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思想的交流和傳遞,通過優秀的作文可以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接下來我將給大家分享幾篇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一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從冰箱里拿出粽葉以及糯米、蜜棗、臘肉,籌備包一些粽子,為日漸臨近的端午節做籌備。
媽媽第一將粽葉洗清潔,并將其分成每兩個一組后,放進一個大鍋里煮了一會兒,我不解,媽媽笑著回答道:“把粽葉煮一煮,不僅可以給粽葉消毒,還可以讓粽葉更具有韌性,一會兒包糯米的時候才更好包。”我認真的點了點頭。緊接著,媽媽又將糯米放進電飯煲里燙煮一下,不一會兒,媽媽就揭開電飯煲的蓋子,用筷子在糯米上捅了幾下,并翻看了下糯米再蓋上蓋子,這樣反復了幾次后,就將糯米盛了出來。看到我站在旁邊,媽媽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慢條斯理的講解說:“由于糯米比大米粘性大,燙煮一下,可以讓糯米吃起來更香糯,但燙煮的時間不可以長,一小會兒就行。”聽到這些,我心中不禁感嘆:“原來包粽子還有這么多的講究。”隨后,媽媽又找來幾條長長的繩子就籌備開始包粽子了。
粽子的賣相好壞還要看這最后一步包的功夫。假如十分熟練的人,包出來的粽子應該是棱角分明,不滴不漏的。于是的,我搬著小凳子坐在了媽媽的身邊看。只見媽媽從盆子里拿出兩片粽葉,并列疊在一起,一只手稍向下握住粽葉的底部,另一只手則捏著中間靠上一點,而后兩只手同時相對一卷,卷成了一個圓錐形,像是漏斗樣的,握緊后,再將糯米塞進“粽葉漏斗”里壓緊,中間還放入了蜜棗或者臘肉。最后將粽葉的剩余部分折下蓋在糯米上,用白色粗線將粽口繞圈扎緊,就這樣,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還邊包邊告訴我:“放糯米或其他東西時,不可以放得太滿,不然封口就會很困難。在封口時,可以在糯米上撒點水,這樣能使粽子包的愈加緊實,不簡單露餡兒。”
我呢,最喜愛吃的是白粽子,就是純糯米的,里面不加入任何其他的東西,煮熟后,沾著白糖吃,又香又甜,又軟又黏,真是人間奇葩美味。于是,我按著媽媽的告訴我的辦法,自身學著包了幾個白粽子,雖然樣子有點歪七扭八,但我心里還是滿快樂的!
今年的端午,我學到了如何包粽子,也品嘗到了我們的勞動果實。在聞到粽葉芬芳的同時,更領會到自身勞動后的香甜。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二
端午節到了,我們來到姥姥家,姥姥要包粽子,我也來參與。先包泡好的米、粽葉、花生還有肉棗、紅棗……放在桌上,開始我先看姥姥包了一個,簡單!
我學著姥姥的樣子,先把粽葉卷成漏斗狀,先放一勺米,再放一個棗和幾顆花生,再放一勺米,用剩余的粽葉包住,兩個手都占住了沒法捆了,在姥姥的幫助下,快要散架的粽子終于包好了。
我們包了肉粽、甜粽、豆粽……開始煮了,里面除了粽子,還有雞蛋。滿屋子飄著粽香,太誘人了。
粽子端上來了,我迫不及待的扒去皮,咬了一口,一股濃濃的清香,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紀念屈原、賽龍舟……。
文檔為doc格式。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三
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從集市上買回來幾把葦葉和馬蓮,放到鍋里煮起來。我問媽媽:”葦葉為什么要先煮一煮呢?“媽媽告訴我,葦葉一煮,就有香味了,也變軟了,包粽子時不易折斷。第二天,媽媽把準備好的葦葉、馬蓮、紅棗、糯米拿出來,開始包粽子了。
不一會兒,媽媽就包出了一個又一個好看的粽子。媽媽的動作熟練,包出的粽子既美觀又結實,我在一旁看得心里直癢癢。我對媽媽說:”媽媽,讓我包一個吧!不行,你哪里會包!還是去一邊玩吧!媽媽,我就只包一個嘛!好吧。“媽媽終于答應了。
我選了幾片葦葉,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包呀包,包呀包,總也包不好。唉,畢竟是第一次學著包粽子,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可真難。最后,我一步一步跟著媽媽學,終于學會了包粽子。首先,將幾片葦葉展平,左手四個指頭放在葦葉一端的下面托平,大拇指放在葦葉上面壓住;右手抓住另一端向左邊旋轉一周,呈漏斗形,同時左手由托壓變成合攏,握住”漏斗“下部,抽出右手,往”漏斗“里裝棗,裝米。裝滿后,右手再把多余的葦葉折回來呈三角形,最后,用一根馬蓮一扎,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在端午節里,能吃到自己包的粽子,我很高興。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馬上要來了。為了紀念屈原,有的地方賽龍舟。我們河南有包粽子的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
今天一大早,奶奶就忙著洗粽子葉、泡花生、糯米,我問:“今天包粽子么?”“是啊!下午才包”奶奶說“那為什么這時候泡啊?”我說“因為提前把粽子泡四個小時,容易熟,粽子軟,口感好。”奶奶說。
下午奶奶開始包了,我搬個小凳子在一旁看著,奶奶一邊包給我講:“先把粽子葉折成三角形的斗裝,為了米不灑出來,先放花生再放米然后放棗,上面蓋一層米,把余下的葉子蓋過來包著下面的米,把尾部折過來,纏上線,一個粽子誕生了。
看著容易,做著難。奶奶包一個成一個、我包一個、撒一個。我不灰心,接著包。一次又一次我終于包成了一個沒有型的粽子,”不錯,煮熟就能吃。“奶奶說。我一連包了十幾個,樣子還不錯。
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軟軟的,甜絲絲、香噴噴,真好吃啊!
端午節的傳說人人皆知,對于我來說,端午節則意味著,有假期可以玩,又美味的粽子可以吃。
這么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成的呢?我特地跑到奶奶那里尋求幫助,我讓奶奶教我包粽子。我先讓奶奶為我做個示范,只見奶奶一折一疊眨眼間,原本是一張粽葉和糯米,搖身一變就成了一顆粽子了,好神奇呀,我趕緊讓奶奶一步一步從頭教我做。奶奶先教我做紅棗三角粽,配料有,紅棗、糯米,開做了我信心十足,先將粽葉的一頭扭轉疊加,形成”漏斗“狀,可就這簡單的一步就難住了我,奶奶一下就成了,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成,然后用手托著漏斗,拇指壓著重疊的部分,添加糯米等餡料,壓實后,用粽葉將糯米蓋上,再將多出來的粽葉沿著漏斗做等邊三角形纏繞,纏上棉線。終于做完了,我品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雖然沒奶奶包的精致、漂亮,但卻覺得比平常我吃到的任何一個粽子都好吃。
粽子做完了,媽媽帶著我拿一些去送給姥爺和朋友,他們都高興地接受了,我也特別開心,我這才明白原來包粽子還有這樣一層含義:可以表達出朋友和朋友之間的友情,親人和親人之間的親情,大家一起在這個節日里分享快樂,分享這份情意。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四
我到外公家玩。當我做完作業后,只看到媽媽正在包粽子。我對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笑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于是我開始仔細地觀察媽媽包粽子。
媽媽首先把四片粽葉疊成寬約5厘米,將一段和中心重疊,就像一個小漏斗,然后裝上肉和米。把剩下的一段與小漏斗重疊起來,在露出的一個小洞里填上米,把粽子里塞結實。最后用一根針把粽葉的小一段穿到背面拉緊,這樣一個好吃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包粽子,這樣以后就可以幫媽媽的忙了。
我們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來,再把蘆葦葉放在鍋里煮3個小時左右拿出來,再去超市買蜜棗和花生,然后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蘆葦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型,不要把葉子用完,然后我們往里面放一點糯米,再把蜜棗放進去再放一點糯米,再把花生放進去,把口填滿把邊上的粽子葉扣上去,用線或葉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經過這番忙活后我們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個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緊不能太松,太松的話會在煮粽子的時候松開,整鍋粽子就會變成一鍋糯米湯了,千萬不要像我學,包得那么松,變成了一鍋粥。
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時候了,我們包好的粽子要下鍋了。煮的時候先開大火煮滾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個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如果喜歡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樣很好吃。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現在粽子成了我們的傳統食品,現在我仿佛又聞到了陣陣飄來的粽子的香味,聽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如果用干的竹葉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沒有竹葉的清香。
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勤勞的女主人正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煮熟了揭開鍋,屋里頓時都彌漫著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除了吃粽子,雞蛋也是少不了的。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粽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熏,在端午節這天把艾蒿掛在門楣上。掛香包,鮮艷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里面放上香料。每年媽媽都要幫我買上一個掛在胸前。
又要端午節了,粽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干嘛哪么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里藏著的細心,樂趣,難道是用錢可以買到的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為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端午節的風俗有很多,比如包粽子、插艾葉等。我家做的事就是這兩件事的其中之一,當然是包粽子呀!
媽媽說過要想把粽子包好,必須做好準備工作,比如:粽葉、糯米、葡萄干、蜜棗、絲線,準備好了之后,可別忘記洗手哦!要不然雪白的糯米就變成了黑米。
我好奇的問:“我不會包那怎么辦呀?”別著急我來做個示范,媽媽回答說。說完媽媽就做起了示范,先把粽葉卷成漏斗型,再把糯米和葡萄干放入卷好了的粽葉里,接著再把它包好,再系好繩就可以了。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五
我們準備的材料有蘆葦葉、糯米、線,我喜歡吃棗、白糖口味的。
首先,洗蘆葦葉,洗干凈后拿起來放在手上,鋪平,折起來,卷一卷,舀幾勺糯米放進卷成圓錐形的蘆葦葉里,把左邊的葉子往右壓,把右邊的葉子按到左邊,再把上邊的'葉子往下蓋,用線裹繞在粽子上。這樣就包好粽子啦!
接下來是煮粽子,先把粽子放進鍋里再點火,大約要等30分鐘。然后熄火,打開鍋蓋,拿起筷子夾一個粽子起來,放在鼻子邊聞一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我非常高興。
今天,我包的粽子,是我的第一次嘗試,我下次還想包粽子。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六
我特別喜歡吃香噴噴的蘆兜咸肉粽子,可我從沒自己包過,今年,我想親手包一包。
媽媽是包粽子的能手,包出來的粽子能和商店里賣的媲美,我纏著媽媽,硬是要學包粽子。媽媽把包粽子要用的材料:蘆兜、咸肉、糯米、紅豆、咸蛋黃都準備好了。開始包粽子了,我站在媽媽身旁,看媽媽給我示范包一個,只見她嫻熟地把蘆兜卷成圓筒狀,封底,先拿調勺舀一些紅豆糯米放在里面,放入咸豬肉,再放一些紅豆糯米,用筷子均勻搖好,然后放入咸蛋黃,再放入紅豆糯米至全部裝滿為止,最后搖均勻封頂,用繩子在粽子的四個尖角附近纏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看著簡單,可真正包起來就難了。我拿起蘆兜七手八腳地卷成圓筒狀,封好底,裝模作樣地學著,可能因為我的手不夠大,底封不好,我下的材料總是從底部漏下去,我很不耐煩地將粽子一丟,說:“我不學啦!”媽媽苦口婆心地對我說:“學東西,就要學徹底,不要遇到小小挫折就撤手不干,這樣半途而廢是學不到任何知識的。”在媽媽的鼓勵下,我重新選了一條比較細的蘆兜包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包好了我的第一個粽子,繼著我又包了幾個。最后一個工序是煮粽子,我們將包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厘米左右,點火煮上8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嘗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七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媽媽告訴我,每年的這一天每家都要包粽子吃,是紀念詩人屈原的。
晚上吃過晚飯,媽媽說:“端午節快要到了,姥姥家今天晚上要包粽子,咱們去幫忙吧。”我一聽要包粽子高興地跳了起來。
到了姥姥家,一開門我就聞到了粽葉的清香,我急忙跑進客廳一看,姥姥和劉奶奶已經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劉奶奶拿起兩片泡好的粽葉疊在一起,用剪刀剪去葉子的根部,然后把整理好的葉子卷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抓起一把雪白的糯米塞進漏斗里,再放上紅棗、花生和豆子,再放上一層糯米蓋上、壓實,然后把上面的粽葉折過來,把糯米緊緊地包住,接著用線吧粽子纏起來、拉緊,打上一個結,一個三角形的粽子轉眼間就包好了。
我看著劉奶奶包了兩個粽子以后,心里想:“很簡單嘛,我也來試試吧!”我學著劉奶奶的樣子一步一步地包了起來,首先我拿起一片粽子葉,卷成一個漏斗形,用手捏好,這時劉奶奶說:“你得把手往上捏一點,你越往下按,粽子包出來以后就越扁,你往上捏包出來的粽子就是一個飽滿的粽子了。”我聽了,重新找好位置,抓起一把糯米塞進“漏斗”里,壓實,用線綁了一圈,這是我才發現我包的粽子上破了一個大洞,我只好返工,我很小心地拿起一片粽葉包了起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
我把包好的粽子和劉奶奶包的粽子放在了一起,劉奶奶包的粽子像鼓起氣來的大肚子將軍,可我包的就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我害羞地笑了。
“包粽子”這件事看起來簡單,坐起來可真難啊!
明天是端午節,我們肯定是要吃粽子的。我和我媽媽就在今天一起包了粽子。
我這也是第二次包粽子了。就在前幾天我們班就舉行了“棕香飄飄,慶端午”的活動。
有了上次包粽子的經驗,自此包粽子因該難不倒我了吧!。我心里這么想著。可是實際上和我的幻想卻有著180度的差距。
我按照上次包粽子的樣子包著粽子,可是我不管怎么規規矩矩的包粽子,粽子還是像頑皮的小孩子一樣不按照我的思路去做。無奈之下,我只好去求助我的媽媽。媽媽先是給我示范了一遍,我看完后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接著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粽子來了。
我先把蘆葉做成斗形,這是媽媽大叫一聲:“你做錯了。”我嚇了一大跳。她說:“你應該這樣子擺放蘆葉。”這是,她一把拿過我手中的蘆葉。把蘆也的哦排放順序換了一換說:“應該這樣子放才對。”我接過她的蘆葉把它做成了斗形。
接下來我做粽子還比較順利,可是到了封口的時候,我又被難倒了。我封上去的時候,里面的米“嘩”的一下子全部都掉了出來。我趕緊把它拆開重新做粽子。我照著原來的樣子又做起了粽子。這回,我可比前一次小心得多了。我每一步都回想著媽媽做粽子的樣子。到了封口的時候,我看了看媽媽。“哦”我便做起了我自己的粽子。先是向左邊封,在繞的右邊,在繞一圈。好了到收口的時候了。我把針往粽子里一扎。再把針從里面抽了出去。最后,我在使勁一來,蘆葉也順著針穿過了粽子。
就這樣,我的粽子終于做完了。我準備在那幾片蘆葉做粽子。可是我傻眼了。居然沒葉子了。我在做一個粽子的時候媽媽居然做好了一盆的粽子。
我這次雖然只做了一個粽子,但我相信,我明年能做兩個!
第一次包粽子,就像背著千斤重的貨物在茫茫原野上行走一樣,我覺得好艱難。
今年的端午節那天,我本來不想去外婆家包粽子的,因為我當時還根本不會包粽子,于是就跑到舅舅家上網去了,我始終認為五光十色的網絡世界最迷人。大概一個多小時吧,突然就聽到媽媽的喊聲:“芪芪,別上網了!你趕快下樓來幫我們包粽子吧!”我嘟囔著回答:“不想。”媽媽仍然問:“為什么不想下來包粽子?等我們弄熟了你就不要吃嗎?”由于過分迷戀于網絡,我對媽媽的責問生氣極了:“我不會包,也不想學……”
過了幾分鐘,舅舅用威嚴的語氣把我叫下樓去包粽子,我才戀戀不舍地把電腦關機了。
在學包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一邊包一邊被媽媽輕聲指責:“包就包好一點,別這樣心不在焉的。多看看,多問問,多學學,將來呀,外婆、我和你舅媽都老得做不動了,每年的端午節還不都是要你親手包粽子嗎?”好可怕的聲音啊!我不得不默默點頭起來。
粽子都包完了,她們包得既快又好,都是整整齊齊的。而我包的粽子卻是七歪八倒的,真是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呀!后來,素來做事嚴謹的媽媽又把我包的粽子逐一拆開來,接著她更耐心地教我重包一遍,直到把所有的粽子都包得方方正正為止。
經過這次考驗,我想:今后我會把粽子包好的,不論在哪個方面,我一定要想方設法超過別人,努力成為一個任何時候都是自食其力的人。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八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為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天(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那天有個習俗——包粽子。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著包粽子呢。
今天,天剛蒙蒙亮,我們都起床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粽葉,讓我發粽葉和繩子,她做粽子。至于“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粽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里。最后,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里。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粽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粽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粽葉折成斗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粽葉里,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粽葉,然后把多余粽葉向內折,最后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粽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里,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粽子煮好了。廚房里充滿了粽香。
我拿了一個粽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咽了起來,沒到一秒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粽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九
端午節前夕,奶奶正在包粽子。我看見了,覺得很有趣,便讓奶奶教我,奶奶爽快地答應了。
奶奶叫我先仔細看她是如何包的,我就目不轉睛地看了起來。只見奶奶先把粽葉繞成了粽子的形狀,然后往粽殼里灌米。灌到一半時,又往粽殼里放了幾個花生米,之后繼續往粽殼里灌米,還不時地用筷子把米往里搗,聽奶奶說,這樣做出的粽子好吃有嚼勁。米灌好了,奶奶用一根粽葉包了露出的口,粽葉在粽身上繞幾圈,最后用粽針把粽葉穿過粽身中心扎了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完后問奶奶:“奶奶,我可以包一個嗎?”“能,能!”奶奶說。我按照剛才學的方法,草草地包了一個,雖然不怎么耐看,但總算還是個粽子。奶奶為了鼓勵我,一個勁地說“不錯,不錯!”接著我連續包了好幾個,還好,進步挺大的`,一個比一個好看。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十
昨天,我渡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因為在這一個中國傳統佳節里我學會了包粽子。
早上我早早就起床了,和妹妹一起跟著外婆來到菜市場買包粽子的材料。外婆說因為計劃要包五香肉粽,所以要買粽葉、糯米、花生、香菇、肉和繩子等。買好全部材料后我們馬上回家投入到緊張激動動手時刻。
開始包粽子了,外婆教我們首先把粽葉對折,然后在對折的粽子葉里裝粽料,接著再對折對折,最后用繩子把它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成形了。在大家的努力下一會功夫就全包好了。最后外婆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蒸煮,隨著灶具的火力變化,大約二十分鐘后,粽子的香味就慢慢飄滿了屋子。
帶著激動的心情,我們迫不及待的拿起碗筷開始動手動口了。吃著親手做的粽子,雖然熱熱的有點燙嘴,但是心里是特別的有味道。
這一個節日過得真難忘懷!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十一
在暖暖的微風中,在燦爛的陽光里,在雪白的云朵下,我們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戴香囊,插艾草,賽龍舟……其中,最平常的就屬包粽子了。今天,我有機會和小伙伴一起學習包粽子嘍!
我選了一片深綠色的粽葉,上面有著淡淡的紋路,雖然有一點破了,但是一點也不影響我包粽子的.心情。我先把它卷成漏斗狀,然后用手緊緊捏好,然后把像玉粒一般,潔白如雪、飽滿的糯米均勻地撒進“漏斗”里,再放進一顆像紅寶石似得,又大又紅的棗子,最后蓋上一層糯米,把棗子“鎖”在里面。再用剩余的粽葉輕輕地封地嚴嚴實實,沒有一絲空隙。最后,就可以用繩子攔腰捆好,一個粽子就在我手中誕生了。
我迫不及待地去看小伙伴包的粽子,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還有特別奇怪的不知道啥形狀,但個個千姿百態。仔細看看自己的粽子,被我五花大綁地捆著,活像一個漏斗。
這一天,在快樂與忙碌中結束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象著粽子煮熟后暖暖糯糯的樣子,滿心期待著這個粽葉飄香的端午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十二
20__年的6月20日是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為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根據局有關活動通知精神,我校在端午節期間廣泛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
我校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__周年,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主題活動的始終,使廣大師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增強了愛國情感,樹立了報國之志,在校園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旋律。
首先,我校領導高度重視,派專人負責,精心策劃,為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學校加強了宣傳力度,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我們通過少先隊板報欄、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演講的形式,對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及其意義,做了大力宣傳,充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各班開展了生動活潑的中隊會,例如一年級的"什么是端午節",五年級的端午節與屈原,六年級的端午節誦讀經典詩文等,既突出了主題,又學到了知識,受到了教育,起到了預期效果。
通過我校主題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銘記的,不僅是屈原刻骨銘心的詩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時光如何變遷,他永遠生活在歲月的長河里,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包粽子(熱門13篇)篇十三
端午節到了,媽媽說要包粽子給我們吃。
媽媽把泡好的糯米、花生、蜜棗、蜜豆、葡萄干放在盆子里,把泡好的粽葉放在另一個盆子里。媽媽開始包粽子了,我纏著媽媽要學包粽子,媽媽無奈地說:“孩子,你還小,媽媽怕你做不好。”我拍著胸脯說:“媽媽,我能行的。”
媽媽開始教我包粽子,首先,把粽葉折起來,折成一個小漏斗形狀,然后把糯米用勺子放到小漏斗里,粽葉向上折,把米包住,最后用繩子把粽子綁起來。我照著媽媽說的做了,可我包得很難看,就泄氣了。細心的媽媽發現了我的變化,鼓勵我說:“孩子,別傷心,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的,有句話是怎么說的?”我和姐姐異口同聲地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媽媽開心地笑了。
粽子包好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煮,1個多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們大口大口地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真香啊!
端午節包粽子活動通知2017
端午節包粽子比賽活動方案
社區端午節包粽子活動方案
端午節包粽子活動策劃方案
端午節包粽子工作簡報
精選范文:學習如何包粽子
包粽子親子活動方案
幼兒園包粽子親子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