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策劃篇一
文明禮貌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良好的文明禮貌是人必備的基本素質。然而我們中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家庭的過多呵護,形成很強的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不會使用禮貌語,有的孩子即使遇到自己班的老師也羞于開口問聲好。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將文明禮貌習慣的養(yǎng)成滲透在―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文明禮貌伴我成長”主題活動,我們將嘗試通過學習兒歌、童謠等,讓孩子們從中了解文明禮儀,促進好習慣的養(yǎng)成。
1、讓幼兒了解基本的禮貌用語,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2、通過開展“文明禮貌伴我成長”主題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以教師為榜樣,帶動幼兒,影響家庭。
3、通過看看、說說、畫畫、玩玩的方式,幫助孩子懂得文明禮貌的重要性。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并能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參與活動的體驗。
1、各班通過講故事、看圖書等活動,了解雷鋒叔叔的事跡,體會助人為樂的精神。
2、以“我的家”為中心,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體驗與家人共處的快樂,懂得尊敬,關心父母,愿意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兒通過幫助爸爸、媽媽、奶奶、外婆做家務等實際行動體會長輩的辛苦,學會尊重長輩,每天使用禮貌用語問候長輩,并每天為長輩做一件小事,學會關愛長輩。
3、開展“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活動,在老師的帶領下,巡查校園及小區(qū)環(huán)境,將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用自己的行動來感染家長和幼兒,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4、“請你來我家做客”讓幼兒樂意邀請朋友到家做客,學習一些簡單的主客禮儀,并用適當的語言向客人介紹家人、家里的環(huán)境。學習有禮貌地拜訪,有禮貌地招待客人。并與同伴分享去拜訪別人時好玩的事。
1、送孩子來園時,記得和孩子說“再見”;放學回家時拉著孩子的手,記得跟老師、門衛(wèi)叔叔說“再見”。
2、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抽煙、不亂扔煙蒂等。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禮儀溝通心靈,讓文明成為習慣,拉起小手,筑起大愛,讓文明之花在家園盛開。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策劃篇二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jié),幼兒園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發(fā)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
班級集體活動
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談話品嘗
一、介紹節(jié)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jié),規(guī)劃方案《幼兒園中秋節(jié)活動方案》。
二、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三、談話品嘗
1、中秋節(jié)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策劃篇三
1、通過業(yè)務學習,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課例分析、理論講座,提升理論水平,了解本學期教研活動主題、形式,在《指南》的引領下,將教育理念轉化落實為教育行為。
2、各班教師根據本學期研究主題自選教學內容。
(二)實施階段:20xx年11月18日——19日
第一階段:分年級組開展第一次教研活動
1、人員安排:略
2、評價標準:
根據“機關幼兒園教育活動評價標準”及“教研活動考核標準”,分別從活動目的、活動設計、活動準備、活動實施和活動效果五大塊進行評價并量化評分,評分結果納入到教師各類績效考核成績及骨干教師、明星教師評選考核成績。
3、活動評價:
分年級組進行反思、評課、研課,根據量化打分情況,每年級推選出1——2節(jié)優(yōu)質活動。
第二階段:全園觀摩活動
活動展示:每年級的優(yōu)質活動分別進行活動展示。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1、總結本學期區(qū)域游戲活動研究的心得、體會、感悟,形成教育敘事;
2、評選與推廣教研成果。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策劃篇四
(一)參觀成人的勞動
1、在選擇好的地點觀察成人的勞動(幼兒園廚房、清潔工等、園外售貨員、交通警等)。
說明:帶領幼兒觀察成人的勞動,可以是一個對象,也可能是幾個對象。在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成人勞動,并通過與成人交談,了解勞動的辛勞與愉樂。
(二)知道勞動的一些初步意義
1、討論:誰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
教師可引導提問“我們出門可以坐車,餓了可以去飯店吃飯,買東西可以進商店,……非常方便,你們知道誰給我們送來這些方便?”
2、參觀勞動成果展覽會(眼裝用品、玩具、圖書藝術品等)說明1。教師應從幼兒的喜好、愛好出發(fā),引導幼兒參觀,如在參觀前可提示“你最喜歡哪樣東西,它有什么用(點明這些東西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等等。
(三)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
1、知道五一勞動節(jié)老師引導幼兒討論得出:
(1)勞動是件光榮的事,快樂的事。
(2)五一勞動節(jié)是全世界勞動者的節(jié)日。
說明:教師可告訴幼兒勞動辛勞,勞動快樂,勞動最光榮,所以,勞動的人們在“五一勞動節(jié)”里,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
2、為集體做事教師可引導提問“在勞動節(jié)里,我們可以干些什么呢?”引導幼兒為活動室的衛(wèi)生而勞動,如幼兒有別的建議,可選擇時間進行。
(1)講座可以做哪些事。
(2)討論安排分組分工。
(3)小組商量怎么做事。
說明:中班幼兒還不太會勞動。所以,應分類地教給幼兒一些勞動的技巧,提出一些注重事項。
3、欣賞整潔的活動室,為自己的勞動而快樂。
(四)活動延伸建立值日生記事本,天天離園前,讓值日生說說“今天為集體做了什么事”,體會勞動的樂趣和光榮。
活動可根據需要,分幾次進行。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策劃篇五
家長們在孩子身上特別舍得花費,為寶寶買的玩具、書籍等兒童用品都是擺滿了大櫥小柜,隨著年齡的增長,玩具、書籍都面臨著淘汰,留著又浪費空間,棄之又可惜,特別是一些益智功能的玩具和書籍往往對適齡的幼兒有著特殊的價值,因此,我們希望通過跳蚤市場這個渠道,讓幼兒來交換平時不常用的物品,這樣孩子不僅可以得到物美價廉的物品,更能提高物品使用率,減少資源浪費。
1、了解舉辦跳蚤市場的意義。
2、體驗公平買賣的樂趣,培養(yǎng)初步的理財意識。
3、培養(yǎng)語言表達力和計算能力、社交能力。在買賣的過程中學會與同伴進行禮貌交往。(活動中通過語言交流換到或買到自己喜歡的物品;能通過計算,正確計算付款數量)
4、學習主動推銷自己商品的方法,學習設計促銷語。
20xx年xx月xx日下午4:00-6:00
三、活動地點:
幼兒園門外走道
全體小朋友和家長(學前班賣家,小中大班為顧客)
30個(學前班全體小朋友)
1、攤位品種:玩具、圖書、學習用品等孩子不再使用的物品。
2、物品買賣價格:根據情況自己來定(價格在5角到10元以內)
1、貨物自行定價,可實物交換,也可購買;交換或購買過程由小朋友自行決定,家長只作顧問,不得直接參與;互相尊重,不得強買強賣,童叟無欺。
2、購買過程中需要孩子自己檢查玩具是否有缺損,一經交易成功,不得反悔。
1、做好宣傳工作,將家里舊玩具等整理出來。
2、請家長朋友和孩子制作好買賣海報和價簽,做好市場宣傳效應。
3、活動當天擺好需要的桌椅。
4、家長準備大塊布放需要買的東西(備用)。
5、學前班賣家需準備一些糖果,萬圣節(jié)有討糖果的習俗。
6、小中大班為呼應萬圣節(jié)在家一起制作南瓜燈或面具裝扮一下自己來逛跳蚤市場,為整個活動增加神秘感。
7、人員安排:
園長主持活動開幕
學前班老師帶領幼兒家長到指定地方擺攤位,維護秩序,其他老師做市場管理人員。
8、學前班幼兒帶想出售的舊玩具、圖書等物品,小中大班準備要交換的物品。
9、橫幅、彩旗、市場管理員袖章、幼兒工作卡。
10、事先進行安全教育,提醒幼兒帶好零錢(10元以內,要求為散錢,如5角、1元、5元和硬幣、紙幣),最好是用自己的存錢罐。買賣要有序、謙讓,注意禮儀、文明。
1、前期準備(4:00--4:20)家長在老師的引導下協助寶貝在指定區(qū)域內(以班級為單位劃分區(qū)域)擺好攤。
2、開業(yè)典禮(4:20 - 4:30)
a、園長致開場詞,宣布“xx藝術幼兒園第一屆快樂你、我、他跳蚤市場”正式開業(yè)。
b、跳蚤市場營業(yè)
(預計時間4:30 - 6:00)
3、營業(yè)總收入由家長和學前班老師管理,作為幼兒園寶貝秋季野外拓展活動費用。
4、結束:各班老師清理各班區(qū)域內衛(wèi)生。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將家里囤積多時的玩具、圖書整理出來,清洗、消毒,確保安全、衛(wèi)生;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學會整理自己的東西。
2、和孩子一起對圖書玩具估價、貼簽;家長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噢!
3、這個活動是個有趣的游戲,不妨策劃一下推銷用語,培養(yǎng)幼兒大膽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4、年齡大的孩子教他們認識錢幣、學習換算、加減,收,體驗買、賣的真實過程,培養(yǎng)孩子的理財能力也使他們明白一個道理:財富是要靠勞動來創(chuàng)造的。
1、向孩子簡單講解跳蚤市場的交易方式,避免孩子見了喜歡的就搶,交錢?不是我的事,協商?那是大人的事情嘛!把“協商、自愿、互惠”的原則拋在腦后是不行的。
2、準備粗筆,標簽紙多準備點,萬一根據市場行情漲價、降價呢?這樣比較方便。
3、家庭成員齊參與,多點人來,有的看攤、有的帶孩子到處轉悠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尤其是學前班小朋友想要逛一下,需要有人帶領,還需要有人看攤)。
4、提前準備好零錢,有些東西能換就換,不能換的就要買了。
5、幼兒需在家長指導下進行交換或者交易(不能代辦)。
6、本活動各家庭都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價格要合適
7、活動當天一定熱鬧非凡,請家長照顧好自己小孩的安全。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策劃篇六
1、嘗試按數群整2整5整10地點數,并說出總數。
2、能大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
3、樂于參加數學活動,體驗用不同方法數數的樂趣。
1、教具準備:“猴子撈月”掛圖,三份背面粘貼有磁鐵的猴子圖片(各20 個)。(磁鐵若干,走線音樂)
2、學具準備:“猴子撈月”(20個*10份)。(籃子兩個,小盒子10個、10個固體膠、大底卡10張)
3、作業(yè)紙“數氣球”(3份)、小汽車圖(4份)、記錄單加上“彩色棋”(3份)、鉛筆10支等。
能按數群整2整5整10地點數。
在數數時將要數的東西排列成2個、5個、10個一組,最后不是一組的要一個一個接著數。
1、預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走線,(要求:抬頭挺胸,雙手叉腰,腳尖挨著腳跟往前走。)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兒歌附后)
2、集體活動:
(1)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整2整5整10的數數方法。
(2)請個別幼兒操作,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數出來的。
老師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數猴子的辦法和想法:要把它們排得整整齊齊的,2個一組數、5個一組數、10個一組數。
(3)發(fā)學具“猴子撈月”,幼兒集體操作,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數數的方法說出總數。
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是用什么樣的方法數猴子的?一起來比較哪種方法能數得更快?數群越大,數的次數越少,點數得更快。
3、分組活動:
師:玩具廠里的叔叔阿姨制造了一批玩具,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數一數。
第一組有記錄單和“彩色棋”,請小朋友來數數有多少“彩色棋”,然后把數出來的“彩色棋”總數用鉛筆寫在記錄單上。
第二組是“數氣球”,你用什么方法數就用鉛筆圈出來,假如是5個5個數就把5個氣球圈一個圓圈,最后把總數寫在括號里。
第三組是數小汽車,把總數寫在括號里。
幼兒操作,并展示作品,說說自己對不同點數方法的感受。鼓勵幼兒大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新的本領,叫“按數群數數”。可以是2個2個一組數、5個5個一組數、還可以10個10個一組數。數群越大,數得越快。
請小朋友用群數的方法,回我們的班里數數班上有多少個小朋友,將結果和自己數數的方法告訴老師。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策劃篇七
媽媽,我愛您!
5月14日(下午3:30—5:00)
5月10日—5月12日
1、結合母親節(jié),讓孩子們了解母親在孕育,照顧自己的一些辛苦故事
2、通過游戲,感受到媽媽給予的愛,增加母子、母女之間的深厚感情
1、請媽媽們利用孩子在家時期,給寶寶講一個關于“媽媽愛寶寶或寶寶愛媽媽”的故事,并帶一張母女或母子的照片和一張媽媽小時候的照片(電子版)
2、5月10日—5月12日
(1)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聊聊“愛媽媽”的話題
(2)環(huán)境以母親節(jié)為主題,帶領寶寶們裝飾母子、母女的照片,給媽媽穿漂亮的衣服(美工)
(3)學唱歌曲《小烏鴉愛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復習歌曲《我的好媽媽》
3、5月14日
(1)請媽媽盛裝出席,走紅地毯
(2)進入班級,評選最相像的母子或母女,頒發(fā)獎狀
(3)親子制作:裝飾我和媽媽的照片
(4)我給媽媽唱首歌
(5)與媽媽一起分享好吃的(一定的媽媽親手做的)
(6)送禮物,結束愉快的活動
溫馨提示:
請各位媽媽們5月14日來園時帶一張母子(或母女)照片,并帶一張寶寶小時候和媽媽小時候的照片(電子版),五一期間給孩子講一個關于媽媽的故事,并且在5月14日當天帶一份自己制作的食物來參加活動,我們一同分享母親節(jié)的喜悅。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策劃篇八
進行演奏,充分給幼兒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而《玩具恰恰恰》這
首歌曲旋律明快、節(jié)奏感強,是我園中班早操音樂中幼兒最喜歡的音樂,孩子在做操時通過不同的動作(如拍手、跺腳等),已初步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選擇了這首歌曲讓幼兒嘗試用日常生活的物品來為它進行伴奏,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動力,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及創(chuàng)造能力。
1、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及對節(jié)奏活動的興趣。
2、讓幼兒嘗試用日常生活中是物品來制作簡單的樂器,并會用節(jié)奏 x x xx x 、xxxx xxxx 進行伴奏。
3、初步掌握輪奏及看指揮演奏的方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1、獨木橋,城門(進口處貼有節(jié)奏符號的標志),圖譜、節(jié)奏卡、打擊樂器。
2、自制樂器材料:罐子、鑰匙、碟子、豆子等。
1、出示圖譜,請幼兒邊看圖譜邊聽音樂。
2、分析樂曲節(jié)奏。
3、請幼兒用響板、串鈴、沙錘進行演奏。
1、出示收集的生活物品,引導幼兒制作簡單的樂器。
2、幼兒選擇做自己喜歡的樂器,教師巡視指導。
3、請幼兒用自制樂器演奏兩遍。
教師小結,舞蹈《快樂舞》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