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字篇一
時光是你腳下的路,你騎著那輛自行車駛過路與時光,我才發現原來你一直都在。原來你一直都堅守著愛,我的爺爺。
爺爺的自行車換了不知多少次。每一次爺爺偏愛老古董似的自行車,銹跡斑斑的車身,搖搖欲墜的車筐,在他眼里不算什么,一雙巧手便足矣。我一直記得那騎上自行車神采奕奕的人兒,有著與年齡不符合的挺直的脊梁,讓人看了連連稱贊。
下雨后,我喜歡一個個小小的水洼,便指使爺爺把自行車軋過水洼,車輪打出滋滋的聲音,響在心弦上,再附上銀鈴般的笑聲,好不自在。爺爺任我這個小魔王指使再駛向下一個水洼。留下的一道道水印就是那趣意時光留下的抹不去的印記,它留在我心田連同那騎自行車的人。成了一幅畫,繪聲繪色。
又是一個夏日午后,爺爺帶我去黃河大橋。喜悅惹得我比烏鴉還要聒噪,一直說個不停。坐上自行車,爺爺穿著白褂,戴著一頂草帽。我坐在那兩腳耷拉著,很快沒了精神。柳葉休憩,蟬鳴低沉。我也昏昏欲睡,卻忘了我身前的爺爺已經奮戰了不知多久,汗水浸透了那件白褂。
我問了一遍遍多久了才到啊,爺爺只是說快了快了。
好久之后,站在黃河之畔的我,看了幾眼渾濁的河水,身后是車輛穿梭留下的轟隆聲,我拉了爺爺衣角道想回去。爺爺也是同意了,那輛自行車和爺爺又工作了,載著我回家。
我的爺爺,用他最大的溫柔與愛滋養了我,那輛破舊的自行車不是愛的阻礙,而是用來傳聲的愛的工具。爺爺與車是定格在記憶中最美的畫面。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字篇二
時光老人不能永駐,但會在記憶中定格。
——題記
想起媽媽,漂浮在腦海的畫面太多。但只有在自己心中堪稱無可替代的那個才稱得上定格的。
一位年輕優雅的媽媽,拉著一些人在自家門前話家常。陽光逃過葉兒的逮捕,偷偷溜到媽媽的臉上,照得媽媽竟帶有些神圣。上揚的嘴角配上那靈動的眼睛,中間夾著傲立的鼻子,儼然一位慈祥和藹的模樣。可惜沒法拍下來,只能留在腦海中獨自欣賞這美景。
媽媽之前是標準的家庭婦女。每日沒什么大事,除了接送我上下學、做飯洗碗等閑雜活,連她自己有時都抱怨閑的無聊。而現在忙來忙去,工作成了主要的任務。雖然有了手機但也沒機會拍下那美景了。有時望著空曠的房子,不禁記起那景來,獨自品味那彌足珍貴之美。
第二個想到的竟是姥爺,是啊,他剛走怎能不記起他來?
對于姥爺的畫面,記得真不如媽媽多,又或者是最少的一個。如果我所關注的是主角話,姥爺對我來說更像一個背景墻,不過,我卻記得背景墻的特寫。
在明媚的陽光下,一個和藹的老頭兒手拿撲克牌,陪著一旁的牌友娛樂。柔和的微風吹動他一旁的外衣似是哀求著他關注??伤难劬χ欢⒅种械呐?,一點都不分神,認真極了。那一臉豪爽的笑,只覺比過那蘇、辛,令人深憶。
現在姥爺去世了,只能借這腦海中的那副畫追念他罷。
生活中有許多妄想將它定住的畫面,時光老人卻不偏愛,只能用記憶將它定格,獨自一人深品細嘗。
——后記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字篇三
一件簡單的白色襯衫,在凜冽的寒風中,勾勒得那原本就清冷孤單的背影愈加單薄。肩膀不住地抖動著,輕微而不易察覺,心里卻清楚,那是由于極力的克制。
那是父親的背影,也是定格在我腦海中,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畫面。每次憶起,都會不自覺地淚流滿面。
一月的長白山,大雪紛飛。寒風裹挾著雪珠無情地拍打在臉上,冷得甚至難以睜開雙眼。逆風而行,本就陡峭泥濘的上山路變得更為險峻。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有詩云:“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而在一片茫茫白色之中的長白山,厚厚的積雪一度將小腿幾乎吞沒。冰涼刺骨的雪水一點一點滲進鞋中,濕了厚厚的棉襪,頃刻間,寒意席卷全身。高原反應導致的頭痛難忍再加之自腳心蔓延的冰涼,身體漸漸開始支撐不住,不受控制地瑟瑟發抖,一片寂靜之中甚至能夠清晰地聽到牙齒間碰撞而發出的聲音。
突然,身上一暖。
一件簡單的白色襯衫,風似是透過紐扣間的縫隙鉆入了他的身子,使得那原本自然而富有層次感的皺褶在剎那間消失,徒留下一個圓形的輪廓。那一刻,在凜冽的寒風中,父親那原本就清冷孤單的背影被勾勒得愈加單薄??熳邇刹礁赣H身后,卻發現他的肩膀不住地抖動著,輕微而不易察覺,看似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冷。然而,我和父親心里都很清楚,那表面上的輕微,其實是由于極力的克制。
再一次愣在原地,滾燙的淚水在一瞬間奪眶而出,不經意間吸了一下鼻子,冰涼的感覺驀地貫穿全身。下意識緊了緊身上的沖鋒衣。
漫天的大雪模糊了父親的背影,襯得那單薄之中又夾帶著一絲蕭條和淡漠,但是跟在身后的我知道,父親的心,依舊是暖的。
曾經讀《盜墓筆記》,小哥轉身離去時,大雪紛飛,顯得背影孤單而寂寞,那時我哭了,卻只是出于一份單純的不舍;如今望著父親前行的背影,也是大雪紛飛,然而這一次流下的熱淚,卻是為了那深沉隱忍的父愛。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字篇四
雨后的路非常泥濘,沒走幾步,滿腳是泥,鞋子掉了好幾次,最后,我干脆脫掉鞋子,把它拎在手上,在泥濘的路上跋涉。走著走著,身邊的同學突然“哎呀”了一聲,隨后彎下腰向地上看去。我湊過去一看,原來是一只被大雨打濕了的蝴蝶,它的一只翅膀被同學的腳踩在泥里。
那是一只純黑色的蝴蝶。大雨給它帶來了一場災難,同學的一腳更是雪上加霜。雖然一只翅膀在不停地抖動,但它怎么也飛不起來,大概是累了吧,蝴蝶突然不動了。當同學正要用手幫助它時,蝴蝶又抖動起翅膀來,也許是因為剛才的蓄勢吧,抖動的頻率明顯加快了。一點一點地,它那被踩過的翅膀竟慢慢地從泥里抽出來了。奇跡終于出現了,當翅膀抽出的那一剎那,它飛向了高空,飛向了藍天,飛向了那片屬于它的自由空間。
在那個炎熱的夏季里,我再也沒有見過一只蝴蝶。但我的心靈深處卻發出了一種莫名的沖動與熱情,它激勵著我忘我地學習,積極樂觀地生活。我非常清楚,這份執著、這份熱情全是來自于那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受傷的蝴蝶不停地振翅飛翔。
推薦理由:這是一篇中考范文,該文很巧妙地叉開了寫作角度,把一只蝴蝶戰勝挫折,重獲新生的過程,寫得細膩動人。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要注意題材的新穎和敘事的角度。
該文值得借鑒之處:選材的新穎、描寫的細膩、末尾兩段議論和抒情都恰到好處。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字篇五
夏天像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正午時陽光明媚,午時便成了傾盆大雨?!拔覜]帶雨傘該怎樣辦呢?”心中便產生了迷茫,并暗暗地禱告道“放學時就不要再下雨了……”之后便是一片隆隆的雷聲夾雜著嘩嘩的大雨。
“叮鈴鈴”下課鈴清脆地響起,但大雨依舊未停,同學們都焦急的等待著父母的到來,十分鐘,二十分鐘……仍不見一個家長的影子。
教師點了我的名字,猛一回神,難道是我媽媽?我都產生了這種奇怪的猜疑,我背著書包慢吞吞地朝門口走去,心里都在懷疑,真的是媽媽嗎?她平時的一身干凈漂亮的衣服呢?她那頭金色的卷發呢她那白嫩嫩的皮膚呢?出此刻眼前的是:她一頭凌亂的頭發,一身濕漉漉并沾滿泥土的運動裝,一張黑的白的連成一片化了妝的臉,一雙往外流水的鞋子……看到那里,實在有些不忍心,眼淚情不自禁的充滿了眼眶,頓時,感覺臉好熱,似乎有些羞愧與不忍。
此刻想起,心中不免有一絲絲感動與愧疚,從此,那景,那畫面中的媽媽便成了我一生中難以忘懷的焦點。
母愛如水,清澈透明,如火,總是給予我受悲痛靈無限溫暖。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便在那偉大,無私。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母愛之間!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字篇六
每一個家都有一個她,為我照亮回家的方向。媽媽那瘦小的身影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
窗外的天空如畫布,一團濃墨點上去,從中心開始向四周慢慢滲透,直至染黑整張畫布。只有高樓上的燈光仍在恪盡職守為我們服務。
在母親的陪伴下,我又開始了寫作業的旅途。眼光時不時的瞥向母親:她的眼睛專注著十字繡的畫布,左手抓著畫布,右手拿著繡花針在空中飛舞,彩色的線在空中若隱若現,形成一道道絢麗的風景。此時白織燈的光芒嘩啦啦的撒下來,落著母親的身上;落在空中飛舞的針線上;落在純白但又印有彩色痕跡的畫布上。一切顯得是那么明亮,富有精神的畫面。如同在石頭上刻字般似的刻在我的記憶之中,堅固而又明亮。
當窗外的燈光都漸漸的完成它們的任務時,天空變得更加神秘,夜也變得靜謐。
母親繡十字繡的畫面以及對我的關懷,如同螢火般的光芒;如螢火般的信仰;如同螢火般的溫暖。在我遇到困難時,總會想起母親那繡十字繡的畫面,活力滿滿而富有溫暖。
愛和陪伴不需要太多的語言,有時一個行為也會制造出一幅和諧的畫面,永遠的定格在記憶之中。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字篇七
夜色昏沉,星辰寥落,窗外風驟起,吹散了拂在耳邊的頭發,我緊了緊衣服,又為坐在床頭邊入眠的弟弟蓋了件衣服,弟弟夢中的微笑甜蜜而悲涼,讓我感到倉惶無助。
我無奈地搖了搖頭,對他說:“睡吧!他們今日可能不會回來了吧!”
我望了望安靜地躺在桌上的蛋糕,寂寞而美麗,因為那是我們對長年在外忙碌的爸爸最好的祝福。對,他答應我們今日必須回來,我相信爸爸必須能夠做到。
熄滅了燈,漆黑的屋里尋不到一絲光亮,弟弟躲藏在屋內,關上了門。
我飛奔到了門外,車前的燈光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洋溢著歡樂的氣氛。借著明明滅滅的車燈,我看到了父親疲憊的身影,母親惺忪的睡眼,他們顯得那么憔悴,那么令人心痛。
“爸爸媽媽,回來了?”我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卻又故作平靜地問道。
“進屋看看??!”我故意把嗓門提高,把語速放慢對母親說。
“爸爸,你先進去吧!”
門推開的一剎那,我看見弟弟手里捧著點燃蠟燭的蛋糕,聽到了風中我們的祝福:“爸爸,祝您生日歡樂!”這一刻,被永遠定格。
父親疲憊的雙眸里閃耀著水晶般光亮的淚珠,歡樂而幸?!?/p>
哽咽的聲音任由風傳送,在寂靜的夜里回轉,飄蕩……
母親的臉上掛滿了淚水,任由它流進嘴里,直至心底。
這一切,都被定格在這一秒,永不逝去……
父親的聲音響起:“多謝你們,我的孩子,這是我第一次過生日,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