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喜歡楊梅字篇一
我的故鄉在美麗的江南余姚,這里有很多的名勝古跡和特產,有葡萄、櫻桃、楊梅、茭白……可是我對楊梅情有獨鐘。
春天細雨如絲,棵棵楊梅樹貪婪地吸收著春天的.甘露。他們伸展著四季常綠的枝葉,在雨霧中搖擺著,歡笑著。
一般端午節過后楊梅就熟了,一顆顆楊梅樹上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楊梅。
楊梅圓圓的,和桂圓大小差不多,渾身長滿了小刺。等楊梅熟長了、小刺也漸漸平了,軟了。
楊梅顯示淡紅的,后變成深紅的,最后幾乎變成黑楊梅了,只要你輕輕咬開它,里面鮮紅的果肉就出來啦,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沾滿了那鮮紅的汁水。
沒熟透的楊梅又酸又甜,熟透的楊梅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喜愛。
我愛故鄉的特產和山山水水,更愛故鄉的楊梅。
我喜歡楊梅字篇二
;我6歲那年的楊梅季,媽媽端出一碗楊梅給大家品嘗。楊梅紫得發黑,它們長滿了刺,像一個個可愛的刺猬精靈。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往嘴里送。酸酸甜甜的,真好吃。這時,爺爺過來了,也拿起一顆楊梅,放進了嘴里,不一會兒就吞下去了。我驚訝極了:爺爺竟然連核也不吐,是怎么做到的?爺爺把核吞下去,它會不會在肚子里生根發芽?然后在頭上長出楊梅樹?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天天吃楊梅了。
哈哈!這太有意思了,我也要變成一棵楊梅樹,結出美味又多汁的楊梅。于是,我拿起一顆楊梅,把肉吃完,只剩下核了。我把核盡量放到和喉嚨靠近的地方,緊閉雙眼,手扶著脖子,努力地往下咽,哎呀!吞不下去。怎么辦?再試一次吧,這次我要留一點肉,一邊吃肉一邊把核和著肉吞下去……呀!這回更吞不下去了,差點卡在喉嚨里,我都憋出眼淚來了。哎!我嘆了口氣,只好打消了念頭。
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多年,但每次想起它我都會偷偷地笑。
(作者系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南白象一小六四班學生,指導老師:程素形)
責任編輯:青芒果
相關熱詞搜索:;我喜歡楊梅字篇三
新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過新年。
這個節日在我國非常的盛大和隆重,俗稱“過年”。每逢新年,我們家人都要聚在爺爺奶奶家吃團圓飯,在這舉國歡慶的節日里,我們家有著與眾不同的樂趣!
鏡頭一:忙年夜飯
鏡頭二:搶壓歲錢“大戰”
我覺得我們一家三口的搶錢方式堪稱一絕——海、陸、空三軍聯合作戰。爸爸個子高又是空軍,自然負責“空戰”,抓取飛在空中的錢;我則發揮個子矮,距離地面近的優勢,負責“陸戰”,專撿飄落到地板上的錢;媽媽嘛也有特長,她的眼睛被學生練出來了(她乃中學教師也),關注四面八方,看準一張是一張。由于我們家分配合理,聯合作戰,搶到的壓歲錢數全場之最。這時,爸爸得意忘形地把手里的一張十元錢向空中拋去,沒想到那張錢霎時遭到四面八方的“敵軍”猛烈圍攻,爸爸為了保護錢,臉都漲紅了。說時遲那時快,我一腳踏住那張錢。哼,要不是我這個陸軍來支援,那張十元錢就易主了!
“哈哈哈……”我們家洋溢著歡聲笑語,與窗外的鞭炮聲匯織成一首動聽的新年交響曲。
在這迎接春天的節日里,有歡笑;在這屬于春天的節日里,有溫馨;在這象征春天的節日里,有希望。
我愛我們的節日,新年!
我喜歡楊梅字篇四
我有一個小小音樂盒,我十分喜歡它。這個音樂盒是我的老鄰居張微姐姐和王萍姐姐用零花錢給我買的。現在我搬了新家,很難再見到我心愛的姐姐了,所以,每當我看這個音樂盒時,我就會想起我的兩個姐姐。
音樂盒的外形呈兩個愛心狀,在它的正前方,嵌著兩顆金黃色的小愛心,如果在晚上,這兩顆愛心還會發出閃閃的金光呢!打開音樂盒,有一個小小的、紅白相間的小小舞臺,每當貝多芬寫的《獻給愛麗絲》的音樂響起時,小舞臺就會隨著音樂轉動起來,我把音樂盒麗的一個跳芭蕾舞的小娃娃放上了正在旋轉的小舞臺上,奇怪的事發生了,跳芭蕾的小娃娃竟也跟著音樂跳起了優美的“舞蹈”。音樂盒的顏色是棕色和紅色相間而成的,美麗極了!
第二天,我主動和同桌說話,對他說:“你別生氣了,筆真的不是我拿的,我們還是好朋友,對不對?”他笑著點了點頭。從此以后,我們再也沒吵架過,這可全是小小音樂盒的功勞呀!
自從我有了音樂盒后,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