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小學生科技字小學生科技篇一
21世紀科技發展得真快啊!科技的發展改善了我們的生活。
科技讓我們的出行更加方便。
每年暑假,我都要去長沙,前幾年,都是爸媽先到火車站排隊買火車票,然后等上幾天,好不容易到了火車站站臺,卻不知道該往左邊侯車還是往右邊侯車,于是只能靠“經驗”“猜”,有時候,“猜”錯了,就只能倒走,每一次上火車,我們都累得筋疲力盡、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卻又無可奈何。
今年暑假,我又要去長沙,這次,我們在網上購票,不用取票,到了火車站,用手機掃一掃檢測機器,就可以了進站了,既方便又省時省力。更讓我驚訝的是:一進入站臺,抬頭就看到10車廂向右走,11車廂向左走的告示牌,我向左邊走走,低頭就看到12車廂、13車廂侯車位置,游客們根據告示候車,過了幾分鐘,“子彈頭”高鐵就駛過進站了,我特意觀看了一下,“子彈頭”的停車位置與站臺候車位置一致,僅僅只有不到5厘米的誤差,真是精確啊!
我們從容地上了高鐵,我拿出隨身攜帶的手機,查了查這趟高鐵出行時間表,什么時間從哪里出發;什么時間到達哪里;哪個車站停車幾分鐘,一目了然。高鐵上有免費網絡、充電器等可供旅客使用,既安全又溫馨。我點開手機上貯存的英語課程,一邊聽英語一邊欣賞風景,好幸福啊!我也可以用手機看電影、看電視、聽音樂、購物等,三個多小時就從鄭州到達長沙,時間準確,速度快,這真是一次愉快的旅程!
科技讓我的旅途更豐富多彩,科技無處不在,科技帶給我們更快樂的生活;科技帶給我們更便捷的生活;科技帶給我們更美好的生活!
小學生科技字小學生科技篇二
20xx年,12月23日早上,我在床上睡醒了,碰了一下床頭柜,這時出現在我前面了一個機器人,他手上拖了自動刷牙機。我刷好了牙,輕輕地說了一聲:”早飯,“出現在我眼前的是我的助理,她身上圍著圍裙,手上拿著兩個荷包蛋和一杯牛奶加上一碗面,不知道的人一看就知道是音控送餐人。
送完孩子,我又看了看隱形車窗上顯示時間,正好是9:15分。我腦海里又想起還要去參觀科技專業學校呢?我對著飛機叫了一聲:”科技專業學校。“飛機調一個頭,往學校那兒飛去。
到達學校,我站上微型自動飛毯,像走路的一樣速度在離地面距離很近的地方向前飛,跨過了掃描儀器(在地面上的一條隱形紅外線,它能通過掃描來辨認要過去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
走進校門,一眼望去,眼前十分空曠,沒有任何建筑,突然,我身旁出現了一個機器人,它叫我帶上黑色的一副眼鏡。剛帶眼鏡,就有一座教學樓展示在眼前,我跟隨著飛行導航電腦去了一間又一間的教室,發現里面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一臺會飛行的筆記本電腦,而且他們做作業也是在電腦上做,做好之后就會自動傳送到老師的電腦里,老師的電腦就會自己幫學生批改。
到了下午,我參觀好學校,坐著飛機回到了家里。
小學生科技字小學生科技篇三
上個學期,我們一家三口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前一天晚上用手機買好車票,第二天到車站,不用取票,可以直接用二代身份證。火車站里雖然路很多四通八達,像迷宮一樣,卻有條不絮。雖然高鐵的車速有三百多千米每時,但是比地鐵還要平穩,出站加速時,沒有一點感覺。在車上不到一個小時里,我們定好賓館與門票。
在上海新造的地鐵上,我們正靠在墻上,準備休息一會兒。在關門的時候,一位乘客不知怎么得,好像是腳滑了,摔倒在了門邊,門離他越來越近,驚險的一幕就要發生,但是們剛碰到乘客,就像綁了牛皮筋似的一下子就彈了回去,還自動想起了警報。聽爸爸說,這是因為里面的一個傳感器觸發了開門和報警的程序。
吃了晚飯,正要回賓館,我們對這里一點兒也不熟,怎么知道去賓館的路線呢?用百度地圖,這個軟件現在不僅可以給車導航,還開通了“網約車,地鐵公交等服務”,輸入起點與終點,即可計算出“速度最快”、“步行最少”、“只坐地鐵”等路線規劃,滿足不同種人不同的方案。
隨著科技日益發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方便。“5g”和“量子技術”的出現,更是使人類走向一個嶄新的時代。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小學生科技字小學生科技篇四
科技,可謂是無處不在。從身邊的電燈、電腦,到太空的飛船、衛星,現在發達的科技,是古人做夢也不敢想的。科技與生活的關系十分緊密,沒有了科技,我們人類只能停留在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科技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也給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科技使我們的出行更便捷。聽媽媽說在二十年前她在沈陽上大學的時候,從鄭州到沈陽要做三十一個小時的火車才能到達。而現在坐普通火車只需要十四個小時,我們就能節省出一半多的時間,如果選用高鐵七個小時就可以到了,坐飛機就只需要一個多小時。
科技的發展也改變了我們的支付方式。以前在商場買東西只能用現金,找零錢是造成排隊的一大因素。如果不小心忘了帶錢還會發生一些尷尬的事兒。而現在銀行卡、微信、支付寶各種支付方式層出不窮,走到哪兒需要付錢時都是刷一下,真可謂一部手機走天下。
科技也使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增加了。媽媽小時候只能從書本或是收音機中獲得信息,后來才慢慢普及了電視。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許多渠道獲取知識,從書中、從電視中,更多的是從網絡中,我們獲取知識的速度和廣度比起我媽媽小時候不知多了多少倍。因此,我的知識量也比我媽媽小時不知多了多少倍。
越來越多的先進的設備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電視、冰箱、洗衣機的老三樣早已是家庭必備,帶預約的電飯鍋、能夠感應的馬桶。人工智能也不甘落后的加入了我們的生活,兩年前媽媽買回來了一個掃地機器人琥珀,從此以后琥珀勤勞的工作使我們的家更干凈,也使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可以投入到了學習和工作中去,而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在更多領域做出貢獻。
在科技發展十分迅速的今天,我們小學生應當樹立遠大的目標,好好學習,長大投身科學事業,努力為人類生活創造新的輝煌。
小學生科技字小學生科技篇五
前幾天,隔壁鄰居小麗家要搬家,我們去為她們送行。一切準備妥當后,爸爸又搬起兩盤媽媽最得意的吊蘭。我心想:小麗家都有兩盤小樹做裝飾,爸爸還搬吊蘭干什么?爸爸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對我說:“思佳,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搬兩盤吊蘭去嗎?”“我就是不明白”。我說,“小麗家已經有植物呀,她們又不是不搬走那兩棵小樹,你還搬吊蘭去干什么呀?”爸爸說:“植物能制造新鮮空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它!”我們的生存離不開植物?我半醒半疑,決定自己去證明一切。
星期天的時候,我從小籠子里取出兩只小白鼠。這兩只可憐的小白鼠即將成為我的實驗品。它們不停地掙扎著,隔著圓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用小眼睛瞪著我。我把第一只小白鼠放在一個透明的缸里,把缸封得嚴嚴實實的,生怕瓶里的空氣與外界的空氣想通。我仔細地觀察著,只見小老鼠沿著缸壁,繞著缸底走動著。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嗎?難道爸爸說的不是真的?可是,沒過幾分鐘,只見小老鼠走的速度越來越慢,直到停滯不前,奄奄一息的樣子。說時遲那時快,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輕輕拿開,捉出第一只小老鼠,放進第二只小老鼠,又放入媽媽種在一次性杯里的小植物。然后輕輕地蓋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著缸,只見小老鼠驚慌地亂竄。過好久也沒要咽氣的樣子。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輸送我們所需要的氧氣。為進一步證明人類和動物對植物的依賴性,我來到老家附近一個大型工廠。那兒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一股濃濃的味道,熏得我直咳嗽。然后,我又跑到我們家屋后的竹林里,那是一個空氣新鮮的地方,我感到極為涼爽。這個實驗證明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使人呼吸順暢。
1、人必須依靠植物提供氧氣,只有植物才能制造氧氣。都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氧氣可是人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呀!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約2萬多次,吸入氧氣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0.9千克啊!
2、動物與植物的呼吸,物質的燃燒,也都要消耗氧氣釋放二氧化碳。這樣一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就一天天增加么?不!天地間之所以沒有產生過這種危機,就是因為植物既是天然氧氣“制造廠”,又是二氧化碳的“廣闊市場”。
3、有人做過統計:1公頃闊葉林,在生長季節每天能制造氧氣750千克,消化二氧化碳1000千克。所以算起來,只要有10萬平方米的林木,就能提供一個人氧氣的需要量,并把他呼出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就是因為有植物源源不斷地補充氧氣,空氣中的氧氣才能保持基本恒定。相反,如果沒有植物,地球上的氧氣大概只要500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用完。
所以,人類和動物能夠維持生命,活動時所需要的氧氣,必須歸功于綠色植物。植物與我們人類和動物的生命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在此,我們呼吁全社會的人們不要再砍伐植物,讓植物成為我們最好的朋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報紙上就不會刊登亂砍亂伐樹木的報道!加油!為我們的后代留一個美麗的世界。
小學生科技字小學生科技篇六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我獨自一人在家里的陽臺上做作業。突然,門“哐當”一聲被打開了,原來是爸爸買了一袋大米回來了,等他把大米背上四樓早已累得氣喘吁吁了,進門之后,他就急匆匆地將米袋擱到了廚房里的小方桌上。但見他又突然彎下腰,好像又發現了什么現象。我知道老爸是個科學迷,我想他一定是被什么科學現象迷住了而在仔細研究呢。
果然,過了一會兒,爸爸興奮地喊我:“敏敏,快來!我給你看一個有趣的現象。”我極不情愿地走了過去,心想:真是的,我還有家庭作業沒完成呢!只見爸爸指指桌上的米袋對我說:“你看,在那上面的米袋角并沒有被米盛住,但在這個米袋角的石棉袋上卻為什么粘著許多大米粒呢?”我不以為然地說:“那是因為大米有粘性吧。”“大米是有粘性,但必須是在受潮了以后。而這大米是由曬干的稻谷加工而成的,不可能有這樣大的粘性的呀。如果這樣潮濕的話,我背大米的肩膀上的衣服為什么沒有濕呢?”我被爸爸這話問住了,只得啞口無言了,但又不甘心,還是追問說:“那又是為什么呢?”只見爸爸神秘地一笑,舉起一根手指慢慢靠近那粘有大米粒的袋角,還沒等爸爸的手指接觸袋子,粘在袋角上的大米粒像受到魔力似的,紛紛快速逃離了袋子而掉到了下部的米堆里。這時,我被看得驚呆了。
為了探個究竟,我央求老爸再給我看一次。爸爸笑著答應了,只見他把米袋一個角的外面用一只手使勁搓了兩三分鐘,然后把那只角快速地拎了起來,展現在我面前的情形讓我大為疑惑不解——有許多米粒都像被米袋牢牢吸在了上面了,等爸爸的手指接近米袋,但還沒有接觸的時候,那些粘在米袋內面的大米竟像著魔似的紛紛逃離了米袋,爸爸的手指移到哪里,哪里的大米就接連不斷地往下“逃跑”。我連忙問:“爸爸,這是為什么呀?是不是經過你的摩擦之后產生了什么東西?”爸爸笑笑說:“這是靜電。”“靜電!”我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接著老爸娓娓動聽地給我介紹了有關靜電的知識,使我大開了眼界。原來,只要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摩擦就會產生電,駐留在物體表面的電我們就叫它“靜電”。靜電有正電和負電之分,并且當同種電荷相互接近時會產生排斥現象,當異種電荷相互接近時會產生吸引現象。而人體有時也往往會帶有一定的靜電。當老爸將大米從樓下背到四樓上的過程中,袋中的大米在不斷地與袋子進行摩擦,大米和米袋就產生了不同的靜電,所以將米粒牢牢地吸引在袋子上。當人體所帶的靜電與大米所帶的靜電屬于同種電荷時就發生了排斥現象。在明白了道理之后,我們一大一小兩只手輪番在米袋上摩擦,比拼在米袋上“驅趕”大米粒的本領,玩得不亦樂乎。煞是有趣。我睜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這些都是真的。
今天我真開心,真正讓我感受到了科學真奇妙!
最近,我突然想起了要減肥,也許是因為體重日益增加的原因吧。我先稱好體重,并記錄在本子上。之后,我又穿上運動裝,脖子上掛一條毛巾,開始運動起來。我圍著一棟樓房直跑了5圈,然后又做了不計其數的高抬腿和仰臥起坐,把我熱得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一顆一顆地往下掉。趁這個汗流浹背的機會,我大步流星地去稱我的體重,我的體重不負重望地減少了0。5公斤,我記錄了這時的體重。但休息了一會兒,我又稱了一遍,體重竟然又恢復了原樣,這時的我又氣又奇怪: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為什么體重減了下去又反彈了呢?我疑惑不解,于是打破沙鍋(砂鍋)問到底的我帶者疑問做起了實驗,并查閱了資料。
我先向熱愛大自然,喜歡小動物的表妹那兒借了兩只體重相當的小白老鼠,這兩只小白老鼠理所當然就成了主角。我先讓小白老鼠分別在它們的小房子里稱好體重并記錄,再讓它們分別地消耗體力:第一只小白老鼠在它小屋子里的跑輪是狂跑;另一只小白老鼠則讓他“舒服”地睡覺,細心的'我無微不至地給第二只小白老鼠蓋上了厚被子,使第二只小白老鼠熱得出汗。等它們分別“減肥”二個小時后再稱體重,那只狂跑大約二小時的小白老鼠竟減了0。5公斤,而那只因“睡覺”流汗很多的小白老鼠只瘦了0。2公斤。雖然它們減后的體重顯示的是狂跑的小白老鼠減得多,但是當它們休息了幾個小時后,狂跑的小白老鼠和靠睡覺流汗的小白老鼠又反彈回了原來的體重,實驗證明:兩只小白老鼠雖然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減輕了體重,但經過休息和補充水分,它們的體重依然會回到原點或只輕一點點,這也證明大量運動和出汗運動都是通個大量排汗來減輕重量,再補充一點能量就會返回原來的體重。
科學戰勝一切,暫時不代表永遠。事后,我查了資料,資料顯示人們從事劇烈運動后,一般體重略有下降,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足為怪。體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運動是肌肉活動很劇烈,新陳代謝旺盛,身體產生的熱量也隨之增加,比安靜時增加10~15倍,致使體溫有上升趨勢。但是人體有調節體溫,使體溫維持正常的能力。在運動時,最主要的體溫調節方式的排汗。隨汗水的蒸發,不斷向體外散放熱量。特別是在熱天,汗的分泌量每天可達幾公升之多。由于大量出汗,所以一個人在運動前與運動后的體重就不同了。例如在參加400米跑比賽后,體重可減少0。7公斤左右;打一場籃球可減少1公斤。由于運動大量出汗,運動后體重減輕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在運動后休息幾個小時,再通過飲水補充身體的水分,體重又能恢復。
我想了想,那堅持運動后又反彈,那又有什么用呢?我帶者疑問去問了我博學多才的姐姐,姐姐說:“呵呵,你思考一下,你在吃喝之后不運動,單憑走幾步路能確保你的體重不增加嗎?你運動后,你能肯定你補充能量后一定比你消耗的熱量完全相同或過多嗎?再說,如果你堅持鍛煉,先運動強烈些,減到一定的體重再減少運動量,這樣不就可以穩定你的體重了嗎?”姐姐的一番話使我豁然開朗,對啊,運動是為了健康,只要我科學運動,科學減肥不就行了!我很開心,我斬釘截鐵,下定決心,準備持之以恒,隨著體重變化而變化運動量,我相信,這一定可以使我更健康地減肥!
實驗與科學證明,適量運動是最關鍵的,雖然運動后會很大幅度地下降,但是補充過能量后就可以恢復,但體重還是比原先略微地輕一些,所以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
到了中午,我放學回家了,看見媽媽正在曬毛巾。我這才想起毛巾變硬的事。忙問媽媽:“媽媽,為什么一到冬天毛巾就會變硬,還很粗糙。”媽媽說:“天氣太冷了,毛巾久而久之的也就變硬了。”聽了媽媽的話,我將信將疑,還有點懷疑剛才媽媽說的話是否真的。
為了解開這個謎,我親自出馬,打開了電腦查了查。原來,毛巾變硬是因為毛巾上有肥皂里的物質“脂肪酸”因為天氣比較冷毛巾比較粗糙,所以很容易沾在毛巾上。而水中的鈣和鎂這幾種物質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冷水難以化解的物質,喔,原來是這樣呀,我恍然大悟。可是要怎樣才能使毛巾不會變硬呢?對了,我可以做實驗來驗證。
我拿來兩塊新毛巾,一塊用肥皂來洗,然后另一塊用熱水來清洗。
過了一天后,我破不及待的來到浴室。這時,我發現用肥皂水洗過的毛巾現在已經變得硬梆梆的了,而那塊毛巾卻仍然是老樣子。
通過了這次實驗,原來,科學是靠實踐活動來證明,并不是有名無實的。
今天,媽媽發現我的頭發長了,就叫我到對面的理發店理發。
我很討厭理發,因為理發時一動也不能動,更要命的是剪下來的頭發都會粘到我的臉上、脖子上,有時還會鉆進衣服里去。這些短頭發粘在身上,感覺癢癢的,就像千千萬萬只帶刺的毛毛蟲在爬來爬去。我左抓抓,右抓抓,活像一只猴子,可還是無濟于事。
回到家,我要媽媽幫我把落在身上的短發撿干凈。可媽媽撿了半天也沒能撿干凈,我身上照舊癢癢的。沒辦法,雖然是早上,我也只好洗澡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身上的短發全部去除。我常常在想,是否可以設計一樣東西,快速又方便地把理發后留在身上、脖子上的短發去掉。可一直以來,我都沒能想出一個好的辦法。
一次,我看見爸爸用電動剃須刀在剃胡子。奇怪的是,爸爸剃下的胡子一根都沒有落在臉上、脖子上。我想,這些胡子都跑到哪兒去了呢?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爸爸打開剃須刀的網片,用一把小刷子把里面的胡須撣了出來。原來,秘密在這兒,我怎么沒想到呢?我何不利用剃須刀的原理來制作一個簡易的吸發機。
我打開電動剃須刀的網面,取下了刀片,放在手背上試了試,可這剃須刀只發出“嗡嗡”的響聲,卻不能把手背上的短發吸走。如果裝入刀片,短發能帶走,可皮膚會受到損傷。對啦,我何不利用油煙機的工作原理來改裝一下剃須刀。我在剃須刀裝刀片的地方裝上小的風扇葉,然后把剃須刀的電動機正反極換接一下,這樣,一把方便的吸發機就制成了。
帶著自己改裝的吸發機,我來到了理發店。一個小孩剛好理好了發,像只小猴子似的全身撓癢癢。我把自制的吸發機在小孩的脖子上輕輕一吸,脖子上的小頭發都乖乖地跑到吸發機里了,小孩子一下子不癢了。
真希望有一天,我的這個小發明——方便吸發機能推廣使用。
記得小時侯,我們常常都去河邊抓蚯蚓,然后去河邊釣魚。記得那時蚯蚓被我們截成四五截后,竟然還在動。而且過了幾天后,再去釣魚時,蚯蚓有的已經死了,有的卻鉆進了泥土里。蚯蚓的再生使我們感到十分疑惑,但是我們請教了許多同學,他們也和我們一樣不清楚這是什么原因。因此,我們邊決定研究蚯蚓的奧秘。
我在一本生物書中得到了許多答案:蚯蚓和壁虎一樣,身體中包含著生物器官——再生器官,這一種器官能使蚯蚓在被分解后,分泌出一種黃色的帶有黏性的物質把傷口包裹起來,所以蚯蚓又能再活下去。如果沒有發現到蚯蚓的再生器官,蚯蚓的生存,死亡到現在也還是一個迷,于是我們帶著工具興奮地來到一條小溝里抓起了蚯蚓。我們首先來到一塊比較肥沃的土地抓了兩只蚯蚓把它放在木板上,然后從家里拿了一把鋒利的手術刀找蚯蚓的中間切割下去,蚯蚓被我們切成了兩截,蚯蚓在木板上翻滾著,有時還會流出一些黏液,這些黏液對蚯蚓的傷口做了止血、回生的作用。蚯蚓在放出黏液的同時身體還會不斷地收縮,最后包成一層殼。接著我們又把第二只蚯蚓放到木板上,用手術刀截成四段,也是想剛才那樣有的會動,有的不會動,也放出了黏液修復了破壞的身體。
根據這些,我得出了結論:1、蚯蚓具有很強的傷口愈合能力。2、蚯蚓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結構為簡單的器官切掉后就可以再長出來。而結構較為復雜的器官切掉后,就很難再長出來了。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了動物園,我們去看了很多動物,比如:孔雀、老虎、猴子、長頸鹿等等。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大猩猩,因為我搞不明白為什么它總是要捶胸脯。特別是有個調皮的小孩子用樹枝伸進籠子里去戳大猩猩的時候,大猩猩大吼一聲,用兩支爪子使勁地捶打自己的胸脯,嚇得我心驚膽戰。我問媽媽,媽媽也不知道為什么,但她建議我回家到網上查查。
我回到家里,給爸爸說了今天去動物園的事情,還特意講了大猩猩有多兇。但是爸爸說,大猩猩應該是一種很溫順的動物啊。我更加好奇了,就迫不及待的打開電腦,在百度里搜索起來。
啊!找到答案了!網上說大猩猩捶擊自己的胸脯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當有人或者其他動物妨礙它們行進時,常常會以拳擊胸脯作為一種警告恫嚇的手段趕走對方。二是當它們被激怒時,便會猛地站立起來,伸出前肢不斷捶擊胸脯,并且發出大聲吼叫,以此來威脅對方。三是在度過了某種危險后,也往往會以捶擊胸脯來表示欣慰和慶幸。四是在情緒極為興奮或激動時,它們也常會情不自禁地用雙手捶擊胸脯,以宣泄自己的情感。在同一群體之間相互接觸時,它們也常以捶擊胸脯作為彼此打招呼的方式。總之,大猩猩捶擊自己的胸脯是它的生活行為之一。在大多數時候,大猩猩還是比較安靜的。
這個星期六的上午,我把冰箱里所剩無幾的白米飯拿了出來,又去將放在儲存柜多年的破紙掏了起來,實驗便開始了。先將米飯磨碎,磨成很細很細的米碎后,在一點一點的放在白紙破損的地方,很快一條破損的白線條就復原了,只不過還剩下一點痕跡。滴答滴答時間過得真快,終于在十五分鐘的努力下我將一張破的沒法入眼的白紙邊的嶄新嶄新的,這其中的奧妙我也不知道多少!
據我了解:因為米飯中含有淀粉,煮成米飯后淀粉遇水糊化,有了粘性。小提示:不過淀粉中含糖份,時間過長,會失去粘性。
怎么樣,這個小知識會讓你受益匪淺么?
葉子:
五天后,刷著白漆的樹的葉子變得更綠了。
同樣,我還是在五天后觀察了沒有刷著白漆的樹的葉子發黃了。
樹枝:
三個星期后,我又看了看刷有白漆的樹,發現樹枝十分牢固。
同樣我還是在三個星期后,發現了沒有白漆的樹的樹枝,不怎么牢固,而且用力一折,就會斷。
總結:事實證明了涂著白漆的樹要比沒有涂著白漆的樹來的牢固。
“難道真的是涂著白漆的樹好嗎?”可我還是不相信,又找了百事通—電腦。從電腦中我知道了:原來樹涂的不是白漆而是石灰,石灰具有一定的殺菌、殺蟲作用,可以殺死寄生在樹干上的一些越冬的真菌、細菌和害蟲。冬季的時候,樹上有些害蟲會鉆到地底下過冬,秋天的時候刷上了石灰后他們就下不來了,冬天就會被凍死。來年春天再刷一遍,地下冬眠后的蟲子想爬上樹為害就不容易了。因為石灰會使蟲子脫水而死,所以他們都會遠離。哦,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每年秋季要給樹涂上一層石灰。
小學生科技字小學生科技篇七
“扒手失業嘍!”多么諷刺卻又令人開心的事情呀!
記得在幾年前,街道上、百貨大樓里,逛街、購物的人們人手一個包,包里填滿了紅通通的“大洋”。人流多時,大家都提心吊膽的,時而摸摸口袋,時而摸摸錢包,生怕一不小心,背后一個“身手敏捷”的扒手便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大洋”偷了去。
時代的發展有時是那樣讓人猝不及防,現在逛街購物甚至連一張小小的銀行卡都不需要了,全民進入了“無現金時代”。
我走在這個全新的世界里,多少新時代年輕人都是兩手空空,唯剩口袋里夾著的一部手機,手機已經充分代替了舊時代的錢包,可謂“一機在手,萬事不難”!以前人們常常為沒有提前準備好零錢坐公交車而煩惱,現在呢,“翼支付”一掃輕松解決;約朋友吃飯,也只要提前在手機上查詢心儀的商家,點好餐、定好桌位、約好開餐時間、付好款,不必為請客吃飯忙得焦頭爛額;晚上想吃宵夜啦,“餓了么”“美團”直接付款,外賣送餐上門;人們在百貨大樓購物,看見一樣心儀的東西,只要掏一掏腰間的手機,用店家推薦的各種支付方式:“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掃碼付錢;手機里不用的閑錢還可以投資理財,按日到息呢!
這些所見所聞,讓我見識了科技的發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傳統的扒手、小偷已經被高科技摒棄。大多數手機銀行卡預留的手機都設有密碼,即使扒手偷了這種手機也不過是拿了塊磚頭而已,而失竊的人則可以用網銀把錢財轉移到安全的卡上,人們再也不用為“失竊”的問題擔心了。
我們處在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在飛速地改變,“無現金”時代只不過是建成“小康社會”的冰山一角,我們應該為自己處在的全新社會感慨、自豪!
“扒手失業了”不過是時代發展的一個見證。
小學生科技字小學生科技篇八
沒有什么可以阻擋任何事物的進步。中國的科技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走向世界前列。暑假里的一次經歷,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科技為生活帶來的方便。
那是一個驕陽似火的中午,我們一家抵達上海。又渴又餓的我們隨便找了一家餐館,迫不及待想要大吃大喝一頓。走進餐館,我立刻發現了一個不對勁的地方——地上貼著一圈一圈的防水膠布。難道,地上漏水了?我小心翼翼地坐下,生怕有水噴出來。
“服務員點餐!”媽媽喊道。這一喊,沒叫來服務員,卻叫來了一個機器人!我嚇了一跳:是“終結者”機器人嗎?不會是來消滅我們的吧?再觀察一下,原來是一個十分漂亮的機器人阿姨!它腳下的輪子沿著地上的黑線慢慢走來。原來這是光感巡線!記得我在樂高課學過,機器人可以通過光線傳感器的識別,巡著黑線行走。地上的膠帶原來是這個作用啊!這機器人阿姨就是這樣走過來。它手上捧著一臺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許多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機器人停在了我們的餐桌前:“請點餐喲!”我們各自選了看著都十分美味的菜品。“您的訂單已提交,馬上就可以享用菜肴啦!”媽媽結算付款后,機器人說。
沒過多久,美味的菜品逐漸被端上了桌。上菜也是機器人阿姨做的!不過,這是另一個機器人阿姨。它有一對機械臂,可以抓握餐盤。每上一道菜,親切的機器人便會說:“請慢用喲!”這樣的服務態度,令我們心情舒暢。
點餐機器人和送餐機器人,不僅服務態度好,還可以減少人工服務,不需應聘太多人。而且機器人服務會帶給人更多新奇感,讓餐店更受歡迎。
現在的中國,先進的事物何止點餐機器人?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方便之處。科技,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