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華人世界的文化瑰寶,不僅在中國內地盛行,也在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慶祝。閱讀下面這篇元宵節活動總結,或許能幫助你更好地寫出自己的總結。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一
正月十五日,。在南京,有兩大習俗,一是吃元宵,再就是看花燈。十五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和姐姐也到夫子廟去看花燈。聽爸爸說,南京的花燈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還有很多外地人都到南京看花燈。我們到了夫子廟啊,這里,人山人海,到處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荷花燈,飛機燈,兔子燈,老鼠燈,龍燈等……五花八門,數不勝數。我看了看兔子燈是最多的,它長長的耳朵,圓圓的身體,短短的尾巴,紅紅的眼睛,看上去非常可愛。因為,今年是雞年呀!夫子廟的燈會非常熱鬧,到處都是燈的'海洋,連十里秦淮的水中都倒映著千姿百態的燈火。大約十點多鐘,我們全家人就回家了。回到家里全家人一起吃元宵。我問媽媽:“為什么要吃元宵呀?”媽媽說:“你看,這元宵圓圓的,吃元宵是象征全家團團圓圓呀!”這個玩得開心,又長了知識,真趣啊!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二
春節的喜慶還在蕩漾,的腳步又已來臨。在這個親情濃濃,“豬”氣沖天的新春佳節里,我們盼來了張燈結彩,鑼鼓喧天的“”。
“”,我最喜歡的節日,因為湯圓是我的最愛,今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兩眼放著金光,如饑似渴地望著奶奶親手做的湯圓。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糯,那入口即化的.口感,真是令人回味無窮,瞬間湯圓被我吃了個精光。
吃完飯,走在上學的路上,天橋上琳瑯滿目的燈籠就令我眼花繚亂。校園張燈結彩,別具一格,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笑容。上課時,同學們都心不在焉,想象著元宵晚會都有哪些好玩的節目。
終于盼到晚會開始,同學們沖到操場,操場上人山人海,大家興奮不已,老師為我們精心準備了很多游戲:有猜燈謎、24點、畫年畫、射箭、科學小游戲。我們六個人一組,每人一張卡,大家互相配合,我們組每個人都蓋滿了7個印章,游戲教會了我們只有協同合作,才能一起成功!我沉醉在了游戲里不能自拔,很快幾個小時過去了,游戲結束,我們跑的都滿頭大汗,之后又到班里過完了生日會,大家都吃著美食喝著飲品玩得不亦樂乎。
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讓人難忘啊!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三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賞燈活動更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非常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也就是花燈節,更是我的生日。我覺得今天晚上是最熱鬧的一天,我老爸老媽等人為了慶祝元宵,也為慶祝我的生日,要到賓館吃飯。
快到了晚上,我和弟弟迫不及待的拉著老爸老媽去那家賓館。雖然我們去的時候是靜悄悄的,但是晚上的氣氛是渾然不同的。
來到了賓館,只要一上菜,我和弟弟就馬上撲過去搶著品嘗。老媽笑著對我們說:“今天可是你們最大了,什么東西都是你們先吃啊。”我邊吃邊說:“菜燒起來就是讓我們吃的啊,先不先吃不都一樣啊!”“你邊吃邊說話,不怕咽著啊。”我置之不理,繼續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在這歡聲笑語的賓館里,不知不覺黑幕降臨了。不一會兒,震耳欲聾的煙花爆炸聲響起來了。我和弟弟顧不得還沒上的美食,馬上跑出去欣賞五顏六色的煙花。煙花破殼而出,發出一聲巨響。有的煙花形成一朵花朵,有的像一條流星一樣從上往下落。我最喜歡一種煙花,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花中生子”。它煙花爆炸時沒什么特別的,但是當它形成的花將要消失的時候,從花中出來的許多小煙花。這些小煙花有很多,但它們一起爆炸。“嘩啦啦”的一聲,小煙花就像星星一樣閃了起來。最后的煙花也是最好看的。六個煙花一起升上天空,它們飛的方向各不相同。當它們一起爆炸的時候,比平時的煙花大好幾倍。它們形狀相同,連成一片,顏色也是一模一樣。老媽走出門來對我說:“今天的煙花比春節的還要多,還要漂亮。”我高興的點了點頭。
啊!元宵,屬于我的一天!好象所有的煙花都在為我慶祝,還有父母對我的祝福,我真幸福啊!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五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要吃湯圓,放煙花。
媽媽煮好湯圓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放在嘴里,媽媽大叫;“小心點,別燙著。”咬上一口餡慢慢地流了出來,粘粘的。甜甜的味道好極了!
可少不了觀花燈。吃完元宵,我與爸爸來到陽頭廣場。這里的花燈可真多啊!有“奔跑”的老虎。“吃草”的兔子。還有在“游動”的魚兒。真是五花八門!都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爸爸給我買了一個兔子花燈。只要一按按紐。兔兒便會唱起歡樂的歌。我連忙拿起我的老虎燈加入鬧花燈的行列,之后我與爸爸去放煙花。
放煙花可有趣了。煙花的種類真多!有的還有的在放甩炮……人們正看得起勁,忽然,一個淘氣的小朋友扔甩炮,人們嚇得四處躲藏;我跟著爸爸放禮炮它噴著火焰天空沖去,“啪”的一聲爆炸了,放出五彩的鮮花。
真有趣!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六
又稱“上元節”,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的時候,我們一家人總會聚在一起吃湯圓。當我一口咬下湯圓的那一瞬間,感覺到它的細滑和餡兒的醇香,并牢牢地記住了它那獨特的味道。我們一邊吃這湯圓,一邊嘮著家常,很是熱鬧。
除了吃湯圓外,人們還會張燈結彩,看燈猜燈謎,踩高蹺等。其中踩高蹺是我最喜歡的了。人們把腳放在那獨特的制用工具上,一站,嘿!真神奇哦!居然還能在這么高的桿子上面能走能跳,做各種各樣的動作來表演給觀眾們看,都看得我眼花繚亂了呀!
我喜歡,喜歡這個有趣而又富有傳統意義的節日。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七
今天是正月十五,大家都知道今天要賞花燈、猜燈迷、吃元宵。在我們郎溪縣還有一個習俗——看煙花。
晚上我全家一起到大姥姥家看煙花,大姥姥家住在中港小區,體育場對面,是最佳的觀賞點。馬路上熱鬧非凡,人山人海,大家都趕向體育場。我們剛登上平臺煙花晚會就開始了。瞧,那邊的小煙花在低空中竟相開放,爭奇斗艷。紅的、綠的、橙的、黃的…。看的人眼花燎爛。
哇,你看那邊,那種煙花真漂亮呀!遠看,它就像神話故事中的七仙女,紅、橙、黃、綠、青、藍、紫,流星似的掠過天空;又宛如一位舞蹈演員,她的舞蹈動作婀娜多姿,一會兒,轉動她那五顏六色的舞裙,一會兒以跳起了熱情奔放的蒙古舞,把她那長長的袖子來回擺動,袖帶飄忽;又似森林里的樹木,這棵是新栽的,矮一些,那棵是百年老樹,高大一些,忽高忽低,參次不齊。“呼,嘣”好美呀!好大呀!又是“轟”的一聲,我抬頭望天,一朵巨大的橙色的波斯菊在夜空中盛開。這一朵“菊花”照亮了整個天空。“吧”地一聲,天空中冒出一顆顆五彩繽紛的“星星”,一閃一閃令人難辨真假。
十五元宵鬧花燈、看煙花已成為我們郎溪人正月十五的一道亮麗風景,十五的月兒園,十五的煙花美,十五的家鄉更熱鬧。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八
來啦!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它是春節活動的一個高潮,過啦,這年才算真正過完啦。在古代又叫“上元節”或“燈節”,到現在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啦。民間有逛燈會、社火表演、喝酒、猜謎、放煙花等活動,俗稱正月十五鬧元宵。所以呢,是一個“眼睛”的節日,但同時也是一個“嘴巴”的節日。
我們這兒不是什么古城,沒有什么廟會,也沒有燈會,我們有的就是縣政府組織的每年一次的放煙花活動。放煙花的地點就定在縣政府門前。大約七點左右。
我們趕去看煙花時已經有一些的晚啦,花炮已經開始燃放。那里人山人海,熱鬧極啦!我們先是看到無數個孔明燈升上天空,我連忙許愿。還沒來得及閉上眼睛,只聽一聲巨響,煙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啦美麗的火花,同時掉下來一個個“降落傘”,五顏六色的,美麗極啦。有的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樣綻放開來,射出紅的光,黃的光,綠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啦。天空中的煙花越來越多,形態各異。有的像撐開的傘,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還有的像數十條金色的銀蛇,扭動著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麗,迷人的畫面。
我們被罩在五彩斑斕的煙花下面,有一種仙女飛天的感覺;又象是若大的空間,只有我自己在遨游神州。
欣賞煙花之余,“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宋代已有家家吃湯圓的習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團圓之意。賞完煙花,我們也要回家吃湯圓啦!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九
我為什么那么喜歡過呢?答案就是——可以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可開心啦!
我喜歡吃湯圓,每次快到正月十五就饞得不行了。一看到白白胖胖的湯圓出鍋,我就像餓了一天的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棒一樣眼睛放光,趕緊盯著,好象生怕別人把湯圓搶走了,一次能吃十幾個呢!我最愛黑芝麻湯圓,輕輕一咬,又香又甜的黑芝麻就流了出來,有時候弄得滿嘴都是,我就搖身一變,變成一只大花貓,逗得全家人都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看花燈、猜燈謎。的晚上,媽媽會帶我出去參加游樂會。那里人很多很熱鬧,有各種好吃的好玩的,還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燈:有兔子花燈、老虎花燈、蝴蝶花燈,有圓形的、橢圓形的、六角形的,遠看就象一個個發光的彩球浮在夜空,漂亮極了。猜燈謎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我還記得我曾經猜出的燈謎。一個謎題是:紅公雞,綠尾巴,身體鉆到地底下,又甜又脆營養大,謎底——紅蘿卜;還有一個謎題是:白又方、嫩又香,能做菜,能煮湯,豆子是它爹和媽,它和爹媽不一樣,謎底——豆腐。
每個都太開心太有趣了,我盼望著下一個快點到來!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我最喜歡過。這個節日到底是怎么來的呀?我很好奇。在媽媽的指引下,我到處查找資料,查到好幾種說法。我傾向于其中最有意義的這種說法:漢文帝登基以后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里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為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十
今天是,為了早點去看元宵燈會,我吃飯的速度也加快了。到了城北公園一看,這里真是人山人海,早已成了歡樂地海洋。
我想去看舞龍表演,可人太多,擠不進去,我們只好先去了游樂場。玩了一會,媽媽忽然看見了一個很大的燈,我被它吸引了,也跑了過去。它真的好大啊,比爸爸還要高!下面是一艘小船,上面是一頭大金牛,寓意著我們在這個牛年里一帆風順。
半空中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燈。有荷花燈、魚燈、玉兔燈、八角宮燈……它們排成一串,象一條燈河,把整個公園照耀的晶瑩璀璨。
抬頭望去,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掛在空中,還有無數的孔明燈冉冉升起。孔明燈是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發明的,又叫許愿燈,它給人們帶來了吉祥和快樂。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十一
如果你要問我最喜歡什么節日,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去年的,我一直記憶猶新。
那一天我是在外婆家過的,我十分得快樂。我們一家子聚集在一起做湯圓。母親做的湯圓特別好。湯圓又白又圓,看起來使人垂涎欲滴。湯圓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呢?母親告訴我,原來它長得圓圓的,又有湯,所以叫湯圓。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吃湯圓了,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湯圓,吃起來甜甜的,粘粘的味道好極了。我一吃就吃了十幾個。湯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團團圓圓的。這一天有意思吧!吃完飯,我們就回家去了。在家里的路上,我看見一群幼兒園的小朋友,提著一只只各式各樣的小燈籠,排著整齊的隊伍在游街,小燈籠的燈光將大地照的亮極了,將大街照得光芒四射。
雖然過去了,但那美好的回憶仍久久蕩漾在我心中。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十二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過元宵!是一年最狂歡的日子。每家每戶掛起了金光閃閃的燈籠!連樹上也掛起了紅紅的.大柿子!
看!那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轟隆隆——轟隆隆!”鞭炮聲傳滿人間!鞭炮在空中跳舞,驟然間,“轟”的一聲散出花彈,在空中構成一副璀璨的圖畫!還有那烤肉的香味,香的我直流口水!街上的人實在太多了1開車進來的最慘,堵車大約要堵一小時一盞盞燈飛上天空,這難道是三國演義孔明制造的孔明燈,鞭炮和孔明燈一起飛上天,讓我眼花繚亂,分不清哪個是孔明燈還是鞭炮。
看!是多么的狂歡,讓我們享受狂歡日!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十三
今天,爸爸、媽媽帶著哥哥、姐姐、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燈。
“哇!好漂亮啊!”姐姐情不自禁的驚嘆一句。我們首先看到和諧門,那悠揚舒緩的音樂讓姐姐和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來。
我喜歡“十二生肖”那組燈,瞧,龍在“嚓!嚓!嚓!”的打小鈸,蠻有節奏的!豬用盡全身的力氣“咚!咚!咚!”的掄著槌子敲大鼓……鑼鼓喧天,笙簫齊鳴,十二生肖音樂會給帶來無限的歡樂!
我和姐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后面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叫一聲。原來是威震四海的托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見塔內緩慢的旋轉著人民幣的畫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們發財吧。實在是太隨人愿!
我們又趕到爸爸、媽媽那里,這時他們正興致勃勃地看著“空城計”呢!只見諸葛亮穩坐城頭,不慌不忙地彈著琴,真是一種處變不驚、沉著鎮靜的大將風范啊!
今晚真是五彩繽紛的花燈連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匯成海,歡歌笑語形成潮啊!我們一家人也都沉浸在的歡樂中。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十四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它是中國漢族傳統節日之一,在每年正月十五夜晚。正月十五稱上元,也叫元宵,故稱元宵節。它是春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完了元宵節也就代表過完了年。
元宵節這一天要吃年糕,包餃子、煮湯圓、猜燈謎、擊太平鼓。元宵節又名燈節,在我們南京有上元晚上張燈之說,張燈三夜,也就是從正月十五張燈,到正月十八落燈。家家戶戶都扎一些各式各樣的花燈,制燈技藝十分精巧,有珠燈、料絲燈、紗燈、走馬燈;燈上還繪有古今人物肖像、故事,結構款式新穎多樣。
我們南京的元宵節是最熱鬧的。一大早,四面八方的鞭炮聲就不絕于耳,猶為熱鬧的是南京的夫子廟,入夜,萬燈齊明,各式各樣,加上秦淮河兩岸的燈光點綴,和夫子廟的一些古牌樓射燈的燈光輝映,把整個夫子廟景區光照如晝,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繁華似錦的景象。
元宵節鬧元宵(精選15篇)篇十五
春節的潮汐剛退后不久,元宵的風暴又再次來襲。雖然這一風暴持續不久,但是這“獨特”元宵節依然掀起了很大的波浪。
那天,我來到了萬泉河畔,那里沒有一輛車,我漫無心際的在大馬路上走著,沒有車的大馬路顯得寬了許多,街道上的人時不時與我擦肩而過。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音樂噴泉,這里有的敲鑼打鼓,還有人舞龍、扭秧歌,那種秧歌的舞步太奇特了,走四步,退兩步,手中的扇子也隨之搖擺,別有一番韻味,手中的長絲帶隨風飄舞,美不勝收。
舞龍那邊一個個敲鑼打鼓的人盡力揮舞著鼓棒,鼓韻齊鳴,動作齊整劃一,完美無缺。舞龍人精神抖擻,用雙臂揮舞著,周圍觀眾不時地發出喝彩聲。
我繼續漫步在萬泉河畔。忽然,耳邊傳來雷鳴般的轟響,我回眸一看,原來是那邊的舞臺正在演奏搖滾音樂,我擠到人堆里,看著那歌手瘋狂的搖滾著,那歡快的節奏,影響著我的感觀,讓我有一種心就要跳出來的感覺。聽著那音樂,我興奮不已!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十一點半。我回到家,躺在床上透過窗子抬頭望去,深藍色的天空那樣迷人,空中閃動著一顆顆的小星星。它們越來越多,好像在藍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著眼睛和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