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感悟,通過寫心得感悟,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心得感悟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感悟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西游記小學生名著讀后感西游記小學生讀書感悟篇一
相信大家對《西游記》的每一個片段都很熟悉,我也一樣。每次細細研讀了《西游記》,聰明智慧的孫悟空,憨厚貪吃的豬八戒,堅持不懈的唐憎,忠誠老實的沙憎就清晰的展現在我面前。
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孫悟空。因為我和他差不多,一樣愛打抱不平。他有一身高超的絕世武功,天不怕,地不怕,有一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敢作敢當、機智勇敢,敢與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做斗爭,大鬧蟠桃會,砸壞了太白金星的煉丹爐,多次大鬧天宮,還機智的和妖魔鬼怪做斗爭,面對困難絕不低頭。這就是我眼中的孫悟空,一個敢作敢當的大英雄。孫悟空那伸張正義,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他是廣大民眾心中的一位榜樣,反映廣大民眾的美好心愿。
《西游記》這本書反映了當時黑暗社會,而孫悟空等人代表了那些不屈不撓的人民,表達了吳承恩敢于與黑暗勢力作斗爭的頑強意志和決心。
我們應該學習孫悟空面對困難絕不退縮、機智勇敢克服難題的精神。把這些精神用到你的學習和生活中去,會使你的生活變的豐富多彩。
西游記小學生名著讀后感西游記小學生讀書感悟篇二
【閱讀提示】《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F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讀后感頻道!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尤其是曲折離奇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稀奇古怪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西游記》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吳承恩。主要講述唐僧和三個徒弟千辛萬苦地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后取得真經的故事。這本書以天馬行空的綺麗想象向人們展示了師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經路上所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并將這些千難萬險幻化為險象環生的各種災難,一場場與妖魔鬼怪之間斗智斗力的較量,令人大開眼界、嘆為觀止。書中的人物形象個性鮮明,各具特色,有誠實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聰明機警、善惡分明的孫悟空,好吃懶做、愛耍小聰明的豬八戒,踏實可靠、寡言少語的沙僧。小說情節精彩紛呈,情節迭起。個性是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既是家喻戶曉的經典,也是我愛不釋手的故事。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蔽蚁?,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正因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我們能夠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西游記》的連環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
當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
當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齊天大圣,但當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劇,當看到此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正因我知道,當時的我就是孫悟空。
這本書講了唐僧師徒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方極樂世界取得真經的故事。唐僧名唐玄奘,他雖善良卻膽小怕事。在取經的過程中,他前后收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孫悟空—睛、敢做敢當而正義大膽、火眼金且本領高強。豬八戒—貪財好色、好吃懶做,但又不缺善心。沙僧—心地善良、老實本分、踏實能干。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在取經路上幫了唐僧不少大忙。這四個人物形象鮮明,各有特點,性格也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時候,我喜歡看西游記的動畫,覺得孫悟空很厲害。認為要是自己有孫悟空那么厲害也可以讓我去取經。不過長大以后發現我錯了,如果唐僧一行人沒有去西天取經的勇氣,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勇氣,有它才能開始這人生的旅程。
記得有次,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老師,但是我不敢,因為那個老師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很嚴厲,一直不敢接近。所以那個問題一直沒法弄懂。終于,我鼓起勇氣戰戰兢兢的走進了老師辦公室,老師當時在批改作業,看見我便放下了手中的事。我小心翼翼的把作業本遞過去,說:“老師,第5頁的第2題我不太懂,想請教一下?!崩蠋煵]有像我以為的用那么嚴肅的像冰塊的神情對我,而是用稍帶一點指責的語氣說:“怎么這么晚才來問我?學了都過了幾天了?!彪S后,便向我講解了這道題。之后,我突然發現老師好像沒以前那么嚴厲了。如果我當時沒有問老師,或許我現在還不明白這道題怎么解呢!
勇氣,是成功的條件之一。慈悲是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太沒勇氣了。太沒勇氣,就變成沒骨氣了。
西游記是我最愛看的書,它是一本神話故事。書中重點講述了唐僧四師徒經歷了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個個修得正果。其中孫悟空這個人物描寫得最突出也最成功,從石猴出世到大鬧天空再到修得正果,無論是三打白骨精還是收八戒,降沙僧都是整本書的精華。唐僧的善良有愛心,豬八戒雖懶卻為取經做出貢獻,沙僧的勤勞肯干也十分的有特色。一些配角也為整本書帶來了生氣,如:二郎神,觀音菩薩和她的愛徒善財童子等。每一個人都有鮮明的特點,每個特點都被作者表現的活靈活現。我最喜歡《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白骨精雖然狡猾無比,唐僧也曾一度的冤枉甚致趕走過悟空,但是悟空深深記得師傅把他從五指山救出來的時候,最后,他打敗了為非作歹的白骨精,幫人民除了害。這也證明了邪-惡永遠都不可能戰勝正義。
《西游記》中師徒四人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有許多的困難,這些也許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擔,這些困難也許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們在此就要鍛煉自己不怕困難,以及堅定的不后退的信心。
小時候,最喜歡看電視里的《西游記》,看了幾乎不下十遍,至今還愛看,這個寒假,我看了吳承恩寫的《西游記》,不覺感嘆萬分!漫漫長路,多年跋涉,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經,為的是普度眾生。
在《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有七十二變化。在西天取經路上,悟空付出了很多,他不僅本領高強,而且機智聰明,隨機應變。當師傅落入敵手,他總是與敵人周旋,其中的坎坷都一一化解,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
盡管豬八戒給大家的印象不太好,但我還是要為聲“冤”,首先是錯投了豬胎,變得人不人,豬不豬的,到哪都嚇人,盡管老豬本性貪婪好色,但他在西天取經路上幫助悟空降妖除怪,出了不少力,他吃苦耐勞,善良正直(有時還愛貪點小便宜)。
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肩挑旦扛的身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路上,他無微不至地照顧師傅,陪師傅打坐念經,任勞任怨。
唐三藏是取經人的核心,本著一顆慈悲之心,他經歷了14年,風餐露宿,任何磨難都無法打敗他西天取經的決心。
唐僧師徒不畏千辛萬苦,歷經種磨難依舊不放棄,直到取得真經。
奔流的河,如果沒有暗礁的阻擋,就無法激起迷人的浪花;羽毛豐滿的小鷹,如果沒有暴風雨的搏擊,就無法實現展翅高飛的自由;人的一生,注定要經歷風雨的洗禮,才能“長大”。
人生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而苦就是磨難的滋味,只有品嘗過“苦”,享受“甜”時,才更有滋味,只有品嘗了人生五味,什么才更有意義。
;西游記小學生名著讀后感西游記小學生讀書感悟篇三
我是一個小調皮鬼,但我一拿到書我就會安靜下來。我最喜歡讀《西游記》了.這本書主要講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保護師傅唐僧去西天取經,在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后,終于取得真經的故事。
我最喜歡故事里的孫悟空,因為它武藝高強,不僅火眼金睛,會七十二變,而且它膽大心細,對付妖怪從不手軟。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退縮,想盡一切辦法解決,一心保護師傅去西天取經。如果沒有孫悟空,唐僧恐怕取不到真經了。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很大。有一次,我在寫數學作業時一道應用題把我難住了。我本來想隨便寫一個答案就算了,早點寫好作業出去玩。我的想法被爸爸發現了,爸爸問我:“你看過的《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是怎樣克服困難的`,也像你這樣隨便寫寫馬虎了事的嗎?”我紅著臉低著頭,拿過了作業本,好好思考起來。在爸爸的幫助下我終于攻克了這道難題,我高興極了!
爸爸摸著我的頭十分認真地對我說:“我們在學習中要像孫悟空一樣,遇到困難不退縮,克服困難。只有這樣你的成績才會提高。”我聽了不住地點頭。
西游記小學生名著讀后感西游記小學生讀書感悟篇四
《西游記》是由古代著名小說家吳承恩根據民間傳說編寫的,里面講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師徒五人去西天取經的一個故事。
誰會相信一個曾經大鬧天空的猴子,而且還是猴王的孫悟空,在現代誰都知道猴的脾氣是很急的,更何況是一只曾大鬧天空的猴子呢,他最后竟然與唐僧等人一起修得正果,那是因為他機智果斷、忠心耿耿,一心保護唐僧,最終才成佛。
誰會相信豬八戒這頭壞事干盡的豬,這頭豬不但好色還貪吃,曾經脅迫高老莊的女兒嫁給他,但是他竟也會得到佛祖的認可成為了佛,那是因為他雖然好吃懶做,但是在孫悟空不在的時候,總是第一個沖出來保護師傅,最后才苦盡甘來。
沙僧是一個在流沙河吃人的妖怪,怎么可能成為一個佛,一個忠心善良的佛,因為他吃苦耐勞,非常聽師傅的話,最后被佛祖升成了佛。
最重要的是唐僧,他領導他們四個走了十萬八千里,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雖然他可以讓孫悟空騎筋斗云一會就到,但他還是選擇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不僅這樣,他還十分善良,連一只螞蟻都不愿踩死。
正是因為他們師徒五人團結一致,一起走過了十萬八千里,最終都成了佛,那難道我們不可以嗎?如果我們學會堅持學會善待別人,學會多為別人想一定,多一些愛心,那這世界將會多美好!
西游記小學生名著讀后感西游記小學生讀書感悟篇五
說起《西游記》,自然會想到《西游記》里那個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他有一雙火眼金睛,一個跟頭可以翻十萬八千里。他還有七十二般變化,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一萬三千一百噸重的金箍棒舉起來。妖怪們聽到他的名字都聞風喪膽。
我想變成助人的孫悟空。春天,我和園丁一起去栽種花草,植樹造林。夏天,我和工人們一起高溫作業,生產產品。秋天,我去幫農民伯伯收獲那金黃的玉米,紅紅的高粱和那金燦燦的稻穗。冬天,我為牧民放養的羊群添草加料,不遺余力。大家都夸我是個熱心能干的人。
我想變成自由的孫悟空。我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沒人管,也沒人問,我東跑跑,西走走,南看看,北望望,多自在啊!因為我有七十二般變化,我就一會兒變成小金魚,擺動著尾巴,快樂地在水草中穿梭;一會兒變成可愛的大熊貓,心安理得地受著別人的寵愛和保護;一會兒變成威武的獅子,神氣活現地在草原上邁步。無聊的時候,我還可以登上月球到嫦娥姐姐那兒去聊天,想必,我將是我們班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我想變成勇敢的孫悟空。以前,我不敢一個人走夜路,現在,我敢在深夜去幫爸爸看瓜田。以前,我不敢在陌生人面前大聲說話,現在,我能鎮定自若地高談闊論。以前,我不敢跳過半人高的“山羊”,現在,我身輕如燕,一躍而過。以前,我不敢拿掉救生圈,獨立去游泳,現在,我魚躍入水,劈波斬浪……
哈哈!真是太興奮了,我真想變成孫悟空。
西游記小學生名著讀后感西游記小學生讀書感悟篇六
吳承恩的《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介紹了孫悟空一行保護師傅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最后終于取得真經,普度眾生。
孫悟空生性好動,不怕困難,愛捉弄八戒,但他從不退縮,碰上厲害的妖魔更是勇往直前。豬八戒愛偷懶,好吃懶做,碰上鬼怪總是想開溜。沙悟凈,吃苦耐勞,身上背著許許多多的行李,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
其中有幾個片段:三打白骨精,前二次都讓白骨精占了上風,而第三次孫悟空便打敗了妖精。你看,只要我們面對苦難不退縮,就一定能成功。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再來第三次??傆幸淮螘晒Φ?。因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還有一次,有一個妖精知道和孫悟空硬碰硬打不過孫悟空,便暗地里變成了一個老爺爺,在那又變出個屋子來,這時,孫悟空一行人來到屋子前,想借宿一晚。孫悟空覺得老爺爺不對經,便用火眼金睛看他,一看才知道他是個妖精,便拿出棍來,重重砸在妖精身上。師傅一看孫悟空濫殺無辜,和悟空斷絕了師徒關系。之后,孫悟空便回到了花果山。瞧,這就是相互不信任的后果。如果我們是一個集體,就不能相互之間不信任,因為團結力量大,集體之間要是出了矛盾,怎么能戰勝困難呢?所以集體之間要團結互助。
西游記小學生名著讀后感西游記小學生讀書感悟篇七
這幾天,我重讀了《西游記》這本書。這是明清時期作家吳承恩寫的一部長篇小說。
這本書講了唐僧師徒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方極樂世界取得真經的故事。唐僧名唐玄奘,他雖善良卻膽小怕事。在取經的過程中,他前后收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孫悟空—睛、敢做敢當而正義大膽、火眼金且本領高強。豬八戒—貪財好色、好吃懶做,但又不缺善心。沙僧—心地善良、老實本分、踏實能干。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在取經路上幫了唐僧不少大忙。這四個人物形象鮮明,各有特點,性格也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時候,我喜歡看西游記的動畫,覺得孫悟空很厲害。認為要是自己有孫悟空那么厲害也可以讓我去取經。不過長大以后發現我錯了,如果唐僧一行人沒有去西天取經的勇氣,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勇氣,有它才能開始這人生的旅程。
記得有次,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老師,但是我不敢,因為那個老師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很嚴厲,一直不敢接近。所以那個問題一直沒法弄懂。終于,我鼓起勇氣戰戰兢兢的走進了老師辦公室,老師當時在批改作業,看見我便放下了手中的事。我小心翼翼的把作業本遞過去,說:“老師,第5頁的第2題我不太懂,想請教一下?!崩蠋煵]有像我以為的用那么嚴肅的像冰塊的神情對我,而是用稍帶一點指責的語氣說:“怎么這么晚才來問我?學了都過了幾天了?!彪S后,便向我講解了這道題。之后,我突然發現老師好像沒以前那么嚴厲了。如果我當時沒有問老師,或許我現在還不明白這道題怎么解呢!
勇氣,是成功的條件之一。慈悲是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太沒勇氣了。太沒勇氣,就變成沒骨氣了。
《西游記》是一部很好的書,你能在其中發現許多道理。勇敢是我在其中發現的道理之一。
西游記小學生名著讀后感西游記小學生讀書感悟篇八
放下《西游記》,我就猶如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電影。有懦弱而又誠心向佛的唐僧,有嫉惡如仇、重情崇義的孫悟空,有集貪,懶,色,饞于一身的豬八戒,有老實憨厚的沙僧。
書中講述了師徒四人歷盡了千辛萬苦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以前我看過電視劇,如今讀完《西游記》,我對里面的人物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孫悟空,忠心護主,一切妖魔鬼怪魑魔魍魎逃不過他的火眼金睛,護著唐僧西行取得真經,為斗戰勝佛。孫悟空雖然有七十二般變化,卻改變不了他身后的那根尾巴,以至于在跟二郎神斗法是被識破。孫悟空是貫通全書的人物,吳晨恩把猴子的調皮,靈敏,不服輸的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造就了孫悟空乖張又不失圓滑的形象。
豬八戒,貪,懶,色,饞。被迫出家后,取經的心一直不是很堅定。梨山老母菩薩稍一試探,立馬原形畢露。后來取經的一路上,八戒三天兩頭嚷嚷有散伙,所以雖然取經回來,但也只當了個金壇使者。
沙僧是整部戲里的和事老。原本是天宮中的卷簾大將,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因打破酒杯被貶,墜入流沙河,整天吃人不日。后經觀音菩薩點化歸順佛門。他任勞任怨,沉默寡言。號金神羅漢。
唐三藏雖然沒什么特殊本事,他慈悲善良,收了三個得力的徒弟。他潛心向佛,一心只往西天取經普度眾生,時常真假善惡不分。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一棒打死貌美如花的女兒,第二棒打死瘦骨嶙峋的老奶奶,第三棒打死風燭殘年的老公公。唐僧氣得把那緊箍咒來回念了二十多遍。可他哪知道孫悟空對他的好哇。
《西游記》讓我懂得了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確定了目標,不怕艱辛,收獲肯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