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旅游北京字篇一
啊,終于要去北京了,心里除了開心還是開心。
媽媽跟我說過,我兩三歲時曾到過北京。但是那么久了,誰還記得啊。
去了超市隨便買了點零食就回賓館,打算明天跟媽媽一起去玩。
到了賓館,哇,完全就是別家小院似的,好古代的氣息啊,去到了我們的房間,連房間都是古代氣息,不過不一樣的是有空調、電視機、電腦、冰箱。
我去到了廚房,也是跟古代沒啥差別,不過卻是有天然灶燒飯吃。
媽媽的房間在外邊,我的則在里邊。我去到了我的房間,有桌子、墨寶等等。太酷了,我立即睡到了床上,這時媽媽進來跟我說:“瑤瑤,今天我們先去北京飯館去吃,今天太累,就不做飯了。”我回了聲好。
便與媽媽一起去北京飯館了。
第三天我們便坐下午四點的飛機回廣州了。回去后我跟同學說了我去北京的事。
旅游北京字篇二
我去北京很多次,都沒有去過頤和園,四年級學過“頤和園”這篇課文后,我就想到頤和園里看看,這個暑假我如愿以償的來到了頤和園。
頤和園真的就和課文中寫的一樣,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進了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長廊一眼望不到頭,長廊上的每一幅畫都不同,走完長廊,來到了萬佛山腳下,抬頭一看好高啊,順著臺階我爬上了萬佛山,真的好累,站在佛香閣前的前面往下看,頤和園的景色盡收眼底。
下了萬佛山,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很靜,湖上游船慢慢的劃過,在游船上遠遠的就看到了十七孔橋,下了游船我來到十七孔橋上,石橋有十七的洞,橋欄桿上的獅子各不相同。
旅游北京字篇三
6月12日,我們去北京游玩。一到北京,第一站就去了天壇。這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天壇北為圓形,南為方形,代表天圓地方。
一進大門,我看到了一排排古老的柏樹,那柏樹跟我以前看到的截然不同,每棵柏樹的樹干像巨大的麻花辮。其中有一棵最特別,它的樹干像九條龍,龍頭向下,龍尾向上,也被稱為“九龍樹”。傳說是一個大火球掉下來形成的。把手伸向九龍樹,會發覺手掌比較涼,導游告訴我們,這是磁場的關系。
接著,我們去了“祈年殿”。祈年殿雄偉壯觀。高18。5米,是圓形的,總共有三層,層層收縮。覆蓋著藍色的琉璃瓦。走近一看,里面居然沒有一磚一石,全部采用木結構,殿內只見28根大柱支撐著整個殿頂的重量。
過了祈年殿,我們來到了地壇,地壇中間有一塊圓圓的石塊,據說這是皇帝祭天前跟上天對話的地方,所以有很多人站在上面許愿呢,我和外婆也迫不及待地站在上面許了愿。
走下地壇,我們看到了幾個大缸,那是放供品的,據說,祭天結束后,所有的供品全要燒掉,意思是說上天把所有的供品都打包走了。
在游覽天壇的過程中,我不僅欣賞了古代偉大的建筑,也了解了明清皇帝祭天的過程,祭天是古代皇帝的一件大事,有很多講究,而且祭天那天四點多就得步行到天壇,看來,當皇帝也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