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yōu)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一
我愛讀古詩,我愛在古詩的意境之中暢游。這次,我暢游在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中。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讓我形象地感覺到了月亮,讓我看到了兒時天真爛漫的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讓我看到了祖國山河的壯觀美麗,讓我看到寄托情懷于山水之中的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讓我感覺到朋友分別時的離情別緒,讓我看到了注重友情的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讓我感受到深深的思鄉(xiāng)情懷,讓我看到了思念故土的李白。
詩中描寫了:李白的朋友設(shè)下盛宴為他送行,愛喝酒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痛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放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接著李白連續(xù)用了幾件很難做到的事情,表達自己一生坎坷的遭遇。詩的最后,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寫出了他的倔強、自信以及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表現(xiàn)了詩人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坐在書桌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當中不斷回味著《行路難》這首詩中描寫的景象,我不由得被李白那詩人的靈感和豐富的想象所折服。在我眼前,一個志向遠大、胸懷磊落的人物形象越來越清晰。我相信今后,在我前行的道路上,也許會遇到障礙重重,但我會象李白所說的那樣,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一直到達理想的彼岸!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二
不記得是第幾次讀《李白與杜甫》這本書了。從前印象很不好。為的郭沫若挖空心思地貶低和糟踐杜甫,看了叫人生氣。我又向來鄙薄郭沫若的為人。因此,總是帶著抵觸的心理來讀。這一回算是耐著性子,又從頭至尾讀了一遍。對于《關(guān)于杜甫》部分,還是極反感。
竊以為這本書的后半部,完全不必寫。除了標榜階級立場之外,看不出郭沫若在杜詩研究方面下過任何功夫。郭沫若寫杜甫,通篇都是一種“找茬”的調(diào)調(diào);讀之令人生厭。我們?nèi)粝霃墓魧Χ鸥Φ木唧w論斷里有所受益,注定是緣木求魚。但若換一個思路,將郭沫若對杜甫的論述,當作特定時代文學(xué)批判的一個典型案例來解讀,則足以窺一斑而知全豹,于學(xué)術(shù)史的了解大有裨益。研究20世紀學(xué)術(shù)史者,不可不讀該書,尤不可不細讀該書《關(guān)于杜甫》部分。郭沫若挖空心思詆毀杜甫,亦時時見出其天性之黠慧,若能拋價值判斷于一旁,讀者自可從中找樂。
但說句良心話,該書的《關(guān)于李白》部分,確實寫得好。古往今來的李白研究,并無幾人能出其右。我每次讀,都要為之拍案叫絕。
郭沫若的文史功底和才氣真是罕見。郭沫若尤其擅長直覺式判斷,往往不待繁瑣考證,一眼即能看出問題。郭沫若論王羲之《蘭亭集序》有可能是偽作,說帖中“癸丑”二字寫得過扁,分明是后來添上去的。我最佩服他這種直覺式斷論的本事。非兼得天才與學(xué)力之長,不能作此直覺式判斷。郭沫若論李白,亦頗多此種判斷。譬如他說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奔流咸秦”的“咸秦”二字是“碎葉”之訛;又據(jù)魏顥《李翰林集序》“生子曰頗黎”,論斷世傳李白子名“伯禽”,實乃“伯離”之誤。這些判斷,皆前賢所未能道。雖然不免有臆測的嫌疑,但足以備一家之說。郭沫若論李白,處處見出大家風(fēng)范。諸多判斷,看似出于直覺,卻又與史實若合符節(jié)。
《關(guān)于李白》部分,“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二次大失敗”這一章,寫得最為精彩。永王事件,錯綜復(fù)雜。讀兩《唐書》及《資治通鑒》,往往如墮五里云中,難得真相。郭沫若卻將玄宗“制置”、肅宗稱帝、永王東巡三者之間的時間差算得極準;將玄宗、肅宗、永王父子兄弟三人各自算盤,剖析得細致入微。此一部分剖析事件原委,可謂單刀直入,直奔主題;所下判斷,真如老吏斷獄,精悍絕倫。故足以發(fā)千古之覆。我每讀此章,必大呼痛快。郭沫若作為大史學(xué)家的政治洞察力,不是一般的文史研究者所能具備的。這大概與其一生從政、諳熟政治斗爭有關(guān)。
“李白在長流夜郎前后”這一部分,亦精彩。郭沫若分析李白下獄及流放夜郎前后心理變化,極為妥貼。較之一般的人物傳記,郭沫若在還原詩詞作品的情境方面,亦見出他作為大文學(xué)家的敏感。他在行文中,隨意插敘《早發(fā)白帝城》《上三峽》兩首詩,說明李白遇赦前后心境的不同,令人嘆為觀止。
學(xué)術(shù)研究,往往因襲者多而發(fā)明者少。郭沫若論李白,于史料左右逢源,而其論斷又是這等醒透痛快。是以可貴。
說到文章的寫法,郭沫若《關(guān)于李白》也具有典范價值。同樣是寫李白,他絕不像李長之那樣缺乏深度,但也絕不是陳寅恪那樣純粹論文寫法。郭沫若用純粹的白話來寫作,語言生動,表達到位,不愧為現(xiàn)代文的大手筆。
郭沫若博聞強記,隨手援引的資料,也很有趣。原來陸游對李白和杜甫的功名思想,都很有些看不慣呢。陸游批評李白,說:“以布衣得翰林供奉,此何足道!遂云‘當時笑我微賤者,卻來請謁為交歡’,宜其終身坎坷也。陸游又寫過一首《秋興》詩批評杜甫:”功名不垂世,富貴但堪傷。底事杜陵老,時時矜省郎?“讀郭沫若《李白與杜甫》,亦可滿足獵奇心理,此亦一樂。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三
一直以來,中華民族的詩詞歌賦源遠流長,為每個國人所自豪。在五千中華文明的歷史中,許多詩人留下了無數(shù)為人贊嘆的詩句。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駱賓王的《詠鵝》是每個小朋友成長記憶里最先銘記的一首唐詩,成為傳頌的經(jīng)典。
我還在鸚鵡學(xué)舌的幼兒時期,幾乎會被唐詩熏陶,爸爸媽媽為我會背《靜夜思》、《畫》、《登鸛雀樓》、《絕句》等唐詩而感到驕傲。
上小學(xué)后,在老師的教授下,我逐步學(xué)習(xí)了許多唐詩,漸漸理解了詩的意思,優(yōu)美的詩句吸引了我,從這時起,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唐詩。唐詩豐富多彩,浪漫寫意,博大精深,許多經(jīng)典的詩句在民間都廣為流傳,就連農(nóng)村掉了牙齒的耄耋老人都能吟誦兩句,可見唐詩影響非凡。
我喜歡王維的詩,喜歡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田園風(fēng)格;
我喜歡杜甫的詩,喜歡他沉郁頓挫,憂國憂民的詩風(fēng);
我喜歡白居易的詩,喜歡他平易通俗,形式多樣的詩句。
但眾多唐詩中,我最喜歡的當屬李白的詩了。
假期里,我和爸爸一起學(xué)習(xí)了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語氣大氣磅礴,氣勢宏偉,有很強的渲染力,體現(xiàn)了李白灑脫的豪邁之情。《將進酒》是爸爸最喜歡的一首詩,爸爸還要求我理解全詩的意思,并通篇背誦。
將讀“qiāng”,將進酒是請喝酒的意思,是一首勸酒歌。詩人李白同自己的好友元丹丘、岑勛一起登高喝酒而作的詩。
這首詩主要寫了李白‘‘借題發(fā)揮’’、借酒消愁,抒發(fā)自己的激憤情緒,表現(xiàn)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詩人李白一方面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xiàn)波折后,并非大言不慚,而是積極進取精神的自然流露,實為壯志;另一方面顯示出為了實現(xiàn)抱負,廣結(jié)有識之士,為朋友慷概解囊,輕財仗義,揮金如土,及時享樂的豪情氣概。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是多么瀟灑自信;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是多么氣度非凡;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是多么豁達樂觀。
讀了這首詩,我體會到人生不可能一路平順,但當你遭遇坎坷,還能淡笑風(fēng)生,還能有寬闊的胸懷,是多么偉大的氣度!我要學(xué)習(xí)詩人李白樂觀自信的精神品質(zhì),對生活充滿信心,在理想與現(xiàn)實發(fā)生矛盾時也要拿出拼搏的精神。同時,人生易老,所以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xué)習(xí),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四
如果你感到壓力山大,失落、絕望、無助、那就來看看詩仙李白怎樣走出人生低谷的吧!
最近忙里偷閑閱續(xù)《李白傳》分享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秀口一吐半個盛唐,這就是李白。
李白是興圣皇帝,蓮武兆王李暠的九世孫,妥妥的官二代,可是因為祖上被貶的原因,李白不但沒有受過官二代的特權(quán)待遇,連正常的科舉考試都不能參加。
他仰天長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真是喝口涼水都塞牙呀!李白也是富二代,他父親從商可謂富甲一方,有《古朗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為證。
因為家境殷實李白喜歡喝酒,而且動輒就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與之相比,詩圣杜甫這一生就顯得窮困潦倒,喝酒也是潦倒新停濁酒杯,可見李白家境之殷實。
言歸正傳,既然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身份,都不能成為李白進入仕途的敲門磚,怎么辦呢!他做到了如下四點實現(xiàn)了人生逆襲。
1)發(fā)奮讀書未雨綢繆,雖然現(xiàn)實很骨感但是理想必須豐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真,富貴必從勤苦來,男兒須讀五車書。
2)行萬里路,開元13年在當時交通條件閉塞,環(huán)境惡劣的情況下,17歲的李白心懷系蒼生安社稷的政治報復(fù),以內(nèi)心磅礴吞天的野性仗劍走天涯,游歷近半個中國,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長期的游歷讓李白領(lǐng)略了祖國名山大川之風(fēng)流,將天地靈氣融匯于胸,從而達到了落筆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境界。以曠世之作為名片,請名人為自己向朝廷推薦,作為草根向上攀登的階梯。
3)結(jié)交高端人脈,李白以一篇橫空出世的《蜀道難》傾倒了當朝部長,就是那位寫了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的詩人賀知章,從此二人成了忘年交,賀部長冠以謫仙人的雅號給了李白,而且受到了唐玄宗的妹妹玉貞公主的青睞,并得以向唐玄宗鼎力推薦。
4)成為超級網(wǎng)紅,擁有千萬粉絲實現(xiàn)人生逆襲,讀了李白慷慨激昂的文字之后呢,當朝皇上驚呼李白是文曲星下凡,最終成為李白的超級粉絲,由此呢李白應(yīng)詔入朝實現(xiàn)了逆襲,于是便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五
靜夜,我獨倚寒窗,借一盞明燈,抿一口香茗,鋪一本書卷,靜閱這本久不鋪展的《李白傳》,回顧李白的榮耀人生。
窗外,一輪明月遙掛于墨藍夜幕之上。皎皎如水的月光下,我似跌入一個深黑的無底洞,卻在眨眼間瞥見一白衣少年。莫不是太白,又怎會如此熟悉?也罷,就這番簡短地觀其一生吧。
少年時的李太白,山一程,水一程,錦繡玲瓏……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山間清泉叮咚,碧空飛鳥掠過,一派好風(fēng)景。李白仍是一襲白衣,頭上一頂竹笠,肩頭一箱書籍,跋山涉水,一路奔波,上那戴天山,尋那老道。這戴天山上犬吠不止,如若浸泡在水中一番,響徹整個山嶺。桃花浸滿露珠,靈動嬌美。林子里枝繁葉茂,不時有白鹿穿梭其間,令人流連忘返。瀑布高懸于絕壁之上,可謂是“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啊。李白來到一座小小的道觀門前,輕叩大門,無人應(yīng)答,只得留下一首《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滿心失落,下了山。
中年時的李太白,夢一生,念一生,飛花落紅……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中年的李白不知是榮是悲,他中年時詩作如山,篇篇為絕唱。只可惜,三首《清平調(diào)詞》斷送了他的榮耀仕途。仕途坎坷,他卻始終隱忍了下來。只因他不明白,一世榮華富貴,便一世提心吊膽,一世不敢放縱感情。他滿懷希望地回家,卻始終是失望至極。妻子許月病臥床榻,蒼白的面龐已無半點生機。不下十日,縱使太白再多哭喊,那榻上佳人也無法再睜眼擁他入懷。他不知流了多少淚。有一天,他止住了淚水,他的心不再疼痛,這顆心隨著許月的離去行將就木。縱使仕途多舛,但仍可以重來;即使丈夫哭喊,佳人不再重生。一首《蜀道難》,愈了他仕途之傷,卻愈不了佳人之死。她就像落花,永遠輾盡他的心。
晚年時的李太白,榮一世,悲一世,榮耀青松……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與宗姬相別離多年,太白被無罪釋放,卻已年過花甲。太白與友人一道乘舟回鄉(xiāng),兩岸絕壁,樹枝生側(cè),時不時有一兩聲猿嘯。快馬加鞭,太白終于回到宗姬身邊,總算過幾天清閑日子。苦長樂短,不久之后,李白因過度勞累又年事已高,在病榻上緩緩闔上雙眸,一代詩仙就此隕落。李白辭世百余天后,唐代宗李豫的詔書傳來,請他入宮為官。只可惜了這大好人才。
時光瀲滟,歲月荏苒。漫溯歷史的川流不息,穿越千年低吟淺唱。那就在書中,在《李白傳》中,與太白一同與風(fēng)云長嘯,作詩唱曲,鄙人不才,見笑。人生幾何悵苦短,孰能棄妄談笑間。
看淡人生坎坷,看破世俗紅塵,就像這大唐的榮耀,超然脫俗,做一朵榮耀青蓮。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六
我一直很喜歡《唐詩三百首》,我喜歡詩仙李白,記得李白小的時候有一次,學(xué)習(xí)不用功,缺乏毅力,有一天,他讀書讀到一半,就不耐煩,干脆把書一扔,溜出門玩去,他連蹦帶跳地跑著,突然聽到“嚓,嚓,嚓”的聲音,看見一位老奶奶正用力地磨著一根鐵棒,李白很奇怪,問老奶奶為什么在磨鐵棒,老奶奶告訴他自己在磨繡花針,只要不間斷地磨下去,再粗的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的。李白聽后,心想:“對,只有要恒心,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他轉(zhuǎn)身就往家跑,拾起扔在地上的`書本,專心致志地讀起來。經(jīng)過長期刻苦的學(xué)習(xí),他打下扎扎實實的基礎(chǔ)。后來,李白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詩人,被后人們譽為“詩仙”。
李白的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如《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尤其是他和“詩圣”杜甫是好朋友,兩人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
我們現(xiàn)代的小學(xué)生,要學(xué)習(xí)李白等先輩們的不斷進取、鍥而不舍的精神,為以后的學(xué)習(xí)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還要學(xué)習(xí)他們熱愛祖國,為國為民的偉大胸懷,將來才可以為人民、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做出應(yīng)有的貢獻。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七
李白,字太白,盛唐時期的詩人,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
我來談?wù)勎铱吹降睦畎祝?/p>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看到的,是一個不媚權(quán)貴,不涉足于官場之人,一個高潔,一個孤傲的李白。命令高力士拖鞋,讓楊運忠為其磨墨,除了他,誰還可以這樣?不肯屈服于人,心直口快,面對不平敢于出手相助,這注定了他的一生與官場無緣。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我看到的,是一個灑脫,放蕩不羈的人,一個仗劍走天涯,一個濁酒行千里的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自命不凡,孤芳自賞。難道他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嗎?不!“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是他的理想,“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他的政治抱負。他之所以不去追求,是因為他潔身自好,不想同流合污,想過那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生活。
唐朝興起的科舉制成就了李白的名氣,但自古的封建官僚扼殺了李白的未來。這樣一個放蕩不羈,一個豪情壯志的人,就是古代思想的犧牲品。不過,李白終究是成功了,他名字會超過所有的`帝王,永載史冊。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八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李白密碼》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本書用童話的方式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李白的一生以及他的詩詞,讓我們身臨其境。全文以楚杏白爺爺陷入絕境,需在虛擬世界破解李白密碼為線索,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帶我們游歷了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寫的十分生動詳細,深入人心。
文中,我最敬佩米多,他遇事沉著,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化解困難,膽大心細,會用身邊的東西保護自己和同伴。為人開朗,十分有禮貌。當發(fā)現(xiàn)有人控制自己和同伴時,沒有慌亂,而是冷靜分析并繼續(xù)破譯密碼。一路上,他們歷經(jīng)了無數(shù)困難,都是團結(jié)一心,共同化解。通過米多對李白古詩的.分析與總結(jié)以及對李白密碼的理解,大家才救出了楚杏白爺爺。
當然,王大威和舒婭也毫不遜色。他們共同努力,勇往直前,協(xié)助米多,一起對抗險惡小人。舒婭聰明伶俐,對李白的詩賦知道甚多,善于總結(jié),機敏靈活,優(yōu)雅大方,知書達禮,是米多的好幫手。王大威雖然不算聰慧,可他勇敢,努力保護同伴,敢于猜想,用盡全力幫助米多破譯密碼,重情重義,也幫助了他們不少。
這本書,讓我深刻地知曉了李白跌宕起伏的人生和他那時而豪放,時而憂愁,時而歡愉,時而悲傷的詩篇。
它,是一本擁有著智慧,擁有著勇氣,擁有著情義,當然,也擁有著讓人身臨其境的詩賦的書。
1.生命的密碼讀后感
2.《達芬奇密碼》讀后感
3.達芬奇密碼讀后感
4.成功簡歷密碼
5.揭密簡歷的成功密碼
6.求職牛人揭密簡歷成功密碼
7.職場紅人破解簡歷成功密碼
8.李白告別好友的詩句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九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喝酒能喝成這樣,想必大家已經(jīng)猜到了他是誰,不錯,他是李白。我十分喜愛李白,自認為與他有“三同”,且聽我一一道來。
“一同”:喜遠游四方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李白年少便遠游四方,志向遠大,歷經(jīng)各地,所到之處,所寫即所想,天地渺茫,皆在筆墨之下。
遠游四方不僅是我的目標,更是我心之所向。“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我愿與鵬同翔,飛至名山大川,飛到九霄之上。
“二同”:喜笑傲江湖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他進不離身武功高強,不慕富貴,才華橫。因為他清高自傲,所以招惹了不少人,我卻認為他是“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最后雖然有高力士等人的挑撥離間,他被賜金還鄉(xiāng),卻仍然瀟灑無比。
我或許不能像他一樣說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種話,我卻能像他一樣,做個“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蓬蒿人,廣結(jié)好友,交談甚歡,笑談磨難。
“三同”:喜吟詩作賦
“李白斗酒詩百篇”,每每想到李白酒杯一拿,一飲而盡,大手一揮,筆墨橫飛,膾炙人口的詩就寫了出來,流傳至今,便覺得那是何等的瀟灑飄逸。
我這點遠不及他,畢竟“詩仙”可不是白叫的,而正是這點更加重了我對他的敬愛,我要向他學(xué)習(xí)。
他人盡皆知,而我頂多算個無名小輩。
白即我,我即白。
李白傳讀后感李白傳讀后感篇十
在暑假里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李白全傳》他講了李白一生中發(fā)生的事情。李白從小刻苦學(xué)習(xí),不僅能作詩而且會武功。
李白出生有一個傳說:李白的母親夢見天梗星入懷,才生下李白。所以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所以他字太白。
李白的座右銘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他視金錢為糞土,友誼為千金。他一生中認識了很多豪杰。如:元演、郭子儀、等等。
李白疾惡如仇,經(jīng)常打抱不平。在少年時期中,他帶著一位書童,浪跡天涯。幾年來把從家里帶來的幾萬兩銀子施舍完了。他雖然被唐玄宗罷了官,可是依然關(guān)心天下百姓。
他曾經(jīng)讓楊國忠?guī)退ツ尭吡κ拷o他脫靴。醉寫嚇蠻書。還偷走了安祿山造反的證據(jù)。他61歲時還決心要上戰(zhàn)場做一名勇敢的士兵,討伐&“安史&”。可是路中因為生病而沒有實現(xiàn)。
我覺得李白這個人文武雙全,重視友誼,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對象。但是他因為濫喝酒,才早逝。否則,他還能寫下很多不朽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