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總結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教師年終工作總結 小學教師年終工作總結個人篇一
在這一學期中,在教育教學任務中,本人盡職盡責。按照大綱要求制定并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做到開學有計劃,期末有總結。
1、教學中認真鉆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2、教學中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丑,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3、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總之,通過一學期的品德課教學,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4、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活動,是有效實施道德品質教育和社會知識教育的客觀要求。本學期,我強調拓展課堂的內涵,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各種活動,承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斷領悟、感知,在做中培養社會生活能力,發展個性品質,體驗道德準則并規范自身的行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采用多種方式來學習。如小組討論交流活動,小組匯報活動,團隊心理游戲活動等,學生上課能自主學習、交流討論,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尤其喜愛團隊心理游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合作精神,理解深刻的道理。如:《尋找身邊的科技》,就是通過幾個相關專題、活動得合作體驗,讓學生通過合作、動手、對比實驗體會集體的涵義、集體的作用。
5、教學相長,師生共同進步。品德與社會科目涉及歷史、地理、人文、科技、心理等諸多領域,對教師的要求也相當高,尤其是教授新教材,許多資源都需要自己多方收集,在找尋與教授的過程中,教師也受益匪淺。品德與社會教學,力求給學生展現更大的更豐富的世界,同時又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指導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調適,要教好這一門課程,任重而又道遠。
經過一學期的摸索,我和學生雖有了收獲,同時也看到了自己教這門新課程時,缺乏深度性、靈活性。要想教好這門課程,我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明確課程性質,全面把握課程目標;讓品德教育回歸生活,突出課程的經驗性;追求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礎。
小學教師年終工作總結 小學教師年終工作總結個人篇二
不知不覺帶勞技課已經一個年頭了,這一年來付出了不少汗水,收獲了許多快樂,積累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年的勞技課的教學使我感覺到,有些東西運做起來是無章可尋的.,只能是在摸索中實踐,因此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在這里我就談談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感想。
講述自己的教學感想,我想每個教師肯定有很多。雖沒有那么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節,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義深長的故事情景。下面我也結合兩個教學事例來給大家總結一下我的勞技課教學感想吧。
有一次上課的時候,我教大家用紙做坦克,上課了,我對同學們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折紙,你們是要做百合花還是做坦克呢?說著我就拿出了一朵折好了的百合花和坦克模型,這時候全班炸開了鍋一樣,嚷著要跟我學做坦克,我心里偷偷地樂了,可不是嗎,這個坦克花了我整整一節課時間才做好,比百合花可要難多了,當然做出來也非常的逼真,漂亮,同學們當然要學做了,但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得耐心地教會他們怎么做呀!于是我把需要準備的材料寫在黑板上,過了一會,大周、家準備好了,我就開始教他們做了。“我們先來做坦克頭,第一步,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對折,看清楚了沒有?”我盡量做得很慢,這一步很簡單,“下面再反過來對折,就像我們以前折的紙包子一樣”這時候有的學生就開始說,“老師,我看不清,”“老師做慢點兒!”有的卻催促我“老師,快呀,我們都等不及了”,這可怎么辦才好呢?繼續吧,有的學生還沒折好,折慢點吧,我總不能不管那些折的快的同學吧!正在我猶豫的時候,我們班一向活潑好動的張弛同學高高舉起手里早我一步折好的“紙包子”對著我興沖沖地喊道:“老師,你看,我做好了!我以前學過!是這樣做的吧!”我眼前一亮,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我連忙表揚道:“張弛做得非常好,他比老師還要聰明吶!你們看,他做得比老師還快呢!真是個心靈手巧的好孩子!下面我要請張弛同學到教室的后面去,做老師的搭檔,老師在前面示范,他在后面示范,這樣后面看不清的同學也可以照著他做,下面請我們的小師傅張弛到后面給大家做示范吧!同學們鼓掌歡迎!”大家紛紛鼓起掌來,張弛像個打勝仗的小將軍一蹦一跳地跑到教室后面了。然后我又開始折紙,這個方法真好,看,后面的同學紛紛請教張弛怎么折的,張弛教得也很認真,真為我分擔了不少憂慮呀,不一會,在我和小師傅張弛的帶領下,很快,大家都學會了坦克頭的折法。
這件小事給我很深的印象,我認為,鼓勵,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手段,特別是在創造師生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在轉化后進生方面,具有突出的效能。適時、充分、恰當對學生進行鼓勵,往往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學效果。
一直以來,我認為教學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老師要管得住學生。要想管住學生,就得先給學生一個下馬威,不然的話,學生不怕你,以后你的工作就開展不下去了。然而轉變我的思想的一件事,是我剛剛帶六年級時。我決心在班級同學面前樹立自己一下的威信。一次,我正在教大家做小制作,學生們討論得熱火朝天,我心里頭也暗自高興,學生配合我,課堂教學才能順利進行嘛!過了一會我開始請同學起來總結一下他們組的討論成果的時候,我發現教室后面有一位男同學正低著頭,瞧他的神態,思想肯定早飛到九霄云外了。頓時,我的內心深處涌起一絲不滿,決定借此機會“殺雞教猴”。于是,我放慢講話速度,慢慢走到他的身邊。全班同學都明顯感覺到我的變化,教室里的氣氛一下子凝固起來了。這個同學也感覺到了這種變化,看到我就站在自己的身邊,臉一下子漲得通紅。我立即請他重復一下我的問題,他聽到我叫他,他連忙抬起頭環顧四周,然后扭扭身子,慢吞吞地站了起來,低頭看了看書,又抬頭看了看我,課堂上出現了短暫的沉默。很明顯,他思想開小差了,不知我們進行到哪里了。我暗自思索:是讓他坐下去了事呢?還是繼續?我耐住性子說:“請你把我的問題重復一遍。”我原以為他會低著頭很聽話的重復一遍我的問題或者是跟我承認錯誤,可誰知他臉漲的通紅,牙齒咬住嘴唇低下了頭沉默不語,看樣子都快哭了,周圍也響起了竊竊私語聲。我暗自提醒自己:耐心!“那你剛才在干什么?”我拼命壓住心底的怒火,“你能把我的問題重復一遍嗎?”我的聲音變得嚴厲了。“快說呀……”旁邊的同學也覺察到了不對勁,開始悄悄提醒他。可他抬了一下頭,看了看我,又低下了頭。最后,我以“坐下吧,下課自己好好想想!”結束了這段“對峙”。
后來,我反思到那天的一幕,應該說是在情理之中,可我為什么非要逼著他說話呢?是為人師者的臉面嗎?還是我的殺手锏用錯了對象……看來教育學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不僅僅需要學校、老師的不離不棄的智慧教育,還需要我們有一顆寬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