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寫作目的主要有表達自己的觀點、感受、理解等,同時也可以為他人提供經驗和啟發。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一些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路。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一
今天上午,我和爺爺聊天。爺爺講了許多過去的事情,其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是他曾經參加過的建設,于是我央求爺爺和我一起去看看長江大橋。
中午,吃完飯,我和爺爺就乘車出發了。來到大橋下,我們徒步走上了引橋。一路上興致勃勃,雖然引橋很長,可沒過多久就走完了。這時,突然聽到腳下雷鳴般的響聲,我連忙低頭一看,只見一條“鋼鐵巨龍”從橋“肚子”里鉆了出來,飛快地奔向遠方。我感到十分驚奇——橋下面怎么會有火車呢?爺爺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他告訴我:“是鐵路,公路兩用橋,能同時通過火車和汽車,它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制造的。”
我站在橋上,一邊聽著爺爺的話,一邊俯視長江,只見太陽的光輝鋪灑在江面上,使長江發出耀眼的光芒。滾滾的長江水如萬馬奔騰般從橋下流過,奔向天邊。
啊!真是太雄偉了。我為中國人民能建造這座大橋而感到驕傲,也為爺爺是一名光榮的建造者而感到自豪。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二
教學要求:
1、認識南京長江大橋,了解祖國的建設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課文中的比喻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按一定順序、有重點、并展開合理想象的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軟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演示圖)圖上畫的是什么?這座橋叫什么名字?
板書課題,齊讀。
二、預習課文。
1、提示觀察方法和觀察重點,提出默讀課文的要求。
2、學生按要求觀察、默讀,自學生字讀音。
三、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檢查讀音。
2、指名按自己的觀察順序講述圖意。
3、指名朗讀課文。
四、教師按課文描寫順序指導看圖。
五、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說說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提問:(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哪幾句話描述了大橋的樣子?
3、再次觀察圖畫,從圖上找出橋墩、正橋、引橋、火車道、公路、人行道。
結合觀圖,理解“明媚”“連接”“來來往往”等詞語的意思。
4、練習朗讀第一段。
5、默讀后四句,啟發學生說說作者按什么順序觀察大橋的。
6、讓學生對照板書復述大橋的樣子。
二、對照圖,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提問:(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這一段描述發哪些事物?
3、讓學生從掛圖中找出這一段所描寫的事物。結合看圖,理解“聳立、筆直、頂端”的意思。
4、默讀第二段,思考:
(1)這一段描寫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聽到的?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的?
5、練習朗讀第二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重點理解:“浩浩蕩蕩”“天塹”“征服”等詞語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四、練習感情朗讀。
第三課時。
一、集體朗讀課文。
二、聯系課文再次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南京長江大橋的樣子。(先同桌互相練習說,后指名在班上說。)。
三、練習朗讀,指導背誦。
1、先提要求,再指名讀,教師范讀,集體朗讀。
2、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背誦,再鼓勵學生眾背誦。
四、完成思考練習第三題。
1、指名讀第三題的三句話。
2、理解“像”“仿佛”“似的”這三個詞。
3、說說這三句話中,分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五、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學。
2、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并組詞。
3、指導書寫。
六、布置作業:練習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橋墩塑像、橋頭堡。
正橋、引橋玉蘭花燈柱。
近看。
遠看火車道、公路江面輪船過近聽。
車輛腳下火車響。
天塹變通途。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三
清晨,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云。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波浪滾滾的江水中,9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正橋連接著22孔引橋,仿佛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軌,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邊是人行道。寬闊的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我沿著人行道,走近正橋。兩座雄偉的工農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后面,聳立著兩個高大的橋頭堡,頂端的一面面紅旗,映著陽光,十分艷麗。正橋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我手扶著橋欄桿,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隨著波浪時起時伏,側耳傾聽,一列列火車鳴著汽笛,從腳下呼嘯而過。
滔滔的江水浩浩蕩蕩,奔向大海。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四
我出生在南京,從小在南京長大,爸爸媽媽帶我玩過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例如: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廟、珍珠泉、海底世界等等,其中最宏偉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南京長江大橋了。
南京長江大橋建造于1968年,離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大橋全長4589米,橋面有15米寬,有9個橋墩。大橋頂層通車,中間層通火車,大輪船還可以從橋下開過。
橋面兩頭有工農兵塑像,橋兩邊人行道上有數不盡的路燈,每當夜幕降臨遠遠望去,輝煌的燈光猶如一條彩虹橫跨江面上空。川流不息的車輛日夜不停地來往行駛。橋上解放軍叔叔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日夜堅守崗位。
南京長江大橋早前是我國第一大橋,世界第三大橋。它也是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
紹興縣實驗小學三年級:方培輝。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五
今天是國慶節,我們一家去參觀長江大橋。
參觀不止一次,有好多次了,我都記不清了,但國慶節來參觀大橋,還是第一次。
大橋非常壯觀,它是由上下兩層道路組成,下面是鐵路,上面一層是公路,大橋兩邊的欄桿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暸望臺。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面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站在大橋上向下眺望,是大橋公園,那里綠樹成陰,空氣清新。風景秀麗的南堡公園,處處花團錦簇,一派節日歡樂祥和的景象,讓人流連忘返。再看看江中,煙霧彌漫著江面,一層層,一絲絲的,來來往往的船只在江面上穿行。
在我很小時爸爸媽媽就經常我來玩,我非常喜歡長江大橋,我不但喜歡長江大橋,而且喜歡畫長江大橋,還經常乘船到位長江對面去玩。
長江大橋是多么宏偉,多么美麗,在國慶節顯得更加威嚴,像鋼鐵巨人一樣守衛著我們這座美麗的城市!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六
南京長江大橋位于長江下游345公里處,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和浦口之間,是一座鐵路、公路兩用的特大雙層鋼桁梁橋。大橋是華東交通的關鍵工程,上層為路寬15米、全長4588米的四車道公路橋,連通104國道、312國道等跨越長江的公路網;下層為寬14米、全長6772米的雙軌復線鐵路橋,連接津浦鐵路與滬寧鐵路,使中國交通大動脈京滬鐵路得以貫通,是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脈。大橋由正橋和引橋兩部分組成,正橋9墩10跨,長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大橋通航凈空寬度120米,橋下通航凈空高度為設計最高通航水位(吳淞高程+8.27米)以上24米,可透過5000噸級海輪。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于1968年,是繼武漢長江大橋和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之后第三座跨越長江干流的大橋,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國設計建造并基本采用國產材料的特大型橋梁,因而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重要好處。該橋是南京的標志性建筑、“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以前以“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記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鐵路橋。
南京長江大橋是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正橋長1576米,其余為引橋。大橋正橋為鋼桁梁結構,共有10孔9個橋墩,其中北岸第1孔為128米跨度的簡支鋼桁梁,其余9孔為3聯3孔等跨160米的連續鋼桁梁。主桁采用帶下加勁弦桿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懸臂拼裝法架設。
大橋下層為14米寬、雙軌復線的鐵路橋,全長6772米,設有單獨的鐵路引橋。鐵路引橋為后張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墩為雙柱式框架結構,每孔跨31.7米。南北鐵路引橋共長5196.16米,最大坡度4‰,最小彎道半徑1200米。北引橋109孔,落地后通往京滬鐵路林場火車站;南引橋50孔,落地后通往南京火車站。
公路橋。
大橋上層為4車道公路橋,車行道寬15米,兩側人行道各寬2.25米,全長4588米。公路橋的引橋采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北引橋33孔,南引橋48孔,其中南引橋設分岔落地橋(俗稱回龍橋)11孔共316米。雙曲拱橋的平面曲線部分采用“曲橋正做”做法,即采用直梁按曲線拼裝,而不是直接使用曲線梁。
橋頭堡。
南京長江大橋的橋頭建筑選用了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筑系鐘訓正等設計的復式橋頭堡方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大橋正橋南北兩端各設大橋頭堡一對、小橋頭堡一對。大堡塔樓高70米、寬11米,米黃色,分立于大橋兩側,大堡高高凸出公路橋面,頂端為高5米、長8米的鋼制“三面紅旗”,呈飛躍前進狀。橋頭堡建成后,“三面紅旗”的特色風格風靡全國,被多次模仿。堡內有電梯通往橋下的公園、鐵路橋(不對外開放)、公路橋和堡頂的平臺。小堡位于大堡向引橋方向68.7米處,結構、外型、顏色與大堡類似,僅體量略小。小堡凸出公路橋面的部分為5米高的灰色“工農兵學商”混凝土群像。在橋頭堡橋面以下部分,大堡側面寫有“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萬歲”,小堡側面寫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我們的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等紅色大幅標語。這些紅色標語在20世紀80年代被鏟除,大橋管理處為迎接建國50周年對南堡進行整修時恢復了南堡標語。
橋欄浮雕。
澤東時代的風貌,是當時大眾藝術的經典作品。
其他。
公路正橋兩邊的人行道旁設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造型與北京長安街路燈完全一致。大橋南堡下方的江岸設大橋南堡公園,面積18.5公頃,1971年3月由南京市城市建設局建設完工,9月劃歸大橋管理處。南堡公園以大小堡連線為對稱軸,有大型花壇3064平方米、大型噴水池2800平方米,共有喬灌木14000余株,設盆景園、桂花園、銀杏林。,浦口區在大橋北堡周邊新建北堡公園,占地7公頃,大小堡之間是晨練、集會區,橋墩以東是休閑區和“自然花園”。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七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南京市,那里有一座中外聞名的大橋,叫南京長江大橋,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南京長江大橋非常的大,而且雄偉。上層是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是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余為引橋,公路引橋采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南京長江大橋正式開通。雄偉、美觀的南京長江大橋,橫跨在寬廣的長江上。南京長江大橋,歡迎你來游覽,觀看。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八
各位游客;我們的車正行駛在大橋南路上,不遠處,我們就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的了。是從1958年開始勘測,在1960年到1968年的這段特殊歷史時期,新中國建橋大軍發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設計、施工,建造而成的。這是繼白沙陀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在長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橋。
游客們:眾所周知,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然而,千百年來,卻一直阻隔著南北交通,被人們視為“天塹”。
長江天塹,歷來又是兵家必爭之地。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項羽被劉邦所困,突圍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無法過江,折往江西,在安徽烏江鎮走投無路,只好拔劍自盡。至今在大橋北面的大廠鎮還保留著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呢!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也曾幻想著憑借長江天險,繼續負隅頑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軍在1949年4月23日,憑借木船,以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氣勢勝利渡江,解放了南京。
人民取得了勝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響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在南京這個交通要塞城北的長江上架橋成了廣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長江水流急、江面寬,要架橋談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國民黨政府曾邀請美國橋梁專家來此考察,終因水文復雜、地質條件差,而得出無法建橋的結論。1960年我國建橋大軍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發揚大無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蘇聯單方面撤走橋梁專家和研究人員的艱難情形下,奮斗8年,耗資1.8億人民幣,耗用50萬噸水泥,100萬噸鋼材,終于建成了這座舉世聞名的長江大橋。從此“天塹變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也向世人證明了外國人認為辦不到的事中國人辦到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和中國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各位游客:前方是勝利廣場,廣場一側矗立著一尊新落成的青銅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劉伯承。基座上鐫刻著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劉伯承元帥”5個大字。像高5米,寓意著1999年是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現在,我們的車已駛上了大橋的引橋了。這座大橋,由引橋和正橋兩部分組成,上層為公路橋,正橋長1577米,引橋長3012米,寬19.5米,可供4輛大卡車同時并行;下層為鐵路橋,全長6772米,寬14米,鋪設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兩端接地部分建有22個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橋孔。
請大家向前看,這就是橋頭堡,橋的南北各有一對,高為70米,橋頭堡上各有三面紅旗,象征著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躍進和總路線。請大家往左邊看,這座塑像上5個人物,是當時中國社會的5大組成部分,即工、農、兵、學、商。他們共舉五星紅旗昂首向前,象征著團結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橋兩側整齊地排列著的是150對白玉蘭花燈,每當夜幕降臨,華燈齊放,萬盞燈火,把大橋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著實是一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畫面。“天塹飛虹”作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謂名副其實。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來到了大橋公園。在這里我們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個橋墩,其中9個橋孔,中孔高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橋樁。這一橋樁就是大橋初建時,由蘇聯專家主持打下的第一個橋樁。正在此時,中蘇關系惡化,蘇聯單方面撤走所有專家和建設圖紙。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中國的橋梁建設者們勵精圖治,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自行研究、設計,建成了大橋。
有人可能要問,在橋梁建設之前,是如何解決南北交通的呢?以前,南岸的下關到北岸的浦口,一直是溝通南北的重要渡口。1929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樞就是由浦口碼頭過江,在下。關碼頭登岸的。1938年,帝國主義為了掠奪中國的財富,在下關和浦口修建了兩座棧橋,用兩條900馬力的輪渡,運送火車車皮過江。解放后,人民政府為了緩解這條航線的壓力,又增加了3條輪渡。但是由于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和過江速度的緩慢,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大橋通車后,鐵路橋每天南來北往對開的列車多達100多列,每列火車通過“天塹”只需幾分鐘的時間,貨運列車的中轉時間比過去縮短了3個多小時。今天,隨著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大橋的運輸壓力也達到超負荷的地步,橋孔對大型貨輪的通過能力也顯得不足。為適應交通發展的需要,不久的將來,在這座大橋的東面,又將是長虹飛跨——建造南京長江第二大橋。
各位游客:,我就介紹到這里。一會兒,我們將乘升降電梯登上橋頭堡,相信你到時一定會有更多的感慨。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九
教學要求:
1、認識南京長江大橋,了解祖國的建設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課文中的比喻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按一定順序、有重點、并展開合理想象的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軟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演示圖)圖上畫的是什么?這座橋叫什么名字?
板書課題,齊讀。
二、預習課文。
1、提示觀察方法和觀察重點,提出默讀課文的要求。
2、學生按要求觀察、默讀,自學生字讀音。
三、檢查預習。
1、出示生字,檢查讀音。
2、指名按自己的觀察順序講述圖意。
3、指名朗讀課文。
四、教師按課文描寫順序指導看圖。
五、讓學生再次默讀課文。說說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提問:(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哪幾句話描述了大橋的樣子?
3、再次觀察圖畫,從圖上找出橋墩、正橋、引橋、火車道、公路、人行道。
結合觀圖,理解“明媚”“連接”“來來往往”等詞語的意思。
4、練習朗讀第一段。
5、默讀后四句,啟發學生說說作者按什么順序觀察大橋的。
6、讓學生對照板書復述大橋的樣子。
二、對照圖,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提問:(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么?
(2)這一段描述發哪些事物?
3、讓學生從掛圖中找出這一段所描寫的事物。結合看圖,理解“聳立、筆直、頂端”的意思。
4、默讀第二段,思考:
(1)這一段描寫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聽到的?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的?
5、練習朗讀第二段。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重點理解:“浩浩蕩蕩”“天塹”“征服”等詞語和最后一句話的意思。(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四、練習感情朗讀。
第三課時。
一、集體朗讀課文。
二、聯系課文再次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南京長江大橋的樣子。(先同桌互相練習說,后指名在班上說。)。
三、練習朗讀,指導背誦。
1、先提要求,再指名讀,教師范讀,集體朗讀。
2、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背誦,再鼓勵學生眾背誦。
四、完成思考練習第三題。
1、指名讀第三題的三句話。
2、理解“像”“仿佛”“似的”這三個詞。
3、說說這三句話中,分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五、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學。
2、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并組詞。
3、指導書寫。
六、布置作業?:練習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橋墩塑像、橋頭堡。
正橋、引橋玉蘭花燈柱。
近看。
遠看火車道、公路江面輪船過近聽。
車輛腳下火車響。
天塹變通途。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十
南京長江大橋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那你對11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本站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關于步行南京長江大橋。
作文。
的文章,希望能夠很好的幫助到大家。
我的家鄉。
在江蘇省南京市,那里有一座中外聞名的大橋,叫南京長江大橋,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連通市區與浦口區,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南京長江大橋非常的大,而且雄偉。上層是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是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余為引橋,公路引橋采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
南京長江大橋不但大、雄偉,而且還美觀。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南京長江大橋正式開通。雄偉、美觀的南京長江大橋,橫跨在寬廣的長江上。南京長江大橋,歡迎你來游覽,觀看。
一個清晨,我來到南京長江大橋。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云。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波滔滾滾的江水中,九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正橋連接著二十二孔引橋,仿佛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軸;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旁是人行道,寬闊的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橋上的燈亮了,像一棵棵閃閃發光的珍珠,把大橋的蹲給畫了下來。遠看大橋就像升浮在云空里一樣,南來北往的列車飛馳而過,那車燈,那笛聲,都仿佛在半空中。
近看,你還會發現,這里的燈有綠色的;藍色的;紫色的……好看極了,好似天上銀河落長江。
1968年12月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通車,曾以“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南京長江大橋位于長江下游。公路橋長4,588米,行車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兩側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正橋長1577米,是我國橋梁之最。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農兵雕塑。
南京長江大橋江中正橋共有9墩10孔,每墩高80米,底部面積400多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正橋10孔鋼筋梁中9孔為160米跨度,十分壯觀。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兩岸公路引橋部分由二十二孔雙曲拱橋組成,象一條美麗的彩練,使宏偉的南京長江大橋顯得更加絢麗多姿。清晨,噴薄而出的紅日映照著大橋巨大的橋身,如同橫臥云空的鋼鐵長虹。入夜,大橋上玉蘭花燈齊放光明,有如銀河飄落在寬闊的江面上,“疑是銀河落九天”。
雄偉壯麗的南京長江大橋現在實際日均車流量大約是6.4萬—6.6萬左右。“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我出生在南京,從小在南京長大,爸爸媽媽帶我玩過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例如: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廟、珍珠泉、海底世界等等,其中最宏偉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南京長江大橋了。
南京長江大橋建造于1968年,離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大橋全長4589米,橋面有15米寬,有9個橋墩。大橋頂層通車,中間層通火車,大輪船還可以從橋下開過。
橋面兩頭有工農兵塑像,橋兩邊人行道上有數不盡的路燈,每當夜幕降臨遠遠望去,輝煌的燈光猶如一條彩虹橫跨江面上空。川流不息的車輛日夜不停地來往行駛。橋上解放軍叔叔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日夜堅守崗位。
南京長江大橋早前是我國第一大橋,世界第三大橋。它也是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十一
清晨,我來到.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云。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波浪滾滾的江水中,9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正橋連接著22孔引橋,仿佛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軌,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邊是人行道。寬闊的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我沿著人行道,走近正橋。兩座雄偉的工農兵塑像左右挺立。塑像后面,聳立著兩個高大的橋頭堡,頂端的一面面紅旗,映著陽光,十分艷麗。正橋筆直的公路上,一對對玉蘭花燈柱,像等候檢閱的隊伍,站得整整齊齊。我手扶著橋欄桿,站在大橋上,遠望江面,江上的輪船像一葉葉扁舟,隨著波浪時起時伏,側耳傾聽,一列列火車鳴著汽笛,從腳下呼嘯而過。
滔滔的江水浩浩蕩蕩,奔向大海。自古稱作天塹的長江,被我們征服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十二
暑假,我來到南京。
一個清晨,我來到。今天的天氣格外好,萬里碧空飄著朵朵白云。大橋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壯麗。波滔滾滾的江水中,九個巨大的橋墩穩穩地托住橋身。正橋連接著二十二孔引橋,仿佛一條鋼鐵巨龍臥在大江上面。大橋分兩層。底下一層是火車道,鋪著雙軸;上面一層是公路;公路兩旁是人行道,寬闊的馬路上,行人車輛穿梭似的來來往往。
橋上的燈亮了,像一棵棵閃閃發光的珍珠,把大橋的'蹲給畫了下來。遠看大橋就像升浮在云空里一樣,南來北往的列車飛馳而過,那車燈,那笛聲,都仿佛在半空中。
近看,你還會發現,這里的燈有綠色的;藍色的;紫色的……好看極了,好似天上銀河落長江。
啊!真美啊,!
相關專題:[長江][寫景作文]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十三
我出生在南京,從小在南京長大,爸爸媽媽帶我玩過許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例如: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廟、珍珠泉、海底世界等等,其中最宏偉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了。
建造于1968年,離現在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大橋全長4589米,橋面有15米寬,有9個橋墩。大橋頂層通車,中間層通火車,大輪船還可以從橋下開過。
橋面兩頭有工農兵塑像,橋兩邊人行道上有數不盡的路燈,每當夜幕降臨遠遠望去,輝煌的.燈光猶如一條彩虹橫跨江面上空。川流不息的車輛日夜不停地來往行駛。橋上解放軍叔叔為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日夜堅守崗位。
早前是我國第一大橋,世界第三大橋。它也是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
紹興縣實驗小學三年級:方培輝。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十四
位于南京市西北面。江面上,連接市區與浦口區,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上層為公路橋,長4589米。下層為鐵路橋,長6772米。
那天早晨,我和爸爸來到腳下。抬頭望去,雄偉的大橋橫貫江面,似乎高不可攀。我們乘坐電梯到了公路橋上。一輛輛機動車從我們面前疾馳而過,我聽著震耳欲聾的“呼呼”聲,深深地為我們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而自豪。這兩座橋像兩條巨龍,伸向遠方。公路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這些無一不體現著中華古老的文化底蘊。
選址在南京市下關和浦口之間。這里的水下泥沙覆蓋層厚,江底巖層復雜。外國橋梁專家曾說:“在南京造橋,基礎這一關就過不了。”但中國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出乎了外國人的想象,架起了一座雄偉堅固而且適用的大橋,證明了中國人不再弱小,中國人不再是當年的“東亞病夫”。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十五
國慶長假爸爸媽媽帶我去南京游玩,我終于可以親眼目睹的雄偉壯觀了。
我們乘車從橋南駛向橋北,橋的南面是南京市區,橋的北面是南京高新技術區。車馬上就要到大橋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動。遠遠望去,橋上通汽車,橋下通火車,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十分壯觀。開始上引橋了,爸爸告訴我:引橋采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爸爸還說:“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望臺。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于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車子上了正橋,橋面上非常寬闊,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車子來來往往,川流不息;橋下江水滔滔,向遠望去還有大貨輪在行駛。
建于1968年12月29日,媽媽說在當時它可算是一座了不起的科技型大橋了。我們一家人登上?望臺,和大橋一起合了影,它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游南京長江大橋(精選16篇)篇十六
長江接地通南北,遠水浮天貫古今。
1968年12月長江上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通車,曾以“最長的公鐵兩用橋”被載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
南京長江大橋位于長江下游。公路橋長4,588米,行車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并行,兩側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正橋長1577米,是我國橋梁之最。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桿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農兵雕塑。南京長江大橋江中正橋共有9墩10孔,每墩高80米,底部面積400多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正橋10孔鋼筋梁中9孔為160米跨度,十分壯觀。整座大橋如彩虹凌空江上,兩岸公路引橋部分由二十二孔雙曲拱橋組成,象一條美麗的彩練,使宏偉的南京長江大橋顯得更加絢麗多姿。清晨,噴薄而出的紅日映照著大橋巨大的橋身,如同橫臥云空的鋼鐵長虹。入夜,大橋上玉蘭花燈齊放光明,有如銀河飄落在寬闊的江面上,“疑是銀河落九天”。
雄偉壯麗的南京長江大橋現在實際日均車流量大約是6.4萬—6.6萬左右。“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