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記憶字春節記憶字篇一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的時候,感覺一年的時間特別漫長,而現如今,已為人父,日子過得忙忙碌碌,不知不覺,一年的光景就從身邊悄悄溜過,中國傳統農歷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琳瑯滿目的年貨已經堆滿各大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大紅燙金的福字、春聯,大大小小的中國結,象征紅紅火火的串串紅辣椒,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新年的氣氛一天比一天濃烈!
盡管如此,已過而立之年的我對新年的期盼遠遠沒有兒時的那份熱乎勁呢!現在倒非常懷念兒時過年的情景,覺得小時候過年真有意思啊!進了臘月,我就開始天天扳著手指頭數天數。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三“祭灶”后,吵年鑼鼓就在村莊敲響了。接著,家家掃舍,殺年豬、蒸年饃、辦年貨。大年三十,貼對聯、掛紅燈、全家團聚、包餃子、抄盤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放鞭炮、朝祖、給長輩拜年、討壓歲錢;初二至初八走親戚;初十以后,村中“社火”就開始了。正月十五還有挑燈籠,放焰火,放天燈??傊瑥呐D八到新年的正月十六,是非常熱鬧的。 我就這樣在眼巴巴的盼望中,迎來大年。
三十多年前的臘月二十七我出生在陜西關中一個貧寒的農家。我的降生,給父母親帶來新年的喜氣。打我記事起,母親就對我說,你真有福啊,過生日也趕上過新年,啥好吃的都有呢!其實母親所謂好吃的對今天而言再平常不過了,但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一年能吃一次瓜籽花生都是奢侈的事,更別提能吃一頓肉了!按照我們關中農村的習俗,過了臘八大人們就開始備辦年貨,花生瓜籽水果糖茶葉一應俱全,這些都是用來在正月里招待親戚,但我這個饞嘴貓還沒等到過新年就開始偷吃,父親怕我偷吃光沒法招待親戚,就悄悄的藏了起來,讓我悻悻然。然后我就等著臘月二十八母親蒸包子,什么糖包、菜包、肉包樣樣都有,母親蒸的包子讓我吃出了天下最美的味道!直到現在我每逢歲末,就期待著早日回家美美吃一頓母親親自包的香噴噴的包子!臘月二十九母親又忙著給我們做肉臊子,到現在想起來都讓我饞得流口水。而現在每逢過年母親又手把手地把她大半輩子的絕活傳授給妻子。她說做臊子必須用上好的豬肉,以五花肉為佳,必須帶皮的豬肉。然后將其切塊,然后用文火爛,不能炒,更不能煮。母親常說“緊鍋饃,慢鍋肉”,意思是蒸饃時要用緊火燒,爛肉卻是用溫火,還要慢慢翻攪,性急不得。這樣才能使肉“出油”,達到去腥生香吃起來不膩的效果。等肉爛到八九成時再下花椒、桂皮、生姜、八角等佐料并加陳醋,這樣一鍋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母親做肉臊子很拿手,臊子還沒做熟,就已經香味撲鼻,香飄四舍,記得那時母親每次都把骨頭肉給我吃!那個香啊,今天我想起來仍會直流口水。其實母親最拿手的還是陜西傳統特色面食——臊子面(臊子面是陜西關中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面食,有其悠久的歷史,尤以岐山臊子面最為著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關中地區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宴、逢年過節、孩子滿月、老人過壽、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離不開。),母親做的臊子面味道正宗鮮美。吃起來親切,解饞!現在我在城市的大飯店里根本吃不到地地道道的臊子面,大多都摻進了商業味!現在,不管我什么時候回家,母親都會為我做一頓我最愛吃的臊子面。臊子面里我吃出了母親對常年漂泊在外的兒子一份濃濃的疼愛!
其實小時候過年還有一件讓我期盼的事,那就是穿新衣。小孩子過年不穿新衣服就等于沒過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過年夜飯,父親給我一元錢的壓歲錢,母親就拿出她親手縫制的新衣裳,我會高興的一夜睡不著覺!為了省錢,一字不識的母親學會了裁縫,每年春節都為我縫制新衣服。但在平時,我只穿哥哥穿過的舊衣服。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是那個年代最真實的寫照。記得在我五六歲那年,我跟母親去縣城趕年集,在一家童裝店里,我鬼使神差的看上了一件皮夾克,死纏硬磨著讓母親非買不可,那件皮夾克要20元(相當于今天的200元左右),不懂事的我不知道那可要母親在生產隊好幾月的工分才能掙回來的啊!母親見我抱著她的腿不回家,只好硬著頭皮向同去的嬸嬸、大媽湊了20元給我買了下來,那個新年我在小朋友當中可神氣的炫耀了一回。這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現在每每想起來就很自責!也許是我那時已經有了虛榮心,開始嫌棄母親手工縫制的衣服土氣!才做出了一件讓我現在內疚的事 。
現如今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安居樂業奔小康,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正因此使現在的新年越來越沒有了年味,過年和平時的生活飲食、文化娛樂沒有了區別!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不那么盼過年了,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了。好像已經沒有什么讓我們興奮的事值得去期待,隨著社會的快速、多元化發展,年夜飯不只是大年三十才能吃得到,新衣裳不只是在新年才能穿一回,晚會也不只是除夕夜才能欣賞得到!一切都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真不知現在的小孩是否能和我小時候盼過年的心境一樣!
過一年就長一歲。歲月催人老,現在多么希望自己永遠年輕,多么希望歲月的年輪刻劃得慢一些。因此,也越來越不期盼過年,也就稀里糊涂地過了一年又一年。
現在的過年對我來說,不再是兒時對穿新衣吃年夜飯的企盼,而是更多賦予了生命的意義。過年,意味著過去歲月的平安走過,意味著生命腳步的.穩健前行,意味著上天對一個人的莫大眷顧。
春節記憶字春節記憶字篇二
20xx年春節慢慢的過去,留下的只是那一段美好的回憶。
過春節時,家家戶戶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響個不停。門上也都貼了春聯,各種各樣,有:“馬年已繪豐收景;羊歲繼吟致富詩?!庇袑懮倭炙碌模骸霸谖魈於俗?;過東土初開少林?!币灿袑戓t院的:“黨恩深似海;醫德重如山……”這些春聯各有各的含義,各有各的祝福。
過春節時總有人像我媽媽一樣給朋友發微信祝福,有的人像我爸爸一樣去親戚家拜訪,也有部分小孩跟我一樣在樓下放摔炮玩,或者在家吃火鍋……春節真是非常傳統的.節日。
大年三十,各族人民最期盼的一天。那天,我在爺爺奶奶過春節,屋里燈火通明,喜氣洋洋的,家人們有的在做火鍋,有的看電視,但更多的還是在聊天。過了一會,火鍋里的肉已經熟了,我趕緊叫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一起過來吃火鍋。我嘗了嘗,味道實在是太好吃啦!我瘋狂的吃起來,一會兒就把所有肉全吃完了!奶奶見我喜歡吃肉,所以又拿了一包羊肉放進火鍋里,我又高興的吃了吃。
吃完了,正好我發現對面的樂樂家飯也吃完了,我就去找樂樂玩,一玩就是玩上幾個小時,簡單地說就是玩了一個下午!
到了晚上,我也玩回來了,正好也是吃完飯的時間。餐桌上都是些大魚大肉,還有蔬菜,以及超大號雞腿,真是太豐盛了!吃晚飯后再去放煙花!
雖然春節已經過去,但是我依然想念著春節,因為它給人帶來快樂,他就像一個甜甜的糖果,給人帶來快樂!此時此刻,我也期待著20xx年的春節!
春節記憶字春節記憶字篇三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其中最熱鬧的就要數春節了。轉眼間,一年又過去了,馬上就要迎來新的一年了,這讓我想起了去年的春節。
去年過年,年前大人們都忙著買東西辦年貨,我們小孩卻不像大人那么忙。大年三十,家里貼好了對聯,我發現中間的“福”字貼倒了,就告訴了媽媽,媽媽笑著說:“‘福’字是專門倒著貼的,‘福倒’不就是‘福到’嘛!”聽媽媽這么一說,我又看了看其他人的家門上,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斜著貼,看來貼春聯也是一門學問啊!
到了下午,我們才想起來還沒有買炮,我就和爸爸一塊下樓買。來到賣鞭炮的攤位上,這里的鞭炮可真是多種多樣!有摔炮、沖天炮、刺花炮、大炸雷……我們只買了鞭炮、摔炮、刺花炮、“黑旋風”和“竄天猴”?;丶业穆飞?,我就往地上扔了幾個摔炮,摔在地上發出“啪”的聲音,感覺好玩極了!
晚上,天空中閃耀著禮花,就像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朵在空中綻放,我和爸爸也拿出我們的炮。爸爸先拿出黑旋風,本想著這么霸氣的名字應該很響吧,我趕緊捂住耳朵躲到一邊。但是,只見炮在地上轉幾圈,邊轉邊噴火花,最后只是炸了一下,并不是很響,害我躲那么遠。
最后,爸爸拿出”竄天猴“,我感到很奇怪,它為什么叫竄天猴?這么小一個炮能飛到天上嗎?結果,它真的像火箭一樣飛向空中,還發出響亮的聲音。炮放完了,我們也該回家吃團圓飯了。
每一個春節,都令人難忘。
春節記憶字春節記憶字篇四
春節,讓我對“家”這個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小時候,我對春節沒有什么印象,只知道那幾天很熱鬧,要放很漂亮的煙花,還要穿媽媽給我買的新衣服。放煙花的時候,我膽子最小。媽媽和爸爸會在旁邊微笑地看著我小心翼翼而又興奮地揮舞著手中的煙花。偶爾,他們也會玩興大發,和我一起拿著手中的煙花瘋跑幾圈。然后,我們一塊兒回家,到客廳里看“春節聯歡晚會”。當然,是爸爸媽媽看。那時,好動的我常常在搗亂。我們在大年三十總是玩到很晚,第二天早上,我就能穿上新衣服了。
在我四歲過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拉著我的小手,帶我第一次坐上了火車,第一次踏上了去老家的路。我對老家十分期待,在火車上我興奮地嘰嘰喳喳、問這問那。能把我帶回老家,爸爸似乎比我還興奮,指著窗外的景色讓我看,并回答我各種各樣的問題。媽媽只是在一旁笑著,時不時地讓我喝點水,或從行李箱翻出小點心讓我吃。我的老家在江西一個小村子里。經過十幾小時火車和一個多小時汽車的路程,我們終于到了那個散發著古樸氣味的小村子。我不認識的或認識的親戚似乎都來了,和藹地上來噓寒問暖。雖然從沒來過老家,我卻還是感到了一種家的溫暖。
到了老家,我們在那停留了三天。三天之中,我和好久不見的朋友互相問候,一起玩耍,一起追雞玩---誰讓我看它不順眼呢!吃晚飯的時候,我和親人們聊著各種有趣的話題,空氣中飄散著濃濃的親情。一切都那么美好。
說實話,我突然感到我很幸福。
春節記憶字春節記憶字篇五
年末將至,春節忽而將來,剛陪學生們學過了學界泰斗---老舍《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提筆及思,我兒時春節的支支片片像過電影般向我襲來。
兒時的春節是“寒酸”的。
課文中講到“臘月二十三年過小年……這一天,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形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蔽覀兌惨蕴?,但是只有長方形的糖,上年沾滿了芝麻粒兒,奶奶說這叫“灶糖”,敬灶公公的?!霸钐恰币话甙烁?,每根近20厘米,分粗細兩種,我家只買細細的,因為細的“灶糖”要比長的便宜五毛錢。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爺爺奶奶總是在咬下一口后我們兄妹仨吃,那時小不懂事,哪知道爺爺奶奶是不舍得吃啊,便一把接過糖有滋有味地吃起來,要知道平時是沒有錢買糖吃的。而如今給我的學生講到這里時,他們有的滿不在乎地說這糖不好吃——粘牙,有的笑哈哈地說他不要吃——怕得糖尿病?,F在國家富裕了,孩子們平時吃得好,哪還去吃這些“灶糖”。
課文中講到“除夕真熱鬧……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我和弟弟妹妹那個時候確實挺渴盼過年呢。過年了,家人會給我們買新衣服,這衣服在除夕那晚是斷斷不舍得穿的,要等到大年初一,早早起來,難以抑制住興奮穿上新衣,給大爺、二爺、伯伯、叔叔們端餃子,互送祝福?,F在的孩子們呢估計對新年買新衣也沒有那么多期待了吧。比如我的孩子,在平時里總是在他們需要新衣前已備好幾身衣服,所以他們也沒有了新年一定要穿新衣的感覺。
然后,盡管如此,兒時的春節亦是甜蜜的。
因為知道日子過的清苦,所以渴盼春節里好吃的好穿的。渴盼著渴盼著,記憶就深邃了,人更親近了。待到日后長大了,更能體會長輩們的愛了。而我們也更知恩回報了。那時沒有手機,一家子就圍著個火爐看電視,偶爾你一言我一語地評論評論電視里面的內容,屋里彌漫著簡單而又幸福的笑聲?,F如今,我們做家長了卻都成了“低頭組”,與冷冰冰的手機屏幕“聊”得不亦樂乎——逛不完的朋友圈,打不完的游戲。偶爾的笑聲卻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多美好笑的視頻。要么說,現在的年味淡了呢。
最讓我回味地還是那記憶當中雖“寒酸”卻又甜蜜的春節。
春節記憶字春節記憶字篇六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過春節也更有了年味。
除夕夜之前,家家戶戶的老老少少都會去購買一些年貨。我相信,鞭炮和煙花一定會買的,其次是各種各樣的零食,比如瓜子、花生、開心果等。
今年是我覺得過年最熱鬧的一年,這是因為有外婆這邊這一大家子人一起過,都可以擺酒席了!
兩個小時的車程讓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思念已久的外婆家。還真的是吃的東西樣樣俱全,不怕被餓著了。大人們為了這代表團圓的年夜飯也是夠折騰,一早就開始做了。這一家子人中,我自認為是爸爸的廚藝最好,那當然是爸爸主廚,媽媽只能當小助手了,那也是媽媽只做了一道可樂雞翅的原因。隨著大家肚子的咕咕叫聲,團圓飯在人們的迫不及待中上桌了。大家舉杯祝福,許著自己的新年愿望,相信這時,大家都在祝福著一直待在自己身邊的最親的人。
我外公是儺戲出身,故我們在迎接新年到來的同時,外公也忘不了做他的儺戲。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吃著瓜子,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歡祝新年到來!之后最忘不了的,就是自我有記憶以來的第一次大家庭的全家福,心里滿是歡喜。
初一早晨,賢惠的舅媽就在包我們吃的湯圓了。你們一定想不到,在這幾十個湯圓里,其中一個包著錢,誰吃到誰今年就幸運,幸運的小姨出乎意料的得到了這個獎賞。