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人間值得讀后感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一
工作的本質:為了生活。賺錢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不要覺得很俗,這本就是真實的生活狀態。工作中總是會遇到困難,遇到不熟悉的情況,試著先做,試著去挑戰,逃避容易失去學習的機會,失去成長的可能,最終可能失去整個職場生涯。俗話說做事先做人,工作中要處理好人際關系,要有合作的心態,對他人保持一份善意。對于自己的工作要有清醒的認識,喜好不是唯一的標準,前置的規劃、學習和訓練,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才能擁有說不的權利。同時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把自我價值全部放在工作上,如果工作需要一直做出巨大的犧牲,一定要果斷地離開,人生有很多精彩可以領略。
不要有過多的期待,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對于生活的態度:知足常樂。丟棄人生不必要的行囊:必須要幸福、必須要出人頭地、孩子必須要優秀等等,人生可以有很多的期許,為此要去努力,去奮斗,也許跟目標會有差距,但沒關系至少我們有一直在進步。成功時需要接納自己,失敗時更需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因為所有好的、不好的都是我們無法分割的一部分。快樂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真誠和感恩是良好人際關系中兩個重要的選擇。別人關注并在意自己,真誠地說句“謝謝”。與合不來的人盡量簡單交往;與合得來的人保持親密交往。交往的過程中,不要去強求改變別人,這很難,大概率失敗。分清彼此,要有邊界,超過了就變成干擾別人的生活。人與人之間就是互相幫助,容易接受拜托的人,人際關系摩擦就會少。力所不能,要真誠的告知對方。爭執后先道歉才是勝者,如果一遇事就發飆,你將無法立足。沒有100分的人際關系,只要能對信任的人說說真心話傾訴心事就好了。
自己尋找答案,才是最終解決之道。立足現在,不要為明天的未知焦慮。大多數的事情都會得到解決,人生只能笑著走下去。接連發生不順的時候,也不要停下腳步,停下來就無法前行了。好好睡覺。面對沒有自信的事情,一定要真誠坦率。和別人比較讓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實在沒有意義,只會消耗自己的精力。
人間值得讀后感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二
作者在第一階段寫到,沒有必要把幸福當成必須。
如果我們一直追求幸福的話,那么我們只能成為幸福的奴隸。
然而幸運的是,我感覺大部分時間在幸福中,也可能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我也很快就忘掉了,因為不好的事情畢竟是有數.我感覺有些人只是把不幸福的事情放大了。
如果有,也只是一個慣性!現在看來,無論你考上什么大學你只是“乾”卦的潛龍。能不能“利劍出刃”(乾卦第三爻和五爻。易經學者請指正!),還靠很長的路要走。
考上好大學,只能說明:如果后天的努力,你會比別人成功快。最后“潛龍無用”的大有人在!
然而后來的普通學校甚至落榜生,更有可能“飛龍在天”。所以如果你高考不理想,請不要氣餒,因為只要你有追求,你就無敵。我這個人幸福感強,不管因為能“將就”還是樂觀。總之我感覺擁有幸福感也是一種能力。
作者在文中強調說:可以把欲望作為動力,努力奮斗并不是壞事。我與作者不同的觀點是:我從來沒有把欲望當成動力。因為當把欲望當成動力的時候,工作非常痛苦!我只是感覺:興趣盎然。所以我很歡快的完成每天的工作。另外作者提出:幸福只是一種感覺,。所以一定要正確看待幸福,幸福并不是比較。如果你活在與別人的比較中,我們會自尋煩惱。
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人生中總有許多事情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發生,讓我們感覺很痛苦。經常會有人說:如果他對我好一點就好了。“為什么他總是那樣做?”總之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為什么這么多煩惱?
人間值得讀后感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三
《人間值得》這是日本一位90歲高齡老人的自述,從事70年的心理醫生工作,相信她在她的專業領域所總結的心得體會,沒有什么人會想反駁吧,當然反駁也不要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如果你能從這本書中有所收獲,那不光是對你自己值得,也對她分享極具意義。
這本書中沒有很多的方法總結,只有平淡生活中理解出的輕松的人生信條。你可能覺得人活到90歲,人生應該從1歲開始,而這位老人先告訴你關于工作得失去留。實際上整本書都在講怎樣在自己經歷的生活軌跡中調節自己的身心。人需要和他人溝通,也需要和自己溝通,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每當你覺得為什么你這么倒霉遇到這樣的事時,都反過來問自己這件事讓你學會了什么,你立刻就會覺得世界都變了。
工作可能不是你最喜歡做的,愛人也許也讓你不盡滿意,人際關系你也處理的抓耳撓腮,很多時候都是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你看到的是事情并不圓滿的一面,大道理你可能讀的不少,雞湯也干過幾碗。這本書也可以當做是一本雞湯,因為無論你在社會上遇到任何的事情都是和人有關的,你需要在溝通的過程中讓別人知道你的訴求,同時也要在了解別人訴求的同時去思考這其中是否有你不能理解的部分。我很推薦你在低谷的時候來讀這本書,你可能會很安靜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人際關系分很多方面,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我想應該是家庭,家庭里的人是自己最親近的人,而正是最親近的人往往會忽略溝通的重要性,把自己最不好的一面展示給家人,而討好外面的生人,不能說外面的人不重要,但家人必然應該是最重要的,孟非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我死了,真正會難過的人不會超過10個。我認為這是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話,對于你的離開并不能給大多數人帶來很多的不開心,那么為什么要在意他們的想法,真正照顧好身邊的人,也是我們生活的大樂趣之一。醫生的老公也是個醫生,并且酗酒,這在結婚之前她不知道,曾經想離婚的她也經歷了很強烈的思想斗爭,最終繼續維持了婚姻。她說服自己去看更好的一面,而且為了孩子,為了家庭和睦,這好像很多家庭劇的情節,但醫生的考慮任何一個角度都只是一方面,如果你的家庭也正遭遇類似的問題,那么建議你讀讀這本書,相信一定會受到啟發。
之前也讀過一些日本人的書,并不很多,但也許是巧合,又或者是翻譯的問題,總是覺得日本人可以把事情描述的很平和,似乎再大的困難都沒什么大不了。沒有什么驚濤駭浪,只是微風吹掉了樹上的葉子,那樣輕飄飄的落在地上。
醫生也很看重自己的孩子,這在中國的文化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但只是重要在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養育孩子真正是培養起一個獨立的人格,讓他能夠獨自在外面經歷風雨,而這種果敢的心,正是由于他有一個優秀的父母,很多父母做不到,這是超級難題,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誰能比誰更有經驗,即便你能有幾個孩子,優秀的經驗也不會跟著數量積累。
在她經歷了一生以后,總結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這才是一個豐富的生命所應該擁有的東西,能夠在自己擅長的范圍內幫助更多的人,真正貢獻了自己的價值,也要慶幸擁有90年這么長的人生讓她可以比別人經歷更多悲歡離合。也許只有到那個時候才能明白所有的財富榮耀終究都是自我實現的過程,真正的自我實現是自己對自己的肯定,是家人對自己的肯定。我想我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希望你能有更好的見解一起分享。
人間值得讀后感人間值得讀后感篇四
有人這樣回答:經過審視的人生選擇及經歷厚,不論悲喜,一定值得。
蘇格拉底也曾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而我認為,人生敢爭取也敢放棄,耐得住苦也耐得住寂寞,專注此刻的生活,看重每一次選擇。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從事精神科醫生的恒子奶奶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通熟易懂,圍繞她自己的一生,從家庭,育兒,事業,道出了她的人生觀,就如同封面所寫,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接受每一天。
書的內容沒有大雞湯,也沒有華麗的句子,她只是在告訴你,你只需要對自己交代,如何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對自己負責,對工作負責。
如同日復一日的客服生涯,客服是一個公司的窗口,可以折射出這個企業的性格,它是一個傳聲筒,它可以讓用戶看見,聽見以及感受到專業,被重視和對我們的信賴。我們不只是客服,我們更是能第一時間給予用戶幫忙,解決用戶的燃眉之急,給予用戶貼心而溫暖的服務。在平時工作中我們應該做到微笑掛在臉上,服務記在心里。
有人說服務是無止境的,是的,服務同時也無處不在,我們在服務他人的同時也享受著別人給我們提供的服務。希望我們努力讓自己成為發光體,時光,不會辜負每一個平靜努力的人。
人間值得讀后感人間值得讀后感篇五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閩南,喜歡閩南的建筑風格,就是那種彎彎的屋檐,泉州紅的墻壁,給人很暖暖的感覺,喜歡閩南小吃,燒肉粽,很實質很好吃,特別喜歡閩南歌曲,每次聽都給人一種很有韌性的感覺。今天這首就是一首歡快的閩南鄉村風格的歌曲,希望屏幕前面的你,聽到這首歌,看到我寫的這篇文章,心情也能好好的。
十月是桂花飄香,十月是秋高氣爽,十月是浪漫的月份,十月也是我出生的月份。今年我跟我的家人和朋友說,我衣食無憂,物質上并沒什么所缺,所以今年想要的生日禮物就是書,邀請了好多家人朋友為我挑選一本書,送給我當生日禮物。
第一份生日禮物來自我的大學室友雨潤姐(化名),相識11年了,每年生日都第一個給我送祝福,每次在我沖動的時候給我潑冷水,在我沒錢的時候,二話不說給我打錢,情感細膩,落落大方的一名山東寶媽。
雨潤姐送了我好多本書,涉獵頗廣,我答應她,一定好好看,看完來寫讀后感,不辜負她的美意。
昨天就挑了一本《人間值得》,這是日本一位90歲的精神科醫生寫的哲理小書,非常簡短,我的閱讀速度很快,讀了兩天就讀完了,現在就來交作業啦。
作者是一位90歲高齡的日本心理醫生恒子奶奶,向讀者分享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其核心我理解的就是,人生還是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關于人應不應該努力這個問題,我也有過困惑。一方面,不知道是因為受西方思想的影響,還是因為危機意識,在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被植入了一種觀念,努力是好的,不努力就是不好的,向上是好的,不向上就是不好的,就是感覺人生只允許一種主旋律,就叫積極向上,勇敢直前,不斷進取,永不停歇,好像與此偏離的都是罪無可赦,離經叛道,甚至有時候覺得肆意享受美食,享受美景,享受電視劇的時光,是罪惡的。
另一方面,又認為應該要張弛有度,可持續發展,不能總是在奔跑。常常陷入糾結中,挺矛盾的。
首先,對物質的保障,這個理解,我之前看《瓦爾登湖》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挺贊同作者說的,其實能夠滿足人活下去的基本物質需求是很低的,只要有個能遮蔽的場所,有熱湯熱飯就可以了,而現實生活中壓著人喘不過氣來的所謂的物質保障,也不過是虛榮和虛空的結合體而已。
其次,永遠的競爭力,到底什么才是我的核心競爭力呢?其實我也常常這么問自己,尤其是從事了6年稅務專業咨詢工作以后,換工作,干了一份與專業咨詢幾乎無關的工作。經常有人問我,放棄了專業的工作經驗,你會覺得可惜嗎?我也這么問自己,我想偶爾還是會有失落的,但是,不會可惜。
原來沒換工作前,我總以為,我只能干財稅工作,不然我的cpa沒用了,我的項目經驗就是浪費了,這也就是所謂的機會成本,所以我很焦慮,同時,找工作的時候,選擇也很窄。但是,我在新的工作崗位,工作了一段時間我改變了我原來的想法。
用自己熟悉的領域的知識和自己慣有的邏輯思維去認知世界,去與人溝通交流,去解決問題是本能。但當你跨界,你面對的人群,所面臨的問題涉及的領域都變化時,你如何從容不迫地去獲取信息,從何渠道去獲取幫助和資源,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成本去解讀問題,這真是個巨大的挑戰。
我的新工作是在基層機關,按照我的理解,基層機關的每個崗位都是管理崗位,而且是綜合管理崗位,需要面臨的問題是比較全面的,可能涉及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例如,民生,經濟,安全等等。跟原先的特定領域的專業強的工作性質,完全不一樣。作為一名專業咨詢師,我需要的是專精特新,而綜合管理,我需要的是,靈活機動。
說回競爭力,我認為自己最大的競爭力是溝通協調能力強,學習能力強,心態樂觀。以年薪百萬來作為目標來要求自己保持競爭力,那我肯定是不合格,但如果是以養活自己作為目標來考察自己的競爭力,我覺得我有手有腳,一定可以,這么想我就不是很焦慮。
最后,心中的安全感,我越來越明白,安全感這個東西,是自己給自己,當內心堅定時,不努力也很有安全感,當內心沖突時,狂奔也是不安全的。大概是回到來家鄉,我現在覺得很有安全感。
年少的時候,我是一個不到黃河心不死,撞了南墻還想把南墻撞穿的小姑娘,非常固執,非常任性,非常主觀,還不聽勸。還特別喜歡向高難度挑戰,為此,也收獲了不好意外的驚喜,但付出了更多慘痛的代價。
我總認為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女孩,生命中出現了好多巧合,有時候也會想到底是命運的安排還是人為意念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我想這本書說的,人生只要能夠照亮某一個角落就可以了,應該想表達的意識,想照亮多大的角落由自己說了算,哪怕是再偉大的人,他照亮的最多也是世界上的一個角落,而那怕再渺小的人,至少他的影子也要照亮世界上的一個角落。
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去生活,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晚安,屏幕前的你,愿你有個好夢,夢里能夠傾聽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的聲音哦。
人間值得讀后感人間值得讀后感篇六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每天習慣了用零碎時間看各種微信公眾號文章推送。
“9歲男孩9個月拿本科學歷”
“三個頂尖時間思維模型,讓你擺脫窮、忙、累”
“那個每晚陪你聊天的人,從來都不愛你”
“還嫌自己臉黃,推薦好用到逆天的美白精華”
……
隨意某天看到都是這種類型的文章,讓人不自覺地就感到焦慮。
不知道是媒體在制造焦慮,還是大家都焦慮,媒體才聚焦。
看多了,有時忽然就喪了。
仿佛所有人都在往前狂奔,仿佛所有人都光鮮璀璨,仿佛所有人都舉重若輕,只有自己一團亂麻、滿心茫然,被遺忘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小路上。
這里的“不必太用力”不是讓你得過且過,隨波逐流,而是讓你不要太耗費心力跟自己較勁,不要太擰巴。真正的努力生活是能夠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節奏去付出真實而持續的行動。
“能照亮某個角落就足夠了。”
1945年,當時16歲的恒子在叔叔的資助下,獨自搭火車從廣島尾道前往大阪,入讀女校學醫。恒子沒想著“救死扶傷,助人為樂”,只是迫于窘困的家庭環境,只是“順應潮流”,為了工作賺錢而已。而在婚后,由于丈夫酗酒、花錢大手大腳,為了養家,恒子在家帶孩子三年后又開始工作。退休后,在醫院的邀請和病人的需要下,恒子一直工作到了90歲。
到今天,工作了70年的恒子奶奶仍然每周工作4天。恒子奶奶說,她是從持續工作的狀態走過來的,對工作說不上喜歡或不喜歡。但從某天起,她的心境從“為了生活而工作”變成了“在工作中享受快樂的時光”。
在我看完這本書后,我發現這其實是恒子奶奶能夠忍受艱難的生活,淡然地工作到現在,一輩子溫暖慈愛的最重要的原因。無論是“不要期待過多,對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還是“人生常常需要忍耐,思考可以輕松忍耐的方法”,又或者是“和那個人該交往還是遠離,不要急于尋找答案,調整心理的距離感就夠了”……這些體悟其實都源于恒子奶奶有一顆能夠堅韌、寬廣、獨立、仁愛而又能尋找和感知趣味的心。
恒子奶奶總是說“這樣活著便很好”,看上去貌似很沒追求,但這又何嘗不是人生的真諦?你是什么樣的人,你想怎樣活,都好。但是不要糾結,不要設限,平衡一點,“如何把人生過得值得,過得歡喜”,這都由你決定。
人生的意義哪有那么多呢?
忽然想起來高曉松說過的一句話:
“人要是太在乎意義了,會損失很多意思。”
以前的我,總是太在乎意義,缺失了很多本可以有的有意思。
上學時,考試一考得不好,就會告訴自己“考試的意義是什么什么”“學習的意義是什么什么”“努力的意義是什么什么”,不去想怎么記住這個知識點、怎么做對那道題,反而有各種亂七八糟的想法和情緒,自己給自己加很多戲,卻還渾然不覺,直到班主任的一句“你什么都不要想,學習就是學習本身”才喚醒了沉醉于心理幻境和情緒消耗中的我。
從那以后,每當我沉浸在不良情緒中時,都會告訴自己“工作就是工作本身”“生活就是生活本身”“這件事做錯了要怎么改進”“關系出現問題了怎么克服”……只要忍一忍,努力把自己拉入到專注的現實生活中,問題往往迎刃而解。
硬著頭皮去想意義就能解決問題嗎?高大上的意義就能讓你變得高大上了嗎?并不!現實是,大多數人只是普通人,不會靈光一現就一步千里,不會一朝醒悟就改頭換面。
而且什么是有意義的呢?什么是無意義的呢?哪里有定論呢。
“這樣活著便很好”,無論有意義與否,都不用考慮,最重要是活在此刻。認真、真誠地面對自己,忍耐下去把你覺得該做的事做好,這樣就很好了。
不要去看別人的好或不好的生活了,也不要被社會上各種觀點所裹挾,所有的限定只取決于你做還是不做。人間值得,值得你為你所決定的而恒久堅持,值得你去選擇和經歷你的每一步路,值得你去擁抱這陽光雨露、草木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