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一
──《尋覓春天的蹤跡》語言積累與運用訓練
福建省龍巖市龍巖高級中學鄒明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體驗春天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使學生樹立探究意識,養成探究習慣。
2、通過現場看圖說話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創新能力和信息運用能力。
3、通過綜合活動,寓教于樂,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1、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文章(包括詩詞)的積累。
2、口頭表達訓練:關于春天的景色描述(看圖的、心中的)。
【教學方法】
1、展示法;
2、表述法。
【預習要求】
1、收集有關春天的好詞、好句、好段以及古今中外的詩詞、文章。
2、以“我心目中的春天”為題,寫一篇文章或畫一幅畫。
【學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分學習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提到“春”,許多人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一幅東風浩蕩、陽光明媚、百花爭艷的美好景象;一提到“春”,許多人就會體會到無限的生機活力和無窮的生命力量。所以,古往今來,許多畫家、散文家、詩人都會用他們傳神的筆,去描繪春天的景象。是的,春天是美麗的。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自然,感受春天的美麗吧!
二、積累
1、展示各學習小組學生收集的關于春天的好詞、好句、好段。教師點評。
(插入老師收集的材料:略。齊讀,布置學生抄到“詞語大本營”中)
2、古往今來描寫春天的詩詞、文章也很多。
⑴同樣展示,先學生后老師。再讀、抄,略。
⑵教師引導學生誦讀寫春的名篇──朱自清的《春》。
三、欣賞
教師展示關于“春天”的一組圖片,邊簡要介紹。(不僅可以使學生懂得如何鑒賞美景,還為后面學生的表達做示范。)
四、描述
教師展示關于“春天”的一組另圖片,要求學生口頭介紹。
提示:
1、可寫發言提綱。
2、注意利用前面的好詞。
五、想象
展示學生的以“我心目中的春天”為主題的作品(詩、文、畫),并請作者自己介紹。
六、總結
1、探究總結:教師、學生分別談收獲、體會。
2、活動總結:活動的內容、意義。
注意拓展延伸──由探究春天,到四季,到自然,到社會,到世界,乃至宇宙。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二
湖北省荊州市實驗中學楊玲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以“春”為主題的作品感受,與春天對話,體驗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豐富學生的積累。
2、通過吟誦、描畫、感悟、歌詠這一系列尋覓、創造“春”的活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3、引導學生感悟春的意蘊,讓學生更加熱愛春天,激勵青少年積極進取,煥發青春活力。
【活動建議】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給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提供了廣闊空間。所以,在明確每個學生的活動項目和活動內容后,要放手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讓全體學生都能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中陶冶情操,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過程】
導語:春天,一個富有生命與希冀、充滿夢幻與成長的季節,它總是盡情展示著她勃勃的生機,讓我們感到幸福與歡悅,(請同學們看畫面,欣賞春天的美麗)。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尋覓她的蹤跡,歌唱她的美麗!
活動一:吟誦──滿園春色關不住: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含楊柳風。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逐個展示有關春草、春花、春雨、春柳、春風、春山、春水、春人的八首學生最熟悉的詩與詞,配樂,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不同情感表達的吟誦。
活動二:描畫──萬紫千紅總是春:
1、同學們,在詩人的筆下,春是秀美的、雅致的。仿佛一伸手便可觸摸到她濕潤的發梢,感受到她溫暖的呼吸。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我們的描繪中。現在讓我們也成為詩人,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大自然中的春天,要我們的筆下,“萬紫千紅總是春”!
2、播放一組“春”的畫面(課件),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嗅覺幾個方面感受大自然中的春天。
現在欣賞一組春的畫面,從畫面當中:
⑴你聽到了什么?
⑵你看到了什么?
⑶你聞到了什么?
請用“春天的_____美,你看……”句式說話。把你真切的體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出來。
例如:
活動三:感悟──一年之計在于春:
2、請同學們自寫,小組交流,全班交流,表達自己的感悟:
面對春天,我多么想說:風雨算什么……
我們要抓緊大好春光,抓緊生命的春天……
我們要積極進取,努力學習,創造美好生活……
我們要把握好這人生之春,讓信念長成一棵粗壯的樹……
我們從春天出發,向著太陽,向著未來,放飛我們的理想和希望……
春天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積極進取、創造美好生活)
春天的象征(青春、新鮮、生命力、美麗、活力、溫暖、關愛)
春天代表一種新生、一種活力,春是贊美青春的一首頌歌
同學們,我們感受到了春的氣息,尋覓到了春的蹤跡,感受到了姹紫嫣紅,春色無限。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美麗的大自然中。讓我們一起用童心來歌唱春天吧!
活動四:歌詠──春風又綠江南岸:
1、聽唱歌曲《滴哩哩哩》
2、師生同唱《滴哩哩哩》。
教師優美地小結,下課。
(原文載于《開拓》2005年第4期)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三
隨著開花的土地,春天一路跳舞著那樣明媚,那樣燦爛。
它從天上撒下一泓清泉,點亮著花草綠葉的色彩。又推著風嬉鬧得跑來,把嫩葉都推成了綠色。它還是個活潑愛玩的孩子,摘下了嫩葉,掐下了小花。我輕輕地,輕輕地,仿佛不敢觸碰似的,拾起了它們,有春天熱鬧的感覺。河水也嚷著漲了起來,捧起一盞,汲。是帶有春季花香香甜甘潤的氣息。輕閉上眼,鳥兒鶯鶯亂亂得飛著,嗡嗡的鬧著,仿佛在歡迎著春天。“春水初生乳燕飛,燕蜂小尾撲花舊。窗含遠色通水幌,魚擁香鉤近石磯”唐代的李賀的《南園》就寫出了春的意趣,那令人舒心愜意的畫面就浮現在了眼前。
春,象征著我們的希望,就如活潑的小姑娘,跳著,鬧著,四處玩樂著。
春風拂過,那些殘留著根莖草又倔強茂盛得長了出來。遠飛的大雁也都排著一字列,大字列回來了。溪水也從冬季的禁錮當中獲得了新生的自由,又成為了那鈴鈴作響的潺潺流水。多么美妙!就像受了蠱惑般,不禁迷戀上的春,春的“吹面不寒楊柳風”,春的“草色要看近卻無”,春的“牧童遙看杏花村”,春的萬般姿態,搖曳生輝。
窗外,鳥兒嚶嚶成韻
小徑上,人們閑暇的散步
湖邊,垂柳新吐嫩芽
這一切,春,才剛剛開始。她綻開笑容,她融化冰河,她撒下晨露,她驅走陰寒。才剛剛開始,盛夏也會緊接著追隨而來,秋季閃著金色奔來,冬季拋下雪片落寞而來。
這便是我看到的,追隨著春天的腳步,所看到的,觸及到的。她燦爛的,如灰莽莽的天下閃露的星辰般,向我的反方向跑開,我跨開腳步,追隨。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四
四川省成都市大彎中學白美萬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4、通過活動,訓練學生的觀察力,逐漸養成勤于記錄的學習習慣。
【活動設想】
活動分工:
第一小組:編一輯自然日志;
第二小組:譜一支“春天的贊歌”;
第三小組:創作一幅“詩畫”。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看一段錄像:
一段春天的景像。
2、聽一段樂曲:
播放《春江花月夜》或《春之聲圓舞曲》。
設問:聽了這一段樂曲,讓你想到哪一個季節?為什么?
3、背一首古詩:
各組依次派組員輪流背誦描寫春天的古詩,背不上者淘汰出局。
二、開始活動
1、布置任務,明確分工;
2、各小組研究活動實施方案;
3、各小組開始運用相關手段進行資料收集;
4、各組匯總資料,并進行分析,為得出研究結論作準備;
5、各組撰寫活動研究結論。
三、教師指導
1、為各組提出相應的查找資料的途徑和方法;
2、對學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予以點撥,但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交流、展示活動成果
1、各組組長作活動總結交流;
2、各組展示本組探究成果(鼓勵學生交電子作業或多媒體作業);
3、教師進行點評:主要從活動參與度、合作意識、團隊精神、作業的創意等角度進行點評。
五、寫作
1、各組提交一分手抄報;
2、選題作文:
題目一;“我心目中的春”
題目二: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
字數不少于500字,文體不限。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五
爸爸,你不是一直想讓我給你講講踏春的故事么?那今天,我就來給你好好的講講吧!
那天,爺爺把我送到學校門口,我本想我是第一名到的,誰知,到學校門口一看。呀!都來了這么多人了,我一眼就看見了我的幾個朋友在等老師,我高高興興的跑過去,他們見我過來了,就問我帶了些什么,我說:”沒什么,只有幾根香腸和一盒八寶粥。“我轉念一想,帶一瓶水會不會渴?再買一瓶吧,以防萬一。于是我急忙跑到旁邊的商店買了一瓶。出來后,老師還沒來,我們感覺有點無聊,有人提議打牌,我們全票通過,興高采烈地玩起來了。不知不覺的,老是出現了,讓我們分好組、排好隊,我們一切準備好后,開始出發了。
我們走在路上,看到了很多花,有;迎春花、梨花、桃花……這些花中的一些不僅美麗,還能食用呢!像迎春花,吃起來甜甜的。老師說走的時候,我還依依不舍呢!我們到目的地的時候,我向四周一看,哇!好美的地方,不遠處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它歡快的向東邊流去。老師說;”你們去玩吧,小心點。“老師話音剛落,我們就都一蹦一跳的去玩了。我和我的幾個小伙伴一起到河的邊上打起了水漂,我們每個人都玩得非常高興。
我們幾個人玩了好長時間,老師喊我們去吃東西,我們飛奔過去,狼吞虎咽的吃起來,食物被我們的洗劫一空后,我們坐在報紙鋪著的地上休息了一會兒,又開始了我們有趣的游戲——爬樹。時間轉瞬即逝,老師來說我們該回家了,我們就又不情愿站好了隊,走了好長時間才回到家。
這就是我們去踏青的有趣的事,爸爸,你喜歡我們的這次踏青么?如果下次還有有趣的事的話,我還講給你聽。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六
重慶市第122中學??王曉麗
一、 活動目標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尋覓、觀察春天的蹤跡,去認識自然,感受生命,培養熱愛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賞春、繪春、頌春、創(造)春等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 活動重點
自然日志的編輯:選擇一、兩種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記錄,并對觀察、記錄進行編輯整理。拓展語文學習的途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 活動難點
在認識自然中,在賞春、頌春中,培養學生的自然觀賞和藝術欣賞的能力。
四、 課時安排
課外活動兩周,課內活動兩課時。
五、 課外活動
(一)選題
教師向學生介紹本次活動的主要任務及預計實現的目標,提供其參與活動的內容建議。
教師根據教材所安排的三項活動,對活動內容進行創造性改編。要求學生從改編后的三項內容中必選內容3,任選內容1或內容2。
內容1:在大自然中,尋覓春天的蹤跡
尋覓范圍:在春天里,在自然中,在校園里,在社區中。選擇一、兩種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記錄,寫成“自然日志”,記錄下春天的足跡。在記錄方式上,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文字與圖片(如照片)相結合的形式。
內容2:在藝術中,尋覓春天的蹤跡
○1圍繞與春天有關的某個節氣,搜集有關諺語,從中尋覓春的蹤跡。
○2尋找與春天有關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從中尋覓春的蹤跡。
選擇與春天有關的詩歌、散文、繪畫或照片,從中尋覓春的蹤跡。
內容3:在創造中,展示春天的蹤跡
○1以出墻報或辦手抄報等形式,展示春的蹤跡。
○2可根據與春有關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的曲調,創作繪春之歌;如《春天的故事》的表達方式,創作“贊春之歌”。
○3可模仿蘇軾《惠崇春江晚景》,選一幅表現春天景物的畫或照片,為它配上三五句詩,或者選一首寫春的詩及名句,根據意境配上一幅畫,使詩情更形象直觀。
(二)分組
小組人數:4—6人
小組成員的構成:由師生共同參與決定。原則上每個小組應包容好、中、差三個層次與男女生兩個層面的學生。因為在學生能力差別大的小組內更有利于學生深入和多樣化的思考,能給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釋。在空間位置上應以彼此距離越近越好,便于溝通交流。
任務分配:讓小組中每個組員都有自己明確的任務,通過承擔互補或互聯的任務,使小組成員間形成積極的團結協作的關系。
(三)成果呈現方式
1、 編輯“自然日志”。
2、出墻報或辦手抄報,展示覓到的春的蹤跡(可以是在藝術中尋到的春的蹤跡的摘抄;可以是自我創作“我心中的春”或“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等作品)
3、唱出自己改編的“春天之歌”。
4、介紹自己的“畫配詩”“詩配畫”等作品。
(四)教師指導
1、 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
(1)二十四節氣歌。
(2)對與春天有關節氣的釋義。
(3)《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歌曲的詞、曲或錄音帶或vcd帶。
2、 為詩畫創作提供示例
(1)提供一些有詩的古畫,指導學生欣賞。
(2)提供一些為詩配畫的傳說。
如“深山藏古寺”、“踏花歸來馬蹄香”的畫與詩相配的故事。
(3)網絡上“詩配畫”、“畫配詩”的作品很多,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有關網站。
六、課內活動
(一)教師導入??:桃花開了,燕子來了,草兒綠了,站在冰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和風細雨漫天無際的溫柔,我們聽見有一個聲音在我們的心里快樂地叫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同學們,在這個美好的季節里,讓我們一起走近春天,去尋覓春天的蹤跡。
(二)活動開展
活動一???記錄——春天的足跡
1、各小組向全班同學展示編輯的成果和介紹本組編輯“自然日志”的過程。
2、各小組選派1—2名同學介紹各自觀察、記錄某種動物或植物的情況,且用3句話概括其所編輯“自然日志”的特點,進行自我評價。
(邀請生物教師參與課外、課內活動,并對各組的觀察、記錄進行指導,對編輯的“自然日志”和各位同學對觀察、記錄的情況介紹進行點評)
3、全班同學投票選出“我最喜歡的‘自然日志’”。
活動二???展示——春天的贊歌
1、 展示并介紹各小組圍繞各自活動內容所制作的手抄報或墻報。
2、各小組派出1—2名同學上臺朗誦其以詩歌、散文等文學樣式創作的“春天的贊歌”,或上臺演唱模仿歌曲《春天的故事》等改編的歌曲。
形式上可以是配樂朗誦、集體朗誦、個人朗誦,獨唱、合唱、歌伴舞等。
3、由學生和教師對各小組展示的成果進行參與式評價。
4、邀請音樂教師參與課外、課內活動,并對學生創作的歌曲進行點評。
5、全班同學投票選出“我最喜歡的‘春天的贊歌’”。
活動三???創造——詩情畫意的春天
1、展示學生利用網絡查找的有關“詩配畫”和“畫配詩”作品等資料,供同學鑒賞。
2、各組同學展示并解說其課外制作的“詩配畫”或“畫配詩”作品。
3、由學生評委從“詩畫配合是否恰當、畫作選擇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具有創造性和想象力”等角度進行評價。
4、邀請美術教師參與課外、課內活動,并對學生創作的“詩配畫”“畫配詩”作品給予點評。
5、全班同學投票選出“我最喜歡的‘詩配畫’和‘畫配詩’作品。
(三)活動小結
學生自由發言:(3—5人)談此次活動的收獲與遺憾及以后打算。
說明:
整個活動中教師可參與其間,且教師可以參與到“繪春”“創春”的活動中,以教師下水作文的形式向學生介紹“教師心目中的春”或“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里”教師的感受,從而形成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
點評:
本教案注重了學生的探究性和創新意識;注重在實際觀察、記錄的體驗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注意了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活動過程?設計細致而有層次性,活動內容可根據學生實際進行選擇,活動流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這是一篇能較好地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綜合性學習教案。
(北碚區教師進修校???劉映益)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七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4、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6、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7、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8、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9、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0、豐樂亭游春 宋*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11、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3、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4、憶江南 唐*白居易
1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6、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7、早春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8、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19、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八
聽著我在朗讀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春》,媽媽感慨地說:“現在的春天和以前不同了。”以前的春天是怎樣的?難道真的和朱先生文章中所寫的一樣嗎?我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水泥森林,發著呆。
上海是一個繁榮的城市,放眼望去,高樓林立。路邊只有一些小樹木。現在上海真的很難看到一片綠茵茵的草坪、幾棵參天的大樹,更不要提成群結隊在天空翱翔的小鳥。只有在世紀公園這樣的大型公園里,我們才能找到春天的足跡。
這讓我想到在三亞度假的時候,都說那里面向大海,春暖花開。那里沒有高樓大廈,沒有汽車噪音,一切都是那樣安靜。我們住的賓館放眼看去都是碧綠的草坪、盛開的鮮花和花叢中飛來飛去的蝴蝶。坐在沙灘上,碧藍的天空飄過朵朵白云。白云投影在碧藍的海面,投影在碧綠的山林。坐著是放松,躺著是安逸。空氣中透著甜,一切都是美好的!
回到上海什么都變樣了。天是灰色的,也看不見白云。霧霾嚴重,pm2。5幾乎天天都有“新紀錄”。我生病了,每天都在咳嗽,總覺得喉嚨里有什么東西堵著,十分難受。現在已經過了春分,小區里的草稀稀疏疏。天氣一會兒冷,一會又熱。
春天到底去了哪里?
她被高大的建筑“拒之門外”,她被哪些只為了自己利益的人“扼殺”了,讓上海失去了生機和活力。
我希望春天會真正來到上海。我們歡迎春風、春雨和春天的一切。我希望上海變成一個經濟繁榮、綠色環保、美麗的.家園。
我愛春天!我憧憬春天來了。
寒冷的冬天過去了,春天又來了,美麗的小花朵慢慢的生根發芽了!長出粗壯的枝干,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一想:就很美麗!讓我們一起去找春天的故事吧!
記得有一次,星期三老師給我們說:星期日領著我們去探索春天,當時我聽了,特高興,到星期日的時候我們早上8;40就出發了。在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花草樹木,還看到了一種小鳥,非常好看、可愛!
我們來到了一個工廠,里面的工人不讓我們進去,我心里想;哼!這個工廠里的人真小氣。工廠旁邊有一座大石頭,我們站在那石頭上拍照。
我們到了時候,別人都說,我的媽呀!終于到了,可累死我了,我們在河邊打水漂,可是萬萬想不到的是,高豐啟把張桐柏的眼睛下面給砸到了,我想高豐啟也不是故意的吧!
玩了一會兒玩累了,就在河邊橋上面吃了午飯,有的同學吃的慢,有點同學吃的快,當熱吃的快的同學沒事干,就玩起了斗地主,玩斗地主的人非常高興,可是吃飯慢的人,就看吃飯快的人玩斗地主,吃飯慢的人十分欣慰!
還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去看花,我十分高興,那里的花也十分好看,我從小就喜歡花。哪怕電視上出現的花我也特高興,你們不要小看那些花,如果你仔細一看,就可以發現小花也有奇跡,小花一分一秒在長大,一點,有的時候你還可以聽見小花對你說的話,也有時候可以看到小花在翩翩起舞,我就是從笑看花,看入迷了,幻想到了,那美麗的小花,真是美極了!
春天,我們都很喜歡,應為很美麗,因為春天可以讓你更快樂,你知道為什么快樂嗎?因為你們看到美麗的小花就會微微一笑!
我迎著春風,沐浴著春雨,四處尋找春天的足跡。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蒙蒙細雨里。春雨像線一樣輕,像針一樣細,像輕紗,像薄霧,籠罩著大地。人們打著雨傘穿梭在大街小巷,遠遠望去,一把把花傘像一朵朵五顏六色的鮮花,更像一道彩虹,緩緩流向遠方。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縷縷春風里。她像個活潑的小姑娘,騎著綠色的腳踏車,四處玩耍。清脆的歌喉唱醒了小草,小草探出嫩綠的腦袋,銀鈴般的笑聲笑醒了柳樹,柳樹抽出淡黃的嫩芽。沙沙沙,是誰在伴舞?咚咚咚,誰又在歡唱?他們奏響一曲春天的贊歌,動聽極啦!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明媚的陽光里。清晨,太陽把陽光灑向大地,給萬物鑲上金邊。登高遠眺,放眼望去,陽光在一片片綠葉上跳動,在銀色的小溪中閃耀,在半山腰間纏繞。春風微微一吹,每個角落都有陽光獨有的溫暖和味道。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她翻過高山,走過田野,穿過樹林,她要將希望的種子悄悄播撒在人們的心里。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九
春天來了,又是一個烏語花香,五彩斑斕的一個季節,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燕尾服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青得草,綠的葉,各色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一眼望去,一大片,生機勃勃,充滿的花開了,五顏六色,一大片,美麗極了,柳樹發芽了,一片片嫩葉旱煙得格外可愛,桃樹和桂樹……都發芽了,似乎在迎接春姑娘的到來。小草從地上探出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早開的野花一機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樹木吐出為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
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
溪水發出“嘩啦嘩的響聲,在歡快的流淌,似乎在湊曲,花兒在風中翩翩起舞,似乎在為溪水伴舞。
在森林里一片茂盛,小動物們復蘇了。小松鼠在樹枝上”吱吱吱吱,地叫著,似乎在說:“復蘇了,復蘇了,大家都復蘇了。”小蛇活動著自己的身體,表示著非常高興,小兔在蹦蹦跳跳地,無比開心,無憂無慮,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好像在唱歌,大公雞也早早的打鳴。
這就是那一個桃紅柳綠,百花爭艷的春天,一個一新的春天。
尋覓春天的蹤跡篇十
安徽省宿州市十一中萬弢
【活動目標】
2、讓學生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不斷提高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3、讓學生在觀賞、贊美春天的活動過程中,體驗和感受春天的美妙,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活動準備】
1、3.5雨水~3.20春分,利用半個月的時間,仔細觀察大自然中的某一自己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動物,了解其在春天里成長變化的過程及特點,堅持天天寫日記,然后編輯成“某某自然日志”,自為題名。
2、搜集、查找與“春天”有關的詩文、歌曲,并練習有感情的朗讀、歌唱。
3、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可寫詩、作文、繪畫、攝影、朗誦、彈曲、演唱等。
【課時安排】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活動導入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度過一個寒冬,現在春天已悄然而至了。你是否感受到春天的大駕光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尋覓春天的蹤跡,感受生活的美好吧!
二、布置任務
1、每人都要利用半個月的時間,仔細觀察大自然中的某一自己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動物,了解其在春天里成長變化的過程及特點,堅持天天寫日記,然后編輯成“某某自然日志”,自為題名。
2、分組搜集、查找與“春天”有關的詩文、歌曲,并練習有感情的朗讀、歌唱。全班分為四大組:第一組查找與“春天”有關的詩詞,第二組查找贊美“春天”的美文,要求用簡練的語言來評說所找的文章美在何處?第三組查找歌頌“春天”的音樂作品,最好學會演唱。第四組查找表現春天的繪畫、攝影作品,要求用簡練的語言來說明每件作品的特點。
3、每一個同學都要選擇自己最棒的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可寫詩、作文、繪畫、攝影、朗誦、彈曲、演唱等。
三、交代學生觀察的方法,選好觀察對象,采用定點法觀察
把學生帶到《與風傾訴》(即東環公園),選好某一兩個對象,實地觀察,注意細看其形狀、顏色、嗅其氣息味道,隨時隨地口頭交流,作以記錄。回家后查找與其有關的資料,并結合觀察所得,運用聯想和想像寫下當天的日記。
第二課時
交流過程:
一、師生合作,配樂朗誦朱自清《春》(配施特勞斯《春之聲圓舞曲》)
二、導入活動
三、交流觀察所得,展示“自然日志”(8~12人)
四、引入交流表現春天的文學藝術作品(15~20人)
五、交流查找的詩詞和文章,師朗誦自找的散文《聽春》參與交流活動。
第三課時
交流過程:
1、交流攝影作品。
2、交流繪畫書法作品。
3、交流音樂作品。
4、交流自寫的詩文。教師朗誦自寫的詩歌:
春天從哪兒來的──
春天呀,從天上來
你看那響雷催著淅淅瀝瀝的雨兒
悄悄的流到江河的胸膛
春天呀,從地下來
你看那嫩嫩的小草
偷偷的鉆出泥土吐露著清香
春天呀,從南方來
你看那圓圓的太陽
正漫騰騰地往長城游逛
春天呀,從北方來
你看那天上的雁群
正樂悠悠向長江飛翔
春天呀,從東方來
你看那柔柔的風兒
正挽著陽光播撒著芬芳
春天呀,從西方來
你看那長著一雙巧手的霞光
正圍著碧玉般的垂柳梳妝
春天呦,從笑容里來
只要你內心貯滿知識的寶藏
那她就會永遠洋溢在你的臉龐
5、齊唱《春天在哪里》。
6、共同欣賞張德蘭演唱的《春光美》。
第四、第五課時
一、概說“我心目中的春”(5~8人)
同學們通過參加以上幾個方面的交流活動,對春天可能有了更深更新的認識。那么,你心目中的春是怎樣的呢?請你們用一二句自認為最好的話來表達。
二、師總結并布置作文
以上幾個同學都用簡練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春天的認識和體會,還有好多同學想發言,由于時間有限,我想大家最好是用筆,把自己對春天的一腔話語從容不迫、瀟灑自如地寫出來吧!咱們要展開競賽,比一比哪個寫得又好又快!
三、學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