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展示作者的才華和個性,給人以深刻的藝術享受和心靈震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啟發和參考。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一
這是一本充滿了^v^精神的書,書中寫了許多青年志士永不放棄,積極追求革命的感人故事。在這本在^v^故事書中我讀到了^v^英雄們的英勇和頑強。
何功偉的舉動是光榮的,是我們中國國的驕傲。在這本書中我讀到的還止不這一點還有很多。
比如說葉挺將軍,劉慧馨等人也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中國的^v^英模。在眾多英烈們的努力下才有我們今天的社會,今天的和平。我們應該感謝他們,學習他們永不放棄的精神。
讀了《恩施^v^故事》,我覺的在恩施^v^史中,何功偉等人的犧牲證實了我們中國人不是^v^,中國人都是有用的人。只要努力,就能創造新的生活,人民能夠過上美好的日子,就像葉挺將軍被捕之后,他沒有因身陷囹圄而垂頭喪氣,而是帶領孩子們一起勞動,主動幫助他人積極生活。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給我們后人無窮的啟示。
《恩施^v^故事》講述了我們中國人民的^v^故事,講述了一些我們中國國人民的^v^英模。這些故事是值得我們去讀、去看、去尊重、去理解其中的意義的。
讀了《恩施^v^故事》后,我們應該向故事中的英雄們學習,學習他們面對敵人而毫不恐懼的大無畏精神。在以后的日子里,克服缺點,認真讀書,擔當起建設祖國的歷史責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二
秋天來了,樹葉黃了秋風吹來,樹葉一片一片的流落在了土黃*的地上。
有些樹葉落到了水里,一只小青蛙從水里跳到了一片葉子上,還真怪!那片葉子沒沉下去,小青蛙見自己沒有沉下去,于是它一會兒一轉眼地跳到另一片樹葉上,又從那一片樹葉跳到別的樹葉上去。
一個在海邊嬉戲的小姑娘撿起一片的樹葉在用針線穿過,把一片片小樹葉連綴在一起,就好像一個珍珠鏈。
一只螞蟻看見了,他們一個個爬在綠葉上,一些把船推進水里,然后小綠葉就在湖水中打轉不一會兒,小船要到了岸上來了,還有一些螞蟻把偷來的食物一個個的放到了船上,隨著風向駛向遠方啊!
落葉你在我們眼中沒有一絲地位可是你卻是小動物的居住的家園。
八月末了,秋遲遲來到了昨夜第一枚落葉。今晨,于喧囂的風雨聲中醒來,第一件事便是推開小窗,迎進一室秋涼。昨夜,抖落的花還不少呢!一大片夭折的青*生命,橫七豎八的陳尸在雨盈盈的血泊中,似乎每年到了這時節,綠葉一致的歸向便是泥土。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三
當夢想與現實相背離,當信念被人嘲笑,你選擇的是什么呢?堅守信念!那是從胸腔中吼出的,發自肺腑的四個字!
著名將領葉挺在擔任^v^軍軍長時就治軍有方,戰功卓著。1941年,背信棄義,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葉挺被俘后在^v^的^v^里,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寫下了流芳百世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起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葉挺的《囚歌》,一直鼓舞著人們為信仰而獻身。
沒有信仰就沒有革命的成功,沒有信仰就沒有中國的今天!
著名經濟學家孫治方,心中燃燒著一個堅定的信念:為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而努力。1964年,他被定為“中國最大的修正主義分子”,中,他又成了“重點斗爭對象”,但是他不為所動,說:“什么情況都會發生,名譽毀掉,人毀掉,但觀點決不改變,我要堅持到底。”1968年4月5日,孫治方被投進^v^,囚禁了七年。在此期間,他以默記方式構思《社會主義經濟論》提綱,他以寫“交代材料”為名,寫了三萬字的《我與經濟學界一些人的爭論》一文,闡述自己的經濟學觀點。臨死前,他說“不要用眼淚和花圈紀念我。”他在遺言中要求對他的經濟觀點作進一步討論,把其中正確的部分運用到四化建設中去。
“一個人在受到挫折的時候,最好能理智地思考一下整個人類歷史”。這是楊聯康同志在《我和歷史之間……。》一文中的開場白。楊聯康同志是一個青年地質科學者,在十年浩劫期間,他橫遭迫害,被囚禁了5年之久。在漆黑的囹圄之中,楊聯康并沒有頹喪沉淪。一個堅強的信念和明確的信仰在鞭策著他,他的身體被鐵窗禁錮住了,而思想卻遨游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從而他信仰的明燈越燒越旺,激勵著他為正義為真理而奮斗不息。在雙腿癱瘓·求生困難的逆境下,他頑強的活了下來,并在拾來的紙片上,寫出了20余萬字的學術論文·科普文章和憂國憂民的心聲。
漫長而坎坷的征途上,誰都難免有一時的消沉和彷徨,但是一個燃起信念明燈的人,總會堅定的生活和戰斗,保持高尚的情操。人生的支點是信仰,這支點定會支撐著我們飛向遠方!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四
1921年,中國^v^誕生。從此,中國的命運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人民吃飽飯了!中國逐漸走向繁榮富強!
然而,這都離不開我們的黨和那些革命烈士。
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5日,中日兩^v^隊鏖戰八年。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這場戰爭,中國傷亡人數達3500萬人,這是一個令人發指的數字。
在這場戰爭中,也涌現出了許多令人贊佩的抗日英雄。
是什么,讓他們如此視死如歸;是什么,讓他們這般寧死不屈?
是義,舍生而取義,“寧以義死,不茍幸生。”這就是他們的信念。
1938年臨汾作戰,八路軍總司令^v^,靠著靈活機動,也以200兵力,吸引日軍3天。都是以200兵力,就把敵人打得鼻青臉腫。
他們都是為著民族大義與救亡真理,前仆后繼,舍身忘死,無私奉獻的人。
相信大家都看過《為了新中國前進》這部片。里面講述了六班班長董存瑞的英雄故事。1946年6月,^v^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全面內戰。總攻的進攻號已經吹響,戰友們都已經開始向這里猛沖,不知道多少戰友要倒在旱橋的火力之下。董存瑞不假思索的用自己的左手抵住了炸藥包,然后拉響了導火索。在導火索“嗤嗤”的聲中,董存瑞回頭面對我軍陣地大聲喊道“為了新中國,前進!”隨著天崩地裂般一聲巨響,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后續部隊踏著英雄的血跡沖進隆化中學,全殲守敵,紅旗插上了隆化城,隆化解放了!董存瑞和他的戰友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為部隊和解放全中國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這就是英雄,這就是革命英雄,這就是英雄的故事。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學習。他們可稱得上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與天地齊,萬世景仰。這就是中國的鐵血軍人。這種精神是可貴的,是天賜與的。作為中國^v^的接班人,我們要向英雄們學習,把這種可貴的精神傳揚下去。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孝敬父母,愛護公共財物,努力學習,鍛煉身體,培養能力,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做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為共產主義事業譜寫光輝。最后,我祝中國^v^90周歲生日快樂!愿我們的祖國強大繁榮昌盛!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五
為了豐富自己的知識,我閱讀一些愛國將軍和革命烈士的故事。讓我最難忘的就是《楊靖宇將軍的故事》。
說起楊靖宇將軍,他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2月13日(也就是清光緒三十一年正月初十)出生于河南確山縣李灣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4月初,為了配合北伐進軍,他領導確山縣農民舉行了武裝暴動。6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然后在河南和東北地區,積極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并擔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東北反日救國總同盟會會長、中共哈爾濱市委書記等職務。他曾先后五次被敵人拘捕,飽受折磨與摧殘,但總是堅貞不屈。1932年秋,中共滿洲省委決定派楊靖宇到南滿的磐石、海龍等地巡視工作,整頓黨所建的抗日武裝。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開始使用“楊靖宇”這個名字投身于抗日武裝斗爭的洪流。我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想:楊靖宇率領革命隊伍,不僅要與幾倍、幾十倍的強敵苦戰,還要經受嚴寒、疾病、饑餓的考驗。他們常年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戰斗在冰天雪地中,經歷了異常艱苦的歲月。
楊靖宇將軍是多么偉大啊!他,在那樣艱難困苦的洗禮中依然勇往直前并且從不畏懼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們學習。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六
被俘入獄后,葉挺即開始蓄發,發誓不獲自由,絕不理發、修面。葉挺在獄中,常有國民黨要人來勸降,每到這時,特務頭子戴笠都要派沈醉勸說葉挺剪掉長發。有一次,國民黨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要去見葉挺,沈醉便又去勸說葉挺剪發。這次沈醉改換了方式,以拉家常的形式說,重慶這些日子太悶熱,許多人因為頭發長長了虱子,勸葉挺趕快剪掉長發,以免遭虱咬之苦。葉挺早已識破其用意,憤怒地說:“不獲無條件釋放,絕不剪去頭發。”
抗戰勝利后,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蔣介石被迫釋放葉挺。當葉挺走出監獄時,頭發已長得披到肩上,胡須也到了胸前。葉挺對沈醉說:“過去你幾次勸我把長發剪掉,我都沒有答應,現在我要自動把它剪下來,還要好好保存起來,用以教育后人。”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七
葉挺將軍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奮斗、犧牲和對國家民族的無限忠誠。通過了解葉挺將軍的事跡,我們可以看到他心中那顆火熱的愛國之心。他的故事給了我很深的觸動和啟示,讓我更加堅定了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的決心。
葉挺將軍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那是中國社會的動蕩時期,國家正遭受外來勢力的侵略和內部割據勢力的紛爭。在這樣的背景下,葉挺將軍從一個普通的社會青年逐漸嶄露頭角。他參加了孫中山的革命軍,積極參與反抗外來勢力和割據勢力的斗爭。他身兼多職,既是一名軍人,又是一個政治家,他敏銳地抓住了時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為中國人民謀求解放。他對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充滿了信念和熱情。
葉挺將軍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讓我明白了一個人只有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才能全力以赴,不怕犧牲,為之奮斗到底。作為一個普通人,我雖然沒有機會參與到國家大事中去,但也可以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我可以從我所在的小環境做起,幫助身邊的人,傳播正能量,為社會進步盡一份力量。看到葉挺將軍為國家民族不計代價,不顧一切地付出,我深感自己的微不足道。但正是因為他們的奉獻和付出,我們才會有今天的繁榮和富強。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感念他們為國家的付出,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葉挺將軍的故事還告訴我,要想實現偉大的事業,就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葉挺將軍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家,他在戰場上的指揮才能和戰術思維使他成為中國革命的重要人物。他擁有卓越的領導能力和機智思考,能夠正確地判斷形勢和做出決策。他的所作所為都充滿了智慧和勇氣。正是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使他不斷成長和進步。他的故事告訴我,只有不斷學習和提升才能在現實的復雜環境中立足,并為國家民族作出更大的貢獻。
葉挺將軍的故事也給我帶來了對于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的思考。在革命斗爭的歷程中,葉挺將軍始終堅守團隊精神,與同志們共同奮斗,互相鼓勵和支持。他深知沒有一個人能夠獨立完成偉大的事業,只有凝聚力量,才能戰勝困難。他的故事告訴我,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與團隊合作,才能實現更偉大的目標。在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會時刻牢記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積極與他人溝通,共同努力,實現共同的目標。
葉挺將軍的故事中充滿了對國家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付出。他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他為了國家民族的解放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他的故事給了我很深的觸動和啟示,讓我深感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作為一名普通人,我要牢記葉挺將軍的精神,不怕困難和犧牲,為國家民族的繁榮富強盡一份力量。只有每個人都以愛國為榮,為國家的未來付出努力,我們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八
葉挺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大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經歷了曲折而輝煌的奮斗歷程。從葉挺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汲取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下面我將從不屈不撓的精神、堅持正義的品質、忠誠和信仰的力量、團結和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個人責任感,這五個方面來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葉挺的一生經歷了艱苦的革命戰爭歲月,但他的精神始終不屈不撓。無論是在北伐戰爭中的艱難困境,還是在長征途中的極端艱苦環境下,葉挺都始終堅持不懈地為了革命事業奮斗。他的堅韌精神鼓舞著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要輕易放棄,要堅持到底,相信自己的力量,才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的人生。
葉挺一生都秉持著堅持正義的品質,他始終忠于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因任何困難而動搖。在南京淞滬抗戰中,即使身陷敵重圍,葉挺仍然毫不猶豫地帶領家人和戰友堅守陣地,以生命捍衛了信仰。他的堅持和勇氣告訴我們,正義是不容妥協的,只有堅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則,我們才能夠追求真理和正義。
葉挺的忠誠和信仰是他永遠不變的力量源泉。他對黨和人民的無私忠誠,使他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忠誠兒子。他堅信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甚至在面對種種壓力和誘惑時,也從未動搖。葉挺的忠誠和信仰教會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信仰,而且要堅守它,不為外來的誘惑而動搖。
葉挺始終重視團結和合作的重要性,他在戰爭期間積極促進軍民團結,使得中國革命戰爭取得了重大勝利。他的團結和合作精神告訴我們,只有通過團結協作,才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們應該既要尊重個人的力量,又要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相互合作才能夠實現更大的目標。
最后,葉挺的一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強烈的個人責任感。他始終以身作則,牢記自己的責任和使命。他的個人責任感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為他人負起自己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影響和改變世界,只要我們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總而言之,葉挺的故事讓我們深受啟發。他的精神品質和人格魅力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不屈不撓的精神、堅持正義的品質、忠誠和信仰的力量、團結和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個人責任感。在我們奮斗的路上,這些品質會給予我們堅定的信念和力量,讓我們不斷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讓我們銘記葉挺先生的名字,砥礪前行,為實現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九
李大釗(1889-1927)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樂亭人。早年赴日留學。回國后任北京《晨報》總編輯。后到北京大學任教。任《新青年》雜志編輯,創辦《每周評論》,推進新文化運動,宣傳馬克思主義。19在北京創辦“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共產主義小組,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負責北方區工作,推動工人運動,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出席國民黨“一大”,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后被軍閥張作霖逮捕,處以絞刑。五四前宣傳進化論,強調新陳代謝規律不可抗拒。五四以后著重闡述唯物史觀,介紹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指出階級斗爭是“改造社會組織的手段”《階級競爭與互助》,深信未來世界將變成“勞工的世界”。著作編為《李大釗選集》。夏明翰(1900-1928)湖南衡陽人。五四運動時任湘南學生聯合會總干事。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后任中共湘南區委委員兼組織部長、農民部長,積極推動湖南農民運動。1927年起歷任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秘書、中共湖南省委兼組織部長、平(江)瀏(陽)特委書記等職。1928年3月在漢口被捕,20日英勇就義。臨刑前寫下壯烈詩篇:“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十
皖南事變后,葉挺即被反動派囚禁在上饒集中營。關他的那間囚室既黑暗,又潮濕,冰涼的地上,鋪著幾把發霉的稻草,上面盡是臭蟲和跳蚤,讓他受盡了折磨。
為了誘騙葉挺投降,國民黨反動派挖空了心思。一天,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顧祝同,派了一輛豪華的小轎車,把葉軍長接到司令部參加宴會。宴會開始后,顧祝同向葉挺敬酒,勸葉挺發表宣言,聲明新四軍違犯了軍令,只要這樣做就可以出獄,甚至可以做官。
葉挺手拍桌子,勃然大怒,道:“無恥,你們制造皖南事變,陷害新四軍,破壞抗日,該是你們向人們認罪才對。”葉挺光明磊落,大義凜然,句句話如同利劍刺的顧祝同瞠目結舌。后來蔣介石親自出馬,勸葉挺投降,被葉挺嚴詞拒絕。
蔣介石氣急將把葉挺關進重慶“中美合作所”,受盡折磨和迫害。葉挺將軍身居囚室,不能馳騁抗日戰場,不能帶領戰士們沖鋒陷陣,卻被逼寫什么聲明和宣言,他一時熱血沸騰,拿起筆在囚室的墻壁上寫下了著名的《囚歌》。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
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郭沫若曾說:“他的詩是用生命和熱血寫成的,他的詩就是他自己。”該文當年發表在一家剛剛創刊出版的《唯民周刊》4月6日的創刊號上,立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不脛而走,被廣為傳誦并流傳至今。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十一
1927年11月,葉挺作為總指揮發動廣州起義,卻以失敗告終。共產國際東方部的領導人聽信王明的讒言,對葉挺產生了偏見。葉挺一氣之下出走西歐,與黨失去了聯系。
葉挺先后在德國和法國度過了5年時間。當時他賣過水果蔬菜,還在柏林開過小吃店,賣油條、燒餅。后來,他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十分氣憤,但遠居海外,消息閉塞,就回到夫人娘家所在的澳門。他的長子葉正大回憶說:“只有在澳門我們全家聚得最齊。母親當時已經生了7個孩子,一家人常去野餐、游泳、拍照。父親那時就是一個攝影發燒友了。他從香港買來暗房器材,自己在家里沖洗膠卷。那時我們全家拍了很多照片,現在看來,還照得很有藝術性。”葉正大還隱約記得,一次父親勃然大怒,批評他的侄子葉欽在國民黨里混飯吃的做法,認為就是回家種地,也比去國民黨那里干凈。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十二
1942年5月12日晚上八時半,蔣介石試圖勸降在押的葉挺。蔣介石說:“爾這個人太老實,上了人家的當還不覺悟,人家叫爾回去爾就回去,叫爾打就打,人家利用爾完了還會殺爾。”蔣介石連用了幾個“人家”,指的就是“共產黨”。葉挺的回答避開他的挑撥,另辟蹊徑,反過來用具體事實揭露蔣介石蓄意制造“皖南事變”的陰謀:你蔣介石指定路線要新四軍到指定地區去,新四軍途中要和日軍作戰又不給補充武器彈藥和糧食,同時布置了一個口袋,集中七個師包圍我部。“這個時候,我打電報辭職,又沒有批準,我只好帶著部隊逃命。”緊接著,葉挺引用了“小杖則受,大杖則逃”的古話之后說:“我們不善于逃命而遭受滅亡,則是我對部下不起,現在上饒還監禁幾百干部,我對他們應該負責。我處置失當,我愿受軍法裁判。”蔣介石又說:“我指示爾一條正路,爾能絕對服從我跟我走,爾一定可以得到成功,不然爾就算完了。”葉挺坦然地說:“我早就決定我已經完了!”蔣介石馬上改變口氣,說:“也不是那樣意思,我叫爾去三戰區去好好休養,爾的前途是光明的。”葉挺寸步不讓:“如果照這樣做,大家一定說我自私,怕法律處置,我不能這樣做。”蔣介石無計可施,讓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郭懺繼續勸降。他們談了一個小時,葉挺的答復是:“我不能這樣做,請槍斃我吧!”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十三
葉挺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經歷了中國革命的艱難歲月。通過了解與研究葉挺的故事,不僅可以了解中國革命的艱辛,還可以從中汲取一些寶貴的心得與體會。在我看來,葉挺的故事給我們傳遞了堅韌不拔、對抗命運的力量,以及忠誠和勇敢的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通過五段式的結構,分享我對葉挺故事的心得體會。
第一段:引言。
葉挺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一生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讓我們深切感受到堅守理想和信念的重要性。通過了解葉挺的故事,我們能夠從中領悟到些許人生的智慧。
第二段:堅韌不拔、對抗命運的力量。
葉挺的一生充滿了艱辛與挫折。在革命道路上,他屢遭失敗與打擊,但他從未放棄。無論是在北伐戰爭時期,還是在反圍剿戰爭中,葉挺都表現出了頑強的毅力。他敢于直面困境,勇往直前,用堅韌不拔的毅力對抗著命運的安排。他的堅持不僅給自己帶來了信心與力量,也激勵著身邊的人。
第三段:忠誠和勇敢。
葉挺在革命斗爭中展現了非凡的忠誠和勇敢。他始終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己任,毫不動搖地投入了革命事業。在北伐戰爭時期,葉挺作為一位共產黨員,在國共合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對黨忠誠無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忠誠的含義。在紅軍長征時期,他帶領著他的部隊艱苦跋涉,面對艱難困境,堅定而勇敢地帶領大家走向勝利。葉挺的忠誠和勇敢可以說是中國革命史上的楷模。
第四段:智慧與堅定信念。
葉挺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成功,除了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勇氣外,還需要智慧和堅定的信念。葉挺在戰爭的指導思想上表現出了出色的智慧和見解,他能夠準確判斷形勢,制定出合理的作戰計劃。同時,他對革命事業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在困難時期仍然能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正是這種智慧和堅持信念,讓葉挺在革命道路上走得更遠,為中國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五段:結語。
葉挺是一位偉大的中國革命者,他的故事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寶貴的心得與體會。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堅韌不拔、對抗命運的力量,學到忠誠和勇敢,學到智慧與堅定信念。正如葉挺在他的《華夫人》中所說:“一個黨員、一個軍人,決不可忘記斗爭這兩個字。”這句話道出了葉挺的信念與追求,也讓我們明白了革命斗爭中沒有容易二字。希望我們能夠從葉挺的故事中吸取力量,義無反顧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堅守自己的信仰。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十四
葉挺將軍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其一生經歷了中國歷史的動蕩時期,以其堅定的信仰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書寫下了瑰麗的人生傳奇。通過了解葉挺將軍的故事,我深受啟發,體會到了他所展現出的無畏精神、堅定信念和忠誠奉獻的品質。這些品質對于我們今天面臨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仍然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
第一段:葉挺將軍的革命理想。
葉挺將軍自幼立志要為國家和民族做出貢獻,他目睹了中國社會的種種不公正現象,決定投身革命事業。他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并于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葉挺將軍在革命追求上堅定不移,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東北抗日戰爭中,他總是抱著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前進。葉挺將軍的革命意識深深激勵著我,讓我明白一個人只有堅定的理想信仰才能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
第二段:葉挺將軍的無畏精神。
葉挺將軍是軍事家中的佼佼者,他在戰爭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勇氣和無畏精神。在國共合作時期,他擔任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率領部隊在湘鄂西進行防御戰斗,并在長征中英勇奮戰。在東北抗日戰爭中,葉挺將軍帶領八路軍頻繁與日軍決戰,為國家贏得了寶貴時間,為最后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葉挺將軍的無畏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讓我明白只有堅韌不拔、勇往直前,才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第三段:葉挺將軍的堅守和奉獻。
葉挺將軍在戰爭年代,始終堅守自己的崗位,盡職盡責,表現出了矢志不渝的忠誠和奉獻精神。在抗戰期間,他在東北抗聯中發揮重要作用,他深入敵后開展游擊戰爭,并承擔了黨和軍隊的多項重要任務。他時刻保持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葉挺將軍的忠誠和奉獻精神讓我深感敬佩,也讓我認識到只有在自己的職責上堅持奉獻,才能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真正的貢獻。
第四段:葉挺將軍的智慧和堅持。
葉挺將軍在軍事上顯示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堅持。他在戰爭中總結經驗,靈活運用戰術并適時調整策略。在東北抗日戰爭中,他率領八路軍策應紅軍全線進攻,并保護了抗聯的發展。葉挺將軍的智慧激勵著我,讓我明白只有靠強大的智慧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夠解決問題,取得勝利。
第五段:葉挺將軍的靈魂力量。
葉挺將軍悲壯的一生中留下了一個深深烙印,他的靈魂力量讓我們從他的卓越人生中得到了深深的觸動與啟示。葉挺將軍的堅定理想、無畏精神、忠誠奉獻、智慧和堅持形成了他獨特的為人之道,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寶貴品質。面對今天的困境和挑戰,我們需要擁有葉挺將軍那種勇往直前、頑強拼搏的精神,為了美好的未來而不斷努力奮斗。
總結:
通過了解葉挺將軍的故事,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只有堅定理想信仰,勇往直前,才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和挑戰。葉挺將軍的無畏精神、堅定信念和忠誠奉獻的品質將永遠激勵著我們,成為我們應對困難和挑戰的力量源泉。我們應該學習葉挺將軍的智慧和堅持,發揚葉挺將軍的靈魂力量,為實現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偉大再次付出自己的努力和奉獻。
葉挺革命故事(優質15篇)篇十五
彭湃(1896-1929)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廣東海豐人。19參加中國共產黨。1923年領導創建廣東海豐縣總農會。次年起在廣州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歷任中共廣東區委農委書記、廣東省第一屆農民協會副委員長等職。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領導組織廣東海陸豐農民起義,建立工農民主政權。后歷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參加中共江蘇省委領導工作。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遇害。遺蓍有《海豐農民運動》。
吉鴻昌(1895-1934)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原名恒立,字世五。河南扶溝人,早年投西北軍,由士兵升至營、團、師長,后任國民黨政府第三十軍軍長、寧夏省政府主席。1931年因反對進攻中國工農紅軍,被蔣介石強令出國。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回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5月,聯合馮玉祥、方振武等在張家口組織察綏民從抗日同盟軍。任第二軍軍長兼北路前敵總指揮。7月,收復多倫等地。9月,同盟軍在日偽軍和國民黨軍夾攻下失敗。他脫險返回天津,在北平、天津等地繼續進行抗日活動。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24日在北京英勇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