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美在路上字篇一
寫在前面:每次進店子里,看到《依美人心》這個名字,就會想到一些人,那些錯過的還回憶的人,那個我現在還愛著的人。生活真的很有意思啊,愛上一個人真的會很徹底。緣分真的很好,我們錯過一些人,卻又遇見一些人。把某個人放在心底,默默祝福,真的就很滿足。
談談店子里的衣服吧,去過杭州,也去過廣州,去過加工廠,看過時裝展(沒那么多錢,都百度看得,呵呵),我們真的是很用心的來挑選,每一款都會商討好久才出結果。可能有些衣服選的不好吧(眼光有限啊,哈哈,也希望大家多給寶貴意見,一起進步),不過價格我們定的一直很低,絕大部分衣服減到進價,真的只有不到十塊錢的利潤。農村的孩子,真知道踏踏實實辦事,誠誠懇懇做人,不喜歡暴利,所以親一定不要看上哪件,一直砍價啊,呵呵。我覺得,流行或者說什么是好看,善良,有氣質,自信的女孩子,只要穿自己喜歡的就很好看(這里真的沒有抨擊誰的意思啊,只是覺得每件衣服都會有人喜歡)。愛時尚的穿流行,內斂的就穿的很簡單,這樣其實挺好。各有風格,相信自己的眼光,做自己就很好。在這里,也真心的希望,咱店子里的衣服能讓大家喜歡。
親愛的顧客,當您光顧《依美人心》的時候,其實有很多話想跟你們說。不管您是偶爾看到,亦或是留意一個年輕人的想法,不管有多少人會看到,會不會認真的看完,我都會感到無比慶幸而且感激萬分了。
由于太忙,或者說一直都在揣摩怎么去做好一份事業,原諒我沒時間好好的跟你們談談心,好好的感謝一下你們。在這里我想把我一路走來的感觸,心里的點滴,用一種信箋的方式跟你們訴說。
起初并不容易,也可以說這一路走來都不容易。從畢業工作到辭職創業,這份過程,真的包含太多心酸。2012年,我從河南理工大畢業,正式開始了我的工作生涯,那年我就職于中鐵十五局。工程是石長鐵路二線,在湖南益陽。清楚地記得,那個夏天的太陽很大,汗水每天都會滲透了全身的衣服。我無數次的坐在鐵路路肩上思索,我是農村來的孩子,我并不怕吃苦,也認真的做好自己的每一項任務。在單位主要負責技術,師傅是全段質檢工程師,很喜歡我,那年我負責兩公里,其中包含三個重點工程。一絲不敢馬虎,勞累的時候,特別是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我就會坐在路基上,遙望遠方。那樣的傍晚天真的很美,我希望我的未來,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的未來也會是美的。師傅不止一次的說:年輕人,就應該出去闖一番,自己干一番。我也堅信,年輕人應該創一番事業,雖然不容易,但總不會后悔。我想到了未來的日子,想到了以后,不想平庸,或許這種想法誰都會有,但是要去做,走出去那一步,真的很艱難。多少次的看著遠方,我的心多少次的澎湃著,好像有一種欲望,燃燒的像那最后一抹夕陽。我決定了,我不要以后的日子,四海為家,出去闖一下,就在二十四五的年紀。
將行----茫茫人生路不知在何方 聞雷雨將至 送我出洛陽;此去窮跋涉 到處蹭吃喝 他日若成事 愿濟天下人。
當初看到這幾句詩的時候,一下子仿佛就被什么戳動心窩似得,疼的那么深刻。也想到了汪國真前輩的那句話:是男兒總要走向遠方,走向遠方是為了讓生命更輝煌。 走在崎嶇不平的路上, 年輕的眼眸里裝著夢更裝著思想。這個大年初一過的比任何一個都有意義,思索了千百遍,談論了一晚上,我們決定了,走出去,做一番。
其實家里的人并不支持,爸爸還經常會跟我談心,想讓我回單位。莊稼人,年復一年,爸爸的臉上刻滿了溝壑,皮膚也被陽光照耀的像家鄉的土地。爸爸看我的視線,像通往田間的那些彎彎曲曲的小路,走過去的時候,會揚起一片塵土,樸實而且溫暖。我知道,爸爸已經背不動我跟弟弟了,長年累月,背已經稍顯的彎曲。我愛他,我愛我家,所以我告訴我自己,轟轟烈烈,一定要干出一番事業。我知道爸爸是怕我太吃苦,心疼,想讓我安安穩穩的就好。作為家長,不圖你為家做多大貢獻,不圖你身材萬貫,一輩子能平平安安,可能這就是爸爸做大的心愿了。爸爸沒有很勸我,最后還是隨了我,創業的日子,爸爸會經常的聊天,問累不累受得了嗎?再苦我都會說,不累,生意也做的還行。說到這里真的想要哭了,我只想自己的家人都開心幸福,僅此而已。
多少人淋著南京的雨,找不到自己的夢,多少人在大都市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們建立的自己的網站:《青春沙旅網》
也開了自己的淘寶店:《依美人心》
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我們的網站,順便也宣傳了啊,呵呵。起名青春沙旅網:不管什么年紀,有青春就有夢想,我們走在路上,看風景交朋友,不會孤獨!
說了這么多,談談我們的網店吧:
其實起這個店子名字的時候,想了好久。最后用了依美人心,簡單的四個字,真的有自己的故事在里面。像我遇到過的愛過的那些女孩子,真的,心美,看起來怎么都美。來店子里的大多都是女人吧,說到女人真的有點分析不透,好像怎樣都好。善良害羞單純的女人大家都喜歡,開朗率真的女人大家也喜歡。好像女人,怎樣都是美的,有人說女人的心是水做的,這句話說得真好。
真心的希望大家能把這個店子當成自己的家,自己的衣柜,我們會認真的聽取意見,在每一個季節,每一個時候,為咱大家準備好合體漂亮養眼的衣服的!從小吃苦長大的孩子,喜歡并且善于聽去別人的意見,也希望大家多給寶貴意見,多多益善,謝謝!
在這里我攜全體團隊,在即將要來的中秋節提前祝福大家:中秋愉快,健康吉祥,闔家歡樂!
也祝各位顧客(家人):購物愉快,天天開心!
談了創業,也簡單的說了店子,就想跟一個老朋友聊天一樣,心情輕松多了。明天,加油!
美在路上字篇二
成長路上有酸有甜,有苦有辣。
樹上小鳥在鳴唱,地上小草在發芽,路上我們在經歷酸甜苦辣——我們在成長。
成長日記《一》2019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天氣:陰
走在路上,麻雀在喳喳地叫,心里有種不詳的預感,天陰沉沉的,好象雨就要飄落下來。
回到家里,我的預感使我很害怕,于是,直躥房間,不過我終究沒有逃過厄運。忽然,媽媽大聲的叫著我的名字,我立刻沖了出去,媽媽的臉上露出嚴肅的表情,此刻,我的心怦怦的跳,‘究竟是什么是呢?’我心里想。
“你把我的剪刀放哪里了?”我媽媽大聲的說道。“我,我,我怎么知道?我那次用了拿回來就沒有用過了!“我答道。“不是你還有誰,老實交待,究竟在哪兒?”我媽媽又說道。“我真的不知道,你叫我怎么說?”我眼里滿是淚水,心中充滿誤解后的酸楚。媽媽還是不相信我,不過,今天也就算了。
幾天后,神秘失蹤的剪刀忽然不知從哪兒冒出來了。媽媽這才相信了不是我拿走了剪刀的事實。
我知道成長路上被人誤解是難忘的。當心從酸變成了甜,讓人相信我的感覺真好!
成長日記〈〈二〉〉
2019年7月15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今年暑假,我來了成都,我的姐姐在這邊上班。今天陽光明媚,我的姐姐和哥哥答應我今天去游樂園玩,我可高興了。
準備充分后,我們就出發了,坐在哥哥的電力摩托車上,聽著黃鸝的鳴叫,我們來到了游樂園。游樂園里有很多好玩的,我們不能一一玩過,不過,選了幾個好玩的。翻滾列車是一個刺激的游戲,我和姐姐坐上去以后,列車緩緩開動。開始還十分平穩,與坐汽車的感覺不相上下。不過,一個上坡后,極速下降,并在空中轉了一個圈,頭朝下的感覺太不好了。后來,我還玩了一些游戲。
游戲很刺激,很好玩,不過學習也很重要,回家則寫了一篇日志,記下成長路上的歡聲笑語。
成長日記〈〈三〉〉
2019年5月24日
星期三
天氣:陰
天烏黑烏黑的,烏鴉在嘶叫,我的心情沉重,因為我考試考差了,在我擅長的數學中,考下90分是很少見的。或許是因為粗心或許是因為大意,今天,可憐的我竟只考了86分,我心里害怕極了。
回到家里,父母問到成績時,我如實的告訴了他們,而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他們竟只是讓我更努力一些。不過,即使這樣我還是很傷心,成長路上容不得大意。
美在路上字篇三
成長,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想想自己也已經走了十四個春秋,任路邊的景再怎么動人,我只能不斷前行。
走在路上也許磕磕絆絆,但親情相伴自己便永遠不會孤單。氣溫降低他總會提醒你多穿衣服,你卻為了追求所謂的骨感時尚而將她的囑咐置于不顧;生病時她總會不停的嘮叨,嘴上說著再也不管你,手中卻端著一杯熱水。總是那些小到不能再渺小的事,回想起來,帶來的卻是如潮水上岸般的感動。試問天下所有人,還有誰可以像她---你的媽媽那樣對你無微不至的關心?答案當然是沒有。對于她,你是唯一。
十四個春秋,媽媽不曾離開過我。陪我走過的每段路,每個拐角。突然想起龍應臺在《目送》中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怎能忍著看著我們走遠而不去追?只是你不曾回首,看看他們潸然淚下的悲痛。走在路上,親人是最大的動力,他們給予你的是全部,他們迫切的希望你收下全部的愛,而不是嘴上的行動。
走在路上,酸甜苦辣都要品嘗一番,喜怒哀樂也會體味一遍,最純真永恒的卻是背后默默支持你的家人。前進吧,別辜負了他們對你的期望!
美在路上字篇四
;樹
越往西走,樹就越少。
在祖國廣袤的西部,樹就是家的象征。有樹的地方才會有人煙,有人煙的地方才會有家,有家的地方才會有快樂和幸福。
就我所見,一路向西,路邊的樹主要有兩種:楊樹和柳樹,都是極耐旱的植物。楊樹沖天而起,把頭高高伸向藍得一無所有的天空。柳樹俯身向下,把根深深扎入同樣一無所有的大地。天高地闊,天地合一,這才是西部。
有時車在路上跑了一個多小時,眼睛因為大地空闊和單調的黃色幾乎干澀流淚時,一片綠色讓你懂得了什么叫絕處逢生。在西部,只有樹才能帶來讓人眼前一亮的綠色。草不行。雖然在一望無際的戈壁上,也有零零星星的草在奮不顧身地生長,但它只能證明生命的不屈和頑強,而不能帶來滿眼的綠色。
路邊的房子都很低。低是一種姿態,容易受到樹的蔽護,容易躲避風的襲擊。什么叫能屈能伸?什么叫適者生存?在西部,這些虛頭巴腦的詞一下子變得實實在在、可感可觸。有人的地方就有樹,就有綠色;沒人的地方就連草也是一棵一棵的,連不成片。
突然想:能不能搞一次大規模的移民呢?把在北上廣深那些所謂的一線城市找不到工作的人,買不起房子的人,沒錢結婚的人統統遷到西部,讓他們種樹,種成片成片的樹;讓他們蓋房,想蓋多大就蓋多大,最好每家都有個別墅,別墅里都有個像奧運會游泳比賽時用的那么大的泳池。
好像說到問題的關鍵了:有樹的地方一般都有水。人找到了水源,才會在這里開荒種樹,蓋房安家。而西部恰恰缺的就是水。
怎么辦?我是沒轍了,所以只好沉默。但有膽大的說了:把喜馬拉雅炸了,讓珠穆朗瑪的雪水流下來,滋潤祖國最廣袤的西部大地。這好像是癡人說夢,更像是無知者無畏。
但有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誰又敢說,這就真的只是一個夢呢?
水
水對于西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廣袤無垠的西部戈壁,人要活著,靠水;樹要活著,更得靠水。
早上剛出哈密市區,駛上通往星星峽的國道,我就被路邊的一個景象吸引了。晨光照耀下,路兩邊的綠化帶上雨霧蒙蒙,綿延數公里,蔚為壯觀。仔細一看,是利用噴灌技術在給綠化帶澆水。準確點說,是給樹根澆水。
在西部,想找一個小城或小鎮,其實相對簡單:找到大片大片,至少也是小片小片的樹。有樹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城鎮。在干旱的西部,水真正的貴如油,惜如金。有了水,樹才會健康、茁壯地活著。而要得到這水,靠的不是天,而是人。如果靠天,我想這樹早死了,人也只能早早地逃了。
所以,為了找到水,用好水,西部人真是絞盡了腦汁。找到水固然重要,但用好水,才是問題的最關鍵。想想吧:盡千辛萬苦找到了水,遇上幾個敗家子,胡日鬼兩下搗騰光了,你說這以后的日子還怎么過呢?咱中國人,講究的可是千秋萬代、生生不息啊!
勞動人民的智慧就在這時開始閃光了!什么坎兒井啊,什么水窖啊,什么提灌、噴灌、滴灌啊,方法之多,效果之佳,只能讓你深深嘆服。從這些方法里,其實你會看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誠意和實踐的成果。只有在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方,比如新疆,比如西藏,比如寧夏,你才會看到人對自然恩賜的珍惜和感恩。
珍惜,是因為稀有;感恩,是因為賜予。
而珍惜和感恩,我以為,就是人之為人的源初和根本。
風
不到河西,不知道祖國的路寬;
不去新疆,不明白西部的風大。
雖然早知道新疆有個百里風區,但聽人說,它處在鐵路蘭新線上,曾經吹翻過一列火車,與汽車關系不大。路上,我一直聽著歌,沒有聽見窗外的風聲。但當時速100公里左右的車子開始搖搖擺擺、晃晃悠悠時,我才意識到,風來了!
這其實是本次西行路上我最擔心的事情之一。我的車屬于轎車里面比較輕的一款,在這樣的路上,輕就成了一個致命的缺點。但我別無選擇。這是一路向西必須走過的一段路,連繞道的可能都沒有。我能做的就是:降低車速,集中精力,雙手緊握方向盤。大海航行靠舵手嘛。
風聲如同呼嘯一般。不是人的呼嘯,是山在呼,海在嘯。你沒聽過,所以你不懂。活了四十多年,我還從未聽過如此巨大而尖銳的風聲,似乎要把跑在路上的車子一把撕碎。我想試試這樣的風吹到臉上的感覺。剛搖下副駕駛的車窗,車身就猛烈地抖了一下,我右邊的耳朵嗡地一聲就失聰了。
還是老實地開吧。這段路上,沒車超我,我也不敢超別人。風讓路上的車一下有了秩序,也讓人懂得了規矩。自然總在不經意間提醒人們: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
我的背挺得直直的,眼睜得大大的,雙手把方向盤握得緊緊的,右腳也如弓一樣張著,隨時準備踩到剎車上。
詩人韓東說:貧窮而能聽著風聲也是好的。我想說,向西的路上,能聽到祖國如此強大的風聲,也是幸福的。
速 度
只有奔馳在祖國西部的路上,你才會懂得什么是速度。
出發的時候,我一再告誡自己:路上開車要慢,要穩,要把速度控制在100——120之間,這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速度。從天水到天祝,從天祝到臨澤,我基本上是按照這個速度跑的,跑得輕松自如,跑得怡然自得。
所以從臨澤往西,往酒泉、嘉峪關走的路上,我的車速基本穩定在160左右。有兩次,在一段筆直的幾乎看不見盡頭,用詩人海子的詩來說就是“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的路上,我狠踩油門,將車速提到了200。200公里啊,同志們!這也許就是一個1.6排量的車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了!
無法形容那種速度帶來的自由和快感!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阿根廷足球隊,有一個和馬拉多納并肩戰斗的卡尼吉亞,曾接老馬妙傳,一腳淘汰了當時陣容鼎盛的巴西隊,被譽為“風之子”。我想,當我開著時速200公里的車飛馳在祖國西部的寬闊公路上,我就是一個當仁不讓的風之子!
在風的猛烈吹拂下,那時候車似乎不是在行駛,而是在路上飛!“我要帶你一起去飛翔,走遍世界所有的地方”……蔡琴在《張三的歌》里這樣唱著。此時我覺得我就是劉三,你就是王三,他就是薛三……我們就是那群夢想著走遍世界,卻終將老死在小城天水的中年男人。
拌面和烤肉
到了新疆,不吃拌面和烤肉,如同來了天水,沒有吃漿水面和呱呱一樣,不算來過。
從哈密到吐魯番再到烏魯木齊,在新疆的日子,每天中午拌面、晚上烤肉就成了我雷打不動的飲食組合。這就像老天水人一樣,每天中午不吃一頓漿水面、晚上不炒一盤洋芋絲,簡直就不是過日子。
先說拌面。我曾在新疆之外的n個不同地方吃過新疆風味拌面,直到來了新疆,我才知道我所吃過的那些拌面充其量也就只是風味而已:徒有其表,不見真傳。如同吃呱呱必須要在天水的小巷里,坐在那些不干不凈的小攤上一樣,要吃一碗真正的新疆拌面,也必須眾里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拌面卻在背街小館處。
到烏魯木齊的那天下午,頂著烈日,走了半個多小時,穿過了數條小巷,才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飯館里吃到了最地道的新疆拌面。一盤芹菜炒肉,一盤拉條子,一碗面湯。所謂地道,就以這種極其樸素的形式呈現。那是我此生吃到的最好吃的拌面。面之筋道,菜之家常,湯之粘稠,令人長久回味。
順便說一句,在新疆吃拌面,面是可以免費加的,管飽。這充分說明拌面是屬于底層民眾的,是屬于下苦人的。因此我覺得:拌面就是勞動人民的面,就是拌著汗水和艱辛的面。
再說烤肉。烤羊肉串是新疆的代名詞,這幾乎是中國人普遍的共識。在新疆,晚上轉夜市,最常見的就是烤肉攤。新疆的烤羊肉串給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肉多且大,三塊錢一串,那肉量足可比天水的三到四個。想必你見過天水越來越小的羊肉串吧?有時你都難以想像怎樣才能把那么丁點的肉串到鋼簽上,那該需要多么高超的技藝,需要多大的耐心,需要怎樣的心靈手巧啊!
烤肉加烤馕,才最新疆。把馕烤熱了、烤焦了,就著肉吃,或者把肉卷到馕里吃,有點類似于天水的烤餅夾肉,別具風味。絲絲小雨中,坐在一條昏暗且雜亂的小巷里,在一群大聲喧嘩的維族兄弟中間,間或相互遞一支煙。而肉是嫩的,馕是酥的,這時再有一瓶啤酒……人生的享受,莫過如此吧。
天 氣
新疆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早上出發時,烏魯木齊大雨瓢潑,而且這雨已斷斷續續下了一夜。到吐魯番近200公里的路上幾乎都在下雨,時大時小,時急時緩。雨刮器在眼前左左右右晃了三個多小時,讓人心煩意亂。這其間有些路段是單行道,當大車呼嘯著和你擦肩而過時,雨霧會瞬間噴得你什么都看不見,危險系數相當高。我把車速控制在70和80之間,守著自己的車道,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快到吐魯番時,雨停了,心里一陣竊喜。于是一腳油門,迅速將車速提至120。但還沒走多遠,前面突然毫無征兆、一陣密似一陣地刮起了沙塵,能見度頃刻之間降到了不足百米。大風過處,沙子打得車窗叮當作響,車前窗上仿佛被蒙上了一層灰布,一切都仿佛霧里看花。趕緊松了油門,降了車速。看遠處一坨一坨的風夾著土,夾著沙撲面而來。不是一陣一陣的風,是一坨一坨的風!無遮無攔,肆無忌憚,好像要把沉積了一輩子的寂寞全部發泄出來似的,不講一點道理。
路過鄯善縣城的時候,沙塵天氣就像來時一樣,又幾乎是突然之間,毫無征兆地消失了。也許是剛剛下過雨,路邊一排排的楊樹,仿佛沒有經歷過剛才撲天蓋地的沙塵一樣,身姿茁壯,葉片翠綠。也許是楊樹們對這自然的一切都司空見慣了吧。它們平靜地隨風起舞,用這片廣闊大地上惟一的綠色,讓人們體會到活著的希望。但這時,風,又一陣緊似一陣,狂野地吹了過來。
西部的風,很黃很暴力!起初因為路上車很多,車速提不起來,始終在100以下,所以并沒有覺得今天的風有多大。但到一個收費站時,車停了下來,我卻感到車身在一陣陣地左右晃動。不是地震,是風!不止我的體重較輕的小白軒,我看到前面的一輛大越野也在隨著風的吹動不停地晃動!收費站的窗口是收一個就趕緊關住,我繳錢的手甚至要用很大的力氣,才能伸到窗口前。我問今天的風有多大?收費員說,差不多10級左右吧!
10級大風!哈哈,我心里猛地一陣激動。一個人開著車跑一趟新疆,在我心里,這輩子可能也就這么一次。以后如果還來新疆,我會帶著母親、老婆和女兒,坐飛機或火車,而且一定要在八九月,等哈密的瓜和吐魯番的葡萄都熟了的時候,輕松地游玩,美好地享受。而這次能夠多多地經歷和感受,尤其是體驗一把新疆的大風,于我也是一件很有紀念意義的事。
激動歸激動,10級大風中開車的艱難我算是好好體會了。那種飄浮感,那種無根感,那種車隨時都會被掀翻到邊坡里的危險感……讓你的心時時刻刻吊在嗓子眼里。尤其是在和對面的大貨車會車時,你的小轎車仿佛邂逅了多年未見的戀人,身不由己地想貼上去發生點什么的那種不顧一切的沖動,讓人覺得又累,又刺激。
在與大風其樂無窮的糾纏中,路邊一處云霧繚繞的雪山吸引了我的目光。雖然可能相距數十公里之遠,但雪山如在眼前,如此之美,如此之壯觀,如此之震撼心靈。我趕緊停車拍照。但風,吹的我幾乎連車門都打不開。反復幾次之后,好不容易下了車,還沒來得及站直身體,一陣風就猛地把我掀倒在了車身上。
于是只能癟著嘴,身體微微下蹲,扎著馬步,努力在風中站穩,那模樣估計跟便秘似的,極不雅觀。而我的雙手,竟然沒辦法把相機舉到我眼前!匆匆拍了幾張,就上了車。那狼狽,那慌張,那手足無措,嘿嘿,如果你在現場,你會笑出眼淚的。
下午5點多,車快到哈密時,風小了,雨又開始了,下得很大。在城里轉了兩圈(大雨讓我迷了路),找了家賓館住下。冒著雨出去吃飯,一把烤肉,一碗臊子黃面,讓沒吃午飯的胃感到妥貼和踏實。
回到賓館,躺在床上,想著所遭遇的天氣,回味著新疆的廣闊和神奇。這時,天卻慢慢晴了。一縷陽光透過窗子,灑在床上。
那時已經是晚上8點多鐘了。清新的陽光照耀著哈密城,一派祥和與寧靜。
問 路
開車走遠路,走西部的路,走新疆的路,問路是常有的事。
雖然這次一路向西,我準備了兩個gps導航,一個車載的,一個手機版的,但用過這玩意兒的人應該知道,一切僅供參考,出錯概不負責。
朋友講過一個與gps有關的故事。話說那還是寶天高速沒有開通的時候,朋友去西安辦事,順便花3000多塊錢給自己的車裝了一個導航。本來從西安到天水,沿著大路一直向西就ok了。但出了西安城,這個燒包朋友忽然想起剛裝的gps,心想,錢都花了,何不試試?高科技啊。當時車上還坐著兩個美女,朋友想耍人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于是就試試。這一試,就試到漢中去了。車上的兩個美女經常往返于西安與天水,她們首先發現了情況。她們說,哥你的導航好像出了問題哎?路不對哎!朋友說怎么可能呢,我設的目的地是咱們天水市政府招待所,你們好好坐著聊天,累了就瞇會,到了我叫你們。于是乎,車跟著導航,一騎絕塵地朝著所謂的市政府招待所而去。朋友甚至因為相信導航而對路上的若干個指路牌視而不見。結果就是,不知不覺到了漢中。結果就是,朋友的臉相當的綠。結果就是,關了導航一路看著指路牌,一路不恥下問,于午夜時分到達了市政府招待所。結果就是,第二天一早朋友就把他的導航拆了,扔了。tnn的,什么高科技,狗屁。
有鑒于此,所以在路上,永遠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嘴巴。比如今天,車進入敦煌市區時,居然連一個指向阿克塞的路牌都沒有。于是每到一個叉路口,我都要放慢車速,找人問路。
問路最關鍵的是要找對人。我的第一選擇一般是當地的司機朋友。有人說第一選擇應該是交警,我不這么看。大部分交警都有職業病,他看到車、看到司機,第一個念頭是你是否違章了,該罰款還是該扣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我一般不會問交警,不給他罰我錢、扣我分的機會。
迄今為止,我開車去過很多地方,還沒有遇到過不熱情的司機。同行相惜,開車出門不容易。很多司機不但會詳細地告訴你路該怎么走,還會提醒你哪段路彎道多,大車多,不好走,要謹慎駕駛;哪段路上攝像頭多,罰得厲害,要注意降低車速。也有站在路邊抽煙、等待客人的出租車司機會注意到我的外地號牌,說兄弟你是開了很遠的路來的吧,路上安全第一,祝你一路順風。
每當這時,我的心里就會很溫暖。雖然只是一句最簡單、最平常不過的祝福的話,但對于一個身在異鄉的人,那會是一種最樸素、最實在的踏實和溫暖。
所以在天水,每遇外地的司機或旅人問路,我都會耐心、細致地告訴他路該怎么走,有時也會說上一兩句祝福的話。將心比心,我們都有可能去外地,都有可能成為異鄉人。盡你所能,善待、幫助每一個人,世界自然就會和諧。
責任編輯 郭曉琦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