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規則作文字 規則作文字篇一
這位女士感慨:沒有任何紀律和約束,一個小孩的規則意識已根深蒂固。這種自覺行動,就是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
在季羨林的《留德十年>中,也有類似的描述:二戰時,蘇聯紅軍對德國柏林進行包圍,德國百姓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食物短缺、燃料匱乏。由于德國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缺乏可能導致許多居民凍死。為了生存,一些居民開始進山砍伐樹木,以當作燃料取暖用。當時的德國,行政管理名存實亡,權力處于真空期,一切都處于無政府狀態。
戰爭結束后,人們驚訝地發現,全德國沒有發生一起居民亂砍濫伐事件,德國人全部忠實地執行了規定:只砍枯藤朽木。
對此,季老由衷地感嘆,循規蹈矩、一絲不茍的德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破壞規則,規則意識已經深入到德國人的骨子里,即使處于無政府狀態,也不會改變。
素材點撥敬畏規則,才會有公平正義;敬畏規則,其實就是敬畏我們人類自己。
規則作文字 規則作文字篇二
規則是社會之本,在學校里,老師諄諄教導我們遵守規則的重要性,家里的長輩也會告訴我們規則的用處。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遵守規則……
那是一個下午,我在我們小區附近玩耍,忽然看到一位老奶奶牽著她的小孫子走了過來。那小男孩虎頭虎腦,一股機靈勁兒,小嘴不停地給奶奶講準他在幼稚園里的趣事。我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們,眼見著走到了斑馬線旁。那小男孩一蹦就跳上了斑馬線,轉過頭得意地對他奶奶說:“奶奶,奶奶,我們有斑馬線!老師講的,我是好孩子,要遵守交通規則,不然就沒有小紅花了!”
我不禁笑出了聲,那老奶奶更是滿面慈愛的笑容。可當她牽過男孩的手正要過馬路時,綠燈很不給面子的變成了紅燈車輛穿梭。那孩子更起勁了,大聲嚷道:奶奶,紅燈要停,停在安全的位置,紅燈停,綠燈行,文明……”話音未落,他奶奶就粗暴地打斷了:“什么呀!跟奶奶走,準沒錯兒!小孩子不懂變通,太陽又大……我這才發現天氣原來熱成這樣了。
我看著那位老奶奶勇士一般牽著她的孫子在如織的車流里左沖右突,其勇猛可謂人人稱道。那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遵守規則”就這樣被他愚昧無知的奶奶給扔掉了,絲毫不留情的。
我想,
如果未來那個男孩因為不遵守規則而釀成大禍。彼時,他的奶奶會不會為今天的做所作為而后悔呢?不,她應該早已忘記了。
規則,是讓人遵守的.,不是枷鎖,是安全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