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能夠提供一種寫作的樣本,讓我們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范文范本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寫作要求和技巧的一種學習材料,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范文范本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一
最近幾年,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這種速度體現在方方面面的發展過程中,其中我國的水利事業的發展就是十分顯著的一個表現。水利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保證,其中水庫作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水利項目為國家的各項建設活動貢獻了顯著地力量,我國擁有數量非常龐大的水庫,而且分布范圍非常廣,很多水庫由于受到所處地區的交通以及其他一些制約條件的限制而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一旦發生潰壩事故,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多,社會影響大,災害范圍廣,是安全防范的重點。
一、水庫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監測和報警通訊系統建設不能滿足需要。
2、安全管理責任制尚未全面到位。
有些地方誤將安全責任人簡單理解為汛期負責人,忽視了非汛期間的安全職責。部分小型水庫安全責任制不落實,有的委托鄉鎮代管,沒有按照有關法律制度簽訂責任書。一些地方認為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基本完成,消除了險情,水庫安全已不成問題,產生“高枕無憂”的麻痹思想。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二
梅林水庫位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是一座重要的水資源工程。日前,我參觀了梅林水庫,深深感受到了水庫對城市發展的重要意義和其所帶來的益處。以下是我的參觀梅林水庫的心得體會。
首先,梅林水庫不僅是一座水資源工程,更是一座擁有美麗風光的景觀。在我參觀的那天,陽光明媚,湖水波光粼粼。水庫的四周綠樹成蔭,花草蔥蘢,景色如詩如畫。遠處山脈連綿起伏,與碧綠的湖水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這里是人們休閑、閱讀、放松身心的絕佳去處。
其次,梅林水庫是城市風險防控的一道屏障。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人口的增加以及工業的快速增長,深圳市的用水量不斷增加,因此水庫成為城市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梅林水庫不僅為居民提供穩定的用水,還可以在干旱季節或突發事件中保障城市的用水安全。水庫還可以有效減緩河流的污染和洪水的危害,保護城市及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
此外,梅林水庫對當地農業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參觀期間,我了解到梅林水庫向農田灌溉提供穩定的水源,為農業生產增加了保障。在水庫周邊,農民們利用水庫的水源進行大面積農田灌溉,使農田畝產量顯著提高。農產品的豐富產量使得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
從參觀中,我還得知梅林水庫不僅為城市提供了用水,還為周邊居民提供了豐富的水上娛樂活動。水庫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在湖邊,我看到了許多游客劃著小船或騎著自行車,盡情享受著湖畔的美景。水上運動項目如水上樂園、劃船、釣魚等也使得湖邊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梅林水庫的美景和豐富的水上活動使得人們享受到了近在咫尺的自然樂趣,減輕了城市生活的壓力。
總的來說,參觀梅林水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庫不僅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一道屏障,保護城市風險。與此同時,水庫還給周邊農村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推動了當地農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此外,水庫還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水上娛樂活動,讓人們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了放松的方式。因此,梅林水庫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水資源工程,更是城市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象征。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三
實習內容: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認識本專業,學校在這學期開學之前組織我們水文的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周左右的認識實習。雖然這次實習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它能鍛煉我們的觀察的能力,也同時培養我們對專業課的更深層次的認識,激發我們的興趣。不僅讓我在參觀中學習了知識,更多的了解了本專業,也變相的對我進行了敬業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
實習時間:8月24日-8月26日。
實習地點:信陽市南灣水庫。
實習學生:水文與水資源工程08級2班學生。
實習項目:對南灣水庫的大概,建筑,運作機制,工作情況進行了解,重點認清本專業將來所承擔的任務。
一、認識實習動員大會(8月23日):
學校老師對我們說明了此次認識實習所要到的地方,所要接觸的工作和一些認識實習可能碰到的情況及解決方案。
二、河南信陽:。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處于東經:114.06,北緯:32.125.東與安徽為鄰,南與湖北接壤,左扼兩淮,右控江漢,承東啟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稱,從古至今,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又是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信陽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信陽地區山水秀麗、氣候宜人,素來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豫南小蘇州”之美譽。
信陽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過度區,季節氣候明顯,又兼有山地氣候特點。光照充足,雨量豐沛,氣候溫暖濕潤,能滿足多種植物培育和生長的需要,因而農副產品豐富。在地貌上,信陽既有綿延重迭的崇山峻嶺,也有岡巒起伏的低山丘陵,既有坦蕩無垠的平原,也有群山環繞的盆地,旅游和礦產資源都非常豐富。
信陽地跨淮河,位于中國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上,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這種過渡氣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觀的差異: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魚躍,猶如江南風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無垠,盛產小麥、雜糧、棉花,北國情調濃厚。信陽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1-15.3℃,無霜期長,平均220-230天;降雨豐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氣濕潤,相對濕度年均77%。
信陽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98.2%,屬長江水系的流域面積僅占1.8%。信陽地處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內流長437公里,其中在信陽境內長363.5公里。淮河支流密集,淮干南側支流占支流總數的2/3,河短流急,水量豐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東北方向匯入淮河?;锤杀眰戎Я魇瞧滤拥溃瑸扯嗨疁\,流速緩慢,流程多在百公里以下,由西北向東南匯入淮河?;春又Я髁饔蛎娣e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條,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8條,其中一級支流15條。屬長江流域的主要是源于大別山主脊南側的十幾支源頭細流,河道陡淺,蜿蜒南流,境內流程總長83.7公里。全市河流水面面積共計3.7萬公頃,占全市總面積的1.96%。
水資源成為城市發展重要的制約因素,全國668個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信陽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均水資源總量9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230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866座,總庫容40.52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占河南省總量的22%。另外,信陽還有溫泉水、礦泉水等特殊水資源。
三、南灣水庫簡介:
風景優美的信陽南灣水庫位于淮河的支流浉河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內,位于信陽市西南8.5km浉河上游南灣風景管理區,大壩距市區中心7公里,是建國后首批興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水庫工程開工于1952年,建成于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其功能當初第一考慮的是防洪,其次是灌溉,然后是發電和水產養殖等。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目前水庫已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發展成為集城市工業與生活供水、水利旅游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南灣湖附近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區,具有過渡氣候特點。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低山環抱,皇陵起伏。南灣水庫上承浉河(發源地雞公山、四望山),五道河(發源地:攔箭是垛北側豫鄂兩省交界處),董家河(發源地:天云寨東麓),小泗河(發源地:天云寨北部),飛沙河(發源地:湖北省應山境內)。五條河流之水匯聚一湖,水質清澈,碧波萬項。南灣湖上游聳立著李先念戰斗過的四望山;下游連著歷史文化悠久的賢隱山。賢隱山上有迄今1400多年的“梁王壘”遺址;有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南陽玄觀廟齊名的賢隱寺;有奇異的仙人床、丈人石、動人神奇的平頂松傳說。登此山,東可眺信陽城貌,西可觀南湖煙波。
南灣湖處在南北氣候過渡帶,青山疊翠,綠洲點點,山深林密,季相多變。由于地理位置稍偏南,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頗有江南水鄉之美。年平均氣溫為15.1°c,夏季炎熱之時,林內溫度在35°c以下。動物種類達1000余種,其中脊椎動物200余種,屬保護動物有獼猴、揚子鱷、大鯢、小靈貓、白冠長尾雉等;種子植物有116科525種,森林覆蓋率達96%以上。
南灣水庫:主壩816米、壩頂高程114.1米、壩高38.3米、壩頂路面8米大壩為粘土心墻砂殼壩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總庫容:16.3億立方米興建于:1955年主要建筑物:大壩、溢洪道、土門堵壩、輸水洞、泄洪洞、電站位于淮河的支流浉河上,在河南省信陽市城市規劃區內,位于信陽市西南8.5km浉河上游南灣風景管理區,大壩距市區中心7公里,是建國后首批興建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師河.全長141.5公里,流域面積2070平方公里,南灣水庫控制了76.5公里,占54%,控制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占53%。水庫工程開工于1952年,建成于1955年,195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庫原設計百年一遇水位106.9米高,9.8億立方。萬年一遇校核水位110.5米,高13.1億立方。后于1979-1982進行第一次除險加固防洪提高到千年一遇108.9米高,11.7億立方,可能洪水校核112.8米高16.3億立方。水庫設計合理,施工質量優良,經53年運用,2007年7月14日達歷史水位105.89米,庫容8.8078億立方。經鑒定可按萬年一遇標準運用。
氣候為南北氣候過渡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浉河流域平均年降雨量1195.9毫米,全年無霜期222天,壩址以上1144mm。降水特點:雨量年內分配不均勻,汛期為6-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50%—60%。
四、息縣水文站:
息縣水文站位于淮河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積10190km2,上游主要有浉河、竹竿河、游河、明河、清水河等支流匯入。該站建于1931年5月,解放前由于政府的腐敗和戰亂,觀測時斷時續,僅有片斷的水位、降雨觀測資料。解放后,1950年恢復設站,位于息縣縣城關大埠村淮河北岸。由于黨和國家的重視,水文事業得到飛躍發展,實現了水位、降雨量觀測自記化,電子遙測技術和計算機的應用不斷得到推廣。
息縣水文站是淮河干流的一個主要控制站,是國家重點水文站,現有職工9人,其中工程師1人,助理工程師人,黨員共5人?,F有主要測驗任務有:水位、流量、單沙、輸沙、比降、水溫、水質監測、降水量、墑情、水量調查、蒸發等,每年還擔負著為中央、淮委、省、市及當地政府防汛發布水情的任務。下屬有9個委托雨量站。
息縣水文站歷史水位為45.29m、流量為15000m3/s、斷面寬為2470m、水深為10.50m、漲率為0.81m/h、流速為2.73m/s、含沙量為9.25kg/m3、比降為4.1萬分率、至河口距離為540km。該站保證水位為43.00m,警戒水位為41.50m。
幾十年來,息縣水文站職工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奮戰,取得很大成績,為當地政府提供水情服務,取得很大經濟效益,直接減少經濟損失數千萬元。該站職工于1978年光榮出席全國第一次科技大會,受到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并留影紀念,同時榮獲“水文纜道自動測流、取沙技術”科技成果獎。該站于1977年、1990年先后二次被評為“全國先進水文站”,1992年被水利部評為“水利系統抗洪搶險先進集體”,2003年被國家水文局評為“全國先進報汛站”,站長廖中楷同志于1992年榮獲“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抗洪救災先進個人”稱號。此外,該站還多次被省水利廳和省、市水文局評為“先進水文站”、“先進黨小組”等。
五、實習行程:
8月24日上午啟程出發,當天將行李、住處等都安排妥當,我們此行人在信陽市區錦和賓館入宿,當晚我們想到明天就要開始認識實習了,都有些興奮,可是為了更有精神,因此早早便入睡了。
8月25日早上大家很早就起來了,吃罷早餐,等了一會兒租借的公交車也到了,大家登上車,約莫40分鐘到達南灣水庫,這天上午主要是聽南灣水庫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南灣水庫的地理位置及所在流域。吃過午飯,下午在水庫管理處參觀了遙感數據收集裝置,該裝置主要用于遙感測量雨情及水深,以及數據收集、備份、上傳等,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了相應軟件的來源和用法。有了這些技術,我們對水位、水情、雨情的資料的收集就變得更加方便了,這樣形成的工作數字化、檔案數字化也為后來者提供了方便。之后我們還去南灣水庫電站進行了參觀,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了電站的運作機制并簡易介紹了一些設施的工作原理,我們因此對發電站也有了一些直觀的了解。這天第一次見到了美麗的南灣湖,真的很驚嘆,太美麗了,都有些嫉妒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了。。.
8月26日上午我們再次來到了南灣水庫,參觀了泄洪道、泄洪洞和相關閘門、閘室,很壯觀的設施,再一次驚嘆于工業時代那令人震撼的鋼鐵裝置。結合書本上的知識,更加直觀的認識了泄洪道的原理,挑流坎等等...并對這樣的大型設施的嚴格的管理和應用有了很直接的認識。接著,我們去參觀了水庫的大壩和輸水洞。下午,我們在南灣水庫的一個小水文站參觀了,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水文站進行測流、測水深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儀器,并告訴我們這里的一起還比較落后,我們將要去的息縣水文站會有更加先進的儀器,大家都有些興奮和驚嘆。
8月27日的上午我們早早起床,搭上了去息縣的大巴,經過兩三個小時的路程,我們終于抵達了息縣,并在息縣水利招待所安置妥當。當天下午,由老師帶領我們前往淮河干流的水文站-息縣水文站。到達之后,余金峰站長對我們致歡迎詞,接著由程秀斌副站長向我們介紹了西縣水文站所在流域的基本情況,與以前工作條件的對比,西縣水文站所獲得的榮譽,以及西縣水文站在淮河干流中上有所起的控制作用。
8月28日上午,我們了解了息縣水文站的所需測量的各種數據和測站的工作流程,測量方法和先進的測量儀器,例如“走航式聲學多普勒流速儀”(簡稱adcp),并為我們演示了adcp的工作,因為停電,所以未完成的參觀計劃延遲到下午。下午,我們參觀了水文站的流速儀測速、測沙等等,大家都因此對水文與水資源這個專業將來所要從事的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最后,水文站的工作人員與我們進行了合影留念,至此,為期一個星期的認識實習也就落下了帷幕。
8月29日我們早早的開始起程,踏上歸途。
六、感想及結語:
經過這近一個星期的認識實習,雖然很辛苦,但是大家都很有收獲,認清了本專業的工作方向和任務,見識了實際工作中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先進儀器也促使我們更加努力的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途中的站長的一句話“未來還要靠你們,這些先進儀器還需要你們這些大學生來操作,更希望你們能讓我們國家用上自己研發的精密儀器”讓大家感覺肩上有了一種責任與希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們采用了看、問,親自動手等方式,對所學專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而同時我也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盡管我們還沒有正式開始專業知識的學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近一個周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作用,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雖然我們還算是水文專業領域的門外漢,這次的實習也算是長見識、看熱鬧,但這次的經歷也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大寶貴的財富。同時也促使了我們對專業知識的渴求與學習的積極性。在認識實習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當前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掌握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在以后的更多的實習工作甚至于將來的工作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我認為認識實習,是在我們完成部分專業基礎課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不在意我對專業知識得到的多少,是以了解水文測量的環境,水文站的運作為主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我們了解本專業的一次認識活動,是進一步學習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基礎。所以說,本次認識實習,我感覺我們真的完成的很好。
總的來說,我們的這次認識實習是有意義的,讓我們開始越來越關心自己的將來,初步明確了本專業將來要涉及的方面和自己未來的努力方向。這樣的實習正是我們所希望要的。
我堅信此次的認識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有益,在我今后的學習中以至于今后的工作中都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得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利用他們或是學習或是創造,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四
近日,我帶著同學們來到了河北省平山縣的紅旗水庫參觀。這座人工水庫是我國第一個、也是最初的大型水庫之一,其背后的歷史與地位使得我們感到十分震撼和欽佩。此次參觀,我們了解了許多水庫的知識,也深感中國的水利事業的偉大。
紅旗水庫,位于河北省平山縣境內,毗鄰北京市房山區和石景山區,是我國最早投入使用的大型水庫之一。建造紅旗水庫是為了解決京津地區的飲水問題。水庫壩高52.5米,集雨面積595平方公里,水庫總庫容6.5億立方米,是一座巨型水泥重力壩,整個水庫地勢高低起伏,猶如數百個大小不一的湖泊相連通。
第三段:參觀體驗。
在參觀過程中,我們經過一座雄偉的大壩,欣賞到壯觀的水景。從壩頂俯瞰的全景尤為震撼,湛藍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明鏡,光彩奪目。水庫邊上的草坪綠茵如茵,花木繁多,陽光絢麗,和煦的春風帶來了沁人心脾的清新氣息。通過解說員詳細的講解,我們了解了水庫的建設與水利方面的知識。
第四段:感受與收獲。
在參觀紅旗水庫的過程中,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這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背后所蘊含的巨大工程、深遠意義與歷史價值。我們懂得了它對北京、天津等城市和廣大農村地區飲水安全的保障作用,以及對水資源的管理與保護。同時,我們深入了解了我國在水利工作方面的輝煌成就,從中感受到了偉大的中國精神。
第五段:總結。
通過這次參觀,我們看到了紅旗水庫的美麗與偉大,更看到了祖國在水利工作方面的輝煌成就。我們深深地被它所展現出來的這種偉大精神所深深感染。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珍惜我們的資源,尤其是對于水資源的保護,使得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富庶。我相信,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我們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夠成為現實,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五
水是生命之源,水庫則是水資源的重要儲備和調節器。為了加深對水庫的了解,并掌握其建設與管理情況,近日我參加了一次水庫的參觀考察活動。通過這次活動,我收獲頗豐,對于水庫工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水庫作為水資源的調節器,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參觀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水庫是為了解決供水和發電等問題而建設的。水庫可以調節水量分配,及時滿足周邊地區的用水需求;同時,水庫還可以利用水勢的落差發電,為人們提供綠色能源。了解到這些信息之后,我深感,水庫除了在滿足人們用水、用電方面發揮作用,更重要的是保護和利用水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水庫的建設和管理需要科學規劃和周密安排。參觀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水庫工程的建設過程需要充分考慮地質、水文和生態等諸多因素,并合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進行設計和施工。同時,水庫的管理需要精細化管理措施,確保水庫安全和運營的可持續性。例如,根據我們了解到的信息,水庫管理人員需要定期對水庫的周邊生態環境進行維護和改善,確保水庫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平衡性。這些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實施,使我深刻認識到水庫工程的復雜性和科學性。
第三,水庫建設與管理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水庫周邊的村莊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也明顯提高。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許多村民在水庫周邊從事旅游、養殖和種植等產業,實現了就業和增收。這些變化的發生與水庫的建設和管理密不可分,水庫帶來的經濟、生態效益真正惠及人民群眾。通過這次參觀活動,我深感水庫建設和水資源管理需要傾聽和尊重人民群眾的聲音,同時注重與人民群眾的互動和合作。
第四,水庫建設和管理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參觀過程中,我們看到水庫周邊郁郁蔥蔥的森林和繁茂的草原,以及清澈的湖水和舒適的空氣。這些美景與水庫的調節和保護密切相關。實際上,水庫建設之前需要充分評估生態環境對水庫工程的影響,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而在水庫運營過程中,需要定期開展環境監測和治理工作,確保水庫水質和周邊生態環境的安全。水庫的建設與管理需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均衡發展。
總的來說,這次水庫參觀考察活動讓我對水庫工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水庫作為水資源調節器,建設和管理需要科學規劃、周密安排,同時需要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水庫建設和管理也需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均衡發展。參觀活動讓我深感水庫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使我對水庫工程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希望未來水庫工程的建設和管理能更加科學、高效,真正實現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以及人民群眾的福祉。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六
第一段:引言(100字)。
在如今世界日益增長的水資源危機下,參觀水庫成了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它讓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水資源的珍貴和重要性。最近,我有幸參觀了一座大型水庫,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通過此次參觀,我深刻認識到了水庫在農村發展和水資源調配中的重要作用,也領悟到了人們在水資源管理中的責任和擔當。
第二段:對水庫的基本了解(300字)。
水庫是人類利用河流、湖泊等水體積蓄和調節水資源的水利工程。我們參觀的水庫是位于一個湖泊旁的,它通過修建大壩,將湖泊分成了兩部分:上游是供水區,下游是排水區。我看到,水庫蓄積了大量的水,上游湖水青翠欲滴,下游河流清澈見底,而且岸邊還有人工種植的林帶,使得整個水庫區域生機勃勃。在解說員的引導下,我了解到,水庫除了蓄積水源,還能調節水源的分配,并在干旱季節提供水源,使得農田可以經濟地利用水資源。水庫的建設使得周邊地區的農田受益匪淺,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第三段:水資源管理的責任與擔當(300字)。
在參觀中,我還聽到了解說員的一段話:“水庫的建設對于我們的生活至關重要,但是我們也需要做好水資源的管理,保護水庫的水質,不亂排污、亂倒垃圾?!边@段話讓我深受觸動。人們享受水庫帶來的便利時,也不能忘記自身在水資源管理中的責任和擔當。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水資源是有限的,不能隨意浪費。每個人都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減少用水、節約用水,共同保護水資源。此外,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要加大對水資源的管理力度,制定更加科學和嚴格的管理政策,確保水庫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段:感受與體會(300字)。
通過這次參觀,我體會到了水資源管理對于農村發展的重要性。水庫的建設為農田提供了穩定的灌溉水源,使得農作物的收成更加可觀,農民的生活也變得更加富裕。同時,我也看到了水庫給周邊環境帶來的積極影響。因為水庫的建設,周邊的植被得到了恢復,水質得到了改善,河流的流量也得到了有效調節,從而減少了洪澇災害的發生。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水資源的重要性與水資源管理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第五段:總結(200字)。
通過參觀水庫,我對水資源的珍貴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并將其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水資源的管理力度,制定更加嚴格的管理政策,以保障水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宣傳水資源的重要性,提高公眾的水資源意識,共同建設美麗的地球家園。
(總計:1200字)。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七
近些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和人類不斷加強對環境的破壞,水資源的稀缺和污染問題越來越嚴峻。而水庫作為一種重要的人工水源,承擔著供水、發電、防洪等多重功能,成為保障國家經濟和人民生活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最近,我有幸參觀了紅旗水庫,并對其管理與運營、水質與生態保護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感觸頗深。
第二段:水庫的歷史與建設。
紅旗水庫位于江西省宜黃縣境內,于1960年開工建設,1967年大壩竣工并投入使用。水庫總庫容為8.2億立方米,以供應九江市及周邊地區的民生用水為主要任務,同時可向發電站輸送水力發電,實現水電一體化的利用。水庫的建設工程不僅具備技術含量大、難度大的特點,還面臨了征地、移民等一系列與生態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但是,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和協調,最終實現了水庫的目標和推廣。
第三段:水庫的管理與運營。
在紅旗水庫的管理和運營中,不僅實現了重要水源的供應和水力發電的優化,還積極進行生態保護和旅游開發。管理部門采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進行水文測算、水質監測等,及時有效地監管水庫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并制定了一套細致的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同時,通過旅游、康體、娛樂等多種方式和手段,將水庫與周邊的旅游、文化、經濟相結合,推動紅旗水庫成為全域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段:生態環境與水質保護。
水質是水庫的生命線,也是影響人類身體健康和生態平衡的重要因素。紅旗水庫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來保護水質,如要求周邊居民不開挖山泉和采林、垃圾分類等方式,保護了水庫周邊的生態環境,保持了水源的純凈度和可靠性。同時,按照當前國家和地方頒布的水污染防治法規,紅旗水庫建立了嚴格的水質監測和管理體系,實時跟蹤水質變化,及時處理水質問題,確保水源安全和供水的可持續發展。
第五段:反思與啟示。
參觀過紅旗水庫,我深刻認識到水資源的寶貴性和脆弱性,也看到了水庫建設運營中的困難和成果。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水源、維護生態環境,共同推動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現代化的水利管理和技術手段,積極參與水利管理與科技研發,爭取實現更高質量的生活和更優美的生態環境。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八
近日,我有幸參觀了紅旗水庫,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歷。紅旗水庫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是一個中型水庫,集灌溉、發電、防洪、養殖、旅游為一體,擁有美麗的水面和古樸的風貌。在此次參觀中,我深深感受到水利管理與水資源的重要性,也對紅旗水庫這樣一座水利工程的綜合性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紅旗水庫這座水利工程建設于1955年,于1958年完成,是銀河水系的一座主要水庫。紅旗水庫集灌溉、發電、防洪、養殖、旅游為一體,發電裝機容量為6300千瓦,年發電量為2100萬度。水庫總庫容為9億立方米,有效庫容為2億立方米。同時,水庫還是當地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有賽船、垂釣、野營、漂流等多種旅游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玩。
第三段:參觀感受。
在參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水利資源的重要性。紅旗水庫作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不僅僅能夠滿足當地的灌溉和發電需求,同時還起到了重要的防洪、養殖、旅游作用。在這里,我也看到了水利工程對當地經濟社會的積極影響。水庫的建設為當地帶來了生態和經濟的雙重收益,是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第四段:對水利資源的反思。
參觀水庫讓我深深反思了我們如何更好地利用水利資源。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口眾多,水資源緊缺的時代,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水資源已經成為全球性的重要問題。只有通過合理的水資源規劃和開發,才能滿足人們對水資源的需求,確保水的可持續利用。同時,我們也需要更加重視水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水污染和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第五段:結語。
參觀紅旗水庫,讓我對水利資源和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水利資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續開發的必要性,是每個人都需要關注的問題。希望我們不斷完善水利體系,加強水資源規劃與管理,保護好我們的水資源,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環境。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九
近日,筆者受邀參觀了位于湖南省的某水庫大壩,這也是筆者第一次親身參觀水庫大壩。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來到了目的地。來到水庫大壩,一股強烈的震撼感涌上心頭,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內心。本文旨在探討參觀水庫大壩的收獲和感受。
第二段:感受大壩帶來的驚艷和震撼。
大壩體量巨大,大氣磅礴,它是人工力量和自然巨力的結合體。從大壩頂端向下望去,壯美的景色令人神往。壩頂內的各類設施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我仔細觀察,覺得每一個小細節都體現了工程師的聰明才智和對人民生活的責任心。大壩邊的水面上蕩起層層波浪,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園林美景,在這個城市喧囂的世界里,這種景色,讓人忘卻了城市的喧囂,也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第三段:認識大壩在保障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大壩雖然高聳于天,但是在它的另一面,卻是滿滿的關于人民生活的考慮。參觀過程中,工作人員向我們展示了大壩修建的各種現代科技成果,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了社會的進步與技術的發展。另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工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都得益于水庫大壩的存在,因此大壩被稱為“百姓的壩”。
第四段:懂得珍惜資源和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很難想象每開一片土地修一座大壩需要多少人力和物力,但在參觀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巨大的建設成本。大壩雖然帶給人們便利,但同時也對大自然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如何保護好生態環境,讓其在保障生產生活需求的同時盡可能地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顯得非常重要。我們應該緊密團結在一起,發揮科技人才的智慧,通過合理的規劃、施工、運營管理,既要保障人民生存,又要盡量減少對自然的不良影響,確保生態系統的科學平衡。
第五段:總結參觀體驗的收獲和情感體會。
這次參觀水庫大壩讓我受益匪淺,不僅見識到新生事物的魅力,更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應當懂得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只有人們重視起環境質量,讓大自然得以有恢復的時間,才能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好的基礎。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會堅定地支持各大環保行動,逐步走出一條助力保障自然環境、生態平衡、人類未來發展的道路。
總之,參觀水庫大壩是一次很好的體驗,它讓不少人可以看到水利工程的魅力,領略到團結、友愛、勤奮、創新精神帶來的成功。我們更應該發揚踏實肯干、不斷創新的精神,不忘自己的責任,秉持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珍愛環境資源,以更好的質量推動水利工程的建設發展。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十
第一段:引言及背景介紹(200字)。
最近,我有幸參觀了一座水庫,深刻體驗到了水庫的重要性和對我們生活的重要影響。這座水庫位于我居住的城市附近,為數百萬居民提供了清潔、可靠的飲用水和灌溉水源。在參觀水庫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水庫管理者的辛勤努力以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水資源的重要性。
第二段:水庫的建設和水資源管理(250字)。
水庫的建設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需要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來規劃和實施。在水庫參觀中,我了解到水庫的建設過程包括選擇合適的地點、進行土地清理和水深度測量、修建大壩以及配置自動化設備等。這些措施旨在提高水庫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而當水庫建成后,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也是至關重要的。
第三段:水庫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250字)。
水庫建設對環境和生態系統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當水庫建成后,原本的河道和濕地會被淹沒,一些生物群落可能會面臨棲息地的喪失。然而,水庫也可以為一些動植物提供新的生存環境,同時水庫也能夠調節水流并緩解洪澇災害風險。在參觀水庫的過程中,我看到了一些水生植物和水鳥在水庫中繁衍生息,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段:水庫教育意義和人們的責任(250字)。
水庫不僅僅是提供水資源的重要工程,還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參觀水庫讓人們更加了解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讓他們體驗到水是有限的資源,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和合理利用。當我們從家庭用水開始做起,比如減少浪費,修復漏水等,都可以為水資源的保護做出貢獻。此外,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法規,在水資源規劃和管理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五段:結尾和總結感悟(250字)。
通過這次參觀水庫,我深刻感受到了水庫建設和管理的艱巨性和重要性。水庫不僅僅提供了清潔的飲用水和灌溉水源,還為生態系統提供了生存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珍惜水資源,從自身做起,減少浪費,合理利用。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也應主動出臺政策,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保護水資源并使它繼續為我們的生活和環境提供支持。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十一
水庫大壩作為人類對自然資源的一種有效利用方式,是一項既具有經濟效益又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的工程。近日,我有幸參觀了一座著名的水庫大壩,親身體驗了這個龐大工程的壯麗和厚重,使我對水庫大壩建設與管理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并得到了一些有價值的心得體會。
首先,參觀水庫大壩的初衷在于學習水利管理知識和了解水利工程的重要性。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水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科學而有效地管理水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重要的水利工程,水庫大壩在豐富水資源、調節水流、發電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參觀,我深切感受到了水庫大壩工程在水資源綜合利用中的重要性,也對水利管理的復雜性有了更多認識。
其次,參觀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水庫大壩對環境的影響。水庫大壩的建設對周邊自然環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如水庫蓄水后會淹沒大片土地、改變附近的氣候等。在參觀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一些攜帶來少量土壤等物質的河水,這使我更加清晰地意識到水庫蓄水后土地的改變和植物的遷移。因此,我們不能僅僅追求經濟效益,也要考慮到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生態系統的平衡。
再次,參觀水庫大壩也讓我深刻了解到了大型工程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水庫大壩工程涉及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需要考慮到各種地質、氣候、水文等因素的影響。在參觀過程中,我看到了工程過程中的各種設備、材料、技術的運用,也聽到了工程師們在面對困難時的堅持和智慧。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努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讓我更加敬佩和仰慕他們的職業精神和才智。
最后,參觀水庫大壩也促使我思考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人類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可以改變自然,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然而我們也不應忽略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應當以可持續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參觀水庫大壩使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我們要像水庫大壩一樣,做好對自然資源的規劃、管理和保護,為后代創造一個更為美好的生活空間。
通過這次參觀水庫大壩的經歷,我對水利管理和水庫大壩建設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水庫大壩不僅僅是一項工程建設,更是人類對水資源的探索和可持續利用的嘗試。我們要珍惜和保護好已有的水庫大壩,探索新的水利管理方式,為人類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十二
水庫是人類為了解決水資源問題而修建的一種水利工程。它不僅是全國各地極為重要的水源、灌區,而且也是旅游業發展的紐帶和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場所。我近來有幸參觀了一個水庫,從中收獲了很多啟發和體會。
第二段:全面了解水庫的重要地位。
在參觀水庫的過程中,我深切地了解到它的重要性。一座水庫不僅能調節水資源的分配,而且還能發電、防汛、儲備灌溉水、面積擴展、綠地環節,使得周邊環境更為宜居。
第三段:感受生態環境受到怡人影響。
水庫擁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水庫周邊的植被和水生生物豐富多彩,天空下種植的萬畝田疇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除此之外,建在山上的湖邊路旁,也為周邊環境提供了極佳的交通條件,更使游客盡情地欣賞周圍的美景。
第四段:受益人類文明進步。
水庫給人類文明進步帶來了極大的助益。從灌溉用水到工業生產及城市生活用水使用,水庫的重要性一直得到體現。在這里,我了解到口徑最大的管道裝置,可以給400家戶的居民、教育機構和工業企業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水源。這不僅支持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生產,而且還為生活用水建立了source-of-life的基礎。
第五段:總結體會。
總之,參觀水庫的過程絕對值得我們推崇。除了能了解水庫的重要性和對人類文明進步的貢獻外,我們還會學到一些關于生態環境和減緩全球變暖的知識。因此,未來我們應該在教育中加強對大眾了解水庫的客觀性和深入性,讓水庫這樣的水利工程得到廣泛的推廣和發展。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十三
在現代化建設中,水利工程的開發已經成為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水庫大壩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水資源管理與利用的重要工程。前段時間,我有幸參觀了一個水庫大壩,深深地感受到了水庫大壩給人帶來的巨大效益。
第二段:對水庫大壩的宏觀了解。
首先對水庫大壩有一個宏觀的了解是必要的。水庫大壩是畜水的重要工程,它可以攔截、蓄存各種水源,使其在干旱時期能夠供應水源。水庫大壩的建設和開發可以將洪水、干旱災害轉化為社會資產,為全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同時也在自然保護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段:對水庫大壩的建設工藝的深入了解。
其次,參觀水庫大壩有機會了解到其建設工藝。建設水庫大壩雖然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但它的建成必然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收益。水庫大壩建設需要尋找最佳的建設方案,選擇最為適宜的地形地貌。同時需要嚴格按照環保標準進行施工以保護生態環境。
第四段:對水庫大壩的發展前景進行思考。
作為水利工程之一的水庫大壩,在我國的地位越來越高,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值得關注。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加大對工程建設的投資,并注重人才培養,將可以促進水庫大壩的技術創新與設備升級,進而提升不斷推動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
第五段:對自己的思考與希望。
通過參觀水庫大壩,我從中認識到了它所帶來的巨大效益,同時對我們國家水利建設的發展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我們可以從小處入手,從身邊做起,例如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等,與國家一起共同建設美好的環境,共同促進我國水利工程的發展。我相信,隨著時代的前進,水庫大壩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成為我國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民眾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參觀水庫的心得與感悟(實用14篇)篇十四
水庫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具有調節水資源、防洪排澇等功能。最近,我有幸參觀了當地的一座水庫,深入了解了水庫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收獲頗多。下面我將從水庫的規模和功能、建設過程、運行管理、環境保護以及個人感悟等方面,來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水庫的規模和功能令我驚嘆不已。這座水庫位于我所在城市的上游,總占地面積達到數萬畝,蓄水容量堪稱驚人。水庫被修建在一片崇山峻嶺之間,周圍的山巒環抱著湛藍的水面,形成了壯麗的景觀。除了風景如畫的外觀,水庫還具有重要的功能,廣泛應用于農田灌溉、城市用水、發電和航運等方面。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水庫的作用越發突出,對當地的經濟和民生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其次,我對水庫的建設過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參觀過程中,我了解到水庫的建設需要經過幾個重要的步驟,包括現場勘測、規劃設計、場地準備、土石方工程、大壩建設等等。每一步都需要精細的規劃和協調,且時間和人力成本都非常高。尤其是大壩的建設,涉及到了非常復雜的工程技術和設備,需要專業的施工隊伍才能勝任。參觀完水庫的建設現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座水庫背后的辛勤付出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接著,我對水庫的運行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水庫的正常運行需要進行科學準確的水文預報和監測,以便及時調節和控制水位。同時,水庫還需要經常對大壩的堅固性進行檢查和維修,確保其安全穩定。一位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了水庫調度的過程,涉及到準確的數據收集和復雜的計算模型,令我深感水庫運行管理的精益求精和嚴謹性。
環境保護是水庫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工作。水庫的建設需要破壞一定的生態環境,但同時也要努力保護已有的生態系統。在我參觀的水庫周圍,我看到了一片綠色的濕地和茂密的林木,這是對周邊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和保護的成果。水庫管理部門還加強了水體的監測和保護,保障水質的安全與清潔。通過這次參觀,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水庫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最后,參觀水庫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感悟。首先,水庫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充分體現了人類智慧和科技進步。其次,水庫的作用不僅僅在于滿足人們的生活和經濟需求,更是保護大自然、調節自然界的重要手段。最后,作為一位普通市民,我應該珍惜水資源,倡導合理用水,共同保護水庫和環境。
通過參觀水庫,我深入了解了水庫的規模和功能、建設過程、運行管理、環境保護以及個人感悟。這次參觀讓我深刻認識到水庫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也增加了我對水利工程的興趣。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觀更多類型的水庫,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