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黑洞字篇一
;耳機里循環播放著陳奕迅的《十年》,李軒思半躺在沙灘躺椅上,修長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打著那本攤開在腿上的精裝版《時間簡史》。她想,時間真是個奇妙的東西,撕裂那些牢不可破,又治愈那些支離破碎。十年啊,有多少秘密暴露謎底,有多少故事撲朔迷離。
作為這個城市電視臺曾經的金牌主持人,李軒思一直在挑剔生活與容忍生活中艱難地尋找平衡。生活中,沒有什么能讓她真心滿意的,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那就是此刻她臉上若有若無的微笑。
不用照鏡子她也知道自己的微笑堪稱優美,這首先得益于她從父親那里繼承的輪廓清晰、比例合適的唇形。當然,更主要的是歸功于她這個完美主義者持續不斷地調校。大概所有的完美主義者都不會滿意照片中不完美的自己,李軒思也不例外。她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利用每一個可以照鏡子的時間,模擬不同的場景,不厭其煩地調整自己的站姿、坐姿,一個抬手、一個回頭,并在后期的照片上驗證自己調整的效果。而這個微笑,是早在15歲就已定型、至今被她認可的唯一堪稱完美的成果。
嘴角微向兩邊拉開,笑肌輕輕上抬,使下唇彎成一條向上翹起的月牙,上下唇自然張開不超過兩毫米的距離,稍稍露出貝齒。李軒思經過無數次的演練,輕松掌握提笑肌、拉嘴角的力度和幅度,她甚至測量了嘴角上翹的角度,18度,過多就會顯得傻氣,過少又像是敷衍。
這樣經典的微笑正掛在李軒思看向老公和孩子的臉上。他們在海水里追逐嬉戲,好像永遠長不大。
十年,真快。
時間就像游走在霍金所說的黑洞,有時虛無,有時又突兀得嚇人,其中很多故事被莫名其妙地吞噬,不知哪天又莫名其妙地逃逸出來。
李軒思瞇起眼睛,回想起自己一手拖著拉桿箱,一手拿鑰匙打開家門的時候,沒錯,她得細細地回想,才能找到故事的開端。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情節,在這十年中漸漸淡出她的記憶,以至于她費力地搜尋那些片段的時候,還能保持這樣一個優雅的微笑。
那時,她推開門,家里和她走的時候幾乎一樣干凈、整潔。時針指向下午5點,李軒思本應該洗個澡,吹吹頭發,然后和下班的老公一起去婆婆家接兒子。可是她卻沒有動,甚至沒有在沙發上坐下來,而是盯著門口的兩雙拖鞋,皺起眉頭。
兩雙拖鞋并排有序地擺在門口,就像她走的時候一樣。
李軒思承認自己有強迫癥,她從小就喜歡把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上學時不用看就能準確地將需要的書從書包里掏出來。
可是田木沒有強迫癥,他的拖鞋從來都是東一只西一只扔在地上。
她瞇起眼睛,輕輕地轉動脖頸,打量起這個家。
難道是婆婆回來過?自從半年前因為要不要給兒子穿紙尿褲的事情,李軒思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不同意見并且堅定地執行之后,婆婆就再也沒來過。
她猶疑著換上拖鞋,總覺得哪里不對勁。走進衛生間,她確定,這樣的整潔絕不是婆婆的杰作。婆婆每次收拾水臺,都會固執地把田木的刷牙杯放在左邊第一,她自己的放中間,李軒思的放在最后邊。李軒思倒不在乎順序,但她天生左撇子,總是習慣把自己的杯子放在左手邊。如今她自己的杯子還在她放過的位置上,順著鏡子看過去,她的毛巾也還掛在左手邊。被人細心擦拭過的不銹鋼水龍頭上沒有一滴水漬,亮堂得可以照見李軒思微微蹙起的眉。
遲疑間,田木回來了。或許是發覺李軒思的異樣,田木湊過來摟住她的腰問:“怎么,累了?”李軒思嗅到了一股陌生的氣味,她脫口問道:“干什么去了?”田木微微愣了一下,“上班啊,這不剛下班嘛。”“是嗎?香噴噴的。”田木在空氣里嗅了嗅,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說:“哦,在電視臺門口的小劉美發洗了個頭,讓他們給按了按。”這倒也是常事,本沒什么奇怪,可李軒思就是覺得不對勁。
她抻抻腰,緩和一下情緒接著問:“咱家這么干凈,不像你風格啊?”田木馬上換了一副諂媚的表情,“我收拾的,為了迎接你回來,怎么樣,驚喜不?”李軒思轉過頭,望住田木的眼睛。
她曾是北廣的校花,身邊的追求者從沒少過,后來看上田木,倒不是因為他特別執著,而是因為他質樸。這種品性在北廣的花花世界中顯得格格不入,卻獨獨進了李軒思的眼。李軒思了解他,他既不擅長油嘴滑舌,也不善于偽裝。
可是田木剛才說話的樣子顯然不是以往的腔調,若不是油嘴滑舌,就是在隱藏什么。即使對上李軒思的眼睛,田木的眼神居然也沒有一絲躲閃,這真是出乎意料。
他什么時候變得讓李軒思難懂了呢。
生活突然給李軒思出了一道謎語,可是謎底讓她感覺望而生畏。
“人是會變的。”米度經常這么告誡她,她總是笑而不答。她以為這世界很多人都會變,只有兩個人除外,一個是她婆婆,另一個就是田木。
婆婆早年離異,一個人將田木拉扯大,家里家外一把手的日子幾十年過下來,不但沒有磨掉她的銳氣,反倒養成了獨斷專行的脾氣。即使在兒子家里,她也絲毫沒有意識到,她不是女主人。婆婆退休后,以照顧他們小兩口飲食起居為由,不由分說,直接搬進來住。
“洗菜一定要用淘米水,可以去掉農殘。”
“哎呀,刷碗不要用洗潔精,都是石油的副產品。”
“算了,你出去吧。”
李軒思經常被婆婆弄得手足無措,她甚至覺得,回家還不如工作輕松。
田木卻不同,他習慣了聽話。從前聽婆婆的,后來聽她的,也聽婆婆的。當李軒思受了委屈,田木摟著她千般萬般地哄,講笑話,扮鬼臉,學豬爬,甚至將李軒思像孩子一樣扛在脖子上轉圈。讓他干什么都行,只是不能說婆婆一句不是。
“我媽這輩子不容易,我的底線就是不能讓我媽生氣。”
一個孝順的兒子,應該不至于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李軒思漸漸放松緊張的神經。
松弛的神經迅速把李軒思切換到母親的角色,她迫不及待想要見到那個軟軟的小肉球蹣跚學步的樣子。
婆婆家沒有人,兒子的童車橫在進門的玄關處,尿濕的褲子還搭在扶手上,顯然婆婆走得很匆忙。打電話發現婆婆根本沒帶手機,再看房間,手提包不在,這至少說明婆婆帶著錢呢。
聯系不上婆婆,李軒思只能從房間里捕捉信息。醫藥箱沒有移動過,里面的應急藥物也沒有被翻找的痕跡。垃圾桶里是正常的生活垃圾,沒有看到血漬或嘔吐物之類的,李軒思漸漸放松下來。
像是一種印證,門外傳來婆婆開門的聲音,原來是抱著孩子出去買醬油了。
“媽,你怎么不帶手機,害我擔心半天。”李軒思雙手接過孩子,忍不住埋怨道。
李軒思不敢說話,裝作沒聽出婆婆的不滿,專心跟兒子玩頂腦門兒的游戲。兒子還不會說話,肉嘟嘟的小臉上滿是好奇的神情,頂到媽媽的腦門就咯咯地笑。一笑就有口水流下來,李軒思忙用手絹去擦,小家伙兒以為是在藏貓貓,搖著大腦袋,躲來躲去,弄得李軒思的肩膀上都是口水。
其實李軒思并不想就這個問題較真兒,她只是想抱怨兩句,透透氣。但田木卻沒有順著她,這讓李軒思有些不悅。她知道田木不允許她說婆婆半個“不”字,更別提附和她了。婆婆,果真就是李軒思不能觸碰的底線。
哄兒子睡著,李軒思躺下來。突然她像被點了穴一樣,呆住了。嗅覺告訴她,枕巾被別人用過。
這是第一次,嗅覺那么犀利地沖擊了她的生活。她仔細聞,那氣味若有若無,若隱若現,仿佛真的存在,又仿佛只是憑空想象。李軒思從不懷疑自己,但田木和婆婆都剛剛說過,她就是神經過敏,難道他們說對了?她疑惑地把頭轉向田木。
此刻田木正坐在沙發上對著手機屏幕溫暖地笑。這笑容淺得不易察覺,卻又直達心底。李軒思突然想到兩個字——寵溺,對,田木的笑容里充滿了寵溺的味道。田木意識到李軒思在看他,收起手機,走進洗手間。有那么一瞬間,李軒思幾乎覺得自己眼花了,這樣的笑容,她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見到。
到底是神經過敏,還是真的發生了什么事?一種讓人不寒而栗的猜想沖擊著李軒思的大腦,她甚至都來不及憤怒和恐懼。出于本能的自我保護心理,她下意識地尋找一切線索來否定腦海中那個倏忽而至的猜想。
她和田木原本就是大學同學,學習、工作、生活,在一起快十年了,她從來沒有懷疑過他們的感情。
高峰是李軒思眾多追求者中唯一做了朋友的人,曾經這樣評價田木,“軒軒,你想清楚,他就是一塊甜品店里的蛋糕,看起來松松軟軟,吃起來味道一般,對人沒什么益處,”看李軒思臉色不好,高峰又補充道,“當然也沒什么害處。”所謂“沒什么害處”當然是指田木是個本分人,不會干出招蜂引蝶的事來。
李軒思有時想起高峰的評價,還是覺得中肯。女人總以為結婚是多個人照顧自己,后來才發現不過是多了個肯讓自己照顧的人,甚至還多了不止一個。跟別人比起來,田木算是體貼的,噓寒問暖談不上,但拎包倒水還是很熟練的。事業不溫不火,雖然沒能力獨挑大梁,卻也算站住了腳,當然跟李軒思的紅火是無法同日而語的。所有人都會認為,這個家里如果真有人出軌,也應該是她李軒思,而不是田木。
她胡亂地想著,直到被廚房的香氣喚醒,才發覺不知什么時候睡著了。
李軒思跟臺里請了一天假,說不清道不明,她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待著。
她翻出昨晚扔進洗衣機里的枕巾,打開來重新聞了聞,除了洗衣液的味道,她再也發現不了什么。真的是神經過敏吧,李軒思按下啟動鍵,讓洗衣機運轉起來。
房間里充斥著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悲愴的聲音,李軒思心情低落得就像第四樂章的慢板。她趴在地上用抹布狠狠地蹭著地板,偶爾有幾根長頭發,她撿起來拿在陽光下仔細分辨。有沒有比自己的頭發更粗,或者更細?更彎,或者更直?更黑,或者更黃?她的疑心越來越重。
長發是從大學開始留的,十多年沒有變過。當年田木最喜歡坐在她身旁,用手指卷起她的長發,搔她的鼻子、眼睛和耳朵。后來這份閑情不知什么時候從生活中消失了,長發真是顯得多余而無用了。
李軒思撥通米度的電話,“在哪兒呢?出來吃飯。”作為閨蜜,李軒思習慣于一有事情就找米度,只是最近不知怎么,她倆總是碰不上。“現在不行,我約了編輯談新書,下午吧,下午給你打電話。”電話那邊異常安靜,李軒思直覺這種安靜很詭異,就好像藏著什么秘密。
她用手捶捶自己的腦袋,這神經過敏是無藥可治了。
高峰把車停在城市公園,李軒思深深吸了一口氣,“真美,好久沒走過這種林蔭小路了,像是回到了初戀。”說完立刻覺得不妥,偷眼看高峰,正對上他灼熱的目光。李軒思尷尬地轉移話題。
“米度呢?”
高峰點上一顆煙說:“我好久沒見她了。”
李軒思聽他的語氣,知道他們是鬧翻了,作為他們的朋友,真不知道應該向著誰多些。“吵架了?”她小心翼翼地問。
“亂說,那么多金婚夫婦活生生的例子你怎么看不見呢。”
下意識去撩頭發,才想起已經換了短發,她只好說,“當然不是我的。”
高峰無意間給李軒思上了一課,她想也許真像高峰說的,婚姻美滿靠的是信仰,相信自己的愛人就是最大的智慧。
李軒思決定,放過昨天的疑問,繼續做一個幸福的女人。
可是命運總喜歡跟人開玩笑。你以為它幫你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卻不知道它很快就會用這個決定打你一記響亮的耳光。
打開冰箱,李軒思又一次怔住了。冰箱里有半個青椒。
田木吃青椒就嘔吐,膽汁都能吐出來,所以李軒思從不買。
剛剛鼓足勇氣要做一個幸福的女人,此刻卻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癱坐在沙發上,耳朵像鉆進了蚊子嗡嗡作響。就算是神經過敏,總不能事事都指向過敏的方向。
李軒思閉上眼睛,暗暗決定還是要把謎底挖出來。方法有很多,比如檢查手機。去年有天晚上,李軒思曾看見田木手機上一個陌生短信,寫著“我到家了”。用田木的手機回撥過去,聽見了米度的聲音。原來是米度新換了號碼,讓田木過去取腳本。李軒思為了掩飾尷尬,埋怨米度換了號碼也沒告訴她,米度笑著讓她去問田木。田木那次狠狠地批評她,說要不是米度就丟大人了。
看來到了該丟人的時候。
田木下班回來見她懶懶的不愛理人,就主動去做飯。李軒思趁機拿過他的手機,卻怎么也打不開。田木換了密碼。李軒思的頭陣陣暈眩。
她勉強穩住自己,走進廚房,看了一眼垃圾桶,不動聲色地問:“青椒怎么扔了?”“哦,好像壞了。”“你不是從來不吃青椒嗎,誰買的?”“還能是誰?聽說有營養就吃點唄。”李軒思緊追不舍,“聽誰說的?”“家庭主婦唄,我天天做節目就圍著家庭主婦轉,還能聽誰說。”田木越是對答如流,李軒思越覺得后背發涼。
明明知道田木在說謊,李軒思卻沒法大吵大鬧。她說服自己相信這只是因為沒有拿到鐵證,以免悲哀地承認其實她并沒有準備好跟田木撕破臉。
她想起高峰說的那段話,在婚姻里到底是要做個相信一切的傻子,還是懷疑一切的智者呢?這考驗的不是她的智慧,而是她的未來。
第二天有個編導會,李軒思往黑眼圈上狠狠地撲了兩下粉,又稍稍刷上一層腮紅,看著鏡子里沒什么異樣的自己,勉強牽動一下嘴角。
還好沒遲到,米度旁邊的位子空著,李軒思快步走過去,做了一個中午一起吃飯的手勢。
“小米,你說夫妻之間什么最可怕?”她無心吃飯,咬著吸管發問。
李軒思不笑也不說話,只是用手指無意識地抹著冷飲杯上的水汽。
“不是啦,我有個大學同學兩口子鬧別扭,女方懷疑男方有外遇,不知道該怎么辦,天天給我打電話訴苦呢。”雖然和米度要好,但李軒思并不想和盤托出。
“你同學是女的吧?”
她點頭。
“男的承認了嗎?”
李軒思搖頭說:“她沒敢問,主要是不知道男的如果承認了該怎么辦。”
“哎,還記得你上次用田木手機給我打電話吧?你同學要是有你一半勇氣,也不用天天跟你訴苦了。”米度突然提起一年前的事情,而且聲音里似乎有那么點按捺不住的興奮。這讓李軒思很意外,也很反感。
“如果他肯演一輩子,假的也無所謂。”李軒思悠悠地說,一點兒也不想附和米度。米度明顯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唯恐天下不亂。
終于熬到下班回家,聽田木講著主持節目鬧的笑話,看著這個男人明顯為了討好她而眉飛色舞的樣子,李軒思突然分不清哪個是現實,哪個是夢境。想來夢境和現實也就是眼睛一睜一閉的區別,算了吧,李軒思不想再繼續考驗自己的智商,既然田木愿意在這個家里賣力表現,還分那么清干什么呢,不都說“難得糊涂”嘛。李軒思想,糊涂一次吧,給所有人一次機會。
可是生活想要教訓你,真讓人無處躲藏。
田木洗完澡喊李軒思將內衣遞給他。李軒思拉開抽屜就知道:完了,躲不過去了。
這內衣的疊法顯然是出自第三個人的手。李軒思的憤怒終于被這個時隱時現的第三人點燃。
“說吧,這衣服誰疊的?”李軒思已經無法控制聲音的顫抖。
“我呀,怎么了?”田木一臉愕然。
“怎么了,這幾天都陰陽怪氣的,我換個疊法不行嗎?我換種活法不行嗎?”田木提高了音量。
“換種活法?好啊,你給我說說,你要換什么活法?”李軒思全身的血液沖到頭頂,只差一秒,就能噴薄而出。
突然,電話響了。
生活又一次打亂了她的劇本。婆婆突然變成了淌著口水半身不遂的老婦人,和孩子比著耍無賴,讓這個家里的男人和女人再騰不出吵架的時間。
現在,李軒思的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打在那本攤開的《時間簡史》上。時間就像宇宙的黑洞,在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保管著很多人類無法探知的秘密。誰能想到十年后這樣一個晴朗的周末,李軒思會放任手機屏幕上閃爍著“米度”的名字,微笑著看老公和孩子在沙灘上玩耍,甚至得出一個荒謬的結論——時間是個壞蛋,把所有人戲耍于股掌之間。
(璧如,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秦皇島市作家協會理事,河北省文學院第十二屆、十三屆簽約作家。短篇小說作品散見于《長城》《長江文藝》《天津文學》等刊物和冊集。)
編輯:安春華
相關熱詞搜索:;黑洞字篇二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黑洞奇遇_小學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從小,我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乘坐地球上最先進的宇宙飛船,在千萬人的注視下,飛入宇宙,翱翔太空。經過我十幾年的努力,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了。
2020年03月03日
作為地球對s星球第一次訪問的人,我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通過媒體的傳送,全世界人民都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我。出發的時間到了,我登上飛船,隨著倒計時,飛船沖上了天空,很快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因為這次要訪問的s星球距離地球有好幾百億光年,所以我乘坐的飛船是地球上迄今為止最先進的,速度可達光速的100倍,而且在飛船上跟地球上沒什么不同,因此我在飛船上很方便。
2020年04月01日
很相似的“宇宙”,只是沒有星球。十分鐘后,飛船恢復正常。通過電腦,我才知道我現在已經在黑洞內部的邊緣區。于是,我向著黑洞的的中心區域駛去,因為我想,那里一定不同尋常。
2020年04月20日
幾經周折,我終于來到了黑洞的中心區。令我大吃一驚的是這里有一個和地球很相似的'星球,但要比地球大得多。
懷著驚奇、喜悅和一絲恐懼,我來到這個星球的上空,可我還沒有降落,就已經被一群類似飛機的物體團團圍住……當我被捉到這個星球的統治者面前時,通過語言翻譯機,我說明了我的來由,我還知道了這個統治者的名字叫“時宇”,他知道我是友好的以后,把我奉若上賓,帶我參觀了他們的星球,我才發現,他們的科技遠遠超越了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也不再害怕了他們這些額頭上長著一只很大的眼睛的外星人了,通過對話我才知道,我是誤打誤撞進入了黑洞的裂縫才幸存的,要是我從這黑洞的正入口近來的話,早就灰飛煙滅了。
2022年01月03日
在這生活了近兩年,我雖然結交了很多朋友,但我想回家,回地球。終于,在得到時宇開的出入令后,我告別了這個星球。因為有出入令,我輕松地飛出了黑洞。三天后,我終于又重新看到了蔚藍色的地球。我高興地簡直要發狂,于是加快了飛行速度,沖向了我那可愛的家園──地球。
黑洞字篇三
;經過它的周圍,不管是恒星,還是星云,都會被它吞到肚子里。連光這個飛毛腿,也逃不過它那張大嘴。黑洞的個頭特別小,可是重得特別可怕,吸引力特別大,什么東西都能被它吸引,所以它才見什么吃什么,連跑得飛快的光也被它捉住了。
宇宙中有黑洞存在,我們班也有“黑洞”存在。不是一個,而是許多“黑洞”同時存在。沒有任何前兆,一場“黑洞”大戰正在上演。
“啊!”“阮涵,你惡心死了!”教室里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尖叫,原來是男生們正在搶吃薯片。幾秒前,小林同學手拿一袋薯片進了教室,眼尖的我一發現,馬上叫了起來。我的叫聲剛結束,一群“餓狼”就圍了過來。民以食為天,不吃是神仙!瞧,一只手比一只手伸得長,幾十只手不約而同地伸了過來,那目光貪婪的樣兒,仿佛是非洲大草原上餓了多日的獵豹。
也難怪,學校禁令一條條,不許我們在校內吃零食;在校門外100米的范圍內吃零食,也不行。趁現在班主任“林教頭”還沒出現,大家解除“禁令”,能搶多少美食就吃多少美食。這是“男人們”之間的較量!面對那一包番茄味的“可比克”,好斗的男生們全都“原形畢露”。陳翌林剛撕開包裝袋,一只超靈敏的“賊手”就伸了過來,想搶走整包“可比克”。我們沒上花果山拜過師,但骨子里流淌的不都是猴的血性嗎?哪能讓“惡人”獨吞美食?幾十只手像蟹鉗一樣有力地拉扯著包裝袋。啊,包裝袋不是護身鎧甲,里面的薯片瞬間被捏成了渣子,掉在了桌上。
“砰!”阮涵脖子一伸,大嘴一張,趴到了桌上,大口大口地吃著薯片渣子。“黑洞”現身——凡是他“黑洞”似的大嘴巴經過之處,大的小的薯片渣子瞬間消失得沒影兒了。一見到這吃相,其他同學也紛紛張開大口,朝桌上的渣渣吸去。一個“黑洞”已經夠強了,這眾多“黑洞”一起上,場面相當“壯觀”——酷似十幾條大鯨魚圍攻一個小獵物。擠呀,搶呀,吸呀……人高馬大的肖濤甚至把肥壯的半個身子壓到了桌面上。桌子可受不了了,它的細腿發出了“吱呀吱呀”的慘叫聲。
看他們如此兇猛,我也不甘示弱,使出“洪荒之力”,使勁往里擠,好不容易才擠進去,抓了一點兒渣子。當我有滋有味地嚼著渣子時,又有幾只手插了進去。此情此景,讓我立馬想到了一群野狼在冰天雪地里搶食一頭肥壯的牦牛!
就在大家搶食之間,幾片薯片渣子掉到了凳子上。說時遲那時快,王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到凳子上吸食起那些“漏網之魚”。上帝呀,這不是餓了多天的狗在吃狗糧的畫面嗎?女生們看傻了,個個瞪著眼,張著嘴,半天都沒有合攏。
“咔嚓,咔嚓,咔嚓……”到處是吃薯片的聲音。過了一會兒,桌上的薯片一點兒也不剩了。幾只貪婪的眼睛還在往地上掃呢!
“這里還有很多!”有人叫了一聲,我們循聲望去,又一包薯片在第三組的桌面現身。同學們一個個又開始了餓狼捕食的架勢,啟動“黑洞模式”,亂抓狂吸。
我們是缺少吃的嗎?非也!弱肉強食,吃也是一種能力。強強競爭中,出手張口“快、準、狠”才是王道!學習之余,搶食玩鬧,斗得昏天黑地,也許那才是男兒本色!
(指導老師:林巧鈴)
作文背后的故事:
林老師經常給我們出一些有趣的作文題目。比如“雨瘋狂”“老鼠牙是怎樣煉成的”……有趣的題目,引發我們對日常生活的觀察。我們的作文大都是依照事實來寫,記錄真實的生活。如“老鼠牙是怎樣煉成的”,在寫這篇作文之前,我們就拼命地啃花生。在花生的香味中練就一口好牙,寫出了一篇有趣的作文。
《“黑洞”大戰》寫的就是我們吃薯片的場景啦!美食面前,吃貨們“原形畢露”。大家的嘴巴好像是一個個黑洞,吸走了香辣爽脆的大大小小的薯片,而且似乎永遠無法填滿。“黑洞”大戰,是男子漢之間的較量!是速度的爆發、力量的見證!我用略為夸張的手法把大家搶吃薯片的鏡頭記錄下來,在作文格子上永遠定格。
善于觀察,樂于思考,慢慢地,你也能練好寫作的真功夫!(劉鎧鳴)
相關熱詞搜索:;黑洞字篇四
在夜里,在此刻萬物都沉睡的空曠里,我又想起……
一個人躺在病床上,四周一片靜寂,連續的高燒已讓我身體的各個器臟焦化了,呼吸已變得急促,我一會兒清醒一會兒昏迷,總覺得在我的身后有一個黑影追隨著我,我不停地跑,不停地跑,它在身后便使勁的追趕,黑,一片漆黑,我清楚地看到了我生命的黑洞!冥冥之中它早已窺探出了我生命的柔弱,而它目光所及之處,都會無情地被它吸入,我就要消亡在它無窮無盡的黑暗里了。也許,世間所有的人,都正在經歷著被它吸入的過程,那么我快要死了,醫院無計可施,要求我出院,死亡的陰影漫過心海,我設想過多種死亡的情景,想著以一種無痛苦的死亡方式結束我的生命。
已經沒有淚了,我蜷縮蜷縮,我想讓自己象蠶一樣歸入殼里,可蠶來年化作蝶飛了,而我呢?黑洞如影隨行,我的呼吸已變得窒息,我在想:大概所有死去的人,都是這樣被帶走的吧!
生命是孤獨的,那些俗世繁華都是如煙云,我們什么都帶不走,其實,生命本身就是煙云,該散的時候就會散了的。當生命對一切已不能掌控,我忽然變得坦然了,也許,即使面對死亡,我也應該來一個優雅的轉身,“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應該是我離開時最美的姿態了,我變得無比平靜,一些日子過去,我奇跡般地好轉了,我看到歐亨利“的最后一片葉子”在風中向我招手!
多年以后,我安然地活著,生命與我坦然相隨,經歷死亡,一切都看淡了,坐看閑云,臥聽風雨,我的心變得孤獨,但無比細膩,花的凋零,葉的隕落,甚至枝的斷折都會觸碰到我心的觸角,我時刻能夠體會到生命最后的抗爭和掙扎。
不知誰說的:一片樹葉完全可以在春天來之時隕落,但請記住,凋落的僅是一片樹葉,決不是整個春天。
黑洞字篇五
黑洞效應(black hole effect)
什么是黑洞效應
黑洞效應就是一種自我強化效應,當一個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之后,也會像一個黑洞一樣產生非常強的吞噬和自我復制能力,把它勢力所及的大量資源吸引過去,而這些資源使得企業更加強大,形成一個正向加速循環的旋渦。
像dell、沃爾瑪已經開始具有了這樣的特征,特別是沃爾瑪,因為沃爾瑪本身的銷售能力特別強,所以供應商如果要在世界市場上擴大銷量,就避不開沃爾瑪,只能作為沃爾瑪的供應商,而隨著加入企業的增加,沃爾瑪的規模就更大,對零售終端的影響就更強,就會有更多的供應商不得不進入沃爾瑪的體系,所以對供應商來說,沃爾瑪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供應商深陷其中的“沃爾瑪之繭”。
組織內部也有可能出現“黑洞現象”:有些風氣或者說腐化現象一旦超過了一個臨界點,就會像一個惡性腫瘤一樣開始快速腐化周圍的肌體,并且隨著規模的擴大,腐化能力也在快速地增強,很多企業變質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難依靠自我的力量來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治理這樣的企業,往往需要非常強有力的領導或者借助外部的力量才能扭轉不斷惡化的形勢。所以,企業需要時時監控企業內部可能出現的不好的苗頭,在萌芽狀態的時候就盡快消滅,因為這時候付出的代價最小,也最容易消滅。當然困難的是發現哪些苗頭可能惡化為一個吞噬企業生命的“黑洞”。如果等到敗象已成再去施救,恐怕付出的不是企業的破產,就是傷筋動骨的大手術。
理論基礎
經濟增長的真實含義,實質上是經濟規模的擴大,就是擴大的再生產。擴大再生產的實現途徑有兩種:一是投資規模的擴大,即通過增加投資的方式來實現,這里投資必須是收益率大于零的投資。另一種是消費規模的擴大,通過刺激消費來達到經濟增長的目的。
投資的真實含義是讓資金(或其他經濟資源)進入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不停的增殖。如果資本在循環和周轉過程中遇到中斷或停止,便無法完成增值的使命,而且初始的投資也不能得到完全的補償。也就意味著總會有一部分資金或經濟資源在這個過程中消耗掉了,從純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經濟資源消失了。
中就有同樣的觀點)。當然,不僅是用于武器方面的投入,用于整個國防方面的開支都具有同樣的性質。有人可能會說,國防設施和技術可能會轉為民用,而且總會有一部分技術會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我們并不否認這樣的觀點,但是,對于大部分沒有民用價值的武器裝備該如何看待呢?從純經濟學的角度講,武器裝備既不是資本品也不是消費品,用于軍備方面的投入既不是投資也不是消費。
軍費開支的規模對經濟發展會有什么影響?前蘇聯的經驗已經給了我們答案。有資料表明,前蘇聯在勃列日涅夫上臺以后,出于和美國爭奪霸權的考慮,進行了瘋狂的軍備擴張,這種與經濟發展規模不協調的軍備擴張導致了經濟的嚴重停滯,這也是前蘇聯走向解體的一個深層次原因。
在開放經濟的條件下,長期存在的巨額國際收支順差對經濟的健康發展又有什么影響呢?日本經濟是最恰當不過的例子,我們知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幾乎一直保持有巨額的國際收支順差,而且在“泡沫經濟”破滅之前,日本一直是世界上國際收支順差最大的國家(有統計數據表明,日本現在仍然是最大的國際收支順差國家)。長期的國際收支順差,實質上是意味著有一部分本國的經濟資源從本國的再生產循環過程中退了出來。很顯然,順差所代表的實體經濟資源既沒有用于本國的消費也沒有用于本國的投資,順差國實際上擁有的只是銀行存款帳戶上的數字。因此,從擴大再生產的角度來說,長期存在的巨額國際收支順差實質上是從本國的再生產循環過程中退出來的一部分經濟資源。
由此看來,在經濟體系中確實存在一部分經濟資源由于種種原因既沒有用于投資也沒有用于消費。有的雖然擁有投資的外在形式,但是它們并沒有完成資本的整個循環和周轉過程,而是從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循環過程中退了出來。我們能夠直接觀察到的是軍費開支,但是有更多的情況,例如無效投資,我們很難進行直接的觀察和測算。經濟體系中的這種現象有點類似天體物理學中的黑洞,它們吸收物質但并不影響宇宙的總質量,我們知道它確實存在,但無法進行直接的測量和估算,只能找到一些間接的證據或發現它們產生的影響。我們把經濟體系中存在的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洞效應”。
馬克思的經濟理論認為,任何一個經濟體系都可以認為是由兩大部類組成:第一部類ⅰ(生產資本品的部類)和第二部類ⅱ(生產消費品的部類),同樣,從純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經濟體系中活動也分為兩大類即投資和消費。與此相對應的經濟資源或物品也可以分為兩大類:資本品和消費品。本篇文章的重點放在投資活動和資本品上,對于消費和消費品我們不做研究。
根據馬克思對資本所下的定義:資本是能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資本的重要的功能就是增殖。不管是貨幣還是實物如果不能帶來或產生剩余價值,不能在資本循環和周轉過程中增值則不應該看做是資本。同樣,對于具體的投資活動來說,如果投資沒有產生收益或者說投資的收益率小于零,則這樣的經濟活動不可以稱為投資。
黑洞效應實例
透過微軟看強勢品牌的黑洞效應
強勢品牌的存在猶如宇宙中的黑洞,是一個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引力場,它總是能最大可能地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源,并將社會資源轉化為社會財富,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2005年7月1日全球品牌網上登載的《windows不敗:誰幫了微軟?——透過微軟看強勢品牌的黑洞效應》一文(作者:鐘洪奇),以微軟的windows系統為例,描述了這一強勢品牌黑洞效應的形成和作用過程。
正如文中所說,人們痛恨windows系統不負責任的死機、莫名其妙的技術問題和高昂的一口價,微軟的強勢就像一種外來生物入侵破壞了生物的多樣性,使人們失去了選擇權,但windows卻在千夫所指下仍保持了它的強勢市場地位,原因何在?既然微軟產品的用戶滿意度從來不高,為什么大家偏偏要使用 windows?作者認為,最根本的問題出在教育。因為絕大多數用戶大學畢業后只會用windows、ms office等一些基本的應用,而且都是微軟的產品,其他操作系統甚至根本沒有聽說過,所以市場用戶才會嚴重傾向于windows。也就是說,我們的整個教育體系在為微軟源源不斷地輸送大批成熟用戶。
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計算機就是各大學的必修課,而大多數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課程學習都是以微軟的軟件產品為核心的。從教育的投入規模來看,2003年僅政府投入就達到6208.27億元,民間的投入也不是小數,還有大量的計算機培訓。應該說,我國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總額應在萬億量級。設想這其中即使只有1%的投入被用于以微軟產品為核心的計算機教育上,那也意味著我國每年為微軟的售前服務和市場鋪墊投入了上百億元。較之而言,政府對其他操作系統的支持要渺小得多。以linux為例,即使政府給linux廠商各種或明或暗的優遇,甚至直接給這些企業以各種應用項目,合計每年的投入總量也不過幾百幾千萬,這樣的投入力度如何能與上百億元相抗衡?因此作者認為整個教育體系為微軟支付市場推廣費和售前服務費的結果使微軟的產品可以貴買賤用,而linux產品卻是賤買貴用,這樣linux所謂的開放源代碼的低成本優勢喪失殆盡,難以成材也是情理之中。
由此作者總結出,品牌的本質正是對包括資本、人力、物力、政策,甚至人們感情在內的所有對其有用的社會資源的吸引力。當這個引力場強到一定程度時,它就形成了市場黑洞。雖然政府為了優化市場效率,考慮整體利益,會盡量想辦法避免這種黑洞的產生,使社會資源的分配不至于過度集中,但從企業個體利益考慮,建立一個巨大的市場黑洞卻幾乎是每個企業的目標,每個企業都希望通過對品牌的持有獲得強大的吸引力,以此得到更大的社會資源及相應的社會財富。
接著,作者針對處于品牌成熟期的微軟產品談了成熟期的品牌管理問題。作者認為這一階段的品牌管理工作重心要從原來的引力場強化轉移至引力場作用的發揮,并以騰訊的發展為例說明了這一問題。
在網絡即時通訊發展的初期,qq不斷地投入資本培育它的品牌——一只小企鵝。但當品牌逐漸成熟后,它已經可以吸納大量網民,其中包括這些網民的時間、金錢、感情、關注等,所有這些都是qq吸引到的龐大的社會資源,這時,如何把這些社會資源轉化為商業價值就是一個成熟品牌的最重要的任務。比如,網民的時間和關注可以通過廣告來轉化為商業價值,網民的感情可以通過出售qq的皮膚、道具、積分等等來轉化為商業價值……這對于任何一個管理者都是一個新的考驗,它提出了與品牌成長期完全不同的素質要求,如果在這一階段能夠成功地將社會資源轉化為社會財富,那將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業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