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一
因這情感凝聚而成的話語,洞穿千年而讓我隱隱作痛。
把燈夜讀,當看到那個瘦削的身影“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的時候,看到他擊磬于衛、受拘于匡、遭難于宋、絕糧于陳的時候,我不由得潸然淚下。他的嘆息也夠深夠重了:“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他受到的譏諷也夠多夠狠了:“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然而,抱道如懷玉,仆仆路途,周流四方,汲汲遑遑,如木鐸徇于天下一任江漢以濯秋陽以暴而不渝其志的,依然是那個永遠斯文又永遠倔強無比的孔子。
大學畢業前的一個雨天,我又一次走入孔林,走近孔子的墓冢。那一天他的周圍寧靜了許多,草依然青,松依然黛,透過迷濛的煙雨,我似乎又看到了幾千年前那些“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的弟子們。我不明白,我是否也要燃一根心香,來祭奠夫子腳下那即將結束的大學生涯和感激先師也給了自我喂養生命與思想的露汁。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奔膶W于道卻又最終寄道于學的孔子也許永遠都走不出當時社會所帶給他的心靈陰影,但那輛在春秋大地上周游了十四年的破舊的牛車卻在歷史的天空上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轍痕,讓后人在它的燭照下走得格外清晰而精神明亮。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題記
他是一個來自古老戰國的孤人,飚風卷動著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風中這個齊魯大漢依舊一絲不茍,這種嚴肅在風動的夕陽中與泰山輝映在一起,多少個斗轉星移后迎送著一個個朝陽,同樣也揮別一個個夕陽。
每一位圣人的一生,都伴隨著天將降大任的磨礪與洗禮。他的一生無疑是一次人生注定的苦行。
孔子的人生或許有些悲涼,因為他是不折不扣的“癡”人。他54離家鄉,歷經14載,途經7諸侯,無奈返故鄉。周游列國的確是他的一大遺憾?。×魇诺臅r間正如流逝的水一去不復返,你只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卻不知老之將至??鬃泳褪悄敲础鞍V”,癡在輝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朝的禮、樂,這種癡人永遠追尋萬物逝去的方向,總希望天下回到東周昔日的文明昌盛,因為他相信當混亂的歷史有了理想與方向,會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生機無窮的魅力??鬃?,你是一個有理想的人,就如那遙遠時代的明燈,指揮前進的方向。
孔子的人生有些疲倦了。寶劍折斷,鎩羽而歸,他還能做些什么?于是,他不加選擇地打開竹簡,讓這個世界有了一個偉大文化的源泉。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撰寫《春秋》。一部部經典,一句句名言,卻沒有老子那么神秘生硬,沒有孟子那一腔熱血,就是那么易懂,就是那么貼心,因為他把生活當成一種“藝術”,他在用生命給后人寫書。
這位慈祥的老人,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彈指一揮,造就一位圣人,也許,他不再僅僅屬于那個時代,而屬于千秋萬代。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三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學家都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們的東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關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們今日就來談一談: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我們明白孔子有很多的導師。大到道家創始人,小到故事中的兩個六歲小孩。這樣鮮活的例子自然說明了孔子的謙虛、和刻苦好學!可是這還不夠深刻,因為孔子還是一個終身好學,終身求索的人??鬃诱f:“五十有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歲,讓我們來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人、禮、國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多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以禮治國。為了國家、他能夠“毀三都”、為了國家,他能夠親自領兵??墒囚攪木蠀s為了自我的利益,而將孔子趕出魯國,可是,孔子并未放棄,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沒有放棄,走到哪講到哪。有幾次差點丟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揚仁、義、禮、智、信。也許真正的大無畏,不僅僅是在戰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為了教育不畏懼一切困難的教師們!
第三,我認為孔子還是一個很有戰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齊想借用會盟來刺殺魯國君上,以為孔子早就料到這一招,出動了五百乘兵車,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兵車并未出動??墒?,孔子早有準備,會盟開始,齊國動用五百乘戰車,而魯國竟然也有五百乘戰車。齊國見此情形,只好收兵。講到這,有朋友會問了,魯國的戰車是從哪來的呢?哈哈!五百乘戰車子虛烏有因為他們站的高,下頭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車,后面拉上掃把,一跑起來、煙霧彌漫。這樣便構成了“五百乘戰車”的壯觀景象!孔子的戰略就是這樣:兵以正和,以奇勝!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這也就是孔子。愛人、愛己。正像它的先師子產大夫說的那樣:“茍利國家生死以之,士不能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東方圣賢!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四
從古至今,東西方都有層出不窮的思想家,教育家。但在許多教育家中,令我心生敬佩的是東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有三千多弟子,72人成才。今日,我想和大家一齊看一看我心中的孔夫子。
我覺得孔子是一位富有智慧的人,應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試想這是怎樣的一種學問能讓這位孔子最欣賞,最器重的學生發出如此深刻的感嘆。當然,孔子作為一位教師,他的智慧也體現他的教育中,"信相近,習相遠"原先2500年前的孔子早已提出了后天學習的重要性,縱然孔子是是誨人不倦的,但這一份"不倦"卻是建立在一個學生對學問癡心向往卻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誠然,細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他自身就不想學,那么硬逼著他又能有什么大的效果呢?都說言教重于身教,孔子用它自身良好的品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在觀看《孔子》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都能注意到一個細節:每次孔子面見君上,他都要在殿外行一個大禮,這時一旁的太監就會告訴他那是周禮,此刻不需要了,但孔子照做不誤……就是這樣一位極力推行周禮的"固執"的教師教育出了一批批懂禮知禮守禮的學生。
這位慈祥的老人,不僅僅告訴他的學生以及他身后千千萬萬的華夏兒女,學習知識的目的,同時也交給了世人學習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夠治國經世,小的方面能夠凈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義"和"禮"來闡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來傳播"仁"的觀念。學習方法上要"溫故知新",要"舉一反三",在細微處體現出偉人不朽的智慧光輝!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日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五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致,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著“論語”二字,下面寫著“孔子的智慧”幾個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為最精辟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為學習是為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這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备嬖V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于改過,不能故意不改,并裝作沒發現;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孔子,傳頌千秋萬代……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六
春秋末期,有一位圣人。他有著"仁"的思想、"儒"學的精華。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標。雖然離我們有2000多年的距離,可是,這個名字我們終生不忘——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那是一個亂世,亂世就是天子失德、諸侯爭霸、禮壞樂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讀書人都在尋找一個救國復興的方法;就在這時——孔子誕生了。子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學有所成,他在母親的悉心關愛下,逐漸成長為一個志向遠大、勤奮好學的青年。由此可見,志向對一個人是多么重要??!這樣的例子實在是不勝枚舉。
我心中的孔子堅韌不拔??鬃油砟曛苡瘟袊鴤鞑プ晕业乃枷?,期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戰爭,可是春秋時期,天下大亂,正是各國以大欺小,奪取天下的良機,誰肯采納孔子"不要戰爭的思想"呢?可是孔子他不卑不亢,繼續周游推薦自我的思想。如果換成咱們中的一個,肯定是早就退縮啦!
在我眼里孔子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推行的教育政策"有教無類",讓平民也能上得起學,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他提出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體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要重視教育;正是因為孔子的思想,獨創私學,創立了儒家學派,有了之后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有了今日我們能在學校里開心的生活!
一本《論語》道不盡孔子對我們的教誨,孔子帶給我們的還有很多很多,不管是過去、此刻、還是將來,孔子這一偉大的形象都會永恒不變地烙在我的心上。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七
孔子,名丘,字仲尼,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論語里記錄的孔夫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等經典語錄,相信大家每個人都耳熟能詳。
他的教育方式是每個人支持和一直在學習的??鬃釉诮虒W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注重請教"的教育和學習方法,至今適合所用人去使用。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禮"和"仁"。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鬃拥倪@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也是現在人們所崇尚的。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
正因為有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才有了現在中國人的高素質,讓我們知道了學習應該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絕不能不懂裝懂,還應該"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們還要適當的去溫習舊的知識,所謂"溫故而知新",知道了"誦《詩》讀《書》,與古人居;讀《書》誦《詩》,與古人謀。"這只是論語中的一部分,卻讓我們懂得了如此之多,可見孔子對我們的思想和教育的影響力之大。
孔子的每一個言行舉止都值得我們去探究琢磨和學習,他的話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由此可見,中國五千年古老文化博大精深。
孔夫子,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但他帶給我們每個的深刻道理就以足以證明他的影響力。我們對孔夫子最好的回報就是深刻學習他的教育方式和思想,并把他的教育和思想傳承給后代。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八
他要走了,讓世人忘記他吧!
曾經,他是個身長八尺的年輕人。他擅長射箭,也好于此。把黑布纏在手上,取一支羽箭,弓弦緊繃,銳利的目光盯在箭靶上?!班病?,箭就扎在靶心上。他還好仁與禮,在他的心中,有這樣一個大同世界——老人有所依靠,年輕人有施展才能的地方,幼兒有人扶養,即使是孤,寡,病,殘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顧。若能實現,該有多好。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二小天下。泰山山頂直沖云霄,在他的腳下,是巍峨的泰山,還有無盡的云海。陽光燦爛奪目,漫漫的云海上架起座座彩橋。他如此的渺小,這,就是“大”呀!沒有禮的雅,而是害怕。他那么的渺小,山這么的大。山頂的風就像一支軍隊,幾次沖殺給他留下的只有孤獨,別無其他。
他下了山,沿著山路走下去,走得更加崎嶇。
他坐在馬車上,他身邊的一行人都老了。額角的鬢發已經斑白,眼角有了陰翳,衣服已布滿了補丁。他們走得很慢,走得沉重。在這之前,顏回死了,子路也死了,他們帶走了回憶,給人留下孤獨相伴。當雪花落在他的頭發上,他的肩上,他的粗麻大衣上,好冷?。∷肫鹆思遥依镞€有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們圍坐在火爐旁,在講什么呢?他們冷嗎?這是可千萬不要出去呀!會凍著的。
終于,在這么一個夕陽下,他莊嚴地跪在地上,任由這風沙的拍打。叩首,叩首,再叩首。這是魯國的風,這是魯國的沙。他回來了,他終于要見到他的妻子和孩子了,他們已經分開那么久了。
看著這些,他說。這路,讓后人去走吧!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九
樹葉落盡,百花凋零,草葉枯黃,冬姑娘悄悄的來了,冬天的校園沒有春天的花枝招展,沒有夏天的酷熱難耐,沒有秋天的碩果累累,但是冬天的校園有自己的色彩和樂趣。
一個寒風陣陣,冰天雪地的清晨,我背著小書包去上學了。一進校園,我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校園里的樹枝上接了許許多多的晶瑩剔透的小冰晶,一陣風拂過,小冰晶就隨風搖擺,相互碰撞,那清脆悅耳的聲音,是那么生動,那么動聽。
再往里走,我能看到學校房檐上有一層薄薄的雪。那雪好像是冬姑娘為房檐刷了一層閃閃發光的熒光粉,又像是冬姑娘給房屋披上了一條薄薄的紗巾,屋檐下釣下了一條條冰凌,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條條美麗的吊墜。
天空中那冰冰涼涼,奇形怪狀的雪花,不知道什么時候又開始像放飛的鵝毛,紛紛揚揚的落在各處。好像冬姑娘給操場上、學校房屋、樹木穿上一件白色羽絨服,到處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很是純潔。
冬天真美麗,冬天的校園更美麗,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上冬天。
我看孔子字我看孔子字篇十
歷史長河淵源深遠,那傳承的千古的精神仿佛是長河中的鵝卵石,在時光圣水的洗禮下越發深邃越加完美。時光可能會帶走一些東西,但有些東西只會在它的磨礪下越發越閃耀。
學無止境!
學習沒有盡頭,一直學習才是真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這番言語寫出了孔子對"學無止境"的看法,孔子一生都在求知,從未停息,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與發展方向,只有完成了人生目標。才能領悟這一階段的精華。以開啟下一階段的學習,學習沒有界限與年齡的限制,只有領悟"學無止境"這個境界的人,才能夠體會人生的充實與美滿!
虛心好學,學思結合
孔子好學是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能領悟精華,要想學識淵博,必須要虛心請教,自我努力,孔子向各種人請教,大則大哲學家老子,小則六七歲的孩童,它不分地位貧賤,只要別人比他懂得多,他就虛心請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虛心拜師,擇善從之,不善改之的精神超越了時空的禁制,古今中外,仍然先進。學習的方法,至關重要"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思考是相結合的,如果缺少任何一方,則學習就沒有效果,只是一具空殼,沒有靈魂,學思結合是重要的學習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
寬容待人
孔子的品行與學問并重,孔子與人主要學習兩類,一種是學問,一種是品行,孔子教學生有一個原則,就是教人知識前必須要讓他學會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告訴我們對待事物要寬容理解,學會換位思考,這種思想在當今的社會非常重要,孔子的思想在哪里都是通用的。常言道:"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是孔子思想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見孔夫子,那滄桑的歲月感被厚重的親切感取而代之。那先進的思想千古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