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我和書的故事篇一
—301班吳欣妍
放暑假當天我領取了神秘的“種子盲盒。”看著路邊的花草樹木,我就在想:“我的種子發芽長大了會是哪一種花,哪一株植物呢?”想想可真有趣呀!
一回家我先用打濕的紙巾當被子蓋在種子上面,過了兩天我發現小種子都變胖了,撐破了衣服把肚皮露在了外面。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把小種子種進了暖和的泥土中。“快快長大發芽吧,我的小種子。我等著你們出來哦!”我小聲得祈求。
我每天都要往我的花盆里瞧上幾回,在第五天的時候,我發現小種子破土而出啦。好像一位可愛、天真的小寶寶在那里招著手向我們喊道:“我出來了,我出來了!”我開心極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媽媽。又過了幾天小種子已經長成了一顆豆苗,迎著風,跳著舞,好似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不知何時它又長出一對小嫩葉,看起來很好看。我輕輕地觸摸了一下,軟軟的、柔柔的好似棉花一般柔軟。明天我的小豆苗又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真期待呀!
小種子破土而出的頑強生命力讓我佩服,同時也值得我們去學習。當然這也是大自然的奇妙之處。讓我們一起來種植,為地球增添一抹綠色吧!
三年級我和書的故事篇二
一天,孫奧哲的爸爸給我們上了一堂關于郵票學問的課。
如何把信封上的郵票完整地給撕下來?這個學問大著呢。首先把信封上的郵票剪下來,四周要留出邊。接著,讓郵票在水中泡一個小時,紙和郵票就分離了。然后用新毛筆把郵票后面的膠水洗干凈。再用清水漂洗一下,用頭部扁平圓滑的鉗子撈出,放在吸水紙上吸干。最后,把郵票就在筆記本里,壓上一些書,千萬不要直接曬干,否則就不平了。這樣,一枚完美的郵票就很輕松地拿下來了。
另外,郵票的種類有兩大類。按用途分有:一。普通郵票;二。紀念郵票;三。特種郵票。按形式分類有:一。單枚郵票和四方連郵票;二。小型張;三。小全張;四。小本票。
老師還告訴我們,每枚郵票都有票名。齒孔。圖案。銘記。面值。志號組成。
聽完老師的課,我這才明白:原來郵票的學問還真是豐富多采呢。我們可不能小瞧這一枚枚小小的郵票呦。
三年級我和書的故事篇三
我有一個男生同桌,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
他有著白皙的皮膚,個子不高,一副書生樣。可一雙眼睛卻透著狡黠的目光,是個公認的“吹牛大王”。
一個午休,明明老師布置了回家作業,他卻趴在桌上無所事事。我輕輕踢踢他,示意他不要坐在那兒無所事事。可他卻瞥了我一眼,絲毫不領情,仍是無所事事的。我終于忍無可忍,拋棄了以往的作風,來了個“河東獅吼”:“你沒事干啊?你作業都做完啦?”他像是剛從睡夢中驚醒,身子一縮,著實嚇了一跳,回過神來,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我正在氣頭上,毫不客氣地瞪了他一眼。他眼神一縮,乖乖找出作業,奮筆疾書起來。
以后,我像是抓住了把柄,要是他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就用眼神示意他,或是用胳臂肘碰碰他,或是悄聲提醒他,他都會心領神會。當他又搗蛋起來,我就會教訓他一頓,讓他下次不要再犯。
轉眼間,小學的五年生涯就快到了盡頭,驀然回頭,仍然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三年級我和書的故事篇四
—301班趙昱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盛夏的七月,不僅有荷花、荷葉,還有蓮蓬和蓮子。
媽媽從菜市場花了十塊錢買回了三個蓮蓬。蓮蓬真漂亮,像一個深綠色的小碗。在小碗的中間,一圈一圈均勻分布著十幾個小孔。每個小孔里都住著一個蓮子。剝開蓮蓬,挖出蓮子,這些蓮子包裹著綠色的外殼,就像穿著一件厚厚的雨衣。如果你把這層外殼剝開,就會看到一個白胖胖的蓮子。把白胖胖的蓮子從中間分開,里面躺著一個細細小小淡綠色的蓮子芯。放到嘴里嘗一嘗,蓮子是清甜的,脆脆的,蓮子芯有淡淡的苦味,非常好吃,這是其他季節都吃不到的清香,是夏天的味道。
三個蓮蓬總共有60多個蓮子,我們吃掉一大半,剩下的二十多顆被媽媽放到冰箱里。然后這二十多個蓮子就被遺忘了。它們在冰箱里睡了三個多星期,直到這個周末我找零食的時候,終于在冰箱的角落里找到了它們。
這些蓮子原本綠色的外殼變成了褐色。已經放壞了嗎?我剝開它的外殼,發現白白的果肉發生了變化。原本白白胖胖的蓮子,一端變成了淺褐色,而且鼓了起來,難道它在被忘在冰箱里的時候,不是在睡覺,而是悄悄的生長,現在要發芽了嗎?我決定種幾顆蓮子試一試。
三年級我和書的故事篇五
我的同桌大名鼎鼎,叫湯耀嘉。今年11歲【不過快過年了,所以他要告別11歲了】,上少直小學5年級,是我的“第4代”同桌。他長著一張圓臉,戴著一副圓眼鏡,弄得圓上加圓,害得我有幾次差點把他的頭拿下來當皮球用了。
他雖然長得圓圓的,但是愛好卻不少,下面我來介紹幾個。
愛好一:愛看書
他非常愛看書,家中書柜里的書數不勝數,什么《海底兩萬里》、《三國演義》、《笑貓日記》……。他家都應有盡有,你要看什么書,找他準沒錯。書多還不行,主要是要愛看,他對書都到了癡迷的程度了:上副課看、下課看、上廁所看、吃飯看……有一次,本來要上數學課了,但他卻還沉醉在三國中,等老師來了后,他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書。但是,他并沒有就此罷休,上課時,我發現他竟然拿著《三國演義》流連忘返呢。
愛好二:愛下象棋
這就是我的同桌,湯耀嘉。
三年級我和書的故事篇六
小麗,她聰明、大方又善良,新轉學才幾天,就被老師“看中”,冠名班長。
前幾天,老師私下對小麗說:“小麗啊,捐點錢給鐘文越買書吧。聽說,他的父母離婚了,后來爸爸她取了個后老婆。后媽對他很不好,從來不給他零用錢,還經常打他。”小麗想了想,勉勉強強地答應了。
小麗第二天捐了85元錢給鐘文越!她自己的零花錢到期末了也花得差不多了,怎么還捐錢給鐘文越呢?聽說她問爸爸媽媽拿錢,但父母不肯。小麗最終說服了父母。件條是:先借,過年收到利是錢就還。
鐘文越拿到捐款,對小麗十分感激,還寫了一篇文章來贊美她。小麗十分高興,因為她做了一件好事!
大家都知道小麗是一位開朗活潑的女孩子。可是,在我的眼里,小麗是一位善良、活潑、聰明和大方的語文科代表。
我作為她的同桌,真是我一輩子的幸運。自從我和小麗同桌,我進步不少。心里想,下一次排座位,還我還要同小麗坐,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三年級我和書的故事篇七
去年冬天,爸爸給我買了一只小烏龜,這只小烏龜很可愛,整天背著一個墨綠色的殼兒,脖子從龜殼底下伸出來,尖尖的小腦袋,兩側長著一對圓圓的小眼睛,四條粗壯有力的'小腿不停的擺動著。只要有一點動靜,它就迅速把腦袋、腿和小尾巴縮進龜殼里。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小機靈”。
“小機靈”冬天不吃食物。春天到了。有一天,我在魚缸里放了幾粒飼料,“小機靈”先是躲得遠遠的,后來,慢慢靠近用鼻子聞了聞,又嘗了一粒,才放心大膽的吃起來。從此,我放學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喂“小機靈”吃食。它喜歡吃的食物可多了,有:豬肉、豬肝、小魚、小蝦等,我又給它起一個名字,叫“小饞貓”。
“小饞貓”不僅貪吃還貪玩,每次吃飽后,它總是把龜殼在鵝卵石上摩得沙沙、沙沙響……還經常爬到鵝卵石上向外張望,有一次,它一不小心從魚缸邊上翻了出來,摔了個四腳朝天,露出了蒼白的肚皮,我看了它的“精彩表演”哈哈大笑起來,心想:這下你要請我幫忙了吧,誰知,小烏龜伸長脖子,挺起了肚子,四只腳不停地劃著,尋找著落點,不一會兒,自己翻了過來,我驚呆了,小烏龜居然這么頑強,我們學習同樣也應該有這種不懈的精神。
現在,小烏龜已經成為我的親密伙伴,時刻鼓勵著我認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