記在餐廳附近的網吧里轉一圈,看看有沒有學校的學生在網吧里。
以上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我身邊感人事跡也頻繁出現,這也是我們學校老師在教育教學中一貫的風格,也是我們學校“全程啟迪,規范管理”的正確理念。
對于學生,我們早已忘記了自己嚴肅的教師形象。改而為之的是更為和諧,更為溫馨的笑容。我們不愿讓學生的笑容,在經過我們身邊后消失了。我們放下嚴肅,以微笑對之。一個微不足道的`微笑,一個親切的問候,均可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老師愛。
最美教師心得體會篇二
“最美女教師”黑龍江佳木斯市第四中學老師張麗莉在客車司機沖向人群,將要碾壓向自己學生的一瞬間,奮力推開學生,自己卻被卷入車底,最終導致高位截癱,被網友稱為“最美女教師”,目前仍在醫院重癥監護室,她的傷情引起了千萬網友的關注,更引起了我們對教師責任的思考。
長久以來,師德建設被應試教育所抹殺,我們在關注成績的同時,很少去關注學生的成長,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成績似乎成了教育的唯一追求,學生成了我們達到自己目標的一個工具,不管他們是否能夠獲得他們所需要的,他們內心的多方面的情感需求。
近幾年來,我們是不是對學生少了一些交流,多了一些責備和壓力。是不是我們沒有問一下他們有沒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異想天開的想法。我們除了關心自己的成績,還關心過學生的安全、心理、體質等問題嗎?我們心里時刻裝著學生了嗎?我們盡到了一個教師應盡的責任了嗎?
我想“最美女教師”能完成她那奮力的一推,一定有背后深深的積累,她凝聚了對學生深深的愛,她有作為教師最起碼的、也是最動人的責任與良知。一個教師,如果只是關心個人的利益和成績,不會對學生做出如此舍己為人的舉動的,不會將自己的生命于不顧,來保護自己的學生的。
反觀我們的某些老師,利欲熏心,忙著撈錢,忙著提高個人收入,不顧及學生的承受能力,上課體罰學生,課下讓學生給他干這干那,還昧著良心上課不認真教課,課下辦自己的輔導班,讓學生承受著經濟和升學的雙重壓力,這樣的老師在“最美女教師”面前,不覺得臉紅么?
我們教師是該有些犧牲精神和奉獻意識的,我們要在利益面前,首先想到的學生,是他們的健康成長,而不是個人眼前的那些蠅頭小利。是學生一生的成長,而不是目前的細微的分數。我們要做的就是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要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孩子們創造一片自由、安全、開闊的成長空間!
雖然不可能每個教師都能像張麗莉老師一樣舍己為人,拿自己的生命去拯救孩子的生命。但日常我們的教學中,應時刻為孩子的成長著想,為孩子的未來著想。多為學生考慮,少謀求個人私利。也許這比推開一個面臨生命危險的孩子更重要,更緊迫。
最美教師心得體會篇三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事跡讓我深受感動。在一輛客車突然失控并沖向學生的危急時刻,張麗莉老師不顧生命安危,挺身而出,為搶救兩名學生而被卷入車下遭到碾壓,以至雙腿高位截肢。她今年剛滿29歲,這個不平凡的瞬間感動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牽動人心,張麗莉老師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強烈關注,她被大家稱為“最美女教師”.她之所以美是因為她在學生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是因為她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軀支撐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動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大愛贊歌;是因為她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這位年輕女教師,用生命譜寫著最偉大的愛的贊歌。她是當之無愧的最美教師。作為一名老師,要向“最美教師”學習:一是至善大愛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大愛。
這種愛就是把學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新學年,新接了一個班,我很快發現有一個小女孩整天不聲不響,幾乎和所有的孩子都不來往,也不愿與老師說話、親近。通過細心觀察和了解,才知道她是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愛。于是,每當早上來園時,她總是先和她打招呼,幫助她整理衣物;在進行集體活動時,她特別注意激發她的積極性,當看到她想回答問題又膽怯時,便鼓勵她大膽發言,并讓全體小伙伴為她鼓掌;游戲中,常常動員其他小朋友主動邀請她合作游戲;孩子特別愛看圖書,她就經常抽空與她一起看書,講故事——經常的表揚與鼓勵,使孩子的自信心增強了,性格也開朗活潑多了。這是我的愛!愛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一個幼兒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這個事例雖然是我們身邊很常見、很普通的事,但在經歷了孩子由一個“問題孩子”到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的轉變過程之后,她將一個淺顯而又深刻的道理擺在我們面前:師愛是一種力量,師愛是教育之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因此,作為教育的主體,教師必須有一顆熱愛幼兒的心,這是調整教師與幼兒之間關系的最基本的教師道德規范。只有熱愛幼兒,教師才能設身處地的理解幼兒,才有了解幼兒各方面情況的愿望,熱情主動的引導和幫助幼兒,真心誠意地尊重幼兒,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心撲在孩子身上。
作為一名老師,要向“最美教師”學習:二是甘于奉獻高度負責的精神。最美教師,美在責任。小時候我就聽說過一句話:教師的責任重于泰山。那時覺得這是夸張型的說法,但是當我真的成為一名教師時,才深深地感覺到這句話說得很對,尤其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自身的責任感真的很重要。責任心,不是空洞的說教,它需要落實,在日常工作的一點一滴中體現出來。具有責任心,要求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是一種態度,認真工作是態度端正的體現。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雖然我面對懵懂無知的小孩子,但是教案設計要精心、課前準備要細心、上課時要認真,把他們當成平等交流的伙伴看待。我體會幼兒教師的任務,在于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教他們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引導孩子們明白道理,啟發他們探索世界奧秘的興趣。讓孩子們在一個愉悅的環境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個人的責任心不是與生就來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在后天的成長中培養,它需要反復的鍛煉、磨礪。幼兒園是教孩子養成責任心的緣起之地。幼兒教師作為孩子們接觸到的第一個來自家庭外的長輩,肩負著啟蒙幼兒責任心的使命,幼兒教師不但要對孩子、對家長、對幼兒園履行責任,還要把這份責任心傳遞給孩子。言必信、行必果,受人之托衷人之事,用自己日常“負責的語言、行為”影響孩子,讓“責任”的種子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扎下根來,成為他們日后肩負家庭、社會、國家責任的起源。
學校是教師教書的場所,同時也是育人的場所,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都有
一定的指導意義。我決心以“最美教師”為榜樣,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實實的做事,兢兢業業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最美教師心得體會篇四
通過學習“最美教師”的感人事跡,使我深受啟發,收獲很多,對教師這個職業更加熱愛,深感責任重大,教師必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首屆“_最美教師”張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堅守偏遠農村的三尺講臺。有人說張老師傻,但他說:“為了學生,值!”。三十八年,張老師從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變成了兩鬢染霜的老人。張老師只有一句話:無怨無悔。他的學生一批批走出山村,有的成為工程師,有的成為總經理。明年就要退休了,為了山里的孩子,他愿意繼續堅守,發光發熱。他這種勇于堅守、樂于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廣大教師學習!
青年教師代表郭老師,心中有夢,不畏途遠。全身心投入,迅速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老師”。為上好每一節課,她細細斟酌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聲調,甚至模擬練習。語速、咬字,郭老師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終,她成為一名神采飛揚的老師。有付出必有收獲,她參加全國優質課比賽榮獲一等獎。郭老師愿繼續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奮,成就孩子們的成才夢想。她好學上進、甘為人梯,是年輕教師學習的榜樣!
首屆“河南最美教師”劉老師,朝夕和智障孩子相處,用愛守護折翼天使。劉老師說:“每種色彩都應該盛開,每個夢想都值得灌溉,每個孩子都應該寵愛。”正是這種理念使劉老師牽著孩子的手,用心走進這個特殊的世界。25年的堅守,讓她從姑娘變成了最懂這些孩子的“特教媽媽”。25年中,雖然有好幾次離開的機會,但劉老師每次都選擇了留下。她說:“因為我無法拒絕這些折翼使!”。
劉老師說,“河南最美教師”不是她一個人的榮譽,而是頒發給整個特教教師群體的,希望社會上有更多人關注特殊孩子,讓他們也成為“幸福天使”。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這些“最美教師”是我學習的楷模,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