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一
今天的校園與以往有些不同,一進門,喜慶的氣氛就撲面而來。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燈籠在清晨的微風中輕輕搖曳。我轉而望向操場,操場周圍的樹叢上也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燈籠。操場中間插了一圈彩旗,彩旗之間的鐵絲上掛著各色的字條,走進一看,原來是燈謎!教學樓正面的墻上拉了一條橫幅,上面有五個大字:元宵同樂會。我差點忘了,今天的活動是元宵同樂會!
我快步走入教學樓,好像進入了燈的海洋。每個班級門口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燈籠,有可愛的小兔燈、調皮的小狗燈、象征著連年有余的鯉魚燈……花樣繁多,色彩紛呈,都是同學們親手制作的。還有的燈籠看起來紅彤彤的,特別喜慶,我走近一看,原來是用許多紅包拼成的,真有創意啊!不知不覺就到了我們班門前,我一眼就看到我和媽媽一起做的燈籠正高高地掛在那里,我非常開心,成就感油然而生。
活動開始了,客人們走進教學樓,對我們做的燈籠頻頻點頭,贊不絕口。
最令我開心的猜燈謎活動開始了,同學們像小鳥一樣擁到操場中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他們有的凝眉思索,有的竊竊私語,有的眉開眼笑,有的捶胸頓足……熱鬧極了。我邊走、邊看、邊想,突然,我發現了一個字謎:“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咦,這不是“拿”嗎?我興高采烈地跑去領獎。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積分卡,但我仍然很開心。
今天的元宵同樂會在熱鬧祥和的氣氛中結束了,可是它帶給我的快樂卻永遠留在我的記憶里。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二
每年都有許多節日,場面最熱鬧的就是傳統節日元宵節!
這天,人門都穿著節日的盛裝到商場超市購買品種齊全的湯圓,大街上擺滿各式各樣的燈籠,有搖頭擺尾的鯉魚燈,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燈,還有乘風破浪的輪船燈,真美啊!
晚上七點多,大街上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等待著彩車和秧歌隊,不一會兒由公安警車帶頭的彩車隊來了。第一輛財政局的彩車是一帆風順的大船上面放著金黃的大元寶。在五光十色的彩燈照射下顯得金碧輝煌,象征著全縣的經濟命脈。
接著是交通局的彩車,彩車前面掛著“向全縣人民問好”七個大字,整齊`漂亮。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彩車,彩車后面都跟著秧歌隊。秧歌隊都穿著花紅柳綠的衣服。她們有的甩著彩帶,有的敲著腰鼓,有的踩著高蹺,瞧,還有舞獅隊呢!小獅子可愛的像個小丑,圍著粉紅色的繡球,一會兒撲向東,一會兒撲向西,還沖著人群拌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彩車`秧歌隊過后,就是放禮花。各種顏色的禮花在天空中綻放,光彩奪目,似乎把我們帶入了美麗的童話世界。
這么熱鬧`美麗的元宵節,誰能不喜歡呢?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三
“正月十五鬧遠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終于來了!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元宵節吃元宵,是我國的習俗,吃湯圓有讓人美滿之意,讓人團團圓圓。到了晚上,媽媽下好了湯圓,我嚷嚷著說:“我要吃6個,六六大順!”媽媽說:“我吃8個,八面玲瓏”。爸爸說:“我吃10個,十全十美。”全家沉浸在歡笑中,一起吃完了這團團圓圓的元宵。
吃完湯圓,我們來到了富春建業街,街上人來人往,燈火通明,熱鬧極了。有的放煙花,有的放孔明燈,還有的小孩子在追逐嬉戲。我們經過了商店,商店里商品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的花燈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媽媽給我買了一個猴子花燈,因為我屬猴。
不一會兒禮花就騰空而起,禮花的火星一個接著一個的飛上天空,咚!咚!咚!火星接二連三的炸開了,形成了巨大而又美麗的“菊花”,把它的美麗全部展現給大家,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紫的……美麗極了!
禮花結束了,人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這個元宵節,我過得很開心,也是個難忘的夜晚。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四
我在家鄉過的元宵節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觀看飄色、花車巡游。
所謂飄色,即是由若干人推著一座色板,色板上裝飾著固定姿勢的人物,人物只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著,在高可逾人的空中手舞足蹈,飄然欲飛,故而叫飄色。飄色一般由2至6歲左右的兒童上板喬裝打扮。
我們跑到馬路兩旁由市政部門早日搭好的觀禮臺,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一處地方坐下,等待一年一度的大型飄色匯演、花車巡游。
廣東音樂、北京奧運等,內容大多以神話和歷史為題材,還有花車巡游、舞龍舞獅表演,場面真熱鬧!
這種民間藝術以其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技藝精湛而聞名遐邇。觀看這五花八門的飄色,也是得到一種無法形容的藝術享受。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五
今天是正月十四,媽媽帶我們去看文藝表演。
街上有許多人,有賣氣球的等,各種小吃應有盡有,我饞的口水流下三千尺呢!
各種文藝節目豐富多彩。有吹軍樂的有威風鑼鼓、安塞鑼鼓,鼓聲一會兒咚咚,一會兒隆隆,變化多端,聲音有高有低。
踩高蹺中,有一個老太婆,臉黑乎乎的像電視劇中的李逵,而且嘴里叼著煙,像一個煙鬼。
唐老鴨和米老鼠左右搖擺,屁股一扭一扭,并且還和我們握手呢!他們還互相擁抱。米老鼠趁唐老鴨不注意踢了他“一腳”,逗得我們哈哈大笑,孩子們在人群中穿來穿去,開心極了。
元宵節真快樂!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六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今日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為“元宵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舞龍燈、猜燈謎、觀彩燈、吃湯圓,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每當元宵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媽媽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其中有一道必不可收的美食——湯圓。熱氣騰騰的湯圓上桌了,它們一個個圓溜溜的,浮在湯面上,像一個個胖娃娃。我舀起一個湯圓,先吹了幾下,輕輕一咬,甜滋滋的,湯圓的汁都溢到嘴角旁,媽媽笑我像只小花貓。湯圓有黑芝麻陷、花生餡、豆沙餡等。
元宵節的活動真是絢麗多彩,真令人難忘啊……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七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老爸老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游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里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老媽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姥姥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姥姥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于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后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八
當時太外婆已經90歲高齡了,但她老人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是我們家的老壽星。每年春節全家團聚時,她總要親自包春卷、做湯團呢!三年前的元宵節,是我第一次跟著太外婆學做湯圓,那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那天下午,全家老小都聚在外婆家里過元宵,大人們在屋里聊天,我們一群小孩在屋里屋外地奔來跑去,四世同堂,好不熱鬧!這時,我看見桌上已經放好了制作元宵的材料:糯米粉、黑洋酥、冰糖等。太外婆坐在輪椅上,和外婆、姨婆圍在桌子旁忙乎開了。我看了也一下子來了興致,沒等大人同意,就已捋起袖子摻和進來了。
我興奮地學著大人的樣子,把已調好的原料均等地分成若干份餡心,隨后開始號稱自己“力大如牛”,搶著揉搓起糯米粉漿……外婆笑著說:“別鬧了,快一邊兒玩去!”我不理睬,繼續用力。太婆看我小手這么有勁兒,露出慈祥的笑容,說道:“這孩子聰明。既然你這么想干活,太婆來教你包湯圓吧!”我一聽,蹦得老高,開心地叫:“太好了!太好了!”于是,我看著太外婆在和好的面團條上先用皺巴巴的手緩緩擠出一小團,再把那小團面粉搓搓圓,接著就表演起了“絕活”:只見她拇指頂著小面團中間,食指貼著外皮,慢慢地邊推邊轉。慢慢地,小面團中間竟出現了個“小坑”,變成了一個雪白的“小碗”!然后,太外婆把分好的黑洋酥餡兒填進了小坑,便開始封口了。她繼續邊轉邊捏,邊轉邊捏,最后還在掌心里搓了搓,于是“小碗”又變成了一個“小乒乓球”!“太婆真棒!”我看得目瞪口呆,情不自禁地喊了起來。
于是我開是依樣畫葫蘆地學了起來。做著做著,我有點熟練了,感覺這很像是在美術課上做橡皮泥呢!不一會兒就做了好幾個,我把做好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一排雪白的湯圓,好像一群正待下河的“天鵝”呢!看著自己的“杰作”,我心里別提有多自豪了!
如今,太外婆已過世了。可每當元宵節吃湯圓時,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三年前的那一幕幕。“每逢佳節倍思親”,太婆我好想念您!太婆,是您教會了我包湯圓,是您讓我體會到了團圓的幸福和甜蜜。我永遠難忘那年元宵節留給我的溫暖回憶!
元宵四年級字元宵四年級字篇九
今天是元宵節,大街上張燈結彩,人們猜燈謎、鬧花燈、賞煙花,團團圓圓共慶佳節,好不熱鬧!
說是無錫。有一條謎語難住了我們:竹子不長在土里(打一物品)。我苦思冥想,終于猜出來了:哈哈!是空竹,因為竹子不長在土里,就長在空中呀!爸爸媽媽豎起大拇指夸我真聰明。猜謎語既有趣,又可以增長知識,真是一舉多得啊!
不知不覺,夜幕漸漸降臨,我們全家向漢江河堤走去。八點整,隨著幾聲轟鳴,整座安康城上空頓時變得火花滿天、璀璨奪目。看!放煙花啦!煙花的顏色真美:紅的似火,黃的如菊,綠的像草,藍的若海;煙花的形狀真多:有的好似拂堤楊柳,有的如同一顆巨大的愛心,有的仿佛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還有的宛若天女散花。花照著水,水映著花,流光溢彩、絢麗多姿,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孩子們的歡呼聲、大人們的贊嘆聲,和這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壯麗景觀構成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畫卷,預示著國泰民安的美好前景。多么美麗的景象!多么快樂的元宵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