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我們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我們應該多加利用。為了給大家更好地展示優秀的范文范本,小編特意選取了一些精心撰寫的范例。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一
1.能識別凸透鏡和凹透鏡。
2.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3.知道什么是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熟悉探究式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
(2)凸透鏡的焦點、焦距。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2.難點。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熟悉探究式學習的一般過程與方法。
教學方法。
科學探究法、實驗法、討論、交流法、閱讀法。
教具準備。
老花鏡、近視眼鏡、凸透鏡、凹透鏡、刻度尺、白紙板。
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你用過或見過哪些鏡子?
生甲:穿衣鏡、汽車后視鏡、交通鏡、哈哈鏡。
生乙:老花眼鏡、近視眼鏡、平光鏡、放大鏡、三棱鏡、太陽鏡。
師:請同學們對你們見過的這些鏡子進行分類,并指出分類的根據。
生甲:根據鏡面的形狀來分,鏡面是平的有:穿衣鏡、三棱鏡、近視眼鏡,平光鏡;鏡面是彎曲的有:哈哈鏡、老花眼鏡、近視眼鏡、放大鏡、交通鏡、汽車后視鏡。
生乙:根據能反射光和能透光來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鏡、凸面鏡、凹面鏡,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鏡、近視眼睛、平光鏡、三棱鏡、放大鏡。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生活中能讓光透過的`這一類鏡即透鏡。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二
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實驗時能夠正確測出凸透鏡的焦距,能夠利用光具座進行實驗。2、能設計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經歷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全過程。3、通過實驗探究,體驗參與實驗探究的快樂和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學習習慣。【教材分析】學生對凸透鏡的認識,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已經有所了解,但對物體通過凸透鏡怎樣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會成什么樣的像,還不夠了解。所以,本節教材主要對凸透鏡成像規律進行探究,這個探究實驗是一個較完整的科學探究實驗。目的是:一讓學生認識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二是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窘虒W重、難點】1、重點:1)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2)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的方法。2、難點:1)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2)讓學生知道科學探究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的方法?!窘虒W方法】科學探究法、討論交流法?!窘虒W用具】光具座、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小玩具等?!窘虒W過程】一、新課教學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提出問題教師:請同學們用小玩具按照課本p61圖3-47所示的方法做一個實驗,移動放大鏡或白紙板的位置,會在白紙上看到怎樣的像?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讓學生說出看到的像的特征。教師:對你所觀察的現象,你想提出什么問題?如:凸透鏡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關?2)猜想與假設讓學生交流討論,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說出猜想的依據。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1][2]下一頁。
我們知道實驗是探究物理知識最基本的一種方法。那么,要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就要進行實驗。
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交流,設計出實驗方案。(在此,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向學生介紹光具座的正確使用方法,同時指出實驗時要注意的問題。)由于不同組桌面上的凸透鏡的焦距不同,你們想通過什么辦法得知凸透鏡的焦距?(實驗測量,也可查說明書)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制定出實驗步驟。讓其中一組把實驗步驟向大家介紹一下,如果可行,給予肯定;如果不可行,應予以糾正。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讓同學們進行實驗。比一比,哪個小組實驗做得最快、最好,要注意分工合作。5)分析與論證分析實驗數據,用自己的話把凸透鏡成像規律表達出來。6)交流與合作請跟同學們交流一下實驗研究的結果,看看得出的規律是否一致。板書:凸透鏡成像規律2、放大鏡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學習放大鏡的有關知識:1)放大鏡的工作原理?2)使用放大鏡時要想讓物體的像變大些,應怎么辦?讓學生閱讀課文后或做過實驗后,回答上述問題。思考:若兩個凸透鏡大小相同時,透鏡的厚度對放大倍數有影響嗎?可讓學生通過實驗,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請同學們觀察圖3-50:不同放大倍數的放大鏡及用其觀察到的像。二、歸納小結通過本節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讓學生對本節的學習進行歸納,特別是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其探究實驗。三、鞏固練習1、完成“自我評價與作業”。2、寫出實驗探究報告。3、完成本節的“基礎訓練”。四、反思本節教學安排及設計還是比較充分的,按照科學探究的思路,從問題的提出到實驗方案的設計,從實驗進行到結論的得出,學生做得既全面又準確,效果較好。五、板書設計。
上一頁[1][2]。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三
假設或猜想:同學在l00m跑的過程中速度發生變化,可能是越跑越快。
設計的實驗方案:
先在百米跑道上每隔20m作出記號a、b、c、d、e、f,用停表測出某同學通過b、c、d、e、f位置的時間;tb、tc、te、tf,算出tab=ta,tbc=tc-tb,tcd=td-tc,tde=te-td,tef=tf-td,據v=,算出vab、vbc、vcd、vde、vef就可知道某同跑100m速度變化的情況了。
實驗器材。
卷尺、停表、白石灰、100m的跑道。
實驗步驟。
1.在l00m跑道上從起點開始用卷尺量每隔20m,用白石灰畫一條線。
2、用停表測出某同學在通過b、c、d、e、f處白線時的時間。
3.將數據記錄在表格中,算出對應的速度。
實驗數據記錄表格(3)。
路程s/m。
20m。
20m。
20m。
時間t/s。
速度v/m/s。
實驗結論:
實驗評估(要求同上略)。
實驗交流(要求同上略)。
師:實驗前的準備工作:
1.學生先練習停表的操作:啟動停表、停表、回表、瀆數。
2.喊起跑口令的同學以——定的時間間隔倒數“5、4、3,2、l、0”,當讀到“0”時跑步的同學起跑,計時的同學啟動秒表,三個人反復練習幾次,做到起跑、計時都準確,配合默契。
教師檢查后,認為實驗安全、可靠、可行、批準學生分小組動手探究。
學生交流實驗結論,教師給予肯定、表揚、鼓勵。最后要求學生整理好實驗器材。
三、歸納小結與學習過程評估。
師:本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生:學會了科學探究:物體運動速度是否發生變化。
師:實驗探究過程要注意什么?
生甲:實事求是、嚴謹認真,不隨意涂改實驗測量數據。
生乙: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堅持實驗。
生丙:要注意合作、交流。
師:每位同學對自己在這節課的學習情況、實驗情況進行評估。
四、課后練習與實踐活動設計。
1.課本p30作業1.2。
2.課本p30實踐活動1。2。
3.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五、板書設計。
第四節科學探究:速度的變化。
(一)探究問題。
1、從斜面上滑下的小球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2.從斜面上滑下的粗糙的木塊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3.百米跑步的同學速度是否發生變化?如何變化?
(二)探究實驗報告。
1.提出問題。
2.猜想或假設。
3.設計的實驗方案(包括實驗器材)。
4.實驗步驟及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5.實驗結論。
6.評估。
7.交流。
六、課后反思。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四
(二)同學們用桌上準備好的實驗器材進行實驗。
實驗準備:。
1.測定凸透鏡的焦距f并做好記錄。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小手電筒代替平行光源。
2.指導學生將實驗器材按如圖所示擺放。
要求:將凸透鏡、蠟燭、光屏放在同一直線上。
調整凸透鏡、蠟燭、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提出問題,進行探討:。
如何使物體所成的像呈現于光屏上?
學生思考會回答:調整物體,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
實驗過程中應記錄哪些現象和數據。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物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像的大小,倒立或正立,像的虛、實。
實驗要求:。
1.態度認真,一絲不茍。
2.光屏上的像一定要明亮,清晰。
3.多次進行測量,仔細觀察,做好記錄進行實驗。
學生每2人一組按如下步驟進行實驗探究:。
1.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測出物距和像距u(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2.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間,即2fuf,重復以上操作,進行觀察和測量。
3.繼續移近蠟燭,使物距u。
按上述計劃操作,把數據和觀察結果填入下表中。
透鏡焦距f=_____cm。
物距與焦距關系。
物距u/cm。
像的性質。
像距u/cm。
實虛。
大小。
正倒。
u2f。
u2f。
2fuf。
2fuf。
u
u
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并對學生啟發和引導。
三、交流評估。
1.各小組送交自己的實驗記錄結果,進行投影展示,表述發現的現象和規律。
2.引導學生相互交流,開展評估,各述己見。
四、歸納和總結。
通過本節課同學們的探究,我們得到如下規律:。
投影展示:。
1.uf時成實像,u。
2.u2f時成縮小實像,u2f時成放大實像,二倍焦距點是成放大實像與縮小虛像的分界點。
&nbs。
[1][2]下一頁。
p;3.成實像時,當物距減小,像距變大,像變大;物距增大時,像距變小,像變小。
4.成實像時,像與物在凸透鏡異側,成虛像時,像與物在凸透鏡同側。
5.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可顯示在光屏上,虛像是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不顯示在光屏上。
五、課后延展。
1.商家制作的泡有人參或海馬的酒瓶為什么設計成較圓的凸形?
2.照相時,使用的長焦鏡頭有什么作用?
六、布置作業。
課本p68頁,1.2.3題。
上一頁[1][2]。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五
1.一個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靜止不動,此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為f1;當推力為22n時,木箱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為f2,則()。
a、f1=0nf2=22nb、f1=0nf2=50n。
c、f1=50nf2=22nd、f1=10nf2=22n。
2.如圖所示,用f=6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勻速拉動物塊a時,物塊b靜止不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n,則物體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為()。
a.6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4n,向左。
二、填空。
3.旱冰鞋上的輪子的作用是通過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_______大大減少,而演奏二胡前往往要在琴弦上抹一些松香,這是通過_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
4、某型號灑水車工作時,最大灑水量為8kg/min,當該型號灑水車在平直柏油路面(粗糙程度相同)以2m/s勻速前進,并以最大灑水量工作時,所受摩擦阻力將,發動機的牽引力將(選填“不變”“變大”“變小”)。
5.如圖甲所示,重量為4n的正方形鐵塊,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夠大的豎直磁性平板上處于靜止狀態,這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n;若對鐵塊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拉=9n的作用,鐵塊將沿著該平板勻速向上運動,如圖乙所示,此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n。
6、右圖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輪,輕質小盤通過一根繞過定滑輪的細繩與桌面上質量為0.4kg的木塊相連。當小盤內放有重力為0.5n的砝碼使,木塊未被拉動,這是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n;當小盤內放有重為0.6n的砝碼時,木塊正好作勻速運動,當小盤內放上重為0.7n的砝碼時,小盤拖動木塊運動,此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n;當小盤落在地面上后,木塊繼續運動,此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n;若要使此時的木塊勻速向左運動,需施加n的拉力。
7.連同載重共為牛的氣球,在豎直勻速下降,它在空中受到的浮力為1900牛,則它在運動中所受的合力為牛,受到的空氣阻力牛;若要使氣球以同樣的速度豎直勻速上升,可采用從牛時,可實現豎直勻速上升。(氣球下降和上升氣球上向外拋出重物的方法,當拋出物體的重為時所受空氣的浮力和阻力的大小不變)。
8.將一袋大米放在勻速向右水平運動的輸送帶上,開始米袋與輸送帶間有一段距離的相對滑動,然后米袋隨輸送帶一起勻速運動。當輸送帶突然制動時,米袋會繼續向前滑動一段距離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題請選填以下合適的字母標號)。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1)米袋剛放上輸送帶的瞬間,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____________。
(2)當米袋隨輸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時,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______________。
(3)當將輸送帶突然制動時,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___________。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六
設計實驗方案:
確地測量路程和時間用金屬片(金屬檔板)分別固定在b、c、d三個位置。
實驗器材:斜面、刻度尺、小球、停表、金屬片。
實驗步驟:
2.將金屬片固定在b處,用停表測出時間t1,tab=t1,記在下表中。
3.將金屬片固定在c處,用停表測出時間t2,tbc=t2-t1,記在下表中。
4.將金屬片固定在d處,用停表測郵時間t3,tcd=t3-t2,記在下表中。
實驗數據記錄表格(1)。
路程s/m。
0.1m。
0.1m。
0.1m。
時間t/s。
速度v/m·s-1。
實驗結論:(小球在斜面上下滑運動,速度發生變化,越來越快)。
實驗評估:(實驗設計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沒有失誤?測量結果是不是可靠?)。
實驗交流:(把你的探究過程及結論告訴同學和老師,或者把這個探究記錄給他們看,征求他們的意見。既要改正自己的錯誤與不足,又要為自己的正確觀點和做法辯護。把交流情況寫在這里。)。
師:實驗前要做好準備工作:
1、組裝斜面,調整斜面的高度,使小球剛好從斜面上滑下,小球下滑太快,不易計時,讓學生反復練習幾次,使得每次小球從斜面頂端放開后都得沿斜面滑下。
2.學生練習停表的操作:啟動、停表、回表、讀數,兩個學生配合,一個學生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倒數“3、2、l、0”,當讀到“0”時,將小球從斜面頂端放下,另一個同學同時啟動停表。當小球滑到斜面底端撞擊金屬片發出響聲時立即停表。回表,重復幾次這樣的練習。兩個學生交換進行同樣的練習,作到比較熟練計時。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七
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創設富于挑戰性、貼近學生實際的問題情境,利用生活中常見器材比如:橡皮泥,易拉罐等設計實驗,拉近物理與社會、物理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對物理有親近之感,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科學探究,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
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愉悅,了解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2.進一步練習使用彈簧秤測力。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科學探究,培養探究意識,發展科學探究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發展學生收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文件大?。?3k文件格式:rar下載地址:擊本地免費下載地址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八
1.知識與技能。
?了解透鏡的種類。
?了解透鏡的焦點、焦距,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
?了解透鏡在投影儀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能在探究活動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和方法。
?學習從物理現象中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于實際的意識。
二、重點與難點。
三、教學實施建議。
(一)教學過程。
本節分為兩個教學板塊:(1)了解透鏡的種類,認識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2)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了解凸透鏡的一些應用。本節內容較多,分兩個課時完成。
1.實驗探究過程設計。
(1)認識透鏡。
這部分教學需要1個課時。
教材從學生較為熟悉的凡爾納小說入手,介紹了透鏡的種類。并通過“博士”用冰取火的描述,引入了焦點和焦距的概念。需要強調,教材中將焦點定義為平行光能量的聚集點,突出了焦點的實質。如果陽光充足,應該組織學生到教室外,找一找透鏡的焦點,實際測一測凸透鏡的焦距,經歷焦點和焦距概念的建立過程。
用冰取火的故事有很多版本,介紹中國古代的“冰燧取火”,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
“透鏡對光的作用”的演示實驗設計很巧妙,特別是用手電筒產生平行光,通過煙霧來顯示光路,把光束立體化,能夠從前后左右不同方向,三維顯示透鏡對光束的作用。對實驗進行總結,得出“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的結論。
這個具體形象的全景演示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為學生認識凸透鏡成像留下了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實物基礎。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上,老師應引導學生將光束抽象成光線,用圖4-5-5來描述透鏡對光的作用。
對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教學中不要求深入介紹,對主光軸、光心等概念也無需定義。只要求通過對圖4-5-6的分析,知道透鏡成像是由透鏡折射光線形成的。
完成這個探究需要1個課時。
關于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既有過程性要求,又有終結性要求,即學生要經歷實驗探究的學習過程,同時也要知道這個規律,并了解這個規律在實際中的應用。
這是一個有明確步驟的指導型探究,實驗的步驟較詳細,實驗過程的指導較為具體,要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培養科學研究方法,形成正確的結論。
圖4-5-1明亮的窗戶在紙上成的像。
2.實驗探究中應注意幾點:
(1)對“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探究課題是在一定情境中提出的.,教材中的情景只是其中的一個方案,老師亦可以在教室里讓學生觀察明亮的窗戶在紙上成的像(圖4-5-1),學生即席就可以做此實驗,這是學生事先不容易想到的,會激起學生很大興趣,適時引導學生討論,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經歷提出問題和猜想的過程。
(2)實驗前應使學生明白用什么實驗裝置和怎樣去研究,做好探究計劃。進行實驗,探究規律的過程,是以旁批里的提示為路標的指導下進行的。在收集數據中,提示1指出,實驗數據應分三個范圍采集,每個范圍至少有兩組數據。提示2中,對實像、虛像從能量角度進行了詮釋。對虛像的認識,可能有一定難度,老師可以結合平面鏡所成的虛像來理解。完成實驗數據的采集活動后,可引導學生作初步總結。因涉及像的虛實、大小和倒正,頭緒較多,現象紛繁,學生不易梳理清楚。應允許學生的總結片面、不完整。
(3)在探究活動的最后,教材要求學生將蠟燭從很遠的地方逐漸向凸透鏡靠近,觀察這個過程中像的變化。這個過程,不是對前面實驗的簡單重復,突出了從局部到整體、從靜態到動態的認識過程,給學生一個動態的、全景式的圖景。在此,老師要引導學生注意過程中像變化的兩個分界點:蠟燭放在2倍焦距處和1倍焦距處。
圖4-5-2。
將蠟燭放在2倍焦距處,像是怎樣的?老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推理來分析,突出理性思維的作用。
(4)對透鏡成像的應用,教材有意識地介紹了學生發明的手電筒投影儀。在“家庭實驗室”,讓學生制作了“有凸透鏡的照相機”。要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小發明、小制作,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二)材料準備與實驗設計。
1.實驗材料準備。
本節教學需要準備的材料如下:凸透鏡、凹透鏡、蠟燭、光屏、燒杯、手電筒等。
2.實驗設計。
(1)演示透鏡對光的作用:
在j2501型光具盤上分別懸掛凸透鏡和凹透鏡,調整平行光源發出的5條細光束,使中央一條光束和透鏡的主光軸重合,可觀察透鏡對光束的作用。
將光源、1字屏、凸透鏡、毛玻璃屏依次固定在滑塊上,用學生電源給平行光源供12伏電壓。調整光源和光具的高度,使它們中心等高。分別移動光源和光屏,使屏上成清晰的像。
圖4-5-3。
[1][2]下一頁。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九
朋友們,我叫王宇,是個活潑開朗的女生,就讀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東山中學初一(5)班,我先簡單的介紹介紹獨特的我吧!
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是一朵花中的花瓣,獨自飄者花香,默默地為這朵花的美麗綻放而驕傲,因為有了我,它會更絢爛!就象我在班級中,有了我,班級會更加快樂,我就是我們班稱為“宇宙小天后的開心果”!
我,熱愛交朋友,不管男女,我都愿意,因為朋友會相互幫助,只有擁有更多的朋友,才能彼此之間相互幫助啊!我的座右銘: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話已深深銘記在我心里。
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我最大的優點:心地善良,真的,我可以說我是真的善良,然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朋友?而我最大的缺點就是:喜歡和我媽媽頂嘴,這是個不好的行為,如果改掉它,不就成了我的優點了嗎?而且朋友也會更多啊!
我愿成為每個人心中永遠的開心果,成為你們心中的開心天使,永遠伴隨你們在笑容中而堅強。愿每個人都擁有快樂,擁有美好的明天,也擁有更多的朋友!
你們記住我了嗎?一個能給你們帶來快樂的人,就是我!歡迎你們和我交朋友!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
國慶節的前一天,我和媽媽跟著旅游團一起去海邊玩。
我們下了火車就上汽車,下了汽車又坐輪船,終于來到了目的地——長島。長島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島,站在海邊遠遠望去,天連著海,海連著天,天水一色,一望無際,景色極為壯觀。陽光照在海面上,像是撒上了一層金子,波光粼粼。一束束浪花打在金色的沙灘上,發出嘩嘩的聲響,像是熱情的主人在歡迎遠方來的客人,又像是溫柔賢惠的媽媽在輕輕拍打著將要睡著的孩子。
海灘上有許許多多的石頭,一腳踩下去,石頭能把腳埋住。這些石頭大大小小各不相同,形狀千奇百怪,顏色各異,有紅的、綠的、黑的、白的等等,石頭上還布滿了各種各樣漂亮的花紋。我隨意撿起了一個扁扁的石頭,打起了水漂,一下子打了四個。
每當海浪沖上來時,便會在海灘上留下大大小小的美麗的貝殼,有的像饅頭,有的向大樹,有的像一座小山,還有的像園園的豆子。
我在海邊還撿了一個美麗的海螺,海螺的里面是*的,還有一條條黑色的紋路,外邊是灰白色的,漂亮極了。
這里的??烧嫠{,水可真清,我真想下海去玩玩,可惜我不會游泳,我只好順著海邊邊走邊玩。突然,在不太深的海水里,我發現了一只白色的小水母,她靜靜地趴在那里,好像在等著我的到來。我把袖子和褲腿往上卷了卷,伸手去抓它,可是一陣陣海水涌來,把我的袖子和褲腿都打濕了,要不是沙灘上有人,我真想脫了衣服去撈它。我在心里默默地想:“水母啊水母,你要是能上岸來和我玩玩,那該多好??!”
假期很快就過去了,我該回家了,我真舍不得離開這里。我心里想:“大海,再見了,我以后還會再來看你的?!?/p>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一
雪,總是飄起又落下。
——題記。
冬,白色的,淡淡的,純潔的,無暇的,夢幻的,快樂的,詩情畫意的,豐富多彩的……一個寒冷,卻別有韻味的季節。
冬是一個純潔的安琪兒,而晶瑩無暇的雪則是安琪兒最美的裝飾。
伏在窗口,雪輕輕地從空中飄飛而下,落在屋頂上,落在樹梢上,落在石頭上,落在土地上……無論怎樣飄落,她始終微笑著。雪,舞蹈的那樣愜意。
漫步雪中,那一片片雪花悄無聲息地打著旋兒從我身邊落下,似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如一片片落英繽紛的花瓣。雪,舞蹈的那樣開心。
嬉戲雪中,我們盡情的享受著雪帶給我們的歡樂,忘記了寒風凜冽,忘記了老師的叮囑,忘記了媽媽的牽掛……雪是我們最好的伙伴。我們打雪仗、堆雪人……一切沉浸在歡樂中。雪,舞蹈的那樣歡樂。
晶瑩可愛似乎成為了雪的全部,其實堅強才是她的真正品質。雪從空中飄下,經過漫漫的旅程,無論被風吹到何處,遇到多么大的阻力,她從不畏懼。雪從不會挑剔自己的容身之處,即使在不為人知的角落,她也會默默地釋放著自己微小的光芒。正因為億萬片雪的光芒,才造就了一個銀裝素裹的冬。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二
路,怎么這么長。
靜謐的陽光,柔和地灑在蜿蜒的小路上,點染了叢叢欲滴的翠色,描畫了星點,奪目的艷紅,滿眼盡是生命的氣息,滿耳盡是生命的歌聲。
晶瑩的汗珠滑下,搖搖晃晃地在昏暗的眼眶前,它發著閃閃的金光,刺得我睜不開眼?!翱禳c,還有一公里就到景點了”媽媽催促著,我只能連忙拭去額頭的汗水,呼呼地喘著熱氣。短短的小路,竟是如此綿長。多少次,我在小路上稍作休息,只是簡單的回眸,便也覺得這是不錯的風景,只是簡單地細細品味,便又繼續趕路。
遠處飄來了鼎沸的人生氣息,又看見眼前獨享的寧靜風景,心底那個最真實的聲音仿佛在吶喊:“這里真美?!笨赡X中那固執的蛔蟲又在低聲念叨:“快去景點”。媽媽也時不是地看著我,她半瞇的眼中露出責備,臉頰微露出緋紅,晶瑩的汗珠閃著金光,我難以過多地停留,只是不斷地趕路,趕路,趕路,心中多了一絲厭煩。
不記得,我那時轉過了多少次頭。路旁,青青的小草柔柔軟軟的,泛出朦朧的淡綠,樸素的小花微微搖曳著舞姿,淡白的蝴蝶歡樂地徜佯在五彩的花絲中鼻尖,是沁人心脾的花香,耳畔則滿是鳥兒淺淺的低吟。這迷人的景色,換來了我多次無意的低頭,此刻,我多想放棄所謂的趕路,只為停下來端詳一分鐘,也好。
不知不覺,竟到了所謂的景點,人山人海,沒有絲絲的綠色,只有攢助的人頭;沒有繽紛的花朵,只有五彩的衣裳,沒有醉人的花香,只有惡人的汗臭,沒有淺淺的低吟,只有嘈雜的人聲。我只是靜靜地佇立在那里,一言不發。
多少次回想,感悟人生,亦是如此,不是的嗎?
我真想慢點趕路。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三
生活是五彩斑斕的,有喜悅的紅色,有疑惑的紫色,有悲傷的灰色……試驗,也是一道美麗的色彩。
那是一節科學課,老師讓我們在實驗室里進行一次關于“洋蔥表皮細胞”的主題實驗。
在實驗室的桌子上擺放著一臺顯微鏡、一塊洋蔥、一個載玻片和蓋玻片,老師在實驗開始前先幫我們在洋蔥表皮上刻了一個“井”字符,再在載玻片上滴上一滴水,然后用鑷子將表皮夾到了載玻片上。接著,我被分配到了“將蓋玻片蓋在載玻片上,并且不能產生氣泡”的任務,提起蓋玻片,心里似乎有小鹿在奔跑、亂撞著,我小心翼翼地將蓋玻片蓋上后,開始擠壓它周圍的氣泡,我的任務終于完成了,可我汗津津的手心卻始終如一。
實驗的前半部分進行的還算順利,可調好顯微鏡后,我們這一組組員的臉幾乎皺成一團,紛紛哭喪著喊:“為什么看不到?明明都準備萬全了??!”我心里也有些難過,難道快到手的“天鵝”就要展翅飛翔,離我們遠去了嗎?看著別人一組組逐漸都獲得了成功,我們卻仍舊無能為力,組長盯著書本,不放棄地繼續擺弄著顯微鏡,“啊!有了有了!”組長興奮地大叫。我們哭喪著的臉變得明媚起來,一擁而上,爭著搶著要親眼看看實驗的成功。
是組長讓這次的實驗大獲成功。這次的成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你遇到一些困難與挫折時,不能知難而退,反而應當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去探索、實驗,只有拼搏到最后,成功的大門才會向你敞開!
實驗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然而這次的“一抹顏色”卻使我永不能忘懷。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四
四月,你好!
四月,你好!伴隨一聲輕輕的呼喚,柔媚、溫暖已悄悄在心底婉轉了又婉轉!四月的陽光,就像14歲少女的情懷,純凈、明媚又有點羞澀,照得人的心情也頓時花紅柳綠起來。
四月,四月,四月,叫著多么順口,就像稱呼隔壁鄰家的大姐姐。咦,她藏藏掖掖的,身后有什么,我伸手一拉,呼啦一下,春就站在了我面前!
春就這么來了,興高采烈地踩著四月的腳后跟,跟來了。
四月來了,春就來了,天空就澄明了,云朵就會輕得像棉絮一樣,花就紅了,柳就綠了,河水開始歌唱了;大街上的美女更靚了,帥哥更有型了!哦,四月,你好!
四月,是出行的季節。“煙花三月下揚州”,三月去過揚州了,四月里還有常州、蘇州、柳州……牡丹開了,該去看了。還有桃花,也等著你去“人面桃花相映紅”呢。還有茶花、紫藤花……對了,你還記得從小伴你長大的那個村姑?油菜花呀,她整日站在村口,翹首踮足地望你呢!
四月,是愛的季節。蝴蝶和鮮花相愛了,蜜蜂和油菜花相愛了,白云和藍天相愛了。我們人類呢,那就互相挽起手,走在鋪滿陽光的大道上,去享受愛的氣息吧!
四月,是女孩子們的季節。脫下臃腫的冬衣,秀出窈窕的身材。裙子、風衣,來,讓我們一起在四月的春風里姹紫嫣紅!
四月,是讀書的季節?!耙荒曛嬙谟诖海蝗罩嬙谟诔俊?,不能浪費呀,所以,搬張小凳子,或者干脆席地而坐,于是,小河邊,楊柳岸,晨風吹,書聲朗!
“人間四月天”,四月里的美好,是數也數不盡的!四月,你好!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五
冬姑娘穿著一件銀裝素裹的漂亮衣裳,向別的地方走去。春姑娘呢,也不甘示弱,穿著五彩繽紛的衣裳,踩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這里,把這里的各種東西給喚醒了。
快看,在路邊的草叢里,原先那些已經干枯的小草旁邊,探出了幾個“小腦袋”,似乎在看看邊上有沒有人,才把自己的身體露出來。小草們用一顆顆晶瑩剔透的小露珠清理著身上的臟東西。洗完之后,又好象在比美似的,躺在大地媽媽的懷抱里繼續游戲。
迎春花妹妹卻和小草弟弟不一樣,迫不及待的穿著春姑娘剛送給她的新花衣服。這不,正對著“鏡子”——露珠,左一下、右一下照著梳裝打扮呢。
你瞧,在果園里,各種各眼的樹木,都長出了一根又一根的“小頭發”——小綠芽。它們看上去比任何時候都更綠、更嫩,也更加新鮮。
春姑娘見只有幾種動植物蘇醒過來,很不高興。于是,她又向大地灑下了滋潤萬物的綿綿細雨,又發出了喚醒各種各樣動植物的轟轟春雷。頓時,還沒蘇醒過來的萬物,一下子就蘇醒過來,到處變得熱鬧非凡。
田野里,被大雪壓了幾個月的秧苗也蘇醒過來,個個都穿上了綠色的新衣裳,正在熱鬧的與露珠妹妹跳著輕盈的舞蹈。
春的使者——燕子,在田野上、屋頂上“嘰嘰”地唱子著歌兒。小河“丁冬丁冬”地為它伴歌,柳樹妹妹也在風中不停的左右擺動著身子,為它伴舞。到處都是生機蓬勃。
春姑娘,你把大地萬物都復蘇了過來,你是四季中的有功之臣啊!各種植物和動物都對你的到來感到高興。不僅如此,我們也深深愛著你——春天。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六
走進秋天,感受秋天的涼風。
秋天的風可調皮了,吹過樹林,將樹枝上的落葉吹的嘩嘩響,讓失去了束縛的枯葉在空中自由的飛舞,秋風將這些枯葉吹的上上下下,讓它們感受到飛翔的滋味,有時,秋風還會帶上一兩片落葉飄出叢林,帶著它們看遍大好山河。接著秋風又吹過湖泊,落葉順勢落入了湖水之中,秋風將湖水吹的波光粼粼,落葉在起伏的湖水中忽上忽下的搖動。
走進秋天,細嗅秋日的花香。
要說在這個秋天里,最香的花是什么,我們肯定會毫不猶豫的說出這一個名字——桂花,秋天里的桂花是最神奇的一種花,我們常能聽到這么一句話,“金秋九月,丹桂飄香?!惫鸹ǖ南憧刹缓唵?,只要有一處有那么一株桂花樹,那么這棵樹方圓幾里都能聞到桂花的花香,秋日里的桂花讓我們沉醉,我們聞著花香,接著就會不由自主的去尋找這香的來源,于是,我們的身體不聽使喚的就循著花香而去。
走進秋天,沐浴皓月的光輝。
秋日里的月亮又大圓,尤其是等到中秋節的時候,若是當天天氣晴好,那么晚上的那一輪明月最是讓人喜愛,秋天里的月亮帶著一種不知名的情愫,我們望著月亮,我們的思緒會飄出好遠,遠到千里之外,也能遠到歷史長河之源,秋天的月亮能讓我們無限的遐想。
秋月的光輝更是如純水般純澈襲人,我們沐浴在月的光輝下,感覺月輝洗去了我們身上的一切塵雜,就連我們的心靈似乎也得到了清洗。
走進秋天,感受這個秋天的美。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七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題記。
如果說人生如一段旅程,那么不經規劃的人生就像是漫無目的的旅程。沒有自信的旅程注定是失敗的。有自信有規劃的旅程才是精彩的。
從小到大,我在父母同學眼中是一個活潑愛笑的孩子。但是,自從上了初三以后,自己不再愛說愛笑了。經常覺得自己生活地很迷茫,無聊。覺得自己的存在只是機械的遵循別人的意愿。為學習機械的學習著,為生活麻木的生存著。腦海里會經常想,自己這樣學習,生活到底是為了什么?到底有什么用?我的心很亂,無法給自己合理的解釋,便常常陷入迷惘中。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覺得人生好像失去了意義。對一切感到厭煩,不知該何去何從。
看到別人每天充滿自信的生活,身上洋溢著快樂的氣息。我決定,找回自信的我!
自信在哪里?在那圓滑的筆尖上,在那溫暖的田徑場上。
曾記的,看到密密麻麻螞蟻似的題目,便“知難而退”用借鑒的方式來抄取別人的答案?,F在的我,看到這樣的題目,便迎難而上,認真的審題。拿起筆,拿起充滿自信的筆,認真的思考,哪怕是不會,也不會視而不見,也要把他弄懂。這不是對題的思考,而是自信的確立。
曾記得,一上體育課,只想著為節省體力而逃避,1500米的變速跑沒有勇氣一口氣跑完?,F在的我要改變自己,每天下午放學,都在操場上跑幾圈,增強體力,同時為明年的體育中考做準備。這也許是自信在推動著我,在鼓勵著我。
固然,你我都是一個平凡的人,但當面臨失望、失意時,一定要點亮心燭照亮自己的旅程,找回自信。它必定能照射出生命的本色。
人生,一局落子無悔的棋,一場人喧鼓響的戲,一重波濤萬頃的海。而我只是一個平凡的過客。但我自信,我能夠化解心靈的困惑與遲疑,奔向美好的未來。
八年級作文主題探究大全(18篇)篇十八
考試卷子發下來了,還是那樣普普通通的成績,而得到這個成績的人也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
憤怒地發泄了一通后,我哭了,我只知道我不想做這個平平凡凡的人,我也想踏上一個高處。可現在,那個高處對我來說多么的遙不可及。
她就坐在我的身邊,靜靜地看著我。周圍靜得只聽到我自己的哭聲。許久,本以為她早已離開,可她沒有。我激動地抓住她的手,問她:“薇,你說我媽會不會對我這一次成績很失望?”她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我?!澳阏f呀!”我激動地搖著她。我看著她的眼睛,問道:“你是不是對我也很失望?”
她拉著我的手,把我帶到外面。“外面的世界很美?!彼齾葏鹊?。她看向我:“最美的是什么?”我的心隨著優美的風景平靜下來?!昂?,對嗎?”我望向她。“對,是蝴蝶?!彼龂@了口氣,“可它剛開始只是一條丑陋的毛毛蟲?!蔽彝鴺渲ι夏酋r艷丑陋的毛毛蟲不再言語?!皠e人,都在贊揚蝴蝶的美麗,可又有誰想過當蝴蝶身為毛毛蟲時,作出過多大的付出?!彼赝遥芭Γ瑠^斗過的毛毛蟲不一定能成為蝴蝶。因為,那些成為蝴蝶的毛毛蟲付出了比常人更大的努力,所以它們才有機會。人也如此,只有比別人更努力,更辛勤才有機會成功?!标柟庹找谒纳砩?,散發著圣潔的光暈?!爸挥斜葎e人更努力,更辛勤才有機會成功?!蔽宜妓髁艘环@句話,心中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微風拂過,夾著清新的芬香。蝴蝶依舊翩翩飛舞,我也從中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望著她,我想我再也忘不掉這件事。一人,一景,永遠隱藏在我心中,在我生命的深處,散發著美麗的光彩。
心中充滿了信心,我告誡自己,我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