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我們寫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感悟范文大全,供大家借鑒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弟子規的感悟弟子規感悟篇一
父母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面對這個兩百多年前的站立規矩:言行慎重?!兜茏右帯犯嬖V我們:這是必須要從小養成的習慣。
在走路的時候,不要慌慌張張,要一步一步從容穩重的走;站著的時候,不能歪歪扭扭;叩拜時,不能開玩笑,要嚴肅、恭恭敬敬的彎下腰;在面對長輩時,行禮要心存恭敬,舉止得當,從容小心。
站的時候,不能彎腰駝背更加不能抖腳。站如松,要像松樹一樣挺拔。要抬頭挺胸,義氣凜然。
走路要有走路的樣子。步伐不要匆忙亂趕,行如風。腳步要像風一樣的輕盈,使人內心自在。
坐的時候,不能亂動,亂摸。坐如鐘,坐時要像鋼鐘一樣穩重。
睡覺的時候,不能翻來覆去。臥如弓。身體自然彎曲就像一張弓一樣。
一個注重外表禮儀的人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尊嚴、自信與威嚴,也得到了別人對你的尊重。一個有修養的人,一定是一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人,當然,她也會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的要求。我想,這些都能做到,一定是一個在社會中人緣好,容易被接受,前途一片光明的人!如果,覺醒的話,就朝這個目標前進吧,你的付出,一定會有你想要回報,加油。
弟子規的感悟弟子規感悟篇二
從我開始背誦《弟子規》開始,我的思想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我的禮儀方面,《弟子規》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
現代的家庭中都是獨生子女,往往缺乏學習與兄弟姐妹相處的良好環境。再加上父母都是上班族,小孩很小,就進了幼兒園,更減少親自教導子女的時間。一旦進入小學,過集體生活,都容易發生適應困難。例如:個性太強,不知道說話的時機,做事不能負責,常常和同學發生爭執,所以引發不良行為以及心理的困擾?!兜茏右帯分匾暥Y的教化,我認為有必要從小就學習在無形之中,給大人以及孩子們一種啟示。
在《弟子規》這些規范中,訓練小孩謙恭有禮,懂得尊重別人,自然容易融入團體,為大家所接納。而兄弟姐妹之間要如何相處才能和睦?當哥哥姐姐的,要能友愛自己的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應該要尊重哥哥和姐姐。這樣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減少沖突了。兄弟姐妹之間和睦了,父母的心中就有了快樂,那也是作為子女的一種孝順吧。這點我覺得韓國的禮儀和文化就很好,他們之間的那種彬彬有禮的相處方式,讓人很羨慕。
現在,人們都追求物質的`享受,把財務看得很重要,對孝順父母以及維護親情就疏忽了。很多的兄弟之間反目成仇,原因大多來自對財產看得太重。我們在世間活著,若能視富貴如浮云,那么,我們也會減少很多的煩惱。
有時候,我們只要一句話,就會和自己身邊的人臉紅脖子粗,與人相處一發覺言語有火藥味道,就要學著忍讓,不管對方如何,心要柔軟下來。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從孝順父母開始,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再推及到善待所有你身邊的人。這種從近到遠,由親而疏的行仁方法,使親情更親,友情更厚,這樣,我們的社會就更加安定和諧了。
弟子規的感悟弟子規感悟篇三
我閱讀和背誦這篇文章后,使我懂得了以下六方面的道理:第一節使我懂得了我們要尊老愛幼,尊敬長輩愛護兒童。努力做到聽老師和家長的話,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二節使我明白了兄弟同學之間應該和睦相處。決不能貪圖錢財。努力做到團結大多數人,做一個平易近人的好學生。
第三節使我知道了只有早睡早起才能身體好,使每天都能精力旺盛地學好每一門功課。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嚴格遵守作息時間。
第四節使我懂得了做人不能欺騙他人,只有誠實待人才能使他人相信自已。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可信的好學生。
第五節使我知道了人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好我們生活的環境。
第六節使我明白了我們必須充分發揮自已的聰明才智,我要必須充分表現自已的才華努力學好每一科功課,爭取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
弟子規的感悟弟子規感悟篇四
山河歲月,綿綿地來,匆匆地去。即使行走萬里,亦抵不過這樣一處世外相遇。在這樣的地方,適合思考自己,抽離自己,回到另外一個時空,與另一個自己相遇。這樣的地方就是書的世界。進入書的世界,給人以樂趣,給人以才干,給人以光彩。
宛如中華遼闊的疆土,我華夏的傳統文化也在書的世界中占據著巨大的比重。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孝道”。正所謂“百善孝為先”,我在讀《弟子規》中“入則孝”這一篇時受益匪淺。我最喜歡的兩句是“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兩句言簡意賅,簡潔明了地表達了為人子女應該恪守的本分:父母教育的時候,必須認真傾聽,父母責罵的時候,必須恭順承受。這句話精準地體現了“孝”作為我國基本道德規范,作為幾千年來傳統美德的的要求。
為何要以“孝”作為基本道德規范呢?我想,一切美德和善都源于對他人的關心和尊重,而父母正是我們生命之始,是我們第一關心與尊重的人。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個人若是連父母都無法關心與尊重,那又如何會關愛尊重其它人?所以說,一個要做大事的人必須要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而道德修養必先經過孝道教育來培養,沒有了“孝”,其它品質也就無從談起了。
所以,國人將“孝“作為評判君子的第一標準,國君也把“孝”作為審核官員的標尺。舜以孝德獲得堯帝的禪讓;東漢則直接以“舉孝廉”的形式選拔官員;魏朝以孝治天下,所以才有了為孝敬祖母而辭官的李密,才有了感動世人的《陳情表》。幾千年來,我們已經將“孝”之一字融入血脈,滲入骨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都以傳承孝道,贍養父母為己任。與西方追求自由獨立的思想文化不同,中國人重孝道,重家庭責任,國人從沒有因為成年就離開父母,成立自己的小家庭的習慣,而是選擇挑起家庭重任,將營造溫馨和睦的大家庭作為理想目標,讓老人有所養,而子女更是耳濡目染,將這品質代代相傳。所以四世同堂是國人最大的理想,而這一理想中透露出來的正是“孝”之精髓。
掩卷而思,我們自小就從書籍中不斷聆聽著“孝”的教育?!度纸洝分小叭谒臍q,能讓梨”教育著我們愛護小輩,尊敬長輩;《增廣賢文》里“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教育著我們當供養父母,回報恩情;《韓詩外傳》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教育著我們當及時行孝,莫要追悔終生。華夏兒女將生活的智慧,將”孝“之大道記入書冊,在書中將我中華文明之魂凝聚,形成我泱泱中華具有民族獨特性的精神支柱。它不僅是國家的根脈,更是我華夏兒女的血脈傳承。在”孝“之一字的血脈傳承中,中國人自成謙遜溫和的圓融品質,中華民族自成寬容仁愛的國風國格。
我慈孝之心,國人人人皆當有之。
弟子規的感悟弟子規感悟篇五
今天,再次認真閱讀了《弟子規》中的“入則孝”一章,讓我更加明白了做人的基本原則。每天里,爸爸辛勤地工作、拼命地掙錢;媽媽接我上學放學、洗衣做飯忙個不停。學校離家約十里地,一天四個來回,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寒來暑往,我從未遲到過,而是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幫同學開門、收發作業。父母如此的辛苦操勞就是為了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一個扎實的學習基礎。我七歲了,在爺爺眼里,我已經是一個懂事的大孩子了,所以我要理解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
我一定努力學習,好好的孝敬二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以此慰藉我那顆感恩的心。我一定認真聆聽你們的教誨,改正自己的不足、知難而進,做一個你們引以為榮的寶貝。
《弟子規》?;氐郊椅覇枊寢屖裁词恰兜茏右帯?,媽媽說《弟子規》主要講在學習和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媽媽還說要我對照自己的行為認真閱讀,背誦。我一聽來了興趣,心想自己平常是家里的乖乖女,應該不會與書中所說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詳細閱讀《弟子規》卻發現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許多缺點。
《弟子規》中說:"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可是我偏偏和書作對,我的書桌上放著練習本,練習冊,漫畫書……所有和學習有關,無關的書全都放在書桌上,東一本,西一本,我的書桌成了"舊書攤",要想找一本急用的書,有時比登天還難?,F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弟子規》中還說:"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卻常常忘記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沒有告訴媽媽,我回到家里媽媽狠狠地說了我一頓,我讀過《弟子規》以后,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對,我出門時要和媽媽打招呼,回家時也要跟媽媽說一聲。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了。
我讀完了《弟子規》,了解了自己的缺點,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點,做一個完美的好孩子。
的傳統文化,等我長大了,好做一個傳播中國國學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