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仲夏的夜篇一
一進入夏天,就開始盼望雨,盼望一場有雷聲,有閃電的大暴雨。仲夏的第一場雨敲響了我的心房。
我去拿書本,雷聲就響起來了。走到書房,對著窗,天空還有點亮,還能看見淺淺的藍色。夏天蚊子多,我卻舍不得關窗。我盼望雨飄進來,讓屋里也分享到雨的清涼。
我看完了兩篇寫景的散文,再抬頭看窗外,不由得震驚了,才幾分鐘的時間,天已經完全黑了,雷聲還在響。樓下傳來人們的驚呼和匆匆忙忙的腳步聲,悠閑散步的人們行色匆匆,慌慌忙忙地往回趕。
等到人聲靜了,閃電劃破天際,劃破黑暗,一聲驚雷在天邊炸響。接著,雨來了。先是淅淅瀝瀝地下一陣,后來愈下愈大,嘩嘩啦啦,大雨傾盆。我忍不住放下書,走近窗臺去看雨。在層層的雨簾下,已看不到任何人的身影,聽不到一聲鳥鳴——動物們也都躲起來了,大街上空空蕩蕩,只有無數的雨珠在跳躍。這里是雨的世界,仰頭,低頭,遠看,近看,一切都浸在雨里,一切都變成動態的了。地上到處是江河在奔流,什么時候可以卷起褲腳去踏浪呢?東南角上的鹽倉頂上跳躍著無數的雨珠,棚頂的藍色被此起彼伏的雨珠覆蓋只看見一片晶瑩的白。雨珠順著凹凸不平的棚頂成股流下,屋檐上就像掛起了一條條水晶的珠簾。對面樓上昏黃的燈光經過漆黑的樹梢,直照到我的窗前,讓人感受到濕潤的,雨中的一點別樣的溫暖。
雨聲交錯著,“啪啪”地打在屋頂上,“沙沙”地落在樹葉間,“叮叮咚咚”地落在青石板上,奏出和諧的韻律。看著雨,讓人有有一股沖動,想跑到一塊芳草茵茵的土地上,扔下傘,仰著頭,痛痛快快地淋一場雨,經受一次最純凈的自然的洗禮。可是,我在這封閉的城市里,暫時還找不到芳草茵茵,寂靜無人的土地。倚著窗,聽著這純純的自然之聲,就沉沉的睡了。
仲夏的夜篇二
水榭堂前,鄉音依存。但已不是那樣淳樸。明月夜,短松岡,蟬聲依然響亮,卻沒了聽蟬聲的人們,蟬聲在有些熾熱的空中蕩漾,卻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單調。
仲夏之夜,院子里少了乘涼的老少的歡聲笑語,多了幾臺空調地轉動聲。月光似水般灑在地上,零零碎碎的,一閃一閃。
你曾經測量過人心的距離,你說,他們的人近在咫尺,心卻遠在天涯。
你還說過,哪一天人心緊緊地連在一起時,就是你回來的那一刻。
也是這樣的仲夏之夜,我懵懵懂懂地看著叛逆的你,似流星般逃離了這里。我不解。我只記得你臨走前留個我的那句有力的話:記住出淤泥而不染。
記得我聽完你這句話開始,我就一直在追尋荷花的.蹤跡,我甚至奢望,在某一個月光似水的夜晚,和你在荷塘邂逅。
今年已經是二零零八年了,你已經整整離開三年了。我一直記得你,這個陪著我長大的姐姐,那個執著的你。腦子里一直保持著和你在一起的畫面,雖然有些模糊了。
我平躺在荷塘旁的早地上,看著星空中繁星點點,看著周圍空曠的環境。我感受著大自然的氣息,想離那些喧囂,虛偽漸漸遠去。
我緩緩走到池邊,看著荷花燦爛地開放著,細細咀嚼你留給我的話:出淤泥而不染。我似乎明白了幾分,轉過身來,看著村子里燈火點點,竟覺得這個從小長大的地方如此的陌生。
遠方放起了絢麗的煙花,你曾經說過,燃放煙花的地方,就是虛偽的根源地。我很奇怪,我為什么把你的每一句話都爛熟于心,記得那樣的清晰。
仰望。沉思。
回首那些流失的歲月,心里充滿了絲絲悲涼。
三年前,你乘風離去,走到那樣瀟灑,灑脫。三年后,我欲追隨你的蹤跡,踏上光芒四射的大道,離去。也許就是為那產生的小小的共鳴吧。
我理了理身上已經有些凌亂的衣裳,倚在大樹上,久久地凝視著天空……
我迷茫。我彷徨。
你能告訴我答案嗎?
這個月光如水的仲夏之夜
我不知 何去何從
我想模仿你的灑脫,你的那份固執
也許 我就不會迷茫了
零碎的月光
編織了我對你的思念
也許
只有心靈的碰撞
才會讓我如此的思念你
思緒千絲萬縷
好亂 好亂
那些回憶
我仔細地篩選過了
一些不愉快
就讓它漸漸淡忘 淡忘
時間的漸漸推移
我讀懂了你當日那一份無奈
那一份悲涼
那一份叛逆
我有些明白了蘇軾的“十年生死……不思量,自難忘”
我雖沒蘇軾那般凄慘
但 我似他憂愁善感
夜
好靜 好靜……
仲夏的夜篇三
又是一個仲夏夜。
表妹像想起什么似的,狡黠一笑,“帶你去個好地方!”說罷,不管我是否同意,拉著我就飛奔起來。“到了!”她氣喘吁吁地停下來,指著眼前的一片荷塘說。
整個荷塘在月光的照耀下,散發著淡淡的銀色的光暈。大大小小碧綠的荷葉聚在一起,上面滾動著水晶般純凈的水珠,粉色的荷花有些已經完全綻開,空中彌漫著一股淡淡花香。池塘里不時冒出幾串泡泡,那是魚兒在水底下搗亂,像是想擾亂這份幽靜的美感。
“我最喜歡荷花了,出污泥不染,濯清連不妖。”表妹故作高深地說道。“死丫頭!你不錯嘛!活學活用!外婆剛教我們背的《愛蓮說》你又用上了!”我笑罵她,然后躺在濕濕的泥地上,看著傾瀉下來的水銀般的月光,我想起了李白寫的《古朗月行》:“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為什么在深圳從來沒留意過這么漂亮的夜景呢?我半瞇著眼,感受著背后的沁涼,以及泥土的芳香,我舒服地笑了。好久沒這么開心了,我在心中暗想,鄉下真是個好地方!
“姐,太晚了,回去吧!”妹妹看了一眼手表,拉起我的手朝家走去。
我一步三回頭,每一個眼神都帶著留戀。
明年,我還會再來的,美麗的仲夏夜。
仲夏的夜篇四
兩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在閱讀中積累優美的詞句.
4.體會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試著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
教學準備
教師:選取幾段優美的音樂,準備配樂朗誦;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作者,海濱,仲夏夜的資料
教學重難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請見過大海的同學描述一下所見到的大海的景觀.教師用深情的語言講解:蔚藍的波濤,金色的沙灘,雪白的浪花,翱翔的海鷗,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然而海濱的夜景其實更美,尤其是夏夜.下面就請著名作家峻青帶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海濱仲夏夜的美景吧!(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釋題.(海濱:地點.仲夏:古人以孟,仲,季分別指代第一,第二,第三,所以,仲即為第二的意思,而仲夏就是指夏天的第二個月,一般來說,是指七月份.)題目的中心詞是什么 (夜)
3.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運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字義,詞義)
2.檢查:出示全文生字,開火車讀,賽讀.
3.分組讀課文,注意正音.
三,再讀課文,粗探課文結構
四,研讀課文,感受海濱之美
1.提問:1~3段,對海濱夏夜景色的描寫,作者以哪些景物為主要觀察對象 (相機板書:霞光啟明星燈光)
4.詞語分析.
(1)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一片橘紅色的晚霞.
為什么要用”燃燒”而不用”放射”或”映照” (用”燃燒”能給人以晚霞似火,燒得正旺的感覺,使語言增加形象感.)
(2)大海也被這霞光染成了紅色.
為什么要用”染”,而不用”映”“照” (用”染”字,便使霞光擬人化,因而十分生動地突出了”霞光”的作用.)
5.小結:一天一海,一靜一動,互為映襯.讓人讀來自有一種自然美.(板書:自然美)
(二)研讀4~10段.
作用:把笑聲比作浪花,表現笑聲此起彼伏,源源不斷.
作用:燦爛的滿月比作光輝四射的銀盤,表現了滿月又亮又圓的特點.(板書:月亮)
(3)比喻句:大海里,閃爍著一片魚鱗似的銀波.
作用:把波浪比作魚鱗,表現了波浪的層次分明及閃閃發亮.
2.理解詞語.
“海水輕輕地撫摸著細軟的沙灘,發出溫柔的刷刷聲.”
為什么用”撫摸”,而不用”拍打”“沖刷” (用”撫摸”不僅讓”海水”擬人化,使人產生一種親切感,而且表現出”海水”微微波動的形態,與后面的”溫柔”相照應.)
提示:
(1)先想一想寫的是什么人
在各個崗位上勞動了一天的人們……
(2)他們在怎樣的環境中 心情怎么樣
在軟綿綿的沙灘上,沐著海風,望著夜空,盡情地說笑……
(3)教師歸納: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從描繪海濱夏夜的自然美,進入到描繪海濱夏夜的生活美.(板書:沙灘人們說笑休憩生活美)
(四)訓練聯想能力,練習仿造比喻句.
五,積累背誦.
背誦課文1~3段.
(2)要求學生圈出表現霞光動態和色彩變化的詞句.
4.全班齊背誦.
五,回歸全文,拓展升華
1.配樂朗讀全文.
2.讀了《海濱仲夏夜》,你覺得這個”海濱仲夏夜”是個怎樣的夜晚 請你在中心詞”夜”的前面再加些形容詞來表達你的感受.(幽美,艷麗,愉快,溫馨,恬靜……)
仲夏的夜篇五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愛仲夏夜仲夏夜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乘著夜晚清涼,月光播酒給大地上,給植物們靜謐的種子,仲夏夜在記憶中,仿佛就是一場幽幻夢,也令人難以忘懷。
乘著月明,閑游小院,一輪明月下,我和奶奶正賞著仲夏景色,奶奶拿著蒲扇,輕輕地扇,扇動是花香,我閉上眼睛,輕吸了兩下,竟消去心中諸多煩事,看向那艷麗花景,星光滿天如散開一片上好的錦繡,映在這盛世光景,亦覺流光溢彩,仲夏夜小園子就是如此,百花怒放,萬花爭美。小水池旁水仙花,鄰水自照,瞧見自己的美麗,幽幽花香在這幽靜院子里顯得更香,迷了頭腦,難以忘懷。
風吹動水仙花的影子,風不大,蟬鳴叫起來,播放仲夜夜曲子。在月光下,能看見夜晚則不同于早上,反之,這是一個更加精彩令人陶醉難忘的夜晚,月光下,我和奶奶都閉了眼,感受這自然的美。此時,夏夜仿佛是一個小姑糧,優雅美麗、清秀自然、仿佛用手一點,便會百花怒放、萬花爭美。比起早上,我和奶奶更喜煩歡晚上閑聊,更加敞開心扉。
奶奶坐著搖椅,上下抵擺動著,且緩緩扇動著蒲扇,品口香茶,聽著蟬鳴,共賞明月,蟬鳴和明月仿佛給夏夜小姑娘在腦后簪了對素銀簪子,沒有任何珠寶,卻在月光的照耀下透著瑩然如春的'光澤,風雅又不失美麗,素銀簪無論怎么看都沒有俗氣。動耳一聽,眨眼一看,竟沒有絲毫的違和,身上還隱隱伴著一股清淡又不張揚的花香,夏夜姑娘若不是要和我們一起品茶。想畢,閑談都就更加自然了。
仲夏夜的香,屬于格外艷麗,姹紫嫣紅的百花香。仲夏夜的光,屬于純凈、自然的月光:仲夏夜的蟬,是夏夜不可多得的歌唱家,反正,仲夏夜的一切明麗如畫卷。
那夜深刻在我心靈的一片凈土上,永遠明亮……
仲夏的夜篇六
戴上深色太陽鏡,讓風揚起剛洗過的頭發,看陽光下那飛舞的金色發梢,對著素白的薔薇花微笑。然后,跳上自行車,我的美麗夏天便在一路風弛中開始。
我依戀夏天,因為它有一個明媚的暑假。我喜歡呢中燦爛的早晨,有很多的風吹亂楊樹的影子與夢一般的陽光。我的這個暑假,像紅色蒲公英,漫天飄飛,如夢似幻。也可以慢慢寫作業,不用焦慮。很有趣的是,在仲夏的中午,那是何等的炙熱啊!心血來潮的我卻與小妹妹用厚厚的毛毯搭了個帳篷,我們兩個人一并鉆了進去,用手指摸著淡紅色的毛毯天空。“姐姐,這天空比晚霞更美。”小妹妹多么可愛,竟在這個帳篷真酣然入睡。
我曾經試過去捉魚,魚在那清澈卻未知的小河里就是精靈,我怎么捉的到它們?我從老人那兒得來一句傳說:魚是個饞鬼是饑餓的小妖怪,想捉它們,就得放點好吃的。哦從家里弄來了一點熟米,丟了幾粒在河里,果見成效。那一群魚爭奪那幾粒米,真是有趣極了。我在小網里放了許多米,魚卻只是看了一眼便游遠了。我只能在那兒傻等。天空卻突然暗了下來,幾團烏云潑墨般的灑來。小河對岸的白楊樹開始慌張了,葉兒嘩嘩啦啦的響。我喜歡這樣的天氣,慘淡的天空映著狂舞的樹木,幽草深深的河岸,還有那清清兩亮的小河。凡高的油畫也不過如此吧。雨點兒打了下來,我跑回家中躲雨,雨點打在白楊樹葉上,很空靈的聲音。借著雨光,我在門前看書,奇麗的故事配上雨點的私語,像神話的開頭一般。雨散時,光著腳騎車。在光滑的路上把腳放下,擦一路水花,真舒服。
當鳳凰花落盡時,夏天也就結束了。但是,在我心里,對仲夏的依戀,就是一棵永遠花開不敗的鳳凰樹。
仲夏的夜篇七
聽月光劃過掌心的聲音,有些涼意,讓人有些微微顫抖,星星在與夜說著悄悄話,花與花在夏的夜色里低語著秋的殘酷,而在這喧鬧的夜里,那枚在心里的思念,更加顯得濃重而又清瘦。
于是,在北方的夜里,只好煮一杯濁酒與月對飲,恍惚間卻打翻了生活的調色板,往日的色彩,在夜的孤寂中,再現了那個讓人刻骨鉻心的記憶。可如今,南方更南,北方更北,一滴渾濁的淚,淹沒了一個關于情的故事,過去,在那翻騰云雨的琴瑟中,也有枯木發芽的聲音,這時,南方是否下著夜雨?北方的彎月灑下的光略微有些慌張,鋪下的詩章,凌亂地失去了一些節奏,樹影不知所措地忘記了白晝里濃烈的陽光。
天明,卻沒有見到晨曦,蒼穹鉛一樣的顏色,帶雨的云,低低地壓彎了一位老人的腰,仲夏雨來了,煙雨淋漓盡致。雨中,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用拐杖和雙腳丈量著情的小路,帶泥的褲角,抹平了一路蹣跚的足印,而指尖上的花事還是那樣新鮮如故,似乎撫平了臉上的皺紋,盡管雨水在霜發上不停地滾落,而眼光中的盼望透過煙雨,窮盡了遠方的地平線。心語碎碎,如雨聲滴滴。雨,淋濕了心中的那紙情箋,滴落的情節還是那樣晶瑩,那樣輕柔,溫潤,沒有轟轟烈烈地閃爍,只是略帶一絲惆悵,那場不期而至的相遇,不可能痛苦地遺忘。一幕粗獷與細膩輕語的故事,就是傾城的念想,就是刻骨的記憶。
與往事的糾結是不是應該忘了,如果真的忘了,那就不是一場驚心動魄,波濤翻滾的歷程,就不是溪水與大江的融合,就不會是千里相會,就不會是帷簾里紅燭對影錦被失色的故事。現在眼中的五彩繽紛,終抵不過一夢夏雨中小花傘下的雙影,終抵不過秀美江山石階上的兩對足印。
那條古街上的漫步,踏碎了一副傳統的枷鎖,緊扣的雙手,雖然不是血與血的交融,卻是握緊了一個無形的誓言。一個轉身很容易,卻丟掉了一個沉重的承諾,也許再也拾不起那個故事中溫馨而又蝕骨的情節。在這個世上,最美好的莫過于上天安排的.相遇,這于年華無關,或許時光也會定格在那段美好邂逅的情事上,于是,便有了最貪婪的相守,盡管凝望的眸子長滿了時光的青苔。
夏的沉淀是秋的收獲嗎?那么,一腔呆呆的癡念,沉淀的是無望的相守嗎?一聲嘆息,半壺老酒,誰解其中意,任兩行濁淚填平臉上的溝壑。
還想披一蓑煙雨,攜一縷夏的清香,踏著泥濘的路,向著遠方前行,千山是腳下的泥丸,萬水是足下的細浪,這不是性情的固執,而是為了前世的緣份,為了今生的相遇,為了一個情字的無言承諾。
天上翻飛的紫燕,不要把一個白日的情夢裁剪得支離破碎,盡管你能劃破血色的夕陽,真的不愿錯過一夢千秋情的永恒。
這不是仲夏的夢囈。
仲夏的夜篇八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宋·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唐·盧照鄰
伺有高蹤客,耿介坐幽莊。
卞哩人事少,風煙鳥路長。
瀑水含秋氣,垂藤引夏涼。
苗深全覆隴,荷上半徑塘。
釣諸青鬼沒,才田白鴛翔。
知君振奇藻,還嗣海隅芳。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
唐·白居易
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
靜拂琴床席,香開酒庫門。
慵閑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唐·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仲夏的夜篇九
樹影婆裟,夏夜的輕風偶爾拂起窗簾,送來陣陣的涼意。我點起蠟燭,捧起圖書館中借閱的一本不朽之作——《紅樓夢》。打開未看的某頁,漸漸地,漸漸地,它如一塊有著強大吸引力的吸鐵石把我的心久久吸住。這一回是“黛玉葬花”。黛玉一身素服,一抹淡妝,一條絲帕,僅此而已。黛玉是最憐惜花的,覺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凈,這是她對美的獨特見解。她用花鋤埋葬已落下的花,就像埋葬寄人籬下的自己一樣。她流著那傾世的淚,伴著那淌不完的心事,唱著那痛人心扉的《葬花吟》——“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也許是封建社會的壓迫讓她感到無奈,也許是多愁善感的性格讓她不曾快樂,也許是……夜闌人靜,天空中繁星點點,合上《紅樓夢》,進入夢鄉。在看完《紅樓夢》時,心不禁被以震動。林黛玉的清新脫俗,賈寶玉的天真性情,他們有著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卻在那里無法實現。他們愛得天真,他們愛得純粹,不帶有一絲一毫的瑕疵。他們緣盡了,黛玉淚盡了。當崖上絳珠草恩情還于神瑛侍者時,當黛玉要用畢生的淚水慰藉寶玉的知遇之恩時,當一切煙消云散時,真正守候愛情的,或許真的只剩下青埂峰上鴻蒙之初的頑石了。某月,我借了書,下載了資料。從《童年》中了解了“大人都學壞了,上帝正考驗他們呢,你還沒有接受考驗,你應當照著孩子的想法生活”;從《靜靜的頓河》中知道了“不要向井水里吐痰,也許你還會來喝井水里的水”;從《少年小樹之歌》中明白了“當你發現美好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自由地散播開來”。這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我想,我在這一過程中學會了許多。對于寫作,需要更多地去體驗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其實,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敢去嘗試。而不敢去嘗試,是因為我們了解的`太少,積累的太少,無法寫下我們滿意的文章。
對于生活,我們應積極地面對,用樂觀的態度去看待,讓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不要的只是煩惱罷了。我記得一名學家曾說過:“讀書不光能補充知識,還可以通過書籍,是作者和讀者在對話中,產生生命的共鳴,共同去塑造人生。”夏,揮動著一雙倦怠的翅膀,哭訴著這令人煩倦的天氣徘徊在分岔路口的你,我,他,請拿起一本書,去傾聽彼此的心聲。在仲夏的夜晚,讀著一本絕世之作,讓孤單的心靈有了些慰藉,讓忙碌的心靈有了些悸動,讓躁動的心有了些安靜,不再喧鬧擾亂自我。讀書,簡單很快樂;讀書,快樂很簡單。
仲夏的夜篇十
夏至,人們期待的一個節氣,它不僅可以顛覆晝夜的長度,也使仲夏里的旖旎漸次彰顯,把仲夏裝扮的分外妖嬈與厚重。
時光,并不覺得過去多么悠遠,又一個夏至不期而遇。夏至,把夜色漸漸拉長。人們在靜謐的夜色里,用黑色的眼睛遙望到歲月的深邃,以及歲月里的斑駁。讓人在幽深的夜色里,想到與仲夏有關的舊事,真切地重溫到舊時光里那一抹暖。圓月當空的夜色,還會獨自憧憬到來年仲夏的況味,讓慵懶的心靈在流火的季節里撞擊出繽紛的火花。
仲夏的美,美得讓人勃發,美得讓人驚艷,美得讓人心潮澎湃。
那一條在淵遠時光里成就的小巷,很淺,一眼就可看到底。其實,巷子很深,你看到的只是巷子起初的一段。拐了七八個灣,就可以穿越莊子的南北。滄桑的歲月賦予了巷子的古香古色。繁衍在古巷的人們,為了緩解居住的擁擠,巷子的兩側蓋了些許小二樓,小三層。這些新近的建筑,依然秉持著巷子古老的韻味,藍色的磚,白色的縫,淺褐色的瓦。絲毫沒有改變小巷的起初與本真。西墻上的爬墻虎稀稀落落,后來,歷經繁衍和人們精心管護,爬墻虎幾乎覆蓋了整個墻壁。
在我的印象里,只要冬雪豐厚,雨水充沛,爬墻虎會在早春里萌發幼芽,把一面墻染上淺淺綠意。夏至一過,一場場夏雨降落,它們迅速攀爬,拔節,闊葉。不過多久,長長的巷壁,仿佛掛上了一塊綠毯。后來,人們給巷子以美稱:綠巷。巷子里的住戶也因“綠巷”而自豪。后來,我不曾光顧這條古巷。然而,每每夏至來臨,我就會想到那一條默然于歲月的古巷,以及古巷里那一墻葳蕤的爬墻虎。
進入仲夏,玉米等秋作物迅速生長,一川川秋作物豐收在望。那些虔誠耕作的人們,依然秉持著“夏天劃破皮,等于秋后犁一犁”的農諺,為了避免劃傷皮膚,他們紛紛穿上長袖衫和褲子,鉆進一人高的莊稼地,松土,除草,保墑,為了倉廩的豐碩而不絲毫懈怠。
夏至一過,雨水增多,濕度增大。黎明,山坡,田野上就會出現晨露,一層濃密而晶瑩的露珠掛在花草的枝頭,不動聲色。路過于此,就會打濕鞋襪衣褲。要是眼睛傷熱,點上幾次夏至過后的露珠,就會痊愈甚至目光更加的清澈。
由于冷暖氣流的碰撞,在無風的日子,還會出現一些淺藍色的輕霧,如一層薄紗,源于地面,盤旋于低空。置身于高處眺望,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小鎮,錯落無致的樓群,綿延于遠處的山脈,以及散落在田野的牛羊在淡藍色的薄霧下若隱若現,恰似江南一幅幅水墨,散淡而別致,悠遠而厚重。這種只有夏至過后的仲夏里才有的美,常常讓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