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一狀物作文字篇一
于是,我每天早早起床,給它澆水,給它施肥,希望它快點長大,長得更漂亮,一有空余時間我就去侍弄它,給她松松土啦,摸摸它的枝葉啦,心里滿是喜悅,我有時都能夢見它掛滿了金黃色的果實呢!
可過了不久,不知怎的,金橘掉下了幾片葉子,再后來索性全枯萎了,我傷心地哭了,我不懂為何那么漂亮的金橘生命那么脆弱呢?空有其表嗎?還是受不了大自然的風霜雨雪?
去年,也不知道爸爸從哪里弄回一盤鐵樹,一聽它的名字是那么生硬,它使我想到那段傷心的回憶,想到那棵金橘,那心里的傷痛依然還在。
于是,我無心去打理鐵樹,我不會再給眼前的這鐵樹澆水,我怕它會像金橘那樣,更何況鐵樹渾身是刺,長得那么不討人喜愛呢!
可讓我詫異的是,雖然沒有人打理,它居然四季常青,枝干那么粗壯,葉子那么寬大,它逐漸長大了,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照顧,不需要華麗的外表,美麗的光環,但能夠長得健康,永遠那么翠綠,那么充滿生命力,不管遇到什么情況,總是無息地跟命運作斗爭,家里的老人說,鐵樹要很多年才能開花,于是它只有不停地奮斗,用堅強的意志不斷向上。
在鐵樹的影響下,我似乎逐漸長大了。我不再羨慕那些外表漂亮的人,因為我深知有比外表更重要的東西,每當我想放棄,想退縮時,我就輕輕觸動鐵樹的葉子,讓它刺醒我。
在人生旅途中,你是想做一個外表華麗的金橘呢?還是做一個堅強不屈的鐵樹呢?
初一狀物作文字篇二
雨,應該是一個陰性名詞,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華。
她文靜、溫柔、清新、羞澀。于人不覺間,她輕輕悄悄地走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她如紗如霧,如情似夢,沾衣不濕,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飄過處,天地萬物從沉沉昏睡中蘇醒過來,種子發出嫩芽,竹林長出春筍,楊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靈也伸伸懶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贈給大地。
春雨,又是一個愛美的姑娘,一個極擅丹青的畫師。她手執神奇的畫筆,揮灑出一個美麗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帶雨,何等脫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樓一夜聽風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又是怎樣的清幽。這全是春雨的手筆啊。
春雨,遍體芬芳的少女,愛美寫美的畫師。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個急性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是個利索干凈還帶著幾分潑辣的中年婦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幾分溫柔和文靜,可你知道,她有那樣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親。
江河湖海等待著她補充營養,以豐腴自己的身軀。被太陽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著她的滋潤。田野上的莊稼禾苗,山坡上的樹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著她的乳汁。年復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飽了結實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莢,喂足了圓滾滾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實,才有收獲,才有萬種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親。
秋日的雨,是閱盡滄桑的老婦人。
她見過了許多,經過了許多,也做過了許多。她曾經年輕過,輝煌過。如今,桃花梨花謝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該做的要做的都已做過,便顯得有幾分落寞。更有那喜歡悲秋的寫出冷雨敲窗的詩句,發出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抱怨。可她是寬容的,豁達的。她知道,人們不會忘記她的過去,不會忘記她做過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畫紅于二月花的霜葉,繪制出層林盡染、色彩絢麗的秋之圖。更何況,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姍姍而來。
初一狀物作文字篇三
自從出生后第一眼見到月亮,我已經看了她不知多少遍。每天晚上,那圓圓的月總是要準時的來我家床前赴約,從我們第一次的約會到現在已經十年有余。但我們都沒有厭倦。月,永遠是那個甜甜的月。我之所以對月情有獨鐘,不是因為有寂寞獨居的嫦娥仙子;不是因為有對影成三人的凄涼意境;更不是圓月所帶來的關于狼人的神秘傳說。我所愛的,是月的本身。
我愛月那與生俱來的雍容華貴,那份貴族般高傲的華麗的獨特氣質,那淺黃發亮的圓盤高高掛在九重天上,像尊貴的女王般俯視著腳下萬千的臣民,像英武的大將一樣高坐點將臺指點江山。這月,也卻不是一個平民。
我也愛月那俊秀,華美的超凡脫俗。起風時,她隨著清風翩然起舞;落雨時,她便伴著雨聲引吭高歌;天陰了,她便整晚躲在幾塊云后面偷笑;天剛放晴,她就跳到廣袤無垠的夜空中放肆地用一道道泛黃的光束射中大地上的一切事物。霎時,田野上,城市里,高原上,小溪中都漾起勃勃的生機,夜的死寂一掃而空。
然而,從沒有人聽到過月的歌聲,看見過月的舞姿,欣賞過月的笑顏。她們只是在廣闊的月宮中四下彌散,在那顆永世不倒的桂樹下盤旋纏繞,化作千絲萬縷的情愫,千萬年始終如此。也沒什么奇怪的,那美妙絕倫的天籟之音和輕盈柔美的仙衣曼舞又豈是凡夫俗子們所能聽到和看到的呢?
我更愛的.是月的深邃。在一個清風拂面月色宜人的夜晚,只身站在撒滿月光的無垠原野上,用心來領會這博大深湛的玄妙智慧,你會油然而生一種與天地同旋,和山水共鳴的奧妙之極的超脫感受。看著那月中心最顯眼的一抹黃,透過那月的偽裝向最最深遠的一點光華直視,頓時超然世外,大徹大悟了。
月的光華閃耀了不止萬年,而天地似乎在這萬年中慢慢的顛覆,閉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