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語文月考初一語文月考題目篇一
月考成績一出來,成績令我也十分吃驚,是的,考得很不理想了,尤其是我自認為最好的語文。我仔細地把語文考卷從頭至尾看一遍,才發現大多數簡單的錯題是因為粗心大意。當然還有就是該記的沒記住,該理解的知識點沒有理解。于是我覺得有必要總結了這次語文失利的原因。
首先,學習態度還不夠端正,課前預習不充分,學完每一課后沒有及時復習,導致考試時碰到以前課程的題目,失分過多。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待加強,沒有合理安排時間,作業的質量與效率不高,經常要寫作業很久,導致上課沒有精神。
其次,上課沒有積極參與課堂,對于每一個問題沒有仔細思考,以致思路不活躍,掌握的知識不具體、不全面,不會舉一反三,做的練習很少,做題的經驗較少。
再者,便是課外書的閱讀,閱讀量過少,雖然學校要求讀課外書,也規定了摘抄優美句子,但真正記住和靈活運用的卻很少很少,導致寫作文反而覺得沒有素材,詞匯的積累少,語言沒有邏輯性。對許多優美文章的結構,寫作手法理解不夠。因此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就顯得十分雜亂,詞藻空洞,導致考試中的作文得不到高分。
最后,則是我最大的弱點:粗心。做題馬馬虎虎,沒有審清題意便盲目做題,做完試卷后沒有仔細檢查,導致犯了許多不該錯的失誤,正確率較低。所以這次我除了象以前一樣把試卷中的錯題寫在錯題本上,還專門打上標記并說明錯的原因?告誡自己以后做這些題的一定要仔細,不能因為題目簡單而不去在意導致沒必要的失分。
通過了對本次語文考試的總結,我了解了更多自己的不足之處,知道了,自己的水平還差得很遠,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成功。
語文月考初一語文月考題目篇二
一、基礎題中的詩詞默寫和填寫生字依然有總分學生失分較高
這兩個題目本屬于送分題,但是得分情況并不理想,全班只有10人滿分,其中錯得較多的學生有陳學政、陳俊源、周帥、林佳泳、鐘雨景、黃逸熙、陳丹萍、鄒雨迪、翁錦龍、朱樂凡、彭日炫、程曉輝、葉溢洲、徐威望、吳煥杰、林澤印、朱舒展、吳東潤、翁志偉、孫偉鈔。錯得比較多的字依然是“驥、軒、潭、嶙峋、磬”。
二、病句修改出錯率過半
病句修改全班只有18人做對,不足一半,對于病句修改在學生語法學習還不夠充分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多總結一些典型病句,并加強學生的語感訓練,以此來提高病句的判斷能力。
三、4-5小題語言運用題得分極低
第4小題失分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只會判斷某個句子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但是對于用修辭手法造句還是無從下手。
第5小題也是一種第一次出現在學生眼中的新題型,很多同學也是找不到北,對于這類題目主要是加強他們的審題訓練,并學會分析與概括。
四、文言文閱讀得分相對較高
此題是整個試卷中學生完成最好的題目了,滿分13,平均得分在10分以上。得益于之前對翻譯的逐個背誦跟蹤。看來此方法還得繼續加強。
五、課內閱讀得分超低
本題滿分12分,平均得分5分左右,失分點有兩個,一是學生對于“象征”不屬于修辭手法而是寫作手法的認識不夠,二是學生缺少對句子的微觀分析能力。
六、現代文閱讀得分較低
此題的主要失分點有兩個,一是學生對于描寫手法的概念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第二是學生的閱讀分析、概括、綜合能力明顯不足,使得學生的思維不夠全面,因而對于得分點的回答也不夠完整。
七、名著閱讀得分超低
本題本8分,但學生的平均得分率只有4分左右,滿分的只有7人。這個題目屬于死記硬背型的,以后能過加強背誦來提高這一題的得分率。
八、作文情況不妙
作文中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書寫問題,其次還有五六個同學字數不夠,得分在20以下,一位同學竟然沒有寫作文,實在出人意料。作文的內容也較為單調,基本上都是發燒感冒類的,缺少新意。對于作文,在學生們生活閱歷有限的情況下,一要加大他們的閱讀量,二是要進行系統寫作訓練。
定從新出發,努力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探尋語文教育的新方法,爭取使孩子們的學習能有一個更高層次的飛躍。
語文月考初一語文月考題目篇三
拿到試卷后,簡直不敢相信這是自己教出的學生,滿眼盡是六七十分的學生,簡直是慘不忍睹。
一、基礎題中的詩詞默寫和填寫生字依然有總分學生失分較高
這兩個題目本屬于送分題,但是得分情況并不理想,全班只有10人滿分,其中錯得較多的學生有陳學政、陳俊源、周帥、林佳泳、鐘雨景、黃逸熙、陳丹萍、鄒雨迪、翁錦龍、朱樂凡、彭日炫、程曉輝、葉溢洲、徐威望、吳煥杰、林澤印、朱舒展、吳東潤、翁志偉、孫偉鈔。錯得比較多的字依然是“驥、軒、潭、嶙峋、磬”。
二、病句修改出錯率過半
病句修改全班只有18人做對,不足一半,對于病句修改在學生語法學習還不夠充分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多總結一些典型病句,并加強學生的語感訓練,以此來提高病句的判斷能力。
三、4-5小題語言運用題得分極低
第4小題失分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只會判斷某個句子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但是對于用修辭手法造句還是無從下手。
第5小題也是一種第一次出現在學生眼中的新題型,很多同學也是找不到北,對于這類題目主要是加強他們的審題訓練,并學會分析與概括。
四、文言文閱讀得分相對較高
此題是整個試卷中學生完成最好的題目了,滿分13,平均得分在10分以上。得益于之前對翻譯的逐個背誦跟蹤。看來此方法還得繼續加強。
五、課內閱讀得分超低
本題滿分12分,平均得分5分左右,失分點有兩個,一是學生對于“象征”不屬于修辭手法而是寫作手法的認識不夠,二是學生缺少對句子的微觀分析能力。
六、現代文閱讀得分較低
此題的主要失分點有兩個,一是學生對于描寫手法的概念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第二是學生的閱讀分析、概括、綜合能力明顯不足,使得學生的思維不夠全面,因而對于得分點的回答也不夠完整。
七、名著閱讀得分超低
本題本8分,但學生的平均得分率只有4分左右,滿分的只有7人。這個題目屬于死記硬背型的,以后能過加強背誦來提高這一題的得分率。
八、作文情況不妙
作文中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書寫問題,其次還有五六個同學字數不夠,得分在20以下,一位同學竟然沒有寫作文,實在出人意料。作文的內容也較為單調,基本上都是發燒感冒類的,缺少新意。對于作文,在學生們生活閱歷有限的情況下,一要加大他們的閱讀量,二是要進行系統寫作訓練。
定從新出發,努力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經驗,探尋語文教育的新方法,爭取使孩子們的學習能有一個更高層次的飛躍。
3
一、試卷分析
本套試卷知識覆蓋面廣,重點、難點突出,基礎知識考察全面,難易程度適當,著重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靈活運用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改理念,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也為今后的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本套試卷共分為積累與運用、閱讀、寫作三大部分。從試卷來看,本套試題更注重對學生語言積累和知識運用能力的考核體現了學以致用,注重積累,題型合理、豐富,適合學生發展特點,有利于學生讀寫、理解等語文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一、二兩單元的課文。錯別字辨析中的詞語,出自課外。這兩道題意在引領對課本教學的回歸,加強對識字寫字這一基礎的考查,以利于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第4題修改病句考查了語序不當,分值為2分,這將進一步引領加強語法運用教學,培養學生語言的實踐能力。第5題是綜合性學習,考查廣告宣傳語中隨意改動成語的現象,試題內容緊密聯系社會,增強了時代感,也培養了語感。第6題是名著閱讀,學寫贈言,比較有創意。
《語文月考總結初一》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文言鏈接,課外延伸。文言文閱讀是語文試卷的重要考查內容,長期以來,歷次文言文閱讀一直考查課內重點篇目,今年的試題有所突破。試卷第10題是文言文《論語十則》閱讀的一道鏈接題,節選了子夏的一句話。讓考生聯系學習經歷談對文字的理解。此題將文言文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使考生對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樣,課內內容得以拓展延伸,考生能力得以遷移彰顯。這符合《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評價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目標與學生文化學習發展的需求。這又是一道全新的試題,將改變我省文言文教學與考查的現況,給文言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三)選文精當,文質兼美。“閱讀評價要結合考查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據此,本試卷的閱讀材料更加注重選取內容厚重、感悟生活,貼近自然的優美寫景抒情散文。第11-14小題主要是寫景抒情散文的課內與課外的對比閱讀,考查的是景物的特點,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及仿寫。第15-17題考查的是冰心的作品,對作者的掌握、詞語的理解和快樂的感悟。最后一個閱讀《飛渡油菜花》主要考查選材的理解,主旨的把握,優美句子的賞析以及散文中象征手法的運用。記敘文閱讀:深入文本,注重能力遷移,注重考查寫作手法的作用,采用了比較閱讀的形式,使學生的'能力由課內遷移到課外。三大體裁閱讀,從學生答題情況看讀得很好,基本的說明文知識,議論文的論證方法都能分清,但個別學生讀題不認真,致使扭曲題意。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鑒賞評價能力還需加強鍛煉。
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課下讓學生多做題,掌握答題技巧,爭取下一學期有更大的進步。加強指導檢查力度。
(五)收獲和進步:第一次月考時發現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不強,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課堂上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讓學生們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當然課下在適宜的情況下會找到需要老師溝通學習情況的學生,耐性的解決他們學習上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困難,讓他們更加清楚的知道該學什么,如何學什么。而通過期中考試驗證了這樣的教學過程還是有意義的,學生們也收獲了他們的進步與希望。以后我們還要更加耐心的去走進學生,讓他們在更輕松的學習氛圍里更有興趣的學習著語文。
(六)存在問題:優秀生人數少太少,及格人數還不太理想。
1.有些學生的卷面不夠美觀,影響了評卷時的印象分。
2.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扎實。默寫題本應是送分題,但是學生由于多字、漏字、錯字現象招致失分。(如“齊”與“其”不分等)
3.不會學以致用。閱讀題做的練習量不夠,學生拿到題束手無策。稍微靈活一點的題目,他們就只能望題興嘆了。(閱讀)
4.作文有偏題現象,不會審題,事情寫得不具體,缺乏真情實感,泛泛而談之作很多。甚至有的才寫一二百個字或不寫。
三、改進措施
在這次考試里雖然看到了許多學生的進步,但是不可避免的還是有些許的遺憾,有的學生在老師平時教學的時候感覺很努力很聽話,可是成績出來了,成績確實很糟糕,究其原因還是學習時遇到了困難,這樣的學生要及時與其溝通,不要讓他們產生厭學情緒,及時調整他們的學習方向和學習習慣。在這次考試當中自己所帶兩個班級只有二十多個人優秀,這說明我們在平時教學的時候在抓所有同學的基礎上還要照顧拔尖,把真正的優秀的學生挖掘出來。總之,我們的工作努力方向就是消滅差生拔高尖子生提升及格率,而這一切的實現,靠的就是我們教師的努力與人性化的教學模式。所以我們在教學的空閑時間里一定要學習先進的科學教學理念,讓學生樂于學習,勇于學習,形成一種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學習氛圍。
1.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做到溫故而知新,而且要及時復習。
2、認真鉆研教材,把握重點,提高課堂效率,做到預設和生成的和諧統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引導學生多抒懷,多感受,多朗讀,多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例如在學習重點段落時,可以拓展課外知識,或補充,或練筆,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的理解,提升閱讀能力。
《語文月考總結初一》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3.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在講解習題時,有意識地要求學生看完題目后,用自己的話講明題意。經常這樣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標題干,保留做題痕跡)
4.加強對后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給后進學生優先權,優先提問,優先指導,優先批改作業。做到課堂提問多給機會,課后作業當面指導,練習之后幫助分析錯誤與問題,定期給予輔導。(定及格邊緣生)
5.幫助學生積累知識。積累是創新的前提,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要讓學生有較豐富的積累,擴大知識面,增加閱讀量。重視課外閱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寫讀書筆記,感受)
6.勤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備課組要計劃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學習謀篇布局,遣詞造句的能力。在批改作文時對學生嚴格要求,重點部分若是寫得不具體,就應指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言行舉止寫詳細。開頭與結尾要注意技法。(讀寫結合,激發興趣)
模 擬 考 試 總 結
張
清
華
一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逝,有的是不斷的忙碌,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反思,也有很多的困惑。通過月考,發現了自己在教學方面很多的不足,希望通過對試卷及對自己教學的反思,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中不斷前行。
本次試卷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積累與運用、文言文閱讀、消息知識。學生出錯最多的是在文言文上出錯很多,主要是有錯字及對個別字的翻譯和句子的翻譯不準確及古詩的填空不正確。選擇題出錯率更高,學生不能正確理解題目的要求。消息的基礎知識及運用錯誤就更大。
15班的成績與16班成績差距不大,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文言文、消息知識的解答都很不盡人意,與其它班級的成績相比差距更大。而16班的成績較期末考試大幅度下滑,跌至低谷。
月考結束了,成績也出來了。我有種抓狂的感覺,心理很堵,很冷,也很燥。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教學是很有信心的,對自己的教學熱情更是我最大的驕傲。通過這次月考,也讓我發現了工作中的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戒驕戒躁,扎扎實實的搞好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使自己能有較大的進步。
首先是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總以為語文是熏陶和漸染的過程,或多或少的忽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還是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好的紀律,才可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表面上的熱熱鬧鬧混雜了不少渾水摸魚不肯思考和讀書的學生,也許我和學生一樣,都該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先教好學好最基本的,然后才能夠加深和拓展教材的內容;也許是自己的課堂有點務虛了,還是要實實在在的從字詞句篇開始,點點滴滴打下基礎,至于情感的熏陶,哲理的感悟,美文的享受應該循序漸進。
其次是還不能很好的轉換角色,對語文教學的理解還不夠深刻,不能很好定位。對教材和考點還很不熟悉,不能很好的把握重難點;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對學生的指導不夠。
面對那一張張滿是紅叉的試卷,我有點無力的感覺。一份試卷有70分是考背誦默寫的,可是拿60分以上的寥寥無幾,我沉默了,我無語了,我真的無法了解現在的孩子們了:他們都在想什么?他們都想干什么?他們來上學是為什么……我有太多的為什么想問他們,沒有一定的文化積累,如何能學好語文!!面對他們四個字可以錯三個字的試卷,真的無奈,那些都是說過多少遍,提醒過多少遍的,可是為什么一轉眼他們就可以很瀟灑的忘了,忘了,沒有一絲的慚愧,沒有一絲反省的意思。仍舊是一付的茫然,仍然一如既往的開心,他們可知道在他們茫然的表情后面是父母和老師那無奈的苦澀!!
語文月考初一語文月考題目篇四
;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經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以下是大海本站為您整理的《初一上冊月考語文重點》,供大家查閱。
一、應記住的基礎知識:
1、文學常識:
①《春》選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
②《濟南的冬天》,選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現代詩人、評論家。
⑤《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⑥《次北固山下》選自《全唐詩》,作者王灣,唐代詩人。
⑦《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
⑧《天凈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作者馬致遠,元朝戲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點的字的注音或寫法。
朗潤(rùn)醞釀(niàng)黃暈(yùn)宛轉(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
響晴(xiǎng)發髻(jì)水藻(zǎo)鑲邊(xiāng)貯蓄(zhù)澄清(chéng)
欣欣然(xīn)藍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
挑著(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碩(shu)棲息(qī)鳊魚(biǎn)
烏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夢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
繁花嫩葉呼朋引伴抖擻精神花枝招展春華秋實春花秋月
閑情逸致芊芊細草輕飛曼舞
三、課文內容把握:
①《春》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描繪了一幅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春景圖,贊美春天的活力,從而激勵人們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大好春光的無限熱愛。
②《濟南的冬天》抓住“溫情”這一特點,緊扣“山”和“水”,描繪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畫,抒發了作者贊美濟南,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③《夏感》以熱情洋溢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夏日里大自然的景象和人們生活、勞作的情狀。
④《秋天》是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
四、本單元應形成的"語文素養:
1、掌握寫景的技巧:
①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征。《春》緊緊抓住“新”、“美”、“力”來描寫景物。
②寫景要有合理的順序。《春》中的“春花圖”,從“樹上”、“花下”“遍地”幾個詞語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寫景的順序是從上到下,條理清晰。
③寫景要五官齊放。《春》中的“春風圖”從嗅覺、觸覺、聽覺的幾個角度來描寫春風。④寫景要講究虛實、動靜結合。“春花圖”中由“春花”聯想到“秋實”;“春草圖”中由靜態的春草寫到草地上孩子們的嬉戲,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第1課春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現代作家,詩人。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東海人。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讀讀寫寫】
1.朗潤lǎngrùn
2.醞釀yùnniàng
3.賣弄màinòng
4.喉嚨hóulong
5.應和yìnghè
6.嗡wēng
7.嘹亮liáoliàng
8.烘托hōngtuō
9.靜默jìngmò
10.風箏fēng?zheng
11.抖擻dǒusǒu
12.健壯jiànzhuàng
13.黃暈huángyùn:昏黃,不明亮。
14.窠kē巢:鳥獸昆蟲的窩。
15.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呼喚朋友,招引同伴。引:牽引,招引。常用于鳥類招呼同伴。
16.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zhǎn: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艷麗。這里比喻姿態優美。
【中心思想】
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的動人景象。通過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五幅主要圖畫,贊美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第2課濟南的冬天
《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稱號。
【讀讀寫寫】
1.鑲xiāng
2.發髻jì
3.單單dāndān
4.安適ānshì
5.著落zhuóluò
6.慈善císhàn
7.肌膚jīfū
8.秀氣xiù?qi
9.寬敞kuān?chang
10.貯蓄zhùxù
11.澄清chéngqīng
12.空靈kōnglíng
13.地毯dìtǎn
【中心思想】
在這篇寫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濟南地處北國而冬季氣候"溫晴"的特點,描繪了濟南的陽光、小雪、山山水水,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摯愛深情。
第3課雨的四季
《雨的四季》的作者劉湛秋,當代詩人、翻譯家。
【讀讀寫寫】
1.蟬chán
2.花苞huābāo
3.嬌媚jiāomèi
4.棱鏡léngjìng
5.粗獷cūguǎng
6.睫毛jiémáo
7.衣裳yī?shang
8.鈴鐺líng?dang
9.端莊duānzhuāng
10.屋檐wūyán
11.凄冷qīlěng
12.化妝huàzhuāng
13.淅瀝xīlì
14.干澀gānsè
15.草垛cǎoduò
16.綠茵茵lǜyīnyīn
17.靜謐jìngmì:安靜。謐,安寧、平靜。
18.高邈miǎo:高而遠。邈,遙遠。
19.咄咄逼人duōduōbīrén: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
20.造zào訪:拜訪。多用于書面。
21.淋淋瀝瀝xīxīlìlì: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
22.彩棱léng鏡:以透明材料制成的多面體,能折射出不同顏色的光。
23.蒞lì臨:來到,來臨(多指貴賓)。多用于書面。蒞,到。
24.吝嗇lìnsè:過分愛惜自己的財物,不舍得給別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25.畦qí:由土埂圍著的一塊塊排列整齊的田地。
【思考】
1.文章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1)更有韻律美
(2)文章寫的不單是四季的雨,更是雨中的四季。
“四季的雨”:單純強調“雨”,顯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滿靈動,賦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滿情趣和意境。
2.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點?
春雨:柔情而生機
夏雨:熱烈而粗獷
秋雨:端莊而沉思
冬雨:自然而平靜
3.結合全文,談談作者愛戀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給作者的生命帶來活力,給感情帶來滋潤,給思想帶來流動,使靈魂得到凈化。
4.四季的雨有什么特點,給整個大地帶來了什么變化?
5.分析文章的語言特征
樹“睜開特別明亮的眼睛”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效果?
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樹寫活了,人格化了。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樹木剛剛從寒冬中蘇醒過來,樹干泛出黃青、嫩葉萌發的那種鮮活的生機。
第5課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選自《史鐵生散文集》,作者史鐵生,小說代表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與地壇》《合歡樹》。文章中母親說的“好好活”是母子倆都要戰勝病魔;我說的“好好活”是為了母親我和妹妹要堅強的活下去。
【讀讀寫寫】
1.癱瘓tānhuàn
2.暴怒bàonù
3.沉寂chénjì
4.侍弄shìnòng
5.捶打chuídǎ
6.央求yāngqiú
7.淡雅dànyǎ
8.高潔gāojié
9.爛漫lànmàn
10.絮叨xùdao:形容說話??嗦。
11.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12.訣別juébié:分別,多指不易再見的離別。
13.翻來覆去fānláifùqù:來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14.喜出望外xǐchūwàngwài: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別高興。
【問題鞏固】
(一)下面是課文中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現了母愛的偉大。試結合上下文做具體分析。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解析:面對“我”的“暴怒無常”,母親逆來順受,表現出極大的理解、忍耐和寬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詞語,形象地表現出母親的慈愛。
解析:面對厭世自棄的“我”,母親盡其所能地勸撫、安慰“我”。“撲”“抓”等詞語,表現了母親反應的強烈;“忍住哭聲”說出的話語,字字沉重,句句貼心,讀之令人愴然。
3.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解析:“憔悴的臉”表明母親積勞成疾,“央求般的神色”見出母親的耐心、慈祥。即使“暴怒無常”的“我”,也不由得為之感動了。
4.“……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解析:僅僅因為“我”勉強(qiǎng)同意出游,母親就“喜出望外”,展開話題,提起“我”兒時的趣聞逸事,她有些“忘情”,忘乎所以,暫時忘記了眼前的煩惱,直到她突然意識到犯了“禁忌”,才從“夢”中驚醒。母親“忽然不說了”,她意識到她說多了,因為現在的“我”,完全喪失了“跑”和“踩”的能力,母親怕又勾起“我”的煩惱。“她比我還敏感”,說明她的內心比“我”還沉重。
第6課散步
《散步》莫懷戚,重慶作家。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表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讀讀寫寫】
1.信服xìnfú
2.分歧fēnqí
3.取決qǔjué
4.一霎yīshà
5.兩全liǎngquán
6.粼粼línlín
7.各得其所gèdéqísuǒ: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結構圖解】
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時間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a、散步的人有:我母親妻子兒子
b、散步的地點是:田野
c、散步的季節是:初春
d、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2.概括課文中每個人物的特點。
(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我的兒子)
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
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
我的妻子:溫柔賢惠
我的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
相關熱詞搜索:;語文月考初一語文月考題目篇五
同一個老師給不同的分數,主要是因為有些孩子不努力,不踏實,不虛心,沒有上進心,不重視,學習方法不正確。
這次考試我最擔心的問題也浮出了水面,就是輔修科目成績不好導致整體平均成績下降。事實證明,不可能關注。我們無法改變這種應試教育,只能改變我們的學習態度。
所以,家長們,請允許我再啰嗦一遍,以免讓你和你的孩子后悔。我們不能掉以輕心。當然這樣會占用孩子的時間,但是我覺得家長應該和老師站在同一條線上。我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那么我們有什么不能互相理解的呢?孩子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但我們有兩倍多。我們都是為了孩子的學習,不然誰會這么苦!
我可以直截了當的說,我為這門課付出了很多!從接手一年級九班開始,我就告訴自己,我會好好照顧這個班,對家長和學生負責!在所有的工作中,我相信我能兌現我對自己的承諾。不是沒有艱辛、辛酸或委屈,而是我把它們變成動力,因為這是我的職責。所以,我更加努力的管理班級。
作為60個孩子的頭,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不是最陽光的一面,最美好的一面,最有效的一面,很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更難進行輕松管理,輕松教育。
同時,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受到孩子們的喜歡;但是自習課和課間,我是另一種狀態。所以,孩子可能總是愿意表達內心的不滿,影響父母的判斷:老師為什么總是生氣,生氣有什么用?事實上,我們都必須意識到教育和管理的區別。管理的核心是秩序,教育的核心是發展。教育以晉升為手段,管理以約束為手段。教育的目的是塑造,管理的目的是效率。如果選擇教育和管理作為鏡頭,就不會出現惡性循環:學生越是不自覺,越是嚴格,越是不自覺。
所以,學好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律和自主學習能力,這必須有紀律和制度的保障。不然孩子可能今天上去,明天下去。
學習需要學生、家長、老師的配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家長是家里的監督者,老師是學校的老師。三者缺一不可,缺一不可。其實我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妹妹也是初中生。父母就更不用說了,連姐姐都會擔心她所有的事情,但在這個過程中,苦與甜都有。我們會給她最好的,自愿承擔一切,包括學習,因為這是她的未來和希望。我相信父母的心和我的一樣。
最后,我謹代表一年級九班的全體成員,真誠地感謝所有的老師和家長!一切不言而喻,讓我們期待更好的下一站!
語文月考初一語文月考題目篇六
一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逝,有的是不斷的忙碌,不斷的嘗試,不斷的反思,也有很多的困惑。通過月考,發現了自己在教學方面很多的不足,希望通過對試卷及對自己教學的反思,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中不斷前行。
本次試卷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積累與運用、文言文閱讀、消息知識。學生出錯最多的是在文言文上出錯很多,主要是有錯字及對個別字的翻譯和句子的翻譯不準確及古詩的填空不正確。選擇題出錯率更高,學生不能正確理解題目的要求。消息的基礎知識及運用錯誤就更大。
15班的成績與16班成績差距不大,不管是基礎知識還是文言文、消息知識的解答都很不盡人意,與其它班級的成績相比差距更大。而16班的成績較期末考試大幅度下滑,跌至低谷。
月考結束了,成績也出來了。我有種抓狂的感覺,心理很堵,很冷,也很燥。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教學是很有信心的,對自己的教學熱情更是我最大的驕傲。通過這次月考,也讓我發現了工作中的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應戒驕戒躁,扎扎實實的搞好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使自己能有較大的進步。
首先是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總以為語文是熏陶和漸染的過程,或多或少的忽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于學習基礎差的學生,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學,還是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好的紀律,才可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表面上的熱熱鬧鬧混雜了不少渾水摸魚不肯思考和讀書的學生,也許我和學生一樣,都該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先教好學好最基本的,然后才能夠加深和拓展教材的內容;也許是自己的課堂有點務虛了,還是要實實在在的從字詞句篇開始,點點滴滴打下基礎,至于情感的熏陶,哲理的感悟,美文的享受應該循序漸進。
其次是還不能很好的轉換角色,對語文教學的理解還不夠深刻,不能很好定位。對教材和考點還很不熟悉,不能很好的把握重難點;對學生情況了解不夠,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對學生的指導不夠。
面對那一張張滿是紅叉的試卷,我有點無力的感覺。一份試卷有70分是考背誦默寫的,可是拿60分以上的寥寥無幾,我沉默了,我無語了,我真的無法了解現在的孩子們了:他們都在想什么?他們都想干什么?他們來上學是為什么……我有太多的為什么想問他們,沒有一定的文化積累,如何能學好語文!!面對他們四個字可以錯三個字的試卷,真的無奈,那些都是說過多少遍,提醒過多少遍的,可是為什么一轉眼他們就可以很瀟灑的忘了,忘了,沒有一絲的慚愧,沒有一絲反省的意思。仍舊是一付的茫然,仍然一如既往的開心,他們可知道在他們茫然的表情后面是父母和老師那無奈的苦澀!!
語文月考初一語文月考題目篇七
本次考試過后,拿著分數單,我進行了認真的對比,成績不算差,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成績與同學科教學班的比較
與同年級其它四個班比較,一班,二班語文成績不算理想,對學生平常有布置無檢查,落實。如果我能,在檢查背誦時,抽幾條,或者在譯文時抽查幾句來檢查學生的基本功就會更扎實。
才初一年級,有個別的學生竟然在語文上考1分、2分,有時想想即使有回天之力,也難得挽救他們:何況無回天之力,針對這些不及格和個位數,除了常抓,緊抓之外,思想教育就更必要了。首先培養其興趣進而“親其師信其道”。總之,端正了工作態度。成績自然,就會端正,我今后定會認真執教。
2.我教的一班、二班語文成績相差太遠,兩班成績靠后的學生不多。但成績靠后的同學,竟是2分9分20分語文上出現這樣的分數,讓人可笑可悲,所以下一步教學,應著重成績靠后的同學。他們厭學,學習無目的,上課不進狀態,甚至搞笑,睡覺,針對這種狀況,老師應方法靈活些盡量吸引他們,讓他們參與到教學中來。特別是平常,多鼓勵,多表揚。還有他們的作文水平實在糟糕,但他們又絕頂聰明竟然把現代閱讀抄一遍,當作作文。他們根本不在乎分數的多少成績的好壞,只是他們影響了全班成績。加強集體力量,靠集體的美麗影響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有榮辱感,知道個人成績的好壞影響全班的成績。
3.老師與老師之間的比較。
張杰青老師認真仔細,張吉紅老師善于研究,他們兩個在語文教學上是能手,值得我學習,在優點不多的情況下,我比較馬虎:講課沒有自己很獨特的風格,還有書看得少,相比之下,就更應該努力學習了。
4.班與班成績的分析
我班的成績均靠后,除地理之外(2名),均是4名5名,歷史、生物第6名,這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抓副科抓文科,主副齊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熱愛學習進而提高自己的各科成績。
作為班主任,負責本班各項工作。這次成績不理想。今后一定營造班級氣氛,讓學生比趕幫超帶爭取學風濃厚,班風也正,讓成績更理想。
語文月考初一語文月考題目篇八
初一的第一次月考的分數出來了,我考的不是太理想。
語文考了一百一十分,數學只考了一百零二點五分,英語也只考了八十三分,這三門主科都沒有達到我自己定的分數,我自己定的分數是95分加10分這樣,也就是105。語文達標了,數學和英語都沒有考好。
我總結過了:我數學錯在粗心大意上面,比如:拓展題第一題,我算出來的數是100.5,我卻把它寫成了160.6,你說我這是不是粗心大意呢?還有一題是第二大題的第四小題的第一題:“底是60,高是85”,算出來的得數應該是5010的,我卻把它寫成了1010;這幾題算錯就僅僅被扣了將近10分,這10分就代表了我這個人粗心大意,考過試也不細心檢查,更別說被扣的這17.5分,所扣的這17.5分都是粗心大意所造成的。附加的二十分,一共有四大題,各題的分數都不一樣,我竟然把會做的題目給做錯了,你說我是什么啊?比如有一題是:420*63+42*370很簡單的,得數肯定是4200,我卻把它寫成了8400了;還有一題是(如圖):bcef是平行四邊形,abc是一個直角三角形,bc長8厘米,ac長9厘米,陰影部分面積比三角形adh的面積大4平方厘米,求hc的長度。也很簡單的,就連四年級同學都能做出來的,我卻做錯了。
老師跟我說:豎式計算,把豎式寫出來了,橫式的答案卻沒有寫,這就像你把一塊地你天天給它施肥、澆水、播種;到了秋天,果實長出來了你卻在那里不收,就算你再好的果實長在那里,已經是非常的飽了,再長的話就多了、爛了。也就是說你天天給它施肥、澆水、播種,但到了最后你要把那金燦燦的果實收到糧倉里,冬天就不怕餓了,要是不收的話,不給餓死才怪呢。反過來也就像你把一題題目給做出來了,卻沒有寫答案,是一樣的道理吧?現在想想老師說的很有道理,我要銘記在心啊!
我說:好的,我會的,我下次一定繼續努力,考出理想的成績。
下午上學的時候,走在路上,我媽媽問我:你們班數學、語文、英語考的最好的是誰啊?我說是:小明,他三門加在一起一共被扣了3.5分;那全年級呢?我又說:應該也是小明吧。我媽媽說:那你要好好的向小明學習呀!下課的時候經常和他在一起交流交流,看看他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我說:知道了。
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的向小明討教經驗,我相信下次考試一定能考出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